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学家元稹的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界神童”,他的诗风清新明丽,往往抒发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叹。

下面列出他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1.《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具有声情并茂的意境描写和空灵脱俗的风格。

作者借用了当时具有强烈文化象征意义的巫山和浩瀚壮阔的沧海,寄托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体现了他深沉的修道情怀。

作品以豁达姿态面对人生变迁,寻求离忧之道,尤其是对于离情之苦,借助明媚想象赋予其更多含义。

2.《梦微之·怅江南》:“记得小苹初著花,想当年,白云飞处拾尽春。

却笑人间,万般风月,独倚楼前,流泪如霖。

”这首诗以江南的风景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于年少时光的怀念和在风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结尾处的“流泪如霖”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之情。

作者自然的虚实结合,巧妙地表现出了江南烟雨的特色和悠远的历史。

本诗重在意境的营造,由作者自然的主观愿景以及内敛的哲学印记,表现出了一股摆脱尘世的境象,展现出了作者的隽永雅趣。

3.《浪淘沙·北客行》:“僧似野花来,刈尽走人拿。

应经夕阳垒,故作东篱斜。

”这首诗是元稹最为著名的七绝之一,描绘了一个入声深沉,意境深远,既含有悲壮之美,又百转千回。

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一个僧侣在荒野中寻找自己的归宿,他为了生命的需要,不得不采撷野花吃,在风沙中行走,是一种别样的人生境遇。

作者以少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在食物短缺和困乏野外环境中的僧侣情感的成败,表现出了淡淡的人世清凉和禅意美容。

4.《寄生庐山道士》:“何人扫落叶,寂寂更无人。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荣相对闲。

此地胜游为若何,泉声滴石思无涯。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道士的一首信,表现了对于庐山景色的赞美和沉思。

诗中的“秋阴不散霜飞晚”是指秋天的景色,死叶落满地面,冷凝阴暗,更给人创造了凄凉的美感。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靡一时,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下是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一、《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和修行的矛盾,描绘了他在两者间难以抉择的心境。

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被广为传颂,意味着真爱难求。

二、《离思五首·其一》曾经相识满天下,千里迢迢何所似。

因个人之低微,遭遇难测从今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别离,以及因为个人身份的不同而带来的划分。

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珍惜。

三、《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其二》洞庭波涛连天黑,白帝城高闻塞鸣。

不独橹声吟客静,亦能鼓舞向蓝田。

这首诗描述了洞庭湖的景色和氛围,抒发了作者对湖泊的深情和感慨。

其中“不独橹声吟客静,亦能鼓舞向蓝田”指的是这片宁静的湖泊,可以安抚内心的不安和疑虑。

四、《离思五首·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风起草低见陆魁,日晚云愁粤北枝。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荒野之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表现了对于时间的无奈和感叹。

五、《闺意献钟离权横》灵山藏在秦淮岸,幠岭曾因赵女名。

秋草忽黄背苍龙,四顾翻空绝壁鸣。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挚爱,这位女子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常特殊。

诗人用“四顾翻空绝壁鸣”来表达心中的悸动和激动。

六、《临江仙·滁州送范倅》枫叶落鸟惊风急,胡天八月即飞雪。

半夜江声带雨来,不如梦中听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滁州的秋天景色和氛围,诗人将枫叶和风等元素揉合在一起,使人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忧郁。

其中“不如梦中听雨声”表现了诗人对于江雨的醉心和向往。

七、《贾生辞衡州·岭外音书断》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因为离乡太久而带来的思乡之情,以及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带来的衰老之感。

【诗歌鉴赏】元稹《一至七言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元稹《一至七言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元稹《一至七言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元稹《一至七言诗》原文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一至七言诗》翻译待更新元稹《一至七言诗》赏析《一至七言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诗词作品。

《一至七言诗》是隋唐时期的一种诗体,一至七言诗是古诗中别具一格的诗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宝塔诗,应该说这个称呼很形象,一首诗从一言开始到七言结束,又因其每句字数依次递增,从而形成了宝塔的样式。

这种宝塔诗一般字面意思浅近,主要是形式新颖可爱,不拘一格。

《一至七言诗》是古诗中别具一格的诗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宝塔诗,应该说这个称呼很形象,一首诗从一言开始到七言结束,又因其每句字数依次递增,从而形成了宝塔的样式。

