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计测学
测树学

绪论
1 正确使用轮尺(或围尺)及测高器测定立木胸径和树高的要点是什么?
2 孔兹干曲线式的表达方式及生物学意义?
3 伐倒木区分求积式的计算方法?
4 胸高形数作为树干形状指标的优缺点。
5 各形数与形率的计算方法?
6 测量胸径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7 什么是望高和望点。
第一章
1. 试述森林计测学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2. 简要回答森林计测学的目的任务?
3. 简要回答森林计测学的性质?
4. 简要回答森林计测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1.林分调查因子有哪些?如何调查、测定及计算这些林分调查因子?
2.为什么说林分平均胸径()是林木胸径的平方平均数?与(算术平均直径)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正确绘制树高曲线?
4.标准地调查法的主要工作步骤及调查内容是什么?
第三章
1、研究林分结构有何重要意义?
2、同龄纯林直径结构规律的特征是什么?
3、林木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在林分调查中有何作用?
4、胸高形数、形率随直径、树高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实验形数有何特点?
6、研究林木材积与直径关系有何意义?
第四章
1.简述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2.简单评述目前常用的几个林分密度指标
第五章
1、测量林分蓄积的方法有哪些?
2、采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及步骤是什么?
3、如何应用一元材积表测定林分蓄积量?在应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由二元材积表推算一元材积表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5、如何使用标准表测定林分蓄积量?
6、简述平均实验形数法测定林分蓄积的步骤。
森林计测学PPT

森林计测学测量部分2018年微倾式水准仪罗盘仪电子经纬仪老板山、张家山地形图§1.1 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3 地面点位的确定§1.4 测量工作概述第一章绪论一、测绘学与测量学1. 测绘学定义测绘学是研究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的有关信息,并对这些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第一节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2.测绘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测量学—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包括地球重力场)—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含地下和空间)地图制图学—研究社会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绘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数字水准仪航空摄影测量、瑞士徕卡LeicaDNA中文数字水准仪、德国蔡司ZeissDiNi 12数字水准仪美国天宝Trimble)地理信息系统GIS 建库GPS用于大地测量0000GPS 用于军事飞行高度9,840 3,000GISDTM 正射影像制图修测可视化影像分析分类地面处理GPS 、GIS 、RS——“3S”集成大地测量学:研究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球的重力场的测量方法、分布情况及其应用的学科。
普通测量学:研究将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和其它信息测绘成图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航天、航空、地面的摄影和遥感信息,进行测量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工程测量学:研究测量和制图的理论和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海洋测绘学:研究以海洋和陆地水域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
地图制图学:研究地图制图的理论和方法。
近年来,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学又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三、测量学的分支学科(2)测设:从图纸→到地面→作为施工依据,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返回占地球表面的71%。
林学概论-第5章

第五章 森林计测与效益评价林学概论本章主要内容p基本测树因子与测树工具p林分调查p单株树木材积测定p林分蓄积量测定p树木生长量测定p森林效益的计量和评价林学概论第五章森林计测与效益评价学习要求ü了解树高、胸径、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等测树指标,熟悉常见的测树工具。
ü了解林分调查因子及标准地调查的主要内容、方法。
ü了解伐倒木、立木材积的计算方法。
ü了解林分蓄积量测定的常见方法。
ü了解树木年龄、生长量、生长率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ü了解森林效益评价的常用指标及方法。
林学概论第五章森林计测与效益评价林学概论第五章 森林计测与效益评价第一节基本测树因子与测树工具林学概论效益评价 第一节1、树木的直径树干直径是指垂直于树干轴横断面上的直径。
通常用D或d表示,单位:cm。
树干直径分为带皮直径(D.O.B.)和去皮直径(D.L.B.)。
树干直径随其在树干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其中距离根径1.3m处的树干直径称为胸高直径。
林学概论效益评价 第一节1、树木的直径树木胸径测定的原则Ø位置在平地是指距地面上1.3m ,在坡地以坡上方1.3m 处为准。
Ø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时,可在胸高断面上下距离相等而干形较正常处测直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
Ø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当作分开的两株树分别测定每株树的胸径。
Ø胸高断面不圆的地方,应测相互垂直方向的胸径取其平均值。
林学概论效益评价 第一节2、树高树高指树干根径处至主干顶梢的长度,单位:m。
一般要求精确到0.1m,树高通常用H或h表示。
3、树干横断面积指树干横截面的面积。
有无穷多个,其中位于胸高处的断面积称为胸高断面积,用g表示,测量单位为m 2。
4、树干材积指根颈(伐根)以上树干的体积,用V表示。
单位是m 3。
林学概论效益评价 第一节1、树干直径测定工具常用测定工具有轮尺、直径卷尺和钩尺等。
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3)、不足:受树高影响大,随着树高 的增加而降低。
(4)、f1.3由来:根据标准地材料编制平均形 数表。 (5)、应用举例 某柞树次生林,经每木调查测得公倾断 面积为10.3m2,平均高为6.6m,从树高形数 表中查出6.6m高的形数为0.57(查7m高) 则:
第一节
基本测树因子
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 干称为伐倒木。 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的因子称为基 本测树因子,如树干的直径、树高等。这些均是 树木直接测定因子。还有一些因子,如树干横断 面积、树干材积、形数等是在直接测定因子的基 础上派生的。
一、树木的直径
