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论文初稿-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4-7-论文初稿-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4-7-论文初稿-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摘要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创于唐代,它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而均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明代的科举考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从明代社会的科举观、乡会殿三级科举考试状况、明代科举考试独具的特点、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论述。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明代政治制度认识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对明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史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是颇有助益的。

关键词:明代科举制度;科举;影响

Abstract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highly developed system of centralized political despotism. Chinese ancient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officially founded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in the next thousand year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de and have had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a and part of the content.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With great innovation in succe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From the Imperial Concept in M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wnship would house of three conditions,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ere discussed. Analysis of Ming M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research. While the social aspect of Ming Dynasty cultural,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function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but also quite useful.

Keywords: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Imperial:influence

目录

1、绪论 (4)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2研究内容 (5)

2、明代科举制度概述 (5)

2.1明代科举制度的主要表现 (5)

2.2明代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概述 (6)

2.2.1明代乡试情况 (6)

2.2.2明代会试情况 (7)

2.2.3明代殿试情况 (8)

2.3明代科技制度的特点 (8)

2.3.1重进士科与创设八股 (8)

2.3.1进士之后的择录 (9)

2.3.1授官程序的特点 (9)

3、明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10)

3.1明代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 (10)

3.1.1明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10)

3.1.1明代科举制度对军事的影响 (13)

3.1.1明代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15)

3.2明代科举制度的其他国家的影响 (15)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科举制度是为明代封建政治的选官制度服务的。明代政风和世风的几乎所有角落,都弥漫了浓厚的科举气息。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及明代人的社会生活以及明朝与当时世界的各种联系都存留着科举制度的氛围和影响。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期,明代科举制度的许多方面是对明以前科举制度的总结和归纳。

明代科举制度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文化制度或教育制度,因其科举选官的政治内容,并因其科举取士的全民参与,使得它本身必然成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在此前提下,它对明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的转换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任何一项制度和措施都具有两面性,都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较为相对地体现出其合理性和公正性,科举制度在明代的发展也是如此。从教育考试和政府选官的层面考察,明代科举制度至少从形式上创造了一种合理的模式。科举制度的实行,对于古代治国、治军、治学等多方面人才的培养起了巨大作用。

对明代科举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但是为了从整体上使对明代科举制度的认识更形系统完备,更是为从科举选官的政治意义出发探讨明代专制政治的某些特点和基本内含,这是本文的基本目的之一。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制度的有机内容,因而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明代政治制度认识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对明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史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是颇有助益的。

1.2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论述了科举制度研究背景及意义,并简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在第二章里,作者首先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从明代三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第三章中,重点分析了明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并从社会影响及国际影响两方面叙述。第四章对全文内容作出总结分析。

2、明代科举制度概述

2.1明代科举制度的主要表现

明王朝是继元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共计存在了276年,作为封建国家选官论才的科举制度在前朝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明代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代大约也是中国历史上所仅见的朝代,这也正是我们认识和研究明代科举制度所应注重的基本出发点。

明代的科举制度决策于帝王,但其执行却依靠诸大臣。对明代科举制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继续循着进一步体现客观公正精神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思想控制的趋向也愈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科举必由学校。即自明初就完全实现了科举与空前完备、开放的官办学校教育体系的有机紧密结合,举子几乎全部由学校培养而成,不仅为提高和统一举子的文化特别是儒学素养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提高科举考试的程式化和开放程度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是在乡试之下,明中叶后又增加了由各省、直提学官主持的作为乡试预选考试的“科考”,就如只有乡试及第方能参加会试一样,

应试生、儒只有“科考”及第方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从而“科考”成为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由此把宋、元的三级考试发展成为四级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规范程度和难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中诸如考试程序、防范作弊、地区名额分配等制度。

2.2明代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概述

明代三级考试源出于宋代开宝六年御试的定制。据《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三》记载,此年李防主持御试,进士放榜后,有人上奏李防取士过程中有舞弊行为,于是,宋朝皇帝遂于讲武殿命重试,从此,殿试成为定制。于是从宋代开始就形成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明代沿袭。

2.2.1明代乡试情况

明代科举取士实行三级考试制度,即乡试、会试和殿试。明代三明代乡试基木情况虽沿袭前朝,乡试是明代严格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初始阶段,明代科举制度下的选官也是从这一级开始的,乡试在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诸如科举考试人员构成、乡试时间、乡试内容等内容构成了乡试的基本特点。但随着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使明代乡试出现了考试官的皇帝直接钦派性和乡试解额的逐年递增性这两个特点。

1、乡试时间。明制以子、午、卯、酉年八月为乡试时间。乡试因在秋天举行,共试三场,八月初九考第一场,十二考第二场,十五考第三场,遇有天灾人祸等意外事件,乡试才会改期。

