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填表说明

合集下载

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地形要素数据说明

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地形要素数据说明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地形要素数据的图幅总数为19150。

图幅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

4 数据生产方式1:50000地形要素数据更新主要有以下三种生产方式:1)使用2000年以后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室内外综合判调更新。

2)利用2000年后航摄并测绘生产的1:10000数据进行缩编更新,同时补充搜集多种专业资料等。

3)采用2000年后新测1:50000地形图数字化,同时结合影像数据进行室内更新。

5 数据格式1:50000数据库更新地形要素数据以ARCGIS9.3的PERSONAL GEODATABASE 格式存储。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1:50000数据库更新地形要素数据分为三十四个数据类。

数据分层的命名采用四个字符,第一个字符代表数据分类,第二三个字符是数据内容的缩写,第四个字符代表几何类型。

要素分类数据分层几何类型主要要素内容定位基础(C)测量控制点CPTP 点测量控制点坐标网CPTL 线图廓线、坐标网水系(H)水系(面)HYDA 面湖泊、水库、双线的河流和沟渠等水系(线)HYDL 线单线的河流、沟渠、河流结构线等水系(点)HYDP 点泉、井等水系附属设施(面)HFCA 面干出滩、滩涂、危险区、礁石等水系附属设施(线)HFCL 线干出线、潮水沟、高水界、流向、堤、闸、坝等水系附属设施(点)HFCP 点地下河段出入口、涵洞、礁石、闸、坝等居民地及设施(R)居民地(面)RESA 面街区、高层建筑区、空地等居民地(线)RESL 线房屋、窑洞等居民地(点)RESP 点房屋、棚房、窑洞、蒙古包、放牧点等设施(面)RFCA 面工矿、农业、公共服务等设施(线)RFCL 线工矿、城墙、垣栅等设施(点)RFCP 点工矿、农业、公共服务、名胜古迹、宗教设施、科学观测站等交通(L)铁路LRRL 线标准轨铁路、窄轨铁路、地铁、轻轨等公路LRDL 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其它公路、街道、乡村道路等交通附属设施(线)LFCL 线车行桥、人行桥、隧道、码头、渡口等交通附属设施(点)LFCP 点车站、公路标志、助航标志、机场等管线(P)管线(线)PIPL 线输电线、通信线、油气水输送主管道等管线(点)PIPP 点变电站等境界与政区(B)行政境界(面)BOUA 面各级行政区行政境界(线)BOUL 线各级境界线行政境界(点)BOUP 点界桩、碑区域界线(面)BRGA 面自然文化区、特殊地区、开发区、保税区区域界线(线)BRGL 线自然文化区、特殊地区、开发区、保税区的区界区域界线(点)BRGP 点区界不明确的自然文化区、特殊地区、开发区、保税区地貌与土质(T)地貌与土质(面)TERA 面沙地、冰雪地、地质灾害地貌等地貌(线)TERL 线等高线、沟壑、垄等地貌(点)TERP 点高程注记点、峰、柱、漏斗等植被(V)植被(面)VEGA 面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市绿地等植被(线)VEGL 线防火带、行树等植被(点)VEGP 点零星树木、独立树等地名及注记(A)居民地地名(点)AGNP 点各级行政地名和城乡居民地名称等自然地名(点)AANP 点交通要素名、纪念地和古迹名、山名、水系名、海洋地域名、自然地域名、境界标志名等2 属性项名称及定义要求属性项名称名称描述数据类型是否允许为空长度小数点位数GB 国标分类码LONG No - - HYDC 水系名称代码TEXT Yes 8 - PAC 政区代码LONG No - - ELEV 高程值Double Yes - - RN 道路编号、车站编号TEXT Yes 7 - RDPAC道路行政归属LONG Yes - - NAME 名称TEXT Yes 60 - WQL 水质TEXT Yes 4 - VOL 库容量LONG Yes - - BNO 界碑号TEXT No 12 - TEGR 测量控制点等级TEXT Yes 4 - CLASS 地名分类码TEXT Yes 3 - RTEG 公路技术等级TEXT Yes 4 - MATRL 铺设材料TEXT Yes 6 - LANE 车道数LONG Yes - - SDTF 单/双行线TEXT Yes 2 - WIDTH 路宽FLOAT Yes - - WEIGHT 载重LONG Yes - - BRGLEV 层数LONG Yes - -属性项名称名称描述数据类型是否允许为空长度小数点位数KM 公里数LONG Yes - - PERIOD 时令月份、通行月份TEXT Yes 20 - TYPE 类型、混杂种类TEXT Yes 20 - KV 电压值TEXT Yes 20 - PINYIN 汉语拼音TEXT Yes 60 - GNID 地名编码TEXT Yes 12 - XZNAME 乡镇名称TEXT Yes 60 - ANGLE 角度LONG Yes - -3 