树干直径是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 (Diameter)。用D或d表示,测定单位是厘米,一般 要求精确至0.1cm。 树干直径分为带皮直径(diameter over bark, 缩写D.O.B) 和去皮直径(diameter inside bark, 缩写D.I.B)两种。其中位 于距根颈1.3m处的直径,称为胸高直径,简称为胸径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由于胸径在立木条件下容 易测定,所以胸径是一个重要的测树因子。
树干体积是以x轴为轴,干曲线绕其旋转一 周所形成的体积。分别为圆柱体,抛物线体,圆锥 体,凹曲线体。
第三节 伐倒木求积式
一、完顶体一般求积式
根椐微分学原理,将树干可看作许多小段,段长为 dx,当dx充分小时,每段可视为圆柱体,每小段体积 为:v g Biblioteka dx y 2 dx2
L L V 0 v 0 y
大陆 倾向森林计测学 台湾 森林测计学 内容 2块+1块 第一板块 五个方面 1 伐倒木材积测定 2 立木材积测定 3 林分调查因子 4 林分蓄积测定 5 角规测树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 林分年龄 )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 胸径 )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 树冠投影面积 )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1.7~1.8 )。
6. 角规测树时,Fg 越大,测量误差( 越小 )。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 薪材 )统称作商品材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单木模型 )。
9. Richards 生长方程( c kt A y ))ex p(1(--= )。
10. 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0.5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H g V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g 1.3——胸高断面积;H ——全树高。
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5. 直径分布: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
6.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
7. 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根据林木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种出材率之间关系所编制的数表8. 全林分模型: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面积、蓄积量)及平均单株木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
9. 自由树:周围没有竞争木与其争夺生长空间、可以充分生长的林木。
10绝干重:树木干燥后去掉结晶水的重量 。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1.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2分):(1)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此时树木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t(Q), 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
森林计测学课程提纲2011

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一.胸高直径、径阶 胸径、树高的测定工具 布鲁莱斯测高器的原理 二.树干横断面 干曲线的定义 树干纵断面形状的一般特征三.1 孔兹干曲线方程 r Px y =2 r 为形状指数2 树干完顶体求积式(即一般求积式) 完顶体是指有完整树梢的树干。
四. 1 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要求会推导(1)式和(2)式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牛顿近似求积式。
(1)()L 2d d 4L g g 21V 2n 20n 0⎪⎪⎭⎫ ⎝⎛+=+=π ; (2) L )g g 4g (61)L g 2L 2g g (31V n 2/102/1n 0++=++= 2 伐倒木区分求积式(区分求积法的概念):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式 ''1''21213131l g g l l g l g l g l g V V V V V in i n n ⋅+=⋅+⋅++⋅+⋅=++++=∑= 梢 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 ()'nn 1i i n 0l g 31l g g g 21V ⋅+⎥⎦⎤⎢⎣⎡∑++== 五.材积三要素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当长度量测无误差,即P L =0时,则P v =2P d六.形数:胸高形数(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正形数 实验形数胸高形数f 1。
3与树干形状r 及树高h 的关系(会推导关系式)七.形率:胸高形率 绝对形率 正形率八. 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1> 21.32f q = <2> 1.32f q c =-<3> 希费尔公式hq c bq a f 2223.1++= 九. 单株立木材积的测定1 立木材积近似求积法 (1)平均实验形数法 θ+=f h g V )3(3.1(2)形数法测出胸径d 1.3、树高h 和中央直径d 1/2 ,计算出形率,再利用希费尔公式算出胸高形数,最后按右式计算单株立木材积:3.13.1hf g V =2 望高法 望点 :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 。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一、填空题二、三、简述题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的主要特征为:林分中最小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其林木株数开始时急剧减少,达到一定直径后,林木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而呈现为近似双曲线形式的反“J”形曲线。
(2分)(2分)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优点: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适用范围广。
(2分)缺点:一元材积表适用范围小,只能用来计算林分蓄积而不能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
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2分)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1)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逐渐上升,以后上升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下降趋势;(2分)(2)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以后下降速率变缓;(1分)(3)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至一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平稳状态。
(1分)5.5. 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则:(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顺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2)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取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取的标准木的株数和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一定的方法。
