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第7章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 外科护理课件

营养支持的途径
肠内营养支持(EN)
:指经口服或管饲通过 胃肠道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要营养素的 一种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PN) :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 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1.高分解代谢状态 2.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 3. 较长时间禁食的病人 4.吞咽或咀嚼障碍 5.意识障碍或昏迷
谢 谢!
【护理措施】
(一)肠内营养支持
1.输入途径及方法
2.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3.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预防误吸是关键
(二)肠外营养支持
1.输入途径及方法
2.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3.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营养不良的危害及肠外 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讲解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配合.水肿
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
5.上臂肌周径测量
(三)辅助检查
1.血浆蛋白 2.氮平衡
3.免疫指标
(四)治 疗 原 则
1. 肠内营养:胃肠功能尚好的病人均可采用肠内 营养支持。 2. 肠外营养:胃肠道功能不能充分利用时即可考 虑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问题】 1.营养不良 2.有误吸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
第七章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 的护理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刘秀丽 制作
学习目标
1.营养支持的分类 2.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
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
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包括糖、脂肪、蛋白质 三大营养素
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及营养需求
三大营养素处于高代谢状态,即分解代谢增 强而合成代谢降低的状态,这样就会使机体 很快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引起机体抵抗力降 低,使机体处于外科感染的高危状态。
第六章 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教案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患者李某,男性,60岁。食道癌晚期,吞咽困难,无法正常饮食。查体:神志清楚,消瘦,贫血貌。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3)重症胰腺炎。
(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大面积பைடு நூலகம்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者。
2.禁忌症
(1)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病人;
(2)严重肝功能障碍的病人;
(3)急性肾功能障碍病人;
工作任务
1.正确为李某进行护理评估。
2.正确为李某进行营养支持。
第一节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概述
一、机体正常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能量需求
(二)维生素
(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二、机体饥饿、创伤的代谢改变
1.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特点
2.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特点
(1)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形成高血糖
(2)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
教 案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
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章节
第六章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及护理诊断。
11第十一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学第七版)

第十一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机体的正常代谢及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护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可使器官功能衰竭。
机体的营养状态与催病率及死亡率是密切相关的。
外科领域不少危重病症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纠正,往往很难救治成功。
在对机体代谢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有效的输入途径的建立,以及各种符合生理、副反应小的营养制剂的相继生产及应用,使近代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获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营养支持治疗是20世纪临床医学中的重大发展之一,已经成为危重病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为能合理地实施营养支持治疗,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机体的正常代谢及饥饿、创伤引起的代谢变化。
使营养支持治疗措施能适应病人的代谢状态,既有效,又较少发生并发症。
目前的营养支持方式,可分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两种。
第一节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机体代谢所涉及的面很广。
从营养治疗角度,最重要的是蛋白质代谢及能量代谢两方面。
(一)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NEAA)两类。
NEAA中的一些氨基酸在体内的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则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谷氨酞胺、组氨酸、酪氨酸及半胱氨酸等。
机体在患病时因摄入减少,EAA来源不足,体内NEAA的合成会受到影响。
因此从临床营养角度,应把NEAA放在与EAA相同重要的地位。
