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理学
中国古代地理学

中国古代地理学中国古代地理学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通过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整理,了解和描述中国的天文地理现象、地形地貌、水源、气候、植被、动物、人文景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古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的地理归纳和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诸子百家时期,如墨子、孟子、荀子等都对地理环境进行了相关的考察和论述。
其中,墨子提出了“天地之教”的观点,将天文地理与道德伦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孟子则关注了中国的地形地貌,提出了“山川异域,风俗异趣”的理论,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荀子则将天文地理与政治治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政治权力的重要影响。
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古代帝国统治者的支持和倡导。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测量,制作了《河山图》和《河山表》,对中国地理环境进行了初步的系统整理和描述。
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通和贸易,同时也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古代地理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北朝时期,朝廷派出使臣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考察,绘制了《使令图》和《方域图》,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魏晋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发表了《河洛纪胜》一书,记录了很多中国地理的胜景和名胜古迹,为后来的旅游和观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朝时期,中国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唐玄宗下令编纂了《隋唐志》,对全国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述。
隋朝时期的地理学家裴文中著有《将录》一书,详细记载了中国的地理环境、交通和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著作不仅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宋朝时期,中国的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批的地理学家开始进行地理考察和测量,制作了大量的地图和地理著作。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地理概况1.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山地、平原、草原、沙漠、湖泊、河流等。
华北平原、江南水乡、川西高原、西北草原、西南高山等地形地貌多样。
2. 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丰富,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四川盆地、大盆地、大广平原等地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
3. 中国古代气候中国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中国季风气候明显,南方多雨,北方多干。
二、世界古代地理1. 世界古代主要地理特征世界古代地理主要特征包括河流文明、地中海文明、中东地区沙漠草原、非洲的内陆盆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
2. 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包括黄金、铁矿、石油、原始森林、水资源等。
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都是河流文明,依赖于河流的水源。
3. 世界古代气候世界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冰川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等。
北极圈和南极圈是世界古代的冰川区,气候寒冷干燥。
三、中国古代地理学1.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地理学主要成就包括《山海经》、《大唐西域记》、《元代丹阳归经》等著作,对地球的分布情况、地球的形状等都有一定认识。
3.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有章孝慈、郑和、郭守敬、徐霞客等,他们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世界古代地理学1. 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地理学古代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中国古代地理学古代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就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探索。
地理学的早期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而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也是相当丰富多样的。
1. 古代地理学的起源中国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对大地的自然环境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商朝时期,商纣王在位时,派遣了盂山、箕山、微山、邑山四位巫师去探测天文地理,记录山川河流,称之为四川记。
这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之一。
周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郑国渠所著的《郑氏易传》中提到的众离卦不仅仅是一个卦象,同时也包含了对周边环境的精细描述和探索,正是这种观察和总结的方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基础。
汉朝时期,地理学家张衡的地动仪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大发明之一。
地动仪可以反映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反映出地球的本原形状为正方体。
唐朝时期,随着贸易和文化的传播,地理学也开始了新的发展。
唐代著名的地理学家郑君里所著的《夷坚志》和《河图》等地理学著作,深入挖掘了祖国的自然和地理之美。
2. 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先秦时期,以《四川记》、《山经》、《海外经》等著作为代表,主要是以对祖先故居的追忆和对天时地理的掌握为主要内容,缺乏系统而又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水经注》为代表,不再以地形为纲,转而以流域为体系,所以在注释地名时,也要特别加以关心。
此时,地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高,并开始有了科学分类的理念。
第三个时期是唐宋时期,以《夷坚志》、《交州府志》、《滇南通志》等缜密较为科学的地理著作为代表。
这时期的地理学家所研究的内容逐渐向较细微的区域和局部地带发展,而且有了一定的分类和层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奠定了后来中国地理学的基础,而且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地理学成就

中国古代地理学成就
