治疗郁证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丁元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古代没有抑郁症之名,但从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近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内容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等病证的记载之中。

当代医家则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实践。

一、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一)疏肝解郁法气郁为诸郁之始,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

多数学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本方法,从肝论治抑郁症,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二)理气化痰开郁法用于痰浊郁闭,清窍蒙蔽之老年人抑郁症。

涤痰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涤痰开窍;常用方剂如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

(三)补肾疏肝法乙癸同源,肝肾互生。

肾虚肝郁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解郁,以标本兼治,常用方剂如滋水清肝饮。

(四)宣阳开郁法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指出对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和营卫、宣阳开郁为基本方法,同时配伍和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和、阳气宣达从而诸证或可愈。

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和温补阳气,肝脾之阳气虚弱,其功能渐衰,因阳气虚衰,肝用不强,气不摄血,肝血失调,肝阳虚弱,肝气的激发动力不足,疏泄无力,不能条达气机,抑郁诸症势必加重,此时非温通、温补不能宣达。

(五)调气和中法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失调,升降失司,运化无力,从而产生气郁、痰阻等病理因素以及气血不足的病机变化;此外,土壅木郁,肝气不舒,治疗应当调气和中,畅利中焦气机,振奋阳气,用《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加减。

(六)利肺治肝法抑郁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是抑郁症好发或加重的时间。

肺合皮毛,肝主疏泄,五脏以肺应秋,肺属金,金能制木,有学者介绍临床用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黄汤加减调治肝气郁结所致抑郁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指出解表宽中法适用于由外邪而致的气机郁闭,情志郁结病。

中医如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中医如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文/刘医农 河北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如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目前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性的心情低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中医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将详细介绍。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在中医范畴内,并没有抑郁症这一病名,大多是将抑郁症归为情志病,与“郁证”“脏躁”“百合病”“卑惵”等病症有密切关系。

思虑过多,所愿不遂,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为其主要病机。

持久的抑郁心境是青少年抑郁症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低沉,悲伤欲哭,绝望及有自杀念头等。

如果疾病继续发展或调治不合理,将会导致疾病累及心、脾、肾等脏腑,气机失调会进一步导致血瘀、痰阻、火郁等,导致身心共病。

一般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其形体旺盛,容易出现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

因此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焦虑、躁狂,表现为焦虑不安、易激怒、因小事而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家人。

青少年抑郁症的辨证论治青少年抑郁症在中医治疗中,以疏肝解郁,条畅气机为主,患者常见的证型有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①肝气郁结证,常见的症状包括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胁肋部胀痛等,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

②肝郁化火,或与痰结,生成痰热,常见症状有紧张焦虑、性急易怒、头痛、耳鸣、目赤、心烦口苦等,常用方剂:丹栀逍遥散、温胆汤。

③痰气郁结证,常见症状有精神抑郁,胸部憋闷,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常用方剂:半夏厚朴汤。

④心脾两虚证,常见症状有思虑过多、悲伤易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等,常用方剂:归脾汤。

中医还有情志疗法,即对患者采取以调神怡情,调畅心理为原则的方法,包括言语开导法、移情易性法、顺情从欲法、怡情养神法等。

中医还可以使用针灸、推拿按摩、耳穴按压等方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此外,中医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治疗抑郁症:食疗法,如食用百合枣仁粥、龙牡莲子羹、玫瑰菊花粥、佛手金柑饮等;增加适量的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调节生活作息,改善睡眠,避免不良生活刺激等。

程宪文老师运用疏肝法治疗郁证之学术思想

程宪文老师运用疏肝法治疗郁证之学术思想

程宪文老师运用疏肝法治疗郁证之学术思想发布时间:2021-05-28T07:52:19.94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作者:田福顺程宪文指导老师[导读] 程宪文老师在内科临床中广泛运用疏肝法治疗郁证,收效颇丰,其蕴含着深刻的学术思想,其疏肝法的应用中体现出“木郁达之”、"养血滋肾”、“肝脾左升肺胃右降”、“柴胡截肝阴”等学术思想。

