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REVIT机电综合管线图教程

CADREVIT机电综合管线图教程
CADREVIT机电综合管线图教程

管线综合 

第1章Revit MEP绪论

本章将重点介绍Revit MEP软件的应用优势及软件界面,用Revit MEP和Navisworks 软件进行水、暖、电模型搭建和碰撞检查的流程,是对本书整体知识架构的总结和介绍。本

章还介绍了Revit MEP软件中帮助文件的使用方法,为读者学习和掌握Revit MEP软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1 Revit MEP软件的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

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BIM把建筑业业务流程和表达建筑物本身的信息更好地集成起来,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随着以Autodesk Revit为代表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普及

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设计团队也纷纷成立BIM技术小组,应用Revit进行三维建筑设计。

Revit MEP软件是一款智能的设计和制图工具,Revit MEP可以创建面向建筑设备及管

道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使用Revit MEP软件进行水暖电专业设计和建模,主要有以下优势:1.1.1 按照工程师的思维模式进行工作,开展智能设计

Revit MEP软件借助真实管线进行准确建模,可以实现智能、直观的设计流程。Revit MEP 采用整体设计理念,从整座建筑物的角度来处理信息,将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系统与建筑模

型关联起来,为工程师提供更佳的决策参考和建筑性能分析,。借助它,工程师可以优化建

筑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设计,进行更好的建筑性能分析,充分发挥BIM的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性设计。

同时,利用Revit与建筑师和其他工程师协同,还可即时获得来自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

反馈。实现数据驱动设计所带来的巨大优势,轻松跟踪项目的范围、进度和工程量统计、造

价分析。

1.1.2 借助参数化变更管理,提高协调一致

利用Revit MEP软件完成建筑信息模型,最大限度地提高基于Revit的建筑工程设计和制图的效率。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专业设计团队之间,以及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之

间的协作。通过实时的可视化功能,改善客户沟通并更快做出决策。Revit MEP软件建立的管线综合模型可以与由Revit Architecture软件或Revit Structure软件建立的建筑结构模型

展开无缝协作。在模型的任何一处进行变更,Revit MEP可在整个设计和文档集中自动更新

所有相关内容。

1.1.3 改善沟通,提升业绩

设计师可以通过创建逼真的建筑设备及管道系统示意图,改善与甲方的设计意图沟通。

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自动交换工程设计数据,从中受益。及早发现错误,避免让错误进

入现场并造成代价高昂的现场设计返工。借助全面的建筑设备及管道工程解决方案,最大限

度地简化应用软件管理。

第2章管线综合设计流程

2.1 MEP 管线综合工作流程

使用BIM 技术进行水暖电建模和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主要的步骤如下:

2.1.1 熟悉CAD 图纸

现在的绘图模式很大部分采用先绘制CAD 二维图纸,然后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绘制成

三维图纸。所以,熟悉CAD 二维图纸至关重要。可以在识图、读图的过程中掌握工程的概

况,对整个项目有详细的了解。

2.1.2 将CAD 图纸导入Revit MEP 软件中

为了利用CAD 图纸中的线条进行定位、拾取线条等,需要将CAD 图纸导入Revit MEP

软件中作为底图。2.1.3 搭建各专业模型

为了避免模型文件过大,有时需要将水暖电各个专业,甚至各个系统的模型分别搭建。后期可以采取链接或工作集的方式将所有模型拼装起来。2.1.4 从Revit 中导出NWC 文件

水暖电模型搭建完毕后,需要导出格式为.NWC 的文件,为下一步在

Navisworks 中做碰

撞检查做准备。

2.1.5 使用Navisworks 做碰撞检查

这是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可以检查出水暖电各个模型之间的碰撞以及水暖电模型与建筑模型的碰撞。2.1.6 导出碰撞检查报告

碰撞检查完毕后需要导出碰撞检查的报告,以提供给其他工作人员,

或以备存档,保证

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1.7 在CAD 文件中标记错误

目前,Revit MEP 软件和AutoCAD 软件还不能实现根据碰撞检查报告自动标记错误,需要手工标记碰撞位置,以备查阅和修改。

熟悉CAD 图纸

将CAD 图纸导入Revit MEP 软件中

搭建各专业模型

从Revit 中导出NWC 文件使用Navis works 做碰撞检查

导出碰撞检查报告

在CAD 文件中标记错误

优化系统管线

工程量统计

2.1.8 优化系统管线

设计师可以根据碰撞的标记来查阅需要修改的设计位置,然后根据各专业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管线系统的优化,可以实现在未施工之前就改正一些设计错误,节约了施工效率和成本。

2.1.8 工程量统计

系统优化后,可使用软件的工程量统计功能对图纸中的各种设备及材料进行统计,导

出表格,对施工前期设备与材料采购进行指导。

第3章建筑结构模型的创建

概述:

排水、暖通、电气系统与建筑物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管线的布置要与建筑物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相统一,为了更真实地表现出水暖电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创建与水暖电模型相应的建筑结构模型是有必要的。创建完成建筑结构模型和水暖电模型后,通过链接导入一个模型文件或导入Navisworks中进行碰撞检查。由于水暖电与建筑之间的碰撞主要发

生在梁、板、柱等结构的位置,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只需要搭建出建筑结构模型即可。

本章主要通过实际的案例操作,讲解使用Revit Architecture软件创建建筑结构模型的方法和步骤,案例为本书附带光盘中的“地下车库-建筑结构模型”,要求掌握创建建筑结构模型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在柏慕BIM设计基础课程中学过的建筑建模知识。

