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全球气候变化(导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时期气候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及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学习重点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学习难点全球变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预习自测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__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适应对策(1)控制 ___________ 排放,例如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2)增加温室气体 ________,例如植树造林、保护原有植被。
(3)适应气候变化,例如培育新品种、调整农业结构、建防护堤坝等。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质疑探究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阅读课本P48、P49页图2、29、图2、30,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2、人类那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3、归纳全球变暖主要原因?二、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与应对措施1、阅读教材P49页图2、31,探究全球变暖对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
(1)、被威胁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2)、人们为何特别关注海平面上升现象?(3)、你知道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还会产生那些影响吗?2、针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结合教材P50页活动从不同角度列举减少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3)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品种、结构):(4)技术手段:(5)公众参与:当堂检测1、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2.4全球气候变化》导学案.doc

《2. 4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了解地质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协作讨论,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掌握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说出3-5个措施)。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气候变化的对策。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案通读教材,依据导学案作好对书本基础知识的勾划,标注关键词。
2.课前完成预习案,并将预习案中不能理解的问题用双色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处。
3.课后高效完成训练案,并记忆当堂所学知识。
预习案I •教材助读:阅读教材P46-50完成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1)概念: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冷暖和干湿的变化,其原因包括多方面,其变化具有周期不一、冷暖交替的特点。
2.近现代气候变化(1)时间尺度:19世纪末至今。
(2)变化特征:虽然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
(3)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的数量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1)原因:冰川融化和o(2)影响:改变,海拔较低的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增加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北半球气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多使用 02. 植树种草。
3. 防止 o4. 减少消费,减少 排放,尽可能使用 工具。
II.预习自测 1.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 2. 二氧化碳能使大气变暖的原因在于其吸收()A. 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读“北半球平均气温距今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3.下列有关近io 。
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明显变化B.无规律变化0.2c.持续上升 D ,波动上升 00r\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
导学案2.4全球气候变化

2014-2015 学年 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 导学案 编号:030 使用时间:2014年 12 月12日 1 2.4全球气候变化 编写人:王美霞 审核组长:郑海燕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及全球变暖的原因。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重难点】全球气候变的可能影响。
(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 (1)概念:长期________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和________变化。
(3)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___________跨度大,周期长。
②近现代时期: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气候变化。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1)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___________。
(2)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__________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3)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_________。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1)原因:_______________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
(2)后果:改变海岸线,淹没____________的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 (1)有利影响: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延长,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2)不利影响:某些地区___________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农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______________,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 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多使用___________。
2.植树种草。
3.防止森林火灾。
4.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______________。
2.4 全球气候变化 学案

2.4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学习重点1.知道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和对策3.提高环境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阅读教材P 46~47页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是气温 ,降水 。
2.近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 。
思考: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 ___ ②_______________ ___ 全球变暖图解:二、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1.减少 的排放:⑴ ,⑵ ,⑶ 。
2. ,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三、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阅读教材P 48~49页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P49 活动1.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是大气多年的平均状态,所以各地的气候是一直不变的B.近一二百年,全球气温在持续增高C.全球变暖将会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D.全球变暖会使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更加发达 2.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之一。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
图中的树木年轮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规律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3.19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 )A.波动下降现象B.波动上升现象C.变化不定D.变化平稳4.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甲烷C.氟氯烃D.一氧化碳 5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平面上升B.臭氧大量破坏C.湖泊减少D.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6.破坏森林导致大气中( )A.二氧化碳增加B.一氧化碳增加C.氟利昂增加D.二氧化硫增加。
高中地理必修1-2.4-全球气候变化 -导学案设计