这种宝塔诗一般字面意思浅近,主要是形式新颖可爱,不拘一格。

这一体例后字数有延至九字,宋以来更延至十字。

此诗是元稹等人欢送白居易以太子宾客的名义去洛阳,途径兴化亭是所作。

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

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

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

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

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

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

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

诗中二、三句借茶的质优,暗喻了白居易品质的优秀;四、五句写诗客和僧家对茶的爱慕,实言好友深受爱慕;元稹以此诗表达了与白居易之间真挚的友情。

元稹(779年-83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

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

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

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

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

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最新版)目录一、元稹生平简介二、元稹诗歌创作成就三、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概述四、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五、结语正文一、元稹生平简介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是唐朝大臣、文学家。

他出自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一说十五世孙)。

元稹年少时便展现出才名,于贞元九年(793 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

二、元稹诗歌创作成就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们的诗歌风格相近,共同倡导以诗歌为现实政治服务,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元稹的诗歌作品以五言、七言绝句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近人,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概述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包括《离思五首》、《菊花》、《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诗歌题材丰富,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更有离别思念。

这些诗歌不仅表现了元稹的诗歌才华,还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1)《离思五首》:这是元稹最著名的一组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意味着诗人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和巫山的云霭,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别处的云黯然失色,体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厚感情。

(2)《菊花》: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诗中“耐可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了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3)《夜泊牛渚怀古》: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夜泊牛渚,回想起古代英雄事迹,对时代变迁、人事代谢产生了无限感慨。

(4)《行宫》:这是一首描写宫殿的诗歌,诗中对宫殿的描绘细腻入微,充满了对皇家权威的敬畏之情。

(5)《赠别》: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情感。

(6)《咏雪》:这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

(7)《山中》: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色,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元稹离思五首赏析

元稹离思五首赏析

元稹离思五首赏析元稹离思五首赏析《离思五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的一组著名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元稹离思五首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离思五首作者: 元稹元稹《离思(其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元稹《离思(其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元稹《离思(其三)》红罗箸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其五)》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赏析其一其一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

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

诗人不直接去抒写,而是“自爱残妆晓镜中”的情人,残妆晓镜中的她,钗环参差不齐,绿色丝缕丛杂不整。

很快日出东方映照面颊红如一朵胭脂,脸庞肌肤红润柔腻好像要立即融化消溶一样,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丽动人娇媚的风姿。

其二元稹这首诗的一、二句,也给人以超凡绝尘之感。

碧山清泉漫流,万树桃花掩映,已非崔护《题城南庄》“人面桃花”小家碧玉,楼中丽人定是美艳绝伦的仙姝无疑。

置景由远及近,敷色自浅人深,焦点渐次凸现,为人物登场设置了悬念及具体环境氛围。

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

如果两者与规定戏剧情景浑融,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绝佳艺术效果。

三、四两句推出人物,工笔细描闺中“画眉”故事,对照着笔,角度则从一方眼中写出,此亦有助于丰富潜在的戏剧因素与人物心理层次。

“闲读道书慵未起”,“道书”不管是致用明道的儒家经籍,或是羽客仙心的方外秘篆,“闲”字传神地刻画了心不在焉的可笑情态,是一层深曲对比;“慵”既描述一方眼中的楚楚可怜,又流露无限呵护挚爱深情,是二层深曲对比;风光旖旎的闺房之乐出以如此潇洒高雅笔致,是三层深曲对比。

元稹经典诗文解析

元稹经典诗文解析

元稹经典诗文解析1.山水万重书断绝。

2.朝随而出,暮隐而入。

唐·元稹《莺莺传》。

这两句大意是:一早偷偷地走了,夜里偷偷地来了。

元稹著名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写莺莺和张生互相爱慕,私自结合,后又为张生所抛弃的故事。

作者对出身名门望族的莺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给予热情地歌颂。

著名的《西厢记》即取材于这篇传奇。

~两句写莺离去,夜暮时暗暗潜来的情景。

这位饱受封建礼教薰陶和上流社会虚伪道德观念戕害的少女,经过内心的痛苦折磨,灵魂终于觉醒,敢于听凭感情的驱使,而与张生结合。

莺莺的行为是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挑战,而她的悲剧也正是虚伪的封建道德造成的。