临证时则体现在养血疏肝、益气疏肝、滋肾疏肝、清火疏肝、益肝阴疏肝、健脾疏肝、祛外邪疏肝、升降浮沉疏肝等法。

田福顺程宪文指导老师鸡西市冠区西郊乡卫生院【摘要】程宪文老师在内科临床中广泛运用疏肝法治疗郁证,收效颇丰,其蕴含着深刻的学术思想,其疏肝法的应用中体现出“木郁达之”、"养血滋肾”、“肝脾左升肺胃右降”、“柴胡截肝阴”等学术思想。

临证时则体现在养血疏肝、益气疏肝、滋肾疏肝、清火疏肝、益肝阴疏肝、健脾疏肝、祛外邪疏肝、升降浮沉疏肝等法。

程宪文老师系省级龙江名医,黑龙江省第三届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常法于仲景,博采于诸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理论水平。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哭、胃脘胀满或咽中如有异物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郁证病因多因忧虑、郁怒等七情所伤,致肝气郁结、心气不舒、气机失调,再由气及血,气血不畅,进而导致湿、痰,热、食相因或相兼为病,病久正气多损,伤及脾肾,或平素脾肾虚与上因相兼而发为郁证。

《丹溪心法》:“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戴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者是也。

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

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

具体治法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金 元四大家在郁证治疗中常采用针灸疗法。例如,朱丹溪常采用“从肝论治”的针 灸方法,选用太冲、气海等穴位进行针灸;张从正则选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进行针灸,以调和气血、平衡脏腑气机;刘完素则选用尺泽、委中等穴位进行针 灸,以清肺泻肝、调理脾胃;李东垣则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以健 脾开胃、补中益气。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郁证的主要原则包括疏导气机、调理脾胃和滋阴养血。首先,疏导 气机是治疗郁证的关键,可通过调节情志、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来达到疏 通气机的目的。其次,调理脾胃也是治疗郁证的重要措施,可通过饮食调理、中 药治疗等方式来恢复脾胃功能,从而缓解气机郁滞。此外,滋阴养血也是治疗郁 证的必要手段,可通过服用滋阴养血的中药材来改善机体气血不足的状况,从而 缓解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
刘完素认为,郁证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尤其是肺、肝、脾三脏,临床以心 情不畅、咳嗽胸闷、腹胀腹泻等为主要症状。李东垣则认为,郁证多由脾胃气机 失调引起,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身体乏力等。
治法概述
治法概述
金元四大家治疗郁证的思路各异,但均注重调理脏腑气机。朱丹溪主张从肝 论治,用逍遥散类方剂调肝解郁;张从正主张祛除体内邪气,用汗、吐、下三法 疏通脏腑气机;刘完素则倡导调理肺、肝、脾三脏,用凉药清肺泻肝,温药健脾 开胃;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的方法治疗。
病因病机
此外,身体虚弱也是郁证的常见原因之一,如久病不愈、年老体弱、气血不 足等,导致机体调节能力下降,易受情志、饮食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气机郁滞。
证候表现
证候表现
中医郁证的主要证候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睡眠障碍等。情绪低落 主要表现为忧愁、抑郁、烦躁、易怒等,且常伴有兴趣缺乏、意志消沉等症状。 思维迟缓则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 眠、多梦、易醒等。此外,中医郁证还常伴有胸胁胀痛、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 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志异常、自杀倾向等。

治疗郁证方药琐谈

治疗郁证方药琐谈

【 张新伟. 4 1 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5例疗效观察【 山 中 3 J 西 ]
医学院学报,0 9(6:7一i2 20 , )i8 . 0 8 [】 李 昌雄 . 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5 针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I1

