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主题阅读

合集下载

丁立梅《高贵的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丁立梅《高贵的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丁立梅《高贵的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阅读丁立梅的《高贵的宁静》一文,完成18—21题。

(20分)①初见小闫,觉得他特西藏..,皮肤黝黑,头发微卷,一袭藏袍加身。

看不出实际年龄,二十多,或是三十多。

②因火车晚点,小闫接到我们时,已是凌晨两点。

拉萨的天上,挂着一个大而圆润的月亮。

③小闫热情地来握我们每个人的手,嘘寒问暖的,满脸璀璨的笑,牙齿泛着月光色。

他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嘴里亲热地叫着大哥大姐小弟小妹。

“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西藏!扎西德勒!”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说,把他的话送到每个人心上。

④高原的不适,被他的真诚冲淡了,大家兴奋地围着他,找到亲人般的。

从唐古拉山过来后,就一直病歪歪的一大姐,也被他感染了,精神抖擞地跟着他说:“扎西德勒!”⑤后来的数天,小闫一直跟我们朝夕相处着,是我们游西藏全程的导游。

西藏线路长,每日奔波在路上需十来个小时,加上高原缺氧,有些人身体吃不消,闹起情绪来。

小闫一再道歉,仿佛那都是他的错。

他自掏腰包买了西瓜请大家吃,并找着乐子逗大家,问:“朋友们,你们知道来过西藏的客人都怎么形容西藏吗?”“美!”我们不约而同说。

的的确确,西藏除了美,真的再找不到好的词来形容它。

天蓝得似水晶。

云是成群结队、前呼后拥的,一律的白而绵软。

放眼处,山高水阔,云雾缭绕。

草甸上,羊群或是牛群,似散落的珠子,白的,黑的,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

山坡下,间或端出一大片开得好好的油菜花,惹得大家一阵惊叫,油菜花呀!八月天里能见到油菜花,实属幸福。

还有高入云端的雪山,琼楼玉宇般的,在云雾的环抱中忽隐忽现,美得让人心疼。

人间仙境,非西藏莫属。

⑥小闫笑了,其实我们西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大美西藏!”大伙不依,齐声叫起来:“嗬,这哪里是四个字,分明还是一个字,美!”“看来我还真骗不了你们。

”小闫狡黠..地眨了眨眼,说:“对啊,就是美。

这样的美,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相遇啊,也许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来西藏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使劲地看,把西藏最美的景致带回家,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对!”众人响应。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答案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答案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答案引言《父亲的菜园》是中国著名作家丁立梅的短篇小说之一。

本文将进行《父亲的菜园》的阅读训练,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阅读训练第一部分:理解文章问题1:丁立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答案:丁立梅是现代中国的作家。

问题2:《父亲的菜园》是什么类型的作品?答案:《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短篇小说。

问题3: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主题是父爱、家庭和劳动。

问题4: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答案:故事发生在一个农村的菜园中。

第二部分:分析文中的人物问题1:文章中主要的人物是谁?答案:文章中主要的人物是父亲和女儿。

问题2:父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答案:父亲勤劳、朴实、乐观和有爱心。

问题3:女儿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答案:女儿善良、聪明、热爱学习和懂事。

问题4: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父亲和女儿之间关系亲密,互相关心和体谅。

第三部分:探究故事的寓意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种菜?答案:父亲种菜是为了能给家人提供新鲜的食物。

问题2:父亲给女儿的礼物有什么寓意?答案:父亲给女儿的礼物是对她勤劳和聪明的赞赏,同时也是父爱的表达。

问题3:故事中传递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答案:故事传递了劳动的重要性、家庭的温暖和父爱无限的价值观。

结论通过《父亲的菜园》的阅读训练,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丁立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这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的菜园和父女之间的情感,向读者表达了劳动的重要性、家庭的温暖和父爱无限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对《父亲的菜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的提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作品。

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丁立梅)阅读附答案

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丁立梅)阅读附答案

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丁立梅)(11分)①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

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②他说他是我10年前的学生。

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

③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

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的。

那时正值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朝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花。

④“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的,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的。

