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舞蹈基础知识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舞蹈基本常识教案

初中舞蹈基本常识教案

初中舞蹈基本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掌握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动作。

2.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舞蹈的基本概念: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人体动作、表情和节奏来表现情感和故事。

2. 舞蹈的类别: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街舞、拉丁舞等。

3. 舞蹈的特点:舞蹈具有节奏性、表现性、空间性和时间性。

4. 舞蹈的基本术语:如节奏、旋律、步伐、舞姿等。

5. 舞蹈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跳跃、旋转、弯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以及基本术语和动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舞蹈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讲解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动作。

3. 示范: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类别的舞蹈视频,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6.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舞蹈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舞蹈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动作。

2. 学生能理解舞蹈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3. 学生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舞蹈活动。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2. 邀请专业舞蹈教师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3. 引导学生观看舞蹈电影或纪录片,了解舞蹈的历史和流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舞蹈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以及基本术语和动作。

同时,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

舞蹈教学教案(10篇)

舞蹈教学教案(10篇)

舞蹈教学教案(优秀10篇)舞蹈课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课教案。

2.通过严格VI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学习内容地面训练一、上肢训练: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三、训练要求: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一、蹲: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3.小涮腰、横拧组合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5.丰富节奏。

加强节奏变化二、擦地: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3.前后摆动并环动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三、小踢腿: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四、单腿蹲:1.前、旁、后、带勾脚2.单腿带端掖腿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五、腰: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2.疗腰、大技步、卧点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4.大涮腰探海辗转5.风火轮六、控制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七、大踢腿:1.前穷、后大踢腿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5.旁腿接立身射燕6.踢紫金冠7.片蹁、盖腿中间训练一、腰: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2.慢、快涮腰3.卧云4.风火轮二、大踢腿: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2.紫金冠3.中速行踢前、旁腿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三、控制: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2.大射燕、探海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四、五跳: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2.小射燕跳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五、中跳:1.一、二、五位跳2.变位跳、交叉跳六、大跳: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4.变身跳技术技巧:一、转、1.平转2-3个2.斜线平转:8个二、翻身类: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点翻身3-5个教学方法与要求: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拉丁舞蹈教案模板(5篇

拉丁舞蹈教案模板(5篇

拉丁舞蹈教案模板(5篇教案一:拉丁舞基础知识与基本动作一、教学内容1. 教材:拉丁舞教程第一章2. 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拉丁舞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舞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拉丁舞的兴趣和热情。

3. 掌握拉丁舞的基本动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拉丁舞的基本动作要领。

2. 重点:拉丁舞的基本步法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拉丁舞音乐、舞蹈视频、镜子。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2. 基本动作教学:讲解并示范拉丁舞的基本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3. 步法教学:教授拉丁舞的基本步法,让学生分组练习。

4. 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步法的节奏感。

六、板书设计1. 拉丁舞起源与发展2. 基本动作要领3. 基本步法与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课后观看拉丁舞视频,了解更多的拉丁舞知识。

2. 作业答案:学生可结合教材和网络资源,整理出自己对拉丁舞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拉丁舞的基本知识和动作,但步法节奏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教授拉丁舞的进阶动作,同时加强步法节奏的练习。

教案二:拉丁舞步伐与节奏一、教学内容1. 教材:拉丁舞教程第二章2. 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拉丁舞的步伐和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拉丁舞的步伐。

2. 培养学生对拉丁舞的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步伐的准确性。

2. 重点:节奏的把握和舞蹈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拉丁舞音乐、舞蹈视频、镜子。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2. 步伐教学:讲解并示范拉丁舞的步伐,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3. 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步伐的节奏感。

基础入门舞蹈课程教案

基础入门舞蹈课程教案

基础入门舞蹈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基础入门舞蹈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1. 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步伐、转身、跳跃等。

2. 学习舞蹈节奏和音乐感。

3. 学习基本的舞蹈组合和编排。

教学材料:1. 舞蹈音乐2. 舞蹈空间(教室或舞蹈室)3. 舞蹈镜子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拉伸、扭转等,以准备身体。