属性表定义及内容要求数据集名称数据类名称属性项描述填写实例定位基础CPTP(点)GB 国标分类码110102TEGR 测量控制点等级一等/二等/A级/C级ELEV 高程值2358CPTL(线)GB 国标分类码120100水系HYDA(面)GB 国标分类码210101HYDC 水系名称代码FE237367NAME 名称黄金河WQL 水质咸/苦/淡VOL库容量(万立方米)1500 PERIOD 时令月份7-9/6-10TYPE 类型净/污/地热HYDL(线)GB 国标分类码210101HYDC 水系名称代码FE237367NAME 名称黄金河PERIOD 时令月份7-9/6-10 HYDP(点)GB 国标分类码260700NAME 名称月牙泉TYPE 类型矿/温/间/毒/苦/咸/机/喷毒间/咸喷/净/污…ANGLE 角度60HFCA (面)GB 国标分类码250401 NAME 名称银滩TYPE 类型干/岩石/珊瑚HFCL (线)GB 国标分类码261100 NAME 名称黄果树瀑布HFCP (点)GB 国标分类码261100 NAME 名称庐山瀑布TYPE 类型岩石/珊瑚居民地及设施RESA(面)GB 国标分类码310200RESL(线)GB 国标分类码310300RESP(点)GB 国标分类码310500ANGLE 角度60RFCA(面)GB 国标分类码340401NAME 名称工人体育场TYPE 类型油/气/沙/石/土RFCL(线)GB 国标分类码380101NAME 名称虎峪长城RFCP(点)GB 国标分类码340403NAME 名称工人体育馆TYPE 类型油/气/铁/煤/铜/砖/陶/炭交通LRRL(线)GB 国标分类码410102RN 道路编号0001NAME 名称京广TYPE 类型电/高架/电高架LRDL(线)GB 国标分类码420101RN 道路编号G030RDPAC 道路行政归属370105 NAME 名称北京-哈尔滨RTEG 公路技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MATRL 铺设材料沥青/水泥LANE 车道数 4 SDTF 单/双行线单/双WIDTH 路宽12 TYPE 类型高架PERIOD 通行月份4-11/6-9LFCL (线)GB 国标分类码450307 NAME 名称南京长江大桥TYPE 类型铁索/溜索/绳/缆/藤WEIGHT 载重8 BRGLEV 层数 2LFCP (点)GB 国标分类码430301RN 车站编号NAME 名称西安TYPE 类型铁索/溜索/绳/缆/藤PERIOD 通行月份4-11 WEIGHT 载重8 BRGLEV 层数 2 KM 公里数49 ANGLE 角度60管线PIPL(线)GB 国标分类码530500NAME 名称涩宁兰输气管道TYPE 类型油/气/水KV 电压值110KV/35KV PIPP(点)GB 国标分类码510401NAME 名称永清变电站境界与政区BOUA PAC 行政区划代码430105(面)NAME 名称宝安县BOUL(线)GB 国标分类码610200BOUP (点)GB 国标分类码620300 BNO 界碑号_01Q1BRGA (面)GB 国标分类码670101 NAME 名称卧龙自然保护区BRGL(线)GB 国标分类码670102BRGP (点)GB 国标分类码670101 NAME 名称卧龙自然保护区地貌TERA(面)GB 国标分类码750203NAME 名称天坑TERL(线)GB 国标分类码710101ELEV 高程值610TERP(点)GB 国标分类码720100ELEV 高程值1520NAME 名称珠穆朗玛峰ANGLE 角度60植被与土质VEGA(面)GB 国标分类码810400TYPE 类型橡胶/蔗/茶/药/桑/苹/麻幼/灌/竹/疏/草/半荒草/荒草VEGL(线)GB 国标分类码810510VEGP(点)GB 国标分类码810511地名及注记AGNPNAME 名称马家营PINYIN 汉语拼音Majiaying CLASS 地名分类码AK GNID 地名编码210611120508XZNAME 乡镇名称新民镇AANPNAME 名称北雁荡山PINYIN汉语拼音Beiyandang Shan CLASS 地名分类码DA4 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几何特征属性内容要素分层测量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大地原点110101 定位点国标码、高程、等级。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2019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2019
4.1 目的任务 ....................................................................... 3 4.2 部署原则 ....................................................................... 3 4.3 总体要求 ....................................................................... 3 5 调查区划分及工作量定额 ............................................................. 3 5.1 调查区划分 ..................................................................... 