3.1 标高与轴网的创建

创建建筑结构模型之前,需要确定模型主体之间的定位关系。其定位主要通过标高和轴网的建立来实现。本节主要讲解如何绘制项目案例需要的标高和轴网。

3.1.1 新建项目

启动Revit Architecture 2010 软件,单击软件界面左上角的“应用程序菜单”按钮,在

弹出的下拉菜单中依次单击“新建”>“项目”,在弹出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即可应用Revit Architectre软件自带的样板文件Program Files\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2010\Metric Templates\DefaultCHSCHS.rte。若项目中需要使用其他的样板文件,单击“浏览”,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该样板文件,两次确定,即可应用其他的样板

文件。

打开文件后单击界面左上角的“应用程序菜单”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依次单击

“另存为”>“项目”,将样板文件另存为项目文件,文件名为“地下车库—建筑模型”。

3.1.2 标高的创建

1、进入立面视图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立面(建筑立面)”项,双击视图名称“东”(或右键单击),

进入东立面视图,系统默认设置了两个标高——标高1和标高2。

2、创建标高

根据需要修改标高高度:选择需修要改高度的标高符号,单击标高符号下方表示高度的数字,如“标高2”高度数值“4000”。

3、标高的锁定

选择所绘制的标高,单击“修改标高”上下文选下卡“修改”面板中“锁定”工具(或

使用快捷键PP),锁定绘制完成的标高。

3.1.3 轴网的创建

1、导入底图

轴网是通过导入相关的CAD图,以CAD图原有轴网为依据来创建的。在软件界面左侧的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下的视图1F,进入1F的平面视图。单击“插入”选项卡下

“链接”面板中的“链接CAD工具”,单击,打开“链接CAD格式”对话框,在本书附带的

光盘中选择“地下车库平面图_基础”DWG文件。

具体设置如下:“图层”选择“可见”,“导入单位”选择“毫米”,“定位”选择“自动-原点对原点”,“放置于”选择“1F”,其他选项选择默认设置,单击“打开”。

导入CAD图后,Revit Architecture会自动锁定导入的CAD图。

2、创建轴网

单击“设计”选项卡下“标高与轴网”面板中的“轴网”工具(或使用快捷键GR),选择“拾取线”命令,单击CAD图中各轴线,创建轴网。

3、轴网的锁定

选择所绘制的轴网,单击“修改轴网”上下文选下卡“修改”面板中“锁定”工具(或使用简介键PP),锁定绘制的轴网。

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依次单击“另存为”>“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保存文件名为“地下车库-标高与轴网”。

3.2柱的创建

在本项目中共有2种类型的柱子,分别为:

(1)以KZ为标记的框架柱,KZ1和KZ4的尺寸为600*600,KZ2的尺寸为500*500;

(2)以FBZ为标记的扶壁柱,其尺寸为600*600。

为了简化建模工作,在本项目中只需要创建600×600和500×500两种尺寸的柱子即可

达到建模要求。

KZ1:框架柱

1、打开文件

接上节练习,打开文件“地下车库-标高与轴网”。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依次单击“打开”>“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地下车库-标高与轴网”文件,单击“打开”。

2、导入底图

在左侧的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下的视图1F,进入1F的平面视图。单击“插入”选项卡下,“链接”面板中的“链接CAD”工具,打开“链接CAD格式”对话框,选择DWG 文件“地下车库平面图_墙柱”。

具体设置如下:

“图层”选择“可见”,“导入单位”选择“毫米”,“定位”选择“自动-原点对原点”,“放置于”选择“1F”,其他选项选择默认设置,单击“打开”。导入CAD图后,Revit Architecture 会自动锁定导入的CAD图。

3、隐藏底图

选择上节链接的DWG文件“地下车库平面图_基础”,在“修改地下车库平面图_基础”选项卡中选择“视图图形”面板中“隐藏”工具下拉箭头中的“图元”选项,将导入的“地

下车库平面图_基础”隐藏。

4、新建结构柱

(1)载入结构柱族

单击“常用”选项卡下“构建”面板中的“结构柱”工具,在打开的“放置结构柱”选

项卡中单击“载入族”工具,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选择“混凝土-矩形-柱”工具,单击“打开”。

(2)新建结构柱类型

单击“混凝土-矩形-柱”的“图元属性”,在弹出的实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编辑类型”,进入类型属性,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结构柱名称“600×600”,单击“确定”。在类型属性中的“尺寸标注”栏中将b、h值均改为600,单击“确定”,完成结构柱的创建。

同样方法新建尺寸为“500×500”的柱子类型。

(3)绘制结构柱

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合适的结构柱类型,把鼠标移动到绘图区域,在CAD图中标记柱子的地方单击放置柱子,然后选择该结构柱,在实例属性中设置柱子的参数(如图?所示)。

使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完成所有结构柱的绘制。

3.3 墙的创建

1、选择墙体类型

在本例中有宽度为200、250和300三种宽度的墙体,依据CAD图纸在类型选择器中分别

选择相应宽度的墙体类型绘制地下车库的墙体。单击“常用”选项卡“构建”面板下的“墙”下拉按钮,可以看到,有墙、结构墙、面墙、墙饰条、分隔缝等五种类型选择,选择“墙”

类型,在弹出的“放置墙”选项卡中“图元”面板上的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墙体类型。

2、设置墙体属性

选好墙体类型后,单击图元属性按钮,在实例属性中设置墙体的基准限制条件为1F,顶部限制条件为2F。

3、绘制墙体

在弹出的“放置墙”选项卡中的“绘制”面板中选择“直线”命令,鼠标左键单击

确定墙体的起点,再一次单击确定墙体的终点,沿顺时针方向绘制墙体。也可用“绘制”

面板中的“拾取线”命令,定位线选择“面层面:内部”,拾取CAD图中的墙体边线,创建墙体。

4、保存文件

在绘制完成地下车库的柱网和墙体后,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依次单击“另存为”>“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保存文件名为“地下出库-柱体结构”。