临床疗效 : 治疗5 天后, 病人疼痛减轻, 夜间不痛, 睡眠好转。 让病人休
2 j, 6:3一)6 0 ( )14 3 00
烧酒 2 , 1 , 拌均 匀 , 别装入 两个布 袋 内, 口 , 屉蒸5 两 食盐 钱 搅 分 缝 用笼 分钟 , 就热熨 患肩 , 每五分钟熨 换一 次 , 小时为宜 , 付药可用5 () 透 以一 每 次。3 针灸 穴疗 法 : 取穴 : 老 、 。 口、 山, 养 内关 条 承 以上 均取 患侧 穴位 。f  ̄ 法 : 者 C*J 方 患 坐位, 先针养老 穴 , 向 内关斜 刺 , 法 以捻转补 泻为主 , 再 手 补多泻 少 , 感至 针 肩 部后 , 者 活动患 侧肩 肱关节 , 嘱患 留针 l 钟 后取 针 。 吩 再针 条 口, 斜刺 向 承 山穴 , 、 插相 结合 , 捻转 提 采用 泻法 。 嘱病 人最 大 限度的做 肩 肱关节 的外 旋 外展 动作 , 留针 l 钟 , 间行 针3 。 日针刺 1 , 续5 吩 此 次 每 次连 次为 l 疗程 。
【】 李 冰 . 药配 合 针 灸 治疗 肩 周 炎5 例 临 床观 察[ 6 中 4 J 】中 国实 用 医 药 ,
骨 草4 防风 4 大 青 盐4g 川椒 2g 附子 2g 红花 2 , 豫 o o 0 哩 共为 粗末 , 加
结, 通利关节 , 松解粘连的作用, 又通过针灸透穴疗法使病 人参与到治疗 中, 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 从而使疗效倍增 , 达到肩关节功能康复的目

抑郁症中药治疗与调养方法

抑郁症中药治疗与调养方法

抑郁症的中药调养一、关于“六郁”中医把情志不舒,郁结于内,胸胁胀闷,所谓“郁滞不得发越之证”,情绪抒发不出来,称为“郁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把“郁证”分为6类,即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总称六郁,并创立了著名的中医治疗郁证的重要方剂“越鞠丸”。

中医认为“郁证”最关键的原因是气机郁滞,气郁日久,就可以出现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各种郁滞,从而变生各种疾病。

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有病,多生于郁”。

二、逍遥散中医认为,大凡气机郁滞,闷闷不乐,胸胁胀满不适等症状,都属于肝气郁结的表现,中医的治法就是疏肝解郁,如果肝气条达舒畅,心情就像树的枝叶在风中自然播荡,一切郁闷都会烟消云散。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著名的硫肝解郁方剂,是数百年来诸多医家倍加推崇的不朽名方。

《诗经》有“河上乎逍遥”句;《庄子》有“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之说。

取逍遥散这个方名的意思,就是说吃了这个药,心情就可以悠然自得,随着庄子一起消遥于宇宙之间了。

逍遥散不但可以疏肝解郁,调节情绪,还可以治疗多种病症,比如胃炎、脂肪肝、高脂血症、经前乳房胀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黄褐斑等疾病。

总结起来,逍遥散第一可以流通气血;第二可以帮助人体代谢,而且药性平和,迄今为止上千年,还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是非常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一张方子。

服用的时候用少量的薄荷和生姜煎汤服用。

三、抑郁症不可怕情绪低落时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呢?建议病人最好不要自己对照着书籍去诊断。

因为容易情绪低落的人往往心思细密,容易越想越多,越看越怕。

如果你的情绪低落持续2周没有缓解,而且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建议你到神经内科看医生,让医生帮你诊断。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没有办法治疗的,而事实正好相反,如果诊断明确,病人也能够按照治疗方案坚持治疗,绝大多数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四、抑郁症本质与治疗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抑郁症的呢?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气机郁都结、不能流通是病机关键。

