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朱与长子县

合集下载

古上党第一大城——山西长子列国志

古上党第一大城——山西长子列国志

古上党第一大城——山西长子列国志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

长子县素有“中国青椒之乡”之称。

专家考证,长子县是中国古代丹朱的封地、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

长子,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

2007年7月,长子县被联合国评为中国“千年古县”。

春秋时期长子县建成一座周长20公里,“厚完雄天下”的上党第一大城。

从春秋到西汉400多年间,长子一直是上党郡所在地。

到东晋十六国时又成为西燕帝国的国都。

法兴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401年),唐咸亨四年(673年)高祖十三子郑惠王赐藏经三千卷,并建石舍利塔一座,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名“广德寺”,唐大历八年(773年)又造燃灯石塔一座,宋元丰四年(1081年)重建十二圆觉菩萨殿,并更名为“法兴寺”,元、明、清又屡有修茸。

寺院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分列着舍利塔、燃灯塔、圆觉殿和后殿。

碧云寺位于长子县城西北约10余里的小张村中,始创年代不详。

寺院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

现存正殿,东、西厢房,占地面积约465平方米。

碧云寺分上院、中院和下院三部分。

碧者,绿也。

因庙院内下院有古槐一株,高五丈多,其粗十四人手搭手方可合抱,从春到秋,遮天蔽日,满树碧绿。

中院有巨柏五株,挺拔苍翠,终年碧绿。

云者,指庙宇建筑结构布局严谨,手法苍古。

从远处看,整个庙宇呈繁体的“云”字。

正殿为云字头上一横,引路及石阶为雨中之一竖,地藏殿与西厢房为雨左边之一竖,上院矮墙与东边关圣殿与西厢房为雨之横折竖,引路两边之四株巨柏为雨中之四点;中院南边石阶东侧的巨柏为云之一点;中院南边矮墙为云之点下一横;下院西边的送子观音殿与舞台与耳房为云之横下之撇折;庙门为云之最后一点。

这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繁体“云”字,定睛看着这独具匠心的创造,我为我们古代先辈的独特创造赞叹不已。

崔府君庙大殿唐代以后直至明清之际,在晋东南上党、泽州一带民间多见一种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庙宇,称曰“崔府君庙”。

长治市所属各县名字的由来及著名典故

长治市所属各县名字的由来及著名典故

长治市所属各县名字的由来及著名典故长治市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

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

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

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10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

事后,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府城设县。

嘉靖皇帝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

这便是“长治”的由来。

1.二贤庄---二贤庄,在文学作品中和当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贤庄”的叫法,是因为二贤庄位于古潞州府治西门外八里(隋制,1里约等于今0.5华里)的地方。

二贤庄并不是一个村子,它是一个独立的,地势明显高出周围村寨的封闭性庄园。

兄弟单雄信二十岁左右,已个个武艺精通,更兼他们豪爽仗义,扶危济困,当地人敬称他们为“二贤”,所居之地后来也就成了“二贤庄”。

2.捉马---说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几次想吞并上党。

当时的上党守冯亭,自知不敌秦国,便将上党17城献给了赵国,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冯亭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被秦兵斩杀,没有了脑袋的冯亭仍然驾着战马跑回了长治城,有人见之大呼:“快来看哪,这个人无头却还能骑马呢!”谁知话音刚落,冯亭便倒地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冯亭的忠勇,便立庙祭祀,名为将军庙,原址在今长治市****小学处。

那匹战马一直跑到城外才被人捉住,这就是捉马村的来历。

3.东营、西营、中营---听说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

长治县明嘉靖年间始设长治县,“长治”由此沿用。

应该是取长治久安之意。

1.长治县和高平交界处有个叫换马的地方,相传是当年廉颇因战事繁忙马跑累了在此换骑。

丹朱封地、精卫故乡、千年古县,山西这个以大儿子命名的县不简单

丹朱封地、精卫故乡、千年古县,山西这个以大儿子命名的县不简单

丹朱封地、精卫故乡、千年古县,山西这个以大儿子命名的县
不简单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长治市东南部,隶属长治市管辖,县域东北、东、东南三面分别于长治市郊区、长治市长治县相连,西与临汾市安泽县相依,南与晋城市高平市接壤,北与长治市屯留县毗邻。

长子县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38千米,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状,全县下辖7个镇、5个乡,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35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约3.8万余元人民币,属于中等发达水平。