3.4梁的创建

本例中梁主要有基础地梁和顶板框架梁,其中基础地梁有700×700、600×900和/600×900三种尺寸类型,顶板框架梁有500×950/600×950/600×750/300×600/200×600/250×500

六种尺寸类型。我们需要新建这九种尺寸的梁来完成本节梁的绘制。

在CAD图中已对各种梁进行了标注,在绘制梁时要严格按照CAD图中标注的梁尺寸进

行绘制。

梁的尺寸

基础地梁

顶板框架梁梁的尺寸

3.4.1绘制基础梁

1、打开文件

接上节练习,打开“地下车库-柱体结构”项目文件。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依次单击“打开”>“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地下车库-柱体结构”文件,单击“打开”。

2、显示CAD底图

在左侧的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下的视图1F,进入1F的平面视图。单击左下角视图控制栏中“显示隐藏的图元”按钮,选择已隐藏的“地下车库平面图_基础”,在“显示隐藏的图元”面板中选择“取消隐藏图元”工具,然后单击“关闭”工具,显示已隐藏的“地下车库平面图_基础”。

选择“地下车库平面图_墙柱”,在“修改地下车库平面图_墙柱”选项卡中选择“视图

图形”面板中“隐藏”工具下拉箭头中的“图元”选项,将导入的“地下车库平面图_墙柱”隐藏。

3、载入梁族

在“常用”选项卡下,单击“结构”面板中“梁”工具,在打开的“放置梁”选项卡中

单击“载入族”工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光盘中的“预制-矩形梁”,单击“打开”,载入族文件。

4、新建梁

单击“预制-矩形梁”的“图元属性”,在弹出的实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编辑类型”,进入类型属性,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结构柱名称“700RB700”,单击“确定”。在类型属性中的“尺寸标注”栏中将b、h值均改为700,单击“确定”,完成梁的创建。

同样方法新建梁类型“700RB 900”和“600RB900”。

在实例属性中,分别调整梁的“起点标高偏移值”和“终点标高偏移值”为相等(两值

大小相等)。

5、绘制梁

在梁绘制状态下,移动鼠标到绘图区域,依据CAD图中梁位置,单击确定梁的起点,再

一次单击确定梁的终点,绘制基础梁。

注意:在实例属性中设置的参照标高是以梁的顶部高度为标准。

3.4.2绘制顶板梁

1、导入CAD底图

在左侧的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下的视图2F,进入2F的平面视图。单击“插入”选项卡下“链接CAD”命令,在打开的“链接CAD格式”对话框中,选择DWG文件“地下车库平面图_顶板”。

具体设置如下:

“图层”选择“可见”,“导入单位”选择“毫米”,“定位”选择“自动-原点对原点”,“放置于”选择“2F”,其他选项选择默认设置。导入CAD图后,Revit Architecture会自动锁定导入的CAD图。

2、新建梁

在“常用”选项卡下,单击“结构”面板中“梁”工具,在打开的“放置梁”选项卡中

单击预制-矩形梁的“图元属性”,选择“类型属性”,新建梁类型“500RB 950/600 RB 950/600RB750/300RB600/200RB600/250RB500”,创建方法同基础梁相同。

在实例属性中,分别调整各梁的“起点标高偏移值”和“终点标高偏移值”(两值大小相等)使得各梁的顶标高均为 3.600米。

3、绘制梁

在梁绘制状态下,移动鼠标到绘图区域,依据CAD图中梁位置,单击确定梁的起点,

再一次单击确定梁的终点,依据CAD图绘制顶板梁。

3.5 楼板的创建

3.5.1楼层底板的创建

1、绘制楼板轮廓

在“常用“选项卡下,单击“构建”面板中的“楼板”工具。在“创建楼板边界”选项

卡下,“绘制”面板中,单击“拾取线”工具,拾取CAD图纸上的墙体边线作为楼板的边界,

单击“编辑”面板中的“修剪”工具,使楼板边界闭合。

2、新建楼板类型

单击“图元”面板“楼板属性”工具,在实例属性中选择类型“常规– 300mm”,单击“编辑类型”,进入类型属性,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楼板名称“楼层底板”,单击“确定”。

3、编辑楼板属性

在类型属性中单击结构栏中的“编辑”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结构层的厚度设为600,单击“确定”。

在实例属性中设置底板标高为1F,相对标高设为0,单击确定。回到视图中,单击“楼板”面板中“完成楼板”工具,完成楼层底板的创建。

3.5.3 为模型添加两个通风竖井

选则“墙”在下拉选项卡中选择“普通墙—150mm”,进入“实例属性”,高度限制设置为“无”,无连接高度设置为“8000”。竖井长度为2300,宽度为1800。如下图

3.5.4 为竖井的墙壁添加百叶窗,分别用以排风和进新风。

3.5.5楼层顶板的创建

选择绘制的楼层底板,在系统自动弹出的“修改楼板”选项卡下,单击“剪切板”面板中的“复制”工具,复制该楼板,然后再单击“对齐粘贴”工具的下拉按钮,单击“选择

标高”,在弹出的选择标高对话框中,选择标高“2F”,单击确定。

选择复制到2F的楼板,编辑楼板边界,在右上角竖井处为竖井预留一个竖井洞口,楼

板属性中选择其类型为“常规-300mm”,在实例属性中设置其标高为2F,相对标高为0,单击确定。

3.5.6 竖井顶板的绘制

可在1F绘制洞口形状楼板,绘制完成后将其顶部偏移设置为竖井高度即8000。

revit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

目前各安装方议定的安装层次主要要求: 1、动力电缆桥架贴大梁的梁底安装 2、照明桥架在最下层 3、风管贴大梁梁底安装 4、给排水管与风管属于同一标高范围安装层面区域 5、消火栓主管贴大梁梁底安装 6、在保证净空高的情况下喷淋管于风管下方安装,若满足不了,只能提高喷淋管标高,局部翻弯。 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 原则 总体原则 尽量利用梁内空间。绝大部分管道在安装时均为贴梁底走管,梁与梁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当梁高很大时。在管道十字交叉时,这些梁内空间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在满足弯曲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和有压水管均可以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方法,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路由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避让原则 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无压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管道杂质多、易堵塞,所以无压管道要保持直线,满足坡度,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排水顺畅以及满足空间高度。有压管道是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一般来说,改变管道走向,交叉排布,绕道走管不会对其供水效

