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6.6.2、强碱滴定弱酸
NaOH + HAc = NaAc + H2O 以 c=0.1000mol/L 的 NaOH 滴 定 20.00ml , c(HAc)= 0.1000mol/L的HAc进行讨论。
1、滴定前
HAc的Ka = 1.8×10-5
pH = 2.87
2 、计量点前
当加入19.98ml NaOH时
pH = 9.66 选酚酞(9.1)或百里酚酞 (10.0)作指示剂。
因为 c· Ka3 = 0.033×4.4×10-13 < 10-8 , 不能直接滴定。
2.多元碱的滴定 判断能否分步滴定原则与多元酸相似。
(1)c· Kb1≥10-8, 且 Kb1 / Kb2 ≥104. 第一计量点附近有明显突跃。
NaOH滴定HCl溶液的pH
pOH = 4.3
pH = 9.7
计量点前后± 0.1%相对 误差范围内溶液pH值之变 化,在分析化学中称为滴 定的pH突跃范围,简称突 跃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以此 突跃范围作为依据。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 部或一部分落在滴定 的突跃范围之内 可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
强酸滴定强碱 : HCl NaOH 突跃范围9.7~4. 3
0.1000 20.00 0.1000 19.98 c( H ) 20.00 19.98 pH = 4.3 5 10 5 (mol / L )
3、计量点时 加入20.00ml NaOH,HCl全部被中和,生成NaCl和水。 pH = 7.0 4、计量点后(pH值的计算 决定于过量的OH-的浓度 ) 当加入20.02ml NaOH, 即NaOH过量0.1%.
缓冲作用? 一 般 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 共轭酸碱对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K
w
=[c (H+ )/c]·[c (OH-)/c]
5/25/2019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4.溶液的酸碱性
影响因素:酸碱本身授受质子的能力 溶剂受授质子的能力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两性物质和多元弱酸弱碱的计算
酸碱溶液pH的计算步骤
• 全面考虑、分清主次、合理取舍、近似计算
物料平衡 电荷平衡 *质子条件 化学平衡关系
[H+]的精确表达式 近似处理
近似式
进一步近似处理
先判断溶液性质,再利 用相应的公式计算
• 稀溶液中,用pH值表示酸碱性:
pH = - log c(H+)
pH+pOH=14
• 水的电离:H2O ⇌ H++OH-
Kө=c(H+)c(OH-)/c(H2O)
水的离子积
KWө =c(H+)c(OH-)=Kө·[H2O]
22℃时,KWө =10-14即一定温度下 ,水溶液中H+和 OH-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缓冲溶液的组成: 弱酸及其共轭碱 弱碱及其共轭酸
• 一般是由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如 HAc-Ac-, NH4+-NH3等,抗外加酸碱、抗稀释; 两性物质也是。
• 高浓度的强酸或强碱溶液(pH<2或pH>12)也 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抗外加酸碱但不抗稀释。
酸碱滴定曲线与酸碱平衡曲线的关系探讨

酸碱滴定曲线与酸碱平衡曲线的关系探讨酸碱滴定曲线与酸碱平衡曲线在化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曲线。
它们之间存在关系,但也有一些区别。
酸碱滴定曲线是通过酸碱滴定实验得到的。
滴定实验是一种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滴定实验中,通常将一定浓度的酸(称为滴定试剂)滴加到含有一定浓度的碱(称为滴定物质)的溶液中,或将酸滴加到含有碱的溶液中,然后记录每次滴加酸的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酸滴加量与溶液pH值之间的关系,从而画出酸碱滴定曲线。
酸碱滴定曲线通常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包括曲线起点、终点和中间区域的变化。
在曲线起点,滴定试剂的滴加量较小,溶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较高,所以溶液的pH值较低。
在曲线终点,滴定试剂的滴加量较大,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较高,所以溶液的pH值较高。
在曲线中间区域,滴定试剂的滴加量较适中,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处于中间范围,所以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
酸碱平衡曲线是通过测定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浓度,然后计算得到的。
在酸碱平衡曲线中,我们可以根据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及物质的摩尔比,计算出溶液的pH值。
酸碱平衡曲线通常可以用来研究酸碱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况,例如温度、浓度等。
通过研究酸碱平衡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酸碱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溶液的酸碱行为提供参考。
酸碱滴定曲线和酸碱平衡曲线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印证。
当滴定试剂和滴定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已知时,酸碱滴定曲线与酸碱平衡曲线可以通过相同的数据得到。
