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行为及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浅析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浅析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发音不正确,语法有错误或词汇量不足均有可能导致双方的误解或出现交际障碍。

然而,发音正确,懂得语法并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之后,非本族语者在同本族语者交流时仍然会产生障碍:要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要么对对方的话题缺乏反应;要么说话口气过于肯定或是显得盛气凌人等。

这些行为往往被本族语者视为没有修养的表现,或者被当成对人格的有意冒犯和侮辱,从而引起误解甚至仇恨,最终导致交际失败。

这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语言学家称之为跨文化语用失误。

文化冲击是人们对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心理反应。

所有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人都会遇到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障碍,但程度因人而异。

通俗地说,一个人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另一套新的自己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替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定,甚至沮丧。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有的会精神失常甚至自杀。

这就是文化休克。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

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

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1、思维模式不同东西方人对外界人认知模式存在着差别,因而他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

而思维模式差异会造成交际行为、鱼片结构、编译码方式、交际风格等方面的不同。

东方人的模式以直觉、整体、圆式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

因此,中国人的话语或语篇结构呈圆式。

他们说话、写文章不采取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方法,而习惯于绕弯子,有一个从次要到主要,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

他们往往把对别人的请求、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意见等内容或关键问题保留到最后,或含蓄而不露。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摘要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概括了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文化根源I. 非语言交际概述I.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

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Malandro et al, 1989: 5)。

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aine, 1978, 见 Malandro, 1989: 7)。

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

这些因素即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 1981: 156)。

I.2 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对语言交际起到的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

具体地说,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发挥其辅助作用:1)重复(Repetition)。

例如,你告诉某人,办公楼在教学楼的西面,同时用手指向西方给以重复。

2)否定(Contradicting)。

非语言交际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完全与语言行为相反。

例如,甲对乙说:“你干得不错。

”同时却向丙使眼色表示不满。

3)代替(Substituting)。

有时不用讲话,只用非语言行为就可以传递信息。

例如,父亲批评儿子时,儿子一句话也不说,却满脸不服气,还用眼不时斜瞟父亲,父亲也就知道儿子的态度了。

4)补充(Complementing)。

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写的作用。

例如,一个人犯了错误以后,一面检讨,一面以沉痛或后悔的表情表明懊悔的心情和态度。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摘要: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必要补充。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明显的体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非言语行为有一系列表现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些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差异。

本论文旨在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非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认识其意义差异,了解它们所表达的信息,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跨文化交际,增进相互了解。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差异一、引言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交际方式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交流经验的符号系统。

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除了语言外我们还会用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来帮助我们交流、传达思想,它是语言的必要补充。

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

由此可见,非言语所传达的信息占到了信息总量的93%,对交际的影响之大,。

因此,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非言语的主要分类及其中的意义差异做一论述,以便帮助人们在非言语行为交流过程中弥合差异,促进理解。

二、非言语行为及其分类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和意义。

语言学家F.Poyetos认为非语言交际即个人或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某一特定文化内所有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观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

非言语行为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多意性。

在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甚至对立的含义,如有些非语言行为中的身势语是约定俗成的,为不同文化所独有,这就造成了非语言行为因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

二是非结构性。

非言语交流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属于自发的、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因此是无章可寻的。

三是连续性。

语言交际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有始有终,持续时间有限,而非语言交际则不然。

譬如,在激烈的争论过后,语言虽然停止了,但双方丰富的表情仍然在传递许多信息。

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

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

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随着世界的不断交流与融合,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愈加明显。

虽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这些文化都是由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创造的。

因此,文化之间常常存在着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尤其是在交际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将就文化之间的非言语行为进行探讨。

一、环境交流环境信号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场景中,通过环境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形式。

不同的地区,因为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就会产生不同的环境信号。

比如,在美国,红绿灯的颜色和设计内容,以及快餐店或连锁餐厅的外部标识,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因此,在中国文化的潜移默化中,红色被广泛应用于庆祝活动,如婚礼、生日、春节等等场合。

因此,环境信号对文化交流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环境信号人们能够快速而直接地接收到一些信息。

二、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指人们通过不同的身体姿态、表情、动作等来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

比如,在东方社会,人们通过轻轻点头来表示“是”的意思,而在西方社会,人们则习惯于直接说出“是”的话语。

此外,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身体姿态,以及手势的使用,也很有可能引起文化差异。

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经常用食指指出要解决的问题,而在阿拉伯国家,用食指指向对方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三、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也是非常显著的非语言交流形式。