3 5.2 调查基本工作量 ................................................................. 4 6 设计书编写与审查 ................................................................... 4 6.1 基本要求 ....................................................................... 4 6.2 设计书编写提纲 ................................................................. 4 6.3 设计书审查与变更 ............................................................... 4 7 调查内容 ........................................................................... 5 7.1 基本规定 ....................................................................... 5 7.2 地质灾害条件调查 ............................................................... 5 7.3 特殊地区地质灾害条件调查 ....................................................... 7 7.4 地质灾害及隐患调查 ............................................................. 8 8 基本调查方法 ...................................................................... 10 8.1 遥感调查 ...................................................................... 10 8.2 地面调查 ...................................................................... 10 8.3 物探 .......................................................................... 10 8.4 钻探 .......................................................................... 10 8.5 山地工程 ...................................................................... 11 8.6 测试与试验 .................................................................... 11 9 综合评价与区划 .................................................................... 11 9.1 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 11 9.2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11 9.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12 9.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12 10 成果编制与验收 ................................................................... 13 10.1 图件编制 ..................................................................... 13 10.2 数据库建设 ................................................................... 13 10.3 成果报告编制 ................................................................. 14 10.4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 14 10.5 资料归档 ..................................................................... 1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地质灾害危害等级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 1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设计书编写提纲 ................................................. 17