如果通过滴定实验知道了滴定试剂与滴定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比,我们可以根据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出溶液的pH值,然后画出酸碱平衡曲线。
反之亦然。
酸碱滴定曲线与酸碱平衡曲线都是研究溶液中酸碱行为的重要工具。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但在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上有所不同。
通过研究酸碱滴定曲线和酸碱平衡曲线,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性质,为化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习题答案1. 计算pH=5.00时,0.10mol·L -1的HAc 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
解:()36.01076.11010][][500.500.5=×+=+=−−−++θδa r r K H H HAc ()()()1036.036.010.0−⋅=×=⋅=L mol HAc c HAc c r δ()()64.036.0111=−=−=−HAc Ac δδ()()()11064.064.010.0−−−⋅=×=⋅=L mol Ac c Ac c r δ2. 计算0.10mol·L -1的HCOONH 4溶液的pH 。
解:由于HCOO -和NH 4+分别为弱碱和弱酸,此溶液为两性溶液体系,其中:()()()5143441077.110/1077.1−−+−×==×=NH K K NHK HCOOH K b w a aθθθ所以,根据两性物质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可得:()()500.6 1077.1101077.1lg lg 51444=×××−=−=−−−+NH K HCOOH K pH a aθθ* 两性物质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中涉及到的两个平衡常数均是酸的解离常数。
* 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本题计算结果需要保留有效数字三位,也就是6.500。
3. 欲配置pH=5.00的缓冲溶液,现有0.1mol·L -1的HAc 溶液100mL ,应加0.1mol·L -1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解:设需要加0.1mol·L -1的NaOH 溶液x mL , 则根据缓冲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可得:()()()()()()()()()00.5 101.0101001.0101.0lg1076.1lg lg lg ][][lg3335=××−××××+×−=−+=+=+=−−−−−−x x NaOH V NaOH c HAc V HAc c NaOH V NaOH c pK HA n A n pK HA A pK pH r r r a a rr a θθθ解方程得到:()()mL mL x 2106.064×≈=4. 取50mL0.10mol·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与20mL0.10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稀释到100mL ,测得此溶液的pH=5.25,求此一元弱酸的θa K 。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PH=7.76
(3)等量点时,HAc 全部生成 Ac-:
[OH-]=
K
b
cb
=
K
w
K
a
cb
=5.3×10-6
PH=8.73
(4)等量点后,[OH-]=[NaOH]过量
例加 20.02mLNaOH,
过量 0.02mL, a=1.001,COH
0.1000 0.02 = 40.02
=5.0×10-5(mol/L)
10 pH
t
cep HX
Kh,1=
Kw K a,3
HPO42-+H2O→ H2PO4-+OHH2PO4-+H2O→ H3PO4+OH例 1.求 0.10mol/L Na2CO3 的 PH
Kh,2=KKaw,2
Kh,3=
Kw K a,1
NH4Ac: NH4++H2O→NH3H2O+H+
Ac-+H2O→HAc+OH-
H++OH-→H2O NH4++ Ac-+H2O→NH3H2O+HAc
[H+]≥10Ka
pH≤pKa-1
[H+]≤
Ka 10
Ka 10
<[H+]<10Ka
pH≥pKa+1 pKa-1<pH<pKa+1
[In ] [HIn ]
≤0.1
[In ] [HIn ]
≥10
[In ] 0.1< [HIn ] <10
[H+]=Ka
pH= pKa
[In ] [HIn ] =1
NH3 的 Kb(B)=1.8×10-5, 共轭酸的 Ka(HB)=Kw/ Kb(B)=5.5×10-10)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应用化学课件)

0.10
H 3 O Ac
0
0.10 x 0.10
0.10
x
0.10 x 0.10
c(H ) c(Ac ) x(0.10 x) 0.10 x
Ka
1.8 10 5
c(HAc)
0.10 x
0.10
(H + ) = = 1.8 × 10−5 mol ⋅ L−1 , pH = 4.75
c (H ) 1.8 10 5
100% 0.018%
c
0.10
在0.10mol·L-1HAc溶液中,α(HAc)=1.33%,
pH=2.87。而在0.10mol·L-1HAc- 0.10mol·L-1NaAc
混合溶液中,pH=4.74,α(HAc)只有0.018%,
HAc的解离度降低到原来的1/72。
c( HAc ) / c
0.99
( )Τ
pK
lg
4.75
lg
4.76
a
− lg
−
c
(
Ac
)
/
c
1.01
( )Τ
在Hac和NaOH共存溶液中,加入少量HCl或NaOH,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化!