3.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

唐·元稹《遣兴》选拔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使用人才不要超过限度。

4.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

见唐·元稹《苦雨》。

这两句大意是:日月东升酉落,昼夜似转珠一样周而复始。

两句乃触物兴感,慨叹光阴迅速地逝去。

可用以表达要珍惜光阴,珍惜人生,适时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6.险心露山岳,流言翻波涛。

《酬刘猛见送》7.怪来醒后旁人泣, 醉里时时错问君。

唐·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

怪来:怪不得。

这两句大意是:酒醒之后见旁人在自己身边啜泣,一问才知道自己醉中还时时喊着亡妻的名字,怪不得旁人也感动得流下眼泪。

诗的前两句是:“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意思说:自丧妻后,常陪客人作长日饮,意在借酒浇愁,偶然乘兴也痛饮几盏,喝得醉醺醺。

谁知醉中还未忘掉妻子,旁人也为自己的伤情而啜泣,自己的悲痛更不言而喻。

层层写来,用笔曲深,情真意挚,催人泪下。

写悼念文字,可从中悟出一番道理来。

8.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

唐·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并食:因生活困难,常三餐并成两餐,或两天只吃一天的粮食。

这两句大意是:自己在信里说常常并食,已经成了习惯,不觉得清苦;心里惟独挂念着出门在外的丈风餐风宿露,在深山驿路上长期奔波。

唐代诗人元稹诗词的鉴赏

唐代诗人元稹诗词的鉴赏

唐代诗人元稹诗词的鉴赏元稹(779年-831年),字同甫,河东(今山西忻州)人,唐代文学家。

他早年以诗文才华著称,博览群书,深受当时文坛的推崇。

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人生哲理为主题,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对元稹的诗词进行鉴赏,以期展现他的艺术魅力。

元稹的诗歌作品大多具有豪放奔放的风格,表现出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命运的深情缅怀。

他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使诗歌更有画面感和情感吸引力。

例如他的《离思》一首,在表达男女之间亲情和爱情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明月何曾照我还”、“迟迟钟鼓初长夜”等诗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引发读者共鸣。

元稹的诗作还有很多具有社会意义和纪实性的作品,他着力于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与遭遇,揭示社会不公与人性的丑恶。

例如《遭囚示儿女》一首,描绘了一个被囚禁的父亲对儿女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诗中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等诗句中充满了对家庭、父爱和人情的思考和反思,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元稹的诗句往往以血肉之躯、生命之珍贵为中心,他的情感表达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内心。

他以平实的语言直抵人心,不加修饰地展示出生活的真实。

如他的《离思》一首,在现实生活的蹂躏中,他通过家人的相思之情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他的诗句“六朝如梦鸟空啼,处处蚊虫唤晓飞”以及“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一方面表现出个人的离愁别绪,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情厚谊。

元稹的诗歌还有很强的议论性,他关心社会、民生和人民的命运,感受社会风云和政治动荡。

诗歌《遭囚示儿女》中元稹的诗句表达,以其真实的写实手法,使得人民的苦难得以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元稹通过深入人心的写作手法和个人情感,激发人们对社会不公正与人性同情的共鸣。

他用才情与语言捕捉住那被辜负、被伤害的情绪,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元稹的诗词表达了他对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是唐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由、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其中,以下是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1.《离思五首·其四》"别时容易见时难,望眼欲穿愁煞人。

远别家乡何日去,谁能常忍寂寥身。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苦痛和忧伤,深情而又真挚。

元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在离别时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与家乡的留恋和思念。

2.《闺意献李端》"玉楼朝送冯妃嫔,碧海青天夜夜心。

临岐初见添离恨,东水西流各自深。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之间的离别与思念,清新而又感人。

写出了女子之间独特的友情及纯真的情感,通过艺术的形式将人物心理完美的融入其中。

3.《迷仙引·桃源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河畔送行舟。

别业还随岩下转,夜台常与月明俦。

"这首诗用他幽默俏皮的口吻形容了仙境中的桃花潭和夜间明月的美丽和安逸,充满了仙气和梦幻感。

4.《闺意献赠东阳王》"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诗借着东阳王的宴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感慨,清新而又动人。

5.《遣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揾瑕疵向谁说?一曲高歌为谁清?"这首诗抒发了游子归来时的心境和感受,深情而又细腻。