2.4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填写:2016级班组姓名【学习目标】·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况及尺度问题·掌握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自主学习】1.全球气候的变化(阅读课本P46-47)⑴气候变化:指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和变化⑵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阅读课本P46-47)①时间尺度·地质年代气候变化:波动变化,时间跨度大,变化周期长·近现代气候变化: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
②空间尺度: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而言,并非每个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2.全球变暖(阅读课本P47-49)⑴原因:①;②。
⑵影响①和海水热膨胀,使得海平面上升,和部分岛国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③影响水循环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的发生,导致和灾害,同时地表径流的变化,影响地表水循环。
⑶措施①针对CO2排放量的措施:②针对森林遭破坏的措施:【合作探究】树木的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下页“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A.河流封冻的时间长B.海平面下降C.暖冬频繁 C.常年发生水灾【自主演练】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B.太阳黑子增多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二氧化碳溢出2.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①全球地球径流增多;②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所致;④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特别是我国有关专家长期以来对气溶胶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
《2.4 全球气候变化崔芳》导学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1.明确全球气候冷暖交替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近百年来全球变化的特点及原因2.明确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掌握人类应对全球变暖的适应性对策探究学习主干知识: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
气候变化海平面。
危害:。
2.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影响生产。
具体:。
影响过程。
导致。
控制排放,3.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增加吸收适应变化重点解析:全球变暖原因及解决措施1.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2.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3.解决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森林,恢复植被.能力训练: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A.气温降低B.降水明显增多C.没有变化D.气温升高2、全球变暖的后果是()A.扩大沿海低地的面积B.全球利大于弊C.温带地区降水增加D.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3、下列不属于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A.全球变暖B.臭氧层遭破坏C.酸雨危害D.核放射性污染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人为原因是()A.滥捕野生动物B.大量修建水电站C.森林被严重破坏D.海洋不断遭到污染5、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6、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④加强国际间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B、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较明显C、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呈下降趋势D、从季节来看,我国冬季增强最明显8.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至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2.4全球气候变化导学案 编号