-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醒他们在整个课程中保持专注。

2. 基本舞蹈动作学习(15分钟)- 向学生展示并解释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步伐、转身、跳跃等。

- 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动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3. 舞蹈节奏和音乐感培养(1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舞蹈节奏和音乐风格。

- 让学生倾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教导他们如何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配合音乐进行。

4. 舞蹈组合和编排(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

- 引导学生合作,根据所选音乐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组合。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舞蹈组合,并给予其他小组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5. 总结和评估(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舞蹈动作、节奏和编排。

- 向学生提供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舞蹈的世界。

教学延伸活动:1.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他们继续练习所学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舞蹈才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 评估学生在舞蹈组合和编排中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在舞蹈过程中受伤。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舞蹈基本功教案

舞蹈基本功教案

舞蹈基本功教案舞蹈基本功教案(通用5篇)舞蹈基本功教案1一、指导思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四、授课地点:音乐教室五、内容安排: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舞蹈队活动计划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

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

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初中舞蹈基础教案

初中舞蹈基础教案

初中舞蹈基础教案1.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和基本体态。

2.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观察模仿能力。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和基本体态的学习。

2. 舞蹈组合的练习。

3. 舞蹈作品的排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和基本体态。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变化的处理,舞蹈中情感的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舞蹈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讲授新知识:教师讲解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和基本体态,并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3. 实践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和基本体态的练习。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舞蹈组合的练习:教师教授一段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舞蹈作品的排练:教师选择一段适合学生的舞蹈作品,进行排练。

学生通过排练,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和基本体态。

2. 学生的舞蹈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有所提高。

3. 学生能够在舞蹈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4. 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有所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也有所增强。

六、教学资源1. 舞蹈视频资料。

2. 舞蹈教材和图谱。

3. 音响设备。

4. 舞蹈服装和道具(可选)。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舞蹈课教案(多篇)

舞蹈课教案(多篇)

舞蹈课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1.1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中国舞蹈的历史和世界舞蹈的发展。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

1.2 舞蹈的基本元素介绍舞蹈的基本元素,包括动作、节奏、空间、表情和音乐。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感受和理解舞蹈的基本元素。

1.3 舞蹈的分类和风格介绍不同类型的舞蹈,包括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和街舞等。

通过观看舞蹈视频和表演,让学生体验不同风格的舞蹈。

第二章:舞蹈技巧训练2.1 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教授舞蹈的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和爆发力等。

通过练习舞蹈动作和组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

2.2 舞蹈的组合训练教授舞蹈的组合,包括各种步伐和动作的组合。

通过练习组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流畅度。

2.3 舞蹈的技巧提升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技巧的提升,包括跳跃、旋转、翻滚等。

通过练习技巧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第三章:舞蹈表演与创作3.1 舞蹈表演技巧教授舞蹈表演的技巧,包括表情、身体语言和舞台表现力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技巧。

3.2 舞蹈组合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组合的创作,包括选择音乐、编排动作和组合等。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来提升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舞蹈作品表演让学生通过编排和表演完整的舞蹈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通过舞台表演和观众反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和自信心。

第四章:舞蹈欣赏与评论4.1 舞蹈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舞蹈作品,包括芭蕾舞、现代舞等。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和讨论来提升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2 舞蹈评论写作通过写作练习和讨论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评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舞蹈作品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舞蹈作品的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五章:舞蹈与健康5.1 舞蹈与身体锻炼介绍舞蹈作为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舞蹈课教案(多篇)

舞蹈课教案(多篇)

舞蹈课教案(精选多篇)一、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姿势。

2. 教学内容:(1)舞蹈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舞蹈的基本术语:节奏、步伐、动作、组合等(3)舞蹈的基本姿势:站立、坐姿、蹲姿、跳跃等3.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练习、互动4. 教学步骤:(1)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讲解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姿势(3)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4)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纠正、互相学习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舞蹈基本术语和姿势的掌握程度。