dzt 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1∶2.5万~1∶5万)

dzt 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1∶2.5万~1∶5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97—19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对1∶2.5万~1∶5万工程地质调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规定。

内容包括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象的应用、工程地质测绘、物探、勘探与长期观测、野外测试与室内试验、特殊岩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要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调查要求、资料综合整理。

本规范适用于已进行l∶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水文地质普查的地区。

对城市、矿山、工业建设基地、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时使用。

2 引用标准ZBD14001—89(DZ/T0095—94) 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 ZBD14002—89(DZ/T0096—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l∶20万)3 总则3.1 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是一项区域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3.1.1 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工农业布局、环境保护和整治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3.1.2 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可行性论证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

3.1.3 为深入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更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勘察和专门性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地质依据。

3.2 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任务是:3.2.1 查明地貌特征,研究地貌形态类型、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评价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

* 原专业标准ZBD14003-89改为行业标准DZ/T0097-19943.2.2 查明各类岩、土体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和地质时代,进行工程地质分类,评价其工程地质特征。

3.2.3 查明褶皱、断裂(裂隙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特征和时代,评价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万(试行)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万(试行)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行)2020年3月目 次引 言 (5)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部署原则 (3)4.3总体要求 (3)5设计书编写 (5)6调查内容 (5)6.1基本规定 (5)6.2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5)6.3特殊地区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7)6.4地质灾害调查 (9)6.5地质灾害隐患调查 (10)6.6承灾体调查 (10)7基本调查方法 (10)7.1资料收集与分析 (10)7.2遥感调查 (11)7.3地面调查 (11)7.4物探 (11)7.5钻探 (12)7.6山地工程 (12)7.7测试与试验 (12)8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1总体要求 (13)8.2一般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3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4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5地质灾害风险管控 (14)9成果编制与验收 (14)9.1图件编制 (14)9.2报告编制 (14)9.3数据库建设 (14)9.4成果验收 (15)9.5资料归档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适用范围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符号图示图例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20)附录D(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格式及调查表 (21)附录E(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分类表 (43)附录F(资料性附录)土的类型与结构 (46)附录G(资料性附录)岩体结构类型及划分 (47)附录H(资料性附录)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48)附录I(资料性附录)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及其判定 (49)附录J(资料性附录)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50)附录K(资料性附录)遥感解译和隐患识别方法 (53)附录L(资料性附录)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表 (55)附录M(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57)附录N(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提纲 (63)附录O(资料性附录)数据库建库报告提纲 (65)附录P(资料性附录)附图附件编制 (66)引 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2) 对区域性的主要构造带和地质体,必须要有足够 的地质路线控制,其路线控制程度,应以能较准确地 圈定出地质构造形态为原则。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江苏省1: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江苏省1: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呈树枝状或羽状
黄白色、淡黄色、浅红色
面状、斑块状
植被覆盖一般
强度
侵蚀区
影纹细碎
冲沟发育,沟谷短而密集
浅淡黄色、浅红、暗灰色
面状、带状
部分地区破坏严重,植被覆盖较差
②盐渍土:盐渍土的TM图像普遍呈黄棕色,局部灰蓝色、浅蓝色。由海堤围起的盐田呈紫黑色,窗格状影纹结构,海堤呈白色线状条带。
③江、海岸坍塌:主要依据航片解译,影像特征是平滩水位以上呈深灰色,与其下浅灰色、灰白色的滩地或水体有明显界线,崩岸为凹凸不平的锯齿状,淤积岸则表现出弧形凸起的泥沙堆积。
为确保经济建设与环境和谐协调,防止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原地矿部于1996年初下达了《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随之,江苏省地矿厅地质环境管理处下达了“苏地环境(1996)002号文‘江苏省1:50万环境地质图工作任务’的通知”,责成原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编写设计,并承担全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1999年中国地调局将该项目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要求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继续完成,任务书编号:0299132010;项目编号:J9.8;项目名称:《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年限1996年—2000年,工作范围包括江苏全域,面积10.26万km2。2000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又下达了全地环监发[2000]076文“关于下达2000年度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的通知”,要求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提交成果有《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和江苏省环境地质系列图件。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
1959年以来,江苏地矿厅陆续开展了1:2万—1:10万农田供水,城市供水及区域性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提交了全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50万水文地质图说明书,1:50万长江三角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报告,1:50万江苏省工程地质远景区划报告等。八十年代后又开展了1:5万重点中心城市水、工、环综合勘察工作。专门性的环境地质工作开始较晚,自1976年至今,地矿部门在全省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在常州建立了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组,积累了二十多年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动态的资料。随后,又相继开展了全省1:50万环境水文地质图系、江苏省地方病与环境地质条件的关系研究、镇江市滑坡、崩塌勘察以及徐州市和南京市栖霞山岩溶塌陷等调查研究工作。环保部门自八十年代初期,逐步开始监测酸雨、地表水体等,取得了较丰富的反映污染现状和规律的资料。