2、乡试之应试者。《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载,应试者,国子监生及府州县学生员,必须三次学业成绩合格者方许参加:知识分子未入仕、入仕但官品未入流者,均可报考,但须地方官吏选择那些性

资敦厚、文行可称者上报。关于乡试禁考者,根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记载:一其学校训导专教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

3、乡试地点。明制,乡试在南北两京及各地布政司所在地举行。

明代乡试虽沿袭前代,但亦有自身的特点。明代乡试考官与唐宋元三朝不同。唐宋元的乡试是由地方官主持,考试权在地方,而明代的乡试考官以皇帝名义派遣大臣下到省城担任主考,而地方行省布政使、按察使或巡抚不过是充当辅助考试官而已,因此,明代的考试官具有钦派性,这一特点反映了明代中央对人才选举权的进一步控制,地方的选举权被严重剥夺。从考试的控制权这一种角度分析,唐宋元三朝的乡试与明代有着权势分割上的区别。明代乡试考官的皇帝直接钦派性这一特点是明代专制中央集权在科举制度上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二是,乡试名额的逐年增长,一方面是明代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更说明了明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兴盛。科举考试在一个侧面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2.2明代会试情况

明代会试是宋元会试的进一步发展,但除了继承之外,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名额按地区来分配,以及会试分为南北中三色试卷等,都有一定的创新。

1、会试时间。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一般定在春天二月在京师举行,但也有因故改期的。

2、会试舞弊现象。明代会试舞弊现象相当严重。舞弊的表现之一是找人顶考。会试舞弊之二为出卖试题。会试舞弊现象之三为怀挟。

3、明代会试特点。与前后代相比,明代会试的最大特点是会试中分南北中三色试卷取士。用名额来平衡各地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对于全面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2.2.3明代殿试情况

殿试是历朝皇帝对省试或会试中式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的考试。殿试为科举中最高一级考试。明代殿试基本上是宋元前代殿试的沿袭。

1、殿试时间。洪武三年五月定殿试为六月初三。此后,按常制定在三月初一。但殿试时间也有因为突发事件而改期的,如有临时因皇帝登极、战争等原因而改期。

2、殿试题目。考题一般先由内阁大臣预拟草定,并于考前一天报皇帝钦定。

3、殿试程序。大体是三月初一早,贡士赴朝廷内府应试,皇帝亲自到奉天殿赐考题。考试时间以一天为限,日落前交卷。受卷官将试卷集中后交弥封官。弥封完,交掌卷官,再转读卷官评卷。

明代殿试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即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护;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明代科举进士一、二、三甲的制度化,为清代继承,在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2.3明代科技制度的特点

2.3.1重进士科与创设八股

考试科目特点一:重进士科。明代科举,由乡试、会试至殿试,仅考进士则己。且云“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内阁”,可见进士之重要。论及明代进士科之重,明人陈于陛在《意见·科目》中云:“占之选举专论行,今之进士专论文,似相背驰,然占以行举者,未必便保其终,如兹科目虽以文进,而进士一科,尤为世所崇重,士登其目者,未免自顾科名,爱惜行检,不敢为非,是励行崇化之道,实默寓

其间,与占之辟举,盖异辙而同途也”。

考试文体特点:创设八股。明代八股文,完备和盛行于明宪宗成化年间以后。其特点有三:其一、试题须一律采用四书、五经,原文。特点之二、内容译释,必须以程朱理学派的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特点之三、结构体裁须依一定格式。每篇文章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一方面有使科举作文程式化、规范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条化、形式化,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2.3.1进士之后的择录

明代不同于唐宋元三代科举制度的又一特点是:中式后的二、三甲进士可再参加由翰林院主持的馆选庶常,庶常又名庶吉士。明代馆选庶吉士的实行情况,从洪武至崇祯年间时兴时罢。其发展变化,据史料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永乐至正统年间为每科必选的正常阶段:正统至弘治初年的或选或停阶段:弘治初年至明末的正常馆选阶段。每次馆选庶吉士的人数,并无定制。完全随皇帝旨意。其计算方式有两种。一是依据在某考试后一次选录的人数:二是在某一科考试后依据前几次选取的总人数。入选庶吉士的根木条件是获取了进士资格。庶吉士制度的实行提高了明代翰林院官员的人才质量,标志着明代高级官员的选拔达到了一个相对过去而言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的水平。

2.3.1授官程序的特点

科举考试制度,进士中式后均直接授予官职,明代有所不同,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这也是其授官程序上的一个特点。

观政进士是指进士在中式之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配到中央一些行政、军事机关去观察政治、军事事务,熟悉情况,一

段时间之后,方实授官职。鉴于前代官吏的腐败和进士的宽疏无才,朱元璋创设了观政进士,这对于官员的职前培训及其实际能力的提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某些弊端。

3、明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3.1明代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

3.1.1明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对俗文学的影响,大体上是通过科举制度和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来实现的。