果产生影响。因此,当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相碰撞时,应首先考虑更改有压管道的路由。 小管道避让大管道。通常来说,大管道由于造价高、尺寸重量大等原因,一般不会做过多的翻转和移动。应先确定大管道的位置,后布置小管道的位置。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调整小管道,因为小管道造价低且所占空间小,易于更改路由和移动安装。 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热水管道需要保温,造价较高,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另外,热水管道翻转过于频繁会导致集气。因此在两者相遇时,一般调整冷水管道。 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需考虑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以及今后的检修、更换管件。 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新建管道避让原有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垂直面排列管道原则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管道间距 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构造墙需要90度拐弯风道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现场施工规范要求。 考虑机电末端空间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总则 1.0.1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 2.1一般规定 2.1.1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2.1. 3.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 3.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 3.3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 3.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2.1.4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2.1.4.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2.1.4.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2.1.4.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2.1.4.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2.2 直埋敷设

机电安装过程管线综合排布策划

机电安装过程管线综合排布策划

1.管线综合排布策划目的 经过优化,对管线、设备综合排布,使管线、设备整体布局有序、合理、美观,最大程度的提高和满足建筑使用空间;降本增效。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总体策划是保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必要阶段,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特别是具有较复杂功能的智能建筑,其机电系统很复杂,子系统很多。而机电系统全部都是由管、线将功能设备连结而成,这些管、线、设备在建筑物内必定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所以,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设备的合理布置就成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策划的首要任务。 2.管线综合排布策划组织与实施 总包单位在机电工程开工之前就应完成各系统的管道、电气线路、机电设备的布置,并与土建专业进行全面协调,结构施工时应做好密切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避免在机电安装施工时在主体结构上开洞,并可以使土建和机电的细部处理都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 由总包单位的机电经理负责组织各专业工程师,以及分包单位专业工程师,进行综合排布策划,应对给排水、空调、消防、电气、智能等全部管线进行综合布置策划,对各种管道、线路、设备的位置、走向、交叉点、支吊架(位置、形式)、管道的敷设方式(明敷、暗敷)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管线、设备的位置排布详图、节点图、剖面图、支架位置图、支架结构图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设计”或“深化设计”。这项工作必要时应征得原设计单位的认可。施工时由各专业工程师严格组织实施。

3.管线综合排布与避让原则 要科学合理排布管线,使各种管线的高度、走向合理、美观,避免在管线布置中出现违反规范的现象。当水、风、电三个系统交叉时,谁应该在上,谁应该在下,谁应该直行、谁应该跨越,这些原则在施工之初就应该加以明确。一般讲自上而下应为电、风、水。由于风管的截面最大,所以一般在综合布置管道时应首先考虑风管的标高和走向,但同时要考虑较大管径水管的布置,尽量避免大口径水管和风管在同一房间内多次交叉,尽量减少水、风管道转弯的次数,避免无谓地增加水、风的流动阻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水、风管道产生气阻、喘震、水击等问题。 管道排布避让原则:小管避让大管,有压管避让无压管,水管避让风管,电管、桥架应在水管上方。先安装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安装上层的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管线综合排布策划的效果要求 一是在保证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管道、管线尽量暗装于管道井、电井内、管廊内、吊顶内。要求明装的尽可能的将管线沿墙、梁、柱走向敷设,最好是成排、分层敷设布置。从而达到管线多而不乱、排布错落有序、层次分明、走向合理、管线交叉处置得当、安装美观的要求。 二是正确、合理设置支、吊架,尽量使用共用支、吊架,保证管道支吊架的规范间距,降低工程成本。 三是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分包单位的施工项目严格按照统一的综合排布详图、节点图施工,工序组织合理穿插。 四是与结构、装饰工程进行充分的协调,使预留、预埋及时、准确,避免二次剔凿,避免末端设备与装饰工程出现不协调的问题。 总之,机电安装工程有一系列的检测、试验,在功能方面极少发生问题,但在观感方面策划得好,就是锦上添花;不策划,就肯定是一团遭。 5.管线综合排布的部位 管线综合策划的重点是屋面、楼层走廊吊顶和地下室。设备机房(给水、消防泵房、空调机房、变配电室、换热站)、给排水管道井、管廊、吊顶内、卫生间、设备层、强电井、弱电井、空调井等部位重点进行排布策划。 屋面为什么会成为重点,建筑物上部的给水、空调、消防等管道布置在屋面上,以节省室内空间。所以现在很多设计将管道、设备安排在屋面上。所以,在进行屋面管线综合布置时,除管线本身的布置以外,还必须与土建专业进行协调,以保证管线的支架高度必须满足屋面防水细部构造的泛水高度的规定,屋面设备的基础施工应随结构层施工一同进行施工,保证基础的牢固与泛水高度达到要求。 走廊吊顶内部是管线布置最集中的位置,对楼层走廊吊顶内管线的综合布置不但要合理确定各专业管线的标高、位置,使各专业管线具有合理的空间,同时还应对各专业的施工顺序予以确定,从而使各专业工序交叉施工具有合理的时间。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标准1.1 总则 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1.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1.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 机电各专业细则1.2.1给排水专业 1.2.1.1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的可以放宽至1cm)。 1.2.1.4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无吊顶区域貌似尽量走上方好点,因为通常是上喷) 1.2.1.7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8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1.2.1.9给水PP-R管道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100mm,且PP-R管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1.2.1.10水管与桥架层叠铺设时,要放在桥架下方。 1.2.1.11管线不应该挡门、窗,应避免通过电机盘、配电盘、仪表盘上方。1.2.1.12管线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错开位置,若需并列安装,净距不宜小于200mm。 1.2.1.13水管与墙(或柱)的间距,见下表:

建筑机电安装管线排布图文全解析

机电管线布置的重要性 机电专业中,管线布置包括: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管、消防气体管、空调送排风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却水管、电缆桥架、线槽、工艺管线等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机电管线布置在设计图纸中都是分专业、分系统进行管线绘制,专业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加上管线复杂、交叉繁多,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空间合理分配,当在现场施工中必定会造成管线布置方面的冲突,导致安装高度过低,为日后维修带来相当大困难和存在着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具有现场第一手资料,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自身解决施工技术方面经验,投入足够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通过施工前绘制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及相关的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设备、管道、电缆桥架等在空间的排列走向各专业管线,保证施工的可行性、美观性及生产使用中的实用性。 机电管线深化设计的必要性 (1)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2)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径,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3)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4)确定管线和预留洞的精确定位,减少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5)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6)核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提出完善的设备清单,通过供货商或厂家核定各种设备的订货技术要求,尽快将数据传达给设计以检查设备基础、支架是否符合要,协助结构设计绘制大型设备基础图。(7)合理布置各专业机房的设备位置,保证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等工作有足够的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 (8)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1.总体原则:风管布置在上方,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2.避让原则: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3.管道间距: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结构墙需90°拐弯风管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不同专业管线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分析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7T10:54:24.3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徐茂 [导读] 管线综合排布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中各专业管线的规格、走向,根据各专业的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的要求、对各专业管线进行合理的空间位置布置,合理协调机电各专业之间、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装饰等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问题,使各专业施工顺利进行,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合理衔接。基于此,本文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展开了分析。 徐茂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重庆市 400000 摘要:管线综合排布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现场管理中创立的一套完整的施工现场管理技术,管线综合排布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中各专业管线的规格、走向,根据各专业的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的要求、对各专业管线进行合理的空间位置布置,合理协调机电各专业之间、机电安装与建筑、结构、装饰等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问题,使各专业施工顺利进行,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合理衔接。基于此,本文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 1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管线综合排布在项目实践中是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一些系统较为复杂,空间集约要求高的公共建筑中应用最广。那么实现管线综合排布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关注重点。应以重要机房(冷栋机房、水泵房、锅炉房、配电间等)、管道夹层、管道间、走廊等重要空间为关注的重点。(2)管线布置要点。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即通常所说的有压让无压;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但还需要在实际排布中根据空间情况综合考虑;易施工的管线让不易施工的管线;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管线,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线;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综合考虑操作空间、支架、保温、管道坡道等基本要求。(3)注重专业协同。因管线综合涉及到暖通、给排水、电气、建筑智能化等专业,专业多、系统复杂、功能需要高,所以一定要各专业充分协同,同时有牵头专业把握全盘(最好是暖通专业、强电专业为统筹为最佳)。(4)加强过程协调。注重与外围的沟通,尤其是甲方专业人员、以及原设计单位、分包单位等,从而争取最好的各方支持。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以上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的把握,加之在综合过程中的足够认真,细致,多出节点图,整个管网综合的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2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的作业程序 (1)绘制相关线路图。通过对整个建筑物功能进行分析,相关图纸设计人员对管线、电缆、消防、给排水、空调等相关管线进行设计,结合计算机软件形成相关线路图纸。这样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更清楚的了解建筑结构及功能要求,管线的走向和布置要求,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关联,从而统筹综合管线的排布及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升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2)熟悉了解图纸。相关施工人员,在获得机电安装施工线路图后,应当进行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组织建筑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施工图会审。研究施工细节,确定科学的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的过程中符合图纸设计要求。(3)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在掌握了建筑物的基本管线布置要求和线路情况后,应当结合施工现场,再一次对线路图纸进行验证。查看施工现场的情况是否与图纸设计相一致,施工方案、工艺是否确实可行;特别是关键节点、部位,例如大管径管道穿过墙体、拐弯处建筑空间和结构是否满足;泵房、空调机房、变配电房、消防总控制室等重要设备和管线集中的场所综合管线布置及施工与现场情况是否“匹配”。避免出现在管线布置过程中,与建筑物的结构发生冲突,或各专业管线相互“打架”,影响施工周期和施工效率。(4)组织工人进行专业施工技术交底。让施工技术工人熟悉施工图纸,悉知专业技术施工工艺要求,明确施工规范,加强施工安全意识,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施工等。 3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的实际应用 某活动中心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系统相对比较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建筑功能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该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采用管线综合排布,应用管线综合排布不仅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返工损失,而且正是因为对各种管线进行合理布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从而能够增加施工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3.1应用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的思路 管线综合排布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分为两个过程:施工图深化设计与现场施工。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业主的要求,根据各相关专业提供的施工图及现行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国家规范及使用、维护方便的原则,对施工图进行合理的优化、细化、施工可操作化的设计。现场施工则是根据深化设计的施工图及各专业的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安排,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施工过程是个动态过程,深化设计的图纸可能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的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可能再次面对修改,就需要对局部再次进行调整深化设计。项目部组建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小组,全面推动和监控本技术在本工程的实施,机电安装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专业施工负责人为组员,其组员负责完成深化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 3.2管线综合排布中深化设计的过程 针对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该工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机电安装工程管线有:给排水、电气及暖通空调等管线,其中,由于给排水专业中所涉及的管线最多,因此一定要对所有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所使用的管道材质和管径进行深刻的掌握,而由于电气专业中所涉及到的管线所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因此,把这些系统的桥架融入到设计的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由于暖通空调专业中的管线体积相对比较大,并且所占有的空间也相对比较多,尤其是要对风管截面尺寸、位置以及标高能否满足空间的标准要求。要对每个专业系统所使用的原理以及施工工艺流程,在每个专业之间一定要相互校核、对比分析是否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发现存在什么问题要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积极的和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清楚的了解施工设计图纸所具有的意图,在使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之前一定把各种问题处理好。 3.3具体应用 (1)施工前准备。技术负责人对深化后的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各专业负责人及施工人员全面熟悉、理解管线综合布置图,根据设计图纸,全面复核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2)制定施工工序及计划。做好施工准备,根据综合布置图纸中各专业管线

