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第一章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一、含义

社会团体工作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二、小组工作的构成要素

小组(是互动的,是一个关系体系,是一个有机体且不断变化)、工作者、成员、机构、活动项目

三、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模式、发展模式、折衷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惠特克(Whittaker)。

社会目标模式把团体工作的目标定为促成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变迁。它认为人类往往是通过团体力量达成社会行动的。它强调发展团体本身的功能,强调成员在团体中学习团体活动的规则、培养团体活动能力以及通过团体达成社会行动的能力。社会参与、社会行动、民主过程与学习是这一模式的中心概念。这一模式关心民主的进程,关心如何增加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权力。

在这一模式中,工作者是一个能够影响他人并使他人积极行动起来的人,他凭着自身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鼓励每一个团体成员都承担起公民的责任,进而建立更美好的社会。这一模式偏重于社会事务,较多地依托社区开展工作,探索社区的发展,促成社会行动。其工作方式接近于社区组织工作。其主要工作是设计程序和策划行动。

2、治疗模式也称为临床模式或处理模式。文特

治疗模式认为,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其关注的中心是怎样运用团体工作来改变人的功能丧失与行为偏差,协助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行为的矫治。团体在这里是治疗环境,也是治疗工具。这一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精神病治疗、心理治疗、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等领域。

在这一模式中,团体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他的任务是研究、诊断与治疗,他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诊断个人的需要,安排治疗计划。

3、交互模式又称居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团体的目标在于团体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团体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有助于满足人类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体的发展是团体成员互动的结果,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分享责任与团体经验。

团体工作者是案主与团体或团体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不设计方案,不是控制团体的先知,他的作用在于促进团体成员的互动及为团体寻求外部资源。

4、发展模式又称过程模式,由波士顿大学的伯恩斯坦最先提出。

发展模式把团体理解为有其内在演化逻辑的生命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团体的运动必定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前后关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团体的发展是团体成熟的过程,在其中,成员既对团体发展提供力量,又随团体发展而成长。这个模式强调"时间、过程和团体发展阶段,以及团体成员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根据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指导团体工作;他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修正团体的目标,理解团体成员与团体的关系,并及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5、折衷模式克莱因在综合前面的各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折衷模式反对教条式地应用各种实施模式,认为任何团体工作的实施不可能只用单一的方法。它强调团体发展的动力在于团体本身而不是工作者,工作者只是安排者与引导者,而不能以权威的角色出现,替代成员作决定,直接管理团体。

四、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

从个人—团体—社会的轨迹:参与功能、团队功能、社会变迁功能

瑞德(K·E·Reid)的观点:①提供一种归属感;②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③获得互助资源;④小组成为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

崔克尔(H·B·Trecker)从个人层面分析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个人可以凭借小组来协助自己:(1)追求兴趣和获得技能;(2)在同辈群体中获得接纳和地位:(3)成为大团体和较有影响力集团的成员:(4)学习独立与成长;5)适应和学习与异性相处;(6)通过参与成为社区的一分子;(7)获得兴趣,得到放松,感受社交情趣;(8)获得友谊与伙伴。

五、小组社会工作与非社会工作取向的小组的区别

1、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焦点在于个人与环境的交流,不仅涉及个人内在行为的改变,而且关系到个人社会功能的表现与环境对个人需求的满足。

2、小组社会工作是服务取向的,小组的组成必须立足于机构对社会职责的承诺,即以有利于案主的权益为优先。

3、小组工作广泛应用于医疗、犯罪矫治、学校、社区、企业、家庭服务、老人、儿童、青少年、残障等机构,适用范围较广泛。。

4、考虑到小组组成的成本效益,机构财力和案主群的庞杂,任何一个小组的组成必然以案主最迫切需要需求为前提,也就是要有所作为。

第二章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交流分析理论(波恩)是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1、三个基本假设为:每一个新生儿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相信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每一个人在童年的早期便决定了自己将如何生活;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2、人格结构的三种自我状态(儿童、成人、自我)及三种交流形态(互补、交错、隐含)

3、交流理论分析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A“我不好-你好”型。这是抑郁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舍,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这种态度通常源于幼年,幼时弱小、无助的感觉固着下来,没有随着长大成熟而改变。

B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孩子开始走路的时候,“被人照看”的生活已经结束。这种态度的儿童的成人意识便停止发育。长大成人后,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最终可能在一种极端退缩的状态下了结一生。

C “我好-你不好”型。这是怀疑和独断的态度。长期被父母虐待、侮辱的孩子通常会转向这种态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反抗。持这种态度的人往往因为孤傲、仇视等原因而十分孤立。

D “我好-你也好”型。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这种态度则依赖于思考、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置于能够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的价值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此态度。

4、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1)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

(2)交流分析理论中对个人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3)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

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4)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情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觉察,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二、场域理论(考夫卡、勒温)

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

启示:小组成员之间是互动的,每位成员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

三、镜中自我理论(库利)

(1)人与社会的关系

(2) 镜中自我: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发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 首属小组: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

对小组的启示:

(1)、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

(2)、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3)、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特别是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给个人终生的发展打上的烙印,是很多理论都涉及的观点。

四、生态学理论

几组核心概念:生命周期,时间与空间人际关联与角色胜任能力与调试生活中的问题

1、生命周期是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的生活事件。

2、人际关联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的各种互惠性照顾关系,即人脉。角色是在人际关联中形成的。

3、胜任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能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的人际关系,由作出决定的信心以获得想要的结果,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适应良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交流;适应不良是由于个人的需要与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支持见无法搭配和调试。

4、生活中的问题指案主的问题、人格发展和环境需要的需求,而非行为病态或道德瑕疵。

五、符号互动理论(米德)

六、交换理论(霍曼斯)

第三章小组筹备阶段重要工作

一、需求评估——形式包括:以机构或社工需求为主和以案主需求为主的两种——评估过程:1收集资料2分析资料3制订干预方案

二、明确小组目标——目标由社工、组员与机构共同确定。同时需注意:目标明确且可测量;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切合实际;子目标与总目标相容;尽量使用正面语言表述目标。

三、评估小组赞助和小组组员潜力

四、吸收小组组员:小组的组合(小组成员组合条件;小组的性质、结构、规模);组前会谈和聚会前的准备

五、协助组员了解小组(澄清期望,清楚小组程序、政策与目标,阐明小组目的)

六、签订契约

七、小组计划书

1作用(争取机构或社区对小组的批准与支持;为社工顺利开展小组工作和评估小组绩效提供依据)

2内容

(1)小组工作的背景与理论依据(服务机构的背景,开办小组的原因,小组工作的理论与概念架构)

(2)小组的目标任务

(3)小组的成员(组员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组员的问题和需要)

(4)小组的特征(小组的性质、持续期、规模与结构、聚会频率、聚会时间)

(5)小组明确的目的

(6)小组日程安排

(7)招募计划(小组建立程序、成员的来源、宣传措施和组员招募方法、招募时限)

(8)需要的资源(器材、地点与设备、人力资源、特别项目)