长子县属太岳山脉向太行山上党盆地的过渡带,三面环山,一方为广阔,地理位置较为优越,长子县城东距长治市区21公里,北距太原市234公里,跨越太行山可探中原地区和华北平原,距首都北京650公里。

长子县相传是上古尧帝封长子丹朱的封邑,并由此而得名,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长子县是中国往昔尧王的故里、丹朱的封地、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联合国还将山西长子县评为中国“千年古县”。

长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

千年古刹法兴寺、崇庆寺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唐宋彩塑、唐代建造的石舍利塔、燃灯塔堪称国宝。

有树化石自然保护区,发鸠山自然风景区,法兴寺,崇庆寺等著名景点。

山西长子县简介

山西长子县简介

山西长子县简介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南侧,介于北纬35°53′~36°15′,东经112°27′~113°00′之间。

全县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

长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冷暖空气势力交替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季风强盛。

截至2018年,长子县辖7镇5乡,县政府驻丹朱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子县常住人口为298690人。

长子县历史悠久,因上古时期尧王大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

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永据长子称帝,为西燕国都。

隋开皇年间复称长子县,此后,县名历代未改。

长子县交通便利,古为晋豫通衢、秦晋通衢,县城距市区仅20公里,省道228、326和长临高速穿境而过,太焦铁路、中南铁路在此交汇,中南铁路沿线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长子县南有羊头山,始祖炎帝在此尝百草,得嘉禾,教民农耕。

西有发鸠山,是著名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诞生地。

西南部仙翁山,有迄今2.5亿年的木化石群落。

并有战国墓、法兴寺、崇庆寺等名胜古迹,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

[6]。

活跃在丹朱大地上的农耕“集团军”——长子县诚信农机合作社发展侧记

活跃在丹朱大地上的农耕“集团军”——长子县诚信农机合作社发展侧记

里直痒痒 , 一心想着入社干农机发家致 富, 但却苦于缺少
买农机的本钱 。 为这个事 , 小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 了
合作社 , 社里经过开会帮他垫资 3万元 , 等挣了钱再还给 社里 , 并且不要他一分钱的利息 , 帮他在县农机局 申请购
“ 我们做事是靠 自己的实力和诚实守信的信誉 , 一点
业” 。谈 起 机械 作 业冯 垒荣 头 头是 道 。
买了财政补贴的拖拉机 , 这使他心里感激不尽 。 由于小杨
元成本 已经收 回, 现在准备换更大功率机车了。 以后我还 会在合作社好好干活。” 农机手王朝军说。
2 0 1 2 年, 杨建荣看到乡里乡邻靠捣鼓农机赚了钱 , 心
( 件) , 合作社 占地 1 0 0 0 m 2 , 建筑面积 3 7 5 m , 资产 总额达
到2 5 8万 元 。
周 少华
社长冯垒荣 面容憨厚 、 穿着朴素 , 微笑地介绍 了他
近4 0 年挚守农机事业 , 依靠农机致富的苦与乐。
冯 垒 荣 初 中毕 业 后 回村 务 农 , 1 9 7 6 年 生 产 大 队购 买了 1 台运 城 产 东 方 红 3 0 型拖拉机 , 大 队让 他 负 责 驾
驶操作运输 和农 田作业 , 由于他爱 吃苦 , 肯钻研 , 1 9 7 8 年又买了 1 台东方红 7 5 型履带式拖 拉机 , 让他统一管 理 ,冯垒荣驾驶着东方红 3 0 拖拉机拉运各种物资 , 在 夏忙秋收的季节 , 穿梭在 6 个生产小队的丰收场上 , 打

滴, 勤勤恳恳 , 客户从散户做起 , 现在不少乡镇 、 农业园
区纷纷上 门请我们去帮忙干活 。从 2 0 0 8 年开始 , 合作社 作业越来越多 ,一年 四季在丹朱大地上都能看到诚信机

【话题】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长子

【话题】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长子

【话题】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长子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

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唐尧之世,封长子丹朱于境,故县名长子”,相关的有丹朱镇。

精卫填海的发鹫山也在长子。

长子是尧王故里,尧王故里就在这里,尧之长子丹朱就是封在这里,封在尧出生的丹岭。

把长子朱封于丹地,故长子也称丹朱。

长子又称为陶乡,陶这个地方是尧童年和少年时期活动的地方。

从古至今,长子及上党一带就有“长子不出门”的民间习俗,就是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分居时,长子是不能离开老屋的,有人经商,大儿子必须在家守业,在长治姓氏旁考中,名字叫守业的肯定是老大。