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地理特征、地理现象进行了研究。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地理知识的系统化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将中国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划分为天、地、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其中,天包括天文地理,地包括地理地貌、水文地理、气象地理、地质地理等方面,人则包括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方面。
这种系统化的地理知识,为中国古代的国土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地理知识的广泛应用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将地理知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天文观测、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等。
其中,对于水利工程的应用尤为突出,中国古代地理学家通过对水文地理的研究,创造了许多水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如人工运河、渠道灌溉等,这些工程对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地图制作的进步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在地图制作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地球仪和天球仪等制图工具,这些制图工具在地图制作和地理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地图的制作技术越来越先进,其制作的地图也逐渐变得更加精确和详细。
总之,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成就不仅在于地理知识的系统化,还在于地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地图制作技术的进步,这些成就为中国古代的国土规划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地学

中国古代地理学不像西方近代地理学那样有系统的分支学科,而是被称为统一地理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地理”一词,其含义是指地表形态,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平原、丘陵等。
从唐朝开始,出现了以“地理”命名的风水著作,其中阴、阳宅选址含有大量地理知识,是地理文献之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城市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记载,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全国将近三十个城市的经济、交通及其地理分布。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宋范成大《吴船录》、明末《徐霞客游记》都有不少城市地理内容。
传说夏禹时就有原始地图。
西晋裴秀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制图学理论“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国传统地图学已经建立。
人类衣、食、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矿物,而矿物学只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知识,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化石、火山温泉、地震、地球形状和海陆变迁等,更出现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地质学专家,如张衡、葛洪、陶弘景、颜真卿、梅彪、沈括、杜绾、寇宗奭、范成大、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等。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地貌知识,西周的《诗经》已有各种地貌名称,战国时已有“地形”一词。
在《孙子》、《淮南子》中有“地形篇”,前者讲军事与地形的关系;后者讲地形与环境的关系。
在风水学派中,形家注重地形与环境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地貌知识。
二十世纪初,在引进、吸收西方近代地貌学的同时,中国学者创建了中国地貌学。
长白山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地貌,是地质构造地貌的一种。
构造地貌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大陆与洋底,称为全球构造地貌。
第二级是大地构造地貌,指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以及洋底内部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造成的地貌。
中国古代对全球构造地貌缺乏认识,但对第二、三级构造地貌则有明确的认识。
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力量,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沉积,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统称流水地貌。
古代地理学研究内容

古代地理学研究内容
1.地理环境:古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态环境等自然环境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地理探险:古代地理学家通过探险和探索活动,对未知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
他们制作地图,描述新发现的地理特征,推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
3. 地理分区:古代地理学家将地球划分成不同的地理分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进行分类。
例如,中国的地理分区有北方、南方、西南等。
4. 地理历史:古代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古代地图等资料,探索地球表面的演化历程和人类活动的演变过程,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5. 地理技术:古代地理学家发明了各种地理仪器和测量方法,例如,测量经纬度的仪器、制作地图的技术等,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总之,古代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对人类生产生活和文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1 -。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和地理认识有哪些贡献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和地理认识有哪些贡献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地理认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知识的积累与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学始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描述,如《山海经》、《尚书·禹贡》等古籍中记录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涉及地形、地貌、水系、气候、生物、资源等方面。
2.地理区划理论:中国古代地理学提出了地理区划的概念,如《周礼》中的“九州”说,以及后来的“十八省”、“二十四路”等,体现了对地理空间差异的认识。