(9)预料中的问题与应变计划

(10)预算

(11)评估方法

八、为小组环境(物质环境、资金支援以及一些特别安排)做准备

九、小组工作筹组技巧

1、团体成员的选择

决定哪些人可参与团体的标准,如年龄、性别、地位与角色、种族、社会阶级、宗教信仰、经济条件、教育程度、专业、语言、居住地域或其参考团体等。最重要的是成员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问题。雷德的最佳距离原则:同质性到某一程度可以保持它的稳定;而异质性到某一程度,可以保持它的活力。同质性的团体,成员较易沟通,也较易建立团体意义和约束力;而异质性的团体却有助于团体过程的变化,因为个别差异对成员有多方面的刺激作用。2、团体的大小规模

成员人数的多少,会影响互动的深浅。其决定因素在:团体的目标、需要互动的深度、问题性质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程度,除此之外,亦需考虑团体的时间因素。

3、团体聚会的地点和设备

交通是否方便;是否经常在同一地点;场地的物理条件;室内的布置;活动场地、空间;团体的隐密性等。

4、团体聚会的日期、时间和期间

时间因素将影响谁能来参加团体,相对地也可以知道成员对参加团体的态度。

第四章团体领导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组织环境和条件下,小组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通过共同的社会活动,带动和激发小组组员共同实现小组目标的行为过程,其中,小组内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即为小组的领导者,而带动和激发团体组员去实现共同的目标是领导的重要功能。

二、团体领导的功能

1.带动功能(基本功能,带动所有组员共同完成小组的既定目标。)

2.激发功能(主要功能,通过必要的手段调动小组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潜力,提高组员的行为效率,从而保证其领导活动的有效性。)

方法:首先,使小组工作的价值成为组员的心理需要。其次,使满足小组组员需要的价值成为工作的目标。最后,领导对小组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组员予以奖励,同时让他们与所有组员交流

工作心得和经验,也是实现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领导的角色(指领导活动中那些符合领导行为的本质规定并履行特定服务功能的领导者的人物形象。)

1、从任务角度来看,小组领导者是小组工作的启动者、协调者、摘要说明者、信息意见的征询、给予和诊断者

2、从过程的角度看,气氛的缓和者、鼓励者,时间的调配者,沟通的促进者、执行者,过程的观察者、调停者等等

四、领导方式(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时对待下级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1、权威式由于其领导者的核心地位,小组工作的目标更为团结一致,小组组员的意志和行为也更易领导和控制,因而其行事的效率较高。但此种类型的领导方式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下级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小组组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很难发挥。同时,过分的权威也可能使领导者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最终导致领导的失败。

2、放任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利于小组组员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充分发挥,领导者与小组组员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而且小组内的气氛也比较轻松、活跃。但由于放任式的领导者基本上是放弃了领导权和决策权,因而往往导致小组内实际上的无人领导,容易出现小组工作目标不一致,意见难于统一的混乱局面,从而造成小组工作效率的降低。

3、民主式可以使小组组员更好地团结起来,小组内部有更强的团队精神,与前两种领导方式相比,小组组员的自觉性更高。由于其注重下属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使得组员对工作的兴趣也大大增强,有利于小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4、协同式领导者既有一定的权威,又能听取众意,因而在从事领导活动时,领导者往往能获得组员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使小组目标的顺利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可靠的保障。

五、领导素质——指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和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习得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起作用的一些内在要素的总和。

1、人格素质(一定是讲信誉的;责任心是领导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品格;有道德,才能营造健康的小组环境与氛围)

2、心理素质(自信心是高效领导的基础、有主见,处事果断、坚强的意志、宽广的心胸)

六、领导技巧——既是一种特殊的领导方法,又是一种领导能力

1、交互作用技巧(支持、解说、持中、听取民意、联结、阻止)

2、行动技巧(善于发问、探测、自我表露、示范建议、面质、应对沉默)

3、反应技巧(积极倾听、同理心、澄清、摘述

第五章小组初期

一、特点

趋避、焦虑、客套、沉默、依赖领导者

二、工作

1、让小组组员相互认识

2、澄清小组目标

3、介绍小组运作和组员如何从参加小组工作中受益

4、说明组员肯能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

5、讨论保密的需要及建立小组的基本守则

6、了解组员对本小组的期望或存在的顾虑

7、向组员解释清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催化者、老师)

第六章小组中期

一、特点

组员与组员之间:观望态度、迫不及待、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增强、冲突与次小组的出现、知交特征(宽容互敬归属)

组员与领导:依赖减少,地位接近

组员与小组:凝聚力与归属感增强

组员本身中期前段:焦虑与挣扎、拒绝与防卫、冲突、提出对质

中期中段:信任与接纳、同理心与关怀、和谐一体感、认同与承诺

中期后段:对小组充满信心与希望、自我表露、面质、承诺与改变、认知重建、回馈

小组的结构:沟通较为频密,次小组产生需处理,领导者产生,规范形成、

二、工作者的角色

使能者、代理人、调解人、教育者、倡议者、治疗者

三、工作技巧

1、催化技术的运用(指出组员的感受并协助其明白表达感受的需要;帮助参与者明白自己的防卫行为与心态;鼓励公开处理矛盾与冲突并协助其认识和肯定其重要性;界定小组成员之间的挣扎并鼓励组员承担小组发展的责任;鼓励组员对他人作真诚的回应)

2、小组冲突的处理和转化

冲突的作用——积极的影响(激发创造力、提高决策水平、增加小组的向心力、重新评价自己的能力)——消极的影响(削弱小组目标的努力、影响小组成员的心理、破坏小组的疑聚力)

解决冲突的策略主要有——解决问题式的谈判策略;自我牺牲的顺应性策略;强迫进攻性策略;妥协式策略;逃避式策略

小组冲突的解决原则——分析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全面了解冲突的表现;确定干预冲突策略;谈判技巧在解决冲突中的运用

第七章小组后期(最后一次聚会,目标达到,准备结束)

一、特点

1、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满足、成功、轻松感,帮助他人)

2、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失落、担忧、哀伤、紧张)

3、否认小组终结的行为(不承认、提出新问题、愤怒、缺席、越轨甚至有破坏行为)

4、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相关行为的成员(有过痛苦分离经历的;曾遭拒绝或遗弃的;被社会忽视或缺乏社群支持的;对组外环境及个人情境担忧的)

二、小组后期的目标与任务

1、目标(巩固成果、帮助离开、协助运用、增进印象)

2、任务(评估目标、了解与处理小组结束的情绪、保持成员的变化、协助组员制订未来计划、处理未完成的工作、转介)

三、工作技巧

1、离别的准备和情绪的处理

2、结束小组,为走进现实生活做准备,进行小组评估

3、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转介、建立自助网络、安排探访)

第八章小组评估

一、含义

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运用相关的资料与技术,对小组工作的目标、需求、理论、过程与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单一或是综合的评价,从而发现问题、提供信息作为决策和改进的依据

二、评估类型

1、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

2、定性评估、定量评估以及两相结合的评估

3、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

三、意义

对机构的作用、对小组工作者的作用、对小组成员的作用、对小组工作教育的作用

四、工具选择

小组记录、问卷、量表

五、评估报告的撰写

1、撰写准备(文献的收集整理、确定读者与写作要求)

2、基本格式(摘要、前言、评估研究的设计、评估的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第九章小组工作的运用与反思

一、儿童小组

1、年龄划分:0-1岁,乳儿期;1-3岁,婴儿期;3-6岁,学龄前期;6-12岁,学龄初期;12-18岁,少年期;18-25岁,青年前期

2、活动实施的原则——目标明确、激发动机、满足个别需要、培养小组观念与竞争心理、奖励适当、身心健康

二、青少年小组

1、青少年的特点与需求(在校学习,学习的问题,成长的问题)