谷氨酞胺(glutamine, Gln)在组织中含量丰富,它是小肠粘膜、淋巴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促进细胞增殖。
Gln还参与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合成。
机体缺乏Gln可导致小肠、胰腺萎缩,肠屏障功能减退及细菌移位等。
骨骼肌中缺乏Gln可使蛋白质合成率下降。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V1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V1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在外科手术中,营养代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病人在手术前、手
术期间、手术后都需要接受不同种类的营养支持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
谢功能。
本文将对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手术前营养储备
手术前,病人应具备足够的营养储备。
首先,病人应该注意多食用蛋
白质食物,以促进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增长。
同时,应该保证摄入足够
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身体能量需求,并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手术期间营养支持
手术期间,病人需要接受合适的营养支持。
这些支持包括肠内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和混合路线的营养支持。
其中肠内营养支持对于维
持肠功能、减少感染、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
而静
脉营养支持则可以直接提供营养物质,但可能会增加感染或并发症的
风险。
混合路线的营养支持可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
效果。
三、手术后营养恢复
手术后,病人需要适当的营养恢复。
这包括逐步恢复饮食、逐步增加
肠内营养支持、逐步减少静脉营养支持。
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质量
和种类。
应该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汁、流质米汤、面汤等。
不仅如此,还应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等营养素的食物,以促进细胞修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
结语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是病人康复和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应该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并及时调整营养支持的方式和量,以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外科学试题-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填空题1、凡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者,营养支持时应首选营养。
2、肠外营养常见的三类并发症是:、、。
3、创伤时机体的蛋白质增加,尿排出增加,出现氮平衡。
4、氨基酸是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和两类。
5、70公斤体重的男性,约有蛋白质。
二、判断改错题收集病人24小时尿液,测定尿素氮含量,加常数2~3g即为出氮量。
入氮量是静脉输入的脂肪乳。
饥饿时,血糖下降。
机体为维持糖代谢的稳定胰高糖素分泌立即减少,胰岛素、生长挽抑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创伤时机体对糖的利用率增高,容易发生低血糖。
4、三头肌皮皱厚度是测定体脂储备的指标。
5、体脂是机体最大的能量仓库,贮量约15公斤。
三、选择题[A型题]1、成人对静脉注入葡萄糖的利用速度一般为。
每小时2.5g/Kg体重每小时2g/Kg体重每小时1.5g/Kg体重每小时1.0g/Kg体重每小时0.3g/Kg体重2、应用浓缩白蛋白的适应证为。
术后软弱、不愿进食慢性腹泻严重营养不良急性低血浆蛋白症消化道瘘3、下列关于静脉高价营养的适应证,哪项是错误的。
十二指肠瘘严重的大面积烧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复杂大手后严重营养不良4、某人体内的含水量占体重的43%,此人可能是。
新生儿正常成年人老年人消瘦者过度肥胖者5、正常人一般每日需要能量。
A.5535KJB.6535KJC.7535KJD.8535KJE.9535KJ6、一般情况下糖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
A.40%~50%B.50%~60%C.60%~70%D.70%以上E.80%以上7、长期输注静脉高价营养后,出现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深静脉插管感染导致的败血症高价营养液被污染渗透性利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8、下列对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互变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蛋白质中的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脂肪中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萄萄糖脂肪中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9、成年病人手术后禁食期间,下列静脉输液中,哪项是错误的。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肠内营养制剂
包括要素型制剂、大分子型制 剂、特殊配方型制剂等,应根
据病人病情选择。
肠内营养途径
包括口服、鼻胃/肠管、造瘘等 途径,应根据病人病情选择。
肠外营养治疗
适应证
胃肠道功能丧失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病人,如重症胰腺炎、肠 梗阻等。
肠外营养制剂
包括氨基酸、脂肪乳、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应根据病人病情 选择。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均是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法,其中 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需求。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针对不同外科病人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案。 研究营养支持对外科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
关注外科病人营养支持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药物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营养代谢的调控
激素对营养代谢的调控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降低血糖,促进氮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质 分解。