( − )Τ
⑴弱酸—弱酸盐
例HAc-NaAc,H2CO3—NaHCO3
HA(aq) H 2O(l)
⇌
H3O (aq) A (aq)
K a ( HA )c( HA )
c( H 3O )
c(A )
两边取负对数,则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x

(2) 将参考水平得质子后的形式写在等式的左边,失质子 后的
形式写在等式的右边. (3) 有关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总的得失质子的物质
的量
第23页/共119页
例: 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确定参考水平(Zero Level): H2O,
酸 HAc
质子 + 碱 H+ + Ac-
共轭酸碱对
第3页/共119页
关于共轭酸碱对的例子(p46)
酸
共轭碱 + 质子
HF
H
2P
O
4
H6Y2+
NH4+
F-
+
H+
H
P
O
24
+
H+
酸 碱
H5Y+
+
H+
半 反
NH3
+
H+
应
结论:酸碱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
第4页/共119页
例: HAc在水中的离解反应(p47)
半反应1:
HAc
Ac- + H+
半反应2: H+ + H2O
总反应: HAc + H2O
简写为:
HAc
H3O+ Ac- + H3O+ Ac- + H+
在这里,溶剂水起到碱的作用! 结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第5页/共119页
碱(NH3)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反应:
NH3 + H+ H2O
化学知识--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c H 2 S4O 0 .1 mL o 1 l
c 1 2H 2S4 O 2cH 2S4 O 0.2mo L 1l c2 H 2S4O 1 2cH 2S4O 0 .0m 5L o 1l
通式
cbB acB
18.05.2020
a b
16
滴定度:每ml标准溶液所能滴定的被测物质的质量
(在例行分析中常用)
17
滴定度与摩尔浓度的转换:与反应计量关系有关
6 F 2 eC 2 O 7 r 2 6 F 3 e2 C 3 r
c V 6c V M m F2e F2e
C2O r72 C2O r72
C
A B
C D
Kw:水的离子积 Ka:酸的解离常数 Kb:碱的解离常数 Ksp:溶度积 Kt:滴定反应常数
Kinetic Equilibrium
time
region region
18.05.2020
3
方法特点
适用于常量组分(含量>1%)的测定; 相对误差一般约为±0.2%,准确度较高; 仪器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故当 18.05.2020 Kc106,反应即可定量进行完全。
6
3、反应速度要快
如果反应慢,无法确定终点;
加热、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入催化剂。
4、有合适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人眼:利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仪器:利用溶液体系中某一参数的变化。
5、试液中若存在干扰主反应的杂质
必须有合适的消除干扰的方法。
18.05.2020
§3-1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滴定分析过程和方法分类
方法介绍
18.05.2020
滴定管 滴定剂
锥形瓶 被滴定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试验示例】在10ml 1 mol/L HAc溶液中加入2滴甲基 橙,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加入少量NaAc固体,振摇使之 完全解离,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甲基橙在pH≤3.1的溶液中呈现红色,在pH≥4.4的溶 液中呈现黄色,上述实验现象表明,少量NaAc固体的加 入,使HAc溶液的酸度降低了。这是由于HAc溶液中存 在下列解离平衡: HAc H+ + Ac— NaAc的加入使溶液中Ac—的浓度增大,上述HAc的解 离平衡向左移动。Ac—浓度的增大,致使H+的浓度减小, HAc的解离度也随之降低。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概念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 H+ )的物质是酸;凡能接