2、活动的价值——提供健康发展的机会、提供行为改变的机会、提供能力获得的机会

三、青年小组

1、特征(身心发展与成熟阶段)

2、青年的需求(亲子关系松弛、要求得到社会承认、自我意识增强、富于幻想、焦虑不安)

3、活动实施原则

改变青年亲子关系松弛的现状、满足青年要求承认其社会地位的需要、培养青年自我意识和能力的成长、协助青年将幻想变为现实、消除青年不安焦虑的情绪

四、单亲母亲自强小组(离婚、未婚先孕者)

1、特点(情绪问题、经济问题、亲子关系、社交圈子、自我认知)

2、活动实施原则

实际生活经验原则、自助学习、利用社会资源、群体倾向、兴趣原则注重亲子教育原则

五、家暴矫治小组

1、对象(殴打妻子的丈夫、虐待儿童的父母)

2、目标——肯定家暴是不合法而且危险的;了解暴力问题的产生不适单一的原因;协助讨论家暴;使其认识到应为家暴负责

六、离婚家庭儿童小组

1、成员特征(混淆、失落不安、压制、逃避、心理疾病与攻击性行为)

2、工作方式

对于父母亲小组,目的是通过治疗者的媒介提供父母回馈的机会,激发其引导儿童适应环境,减少伤害儿童的因素

对于儿童小组,目标是扩展儿童对离婚的了解,提供儿童学习和认识健康的感受表达方法,透过同龄人的互动使离婚经验正常化

七、老人群体——年龄60|65岁以上,身心特征:退休、功能减退,需求:生理、心理

小组活动实施原则——建立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激发兴趣,消除自卑;协助再创造;弹性改变人格

八、戒毒小组

1、成员特征(孤僻、不善与人交往、说谎、不信任他人)

2、成员需求(分享痛苦、表达需求、支持与鼓励、关怀)

3、活动实施原则

加深组员间的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缓解成员压力、给予鼓励与支持、关怀

九、疾病康复小组

1、成员:病患或其家属

2、成员特征(焦虑、无知、不安、烦躁、悲观失望)

3、需求(分享痛苦、感受关爱、了解真相、支持与鼓励)

4、活动实施原则

增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抵抗能力、给予同病相扶的机会、给予鼓励和支持

十、小组工作的本土反思

1、在中国开展小组工作的可能性

人民群众的需求、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发展的需求、专业化的发展

2、在中国开展小组工作的必要性

对个体而言的必要性、对组织而言、对社会而言、对学科发展的必要性

3、小组工作在中国发展的趋势

社会化、产业化、制度化、专业化

4、面临的挑战

专业化与本土化的挑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制约着小组工作的专业化进程、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组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进程、社会工作实施体系的不完善也进一步制约了专业化步伐)以及教学、实务、研究的三结合

5、中外价值体系的差异

西方小组工作中的价值伦理原则(尊重人得个别化、案主自决、保密性、个人主义自我意识)中国文化价值伦理(家族集体本位、人际关系的和睦、仁爱、宽恕等)

6、具体价值伦理的适应性问题

工作员未具备应有的训练是否构成伦理问题

小组成员筛选的伦理问题

工作员可否表露自己的价值观并要求成员接受

对待小组中的特殊成员的伦理问题

双重关系的伦理问题

保密及妥善管理与运用小组资料的伦理问题

7、小组工作技巧的反思

沟通技巧、冲突处理技巧、工作者角色、活动节目设计、小组成员与社会工作者关系

8、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引进——本土化——扎根

9、中国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教育者的学习培训——教育—实践—研究——发展本土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团体社会工作(社工本科复习题)