(一)科举制度对小说的影响

举人、进士出身的文人雅士参加小说的编写,对提高俗文化的社会地位、艺术品位和促进其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明代中后期为通俗小说誊录、写评论的举人、进士多达44人。明代举人、进士撰写的小说,按照内容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神魔小说、历史小说、人物小说、滑稽故事。

从小说内容上分析,由于明代科举制度较之唐宋两代,己经健全,市民中参加应试的人数增多。应试为官己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反映至小说中,自然成为文学的题材之一。在明代,以科举制度为题材的小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短篇小说或几百字的短文:另一种则是在长篇小说中的某一部分叙述。明代以科举制度为题材的短篇,零星的文学作品,发展到了清代,终于出现了吴敬梓的宏篇大作《儒林外史》。明代记载科举制度,以及举人、进士的短篇小说,很少独立成篇,常常是夹杂在轶闻杂事之中。此外,明代中后期的一些人物或色情小说,往往把男主人翁考中状元、榜眼故事的重大转折点,以高中鼎甲来挽救故事情节的低落。

(二)科举制度对戏曲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对戏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从戏典的主题取向分析,由于明代科举制度比宋元两朝的更为完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大,因此,明代戏曲主题取材于文人在科场的悲欢离合的戏曲作品比宋元两朝增多。

在明代杂剧中,以文人在科场的感受为题材的杂剧突然增多,据广东学者戚世隽的统计,共有二十余部,占明中后期的二百三十四部杂剧中的约18%。明代以科举制度为题材的杂剧以表达内容上分,有二类:一类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叙述考生体会到的考场酸甜苦辣的感受:第二类是讲述贫穷的秀才高中进士前后社会地位变化的事故。

第一类的代表作是嘉靖十六年山东举人冯惟敏编写的《梁状元不服老》。剧中的主人翁梁颗由于家庭贫穷,无钱贿赂考官,于是经历了多次考试,均不中式。他自述自己是“破头巾贼不偷,穷酸丁鬼见愁”,无钱打通那些“攒了些堆堆积积的钞”的主考官。最终到了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抨击科举考试腐败的另一部杂剧是万历十六年顺天府才中乡试第一名的王衡编写的《郁轮袍》。剧中描写唐代歧王和九公主利用权势操纵朝廷科举的故事。该剧通过市井无赖,不学无术却利欲熏心的考生王维托人冒名顶替,用钱买通监试官王覆温得以录取,掌权要人与腐败考官暗通关节,把持礼闹的剧情冲突,表现了主角王维以迷恋科举到逃离官场的思想认识过程。

第二类杂剧数量较多。通过科举考试剧中主角高中状元来转变剧情,往往成为明代剧作家的常用手法。例如,无名氏的《刘希必金钗记》、《高文举珍珠记》等。其中《刘希必金钗记》讲述了邓州南阳县书生刘希必应试发迹的故事。刘希必在贫穷时先娶萧氏为妻。后赴京考中了状元。朝中垂相欲招他为女婿,遭到拒绝后,就利用权势派刘希必出使单于国。又被迫与单于国女结婚,刘希必在单于国住了十八

年,后逃回京城,与结发夫妻团圆。这一类杂剧都套用穷苦书生考中状元,被权相强迫招为赘婿,后又与结发妻子重新团聚的格式,不少杂剧均将书生考中进士、状元的发达与婚姻情变故事结合在一起。分析明代传奇的主题设计。明代传奇中直接以科举考试为题材的作品增多

(2)从戏曲作者的人数分析,明代考中举人、进士的文人参加写杂剧、传奇的人数较多,这有助于提高戏曲作家的文化素质,提高俗文化的社会地位。

明代部分的统计,明代有剧作家八十六人,其中举人、进士出身的达15人,占总数的17.4%。其中有状元三人:弘治十五年殿试状元康海,正统六年殿试状元杨慎,嘉靖二十三年状元秦鸡雷。榜眼二人:万历二十九年殿试王衡,万历三十五年浙江平湖考生施凤来。其他进士的作品有:邱浚的传奇《投笔记》、李开先的传奇《宝剑记》、屠隆的传奇《修文记》、《彩毫记》和《昙花记》、陈与效的杂剧《昭君出塞》、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沈憬的传奇《红填记》、薛近充的传奇《绣糯记》、叶宪祖的杂剧《易水离情》、吴炳的传奇《疗妒羹》、阮大锨的传奇《燕子笺》等。

(三)科举制度的“八股”文体对文学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除了在参加写作的人数,作品题材上对文学有影响之外,其考试的文体形式既对明代的文学形式也对明代的文学的风气、社会畅销读物等方面发生影响。

(1)八股文在规范考试文体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文风的畸形发展。

从考试文体上分析,明代八股文的形成是宋、元两朝科考问题发展的结果。这可从三方面分析,首先是试题的拟定,宋、元经义和明代八股,均出自儒家经书。其次,从答卷的字数上看,明朝八股文试卷的字数是前代试卷字数的进一步规范。再次,从八股文对偶句的体