地质灾害调查表填表说明

地质灾害调查表填表说明

填写DMS(度分秒),如:110°15′45″填写为110-15-45
填写DMS(度分秒),如:31°20′15″填写为31-20-15
A岩质、B碎块石、C土质
单选
系、统、群、组、段
文字说明
填写方位角
填写调查点附近的主要构造名称,如某断层的上盘、下盘或
断裂带,某背向斜的某翼、轴部或倾伏端等。
地震烈度值。
A自然、B人工、C岩质、D土质
单选
填写省、市(县)、乡、村、组名称
填写地形图公里网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3450150
填写地形图公里网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19426250
填写地形图高程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1120
填写地形图高程读数,取值精确到米。如:1080
单位
度 度 米 米
% 条/米
米 米 米 米
TRUE
1
GCHJJI 深部位移监测
多选
A避让 B 裂缝填埋 C 加强监测 D 地表排水 E 地下排水 F
削方减载 G 坡面防护 H 反压坡脚 I 支挡 J锚固 K 灌浆 L
TRUE
1
GCHFJI 植树种草 M 坡改梯 N 水改旱 O 减少振动
多选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单选
FALSE
GCHCYX
汉字描述
FALSE
GCHCCY 系、统、群、组、段
汉字描述
FALSE
FWJ GCHC_QX
FALSE
JD
GCHC_QJ
FALSE
GCHHXT A 线形、B 弧形、C 阶形、D 起伏
单选
FALSE