团体社会工作复习题 1、柯义尔于1937年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教育过程。 2、美国威尔逊与赖兰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3、崔克尔为团体社会工作的定义做了综合性的总结。 4、社会工作者使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能更有效地在个人所处的环境中发挥功能。 5、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功能。 6、团体社会工作的要素:a:团体;b:工作者;c:团体中的个人;d:机构;e:活动节目。 7、工作者是团体社会工作成败的关键 8、成长团体的焦虑在于促进人的正常发展;任务团体在于完成管理单位所分派的特定目标。 9、团体工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正式被社会工作专业接纳。 10、团体工作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被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方法是1844年美国。 11、适应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12、社会工作的专业团体有:a:中国残疾人联合会;b:中国儿童基金会;c:中国红十字会。13、与团体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有:a:人类行为发展理论;b:生态学观点;c:符号互动论与互动分析;d:场论与团体动力;e:团体过程理论;f:人类价值念理论。 14、对团体行为分析,社会学理论有“交换主义和互动论”。 15、团体动力学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科。 16、一般团体具有下述几种关系:a:次团 体;b:孤独者;c:领导者;d:角色;e:归属感或团体边界;f:新来者;g:团体的冲突。 17、次团体可以是两人或三人以上的团体。小团体指两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的团体 18、孤独者是一个团体成员为团体所忽略或拒绝。 19、在团体社会工作中,所谓团体目标应包括下列四个目标的整合:a:服务目标;b:工作的目标;c:个人目标;d:团体目标。 20、在团体工作过程中,艾斯特与享利曾提出五个契约的形态:a:个人契约;b:互惠契约;c:互助契约;d:互赖契约;e:独立契约。 21、互助契约是成员彼此同意,以及成员与工作者达到为了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上的一致,工作者参与互惠与互助的契约是为民分享案主的情境。 22、独立契约是成员从团体经验中重新开始。 23、团体的外部结构是指团体的规模、时间与空间等三个因素。 24、团体的时间因素包括四个层面:a:团体的期间;b:会期的长短;c:聚会的频率;d:聚的时间。 25、个人层次的目标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社区层次目标间接的丰富了社区的生命; 26、一般地,在所有团体中都可以发现几种互动的形式:a:交换;b:合作;c:竞争;d:冲突。27、团体文化使团体区别于外团体,团体因此有了归属感,有了区分我们、他们的指标。 28、组成团体文化的四个基本信息形态是:a:行为准则;b:价值;c:信仰;d:符号。 29、团体工作者在团体内,是以“协助者”或“促成者”和团体一起工作。 30、团体规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a:程序规 范;b:角色规范;c:文化规范。 :程序规范与角色规范较容易形成;而文化规范是一点一滴慢慢形成。 31、文化规范经常是最难形成的。 32、决定团体凝聚力的尺度是:压力尺度、安全可靠尺度、受益尺度、认同尺度。 领导与服从是团体决策的主要内容。 33、团体工作中的团体冲突的类型有三种:a:内在心理冲突;b:人际冲突;c:生态结果的冲突。 34、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人类行为发展理论;团体生活发展理论。 35、团体社会工作的三大模型: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互动模型。 社会目标模型最中心概念是: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 36、治疗模型以治疗个人作为团体工作的任务,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复健。37、互动模型主要强调在团 体的协助过程中,有类似问题 的成员聚在一起,相互协调发 展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工作技 巧。 38、所谓开放性团体,是指 为维持团体一定的大小、成员 离开时,领导者可以安排其他 成员取代。 39、所谓封闭性团体,是指 团体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 成员在一起。 40、所谓持续性团体,是指 无一定时限的团体。 41、团体工作者在团体的开 始阶段是团体中的核心。 42、团体形成后,必要的团 体活动是团体工作的重心。 43、阻碍人际间信息沟通的 三个主要环节:a:信息传送 者的障碍;b:信息传递中 的障碍;c:信息接受者的 障碍。 44、信息传送者的障 碍:a:表达欠佳,字迹模糊 易造成成员们的理解困 难;b:语义隔阂;c:社 会环境与知识经验的局 限;d:传送形式不协调。 45、信息传递中的障 碍:a:物理障碍;b:不 适时机;c:漏失和错觉。 46、信息接受者的障 碍:a:对信息的“过 滤”;b:地理障碍;c: 信息过量;d:心理上的障 碍。 47、角色期望是指他人对一 个人所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 托。 48、一般来讲,团体工作记 录可分为两种形式的记录,第 一种是团体过程记录,第二是 团体会期编年记录。 49、团体领导者的功 能:1、领导者协调团体中 之间的关系;2、领导者要 领导团体成员采取一定的手段 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50、讨论性团体会主义的形 式有:a:演讲讨论会;b: 公开讨论会;c:自由讨 论;d:陪席式讨论;e: 对话;f:圆桌会议。 51、互助对偶表示两个基于 平等的地位相互扶持协助,利 益平等。 52、虐待与被虐待对偶表示 其中一人是虐待者而另一人则 心甘情愿受虐待的情形。 53、和谐关系表示三人基于 平等的地位相互支持与利益均 等分配。 54、团体任务角色包括1、 发起人2、协调者。 55、团体建设与维系角色 有:1、妥协者2、追随 者。 56、个人角色包括1、攻击 者2、阻扰者。 57、团体工作的目标包括:a 个人层次目标b社区层次目标 c社会层次目标。 判断改错 1、团体工作是一种面对面的 小团体以及通过次团体为个人 提供服务的方法。 2、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社会 工作方法要达到的目标大致相 似,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构成社 会工作的整体。 3、治疗性团体经常以单性别团 体更为有利,而任务性团体或成 长团体则以混合性别团体为 多。 4、团体工作的对象(服务对 象)为:生理或心理伤残者、触 犯法律行为的人以及思想情绪障 碍者。 5、团体社会工作就是通过专业 的团体社会工作人员建立需要的 社会团体并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指 导团体活动,以实现其目标。 6、个案、团体、社区工作最后 的目标都是促进个人的完整。 7、团体工作者是一个协助团体 的人,而不是一个团体的领导 人。 8、团体工作者是和团体一起工 作而不是为团体工作;工作者通 过团体成员从事工作,并成为团 体及其所服务机构之间的桥梁。 工作者在团体前期的位置是中心 位置,角色属于基本角色。 9、工作者与机构的关系,工作 者是机构的代表,也是机构与团 体的桥梁。 10、沟通是一种接受、传递与 交换信息的过程,沟通的主要媒 介是语言。 11、地位是个人占有的位置, 即权利与责任的总和 12、凝聚力在社会团体中是一 种人际吸引力 13、成员的认可是领导产生的 最重要的前提。 14、所谓团体沟通实质上是在 团体中期阶段展示团体发展的主 要内容,就是一种交流。 15、领导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 的关系。 16、按照两分法的观点,有些 冲突对团体来讲也会产生有益得 效果。 17、“忍耐到底”实质就是一 种冷处理的办法。 简答题和论述题 1、团体工作的功能:a、提 供一种归属感;b、提供验证 事实的机会;c、得到互助合作 的资源;d、团体是赋予成员 能力的工具;e、团体还有治 疗的功能。 2、工作者不同与成员的原 因;(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 a、责任不同; b、工作者可 以选择成员,反之;c、工作 者的行为属于专业行为,成员属 于一般人类行为 3、团体对于个人的影响表现 在? a:个人的学习方式、学习进 度、学习后记忆的保存、解决问 题的办法,都受他所参予的团体 的影响,即参与的程度越深,学 习越多;b:团体影响个人态度 的形成并决定个人对各种情况的 反应形式;c:团体经验改变 个人的抱负及奋斗目标,个人的 抱负和目标受团体标准的影 响;d:团体经验改变个人的 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其他方面 的生活形式;e:团体影响个 人的自我认识及其在各种情况中 的角色认知;f:团体给个人 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尤其是在社 会适应或社会变迁阶段;g: 团体对个人价值观念和原则的影 响;h:团体影响个人的工作 成效,包括速度、精确度及产 品;i:团体能给予成员安全 感,它能帮助个人脱离畏惧与挫 折;j:团体限制个人追求权 利的动机及其控制他人的需要。 4、影响团体的因素? a:团体氛围,当个人得到真正的接受、了解与关怀 时,他们就有接受与合作的反应;b:团体内的凝 聚力影响着团体的成员的行为,团体的凝聚力越 高,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c:民主领 导的存在影响着团体的效力;d:团体的功能及结 构制度也影响着团体的效力,当这些制度一成不变 时,它们便阻碍了团体交互作用的沟通过程。e: 团体成员是否参与团体目标的制定,影响着他们为 这种目标所付出的精力的多少;f:参与决策的过 程是团体动态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 5、团体社会工作中的团体一般具有以下的特征? a:团体必须小到成员,能够相互了解,能够影响团 体的作用,它必须小到使团体成员能够知道他人的 个性;b:团体工作中的团体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凝 聚力;c:团体工作中的团体一定要有最低限度的 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以便团体成员有共同感受和 实现团体目标的方法,也能积极参与团体的决 策;d:团体工作中的团体必须要有选择及核准成 员加入的方法,以便运用社会控制力量;e:团体 工作中的团体必须能够并且愿意接受机构及工作 者,并与他们建立合作的关系。 6、工作者的角色与功能:工作者在社会工作的 团体中,角色与地位不同于成员。是因为a、工作 者与成员的责任不同;b、工作者可以选择成员, 而成员没有资格选择工作者。c、工作者的功能不 在于因团体而获得成长,改变或达成专业目标,但 可以分享这些附带成果,而成员却完全可以由团体 获益。 7、凝聚力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呢? a:团体目标的一贯性以及成员对这种目标的认 同;b:团体成员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角色以 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对成员关系状态有比较明确的 认识,这也意味着对团体规范的遵从。 8、次团体形成的原因有? a:成员的相似性;b:团体的规模;c:团体的 情境;d:成员的安全需求;e:团体意见不一 致;f:协同领导者造成的分裂。 9、冲突的功能? a:关系越紧密,冲突越剧烈,剧烈的冲突和团体 忠诚是同一种关系的两个方面;b:冲突可以作为 关系稳定的指标;c:与其他团体冲突会增强团体 内部的凝聚力;d:与其他团体的冲突限定团体结 构及随之发生的对团体内部冲突的反应;e:虚构 的敌人有着使团体整合的功能。 10、团体冲突是怎样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清除法;b:压制法;c:让步法;d:联合 法;e:融合法。 11、在团体工作的初期,工作者的核心作用,主 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a:表示工作者与每一个成员均建立了个别的沟通的 渠道(即每一个成员都是工作者的服务对 象);b:此时的团体工作者是团体的热点人 物;c:表现工作者的中心功能。 12、团体内、通过信息沟通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a:通过团体外的沟通,可以获得有关外部环境各种 变化的信息;b:通过团体内的沟通,可以了解成 员的需求、想法以及团体工作过程的成效;c:改 变成员原有的态度、消除害怕感、建立安全感、确 立团体内的合作行为;d:团体内建立和改善人际 关系。 13、团体结束的原因分析是什么? a、目标达到了; b、时间到了; c、内部出现 问题无法整和;d:团体的存在如果已经对他的成 员或其他的人造成伤害,这时团体对人不但没有帮 助,团体已经变成破坏性的。 团体结束是团体成员的反映:a、拒绝;b、愤 怒;c、寻求延长时间;d、接受现实。 14、团体工作者的功能是什么? a:帮助团体决定方针、目的和目标;b:帮助团 体了解机构的目的及实践目标;c:帮助团体发展 “团体感情”,并意识到其存在;d:帮助团体了 解其能力与限制,以决定其发展阶段;e:帮助团 体了解其内部问题,运用资源,解决问题;f:帮 助团体制订目标,并建立各种社会约束的方 法;g:提供机构及社会资源的知识,以适应团体 的需要;h:随时从事某种教学工作,帮助团体了 解其他团体,并建立积极性的合作关系;i:帮助 个人被别人接受,并与其他成员建立责任性的关 系。 15、工作者的技能?