裁特征看,对偶句的文学修辞手法早在先秦诗文中已运用。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偶句为主要特征文体即骄文对偶文体的进一步完善。八股文讲究换字用韵、排比对偶,格律精严,具有四大骄体文和近代诗的特点。

从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的角度分析,八股文的形成使语文考试更为严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考生必须对古代文学典故的出处、含义有较熟悉地了解。八股文中的典故,不能有时代的混淆。

(2)八股文出现后,为了帮助应考者顺利地考中功名,进入利禄官场,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八股文选本、范本及其它应考的读物。在整个八股文应考时代,考试指南、秘诀、要诀、指针之类的书汗牛充栋:这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读物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考试生员投机取巧的不正学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科举制度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原因上分析,是由于科举应试是一般百姓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考中进士,更是从社会低层爬上社会高层的重要方式,因此,科举考试的题目、文体、笔法等都影响到社会的文风和学技的学习风气。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然有某些消极负面的影响。制定符合中国目前国情的考试制度,减少考试制度对社会文风和学风的不利影响,应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有识之士值得深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明代科举制度对俗文学的影响,大体上是通过科举制度和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来实现的。明代科举制度除了在参加写作的人数,作品题材上对文学有影响之外,其考试的文体形式既对明代的文学形式也对明代的文学的风气、社会畅销读物等方面发生影响。

3.1.1明代科举制度对军事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中,除武科举培养和选择军事人才外,文科科举考

试中也有军事的论文考题。此外,孔孟儒家思想对中国军事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科举制度对明代的军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文科科举对军事的影响

明代文科科举对当时军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是文科科举进士出身的人担任中央军事武职的人很多。第二是文科科举进士的部分人撰写了少数军事著作,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文科进士出身在朝廷担任军事武官之外,不少文科进士还在任职期间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战功。例如,由文科进士出身的著名军事将领,浙江省余姚县人王守仁。

文科进士在参加科举考试中,对军事思想类的考题也必须作准备,除应付考试外,中举任武官之后,在军事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军事观点。不少文科进士还编写了军事著作。例如,考中嘉靖八年会试第一名会元的武进县人唐顺之,编有《武编》兵书一本。其军事思想与其领导军民抗击侨寇的军事实践有紧密关系。

(二)武科人才对军事的影响

武科考试在培养和录用军事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武科考试中,需要考《孙子兵法》等军事理论的“策略”题。这对于形成武科人才自身的军事思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武科人才任武职后,也涌现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将领。明代武科人才的军事思想,以抗楼将领戚继光和俞大酞具代表性。

武科举人或进士在军事战争中的作用,分两大方面。其一是在东南沿海抗击楼寇外民族的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著名抗楼名将俞大酞、戚继光。其二是在镇压农民或少数民族的起义战争中起到了率兵平息的作用。

3.1.1明代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由于科举制度考试要求考生对儒家孔子、孟子和朱熹“重农轻商”的文章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部分举人、进士在进入仕途后一方面能运用自己的行政职权重视农业、水利等工程的修建:另一方面在为官之余根据自己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少量农业、水利的实践经验,撰写一些农业种植、手工业、农产品加工、医学、数学和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从一个侧面直接或间接的对明代科举制度产生了影响。

明代,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是最重要的一本农学专著。该书共60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10余类。除广泛吸收前人农业理论文献之外,徐光启也重视实践考察,向农业生产者了解农业生产技术。这是他农业理论第一个宝贵之处。例如,他根据自己在上海种植高产作物甘薯后,得出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亦可推广的理论。

进士出身的官员作研究全国水利、槽运问题外,对地区性水利也编写有专著。例如:嘉靖四十四年考中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的进士昆山县人归有光,著有专门论述三吴水利的《三吴水利录》4卷。在明代,北方以治理黄河为大事,南方则以三吴水利为地方水利的关键。在明代,科举举人、进士编写了一些医学著作。例如,万历十四年第三甲第一百九三名进士袁黄,其对医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养生防病上。《静坐要诀》、《摄生三要》是他养生思想的代表著作。科举出身的人才编写地理专著的人不少。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昆山、高平、常熟等县知县。官至河南布政使,主持绘制了《舆地图》。

3.2明代科举制度的其他国家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对亚洲部分国家的影响,是同中国当时的教育制度对外国的影响分不开的,也与明朝的外国留学生政策有着紧密的关

系。

亚洲部分国家学生入华留学,早在唐宋时期已有,至元代,由于战乱及蒙古贵族的统治,留学一事,罕见于史。明代外国官生复至,应当是唐宋之后的又一高潮,探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中国的儒家文化、教育制度自唐宋之后,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亚洲各国无不“感慕华风”。朱熹的教育思想。据《朝鲜通史》记载,在朝鲜,中国北宋开始形成的办学形式“书院”也被当地人模仿。并派遣官生至明朝京师留学,正是亚洲各国国王“感慕华风”,向往中国文化的一种实际行动。