3.地理环境决定论:古代地理学家如管子、荀子等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认为地理环境是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4.地图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地图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东汉时期的《地形方丈图》、唐时的《皇华四达记》等,都是地图学的重要成果。
5.实地考察与地理探险: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不仅注重文献研究,还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和地理探险,如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等,丰富了地理知识。
6.地理思想与理念:中国古代地理学强调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地理思想,这些理念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农业发展、交通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7.对世界地理的认识:中国古代地理学不仅关注国内地理,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有所了解,如《瀛涯胜览》、《真腊风土记》等,为世界地理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8.地理教育与普及:中国古代地理学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地理大全》、《舆地图》等教材广为流传,普及了地理知识。
总之,中国古代地理学在地理知识的积累、整理、传播以及地图学、地理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山海经》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回顾《山海经》的内容,提取其中关于地理信息的描述,结合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背景,阐述其在地理学领域的价值。
答案:《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地理地貌、生物资源等内容。
古代地理学成就

古代地理学成就
古代地理学是人类近代文明的重要产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着丰富的学术成就。
下面将以中国和古希腊两个古代文明为例,分点分布介绍古代地理学的成就:
1.地理概念的形成
古代地理学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如地球、大陆、海洋等。
在中国古代,地球被认为是个圆球体,而且有“天圆地方”的概念,这种观念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在古希腊,地球被认为是一个扁球体,这在众多著名的哲学家作品中得到明确的表述。
这些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地理学的基础。
2.地图制作的进步
地图是古代地理学的一项重要成就,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上各个区域的位置。
在中国,唐代的一部著作《真珠林》中就有详细的地图,地图的比例尺度和标注更是超前于同期的欧洲地图。
古希腊的克拉特斯和托勒密则创立了地图的投影法,使地图更加精确和易于使用。
3.资源、农业以及生态研究
古代地理学在资源、农业和生态研究方面也有众多成就。
中国《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信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则对地球的生命和生态系统有着深刻的研究,提出了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
这些成果对古代人类的生产、经济和文明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地理学的跨文化交流
在古代,地理学不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发展,也经历了跨文化的交流。
中国的《河图》和《洛书》就传到了朝鲜和日本,而古希腊的地图和地理知识则通过文明的传播,影响了古罗马、古埃及等国家。
综上所述,古代地理学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追求知识、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我们今天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古罗马帝国时期( 古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的地理学 托勒密( 托勒密(Ptolemy,约公元 90 年~168 年) , 天文学大成( 《天文学大成(Almagest)》,提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 ) 地理学指南( 搜集前人资料, 《地理学指南(Guide to Geography)》,搜集前人资料, ) 改进西帕库斯( 改进西帕库斯(Hipparchus)的经纬线网格,制定首个地名 )的经纬线网格, 辞典(误差极大),接受波西多尼斯( ),接受波西多尼斯 辞典(误差极大),接受波西多尼斯(Posidonius)的较小 ) 地球周长,错误增加了陆地向东延伸范围; 地球周长,错误增加了陆地向东延伸范围;传承了亚里士多 德赤道不可居住的说法, 德赤道不可居住的说法,在地图上标绘出一个南方大陆 古代地理学随托勒密的著作出版而终结, 古代地理学随托勒密的著作出版而终结,古希腊人所开拓 的地理学视野从此被封闭
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 —— 古代中国的 “地理学”
前希பைடு நூலகம்时期
西周
世纪~ (约公元前 9 世纪~前 8 世纪 ) 古典希腊时期 春秋、 春秋、战国
(公元前 8 世纪~前 4 世纪 ) 世纪~ 希腊化时期 秦、西汉
(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 世纪~ 古罗马帝国时期 东汉、两晋、 东汉、两晋、南北朝
(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
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 —— 古代中国的 “地理学”
西周
春秋战国
秦、西汉 地理学始创
希腊化
东汉、两晋、 东汉、两晋、南北朝 地理学延续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古典希腊时期( 世纪~ 古典希腊时期(公元前 8 世纪~前 4 世纪 )的地理探究 世纪,泰勒斯( 公元前 6 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 ,公元前624~前547年) ~ 年 进行地表测量和定位;阿那克西曼德( 进行地表测量和定位;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 , 前610~前545年)绘制首幅世界地图 ~ 年 ,公元前 ~ 年 公元前 5 世纪,赫卡泰(Hecateaus,公元前540~前480年 ) 世纪,赫卡泰( 旅行记》开创描述地理学的方式;希罗多德( 著《旅行记》开创描述地理学的方式;希罗多德(Herodotus, , 历史》 公元前 484~前425 年)著《历史》首次总结并评述已有的地 ~ 理记述 世纪,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 4 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公元前384~前 ~ 322年 )证明大地是球体,提出南、北半球温度带和可居住 年 证明大地是球体,提出南、北半球温度带和可居住 地带性学说,创立自然地理学雏形;攸多克斯( 地带性学说,创立自然地理学雏形;攸多克斯(Eudoxe,公 , 元前395~前342年)发展地球球体说,提出经纬度概念,完 元前 ~ 年 发展地球球体说,提出经纬度概念, 善温度地带学说,测量地球周长, 善温度地带学说,测量地球周长,精确描述并解释各类地理 特征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古罗马帝国时期( 古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的地理学 托勒密( 托勒密(Ptolemy,约公元 90 年~168 年) ,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成就回顾 地理学初步建立 地理学的本质是描述人类的家乡(已知的和未知的) 地理学的本质是描述人类的家乡(已知的和未知的) 地理学的基本核心是区域地理(如斯特拉波),区域研 