往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团体社会工作真题

往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团体社会工作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首属小组”概念的学者是 A.舒茨 B.波恩 C.库利 D.勒温 2.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有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发展性模式和 A.心理社会模式 B.治疗模式 C.社会计划模式 D.地区照顾模式 3.小组治疗模式通常被看作是______的过程。 A.赋权 B.意识提升 C.再教育 D.互惠 4.从小组过程来讲,小组领导者是小组规则的 A.执行者 B.制订者 C.观察者 D.修订者 5.在小组促进和干预技巧中,领导者运用干预技术,避免小组或某些成员做出不好的或不利于小组发展的行为,指的是 A.阻止 B.摘要 C.融合 D.联结 6.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组”的是 A.乘坐同一航班的乘客 B.在电影院一起看电影的观众 C.同一个班级的同学 D.乘坐同一节卧铺车厢的乘客

7.街头玩伴群体一般属于 A.非自愿小组 B.自然小组 C.教化小组 D.任务小组 8.小组工作的雏形开始于 A.心理治疗 B.教会活动 C.个案工作 D.家庭辅导 9.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这个观点说明的是社会学习论中的 A.观察学习 B.替代强化 C.认知的重要性 D.交互决定论 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包容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爱的需要 D.支配的需要 11.“试探”是小组______时的主要特点之一。 A.第一次聚会 B.规范形成 C.冲突 D.成熟 12.小组有足够的能量达成目标是小组______时的特点。 A.规范形成 B.冲突 C.成熟 D.后期 13.在小组评估的资料收集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资料来源、如何收集资料和 A.谁来写报告 B.如何做问卷 C.谁来做测量 D.如何做量表 14.在小组评估中,资料收集方法包括质性研究的方法和______方法。

团体社会工作试卷

团体社会工作试卷 一、单选 1、在整理了众多意见之后为团体社会工作作出了综合性定义的是(D) A.柯义尔 B. 威尔逊和赖兰 C.墨非 D. 崔克尔 2、团体社会工作中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D) A.团体领导 B. 机构 C.团体成员 D. 工作者 3、团体社会工作起源于(C ) A. 中世纪的欧洲B、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C、19世纪的欧美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4、专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科是(C ) A、交换理论 B、团体过程论 C、团体动力学 D、社会生态学 5、团体的时间因素包括四个层面,既团体的期间、会期的长短、聚会的频率和( A ) A、聚会的时间 B、开始的时间 C、结束的时间 D、处理冲突的时间 6、在一个团体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与团体中的他人互动,且无明显的小团体出现,沟通渠道频繁而多元,这种沟通模式称为(A ) A、理想的沟通 B、没有社交的沟通、 C、领导者控制的沟通C、刻板的沟通 7、在工作者与机构和团体的关系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工作者是机构派驻团体的领导者 B、工作者是团体在机构中的监督者 C、工作者是机构的代表 D、工作者与团体和机构都无隶属关系 8、在团体角色的分类中,攻击者和阻挠者属于(C ) A、团体任务角色 B、团体建构和维系角色 C、个人角色 D、反团体角色 9、下列关于团体凝聚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团体领导者的能力 B、使成员留在团体内的合力 C、团体内的人际吸引力 D、团体成员的不愿分离的情感 10、在团体决策中,最好的决策方式是( C ) A、垄断的决策方式 B、表决的决策方式 C、共识的决策方式 D、委托的决策方案 11、在团体社会工作的三大模型中,以治疗个人作为团体工作的任务,并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复健的模型是( B ) A、社会目标模型 B、治疗模型 C、互动模型 D、任务中心模型 12、团体成员有足够的相似性并始终着眼于团体的凝聚力和成员之间的协调和谐的团体是(C) A、开放性团体 B、封闭性团体 C、同质性团体 D、异质性团体 13、团体形成以后,团体工作的重心就应转向( A ) A、确立团体目标 B、建立团体契约 C、团体沟通 D、团体活动 14、在处理团体冲突的下述观念中,不正确的是(C) A、避免助长输赢的观念 B、利用团体力量处理冲突的观念 C、一有分歧就应立即平息的观念 D、建立标准和基本规则的观念 15、在团体的信息沟通中,信息过量属于( B ) A、不对等参与的障碍 B、信息传送者的障碍 C、信息传递中的障碍 D、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16、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团体,称为(A) A、持续性团体 B、开放性团体 C、封闭性团体 D、无限性团体 17、团体工作记录应该注意的主要事项包括及时、详细、顺畅和(D) A、公开性 B、概括性 C、专业性 D、保密性 18、团体领导产生的最重要前提是(B) A、机构的认可 B、成员的认可

团体社会工作试题(川师大2012自考)

1、(判断)社会团体①、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②、是一种过程③、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柯义尔:“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威尔逊“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方法”。克尔:“综合性的团体社会工作定义”。 3、(判断)团体工作者最主要的兴趣和目标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思。 4、(判断)工作者是团体社会工作的关键。 5、(判断)成长团体是为达到行为改变与社会学习的目标而组成的团体。 6、(判断)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三者最后的目标都是共同促进个人的完整。 7、团体社会工作被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方法是从1844年英国创立的具有教会背景的青年会组织开始的。 8、对团体行为的分析理论:交换主义和互动论。这些理论注重团体中人的行为的分析。 9、团体动力学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科。 10、团体过程论注重对团体进行系统研究。 11、团体的外部结构是指团体的规模、时间与空间。 12、(判断)“小团体”特指两个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的团体。 13、(判断)治疗性团体经常以单性别团体更为有利,而任务性团体或成长团体则以混合性别团体为多,这样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14、(判断)团体工作者是一个协助团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15、(判断)工作者在团体中,是以“协助者”或“促成者”和团体一起工作。 16、(判断)工作者在团体前期的位置是中心位置,角色属于基本角色。 17、(判断)工作者是机构的代表,也是机构与团体间的桥梁。 18、p126人际关系 19、团体中的沟通模式:无反应的沟通、没有社交的沟通、控制的领导者、私下交谈、破碎的沟通、刻板的沟通、理想的沟通。 20、团体文化包括:团体围与价值。 21、(判断)领导与服从的团体决策的主要容。 22、(判断)成员的认可是团体领导产生的最重要的前提。 23、模型最中心的概念是“社会意思”与“社会责任”。 24、(判断)开放性团体,是指为维持团体一定的大小,成员里开始,领导者可以安排其他成员取代。 25、(判断)持续性团体是指无一定时限的团体。 26、(判断)团体工作者在团体的开始阶段是团体中的核心(或团体中心)。 27、(判断)团体形成后,必要的团体活动是团体工作的重心。 28、“角色期盼”是指他人对一个人所应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托,也或者指人们按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期望着扮演一定角色的人的角色行为。 29、(判断)直接干预:在工作者作为治疗师或专家及行为指导者直接与成员的互动;间接干预法:指由社会工作者借着干预团体过程来间接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团体外在力量法:通过团体之外的力量来影响成员与团体。