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⑤“是你啊!”我笑。

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

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

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

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

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⑥“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⑦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了窗户,碎玻璃划破了他的手,鲜血直流。

⑧“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

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

还问我疼不疼。

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

”他沉浸在回忆里。

⑨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

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⑩这令我惊奇。

丁立梅书籍

丁立梅书籍

1 遇见你的纯真岁月多年后, 遇见他, 他早已不做老师了, 眼神已不复清澈。

提起当年的学生, 却如数家珍般的, 一个一个, 都记得。

清清楚楚的, 一如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模样。

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2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

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

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3 向着美好奔跑生活或许是困苦的、艰涩的, 但心, 仍然可以向着美好跑去。

如这个男人, 在困厄中, 整出了一地的希望——一粒种子, 就是一蓬的花, 一蓬的果, 一蓬的幸福和美好。

4远方的远不久, 男人去了。

小女儿很思念他, 她在纸上画了一幅画: 无边的原野, 低矮的山坡, 弯弯的小路。

路边, 开着一朵一朵小花, 花瓣儿像极微笑的眼睛, 一路笑向天边去了。

小女儿不悲5小镇女人我离开小镇那年, 女人已不再摆地摊了, 而是买了两辆车子, 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 最近又听小镇人说, 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 我问, 她不盘发, 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 说, 如6槐花深一寸风吹, 有花落下来。

我捡一串攥手心里, 清凉的感觉, 在掌中弥漫。

白居易写槐花: “薄暮宅门前, 槐花深一寸。

”我以为这是花落景象。

古人尚不知花可吃, 或者, 知可吃而不吃, 是7你在,就心安的初听时, 以为笑话。

其实, 不是。

人世间的爱情, 莫不如此, 就是亲爱的人, 你必得在我眼睛看到的地方, 在我耳朵听到的地方, 在我手能抚到的地方, 好好存活着。

你在, 就心安的。

8住在自己的美好里听了, 有些惊诧。

再走过她时, 我仔细看她, 却看不出半点感伤。

她衣着整洁, 头发已灰白, 却像个小姑娘似的, 梳成两只小辫, 活泼地搭在肩上。

她抬头冲我笑一笑, 继续埋头做她的9等待绽放这就对了。

学海无涯, 就算你终其一生, 你也不可以穷尽所有的知识。

所以, 复习得到位不到位, 只是相对的。

《等你回家》阅读附答案

《等你回家》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20分)等你回家丁立梅(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

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狠狠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

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

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

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

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答案丁立梅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答案丁立梅

丁立梅《父亲的菜园》阅读训练及答案丁立梅父亲在电话里给我描绘他的菜园子:菠菜,大蒜,韭菜,萝卜,大白菜,芫荽,莴苣……里面什么都长了,你爱吃的瓜果蔬菜有的是,你就等着吃吧。

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这样的菜园子:里面的青翠缠绵成一片,深绿配浅绿,吸纳着阳光雨露。

父亲的菜园实在美好。

既而我又有些怀疑了,父亲虽是农民,但他使的是粗活,挑河挖地,他很在行。

而种瓜果蔬菜,是精致活,像绣花一样,得心细才行。

这一些,几十年来,都是母亲做的,父亲根本不会。

我的疑虑还未说出口,父亲就在那头得意地说,种菜有什么难的?我一学就会了。

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些呢,所以辟了很大的一个菜园子。

自从母亲的类风湿日益严重后,父亲学会了做很多事,譬如煮饭和洗衣。

想到年近七十的老父亲,在锅台上笨拙的样子,我的眼睛,忍不住发酸。

父亲却乐呵呵,说,等你回来,我到菜园子里挑了菜,炒给你吃,保管你喜欢的。

父亲的菜园子,在父亲的描绘中,日益蓬勃起来。

他说,青椒多得吃不掉了,扁豆结得到处都是,黄瓜又打了许多花苞苞,萝卜马上能吃了……我家的餐桌上,便常常新鲜蔬菜不断。

有的是父亲亲自送来的,有的是父亲托人带来的。

父亲说,市场上的蔬菜农药太多,你们少买了吃,还是吃家里带的好。

偶然得了机会,我回家转,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父亲的菜园子。

母亲坐在院门口笑,母亲说,你爸哪里有什么菜园子啊,学了大半年,他才学会种青菜。

这人笨呢。

父亲的菜园我疑惑,那,爸送我的那些蔬菜哪里来的?母亲说,是你爸帮工帮来的。

我不能种菜了,他又不会种,怕你没菜吃,他就去邻居家帮工,人家送他一些现长的瓜果蔬菜抵工钱。

怔住。

回头,瞥见父亲正站在不远处,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他因他的“谎言”被揭穿而羞赧。