市政综合管线设计原则

管线的布置原则 一般有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其中,给水、燃气、热力管道是有压力的,排水管道是无压力自流的。 (一)需注意的问题 场地中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且应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等影响而损坏。 (2)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安全、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或靠近敷设。 (3)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形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4)与道路平行的管线不宜设于车道下,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管线布置在车道下。 (二)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布置原则: 1.地下管线的合理安排顺序,应是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中心。由浅人深的安排下列管道、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管、煤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给水管、雨水管,最后是污水管。 2.地下管线的基本布置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3.地下管线一般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段,特殊困难时才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后将检修较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 4.饮用水管应避免与排水管及其他含酸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避免将直流电力电缆与其他金属管线靠近敷设。 5.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并排列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共沟敷设。 6.地下管线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a)将煤气、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布置在其他管道上面; b)给水管应在污水管上面; c)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边,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 d)互相干扰、影响的管道不能共沟。 e)地下管线可敷设在绿化带下,但不宜布置在乔木下。 f)地下管线重叠时,应将检修量多的、管径小的放在上面,将有污染的放在下面。 (2)地上和架空管线敷设原则: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__改

机电管线综合图实施细则 1设计依据 机电综合图应参照以下内容进行综合: 1.1建筑、结构、装修、机电各专业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变更 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图集 2机电管线综合要求 2.1综合排布目的: 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2综合排布内容: (1)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由,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2)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3)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3机电综合图工作流程 通 过

4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4.1总体原则: 风管布置在上方(当有重力排水时,通风必须让重力排水管道),电管、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电管、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4.2避让原则: ⑴有压管让无压管,水管让风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施工时:先安装 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施工上层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3管道间距 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墙的距离,最小有100mm 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结构墙需90度拐弯风管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见附表)。 4.4考虑机电末端空间 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考虑到以后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电气桥架安装后放线的操作空间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5垂直面排列管道: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 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 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 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 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 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上述为管线布置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以便于安装、检修为原则。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的布置原则相关标签:管线的布置 场地设计可能涉及的工程管线包括了城市公用设施的各个方面。一般有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其中,给水、燃气、热力管道是有压力的,排水管道是无压力自流的。场地中的管线布局,压力管线均与城市干线网有密切关系,管线要与城市管网相衔接;重力自流的管线与地区的排水方向及城市雨污水于管相关。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应与周围的城市市政条件及场地的竖向规划设计互相配合,多加校验,才能使管线综合方案切合实际。 (一)需注意的问题 场地中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且应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等影响而损坏。 (2)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安全、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或靠近敷设。 (3)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形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4)与道路平行的管线不宜设于车道下,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管线布置在车道下。 (二)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布置原则: a.地下管线的合理安排顺序,应是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中心。由浅入深的安排下列管道、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管、煤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给水管、雨水管,最后是污水管。 b.地下管线的基本布置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c.地下管线一般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段,特殊困难时才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后将检修较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 d.饮用水管应避免与排水管及其他含酸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避免将直流电力电缆与其他金属管线靠近敷设。 e.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并排列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共沟敷设。 f.地下管线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a)将煤气、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布置在其他管道上面; b)给水管应在污水管上面; c)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边,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 g.互相干扰、影响的管道不能共沟。 h.地下管线可敷设在绿化带下,但不宜布置在乔木下。 i.地下管线重叠时,应将检修量多的、管径小的放在上面,将有污染的放在下面。

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技术

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技术 摘要:本文对机电管线深化设计的特点、原则、方法、内容及注意事给予了简单介绍,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深化设计、管线综合排布、三维深化图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ipelin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deepening the principles, methods, contents and notice given simple introduc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tailed design, pipeline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the three dimensional deepening fig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机电深化设计概述 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的机电管线进行综合,根据不同管线的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施工要求、结合建筑装修的要求,进行统筹的管线位置排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化越来越高,建筑内的机电管线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公共建筑,其机电管线密集而且复杂,施工难度更大,其中往往包括给排水、暖通、强弱电等各个专业和系统,多种管线交错排布,仅依靠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系统图纸和少量节点图,无法达到依图施工的程度,

机电管线综合图模版

机电管线综合图 绘制 上海一建安装深化设计事务所

2012、1 序言 机电设备工程的系统较多,均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完成系统的管线及出图,往往缺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导致机电管线出现相互交叉发生冲突,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为了避免这类现象,通过对各系统的管线布置进行综合设计,既满足专业技术要求,同时使系统的管线合理布置,为施工、运行、使用、管理及维修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配合公司推广项目部进行机电综合管线图深化设计能力。 本文主要分三个方面介绍机电管线综合全过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第一章主要介绍机电综合管线绘制前的准备工作即识图,介绍在完成综合图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哪些图纸及相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综合图的制图标准及相应需要注意的要点;第三章主要介绍综合图设计的方法及案例。