通过深刻的描绘,将游子遇到的种种困境与追求完美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6.《墨梅》"瘦影凝神,直欲离言。

背灯倚卧,无聊更漏。

不管风吹雨打,怎么样的黑夜里。

抬望神州路遥,皓月当空,只有相随的人知。

"这首诗表现了文人墨客在诗意中抒发情怀的独特方式,画出了一幅墨色浓郁的画面,将深沉的思绪融入其中,颇具诗意。

7.《临江仙·满庭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分。

"这首诗风格清新明快,气势雄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文学家元稹的诗词鉴赏
唐朝文学家元稹的诗词篇一
《梦游春七十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

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清泠浅漫流,画舫兰篙渡。

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

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

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

池光漾霞影,晓日初明煦。

未敢上阶行,频移曲池步。

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

渐到帘幕间,裴回意犹惧。

闲窥东西合,奇玩参差布。

隔子碧油糊,驼钩紫金镀。

逡巡日渐高,影响人将寤。

鹦鹉饥乱鸣,娇娃睡犹怒。

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

铺设绣红茵,施张钿妆具。

潜褰翡翠帷,瞥见珊瑚树。

不辨花貌人,空惊香若雾。

身回夜合偏,态敛晨霞聚。

睡脸桃破风,汗妆莲委露。

丛梳百叶髻,金蹙重台屦。

纰软钿头裙,玲珑合欢袴。

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

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

梦魂良易惊,灵境难久寓。

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溯。

结念心所期,返如禅顿悟。

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

杂合两京春,喧阗众禽护。

我到看花时,但作怀仙句。

浮生转经历,道性尤坚固。

近作梦仙诗,亦知劳肺腑。

一梦何足云,良时事婚娶。

当年二纪初,嘉节三星度。

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

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甲第涨清池,鸣驺引朱辂。

广榭舞萎蕤,长筵宾杂厝。

青春讵几日,华实潜幽蠹。

秋月照潘郎,空山怀谢傅。

红楼嗟坏壁,金谷迷荒戍。

石压破阑干,门摧旧梐枑。

虽云觉梦殊,同是终难驻。

悰绪竟何如,棼丝不成絇。

卓女白头吟,阿娇金屋赋。

重璧盛姬台,青冢明妃墓。

尽委穷尘骨,皆随流波注。

幸有古如今,何劳缣比素。

况余当盛时,早岁谐如务。

诏册冠贤良,谏垣陈好恶。

三十再登朝,一登还一仆。

宠荣非不早,邅回亦云屡。

直气在膏肓,氛氲日沉痼。

不言意不快,快意言多忤。

忤诚人所贼,性亦天之付。

乍可沉为香,不能浮作瓠。

诚为坚所守,未为明所措。

事事身已经,营营计何误。

美玉琢文珪,良金填武库。

徒谓自坚贞,安知受砻铸。

长丝羁野马,密网罗阴兔。

物外各迢迢,谁能远相锢。

时来既若飞,祸速当如骛。

曩意自未精,此行何所诉。

努力去江陵,笑言谁与晤。

江花纵可怜,奈非心所慕。

石竹逞奸黠,蔓青夸亩数。

一种薄地生,浅深何足妒。

荷叶水上生,团团水中住。

泻水置叶中,君看不相污。

《何满子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

《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去年春,奉使东川,经嶓冢山下。

嶓冢去年导漾水,襄阳今日渡江濆。

山遥远树才成点,浦静沉碑欲辨文。

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

鲵鲸归穴东溟溢,又作波涛随伍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翻译】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唐朝文学家元稹的诗词篇二
《玉泉道中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景远,复忧尘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刘颇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言感激士,三世义忠臣。

破瓮嫌妨路,烧庄耻属人。

迥分辽海气,闲踏洛阳尘。

傥使权由我,还君白马津。

《智度师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其一】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其二】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

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

《赠乐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唐朝文学家元稹的诗词篇三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得乐天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酬乐天频梦微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翻译】
隔着千山万水般书信的断绝,知道你想念着我在睡梦担心着我。

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

《采珠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

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何在。

年年采珠珠避人。

今年采珠由海神。

海神采珠珠尽死,死尽明珠空海水。

珠为海物海属神,神今自采何况人。

《菊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
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行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翻译】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春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

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

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

《西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夜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团圆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满池明月思啼螀,高屋无人风张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