石门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

石门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

湖南省石门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队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房屋旁的塌陷)金连鱼口地面塌陷(新铺乡青狮岭村十二组)(房屋后的塌陷)杨贤纯屋后地面塌陷(洛浦寺林场洛浦村(房屋变形迹象)(房屋变形迹象)土里坡滑坡(三圣乡刘家峪村八组)(房屋变形迹象)大岭不稳定斜坡(三圣乡太清山村十组)(少量的堆积体)城墙岩泥石流(三圣乡花园台村十六组)(房屋变形迹象)戴家墩不稳定斜坡(三圣乡太清山村五组)(房屋旁的剥坠落物) (危岩体)荣家湾崩塌(三圣乡太清山村二组)(堆积体)丁家湾泥石流(三圣乡庚子山村(房屋变形迹象)上楚阳滑坡(三圣乡北岔村一组)(房屋变形迹象)敖家榜滑坡(三圣乡北流溪村三十八组)(房屋前坪拉张裂缝)赵家墩斜坡I(三圣乡象压坪村二十二组)(房屋变形迹象)陈家榜滑坡(三圣乡刘家峪三组)(后缘拉张裂缝)丰禾坪滑坡(太平乡茶园村五组)(滑坡正面)(房屋变形迹象)柳树洼滑坡(太平乡竹儿岭村二组(俯视图)(正面图)万世桥小峪滑坡(太平乡太平街村六组)(堆积体)(后缘变形迹象)小芙麻峪公路旁崩塌(太平乡太平街村十二组)(后缘变形迹象)百步滑坡(太平乡二房坪居委会村张家溪片10组)(正面图)覃兆习屋后滑坡(太平乡竹儿岭村二组)(公路变形迹象)樊家敦斜坡(子良乡北界村万福片七组)(正面图)(前缘)长坪坡滑坡(子良乡涂家洞村一组)(后缘变形迹象)木耳山滑坡(子良乡廖家冲村松树片25组)(房屋变形迹象)杨家湾斜坡(白云乡竹巷口村十四组)(房屋变形迹象)卓叶湾斜坡(白云乡悬钟峪村二组)(房屋前坪变形迹象)姚家屋场滑坡(白云乡王家堰村七组)(后缘变形迹象)庙湾滑坡(白云乡苏家湾村七组)(后缘变形迹象)水井窝滑坡(白云乡竹巷口村五组)(后缘变形迹象)(后缘变形迹象) 新桥滑坡(白云乡竹坝桥村三组)(后缘变形迹象)郑戍国屋后滑坡(白云乡望洋桥村三组)(前缘堆积体)廖家片滑坡(白云乡竹坝桥村七组)(房屋变形迹象)长冲湾滑坡(白云乡双峪村二组)(前缘堆积体)彪水洞崩塌(新关镇居委会四组)(后缘危岩体)井湾崩塌(新关镇闰家溶村九组)(全景) (后缘变形迹象)银珠岩斜坡(皂市镇廖家坪村三组)(房屋变形迹象)天鹅山滑坡(皂市镇天鹅山村一组)(后缘)(前缘)王家台滑坡(皂市镇居委会七组)(后缘变形迹象)歪脚垭滑坡(楚江镇龙凤社区一组)(危岩体)狮子脑滑坡(二都乡花山村五组)(后缘变形迹象)(前缘)李家湾滑坡(易家渡镇塘上铺村四组)(桔园地面塌坑)杨明志桔林地面塌陷(蒙泉乡骆家峪村1-5组)(后缘迹象)将军山村五组滑坡(蒙泉镇将军山村5组)(房屋内的塌坑)杨昌云屋地面塌陷(蒙泉镇将军山村8组)(房屋前塌坑)孟德欣桔林塌陷(蒙泉镇将军山村八组)(水渠破坏迹象)柏玉恒屋旁地面塌陷(蒙泉镇将军山村七组)(前缘)(后缘)上七里一组滑坡(蒙泉镇上七里村一组(房屋旁塌坑)杨百生屋前地面塌陷(蒙泉镇天子岗村四组)(堆积体)会垭湾泥石流(蒙泉镇上午通村一组)(巨大的塌坑)胡家窑地面塌陷(夹山乡两合村新岗八组)(田地塌坑)双龙片8组地面塌陷(夹山镇双龙村双龙片八组)(后缘变形迹象)新桥滑坡(白云乡竹坝村三组)(全景)象鼻子沟崩塌(壶瓶山镇大岭村四组)(后缘变形迹象)黄虎港崩塌(壶瓶山镇居委会四组)(房屋旁剥坠落物)水打溪滑坡(壶瓶山镇上延村二组)(俯视图)(后缘变形迹象)观茶滑坡(壶瓶山镇黄莲河村二组)(后缘变形迹象)乌鸦凸滑坡(壶瓶山镇九岭村四组)(危岩体)(剥坠落物)咸泥村三组崩塌(壶瓶山镇咸泥村三组)(后缘变形迹象)老山岩崩塌(壶瓶山村杨家坪十组)(房屋旁边塌坑)杨思新屋前塌陷(物源区)邓家湾泥石流(壶瓶山乡南坪村一组)(后缘危岩体)燕子洞滑坡(壶瓶山镇杨家坪村一组)(全景)鼓锣坪崩塌(壶瓶山镇鼓锣坪村三组)(全景)(后缘变形迹象)孟家坝滑坡(壶瓶山镇水田村一组)(全景)(堆积体)杨家岩河沟泥石流(壶瓶山镇后山村1.5.9组(全景)沙窝地面塌陷(壶瓶山镇金板山村三组)(后缘变形迹象)大城湾斜坡(南北镇大城村十三组)(堆积体)(堆积体)寡妇湾泥石流(南北镇潘坪村七组)(危岩体)三台小湾崩塌(南北镇合河村三台组)(危岩体)(房屋变形迹象)池家湾崩塌(南北镇大城村十五组)(堆积体)(物源体)后湾泥石流(南北镇薛家村八组)(危岩体)(全景)金河村3.4.5.组滑坡(南北镇金河村3.4.5组)(全景)汤家院子滑坡(罗坪乡芭栋村七组)(后缘变形迹象)(全景)刘丹梅屋后滑坡(罗坪乡蓝公田村三组)(整体)(前缘迹象)小蹩家拐滑坡(雁池乡五通庙村一组)(后缘变形迹象)黑岩峪滑坡(雁池乡矿岭村七组)(前缘堆积体)(后缘变形迹象)王家湾滑坡(雁池乡里山河村二组)(房屋变形迹象)自生桥滑坡(所街乡水南渡村三,四,五组)(正面)(堆积体)草晨溪滑坡(所街乡焦山村八组)(全景)(后缘变形迹象)焦山下坪滑坡(所街乡焦山村十六)(堆积体)九里坡煤窑不稳定斜坡(磨市镇横铺村十二组)(俯视图)(后缘变形迹象)磨市政府滑坡(磨市镇居委会三组)(俯视图)(房屋变形迹象)官庄大桥滑坡(磨市镇官庄村六组)(后缘变形迹象)(剥坠落物)马家沟崩塌(磨市镇木瓜峪村一组)(坡顶景)(后缘变形迹象)枫树嘴滑坡(磨市镇坪塔村十八组)(后缘变形迹象)张家湾滑坡(维新镇崔家井村六组)(道路变形迹象)响水洞崩塌(维新镇中渡水村十八组)(房屋前坪变形迹象)大樟树滑坡(维新镇大兴场村七组)(房屋前坪变形迹象)邓家坡滑坡(维新镇水碾溪村五组)(前缘变形迹象)钢银炮崩塌(维新镇仙阳湖居委会)(剥坠落迹象) (整体)茶园湾滑坡(维新镇观峰山村七组)(房屋变形迹象)刘家屋场滑坡(新铺乡永兴桥村二组)秀水沟地质点(太平镇白果树村白果树片四组)金龙煤矿工程点(太平镇)金山寺片3组居民点(太平镇)马鞍山工程点(太平镇)百丈丘居民点(太平镇)柳树水文点(太平镇)大湾水库工程点(楚江镇)石门老火车站居民点(楚江镇)夹板峪地貌点(楚江镇)陈家全屋场断层地质点(壶瓶山镇)大岭村农家乐风味餐厅居民点(壶瓶山镇)上平溪地貌点(壶瓶山镇)鸡公嘴陡崖地貌点(壶瓶山镇)唐熙宜屋后斜坡居民点(壶瓶山镇)南北镇卫生院(南北镇)南北镇中心小学(南北镇)大房峪村部居民点(罗坪镇)芭栋小学地貌点(罗坪镇)温家