团体社会工作(本科)

团体社会工作 (本科) 一、选择题(25分) 1、柯义尔于1937年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教育过程。 2、美国威尔逊与赖兰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3、崔克尔为团体社会工作的定义做了综合性的总结。 4、社会工作者使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能更有效地在个人所处的环境中发挥功能。 5、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功能。 6、团体社会工作的要素:a:团体;b:工作者;c:团体中的个人;d:机构;e:活动节目。 7、工作者是团体社会工作成败的关键 8、成长团体的焦虑在于促进人的正常发展;任务团体在于完成管理单位所分派的特定目标。 9、团体工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正式被社会工作专业接纳。 10、团体工作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被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方法是1844年美国。 11、适应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12、社会工作的专业团体有:a:中国残疾人联合会;b:中国儿童基金会;c:中国红十字会。 13、与团体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有:a:人类行为发展理论;b:生态学观点;c:符号互动论与互动分析;d:场论与团体动力;e:团体过程理论;f:人类价值念理论。 14、对团体行为分析,社会学理论有“交换主义和互动论”。 15、团体动力学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科。 16、一般团体具有下述几种关系:a:次团体;b:孤独者;c:领导者;d:角色;e:归属感或团体边界;f:新来者;g:团体的冲突。 17、次团体可以是两人或三人以上的团体。小团体指两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的团体 18、孤独者是一个团体成员为团体所忽略或拒绝。 19、在团体社会工作中,所谓团体目标应包括下列四个目标的整合:a:服务目标;b:工作的目标;c:个人目标;d:团体目标。 20、在团体工作过程中,艾斯特与享利曾提出五个契约的形态:a:个人契约;b:互惠契约;c:互助契约;d:互赖契约;e:独立契约。 21、互助契约是成员彼此同意,以及成员与工作者达到为了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上的一致,工作者参与互惠与互助的契约是为民分享案主的情境。 22、独立契约是成员从团体经验中重新开始。 23、团体的外部结构是指团体的规模、时间与空间等三个因素。 24、团体的时间因素包括四个层面:a:团体的期间;b:会期的长短;c:聚会的频率;d:聚的时间。 25、个人层次的目标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社区层次目标间接的丰富了社区的生命; 26 、一般地,在所有团体中都可以发现几种互动的形式:a:交换;b:合作;c:竞争;d:冲突。 27、团体文化使团体区别于外团体,团体因此有了归属感,有了区分我们、他们的指标。 28、组成团体文化的四个基本信息形态是:a:行为准则;b:价值;c:信仰;d:符号。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第一章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一、含义 社会团体工作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二、小组工作的构成要素 小组(是互动的,是一个关系体系,是一个有机体且不断变化)、工作者、成员、机构、活动项目 三、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模式、发展模式、折衷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惠特克(Whittaker)。 社会目标模式把团体工作的目标定为促成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变迁。它认为人类往往是通过团体力量达成社会行动的。它强调发展团体本身的功能,强调成员在团体中学习团体活动的规则、培养团体活动能力以及通过团体达成社会行动的能力。社会参与、社会行动、民主过程与学习是这一模式的中心概念。这一模式关心民主的进程,关心如何增加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权力。 在这一模式中,工作者是一个能够影响他人并使他人积极行动起来的人,他凭着自身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鼓励每一个团体成员都承担起公民的责任,进而建立更美好的社会。这一模式偏重于社会事务,较多地依托社区开展工作,探索社区的发展,促成社会行动。其工作方式接近于社区组织工作。其主要工作是设计程序和策划行动。 2、治疗模式也称为临床模式或处理模式。文特 治疗模式认为,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其关注的中心是怎样运用团体工作来改变人的功能丧失与行为偏差,协助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行为的矫治。团体在这里是治疗环境,也是治疗工具。这一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精神病治疗、心理治疗、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等领域。 在这一模式中,团体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他的任务是研究、诊断与治疗,他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诊断个人的需要,安排治疗计划。 3、交互模式又称居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团体的目标在于团体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团体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有助于满足人类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体的发展是团体成员互动的结果,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分享责任与团体经验。 团体工作者是案主与团体或团体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不设计方案,不是控制团体的先知,他的作用在于促进团体成员的互动及为团体寻求外部资源。 4、发展模式又称过程模式,由波士顿大学的伯恩斯坦最先提出。 发展模式把团体理解为有其内在演化逻辑的生命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团体的运动必定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前后关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团体的发展是团体成熟的过程,在其中,成员既对团体发展提供力量,又随团体发展而成长。这个模式强调"时间、过程和团体发展阶段,以及团体成员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根据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指导团体工作;他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修正团体的目标,理解团体成员与团体的关系,并及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团体社会工作资料

团体社会工作资料 一单项选择 1、柯义尔于1937年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通常由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 2、威尔逊与赖兰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社会工作者,在所属的机构或社团的支持下,依据团体社会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工作者对于个人、团体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专业工作。 3、催克尔为团体社会工作做了综合性的总结。 4、(个人层次的目标)团体社会工作者最主要的兴趣,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 5、(社区层次的目标)教导个人如何为其行为负责,如何参与社会,间接地就是丰富了社区的生命。 6、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功能。 7、团体社会工作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美,尤其是英国。 8、交换主义和互动论是关于对团体行为的分析。 9、团体动了学的关于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科。 10、所谓的“小团体”是指二人以上二十人一下的团体。 11、团体工作者在团体内是以“协助者”和“促成者”与团体一起工作。 12、团体工作中的几种互动形式:交换、合作、竞争、冲突。 13 P127、134页单选为重点。 14、团体形成后,必要的团体活动是团体工作的重心。 15、所谓开放式团体:是指为维持团体一定的大小,成员离开时,领导者可以安排其他成员取代。 16、、所谓持续性团体:是指无一定时限的团体。 17、所谓团体沟通实质上是一种交流,是影响团体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在团体中期阶段展示团体发展的主要内容。 18、角色期望:是指他人对一个人所应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托,也或者指人们按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期望着扮演的人的角色行为。 19、团体工作记录的形式: A团体过程记录;B团体会期编年记录; 二多选选择 1、团体社会工作的要素: A团体;B工作者;C团体中的个人;D机构;E活动节目; 2、一般团体的几种关系: A次团体;B孤独者;C领导者;D角色;E归属感或团体边界; F新来者;G团体的冲动; 3、团体的四个目标: A服务目标;B工作者的目标;C个人目标;D团体目标; 4、艾斯特与利曾的五个契约形态: A个人契约;B互惠契约;C互助契约;D互赖契约;E独立契约; 5、团体时间因素的四个层面: A团体的期间;B会期的长短;C聚会的频率;D聚会的时间; 6、组成团体文化的四个基本信息形态: A行为准则;B价值;C信仰;D符号;