第二,明代亚洲部分国家派遣官生来华留学,是唐宋时期这些国家文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继续。远在唐代,长安的国子学和太学就有高丽、百济、新罗(均属今朝鲜)和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在校学习。这些留学生回国以后,都在政治、文化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明政权建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注重同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因此,使得日本、朝鲜、占城(今属越南)、退罗(泰国)等国经常派遣使者来华联系。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就需要兼通两国文化、艺术的人才。

总之,外国官生来华留学,既反映了当时中国同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是进一步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的需要。

4、结论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科举制度是为明代封建政治的选官制度服务的。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期,就科举制度总的趋势看,是对明以前科举制度的总结和归纳。本文从明代社会的科举观、乡会殿三级科举考试状况、明代科举考试独具的特点、明代科举

考试的影响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论述。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明代政治制度认识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对明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史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是颇有助益的。

参考文献

[1]启功、张中行、金克木.说八股[M]北京:中华书局,2000.6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3]邹长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4].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辨[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

[5]王炳照、徐勇主.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6月

[7]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9] 王凯符.八股文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月版

[10] 姚乐野:明代科举制下的南北之争[J]青年园地.1992年第2期

[11] 颜广文.明代观政进士制度考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而言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的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老师、父母的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写作过程中一度处于紧张惶恐中,总感到自己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语言的贫乏无力。有幸得到导师的言传身教,使我能够在学术的海洋里徜徉!本论文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审阅、修改,每个环节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导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宽以待人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该毕业论文从拟定课题到最后完稿耗时较长。这一课题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怎样写的完善又不泛泛而谈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过姜老师一次次的修改,让我大体领悟课题的精髓,从而突破这一难题。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您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不管我做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会用朴实的关怀、默默的行动做我坚强的后盾,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我莫大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长,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只能默默地埋在心里、化成实际行动用一生去报答。

最后感谢学院提供给我的学习环境;感谢学院的所有老师对我四年的培养;感谢答辩当天所有对本文指出修改意见或者其他问题的评委老师,谢谢他们对本文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使本文研究的更完整,更科学。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谁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谁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科举制度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创立使得很多的底层社会有识之士有了可以做官的机会,那么科举制度是谁创立的呢?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科举制度最先出现是在隋朝时期,那时候隋文帝最先开始采用分学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地方的官吏,这种做法一直发展到了隋炀帝时期,隋炀帝逐渐将这种方式方法发扬光大,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被世人所知道并且开始对社会发展皇权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在当时还没有完善的体系,隋炀帝继位之后的第一年就在下发的诏书中写到,君子想要建立一个以教学为主导的国家,很多历史记载中都有提及隋炀帝继位之后逐渐恢复了教学的地位,科举制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选拔体系,但是科举制并不是他创立的,他只是起到了推广的作用,真正创立科举制的是他的前辈隋文帝,隋文帝最开始使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地方官吏,这种方式再后来逐渐被推广开来。 他不仅仅创立了科举制度还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但是当时的科

举制度还并不完善,主要分为三科有进士科、秀才科和明经科,隋文帝的这种做法虽然还并不完善,但是到了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科举制度越来越被统治者们加以重用。所以归根结底科举制度还是由隋文帝创立的。这样科举制度是谁创立的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