洞溶洞地貌点(罗坪镇)黑岩壳地层分界线地质点(罗坪镇)王家溶水文点(罗坪镇)鲁班庙观察点(雁池镇)盛家院观察点(雁池镇)樟枫湾观察点(雁池镇)马家居民点(雁池镇)雁池镇中心医院(雁池镇)雁池加油站(雁池镇)马家居民点(雁池镇)雁池镇中心医院(雁池镇)富家坡地貌点(雁池镇)中军渡电站工程点(雁池镇)王家院子地貌点(雁池镇)寨坪村水库(所街乡)覃家院观察点(所街乡)二房峪溪沟观察点(所街乡)李马坪观察点(所街乡)尖峰村断层带观察点(磨市镇)鲁家凸观察点(磨市镇)卓儿岩观察点(磨市镇)罗家峪汪家大沟观察点(磨市镇)硝洞坎观察点(磨市镇)马家湾地质点(磨市镇)官坪居民点(磨市镇)榔树垭地貌点(磨市镇)马家湾地质点(磨市镇)官坪居民点(磨市镇)榔树垭地貌点(磨市镇)坡泥垭地质点(磨市镇)挖断岗水文点(磨市镇)洞国学校居民点(磨市镇)风行地地貌点(维新镇)黄家湾居民点(维新镇)盛家台地貌点(维新镇)上黑岩峪居民点(维新镇)汪家垭地质点(维新镇)大柳树地貌点(新浦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胁人数1 威胁财产1 野外编号2 隐患点类型2 规模2 地理位置2 威胁户数2 威胁人数2 威胁财产2 野外编号3 隐患点类型3 规模3 地理位置3 威胁户数3 威胁人数3 威胁财产3 野外编号4 隐患点类型4 规模4 地理位置4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搬迁避让场址点信息表
表格填写项 项目名称 图幅名 图幅编号 统一编号 名称 野外编号 省 市 县 乡 村 组 地理位置中组之 后的信息 安置户数 场址面积 场址中心点高程 场址中心点坐标经度 场址中心点坐标纬度 数据库字段名 项目名称 图幅名 图幅编号 统一编号 名称 野外编号 省 市 县 乡 村 组 地点 安置户数 场址面积 高程 经度 纬度 类型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长度 100 50 50 12 60 20 60 60 60 60 60 60 250 长整型 单精度 型 单精度 型 15 15 户 m2 m 填写内容 单位
安全性-引发新的 引发新灾害可能性 地质灾害可能性 安全性-受洪水灾 受洪水影响可能性 害影响的可能性 安全性-与断裂及 与断裂影响带关系 影响带的关系 安全性-安全性评 价 地基稳定性-地形 地貌条件 安全性评价 地形地貌
地基稳定性-岩质 岩质地基岩性 地基-岩性 地基稳定性-岩质 岩质地基坡体结 地基-坡体结构 构 地基稳定性-土质 地基 土质地基
新选址场地条件 总体描述 安全性-与地质灾 害危险区的关系
场地条件描述 与危险区关系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不限制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20 60 50 200 长整型 户 远离危险区、危 险区附近 无、小、大 无、小、大 影响带之外、影 响带内、断裂带 上 适宜、基本适宜 、不适宜 平坝(包括台 地) 、斜坡 (坡度 ) 坚硬、半坚硬、 软硬相间、软弱 顺向坡、反向坡 、斜向坡、平缓 层状坡、块状岩 块(碎)石土、 粘土、砂卵石土 、特殊类土 适宜、基本适宜 、不适宜 改善、与原来相 当或略有降低、 明显降低 认同、基本认同 (经宣传、解释 后认同)、不认 耕地、林地、菜 地、自留地、未 利用土地 适宜、基本适宜 、不适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基稳定性-地基 地基稳定性评价 稳定性评价 生产生活条件 农户(村社)认 同 生产生活条件 农户认同
安置场址土地类 安置场址土地类 型 型 搬迁安置场址适 安置场址适宜性 宜性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野外编号1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隐患点类 型1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规模1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地理位置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户数1 野外编号1 隐患点类型1 规模1 地理位置1 威胁户数1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人数1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财产1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野外编号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隐患点类 型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规模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地理位置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户数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人数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财产2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野外编号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隐患点类 型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规模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地理位置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户数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人数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财产3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野外编号4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隐患点类 型4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规模4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地理位置4