高一地理编号:DL-BX1-024《全球气候变化》导学案(三)编写:郑雄备课组审核:曹祖新教研组审核:覃新坤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说明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3、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列举人类的对策。
【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气候变化的概念:不断变化中按时间尺度分为、、。
近代气候变化特点:。
原因:。
海平面。
危害:。
可能影响影响生产。
具体:。
影响过程。
导致。
适应对策:、、等。
二归纳探究:教师批阅定等全球气候变化三课堂检测:1、百余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是()A.波动上升 B.波动下降 C.变化不定 D.渐趋平稳2、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3、全球变暖的后果有: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A.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B.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C.一月份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D.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5、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零度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B、全球将普遍变的干旱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6、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因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述的“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四、能力提升:1、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烃、一氧化碳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2、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A.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B.保护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C.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影响D.高纬度国家不需要防治全球变暖3、如果全球变暖,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我国将被淹没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4、图2-28所示曲线反映的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图2-28A.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次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D.美化环境,减弱噪音5、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①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④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6、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正确措施有()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②尽量多采用新能源③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④大力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读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2.4 全球气候变化 导学案2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学习目标】根据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带来的影响(强调负面)
【知识链接】 全球气候如何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找到答案后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1、海平面上升是因 和 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继续的。
2、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 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3、全球变暖预示着 增加,生长期 ,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
4、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将 ;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 。
5、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 与 。
一、合作探究
探究内容一 全球变暖之海平面上升
探究材料 教材P48图2.31配合下列材料
孟加拉国,面积14.7万k ㎡,人口约1.6亿,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8倍。
1、海平面上升对孟加拉国有什么影响?(土地、人口、经济等方面)
探究内容二 全球变暖之农业生产
探究材料 加拿大,面积998万k ㎡,人口0.35亿,平原面积广阔,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很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全球变暖对加拿大农业有什么影响?
(提示:从积温、生长期、适宜耕种面积来分析)
探究内容三 全球变暖的总体利弊评价
【课后拓展】
写一篇关于你所代表的国家与全球变暖的资料
要求:
1、利弊分析
2、100字以上 P48 P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地域辽阔。
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
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的变化
读图(图2.28)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是什么?
2、全球气候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读图(图2.29)想一想:近现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总趋势怎样?注意:全球气温生个,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的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特占J变化----------------
_________________ 时期--------[周期 ______________
总体趋势
_________________ 以来 -------------- ------------------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读图(图2.30)想一想: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有何联系?
2、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3、哪些人类活动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假设学校派遣专家团前往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请大家以小组为
单位,在下列地点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研究对象。
材料一:两极地区是地球最寒冷的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气温非常低,以至于几乎没有植物生存。
南极是广袤的冰雪大陆,企鹅是这片大陆的主人;北极则是浮在汪洋上的海冰。
两极冰川占地球总
量90%以上。
1.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地区冰川将怎样变化?
2 .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地的生物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二:马尔代夫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是南亚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地势低平,平均海拔
仅1.2m,海拔最高处也不过6m ;该国无河流,但地下水丰富,可掘井取水;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世界有名的旅游景点。
旅游业、船运业、渔业是马尔代夫经济的三大支柱。
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马尔代夫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凉爽,1月平均温度为1 C到-35 C,7月平均温度为11 C到27 C。
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mm。
俄罗斯农业主要分布在较为温暖的西部。
1•限制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俄罗斯农业带来怎样影响?
材料四:我国南方主要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其东、南面均临海。
面积占我国面积的25%,人口占55%。
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地。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水稻生长期气温超过30 C时,产量将会下降;而夜晚每升高1C,水稻产
量将下降10%。
1 .在气候方面,在我国南方种植水稻有何优势?
2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南方水稻产量有何影响?
材料五: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其面积与美国国土面积相当。
位于非洲北部,气候炎热干
燥,年平均气温20 C,夏季极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0mm,而年蒸发量则高达2019mm
以上,是世界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区之一。
1.撒哈拉沙漠为何终年炎热干燥?
2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撒哈拉沙漠有何影响?
材料六: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降水量在
2019mm以上,亚马逊流域的季节性降水使亚马逊河及其支流经常泛滥成灾,带来巨大损失。
亚马逊雨林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0%,被称为“地球之肺”。
1 .为什么亚马逊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2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亚马逊雨林有何影响?
四、因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小组讨论:针对气候变化,我们应有哪些预防和适应对策?作为一个高中学生,我们能为延缓全球
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课堂练习: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 暖干一暖湿一暖干父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 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 .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3.
气候因素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援助发展中国家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停止使用煤炭,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
4.
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姪、一氧化碳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
)
一、 气候变化可能的影响 二、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控制气候变化主要途径是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采取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1>控制排放温室气体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
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 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
用比例,提高工业的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 门的能源效率,控
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固碳技术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二氧化
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
但能否成为实 用技术还是未知
数。
3、 农业措施主要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 政策手段:
从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一是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 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二是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
(包括各国之间
的联合履约),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 训等。
5、 技术手段:
从可供选择的技术来看,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
面对全球气侯 变化问题,发达国家己把开发节能和新型能源技术列为能源战略的重点。
A .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5.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A .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C.海水温度增高膨胀所致 补充资料:
B.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 D. 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
)
B.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 D.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很多有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不仅切实可行,而且成本低廉。
这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尖端技术,往往是从很简单的措施着手,如双层玻璃、使用保温墙体的建筑、节能灯、节能家电产品、待机状
态时不耗电的电视和复印机灯。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节省能源意味着减少污染。
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可以避免排放造成增温效应的温室气体。
这两种选择不仅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还能减少其他的污染,如导致哮喘发病率增加的城市空气污染、酸雨等。
以下列举的仅仅是部分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各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如节能灯、节能家电等各种节能产品,节能建筑
-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电、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
小水电、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
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消耗大量能源的企业应当尽快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促进能源结构朝
着有利于环境、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方向转变。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
•购买有节能标识的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节能灯等。
尽管它们的价格较贵,但可以
节省电费支出。
•尽量少用空调,自然通风对你的健康更有好处。
•如果你的城市阳光充足,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购买绿色电力,如果你的供电公司提供这种清洁的电力产品;或者告诉供电公司(通过地方114查号台,你可以轻易地得到他们的电话),你希望获得更多清洁的电力。
•节约用水,拧紧水龙头,因为水是珍贵的资源
•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不要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果只用遥控器关闭时,则电视将处于待机
状态,仍将消耗电源),当不看时,应该关掉电视机电源
•不要长时间淋浴
•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
在工作中或学校,你可以:
上面提到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工作中或学校,但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休息时关闭电脑显示屏
•节约用纸,双面打印,使用再生纸
•邀请专家为你的办公楼(或饭店、学校等建筑)做一次能源审计,专家能指出能源利用的不合理
之处,可以帮助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能源费用
•购买节能的办公用品,如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节省能源费用
•督促你的公司开展详细的能源利用的审计,包括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积极寻求提高能源效率的
方式。
•说服你的公司购买绿色电力,如果当地的供电公司提供绿色电力产品;即使没有,你们的要求也
将引起电力公司对绿色电力的关注
•在你的学校开展能源调查项目,改进能源浪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