浅析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对现代公务员的启示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一、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程序 (5) 二、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8) (一) 人才选拔途径逐渐一元化且科举与学校完全融合 (8) (二) 制度完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且更加规范化和程式化 (9) (三) 以八股文为格式,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命题 (9) (四) 科举不仅只限文科,而且也设武举 (10) 三、明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公务制度的启示 (10) (一) 考试资格平等,放宽考试限制,扩大公务员录用视野.. 10 (二) 合理设置考试内容,提高考试的科学性 (11) (三) 考试过程平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11) (四) 考试的内容评判平等 (11) (五) 录用平等,任用符实 (12)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感谢: (15) 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兴起至唐以后科举制度就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制度,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在选择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严密的要求和规范,明代科举制度发展到一个顶峰状态。 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过历时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占据了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主流地位,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同时对其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发展、特点、我国现代公务员、启示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兴起以后科举制度就作为一项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前,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逐渐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主流地位。 科举发展到明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选择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诸方面都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公务员制度有诸多启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步入了繁盛时期,无论是在成果的迅速增加,视野的扩大,内容的拓展,还是在许多方面的研究深入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之后研究方向多是对明朝科举制度发展的概述进行了研究,列如,王凯旋先生的博士论文《明代科举制度考论》及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郭培贵对其的评书,加深了人们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科举制度在传统皇权专制,官僚体制中的定位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如,张德信先生长期研究明史,著有《明代官职年表》、《明朝典制度》、《明史研究》、《明朝科举制度述论》等等,其中《明朝科举制度述论》中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同时把明朝科举制度放到社会历史的演变中,对它的继承、发展变化及特点、弊端进行了考察。 其次在其弊端的研究更是屡见不鲜,如郭培贵先生的《论明代开机制度的发展及消极影响》深入分析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的发展及消极影响,加深人们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认识。还有王若梅的《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其负面影响》、宗韵的《明代人才选拨制度的特点及弊端》等等,都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研究。 最后,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深入到各个方面,如王凯旋先生的《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论述》一文中对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再如方媛的《明代科举与教育一体化对其政治风气的影响》一文中对明朝科举制度与教育一体化就行了概述从而深入分析对政治风气的影响;再如王天平的《有明代科举考试卷看古代科举及选用制度》一文中,从科举考试的试卷分析明朝科举制度;再如胡 3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 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 1 封建制度的腐朽 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入侵,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封建体制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就像有学者所提出的:“科举制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行自身改革,所以最终被历史吞没。”③因此可知,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 考试内容的落后,文体形式的僵化 科举考试内容一直是注重《四书》《五经》,注重儒学之道,长期在这种文化 ①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1997.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③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4).118,120.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 当今时代,人类正在走向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并给人类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篇1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人类得到了实质的进步;但另一方而,人类社会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非线性关系 1.社会发展概念的现代诊释 社会发展是一个在理解上歧义颇多的概念。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往往使用着不同的标准。 在一般的理解中,社会发展通常指的是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富足,也就是说,偏重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在这里,用以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这种理解中,生产力标准之所以是最高标准,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与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道德风尚、文化水准等标准相比,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它还是

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反思人类历史,我们发现,这种理解将社会发展与主体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富有、经济增长直接等同起来,必然忽视社会发展概念内含的生命内核和情感价值,使得社会发展概念成为没有主体、没有主体丰富实践内容的空壳,出现生体的空场,导致社会发展价值向度的偏离即重物的尺度重事实判断轻价值判断。为此,我们在阐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这个论题之前,特别需要对传统的理解进行清理,对社会发展概念作出现代诊释。 2.科技进步的负而效应 历史上,许多学者往往形而上学地将社会发展理解为绝对地向文明、道德、理性、自由、平等迈进。这是一种机械的社会发展进化模式论,它回避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对抗性,对人类前景充满了盲目的乐观情绪,对社会发展问题缺少辩证态度。 黑格尔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矛盾的内在发生及其解决,恶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否定性是肯定性固有的环节。他说:队不完美的东西进展到比较完美的东西,便是进步;但是不完美的东西绝不能被抽象地看做只是不完美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是牵连着或者包含着和它自身恰好相反的东西。这些思想家在社会发展问题上都表达了非凡的辩证智慧。只有从这种辩证智慧而不是机械论的观点出发,才能客观地去而对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负而效应。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具有多方而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破除旧

论明清科举制度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文题目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影响 英文题目 The regul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开题报告内容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从隋唐创立至清末废止,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然而对于科场之上针对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所形成的贡院规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贡院的一系列规制意义重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古代考试中最完善最成熟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典范,而定型在明清的贡院以及规制有着自己本身的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指定的考试法规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法律上也保证了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科举制度在贡院规制的引导之下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目前学术界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以及刘海峰的《贡院——千年科举的背影》中提到了贡院及其规制的形成,在冯海清的《河南贡院与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中讲述了贡院的终结。通过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一书了解到贡院通过对报考人员资格的审查、考场地点的设置、考试评卷的标准、录取任用等各个环节,逐渐建立起一系列的比较严密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来保证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大多数的文章只是在讲述贡院,而对贡院规制的研究除了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有所体现外,其他的仅体现在对待舞弊现象的防治手段上。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贡院与科举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的积极意义,这个部分又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分别是贡院规制促进科举向公平公正方向发展,促进了科举考试的法制化,确保了科举的严密化以及权威性。第三部分是是从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方面来分析的,作为衰落的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其死板僵化和对人性的扭曲也非常突出 三、研究步骤与进度 2011年 11月——搜集资料,确定选题 2011年11月—2012年2月:进行文章材料搜集并到当地文联进行访问 2011年11月——2012年3月初:撰写开题报告 2012年3月15日——4月20日: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2012年4月25日——5月20日:修改论文,完成论文二稿 2012年5月21日——5月28日:完成论文三稿,定稿 2012年6月2日——答辩

科举制度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邹一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关键词: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07-03-23 作者简介: 邹一南(1986-),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生。E-mai:l zouyinanscu@ 163. com。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 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 培养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及其作用,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有利有弊,应当历史地、具体 地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繁荣,封建社会开 始进入鼎盛阶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随着自身 经济力量的壮大,中小地主开始要求政治上的权 利。统治者对官僚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三省六 部制,使官僚机构更加完备,分工也更加细密,从而 需要补充大量官吏。为迎合中小地主和统治者双 方的需要,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作为中国 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2〕, 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 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科举考试选官制比世卿世禄制及其他选官取士 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更先进,更公平,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它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 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 争的机会、条件和平台。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 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论文