升高血糖,促进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刺激 蛋白质合成。
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和睾酮
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刺激蛋白质合成 。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神经对营养代谢的调控
自主神经系统
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
营养治疗的原则
适应证
所有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 风险的外科病人,如胃肠道瘘 、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等
。
预防胜于治疗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外科病 人,应提前采取预防性营养措施 ,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
综合治疗
营养治疗应与外科治疗相结合,以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治疗
适应证
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 病人,如胃肠道瘘ຫໍສະໝຸດ 胃肠道手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 特殊病人:营养液的组成应有改变。 糖尿病:限制葡葡糖;补充外源性胰 岛素;增加脂肪乳剂用量。 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其用量应减少 (约全量的l/2左右);改用BCAA含量高的 氨基酸溶液,改用兼含LCT及MCT的脂肪 乳剂等,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病人,需补 充白蛋白。 肾衰:葡萄糖及脂肪乳剂量不受限制, 氨基酸溶液常选用以EAA为主的肾病氨基 酸。
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
(二)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 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①集体能量消耗组成、测定及计算: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能量消耗 (based energy expenditure,BEE)(静息能量消耗)、食物的生热效应、 兼性生热作用和活动生热效应。其中BEE占每日总消耗的60%-70%。 BEE(kcal/d)=66+13.8W+5.0H-6.8A-------男 BEE(kcal/d)=655+9.6W+1.85H-4.7A-----女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 ②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对无法测量静息能量消耗的病人(BMI<30)推荐的能量 摄入20-25kcal/(kg.d);BMI≥30推荐摄入量为正常的70%-80%
牡丹江医学院林业医院 外科教研室
• 3.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 肠内营养制剂有特殊气味,病人不 愿口服,或口服达不到治疗剂量, 因此EN的实施基本上需经导管输入。 常用的是鼻胃管,营养液可直接进 人肠道。空肠造口管也是常用的输 入途径。
牡丹江医学院林业医院 外科教研室
• 营养液的输入应缓慢、匀速,常需用输 液泵控制输注速度。 初用时可稀释成12%浓度,以50ml/h 速度输入,每8一12h后逐次增加浓度及 加快速度, 约3一4天后达到全量即24%100ml/h, 一天总液体量约2000ml。 避免一次大量推注营养液,以免发 生腹胀、腹泻;室温较低时要将营养液 适当加温。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汇报人: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外科病人的营养需求•外科病人的营养评估•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外科病人的营养管理•外科病人的营养与免疫•外科病人的营养与康复目录01外科病人的营养需求外科病人处于应激状态,能量代谢率升高,需要适当补充高能量营养素以满足机体需求。
能量代谢外科病人蛋白质分解加速,合成减少,需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以维持组织器官功能。
蛋白质代谢能量与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外科病人脂肪分解代谢增强,应注意控制摄入量以维持能量平衡。
碳水化合物代谢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能物质,应适量补充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
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维生素代谢外科病人处于应激状态,维生素消耗增加,需及时补充以满足机体需求。
矿物质代谢外科病人常伴有电解质紊乱,需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矿物质以维持机体平衡。
维生素与矿物质代谢02外科病人的营养评估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以便了解其整体健康状况。
病史对外科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皮褶厚度、四肢肌肉发达程度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营养需求。
体格检查病史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清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
影像学评估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对外科病人的器官功能及代谢状况进行评估。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评估频率对外科病人的营养评估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根据病情及治疗阶段的不同,评估的频率也需相应调整。
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后续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同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手术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的疗效评估及随访。
营养评估的频率与记录03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病人,如胃肠道手术后、创伤、烧伤等。
肠内营养支持适应症肠内营养支持可通过口服或鼻胃管、鼻肠管等方式进行。
给药途径肠内营养支持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预防肠道细菌易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支持治疗。
第二节 饥饿、创伤后的代谢变 化
机体在饥饿、创伤的情况下,受神经内 分泌调控,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包括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变化
(一)饥饿时的代谢变化