6.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Z gr );(2)纯生长量(Z ne );(3)净增量(∆);(4)枯损量(0M );(5)采伐量(C );(6)进界生长量(I )。
相互关系为:00M C M Z Z CZ ne gr ne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1) 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1分)2)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1分)3)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1分)4)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1分)5)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对枯损量、采伐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行估计。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本门课的学习口诀是:行万里路、测天下树。
森林计测如相助,资源调查我最酷。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胸高形数的公式为,式中 V为树干材积,g1.3为断面积,h为树高。
()A:对B:错答案:A2.望高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
()A:对B:错答案:A3.实验形数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V= fꞫ g1.3(h+3)。
()A:错B:对答案:B4.当树高h=20-30时,丹琴略算法测定立木材积计算结果可靠。
()A:对B:错答案:B5.伐倒木木区分求积式区分段划分一般至少不少于5段()A:错B:对答案:B6.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采集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2倍。
()A:错B:对答案:A7.一般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多为“正”误差,平均断面求积式多为“负”误差。
()A:对B:错答案:B8.当长度测量无误差时,直径测量的误差等同于材积计算的误差。
()A:对B:错答案:A9.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中央直径。
()A:对B:错答案:B10.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大头直径和小头直径。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根据林分的(),可将林分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A:起源B:树种组成C:年龄D:林相答案:D2.划分林层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各林层每公顷的蓄积量要大于30m3B:主林层的郁闭度要大于0.3,其它林层的郁闭度应大于0.2C:相邻林层之间林木的平均高要相差20%以上D:各林层林木的平均胸径应在8cm以上答案:ABCD3.分析林木粗度的变化或进行胸径生长比较,以及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林分结构时,一般采用林分的算术平均胸径。
()A:对B:错答案:A4.从树高曲线上不仅可以得到林分的条件平均高,而且根据各径阶中值可查得相应的径阶平均高。
()A:对B:错答案:A5.随手绘制树高曲线时应使各点纵坐标值(实际值)与曲线值(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基本测树因子
2.种类
⑴直径:是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的直径,用
D或d表示。树干直径随着其在树干上的位置不
同而变化,从根颈至树端其树干直径呈现出由大
到小的变化规律。其中有一种距很颈上1.3m处的
直径,称为胸高直径(d1.3),简称胸径。单位:
cm。
1.3m
d2 d1 D1.3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1) 轮尺
刻度:尺身上有两种刻度,一是米尺刻度,二是径阶刻 度。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1) 轮尺
刻度:尺身上有两种刻度,一是米尺刻度,二是径阶刻 度。
0
1
2
34
5
6
2
4
4
6 8
cm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2) 钩尺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3)围尺
形状与钢卷尺一样;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布图尺和 钢围尺。通过围尺量测树干的圆周长,换算成直径。一般长l ~3m,围尺采两面(或在一面的上、下)刻划。一面刻普通 米尺;另一面上刻上与圆周长相对应的直径读数。
所谓树干横断面的形状是指树干 横断面的闭合曲线的形状。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一)、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2、树干横断面形状的特征 ①一株树的横断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更近似椭 圆形; ②按圆形计算横断面积要大于或等于按椭圆 计算的面积。 ③为了便于树干横断面积和树干材积计算, 通常把树干横断面看作圆形。
在树干的区分求积中,梢头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 梢头,作圆锥体公式计算其材积。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五、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 (四)区分求积式 1.区分求积的概念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五、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 (四)区分求积式 2.区分求积的种类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
四、树干形状
(二)、树干纵断面的形状 3、孔兹干曲线式
可见,树干各部分的形状指数一般都不是整数。这说明树 干各部分只是近似于某种几何体。因此,孔兹干曲线只能分别 近似地表达树干某一段的干形,而不能充分完整地表达整保树 干的形状。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三)、树干完顶体的一般求积式 所谓完顶体是指有完整树梢的树干。设树干的干长为L,干基 的底直径为d0,干基的底断面积为g0,则由旋转体的积分公式 ,树干材积为:
三、基本测树工具 2.树高测定工具 (2)圆筒测高器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2.树高测定工具 (3)克里斯屯测高器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2.树高测定工具 (4)多用测树仪 ①测坡度 ②测树高 ③测水平距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一)、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1、树干横断面形状的定义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二)、树干纵断面的形状 3、孔兹干曲线式
y2=p×xr y:树干横断面半径; x:树干梢头至该横断面的长度; r:形状指数,变化一般在0~3 。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二)、树干纵断面的形状 3、孔兹干曲线式