我国环境现况以及对其的保护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不可能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确实很令人欢欣鼓舞,但残酷的现实却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迅速蔓延、水土流失加剧、环境变化有增无减等。幸好,在20世纪中叶,人们终于觉醒了,认识到了他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的。 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下面是一些环境方面具体的表现: 一、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安全造成危害。全球气温迅速变暖,且在地球上这种变化是不均匀的,这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和雨量分布的变化,最终使干旱地区因地表蒸发量增大更加缺少降水,导致沙漠化范围扩大,农业萎缩,而潮湿地区气候变化也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 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每年约有近5万种无脊椎动物受到威胁,而趋于灭绝;高等植物每年至少消失一种。种类遗传变种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失速度比物种灭绝速度更快。全球热带森林,80年代初,每年毁林114万h㎡,80年代末,每年毁林上升到1700—2000万h㎡,90年代已超过2000万h㎡,拥有全球50﹪物种的栖息地热带雨林面积比原有面积减少一半,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很大破坏。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0年,热带森林物种的损失非洲可达6﹪—14﹪,亚洲达7﹪—17﹪,拉丁美洲4﹪—9﹪。如果毁林速度加倍,物种消失将增加2—2.5倍。 三、土地沙化迅速蔓延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已由六七十年代的1560k㎡/a,增加到80年代的2100 k ㎡/a,全国在80年代的沙漠(沙漠荒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3.3万k㎡,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9﹪有11个省区200多个县的3500多万人口、2000多㎞铁路、393万k㎡农田、493.3万k㎡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现在我国沙漠化的总面积为109万k㎡,占国土面积的11.4﹪;潜在沙漠化土地为15.8万k㎡。 ………… 针对这些问题,人们也做出了补偿,就拿对我国西部的开发来说,这次开发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了起来: 一、将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生态建设的重点在植被恢复。西部地区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减轻长江、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中央确定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不用水浇灌植被就能成活的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山上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作物”的经济沟,把以粮食换林草同生物多样性保护、扶贫脱困结合起来,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结

明清科举制度之名词..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与相关名词解释 一、一般情况 我国的科举制度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隋唐以来,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或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水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⑵会试,⑶殿试。 (1)乡试 乡试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乡里举士之意。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共举行三场,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 但是在参加考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会试,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会试的正副考官称为总裁,以大学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参加考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甲榜)。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诗赋的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后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由特设的教习官(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内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 2.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 1.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问之局面。 3.结果: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 四、明朝僵化科举制 1.措施:明朝再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2.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3.表现: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 1.措施: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 2.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六、拓展 1、启示:①完善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②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2、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认识: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才范围。 3、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建议: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注重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读到的见解,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巅峰阶段,明朝建立了完善的三级考试制度,同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有效的平衡了地区间差距,创制了八股文,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明朝时期河南的科举地位有所下降,河南的进士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性,河南武举人数较少。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是科举制度为河南培养出大量人才,为河南学子营造了刻苦攻读,踊跃学习的社会氛围,影响很远。 标签:明朝科举制度河南特点历史意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既定科目的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又叫做科举。科举制极大的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依靠血缘的世袭关系,打破了世族对官员和上层社会的的垄断,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社会上层,谋得一官半职,并获得施展自己才华和智慧的机会。 一、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明朝时期是科举制度发生特大改变的时期,同时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注重,所以科举办法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也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明朝以前,学院的设立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但是从明朝时期开始,进学院成为了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经之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作为封建国家选贤任能的制度,它对明朝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对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普遍而深刻影响的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明朝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第一个台阶,乡试属于省一级别的考试,乡试“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举行,由于在秋天举行,所以乡试在当时又被叫做“秋闱”,乡试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由皇帝派遣的正、副主考官为主考人。参加乡试的考生都是通过本省学政事先考试的成绩优秀的秀才,乡试考中的人被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们就取得了参与下一阶段考试即会试的资格。 会试是明朝科举考试的第二个台阶,会试属于国家级别的考试,在明朝的科举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会试是在每年的二月举行,所以会试在当时又被人们称做“春闱”。会试在京城的礼部举行,会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或由皇帝特派正、副主考官主持,会试后被录取的人都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们获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资格。