1. 长子的大堡头和色头也和长平之战有关,秦军坑杀40万赵兵,尸骨成堆,头颅垒成堡,故名堡头铺,后来改为大堡头。

色头,原名血头,也是一个很悲惨的名子,秦将白起密令杀死赵军降卒,按人头论功行赏,秦军争砍人头,血流成河,而今长子县的丹河便因此得名。

秦军将血淋淋的人头堆在现在色头村附近,邀功请赏,人头堆成小山,鲜血染红大地,血头因此得名。

多年以后,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抚今追昔,凄然长叹,命僧侣做道场超度亡灵,并取其谐音,将血头改为色头。

2. 长子县西乡的老太太到县大堂击鼓告状,告一只猛虎吃了她的儿子。

县太爷崔珏一听,便命有一身武艺的都头李能前去捉虎。

李能把虎擒获后李能押着”罪犯”向长子城走去。

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这块石头就名为“拴虎石”,至今拴虎石周围寸草不生。

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牵虎到一条河边喝水,没想到老虎一口气把河水喝干了,从此,这条河被叫做“干河”。

—旅游攻略查询回复“大峡谷”—查看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攻略回复“天脊山”—查看天脊山风景区旅游攻略回复“井底” —查看井底神龙湾旅游攻略回复“悬崖居客栈”—查看悬崖居客栈旅游攻略回复“龙湖梦岛”—查看武乡龙湖梦岛旅游攻略回复“公交线路”—查看长治公交线路发车时刻融和旅游公众微信平台开通了!加微信:Ronhelvyou感悟龙湖梦岛风情,一览农家特色;零距离接触悬崖居,尽享别样野趣。

长子县

长子县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幅员1029平方公里,辖5镇18乡,399个行政村,3.6万公顷耕地,35万人口。

距太原230公里,距北京670公里。

长子县地域古老,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试验种五谷,教民农耕,尧舜时代,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秦汉400年间,长子城一直为上党郡郡治,到东晋十六国,又为西燕国的国都,历时9年。

长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日照时数平均2565小时,年无霜期143—196天,全境内无污染。

长子县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西南环山,东北平川,素有米粮川之称,现为山西省粮食、蔬菜、烤烟、瘦肉型猪基地县,是山西省畜牧业十强县之一,蔬菜种植面积0.8万公顷,其中青椒0.4万公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远销18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1998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

长子县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长子县交通便利,通讯先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太焦铁路穿过县境东南,太洛公路和长临公路贯通东西南北。

特别是近三年来,新修油路382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庄庄通公路,并有二分之一的村庄通了油路。

一个以县城为主骨架,辐射全县的“米”字型、蛛网式交通网络在丹朱大地形成。

电力设施遍布全县,输电线路连同网络配电支线共计划1544公里,23个乡镇,399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电。

电话可以国内直拔,程控电话机、BP机、移动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距长治市区21公里,北距太原市234公里,距北京670公里,跨越太行山可探中原地区和华北平原幅员1029平方公里。

素有“中国青椒之乡”的美称,当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往昔尧王的故里、丹朱的封地、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

民间故事之丹朱的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之丹朱的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之丹朱的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是从古代起就在⼈们⼝头流传的⼀种以奇异的语⾔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与⼈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泛⽽⼜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下⾯我们⼀起来看看丹朱的故事吧! 丹朱化鸟 尧有⼗个⼉⼦,⼗个⼉⼦当中,丹朱是年纪最⼤的,可也是最不成器的⼀个。

丹朱为⼈骄傲暴虐,常常喜欢和伙伴们带了随从⾂仆,到各地去漫游,稍不如意的地⽅,就要迁怒于⼈,⼤发脾⽓,虐待他的⾂下。

那时候洪⽔为患,弥漫天下,丹朱出去游玩,总是坐船去,渐渐习惯了⽔上的⽣活,对于⼈民的疾苦满不在乎,倒是觉得坐着船出去东游西荡⾮常有意思。

后来洪⽔被⼤禹治理平息了,有些地⽅⽔浅,不能通船,任性的丹朱就不分昼夜地叫⼈替他推着船⾛,称之为陆地⾏⾈。

船在泥沙和⽔草之间摩擦着,颠簸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推船的⼈累得⽓喘吁吁,汗流侠背,丹朱和他的伙伴们却在船上吃喝玩乐,哈哈⼤笑,脸上表现出毫⽆⼼肝的兴奋神情。

