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土地质灾害.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ppt课件老范

地质灾害ppt课件老范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地震、降雨、河流冲刷、风化作用等 。
人为因素
工程活动、矿产开采、土地利用变化 等。
地质灾害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
破坏基础设施、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危害
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山体滑坡
总结词
由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整体下滑现象。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 范围的地质信息,为地质 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重要 支持。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 治中可用于制作模型、模 拟灾害发生过程,提高灾 害预测的准确性。
加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科研项目的投 入,鼓励创新和探索。
培养专业人才
03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 对
建立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预警系统的应用
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征 兆,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宝贵时间, 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预警系统应用于地震、滑坡、泥石流 等多种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通过 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降 低灾害风险。
预警系统的构成
宣传教育的形式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形式进行,通 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演练等形式,使公众更 好地掌握防灾知识和技能。
制定应急预案
01 02
应急预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 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方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 处置工作。
05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土木工程地质学 教学 常见的地质灾害PPT课件

土木工程地质学 教学 常见的地质灾害PPT课件
第6页/共55页
5、滑 坡
湖北省巴东县滑坡
香港山体滑坡
第7页/共55页
滑坡要素:
第8页/共55页
滑坡周界
四川云阳鸡筏子滑坡第Leabharlann 页/共55页第10页/共55页
滑坡分类
按滑动面与岩土体的关系分: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第11页/共55页
•均质滑坡
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
推移式滑坡 平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5~7级是破坏性地震; 动力性质有关。我国分
7级以上是大地震。
12个等级。
第45页/共55页
基本烈度:某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 的最大地震烈度。
场地烈度:在一个区域内根据具体场地条 件(地质构造、地基条件、地 形条件)调整后的烈度。
设防烈度:根据城市规模、及建筑物重要 性,为工程抗震而规定的烈度。
方案III问题: 需架两座桥,造价高.
方案IV问题:
难以克服排导沟逐 年淤积. 第26页/共55页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 水土保持 2. 跨越:采用桥涵、过水路面、渡槽等。 3. 拦截:修筑拦挡坝等。 4. 排导:采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
第27页/共55页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潜蚀作用方式:溶蚀和冲蚀 搬运方式:以溶解为主 沉积作用:化学沉积。
第12页/共55页
按滑坡的 岩土类型分: •堆积层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岩层滑坡
按滑坡体厚度分: •浅层滑坡:
<5m •中层滑坡:
5~20m •深层滑坡:
20~50m •极深层滑坡:
>50m
第13页/共55页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
内因 •边坡岩土体性质 •地质构造 •岩体结构 •地应力

地质灾害简介

地质灾害简介

地质灾害简介地质灾害定义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目录编辑本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界定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编辑本段基本分类主要分类方法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

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介绍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典型泥石流示意图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Word版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Word版

一、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1、地壳活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资源枯竭灾害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发生的前兆有崩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岩溶塌陷产生的前兆是井、泉水位急剧抬高、降低,地面出现鼓起和裂缝。

1、常见矿物:石英(SiO2)、正长石、斜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土、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

2、常见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

3、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碳质岩石。

4、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三、野外调查(一)调查要点1、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

各类地质灾害知识大全PPT课件

各类地质灾害知识大全PPT课件

宝塔区城区南市办礼堂沟口滑坡(7月23日)
延川县街道办石板沟崩塌(7月26日)
强降雨引发的坡面泥流
延安2013年7月极端降雨引发的黄土地质灾害
25
滑坡活动的规律:
①同时性; ②滞后性。
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①江、河、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 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 等;
5757吴起县城黄土垮塌造成17人死亡2002年7月25日5858镇巴县镇巴县210210国道崩塌国道崩塌2002年5月17日造成4人死亡5959安康安康旬阳旬阳316316国道发生崩塌国道发生崩塌6060宁强县毛坝河镇关山院崩塌宁强县毛坝河镇关山院崩塌20082008年年55月月1212日日地震引发地震引发6161地震引发宝成铁路崩塌地震引发宝成铁路崩塌20082008年年55月月1212日日地震引发地震引发62622010年3月10日1时30分左右榆林子洲县双湖峪镇双湖峪村石沟自然村发生一起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造成27人死亡1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支那乡中心学校
1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 调查评价当先,科学规划跟进, • 全面监测预警,重点治理搬迁, • 强化应急避险,依靠科技创新,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 按照“深入查,全面防,重点治”的思路,
建立健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防治理、 应急处置四大体系。
6、河、湖、水库地质灾害:如塌岸、淤积、渗 漏、浸没、溃决
10
十二类常见地质灾害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上升、海水入浸、海岸侵蚀、海 港淤积、风暴潮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灾) 害