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

科举制度什么时候发展成为八股文

八股文形成时间小考 摘要: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用以选士取材的一种专用文体,为朱元璋创立科举制度是所创立。其文有三个特征:“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其文体结构严格,共有两大部分,正文部分又分八股。洪武十七年,八股文已初具模式;洪武十四年,大体定型;永乐年间,基本定型。 关键词:八股文格式发展 八股文是一种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又叫制义、制艺、经义、时文等。它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名臣官吏,同时又摧残扼杀了许多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它有效提高了读书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想:总之,在八股文身上存在优点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弊端。明清两朝的许多士人对八股文的态度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有“薛夫子”之称的明代大儒薛暄就说:“虽曰科目以文章取士,然必根于义理,能发明性之体用者始预选列,类非词章无本者之可拟也。”①李贽也曾把八股文称为“古今至文”,他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②与此相反,顾炎武在总结明朝灭亡时指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③龚自珍早期也曾久困科场,对八股文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科场之文毫无用处,到后期便一火烧毁平生所作八股时文。正确把握八股文,对弄清明清两代的历史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明代八股文开始着手,因为这是八股文的源头。那么八股文到底形成于明代的那个时间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八股文的初创 八股文为朱元璋建立科举制度时所创制。洪武十三年(1370年)朱元璋颁布开科取士的诏令。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同年八月“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初场试《四书》疑问,本经义及《四书》义各一道”,所采用的仍是元代的格式。由于朱元璋对以此标准选拔出来的官吏不满意,在洪武六年(1373年)下令暂停科举,经过几年的思考和比较,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诏令重开科举。据《明史·选举志》记载,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 各省,后遂以为永制”。那么这一年定下的科举考试的文体格式是什么样的呢?用《明史·选举志》的说法就是: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可见其格式有三个特征: 1、“略仿宋经义”。据倪士毅《作义要诀》所述,宋代经义“至宋季则其篇甚长,有定格律: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接题,第一接,或二三句,或四句下反接,亦有正说而不反说者),有小讲(小讲後有引入题语,有小讲上叚,上叚毕有,过叚语,然後有下叚),有缴结。以上谓之冒子,然後入官题,官题之下有原题(原题有起语、应语、结语,然後有正叚,或又有反叚,次有结缴),有大讲(有上叚,有过叚,有下叚),有馀意(亦曰从讲),有原经,有结尾。篇篇按此次序,其文多拘於捉对,大抵冗长,繁复可厌”可见,在南宋的时候,经义的格式已初具八股格式。 2、“代古人语气为之”。这是明代八股与宋、元经义的不同之处。宋代经义中虽然有“顺口气”的做法,但并不普遍。要做到“代古人语气为之”,也就是通常说的代圣贤立言,就必须根据题目取揣摩古人在当时的语境下的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代圣贤立言。到做到这点,对儒家经典必须吃得很透,悟得很深,并且能融会贯通才行。 3、“体用排偶”。这是八股文格式的最大特点,在南宋制义中已经出现,但明代经义更加

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各个领域发展,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参与下,资本的分配形式发生改变,不是以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进行计算,而是以知识技术的参与度进行资产的分配,重视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总体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从不同方面阐述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希望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社会发展;影响 计算机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计算机技术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 1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1提高文化的传播程度 计算机技术对提高文化传播程度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符合现代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需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计算机有超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教师在科研研究阶段,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科技文化传播。最后,网络是现在宣传的主要阵地,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还可以与国外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传播程度的改变,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1.2促进经济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尤其管理信息系统在相应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现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工具,现在企业内部办公基本都依靠计算机,改变传统办公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初步了解,达成共识,谋求合作发展,实现企业之间双赢力度。企业与同行业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在竞争过程寻求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利润最大化支持,企业发展核心因素就是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快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1.3计算机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促进其它产业发展,比如电子商务、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核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依靠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发展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企业转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计算机企业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及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社会发展过程存在的弊端 2.1计算机技术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Internet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人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完成,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化,缺少直接沟通的亲切感,经常发展下去,容易促使人们之间产生隔阂,人与人之间更加陌生、冷漠,人的感情更加淡化,容易造成一些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出现对社会的恐惧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社会,但人们应该积极面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但还是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中的

4-7-论文初稿-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摘要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创于唐代,它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而均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明代的科举考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从明代社会的科举观、乡会殿三级科举考试状况、明代科举考试独具的特点、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论述。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明代政治制度认识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对明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史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是颇有助益的。 关键词:明代科举制度;科举;影响

Abstract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highly developed system of centralized political despotism. Chinese ancient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officially founded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in the next thousand year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de and have had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a and part of the content.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With great innovation in succe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From the Imperial Concept in M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wnship would house of three conditions,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ere discussed. Analysis of Ming M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research. While the social aspect of Ming Dynasty cultural,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function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but also quite useful. Keywords: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Imperial:influence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 通过十周的学习,这门通识课让我获益不浅,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小组的合作讨论下,我了解并知道了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以及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我重点了解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与前景。在这里我谈谈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不足的一些看法。 一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发展。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邓小平就说道:开放也是改革,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当中国的经济体制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旧开始朝经营权不断向地方和部门分散,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段扩大、管理手段更加接近国际通行做法。尤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这一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