木郁达之治疗郁证4则

木郁达之治疗郁证4则
3 脏 躁 张 某 , . 7岁 , 0 0年 6月 2 日初 诊 。 心 烦 急 女 4 20
郁 证 是 情 志 病 . 发 病 与 精 神 因 素 有 关 , 变 中 其 病 心在肝 . 肝郁 为主 。张翼 主任 医师 , 医 4 以 从 O余 载 , 为青 海省 著名老 中 医, 郁 证的 治疗独 具 匠心, 者 对 笔 随 其 侍 诊 , 举 张 老 治 疗 郁 证 验 案 4则 如 下 。 兹 1 心 肾 不 变 赵 某 . , 5岁 . 0 0年 4月 6 日来 诊 。 失 眠 断 男 3 20 续 1年 , 重 1个 月 。 因 精 神 刺 激 致 失 眠 . 梦 纷 加 恶
头 昏疲 乏 , 生 活 失 去 兴 趣 . 静 恶 闻 声 响 , 热 自 对 喜 身 汗 . 间 失 眠 , 虑 紧 张 , 悸 胆 怯 , 悲伤 欹 哭 . 夜 焦 心 善 厌 世 轻 生等症 状特 点。
纭 , 怯 . 悸 烦 躁 , 昏沉 , 胆 心 头 注薏 力 不 集 中 . 声 响 闻
躁 , 昏 耳 鸣 5年 。 经 常 胸 闽 心 烦 . 生 活 失 去 兴 趣 . 头 对 喜 静 恶 闻 声 响 . 梦 失 眠 , 悸 易 惊 。 生 气 则 咽 部 如 多 心 阻. 胃脘 作 胀 隐 痛 , 食 不 消 . 短 疲 乏 . 昏耳 鸣 . 进 气 头 重 时 悲 伤 欲 哭 . 有 手 足 心 热 . 经 衍 期 . 前 各 种 症 状 时 月 经 加重 . 曾经 多 方 检 查 . 果 均 正 常 。 久 治 不 愈 . 淡 尖 结 舌 红 苔 薄 . 弦 细 。 此 证 以 肝 气 为 主 .日久 证 见 脏 躁 。 脉 当疏 肝 解 郁 治 脏 躁 。 药 用 : 欢 花 1 g 郁 金 1 g 炒 合 5, O, 白芍 1 g 当 归 1 g 小 麦 、 合 各 3 g 炒 黄 连 4 5 . 2. 0. 百 0. . g 朱 茯 苓 1 g 磁 石 2g 杏 仁 、 复 花 ( ) 1 g 生 龙 骨 、 0. 0, 旋 包 各 0, 牡 蛎 各 3 g 炒 枣 仁 2 g 炙 甘 草 1 g 5剂 . 日 1剂 . 0. 0, 0。 每 水煎服 。药 后胸 闷 、 悸 、 热 明显 减轻, 情 愉 快. 心 身 心 睡 眠 好 . 多 梦 。 胃脘 仍 堵 . 方 去 朱 茯 苓 、 石 . 但 前 磁 加 瓜 萎 2 g 薤 白 1 g 再 进 6剂 。 食 欲 睡 眠 好 , 有 头 0. 0, 偶 晕 . 方 去 百 合 , 茯 苓 2 g 再进 6剂 。 后 服 逍 遥 丸 前 加 0. 6, g 1日 2次 . 王 补 心 丹 1丸 . 天 1日 2次 , 晚 加 服 杞 每 菊 地 黄 丸 1丸 , 1 服 ~2月 以 善 其 后 。 按 脏 躁 证 类 似 隐 匿性 抑 郁 症 , 有 胸 闷 心 烦 , 具

郁症的调节6种方法

郁症的调节6种方法

郁症的调节方法
1、哭——适当地哭一场
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

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毒素排出去。

心情悲痛却强忍着不哭等同于慢性中毒。

2、喊——痛快地喊一回
当不良情绪侵扰时,不防痛快地喊一回。

通过急促强烈、无拘无束的喊叫发泄积郁。

3、动——进行剧烈运动
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殊不知越是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改变不良情绪。

4、再转一转——纠正认知偏差
“人受困扰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认识。

”决定情绪的是人的认知,主动调整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多从正面看问题,就可以减弱或消除不良情绪,多云转晴。