第一章识图 第一节各系统涉及的子系统 一、给排水系统 1、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热水系统、废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中水系统、其 他杂排水系统等、冷却水系统; 2、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消防系统等; 二、强电系统: 1、供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插座配电系统等; 2、消防配电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电话系统、联动报警系统等 三、暖通空调系统: 1、空调系统:空调送回风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空调供回水系统(包含冷凝水管道)、空调加湿系统等; 2、消防系统: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消防补风系统等; 四、动力系统:蒸汽系统、燃气系统等 五、弱电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电话系统、电视系统、数字信息网络管线等; 第二节绘图前需熟悉的图纸绘图之前需根据图纸目录整理全套施工图电子版本,应该核对该项目的所有系统,不应存在漏系统的现象,所缺图纸需全部补齐。 一、建筑专业 建筑底图是绘制机电管线综合图的基本,建筑底图不建议从机电专业中截取,应采用最新版本的建筑专业的相应平面图。拿到建筑图后需完成下列事宜: 1、核对该版建筑图与机电图内的建筑业态是否存在差异; 2、了解各区域建筑完成面高度; 3、核对所有设备用房、管道井位置是否与机电图一致; 4、了解上层建筑的标高,方便核实与结构的差异; 5、特别注意防爆墙、防火分区的设置情况; 6、了解建筑上是否有机电留洞。 二、结构图: 1、需核对本层结构平面图,熟悉各区域结构完成面高度,熟悉各区域的楼板的相对关 系,确认建筑找平厚度; 2、核对本层结构平面图,确认结构柱、剪力墙是否与建筑一致,核对剪力墙是否留洞及 留洞位置是否满足机电要求,核对楼板洞是否满足机电要求; 3、核对本层结构留洞图(如有)是否满足机电要求; 4、核对上层结构平面图,熟悉各区域结构完成面高度,熟悉各区域的楼板的相对关 系,确定各区域的梁顶标高;了解各区域的楼板厚度; 5、核对上层结构平面图的楼板洞是否满足机电要求,楼层高度是否与建筑高度吻合; 6、核对上层结构梁配筋图是否标示完整,每根梁的标注均能准确反映梁的大小、梁面高 度等信息;尤其注意降板区域的梁面高度; 7、如结构图中标注局部区域(如核心筒等)区域另见详图,需将相应图纸叠加至结构图 中,方便查阅。 8、注意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梁尺寸大小的区别,混凝土结构的梁高代表楼板面 至梁底的高度,钢梁的梁高代表的是楼板底至梁底的高度;(如下图)

市政管线的布置原则

管线的布置原则 场地设计可能涉及的工程管线包括了城市公用设施的各个方面。一般有给水管道、排 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其中,给水、燃气、热力管道是有压力的,排水管道是无压力自流的。场地中的管线布局,压力管线均与城市干线网有密切关系,管线要与城市管网相衔接;重力自流的管线与地区的排水方向及城市雨污水干管相关。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应与周围的城市市政条件及场地的竖向规划设计互相配合,多加校验,才能使管线综合方案切合实际。 (一)需注意的问题 场地中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且应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 荷载等影响而损坏。 (2)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安全、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 不应共沟或靠近敷设。 (3)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形顺直、短捷和适当 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4)与道路平行的管线不宜设于车道下,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 管线布置在车道下。 (二)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布置原则: n.地下管线的合理安排顺序,应是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中心。由浅人深的安排 下列管道、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管、煤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给水管、雨水管,最后是污水管(图8—1)。 6.地下管线的基本布置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 序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图8—1)。f.地下管线一般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段,特殊困难时才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后 将检修较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 d.饮用水管应避免与排水管及其他含酸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避免将直 流电力电缆与其他金属管线靠近敷设。 P.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并排列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共沟敷设。 f.地下管线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口)将煤气、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布置在其他管道上面; 6)给水管应在污水管上面; c)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边,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 9.互相干扰、影响的管道不能共沟。 h.地下管线可敷设在绿化带下,但不宜布置在乔木下。 i.地下管线重叠时,应将检修量多的、管径小的放在上面,将有污染的放在下面。 (2)地上和架空管线敷设原则: a.地上和架空管线应不影响交通运输及人行安全。 b.应不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 c.无干扰的管线,尽可能集中在同一支架上。 (3)管线敷设发生矛盾时的处理原则。 临时管线让永久性管线;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可弯曲的让不可弯曲的;新设计的让 原有的;有压力管道让重力自流的管道;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机电管线综合图

机电管线综合图

机电管线综合图 绘制 上海一建安装深化设计事务所 2012、1

序言 机电设备工程的系统较多,均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完成系统的管线及出图,往往缺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导致机电管线出现相互交叉发生冲突,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为了避免这类现象,通过对各系统的管线布置进行综合设计,既满足专业技术要求,同时使系统的管线合理布置,为施工、运行、使用、管理及维修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配合公司推广项目部进行机电综合管线图深化设计能力。 本文主要分三个方面介绍机电管线综合全过程的操作步骤及注 意事项;第一章主要介绍机电综合管线绘制前的准备工作即识图,介绍在完成综合图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哪些图纸及相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综合图的制图标准及相应需要注意的要点;第三章主要介绍综合图设计的方法及案例。