老年团体社会工作策划书

“退休综合征”老人社会工作服务策划方案 一、问题的陈述与服务背景介绍 退休是人生历程的一大转折,它预示着原来习惯多年的的作息习惯、生活习惯、生活重心、经济收入、工作规律、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都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退休意味着社会职能的变化、经济收入的下降及人际关系的淡漠。退休是对自己有没有存在价值和是否有用看法的一种挑战。退休后突然闲了下来,时间一长,人就会感到无聊、郁闷,容易出现“人老没用”等悲观念头,因此产生心理落差,情绪低落,也很容易把原来运用到工作上的精力用到身边人的身上,容易对一些小事情也纠缠不休。如夫妻关系尚好的,以前没有时间多呆在一起,退休后天天相处,矛盾反而多起来。退休老人大多饱经风霜、经历坎坷,这时会多思多虑,敏感性增加,加上年老所致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就会产生疑虑、多疑、敏感、焦躁心理。 如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孤独寂寞,情绪消沉,甚至出现偏离常态的行为等。上述的这些现象都是“退休综合征”的表现,它实际上是一组适应性的心理障碍。针对退休老人可能会患上“退休综合症”,于是计划招募一批患有“退休综合症”的老人对其进行社会工作服务。 2、接案与预估 标 1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 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 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家庭因素。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

社工团体游戏(完整版)

圣雅各福群会编著 团队游戏 设计与运用第二版 附56个提升团队效能的趣味游戏 汇智出版 编者序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今时今日,一群人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前进,所能产生的动力可以是非常惊人的,也是成功制胜的关键,透过小组体验,个人可以得以成长及发挥潜能;不过,如果团队是一盘散沙,团员间互不信任、互不沟通,甚至相互排挤,也绝对是一场灾难。 游戏是小组生活和团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恰当的进行游戏活动可以给组员带来欢乐,消除彼此隔膜,促进友谊的建立,刺激学习热情,发挥组员的潜能。 “玩游戏”听起来轻松容易,但要成功带领一个对团队发展有作用的游戏是殊不简单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尝试探讨游戏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同时搜罗了56个具不同功能的常用团体游戏,供小组领袖及导师参考。选择这些游戏的原则是同时兼顾趣味游戏和配合团体发展的需要。 在游戏设计的探讨上,我们相信一个游戏之所以受欢迎,必定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才能够产生独特的效果,如果不能掌握这些特性,便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游戏所引用的益处亦相对有限。故此,本书将游戏依功能简单地分为三大类,即康乐游戏、促进关系游戏与及学习游戏,并分析每一类游戏的特色和要求。假如带领者能明白团队在不同时段的发展需要,又能掌握个别游戏的特质成效,自当得心应手,乐趣无穷。本书同时提供策划及带领游戏技巧的几点意见,事实上,一个良好的游戏设计,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和良好的带领技巧,是难有理想的效果的。 本书是诚意写给各小组团队工作者,包括老师、社会工作者、培训导师、教会团契带领者、学生小组、社团领袖和组织者及企业行政人员参看的,希望成为你们案头上随手拾来都可运用的工具书,协助您和您的团体成长,是本书出版的最大目标。 由于我们经验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偏差错误之处,敬希各前辈先进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冯启民刘远章刘李林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团体社会工作试题 课程代码00279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团体社会工作试题 课程代码:002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团体工作者的最主要兴趣是( ) A.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B.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 C.推动社区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变化 D.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 2.若以受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困扰程度来看,最深的是( ) A.团体心理治疗B.团体咨商 C.团体辅导D.邂逅团体 3.团体社会工作正式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方法是从______英国的青年会组织开始的。 ( ) A.1844年B.1854年 C.1944年D.20世纪30年代 4.团体社会工作正式被确定为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是在______年,美国纽约水牛城召开的全美社会工作会议上。( ) A.1944 B.1945 C.1946 D.1947 5.在人的防卫机制中,酸葡萄的现象是属于( ) A.认同作用B.投射作用 C.合理化作用D.代替作用 6.按照帕森斯的社会化理论,人类行为的发展有七个阶段,其中1-3岁是属于( ) A.口腔依赖期B.恋母情结期 C.爱的情感依赖期D.潜伏期 7.在团体工作的理论基础中,注重对团体行为的分析的是( ) A.人类行为发展理论B.人类价值观念理论

C.生态学理论D.交换主义和互动分析理论 8.团体动态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制定目标的过程B.参与决策的过程 C.成员互动的过程D.游戏活动过程 9.在团体活动中,______最好是问题同质性团体。( ) A.治疗性团体B.教育性团体 C.任务性团体D.成长性团体 10.团体工作的中心活动是( ) A.形成团体工作目标B.领导和发展团体活动 C.形成团体文化D.订立团体契约 11.下列______不属于次团体形成的原因。( ) A.成员的相似性B.团体的情景 C.团体意见不一致D.团体动力不足 12.是______提出了“专制——民主——放任”这三大类的团体领导模式。( ) A.霍曼斯(G.C.Hommans)B.帕克(Park) C.霍顿·库利(C.H.Cooley) D.勒温(K.Lewin) 13.团体发展过程中,团体内部形成角色体系和行为模式,这是团体的( ) A.团体开始期B.团体形成期 C.团体冲突期D.团体维持期 14.______将团体工作模型分成三大类。( ) A.法尔克(Falck)B.卓普(Tropp) C.黎文生(Levinson)D.柏普和罗斯曼(Papell and Rothman)15.所谓的“主流模型”是从______发展出来的新模型。( ) A.社会目标模型B.治疗模型 C.互动模型D.交流模型 16.团体工作者了解一个潜在的成员是否能够加入团体的最好方法是( ) A.查阅资料B.当面会谈 C.进行访视D.中间人沟通 17.下列对“同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要放下主观的参照标准