受质子( H+ )的物质是碱。在一定条件下能给出质子,在另一条件下 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两性物质。当酸HA给出质子后形成A—,A—自 然对质子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故A—是一种碱,亦即酸给出质子生成 相应的碱。同理,碱(A—)接受质子后又生成相应的酸(HA)。这种因 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化的每一对酸碱(HA和A—)称为共轭酸碱 对。
H+ 0.10-x
x (0.10 x) Ka = 0.10 x
+
Ac—
x
0.10+x
由于HAc本身的解离度较低,又因加入NaAc后同离 子(Ac—)效应的存在,使得HAc的解离度( )更低, 可取[Ac—]═ 0.10+x≈0.10,[HAc]═ 0.10-x≈0.10, 得 即 [H+] ═ 1.75 ×10−5 故
知识窗: 对于多元共轭酸碱对,由共轭酸碱的各级解离平衡,可推导 出各级与间关系: 二元共轭酸碱对H2A—A2−:K a1K b 2 = K a 2K b1 = Kw (8-4) Ka 三元共轭酸碱对H3A—A3−: (8-5) 1 K b3 K a 2 K b 2 K a 3 K b1 K w 对于多元共轭酸碱来说,在计算其解离常数时,应注意各级 K a 、K b 的对应关系。
• 掌握一元酸碱溶液的pH计算及缓冲溶液的pH
计算;
• 理解强酸强碱滴定的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并能
合备方法以及具体应用。
能力目标: 能熟练给出质子酸碱的共轭对象,熟练 计算共轭酸碱的、值; 能准确选用公式计算酸碱溶液的pH; 会配制不同pH的缓冲溶液; 会制备常用的酸碱标准滴定溶液。
-15, K Ka 例1:已知H2S水溶液的 a1 =1.3×10-7, 2 =7.1×10 计算S2-的 K b 和 (25℃)。 K b2 1
解 根据H2S解离平衡,可得 2Ka 2 (H2S)K b1 (S ) = KW
K Ka (H2S) b 2 (S2-) = KW; 1
在发生同离子效应时,往往总伴随有盐效应的发生, 但同离子效应通常比盐效应的影响要强得多,故在一般 的酸碱平衡计算中,通常忽略盐效应的影响,而主要考 虑同离子效应。 例3:在0.10 mol/L 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固体,使 NaAc的浓度为0.10 mol/L(不考虑体积的变化),比较 加入NaAc固体前后H+浓度和HAc 解离度的变化。 解 加NaAc固体前(忽略水的解离),由式(8-7)得
[H+]= Ka 10-3 c = 1.75105 0.10 =1.3×
pH ═ -lg (1.3×10-3)=2.88 故 =[H+]/ c =
1.3 10-3 0.10
=1.3 ×10−2= 1.3 %
加NaAc固体后(忽略水的解离),设平衡时溶液中[H+] 为x mol/L,则有 HA c 平衡浓度(mol/L)
即一元共轭酸碱对的与具有以下定量关系: = K Ka Kb w 可见,共轭酸碱对中酸的解离常数越大,酸越强,则 其共轭碱的解离常数愈小,碱愈弱;反之,共轭酸碱对中 酸的越小,则其共轭碱的愈大。因此,已知酸或碱的解离 常数,就可根据式(8-3)计算其共轭碱或共轭酸的解离常数。
例如由附录三可查知: HAc的=1.75 ×10−5,则其共轭碱 Ac-的Kw =10−14 /1.75 ×10−5=5.7 ×10−10。同理,查附录三 可知NH3、C6H5NH2的值,则计算出其共轭酸NH4+、 C6H5NH2H+的值分别为5.6×10−10和2.3×10−5,进而可判 断其相对强弱。
酸的解离反应 碱的解离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弱酸盐的水解反应 弱碱盐的水解反应 弱酸盐与强酸反应 弱碱盐与强碱反应
三、酸碱的强弱
酸碱的强弱可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来描述。定性角度:酸的 强弱取决于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强弱,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其酸性 越强,反之越弱;碱的强弱取决于碱接受质子的能力强弱,接受质子 的能力越强,其碱性越强,反之越弱;定量角度:酸碱的强弱可由它 们在水中的解离反应平衡常数(简称为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的大小来 衡量。弱酸(HA)和弱碱(A-)的解离常数分别用和表示。