嘴上却不肯服输,招手叫我过去,说,你别听你妈瞎说,我不止会种青菜的,我还学会种芫荽。

他领我去屋后,那里,新辟了一块地,地里面,一些嫩绿的小芽儿,已冒出泥土来,正探头探脑着。

父亲指着那些芽儿告诉我,这是青菜,那是芫荽。

适合初中生看的丁立梅的书

适合初中生看的丁立梅的书

适合初中生看的丁立梅的书1.丁立梅的写作课《丁立梅的写作课》是一本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它主要介绍了丁立梅老师年的写作方法和思路,以及近年来各地中考真题作文的链接。

2.美丽的四季写作原来好有趣《美丽的四季》是一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散文,它以温暖的文字描绘了四季的美丽景色和有趣的事物。

3.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丁立梅的代表作之一,被选为初中必读的现代文阅读之一。

它以简洁、深刻、富有情感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黄昏时刻,展现了生命的微妙和变幻。

4.有美一朵,向晚生香丁立梅的书初中必读,主题是“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这本书以丁立梅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生的追求和成长。

5.爱的语言丁立梅的书初中必读。

其中,丁立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向读者传递了关于爱和沟通的重要性的思考和启示。

6.蔷薇几度花丁立梅的书初中必读是《蔷薇几度花》,它被选作年四川雅安中考现代文阅读。

这本书以蔷薇为主题,通过描绘蔷薇花的美丽和坚强,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7.掌心化雪掌心化雪是指手掌心处的雪被紧紧抓着,无法放开。

这种意象象征着困境和困扰,让人感到无法承受的痛苦。

8.那些温暖的这本书被选作年江西省中考现代文阅读,主题是“那些温暖的”。

9.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这本书讲述了丁立梅喜欢的一种状态,他行走的路上,微笑着遇见了一些人。

和他们相遇就好像是同一棵树和一朵花,相逢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10.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这本书讲述了丁立梅在初中毕业之前的故事。

他在考试中考得很差,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

11.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这本书讲述了相依为命的爱的力量,它不仅体现了夫妻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扶持,更体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紧密关系。

这种爱是相互的,不仅是感情上的,更包含了责任和奉献。

12.如果蚕豆会说话这本书是初中必读的,它以蚕豆为主角,讲述了蚕豆通过语言交流的奇妙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思考和探讨一些问题。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阅读附答案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阅读附答案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阅读附答案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丁立梅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我在水池边洗碗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

我在洗衣间洗衣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

我泡了一杯茶,捧在手上恍惚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

它唱得欢快极了,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长曲更短曲。

我问他:“什么鸟呢?”他探头窗外,看一眼说:“野鹦鹉吧。

”②春天,杉树的绿来得晚,其它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

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

这只鸟才不管这些呢,它自管自地蹲在杉树上,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

偶有过路的鸟雀来,花喜鹊,或是小麻雀,它们都是赖不住寂寞的,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

唯独它,仿佛负了某项使命似的,守着这些杉树,不停地唱啊唱,一定要把杉树唤醒。

③那些杉树,都有五六层楼房高,主干笔直地指向天空。

据说当年栽植它们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领了一批孩子来,把树苗一棵一棵栽下去。

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杉树长高了,长粗了。

校长却老了,走了。

这里的建筑拆掉一批,又重建一批,竟没有人碰过它们,它们完好无损地,甚或是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④我走过那些杉树旁,会想一想那个校长的样子。