第一章识图 第一节各系统涉及的子系统 一、给排水系统 1、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热水系统、废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中水 系统、其他杂排水系统等、冷却水系统; 2、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消防系统等; 二、强电系统: 1、供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插座配电系统等; 2、消防配电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电话系统、联动报警系统等 三、暖通空调系统: 1、空调系统:空调送回风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空调供回水系统(包含冷凝水管道)、空调加湿系统等; 2、消防系统: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消防补风系统等; 四、动力系统:蒸汽系统、燃气系统等 五、弱电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电话系统、电视系统、数字信息网络管线等; 第二节绘图前需熟悉的图纸 绘图之前需根据图纸目录整理全套施工图电子版本,应该核对该项目的所有系统,不应存在漏系统的现象,所缺图纸需全部补齐。 一、建筑专业 建筑底图是绘制机电管线综合图的基本,建筑底图不建议从机电专业中截取,应采用最新版本的建筑专业的相应平面图。拿到建筑图后需完成下列事宜: 1、核对该版建筑图与机电图内的建筑业态是否存在差异; 2、了解各区域建筑完成面高度; 3、核对所有设备用房、管道井位置是否与机电图一致; 4、了解上层建筑的标高,方便核实与结构的差异; 5、特别注意防爆墙、防火分区的设置情况; 6、了解建筑上是否有机电留洞。 二、结构图: 1、需核对本层结构平面图,熟悉各区域结构完成面高度,熟悉各区域的楼板的 相对关系,确认建筑找平厚度; 2、核对本层结构平面图,确认结构柱、剪力墙是否与建筑一致,核对剪力墙是 否留洞及留洞位置是否满足机电要求,核对楼板洞是否满足机电要求; 3、核对本层结构留洞图(如有)是否满足机电要求; 4、核对上层结构平面图,熟悉各区域结构完成面高度,熟悉各区域的楼板的相 对关系,确定各区域的梁顶标高;了解各区域的楼板厚度; 5、核对上层结构平面图的楼板洞是否满足机电要求,楼层高度是否与建筑高度 吻合; 6、核对上层结构梁配筋图是否标示完整,每根梁的标注均能准确反映梁的大 小、梁面高度等信息;尤其注意降板区域的梁面高度; 7、如结构图中标注局部区域(如核心筒等)区域另见详图,需将相应图纸叠加 至结构图中,方便查阅。 8、注意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梁尺寸大小的区别,混凝土结构的梁高代表楼板面

建筑、排水、机电管线交叉、排布避让原则

建筑、排水、机电管线交叉、排布避让原则管线交叉布置原则: 一、管道交叉处理的原则 1、排水管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采用的处理方法须征得权属 单位和其他单位同意。 2.管道交叉处理中应当尽量保证满足其最小净距,且有压管道让无压管、支管避让干线管、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 管道交叉处理的方法 在施工排水管道时,为了保证下面的管道安全又便于检修、上面的管道不致下沉破坏,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上面管 道已建,进行下面排水圆管施工时,采用在槽底砌砖墩的处理方法。 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且当钢管或铸铁管道的内径不大于400mm时,宜在混凝土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承。 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直径<600mm)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高程有冲突,必须压低下面排水圆管断面时,将下面 排水圆管改为双排铸铁管、加固管或方沟。 3.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在70mm及以上时,可在侧 墙上砌筑砖墩支承管道。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小于70mm

时,可在顶板与管道之间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其荷载不应超过顶板的允许承载力,且其支承角不应小于900。 4.圆形或矩形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在铸铁管、钢管外加套管或管廊。 5.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埋深较大挖到槽底有困难,进行上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上面排水管道基础在跨越下面管道的原开槽断面处加强。 6.当排水管道与其上方电缆管块交叉时,宜在电缆管块基础以下的沟槽中回填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灰土或砌砖。排水管道与电缆管块同时施工时,可在回填材料上铺一层中砂或粗砂。电缆管块已建时,回填至电缆管块基础底部的材料为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回填材料与电缆管块基础间不得有空隙。 7.一条排水管道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管沟在上,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或上面已建,进行下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下面排水管道强度加大,满槽砌砖或回填C8混凝土、填砂。 8.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增强上面管道基础,位于下面排水方沟的顶板或根据情况,压扁排水方沟断面,但不应减小过水断面。 9.预应力混凝土管与已建热力管沟高程冲突,必须从其下面穿过施工时,先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套管过热力沟,再穿钢管代替预应力混凝土管。

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6/9/12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9期作者:罗文波[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机电安装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综合管线施工控制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重点阐述了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旨在完善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理论,规避质量风险,以供参考借鉴。 身份证号码:44XXXX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机电安装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综合管线施工控制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重点阐述了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旨在完善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理论, 规避质量风险,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施工 0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功能越加复杂和人性化,项目功能的增多相应的对于机 电系统的要求更加苛刻。面对机电管线纵横交错,占用空间越来越大的现实考验,设计师务 必从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以保证机电安全运行与建筑装饰的合理结合,避免其矛盾冲突。现针对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相关合理解决方案,保证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 1 机电安装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机电安装冲突产生的原因 投资方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大幅度地压缩筹建周期及相关成本支出,造成设计 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设计任务。而市场上大型综合性设计院有限,且该类设计院业务 繁多,投资方为了保证项目进度,会选择多个设计院来协作完成,造成装饰、通风空调、给 排水、电气、建筑、结构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协调不足,导致很多专业在平面、立面重叠及冲突。 机电管线冲突造成的影响 现场安装周期短,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及投资方协调力度不足又加重了冲突。常常无 法预先做出调整,造成无法按图施工、大面积返工及后期维修困难。这些问题连带影响了工 程的进度,增加工程造价与影响建筑美观,甚至造成无法使用。 2 机电综合设计原则及冲突处理方法 机电管线综合依据及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