对共轭酸碱对来说,其共轭酸碱的强弱是相互制约的。 如果酸越易给出质子,即酸性越强,则其共轭碱对质子的 亲和力越弱,就越不容易接受质子,其碱性就越弱。反之, 酸愈弱,其共轭碱愈强。 由共轭酸碱对HA—A-的解离常数和的表达式(8-1)、 (8-2)推导,可得
[ ][ ] [ ][ ] ═ [H+][OH ]═KW K a Kb = [ ] [ ]
[H ] K a (c [ H ])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一般为两位有效数 字,实际分析工作中,计算酸碱系统的[H+] (或pH)时,允许误差通常以5 %计。因此, 计算时可视情况做合理的近似处理。
当弱酸的解离度较小,x c,即c / K a ≥500 时,可用HA 的分析浓度代替其平衡浓度,即c-x ≈ c, 则式(8-6)可表示为
则
14 K 1 . 00 10 w K b1 (S2-) = = = 1.4 Ka2 (H 2S ) 7.11015
练一练:
Kw 1.00 10 14 = = 1.4 K b 2 (S2 ) = Ka2 (H 2S ) 1.3 10 7
-
①试判断下列物质是酸还是碱,并指出共轭酸碱对:H2CO3、 HAC、H3PO4、Na2CO3、NaH2PO4、KHPO4、NaAC、(CH2)6N4、Na3 PO4 、KHCO3、(CH2)6N4H+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酸碱型体,分别比较几种酸、几种碱 的强弱并说明理由。 HF、HAC、H2CO3、H3BO3、NaH2PO4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
(第三版)
高 琳 主编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计算 第三节 缓冲溶液 第四节 酸碱滴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掌握酸碱反应实质及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间 的定量关系;
共轭
H+
NH4+(酸2)
总反应 HCl(酸1)+NH3(碱2)
NH4+(酸2)+ Cl—(碱1)
共轭
根据质子理论,电离理论中的各类酸、碱、盐反应均为质 子转移的酸碱反应。
根据质子理论,电离理论中的各类酸、碱、盐反应均为 质子转移的酸碱反应。
练一练: 酸 碱 反 应 完成下列酸碱反应方程式 HA + B H2O NH3 OH— Ac— H2O CN― OH— HB + A Ac— OH— HAc + H2 O + H3 O+ + H2 O + NH4+ H3 O+ NH4+ + + + H3 O+ + + H2 O + HAc + + + H2 O + NH3 H2O
可用分析浓度代替平衡浓度,即可用最简式计算 一元弱碱的质子转移平衡及其水溶液中OH—浓度的计 算,也可采用与上述一元弱酸类似的方法处理。
[OH-]= Kb [ ] = Kb (c [OH- ])
(5-8)
同理,当x c,即c/ K b ≥500时,可用最简式计算
[OH-]= Kb c
HA + H2O== H3 HA== H+ +
O+
+
A—
Ka =
Ka =
[ ][ 3 ] [ ]
可简化为: (8-1) (8-2)
A—
[ ][ ] [ ]
A—
+ H2O == HA + OH
Ka =
[ ][ ] [ ]
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见附录三。弱酸的值越 大,表示其酸性越强。弱碱的值越大,表示其碱性越强。
知识窗:
( 5-9)
多元弱酸 ( 或弱碱 ) 的解离是分级进行的,通常,第一级解离是主要 K K Kb a 2 或 K b1 a 1 的,即 。因此多元弱酸水溶液可近似按一元弱酸 2 水溶液处理,其H+浓度的计算只需将式(8-6)、(8-7)及其使用条件中的 相应的用 K a1 代替即可。同理,对多元弱碱水溶液,其OH- 浓度的计 Ka 算只需将式(8-8)、(8-9)及其使用条件中的 K b 相应的用K b1 代替即可。 对两性物质 HA-( 如 NaHCO3、Na2HPO4 等 ) ,其水溶液的酸碱平衡比较复 杂。当 Ka1 Ka2,cKa2>20Kw,c/Ka1>20 时,则其水溶液中 H+ 的浓度可 按以下最简公式计算: [H+]= K a1K a2
查一查: 人们在对酸碱的认识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酸碱理论,除酸碱质 子理论外,你还知道那些酸碱理论? 它们的理论要点及优缺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