我没见过他,连照片也没有。

我在心里勾画着我想像中的形象:清瘦,矍铄,戴金边眼镜,文质彬彬。

过去的文人,大抵这个模样。

我在碧蓝的天空下笑,在鸟的欢叫声中笑,一些人走远了,却把气息留下来,你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你会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⑤鸟从这棵杉树上,跳到那棵杉树上。

楼后有老妇人,一边洗着一个咸菜坛子,一边仰了脸冲树顶说话:“你叫什么叫呀,乐什么呢!”鸟不理她,继续它的欢唱。

老妇人再仰头看一会,独自笑了。

飒飒秋风里,我曾看见她在一架扁豆花下读书,书摊在膝上,她读得很吃力,用手指着书,一字一字往前挪,念念有声。

那样的画面,安宁、静谧。

夕阳无限好。

⑥某天,突然听她的邻居在我耳边私语,说那个老妇人神经有些不正常。

“不信,你走近了瞧,她的书,十有八九是倒着拿的,她根本不识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丁立梅主题阅读惠军明主题导引: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

江苏东台人。

曾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爱人》等杂志发表文章。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

文章被选进《感恩父爱》等上百种文集。

有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题。

苏轼曾说过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孝渐熟,乃造平淡。

”丁丽梅的散文作品“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堪称平淡之典范。

她的散文作品几乎不涉及重大题材,描写的都是平淡生活的琐碎小事,但她却善于从细微之处寻找到生活的至味。

丁立梅的文字干净得像棉花或者云朵,精致得有如瓷器或者根雕,她以独特的语言表达,唤起了人们久藏在内心深处的幸福感。

《诗经里的那些情事》序丁立梅喜欢阳光的天。

钻石一样的阳光,在人家房屋顶上闪亮,在一些树枝上闪亮,在楼前的道路上闪亮。

来来往往的行人头上、身上,便都镶着阳光的钻石,无论贫富,无论贵贱。

阳光善待每一个生命。

做桂花糕的老人,又推出了他的小摊子,在路边现做现卖。

硬纸板上,简陋的几个字当招牌:宫庭桂花糕。

我买一块,味道真的很好,绵软而香甜。

暗地想,是哪朝哪代宫廷制作此糕的秘方,流落到民间来的?会不会从诗经年代就有了呢?如此一想,我的舌尖上,就有了千古绵延的味道。

楼下人家的花被子,在阳光下晒太阳。

陪同花被子一起晒太阳的,还有两双棉拖鞋。

一双红,一双蓝。

这是一对夫妻的。

女人在街头摆摊卖水果,男人是个货车司机。

我遇见过两次,路灯下,他们伴着一拖车的水果,回家。

男人在前面拉,女人在后面推。

晚风吹。

这是俗世,烟火凡尘,男人的,女人的。

爱着,生活着。

每遇见这些景象,我的心里,都会蹦出欢喜来。

我会发痴地想上一想,几千年前,也是这样的晴空丽日么,也有这样俗世的一群罢。

那时候,野地里植物妖娆,卷耳、谖草、薇、芣苢、唐、蔓……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可亲的温暖的名字。

天空无边无际。

大地无边无际。

草木森森,野兽飞鸟自由出没。

人呢?人也是一株植物的,饱满葱茏,随性而长。

男人们多半强壮,他们打猎。

他们垂钓。

他们大碗喝酒,击缶而歌。

艳遇遍地,不期然的,就能遇到一个木槿花一样的女子。

他们爱得辗转反侧,心底里,欢唱着一支又一支快乐的歌谣,都在说着爱。

女人们则有着小麦一样的肤色,丰满而美好。

她们采桑采唐采薇,亲近着每一株植物,把它们当作心中的神。

她们放牧着牛羊,在山坡上唱歌跳舞。

她们采葛采绿,织染衣裳。

她们在梅树下,大胆地呼唤着她们的爱情: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她们守候在约会的河畔,望穿秋水,跺着脚发着狠: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真喜欢他们的歌谣啊,率真,野性,是未染杂尘的璞玉。

他们用它,在俗世里,谈情说爱,聊解忧愁。

我常不可遏制地陷入冥想,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是去水边采荇菜的女子,有着绿色的手臂,绿色的腰肢。