威胁户数4 威胁人数4 威胁财产4 野外编号5 隐患点类型5 规模5 地理位置5 威胁户数5 威胁人数5 威胁财产5 野外编号6 隐患点类型6 规模6 地理位置6 威胁户数6 威胁人数6 威胁财产6 平面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 矢量平面图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是/否 是/否 是/否
长整型 长整型 双精度 型 20 60 50 200 长整型 长整型 双精度 型 20 60 50 200 长整型 长整型 双精度 型
户 人 万元
户 人 万元
户 人 万元
搬迁避让场地示 意图-矢量图-剖 面图 野外记录信息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1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1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2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2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3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3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4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4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5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5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6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6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7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7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8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8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经度9 选址范围边界拐 点坐标-纬度9
长整型 双精度 型 20 60 50 200 长整型 长整型 双精度 型 20 60 50 200 长整型 长整型 双精度 型 20 60 50 200
人 万元
户 人 万元
户 人 万元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户数4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人数4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财产4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野外编号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隐患点类 型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规模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地理位置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户数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人数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财产5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野外编号6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隐患点类 型6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规模6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地理位置6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户数6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人数6 搬迁地质灾害隐 患点—威胁财产6 搬迁避让场地示 意图-栅格图-平 面图 搬迁避让场地示 意图-栅格图-剖 面图 搬迁避让场地示 意图-矢量图-平 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