地理学的基本核心是区域地理(如斯特拉波),区域研 ), 究中并行着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分析、对人地关系( 究中并行着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分析、对人地关系(如毕达 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的论述,隐含着对空间的关注 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的论述, 地理学的范式是描述地理(如赫卡泰)与数理地理( 地理学的范式是描述地理(如赫卡泰)与数理地理(如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埃拉托色尼),伴随地图学进步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埃拉托色尼),伴随地图学进步 ),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前希腊时期( 世纪~ 前希腊时期(约公元前 9 世纪~前 8 世纪 )的地理描述 《荷马史诗》的主要地理观念:世界按风向分为东方 荷马史诗》的主要地理观念: 含南方)和西方(含北方) 大地是盾形的凸圆盘, (含南方)和西方(含北方) ;大地是盾形的凸圆盘,河 流与大洋在四周环绕;已有极昼、 流与大洋在四周环绕;已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描述等 古希腊学者对源于古代埃及、苏美尔、巴比伦、 古希腊学者对源于古代埃及、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 腓尼基的零散地理资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 搜集与整理, 腓尼基的零散地理资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并合乎逻辑的 加以条理化,初步提出一种思维概念结构和一种学术方法 加以条理化,初步提出一种思维概念结构和一种学术方法 上的模式, 上的模式,形成最初始的地理学思想萌芽
地理学史的通用阶段性划分: 地理学史的通用阶段性划分: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远古~ 古代地理学 —— 远古~ 19 世纪 中世纪时期 地理大发现时期 世纪~ 近代地理学 —— 19 世纪~ 20 世纪 40 年代 年代(二战) 现代地理学 —— 20 世纪 40 年代(二战)至今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前希腊时期( 世纪~ 前希腊时期(约公元前 9 世纪~前 8 世纪 ) 古典希腊时期( 世纪~ 古典希腊时期(公元前 8 世纪~前 4 世纪 ) 希腊化时期(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 古罗马帝国时期( 古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前希腊时期( 世纪~ 前希腊时期(约公元前 9 世纪~前 8 世纪 ) 地理记述, 地理记述,以荷马史诗为代表 古典希腊时期( 世纪~ 古典希腊时期(公元前 8 世纪~前 4 世纪 ) 地理探究,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卡泰、希罗多德、 地理探究,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卡泰、希罗多德、 亚里士多德、攸多克斯、亚历山大等人的成果为代表 亚里士多德、攸多克斯、 希腊化时期(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 地理学雏形建立,以埃拉托色尼、波西多尼斯、 地理学雏形建立,以埃拉托色尼、波西多尼斯、西帕库斯 等人的成果为代表 古罗马帝国时期( 古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 地理学雏形延续,以托勒密、 地理学雏形延续,以托勒密、斯特拉波等人的成果为代表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希腊化时期(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的地理学 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 276 ~ 前 194 年), , 被西方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father of geography ” 被西方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希腊化时期(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的地理学 西帕库斯( 西帕库斯(Hipparchus,公元前 190 ~ 前 125 年) , 方位天文学创始人,计算出一年的长度, 方位天文学创始人,计算出一年的长度,测量地球和月球 的距离,发现“岁差” 的距离,发现“岁差”现象 提出规范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发明投影制图方法 提出规范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波西多尼斯( 波西多尼斯(Posidonius, 公元前 135 ~ 前 51 年) 重新计算地球周长,18000 miles 重新计算地球周长, 不同意亚氏的赤道不可居住观点, 不同意亚氏的赤道不可居住观点,坚信地球上最热处位于 温带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纯推理结果) 温带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纯推理结果) 气候对人的性格有重大影响” 提出 “气候对人的性格有重大影响”,是人种地理学的先 驱 希腊化时期的地理学中,描述地理和数理地理均延续古典 希腊化时期的地理学中,描述地理和数理地理均延续古典 希腊时期的成果并稳步发展, 希腊时期的成果并稳步发展,在区域地理学之下获得整合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古罗马帝国时期( 古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的地理学 斯特拉波( 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 64 年~公元 23 年) , 斯特拉波时代,区域地理学日渐兴起并前途无量, 斯特拉波时代,区域地理学日渐兴起并前途无量,因 为有广大的未知世界等待被描述 “…地理学家须从测量地球的人那里出发, …首先解 地理学家须从测量地球的人那里出发, 首先解 地理学家须从测量地球的人那里出发 释我们居住的世界,它的大小、形状和特点, 释我们居住的世界,它的大小、形状和特点,以及与整个 地球之间的关系;这是地理学家特有的任务。其次, 讨 地球之间的关系;这是地理学家特有的任务。其次, …讨 论地球的各个不同部分,包括海洋和陆地, 论地球的各个不同部分,包括海洋和陆地,注意那些权威 的前辈学者未进行充分讨论的问题。 的前辈学者未进行充分讨论的问题。”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希腊化时期(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的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学 希腊化时期(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前 30 年)的地理学 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 276 ~ 前 194 年), , 被西方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father of geography ” 被西方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一词, 首次使用 Geography 一词,初创地理学学科 首次创立经度和纬度系统(在攸多克斯基础上) 首次创立经度和纬度系统(在攸多克斯基础上)并绘图 首次测量地球周长, 首次测量地球周长,25000 miles 埃拉托色尼的两部著作《地球大小的修正》 地理学概论》 埃拉托色尼的两部著作《地球大小的修正》和《地理学概论》 特别阐述了地理空间的理念,不仅将空间视为一个地理实体, 特别阐述了地理空间的理念,不仅将空间视为一个地理实体, 也看作一个包含各种特性的地域, 也看作一个包含各种特性的地域,并存在自然环境同社会两 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埃拉托色尼的地理学著作和成就标志了 古代希腊地理学的最高峰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