二、第二章:舞蹈技巧训练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 教学内容:(1)舞蹈基本技巧:柔韧性、协调性、爆发力等(2)舞蹈技巧训练方法:拉伸、力量训练、协调训练等3. 教学方法:示范、练习、互动4. 教学步骤:(1)讲解舞蹈基本技巧的重要性(2)示范舞蹈技巧训练的方法(3)让学生跟随练习,教师指导并进行纠正(4)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纠正、互相学习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

三、第三章:舞蹈组合训练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舞蹈组合,提高舞蹈表现力。

2. 教学内容:(1)舞蹈组合的构成要素:动作、步伐、节奏等(2)舞蹈组合训练方法:动作组合、步伐组合、节奏组合等3. 教学方法:示范、练习、互动4. 教学步骤:(1)讲解舞蹈组合的构成要素和训练方法(2)示范舞蹈组合,让学生跟随练习(3)让学生自主创作舞蹈组合,进行展示和评价(4)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纠正、互相学习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舞蹈组合的掌握程度。

四、第四章:舞蹈表演与创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舞蹈知识和技巧进行表演和创作,展示个人风采。

2. 教学内容:(1)舞蹈表演的技巧:表情、肢体语言、舞台表现力等(2)舞蹈创作的要素:主题、动作、音乐、舞美等3. 教学方法:示范、练习、互动4. 教学步骤:(1)讲解舞蹈表演的技巧和舞蹈创作的要素(2)示范舞蹈表演,让学生跟随练习(3)让学生自主创作舞蹈,进行展示和评价(4)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纠正、互相学习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舞蹈表演和创作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8拍双腿小八字蹲,同时双臂下落,经前打开侧平举,眼随右手。结尾音乐还原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练习中始终保持挺拔向上的体态。)
老师给予讲解与示范,并分组练习。
步骤二:八个方位的变化训练。
练习中始终保持挺拔向上的体态,体会正确部位的肌肉感觉。身体的方向、手臂的方向和头部的方向改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头、手与身体动作的协调。
D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八个方位的训练,八个方位的训练中要注意始终保持挺拔向上的体态。还学习了坐姿训练,坐姿训练中要注意并腿直膝坐时要求用力挺直膝盖,脚面绷平。
E作业:八个方位练习,坐姿练习。
审核:年月日
任务一:1正确的站立形态:挺胸、收腹、立腰、拔背、紧臀:双膝伸直,双腿夹紧,脚跟并拢,脚尖分开45°~60°
任务二:坐姿训练。
吸腿坐与并腿直膝坐
(a要求保持上体的直立感觉。B并腿直膝坐时要求用力挺直膝盖,脚面绷平。C双吸腿时双膝与脚跟不能分开,脚面用力绷平。)
任务三:全班一起练习最后分组练习,作巡回指导。。
第1×8拍前4拍,身体向右转45°面对2点。后4拍继续向右转45°,面对3点。
第2×8拍前4拍,身体向右转45°面对4点。后4拍继续向右转45°,面对5点,身体背对一点。
第3×8拍前4拍,身体向右转45°面对6点。后4拍继续向右转45°,面对7点。
第4×8拍前4拍,身体向右转45°面对8点。后4拍继续向右转45°,面对1点。、、、、
A.组织教学
(2分钟)
B.新课导入
(10分钟)
C.讲授新课
(65分钟)
D.课堂小结
(2分钟)
E.布置作业
(1分钟)
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蹈,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C、讲解新课。
步骤一:八个方位的训练(讲解并示范)
1准备姿态:面对1点,双手叉腰,小八字站立。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舞蹈
项目
课题
舞蹈基础知识
课型
一体化
授课班级
12幼儿教育(高技)
授课
时间
第1周


2
教学目的
掌握8点方向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训练场地有明确的方向概念,掌握教室八个方位(8个点)
教学难点
做到头、手与身体动作的协调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刚接触舞蹈,基本功差
教学回顾
说明
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