形状指数不同的曲线方程及其旋转体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10
9.0~10.9
16
14.0~17.9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2) 钩尺
钩尺是用来测定堆积原木小头直径的工具。图l-3所示。使用 时只要钩住木段断面积的边缘,使尺身通过断面的中心与另一端 边缘相切的刻度即为该断面的直径。原木小头直径均以2cm进位 ,因而钩尺上刻有按2cm整化的径阶刻度。
数量(树高、直径、断面积、 材积或蓄积)
质量(材种) 生长(生长速度、生长过程)
第一章 绪论
四.误差和精度
①误差的概念: 客观真值与测算值之差。 误差是在量测和计 算过程中产生的。 ② 误差分类: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③精确度:观测值在其平均值周围的一致程度。 ④准确度:表示测算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⑤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多少会影响精度。 如:h=15.1m、d=22.5cm
假设过树干中心有一条纵轴线,称为干轴, 与干轴垂直的切面称为树干横断面。其面积称为
断面积,记为g。
干轴
g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一)、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1、树干横断面形状的定义
所谓树干横断面的形状是指树干横断面的闭合曲线的形状。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一)、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1、树干横断面形状的定义
x=1.3m
gx=g1.3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六、立木材积测定 (三)形数(fx)
2.形数的种类 (1) 胸高形数(f1.3)
胸高形数与树干形状r和树高h的关系式: f1.3=1/(r+1)×1/(1-1.3/h) 即:胸高形数是形状指数、树高两个因
子的函数,不能离开树高而独立反映树干形状。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G1.3 1.3m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二、基本测树因子
2.种类 ⑷材积:树干材积是指根径以上树干的体积,记为 V。单位是立方米(m3)。
G1.3 1.3m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1) 轮尺: 轮尺又称卡尺,有木制或铝合金制两种。其构 造如图1-1所示,可分为固定脚,滑动脚和尺身三部分。
(3)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当作分开的两 株树分别测定每株树胸径 ,否则,当作一 株树测定。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六、立木材积测定 (三)形数(fx)
1.形数的概念: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 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其数学表达式为:
fx=v/v′=v/(gx×h) 即v=fx×gx×h
(三)形数(fx)
2.形数的种类
(2) 正形数(fn) 正形数与树干形状r关系式: fn=1/(r+1)×1/(1-n)r 可见,正形数只与r有关,而与树高无关。这就克服了胸高
形数依树高而变化的缺点。由于正形数只与r有关,能较好地反映不 同的干形。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一、单株树木存在的状态
立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伐倒木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二、基本测树因子 1. 概念
树木能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的因子称为基本测树因 子,如树干的直径、树高等。这些均是树木直接测定因 子。还有一些因子如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形数等 是在直接测定因子的基础上派生的。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一.测树学的概念
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 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和原木产品的 数量测定、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 学科。
第一章 绪论
二.测树学研究的对象
①树木(单株立木和伐倒木); ②林分; ③大面积森林; ④原木产品。
第一章 绪论 三.测树学研究的内容
树木 林分 大面积森林 原木产品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1) 轮尺
径阶:在森林调查中,测定大量立木直径,一般是按1、2、 4㎝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径阶径阶整化常采用上限排外 法。 如表所示:
径阶(㎝)
2㎝范围
径阶(㎝)
4㎝范围
4
3.0~4.9
4
2.0~5.9
6
5.0~6.9
8
6.0~9.9
8
7.0~8.9
12
10.0~13.9
森林计测学
(测树学)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树木材积测定 第三章 林分调查 第四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 第五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 第六章 林分生长量测定 第七章 生物量测定
7
课程安排: 理论讲授:共24学时,讲授20学时,自学4学时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题型:简答题、计算题
7
第一章 绪论
一.测树学的概念
(2)立木直径:测胸高部位的直径。 (3)立木材积:是通过材积三要素(胸高 形数、胸高断面积和树高)计算的。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六、立木材积测定
(二)胸径测定应注意的事项
(1)测垂直两方向,取平均值;
(2)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它不正常的 情况时,可在胸高断面上下距离相等而干形 较正常处,测直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
测树学最早起源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传入亚洲的日本。 我国“测树学”(Forest mensuration)一词是本世纪30年代直接 引自日文“测树学”。不同国家对则树学的定义各不相同。
主要内容:树木、原木、林分、大面积森林的数量(森林抽 样调查、遥感、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预测)和生长量测定。
第一章 绪论
二、基本测树因子
2.种类 ⑵树高:树干的根径处至主干梢顶的长度称为树 高,测量单位是米(m),一般要求精确至0.l m 。树高通常用H或h表示。
h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二、基本测树因子
2.种类 ⑶断面积:树干横断面积同树干直径一样也可以有 许多个,其中位于胸高处横断面积是一种重要测树 因子,通常简称为树木的胸高断面积,记为g1.3,测 量单位是平方米(㎡)。
V=1/(r+1)× g0 × L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五、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 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有以下四种: (一)中央断面积求积式 (二)平均断面求积式 (三)牛顿近似求积式 (四)区分求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