是在隰地采桑的女子,布衣荆钗,远远望见那人来了,耳热心跳的。

是在沟边采葛的女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思无限长。

是把家里的鸡鸭牛羊养得壮壮的女子,守着门楣,洗手做羹汤,只盼良人能早归……我还能做什么好呢?这些日常的琐碎啊,即使换了朝改了代,那琐碎也还在的。

它们如同血液,渗入生命里,和着生命一起奔流。

就像我窗外这凡俗着的一群。

千百年了,人类从来不曾走远过,还在俗世里活着,爱着,唱着他们自己的歌谣。

我能做的,唯有倾听。

选自《诗经里的那些情事》一书赏析:女作家丁立梅有浓厚的古典情怀,她侧耳倾听着大自然的律动交响,徐缓地注目着大千世界的流转变化,她感受到了无所不在的愉悦和幸福。

作家内心细腻敏感,视角独特,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她的文字美丽而温暖,一行行素净文字如同清澈的小溪静静流淌,回环曲折着慢慢涌进我们的内心。

丁立梅的抒情散文回荡着灵魂的声响,涌溢着真情,散发着小女人的情致,阅读它们让我们在欣喜中产生无限的联想。

欣赏着这篇精美的序文,折服于文字的魅力,在沉醉中我们恍若闯进诗经里。

拂去历史的迷雾,我们仿佛看见了一群古代的小女子,她们徜徉在明月清风中采葛采绿,经营着一段俗世的好日子。

秋夜丁立梅满满的月光,带着露珠的沁凉,扑到我的窗前,我才发现,秋了。

秋天的月光,不一样的。

如果说夏天的月光是活泼的、透明的,秋天的月光,则是丰腴的、成熟的,千帆过尽,无限风情。

它招引得我,想到秋夜底下去。

对那人说:“去外面走走?”他几乎没有一刻的犹豫,应道:“好,我陪你。

”门在身后,轻轻扣上。

一前一后的脚步声,相互应和,沙沙,沙沙,我的,他的。

黑夜里看不见我们的笑,但我们在笑,是两个顽皮的孩童,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溜到他们视野之外去,心里面有窃喜。

小区睡了。

夜是宁静的,更是干净的。

空气里,流动着的是夜的体香,树木的、花的、草的,还有露珠的。

白天的尘埃不见了,白天的喧闹不见了,白天的芜杂不见了,连一扇铁门上的难看的疤痕,也不见了。

每家每户的窗前,都悬着一枚夜色,像上好的绸缎。

一切的坚硬,在此刻,都露出它柔软的内核,快乐的,不快乐的,统统入梦吧。

再也没有比夜更博大的胸怀了,它可以容下你的得意,也可以收留你的失意;它可以容下你的欢笑,也可以收留你的忧伤。

夜不会伤害你。

花朵是潮湿的,比白天要水灵得多。

弯腰,辩认,这是月季吧?这是一串红吧?这个呢,是不是波斯菊?打碗花是一下子就认出来的,因为它们开得实在太热烈,一蓬一蓬的。

尽管夜色迷蒙,还是望得见它们一张张小脸,憋得通红地开着。

它们拼尽全身力气,努力绽放出自己最美的容颜,呈给夜看。

是等待君王宠幸的妃子么?一豆灯下,临窗梳妆,对镜贴花黄。

而一旦白天降临,它们的花朵,全都闭合起来,一夜怒放,不留痕迹。

真是,真是,怎么傻得只在夜里开呢?嘴里面嘀咕着,心里却在为它鼓掌,都说女为悦己者容,花也是啊。

它只开给夜色看,那是它的宿命,更是它的执着。

“坐一会吧。

”我们几乎同时说。

偌大的草地边,随边找一处石凳,我坐这头,他坐那头。

石凳沁凉如玉。

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薄凉的,带了露珠的甜蜜。

草的香味,这个时候纯粹起来,醇厚起来,铺天盖地,把人淹没。

虫鸣声叫得细细切切,喁喁私语般的。

树木站成一些剪影,月光动一下,它们就跟着动一下。

初秋的天空,星星们稀了,可是,仍然很亮。

想起遥远的一句话:“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

”那时还小吧,当流星划过天空,小小的心里,会一阵惊颤:是谁走了?谁呢?身边的亲人,都在,我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很不放心。