不出去玩的时候,丹朱和他的伙伴们⼲脆就关起门来,在家⾥为所欲为,他们什么坏事都⼲得出来,闹得实在有些不像话。

丹朱的弟弟们见哥哥这样胡作⾮为,也都不服他的管教,弟兄们时常发⽣内证,彼此间纷争不休。

尧看见丹朱性情太恶劣,教育⽆效,⼼中暗⾃焦急。

他因此创制了围棋这种游戏来教给丹朱,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丹朱的性情,使他能够改邪归正。

哪知道丹朱对于围棋这玩意⼉,起初还觉得新鲜有趣,曾经专⼼致志地研究过⼀段时间。

但玩了⼀些时候,就觉得有些腻味。

他⾃⼰忽然异想天开,创造了另⼀种棋。

他选择了⼀⽚平原旷野,叫⼈按着棋局的格式在那⾥遍栽桑树,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各据⼀⽅,⽤桑树来做棋局,⽤犀⽜和⼤象来做棋⼦,指挥着创门进退周旋,觉得⽐他⽗亲的围棋更是趣味⽆穷。

后来他连这也玩厌了,便扔开它,仍旧和他的那帮朋友去胡闹。

尧知道丹朱实在没有能⼒担当执掌国家的重任,便决定把国君的位置禅让给舜。

但⼜惟恐丹朱不服⽓,聚集他那帮恶朋⽍友从中捣乱,便颁下诏命,把丹朱放逐到南⽅的丹⽔去做诸侯,由后樱监督着,即⽇动⾝起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尧王封朱于丹和长子县名的由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伴随着清晨明媚的阳光和同学们欢快的笑声,现在我们“红领巾”小广播站开始广播,今天我们广播的是一篇关于文明长治的历史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知识与智慧,开启我们一天美好的学习生活,请大家认真收听。


长子县位于我们长治市区西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潞安府志》和《长子县志》记载推算:“长子”这一地名距今已有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专家考证,长子县是中国古代尧王的故里、丹朱的封地、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

2007年7月,长子县被联合国评为中国“千年古县”。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千年古县——“长子”名字的由来。

炎黄之后,便是“唐虞盛世”。

唐和虞分别是尧和舜的国号。

尧,陶唐氏,名放勋,是远古时代父系氏族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长子县那时还不叫长子,因为丹河发源于该地的丹岭而被称为“丹地”或“丹渊”,是尧王管辖的一个部落区域。

这个区域包括现今的上党盆地一带地区。

尧王在位五十多年后,自感精力不济,便召集四岳十二牧酋长,商议继位人的问题。

有位酋长提出让他的大儿子“朱”来继位,但尧王不同意。

因为这个“朱”幼年顽劣,为人直率,行事鲁莽,所以尧王选定舜来继位(这就是“禅让”制的开始)。

对于他的儿子“朱”,只封了一个“房侯”的爵位。

这件事对朱的震动很大。

为了改变国人对他的看法,他主动去评定三苗和驩兜(huān dōu)之乱,为国立了大功,从此威信越来越高。

尧王怕朱对舜形成威胁,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派朱到“丹地”。

因朱封于丹,故称丹朱。

丹朱到丹地居西岳阳(今长子城西15公里岳阳村)。

率领群众以漳河兴修河道,发展农业。

为了向东发展农业生产,在漳河和雍河之间,丹朱修建了一座城池,这城池当时称为“东岳阳”,并在东岳阳城北建了熨斗台。

丹朱死后,葬于丹岭,此岭现名丹朱岭。

因丹朱是尧王的长子,丹地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他修筑的城池命名为“长子城”,丹地也随之更名为“长子”。

这就是长子县名的由来,从古代一直延用至今,成为山西省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子人民创造了许多特色文化,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积淀。

长子县还被人们称为“理发师的故乡”,理发业是民间的传统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理发师的足迹遍及神洲大地。

长子鼓书为上党鼓书重要发祥地,长子鼓书说、学、逗、唱,各领风骚,蜚声三晋,长子被评为中国鼓书曲艺之乡。

长子铜乐器名扬海内外,工艺精密、音质优美,为中国铜乐器重要产地。

同时长子也是著名的上党八音会诞生地,村村都有八音会,是上党戏曲的故乡,为上党梆子重要起源地,著名的潞府派发端于此,为上党落子流行地。

如今的长子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继续奋勇前行。

了解家乡,了解文明长治,爱我家乡,爱我文明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