5、说——多向友人倾诉
和友人分享,快乐就会扩大,痛苦就会减轻。

不愉快的事情埋在心里会增加心理负担,如找人倾吐烦恼,心情就会顿感舒畅。

还可以找心理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请他们给
予帮助。

6、转一转——转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开来。

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还可以外出旅游,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这样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5-HT 再摄取抑制药( SSRIs) ,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
• ②选择性 5-HT 及 NE 再摄取抑制药 ( SNRIs) ,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 ③NE 及特异性5-HT 能抗抑郁症药( NaSSA) ,如米氮平; • ④NE 及 DA 再摄取抑制药 ( NDRIs) ,如安非他酮; • ⑤5-HT2A 受体拮抗药及 5-HT 再 摄取抑制药( SARIs) ,如曲唑酮、奈法唑
酮; • ⑥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MAOIs) ,如苯乙肼、 环苯丙胺及新一代可逆性MAOIs
吗氯贝胺。
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治疗
• 根据目前国内外抑郁症药物治疗指南,一般推荐 SSRIs、 SNRIs、NaSSAs 等新一代抗抑郁症药作为首选药物。
• 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经济限制,TCAs 如阿米替林、氯 米帕明、麦普替林等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谢谢
• BAP 指南提出,对于严重抑郁患者,虽不建议将 CBT 作为唯一治疗手段, 但应在药物治疗中考虑联合使用;对于老年期重度抑郁,CBT 的整体效果可 能高于药物治疗疗效;对于药物治疗困难的青少年重度抑郁,可选择 CBT 作 为治疗手段之一。
• 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同时对多人进行治疗的咨询形式,可 极大提高治疗效率,节约经济成本。
• 抑郁症中 MBC 主要包括: • ①准确评估症状严重程度; • ②确保足够的抗抑郁症药物剂量; • ③评估药物的耐受性; • ④监测和增加治疗依从性; • ⑤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治疗
• 抗抑郁症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品种已超过 20 多种。常见的第一代抗抑郁 药物有两种,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目 前,除三环类(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 作为经典抗抑郁症药仍保留 TCAs 这个名称外,国内外较多按作用机制划分命名,主要包括:
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代表方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证 症见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咽中不适,如有异物梗阻
,咽之不下,咳之不出,但吞咽食物自如,喉中异物感常随情志变化而轻重。舌苔 白腻,脉弦滑。 治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代表方半夏厚朴汤。
抗抑郁治疗原则
• ①综合评估,个体化治疗;
• ②患者开始治疗前知情同意;
• ③尽可能单一用药,剂量逐步递增,达到最小有效量后足量足疗 程治疗;
• ④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尽可能采 用量表形式定期评估;
• ⑤治疗效果不佳时重新评估,可考虑换药、增药或联合治疗,但 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ECT 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等优点,多个临床治疗指南推荐其作为严重抑 郁症紧急情况下( 如高危自杀风险、极度痛苦、流体摄入不足) 的治疗首 选。
ECT 可能存在一定的脑血管意外、认知功能损害等风险,故治疗前应充分 评估风险收益,且治疗后应继续进行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替代与补充治疗
• 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om L.) • 又名 千层楼。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 广泛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具有抗抑 郁、抗病毒、抗菌、镇痛等作用。
心肾阴虚证 症状:虚烦少寐,惊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
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微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 治法:滋养心肾。代表方:天王补心丹。
0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以理气解郁、调理脑神为主。 选穴上以奇穴、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为主,再配以随症取穴。 主穴为百会、四神聪、神门、印堂、内关、合谷、太冲、期门、三阴交。 肝气郁结者以泻法加行间、侠溪疏肝解郁; 气郁化火者以泻法加行间、支沟清泻肝火; 心脾两虚者以补法加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心肾阴虚者以平补平泻加心俞、肾俞、太溪滋阴降火补肾;
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是一大类包括认知治 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思维行为模式来纠正失调 情绪和行为,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总和。它着眼于患者不 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心理问题,对抑郁症、 焦虑症等具有较好疗效。
• 由团体心理咨询发展演变的团体互助模式近年来受到较大 关注。团体互助模式中,强调积极参与与自助互助,拟通 过学习掌握新的认知、行为技巧来增强自我对症状的控制 能力和情绪稳定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模拟的社会环 境和交往,加强组员间的情感联系与支持,打破自我封闭 恶性循环。这可能也是团体互助模式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 者极力推崇的原因。其他心理治疗方式,如人际关系疗法、 精神动力心理治疗、问题焦点治疗、婚姻治疗和家庭治疗 等,亦可选择应用。
治疗郁证常用方法
第三小组
01
中药治疗
02
针灸治疗.
03
心理治疗
04
西医治疗
01
中药治疗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
早期疏通气机对于防止病情的发展,变生他病,具有重要有意义。