内分泌及代谢变化
血
胰岛素
饥
糖
胰高糖素
饿
下
生长激素
降
儿茶酚胺
糖原分解 氨基酸自肌肉动员
肝糖异生 脂肪水解
者。如昏迷病人、大面积烧伤、危重病人。
• 胃肠道功能不良者。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 • 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
如糖尿病、肝肾衰竭者。
第四节 肠外营养 (parentral nutrition PN)
• 凡不能或不宜经口进食5~7天的病人都是PN的适
应证。
• 营养不良的术前应用、消化道瘘、严重感染、腹
肠内营养的实施
• 管饲途径:
– 鼻胃管。 – 鼻十二指肠管。 – 鼻空肠管。 – 胃造瘘口。 – 空肠造瘘口。
并发症的防治
• 误吸
可采取半卧位。 或改用鼻空肠导管输入。
• 腹胀、腹泻
与输液速度、浓度、渗透压有关。 应缓慢输入,渗透压较高所致可应用减慢 肠蠕动 药物。
肠内营养适应证
• 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
相应制剂—力太。
精氨酸
• 可刺激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促进蛋白质合
成。
• 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参与伤口愈合细胞的能
源。
支链氨基酸(BCAA)
• 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三种 • 与芳香族aa竞争通过血脑屏障,在肝性脑病时有
利于对脑内氨基酸谱失衡的纠正。
• 应激状态下可以作为肌肉的能源物质。
分解增加。
第三节 肠内营养 (enternal nutrition EN)
• 凡肠道功能正常或部分存在者,首选EN。 • 肠内营养制剂经肠道吸收入肝,在肝内合成机
体所需成分,符合生理过程。
• 食物直接刺激可防止肠粘膜萎缩,保护肠屏障功
能。
• 食物中谷氨酰胺可营养肠粘膜细胞,有利于其代
谢和增生。
• EN无严重并发症。
糖生成
机体最主要能源
充分利用脂肪能源,减少糖异生,即减少蛋白质分解,是 饥饿后期机体为生存的自身保护措施
(一)饥饿时的代谢变化
机体组成的变化
水分丢失 脂肪分解 蛋白质分解
组织器官
重量减轻 功能下降
肾脏 肝脏 胃肠 肺脏 心脏
(二)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
神经内分泌反应
创伤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反应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
• 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机体代谢主要包括
蛋白质代谢 能量代谢
(一)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
• 氨基酸分类
必需氨基酸(EAA) 非必需氨基酸(NEAA) 条件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 酪氨酸及半胱酰胺)
• 临床营养角度,必需和非必需aa都很重要,地位
肠内营养制剂
EN制剂成分均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其分解 产物、也含有生理需要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等。 粉剂和溶液两种,最终浓度24%,可供能4.18kJ/ml 1、以整蛋白为主的制剂 渗透压较低,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者。 2、以蛋白水解产物(或氨基酸)为主的制剂 渗透压较高,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不良。
• 每天所需热量:1800~2000kcal,即25kcal/kg。 • 热量来源:
氨基酸 15%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85%
• 营养支持时,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合成原料
非蛋白质热量与氮量之比为100~150:1
(三)营养状态的评定
人体测量
• 体重变化,低于正常体重15%为营养不良 • 三头肌皮褶厚度—测定体脂贮备的指标 • 上壁周径测定可反映全身肌肉及脂肪的状况
部大手术后
• 短肠综合征、大面积烧伤、急性重症胰腺炎、肝
肾衰竭
• 肠道炎性疾病(CD、UC)、恶性肿瘤
肠外营养制剂
• 葡萄糖 • 脂肪乳剂 • 复方氨基酸溶液 • 电解质 • 维生素 • 微量元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 谢
教学目的
• 掌握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 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以及饥饿、创伤后的代谢
变化。
• 了解营养状况的判定标准与方法。
二十世纪医学的重要成就
• 营养支持 • 抗生素 • 输血技术 • 重症监护 • 麻醉技术 • 免疫调控 • 体外循环
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机体蛋白质合成
• 蛋白质合成—肌肉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白细胞。
• 热量充足的情况下,才有蛋白质合成。 • 正常机体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
0.8~1.0g/(kg.d),相当于氮量0.15g/(kg.d)。
• 应激创伤蛋白质需要量增加:
1.2~1.5g/(kg.d),约为氮0.2~0.25 g/(kg.d)。
胰岛素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利尿激素
(二)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
机体• 抗代利谢尿变激素化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以保存血容量。
• 创伤、感染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 交感神经所致的高代谢状态,机体静息能量消耗
增加。
• 糖利用率下降,容易发生高血糖、糖尿。 • 蛋白质分解增加,负到平衡,糖异生活跃,脂肪
(三)营养状态的评定
内脏蛋白测定
• 包括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浓度测
定,是营养评定的重要指标。
• 营养不良时测定值均有所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营养状态的评定
淋巴细胞计数
• 周围血淋巴细胞技术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计
数<1.5*109/L提示营养不良
氮平衡试验
• 测定尿中尿素氮含量,根据入氮量和出氮量,
(二)能量储备及需要
机体的能量储备包括:糖原、蛋白质、脂肪。
1. 糖原含量有限,供能900kcal,占一天1/2。 2. 蛋白质没有储备,是组织器官的组成部分,被消
耗后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3. 脂肪是最大的能源仓库(约15Kg),供能对组织
器官的供能影响不大,但同时要有部分蛋白质氧 化供能。
机体每天需要能量
同等重要
谷氨酰胺(Gln)
• 组织中含量丰富,是小肠粘膜、淋巴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
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促进细胞增殖, 并参与谷胱甘肽的合成。
• 创伤应激很容易发生缺乏。 • 缺乏可导致小肠胰腺萎缩、肠屏障减弱和细菌移位 、脂
肪肝,骨骼肌缺乏可导致蛋白质合成下降。
• Gln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亦是一种特殊药物。临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