团体社会工作

选择: 团体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以经验为媒介,去满足个人的社会兴趣和需要;这种团体经验具有个人自我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目的 柯义尔在1937年把团体工作定义为一种过程,团体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在团体中通过个人人格的互动,以促进个人的成长,以及通过团体成员互助合作的集体行动,以创造团体的情境。威尔逊与赖兰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社会工作者,在其所属的机构或社团的支持下,依据团体社会工作原理和方法,以及工作者对于个人、团体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专业工作。 崔克尔整理众多意见后,为团体社会工作的定义做了综合性的总结,这一套定义的操作性很强。 团体工作者最主要的兴趣,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 工作者的行为是团体社会工作的中心。在团体社会工作中,工作者的行为称为协助,工作者是一个协助者。工作者是团体社会工作成败的关键。(判断改错) 团体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团体中每一成员都有更为良好的社会适应。 团体社会工作以工作者最为重要。(判断) 团体工作的最后目标是发展个人和团体,在社区生活重要事务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成长团体的焦点在于促进人的正常发展,这是为达到行为改变与社会学习的目标而组成的团体。 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者最后的目标都是共同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判断) 团体工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正式被社会工作专业接纳。 团体社会工作被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方法是从1844年英国创立的具有教会背景的青年会组织开始的。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等则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团体。 与团体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有:生态学观点;符号互动论与互动分析;场论与团体动力;团体过程理论;人类价值观念理论 对团体行为的分析,著名的社会学理论有:交换主义和互动论。这些理论注重团体中人的行为的分析,以及团体过程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 贝尔斯认为:任何机会、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团体等社会体系,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以获得自我维持。一是:工具问题;二是:社会情绪问题。 注重对团体变化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团体过程理论。 团体目标是整个团体存在的理由和团体工作的方向。 团体的时间因素包括四个层面:团体的期间、会期的长短、聚会的频率和聚会的时间。 小团体是指两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的团体。 治疗性团体经常以单性别团体更为有利,而任务性团体或成长团体则以混合性别团体居多,这样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某些特殊年龄层或特定目标的团体适合单一性别团体,如:少女的身心发展团体、妇女权利运动团体。 工作者是机构的代表。 有学者把团体过程界定为一种动力、情绪发展与表达感情的模式。 团体过程包含了团体此时此地所发生的,同时也包含了成员与工作者或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行为。 互助对偶表示两人基于平等的地位相互扶持协助,利益对等。 求爱对偶隐含两人之间不均衡的感情与利益基础,被追求者显然较有选择权。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小组工作的方法引入家庭辅导的代表人物是( A )A.约翰·贝尔 2.最早的学校小组的主持者(D)D.耶西·戴维斯 3.小组工作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标志是出现了( B ) B.专业杂志 4.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心理剧并将其运用的小组工作中,完全改变了过去小组工作只针对精神病人的局面的 学者是( C )C.雅各布·莫雷诺 5.小组工作的专业化开始于( C )C.1945-1960 6.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是( D ) D.交流分析理论 7.交流分析理论的基础是(A)A.精神分析 8.下列不属于 ...协同领导的是( D ) D.挑战模式 9.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不属于...这三种需要的是( C )C.利益需要 10.小组工作的实务核心是( B ) B.互助 11.发展性模式的核心是( C )C.人的发展 12.在艾丽思和费希的小组动力流程图中的变项不包括( A )A.小组情境 13.哪种沟通方式是小组的最佳沟通方式( A )A.开放式沟通 14.总结是小组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手段,下列不属于...总结的作用的是( D )D.挑战个人 15.小组动力学理论的创立者是( A )A.温勒 16.当小组领导者扮演温和的代替性父母,过分保护组员时,他陷入了( C )C.反情感转移 17.发展性模式关注的是个人的( B ) B.社会功能性 18.在小组中,组员的哪种行为容易被小组接受( C )C.接受小组目标 19.下列不属于 ...波恩定义的三种自我状态的是( D )D.少年意识 20.发展性模式最大的优点是( C )C.能够广泛运用于不同情况的小组 21.在小组的沟通模式中沟通速度最慢的是( C )C.环状模式 22.组员说“我想戒酒”但是没过10分钟就拿起酒瓶喝酒这属于( B )B.个人的矛盾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 23.在小组初期,不属于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的是( D ) D.组员行为倒退 24.在小组初期,不属于 ...小组第一次聚会时成员特点的是( C )C.顾虑消除 25.组员拒绝在小组中分享感觉和想法,打击小组的热情这属于( C ) C.阻抗 26.在小组工作前期,组员与工作者之间有关会谈、活动等一系列问题的彼此同意称为( A )A.互惠协议 27. 工作者、组员以及机构等,将小组视为一个整体,对小组几乎所有问题均达成一致的协议称为( C ) C.互赖协议 28.1884年,为号召青年义务为地区服务,改善本地区居民的环境,在英国伦敦东区成立了( D )D.汤因比馆 29.下列不属于 ...伯恩斯定义的小组领导方式的是( D )D.理想式 30. 组员之间,以及组员与工作者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行动上采取的一致行为称为( B )B.互助协议 31. 最容易完成任务的小组的人数是( C )C.8-9人 32. 治疗小组人数最理想的是( B )B.5-7人 33.小组的时间要素不包括( A )A.组员的互动 34.针对有问题的个人,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称为 D.康复 35. 休闲娱乐小组人数最理想的是( A )A.4-5人 36.小组的凝聚力和协调达到高潮是在( B )B.小组中期 37.一般小组组员的组合最好是问题具有( A )A.同质性 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是( C )C.评估没有为组员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对小组的满意度 39.针对小组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的是( B ) B.过程评估

社会工作团体活动计划书

面向街道居民的团体康乐活动计划书 本方案设计理念: 结合越秀区街道社区的特点和现在的社会热点“两会”“亚运会”,广州越秀区居民有承担这两项大事的义务。在参与人员中融入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社工站社工,拉近社工与居民的距离,让居民更好地了解社工对于他们的作用和帮助。同时在设计的两个游戏吹气球和踩气球,体现的是全员参与运动外,气球中间夹有小纸条,纸条上有关于有两会、亚运会呵社区自治的一些小常识,让居民群众在娱乐的过程中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 在活动中特别关注参与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由于本次活动参与人数较多且活动量较大,在参与人员中会筛选部分不适合人员。 奖励设置是与全民健身以及现在流行的环保理念相结合,挑选了毽子、环保购物袋以及圆珠笔作为奖励。毽子寓意为健身,环保购物袋寓意为环保,而圆珠笔寓意为把百姓的心声写出来。 一、总体计划 (一)主题: “社区关怀”阳光社工站挂牌仪式暨建设街道“社区自治”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及一次面向街道居民的团体康乐活动 (二)目的: 1.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工的工作理念以及社工对他们的作用。 2.让社区居民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 3.培养社区居民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治意识。 4.拉近社工和社区居民的距离。 5.“社区关怀”阳光社工站的成立宣传效应以及在社区中倡导建设街道“社区自治”的新举措。 (三)时间:2009年2月22日(周日)9:00~10:30 (四)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建设新村广场 (五)主办单位:广州市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 (六)参与对象: 1.越秀区街道辖区内各社区楼(组)长 2.热心居民群众代表 3.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志愿者 (七)参与人数: 1.越秀区街道辖区内各社区楼(组)长和热心居民群众代表(50人左右) 2.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志愿者(15~20人)预计16人 二、具体计划: (一)活动前期工作 1.从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中挑选两名主持人,或者从即将进入该街道工作的社工中选出两名主持人,一男一女。对 他们进行活动短期前期培训。 2.与街道负责单位以及负责人取得联系,共同商量本次活动有关事宜。例如场地安排、场地附属的电源来源的安排以及相 关参与活动人员的联系与安排。 3.取得参与本次活动参与者的联系方式,及时通知他们参与,对于不能参与的要做好登记。主要是针对各个社区楼(组) 长的通知。采取方式:入户、电话通知。其中各个社区楼(组)长的联系方式需要从街道获得,对于参加的热心群众可 以由社区楼(组)长自己推荐到中心,由中心统一邀请。 4.制作及印制相关的宣传单张,并在活动前5天张贴于街道辖区内的宣传栏内。(宣传单张见附录) 5.购买、租借活动所需的物品。 6.活动前一天开始制作与活动相关的物品。 7.活动前一两个小时要提前到达场地,对场地进行布置工作。 (二)活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