正如《医方论·越鞠丸》方解云:“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 何有?”
对于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结、湿 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
• 治疗目标:提高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预 防复发,最终达到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替代与补充治疗。
• 一般认为,阈下抑郁及轻度抑郁建议采取非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推荐抗 抑郁症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可考虑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与补 充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
ECT,亦称电抽搐治疗,拟短时间内适量电 流通过患者头部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 疾病目的的一种有效疗法。 自 1930 年问世,ECT 拟人工诱导癫发作 的方法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却在治 疗实践中被发现对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作 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近年来出现 附加简单麻醉和应用肌肉松弛剂的改良 ECT( 无抽搐 ECT) 。
心神失养证 症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喜悲善哭,实时欠伸,或手
舞足蹈,骂詈躁扰。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以甘润缓急,养心安神。代表方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证 症见心悸胆怯,多思善疑,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神疲,食欲
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代表方:归脾汤。
• ⑥可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与补充治疗等;
• ⑦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共发病。
• 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M].2 版.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 近年来提出量化治疗( measurement based care,MBC) 的理念,2015 年 APA 更新的指南中已纳入 MBC 理念。 (MBC 基于循证医学实践发展,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 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已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中广泛使用。)
03
心治疗
郁证在针药治疗的同时,不可或缺心理治疗。
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说凡是“怀抱不舒、遭遇不遂,以及怨旷积想 在心,不能排解,种种郁念,各推其原以治之”,强调“以情解郁”。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实践证明,心理治疗应遵循以下三原则。
倾听的原则 医生必须以真诚、耐心、同情的态度听完患者的陈述,患者陈述的
(3)常取任脉穴。任脉为25穴次,占各经穴次的第五位。因为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与心、脾 、肾皆相关,故治疗本证也取任脉穴。常用穴为关元、中院、上院、巨网等。
(4)选取脾、胃经穴。脾、胃经均为17穴次,并列为各经穴次的第六位。因为忧虑过度,可 致气机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故治疗也选用脾胃经穴。常用穴为公孙、商丘、三 阴交与足三里、下巨虚等。
虚证则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养肝肾;
虚实夹杂者,则又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肝气郁结证 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少腹或胁肋胀痛,痛无定处,
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呕吐,大便不调,女子月事不行。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证 症见精神抑郁,急躁易怒,失眠易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或
过程就是其宣泄情绪的过程,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切忌“相对斯须,便 处方药”。
帮助的原则 虽然医生不可能完全治好患者所有的病,但是应该帮助患者调整不
正确的认知方式。医生可以告诉患者哪些想法是对的,哪些想法是不太正确的, 科学地阐释疾病的缘由,患者应采取的态度。通过认真解释,消除患者的疑虑。
肯定的原则 医生应该用肯定的口气、实事求是地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告诉
循经取穴
(1)多取心经、心包经穴。中医认为“心藏神”,而对于“神失所藏”引起的情志不舒当 取心经和心包经穴。常用穴为神门、通里、少冲、灵道与大陵、间使、劳宫、内关等。
(2)多取膀胱经、督脉穴。因为膀胱经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而督脉与膀胱经相连, 故治疗本证当取相应背俞穴及督脉穴,以调整肝、心、心包、脾、胃、肾等脏腑之功能; 又因为膀胱经与督脉脑,而“脑为元神之府”,与精神活动相关,故本证的膀胱经与督脉穴 次较高。常用穴为心俞、络却、胆俞与百会、水沟、神道、风府等。
患者:“你这个病不会发展成为‘神经病’,也并无恶变的证据,经过合理的治 疗会逐渐好转的。”要帮助患者树立自尊和自信,自信包括对治疗的自信心、对 生活的自信心,对于碰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有自信。要求患者跟医生配合, 不要胡思乱想。抑郁、焦虑的情绪减轻了,症状也逐步改善。
04 西医抑郁症治疗指南
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 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抗抑郁有效成分主要为苯并二蒽酮 类、黄酮类和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欧美国家将其应用于 抑郁症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文献荟萃分析表明,相比 于标准抗抑郁症药,贯叶连翘可能具有相近的临床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小。由于目前研究只给出初步中期数据, 缺乏长期和预防复发数据,BAP 指南未推荐其作为抑郁 症一线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