完整版特殊土地质灾害

完整版特殊土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
第十一章
特殊土地质灾害
? 特殊土,是指某些具有特殊物质成分和结构 、赋存于特殊环境中,容易产生不良工程地 质问题的区域性土,如黄土、膨胀土、软土 、红土,等。
? 在这些特殊土上进行工程建筑,常会产生特 殊土地质灾害,因此,有人常把这类土成为 “问题土”。
9.1 土的物理性质
? 在土木工程中,土是指地表上没有胶结,或胶结很弱 的颗粒堆积物。
? 地表积水下渗,是发生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
? 在有的地方,房屋建好后,排水管道尚未接通,房 主人就急忙搬进去住。生活用水随意往室外排放、 倾倒。结果,使地基湿陷、外墙开裂。
? 有人在住房外挖窑以储存蔬菜。放弃菜窑不用以后 ,也没有回填,雨季空菜窑中积水,渗入地下,使 房屋因地基湿陷而开裂。
? 由于黄土湿陷,有的房屋尚未建成,就因不均匀下 沉而报废。
9.1.1 固体颗粒
? 固体颗粒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 土中固体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在土中的百分比,称
土的粒径级配。
? 土的粒组划分如下:
? 粘土 粒径: <0.005mm
? 粉土 粒径: 0.005 – 0.05mm
? 砂土 粒径: 0.05 – 2mm 其中:
?
0.05 – 0.1mm, 极细
? 1. 高岭石 这种土由江西景德镇取土制作瓷器的 高岭而得名。颗粒大小:一般 0.3-3μ。特点:颗粒
较粗,不容易发生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情况。这 种性质显然对工程有利。
? 2. 蒙脱石 这种土得特点是颗粒细微,颗粒大小 :一般0.001-0.01 μ。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失水收 缩的特征,工程性质不良。
? 从工程的角度看,土中颗粒大小分布范围越大越好 。颗粒大小分布范围大的土,称不均匀土,级配良 好;颗粒大小分布范围小的,则称均匀土,级配不 良。

特殊土黄土的地质灾害

特殊土黄土的地质灾害

黄土的地质灾害黄土,由于其结构具有特殊的性质,从而决定了黄土具有其特有的一些地质形态及灾害,黄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1.黄土滑坡2.黄土崩塌 3.黄土湿陷一、黄土滑坡:黄土滑坡是在厚层黄土高边坡地段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边界多呈半圆形或弧形,破裂壁呈陡坎,有较陡的滑动面,常发生于40°~60°的黄土谷坡上部或谷坡最下部。

滑坡发生后,稳定坡面为35°左右,多发生于地下水溢出处。

黄土滑坡是特定地质地理环境下的一种自然人为灾害,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特性、地下水及新构造活动等条件,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地质因素,而大气降水及爆破、人工开挖和地下开采的人类工程活动等非地质因素,对斜坡的变形破坏也起着重要的诱发作用。

滑坡的分类有很多种。

按照滑坡体的主要物质组成,黄土滑坡属于土质滑坡的一种,根据黄土滑坡发育特征、规律、成因等将黄土滑坡进一步分析为两型四类(表1),这里所谓的“顺层”或“切层”不能绝对化,应依据滑面“顺”、“切”层的多少来定,当顺层部分大于切层部分时,称“黄土顺层滑坡”,反之,称“黄土切层滑坡”。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黄土滑坡就是发生于黄土斜坡上的滑坡,或黄土沿下伏基岩面滑动(即单纯黄土斜坡的滑动),这是狭义概念上的黄土滑坡,即表1中黄土型黄土滑坡。

实际上,黄土地区的滑坡常常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带动下伏砾石层、基岩一起滑动,或因黄土下伏基岩剥蚀面平坦,滑动带位于基岩内部,只是滑动的下伏基岩层厚度远远小于黄土层厚度,将此类滑坡看做广义概念上的黄土滑坡,即上表中的混合型黄土滑坡。

当然,对黄土滑坡的认识,是从黄土滑坡平面上的变形情况开始的。

任何一个黄土滑坡在其发育的不同阶段,都会在平面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平面特征。

一般认为,黄土滑坡的平面特征主要包括滑坡体平面形态特征、后部特征、前部及剪出口特征以及滑坡体表部微地貌特征。

工程地质学土体、灾害特殊土之红粘土

工程地质学土体、灾害特殊土之红粘土

●红黏土与软土工程力学特性比较
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孔 隙比散点图上,可看出 红粘土的抗压强度比软 土抗压强度的上限大很 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质学》硕士课程
●红黏土与软土工程力学特性比较
虽然红粘土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塑性 强等物理指标比软黏土差,但是其工程性 能却远比软土要好。这一特性是红粘土被 视为特殊土的主要原因。
因此,红土化过程同时也是脱硅富铝铁的地球化学 过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质学的石英颗粒外,大 量的粘土颗粒则主要为多水高岭石、水云母类、胶体二 氧化硅及赤铁矿、三水铝土矿等组成,不含或极少含有 机质。
红粘土的主要矿物有: 高岭石、伊利石、针铁矿、褐铁 矿、蒙脱石、石英、绿泥石和水铝英石等。
黔、桂、滇等地古溶蚀地面上堆积的红粘土层,由于基岩起伏变化及 风化深度的不同,造成其厚度变化极不均勾.常见为5-8m,最薄为 0.5m,最厚为20m。在水平方向常见咫尺之隔,厚度相差达10m之巨。 上层中常有石芽、溶洞或土洞分布其间,给地基勘察、设计工作造成 困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质学》硕士课程
●红黏土成因
对红粘土的成因: 红粘土化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化学、物理化 学的变化或母岩中矿物的迁移、过渡、交代、沉淀的过程, 并归纳为下列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最初风化) 原始矿物部分地或完全地物理或化学 的风化, 基本元素、倍半氧化物胶体的“释放”。 第二阶段: (次生风化或红粘土化) 母岩部分地或完全地淋滤。 一些矿物分解、迁移、矿物间部分的重新组合。第二阶段 的风化程度与原始矿物的化学风化程度及本质有关。 第三阶段: 部分的或完全的水合胶体, 氧化铁、铝的脱水。
●红黏土地貌
云南东川的红粘土景观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质学》硕士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