母亲不知我的心,母亲轻轻打我的手,问:“丫头,傻乎乎想做什么?”我是在那个时候就有了恐惧的,恐惧失去,我想紧紧抓住,不再松手。

而事实上,在随后长大的过程中,我不断面对着失去,无可奈何。

先是和我同岁的表哥,10岁那年夏天,下河游泳,溺水而亡;后来,我小学的同桌,一个大眼睛的女孩子,出天花死了;再后来,走的人陆续多了,他们有的是我的少年玩伴,有的是我的中学同学,有的是我的朋友。

昨日还笑语喧喧的一个人,今日却阴阳相隔。

及至成年后,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听到一些不幸的消息,村子里,曾经我相熟的某个人,走了。

直到我的外公、外婆,祖母、祖父,相继离去。

我轻轻叹:“我生命中的人,一个一个少去了。

”他过来握我的手,他说:“我们好好过。

”笑了。

消失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未知,我们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吧。

可握住的,是当下。

当下,我们活着,我们都在,那就好好相待,不浪费每一寸光阴。

比如,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个秋夜的宁静,现世安稳。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当年宫女的幽怨,留在那年的秋夜。

她们终身所求,只不过是一夕相守,却不能够,只能陪着流萤,渐渐老去。

我感谢我身边的这个人,他在,他让一个秋夜,充实。

他问:“冷吗?”我答:“不冷。

”我们不再说话,夜色温柔地漫过我们,我们也成了夜色中的一分子,成了自然的一分子,像一株草,一朵花,一枚树叶子。

安静着,恬淡着。

选自作者博客赏析:素手琴心的女作家丁立梅,有着丰盈、细腻的感情,她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秋天的夜晚,将自己的情愫洒向夜晚的一草一木。

丁丽梅安静恬淡地生活思考着,最终和天地夜色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的一份子。

伴随着作者淡淡的低唱轻吟,悠然的散漫思考,我们读者很快进入到沉静空灵的世界中去。

在这个被平庸文字充斥的浮躁世界,也许只有这样的素净淡雅文字才配得上洗涤我们的眼睛和情感,才能安妥我们不安的魂灵。

挂在墙上的蒲扇丁立梅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物什,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

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

更像工艺品。

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还是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

我停下来买一把。

他问,买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

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那个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

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担着一担子的蒲扇,到乡下来。

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

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着。

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

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笋白着。

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

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走上一遍。

镶了边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风,不爽快。

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待下一年夏天再用。

晚上,村人们自动组合,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

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

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

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湿了!理她呢。

撇撇嘴,嬉皮笑脸着,“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

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

萤火虫装了大半瓶。

真可怜了那些小虫子,它们若不是那么招摇,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运?到最后,如何安置那些“囚犯”的,孩子们已不理会了,那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

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来,再捉。

夏夜的天空下,萤火虫永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玩累了,一个个躺到自家搭在门前的门板上,安静下来。

夜渐渐深了,四周的声音,渐渐隐伏于夜的深处。

这个时候,稻花的清香,随着风飘来,一阵一阵。

有鸡在梦中打鸣。

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

祖母摇着蒲扇讲故事,重重复复讲的都是小媳妇遇到恶婆婆了。

她摇着摇着,那速度就慢下来,嘴里的呢喃,终至消失。

鼾声起。

我们抬眼看她,她坐在椅子上,头垂着,嘴巴微张。

握蒲扇的手,也垂着。

我们扯拉她手里的扇子,祖母惊醒,用扇柄轻敲我们的手,笑说,调皮啊。

复又摇起来……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

曾经一个个摇着蒲扇的人,都跟着岁月远去了。

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

而我每次回乡下,母亲都要告诉我,哪个我熟悉的乡亲,也走了。

偌大的乡下,再不见了蒲扇的影子。

家家都装电扇了,甚至蚊帐里,也挂上一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