不同的文化,由于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面部表情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东和南亚许多地区,微笑不是表示同情或神秘气质的事情,而是表示愤怒或无助的表达。

在印度,人们经常用头部的转动表示同意,在日本,人们经常通过微笑来掩饰他们的真实感情。

因此,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语言,以及了解哪些表情是可以接受的和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是非常重要的。

四、声音与语调人的语音和语调也是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传达的信息远远超出词汇和文章所能表达的范围。

比如,在英国,人们语调常常随着句子结尾而下降,而在中国一些地方,人们则经常将语调上扬来表示疑问。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对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分类并着重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方面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指出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说明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跨文化对比人类交际包括两个方面: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但是,人们往往只重视语言交际行为,却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其实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交际功能。

因此,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对非语言的差异有所了解。

一、非语言行为的种类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关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学者们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K. W. Back的观点,非语言行为可分作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学者相对统一的结论,将非语言交际行为分为以下几类: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language);客体语(Object language);环境语(Environment Language)。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认识到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不可分割,人的非语言行为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

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是辅助作用,通过重复、否定、代替、补充、强调、调节等配合,甚至代替语言交际行为。

二、几种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跨文化对比分析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人们会对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加以综合和概括,归纳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然而,在实际交往中,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有差别。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现
(二)身体行为 1.目光。目光语行为是人们重要的交际手段,它的表义 功能是非常丰富的。目光语能起到其他言语行为所起不到 的作用,它可以传递喜好、怨恨、主导、威胁等内心微妙的情 感,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目光接触的程度因文化而异。 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与诚 实的标志。但他们又讨厌那种目不转睛的凝视,认为这是一 种非常粗鲁的行为,好像他们是“物”而不是人,即把他们 “非人格化了”。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 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 服从或尊敬。而凝视的汉语意义有时仅是好奇与惊讶,并非 无礼。 2.声音。(1)功能性发声。英美人最忌讳的是从体内发出 的各种声音,特别是咳嗽、喷嚏、抽鼻子、清嗓子、吐痰、打 嗝、放屁、肚子咕噜咕噜作响等。他们在人前极力抑制这类 功能性发声,如果做不到就立刻表示歉意。中国人认为这类 行为纯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不是正对着人或对着满桌 饭菜喷“毒”,也无须道歉。中国人喝热汤时先吹吹气,然后 嘴巴啧啧作响,英美人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英美人不管吃 喝什么东西,都觉得不应该弄出任何声响,否则就不文明 了。(2)沉默。沉默是既不作声,也没有其它表示意义的非言
(责任编辑 张海鹏)
- 159 -
一、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分类及其交际功能 人们对于非言语交际的行为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 法,虽然有些分类出现了相互交叉或包容的现象,但非言语 交际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八种:时间学(chronemics),研究 人们利用时间的方式及其意义;空间学(proxemics),研究人 际距离及空间使用方法及其意义,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 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身势学(kinesics),研究人们的 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手势等;体触学(haptics),研究身体接 触所传达的信息;外表(physical appearance),研究人们的 肤色、衣着打扮及身体形态等;目光学(oculesics),研究人们 通过目光接触、眨眼、眼珠转动及瞳孔放大等所传达的信 息;副语言(paralanguage/vocalics),研究声音的非言语成分所 传达的信息,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 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嗅觉学(olfactics),研究人们如何通过气 味来传达信息。 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许多独特的交际功能,根据非言 语交际行为的分类,其交际功能大体分为五种:(1) 补足 (complementing):在交际中,非语言符号如表情、手势、声调 等,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时的 某些不足或缺欠。例如你的孩子考试得了好成绩,你搂住他 说:“真棒!”你的搂抱就补充了你的言语信息。(2) 替代 (substituting):替代作用是指在无法用语言交流信息,或特定 的环境阻碍了语言交流时,人们可以用非语言符号来代替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非语言沟通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在传达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语言沟通的情感表达非语言沟通,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和触觉等,可以有效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人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语气等非语言信号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意图,从而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影响对方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拥抱可以表达爱和安慰,握手可以表达友好和尊重,微笑可以表达友好和快乐。

通过非语言沟通,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对方的情感,建立信任和联系。

二、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意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点头表示同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表示否定。

在很多西方国家,眼神交流通常被用来表示自信和诚实,而在一些亚洲文化中,保持低调和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是一种尊重和谦虚的表现。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不同文化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避免误解和冲突。

三、非语言沟通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非语言沟通方面也存在差异。

例如,男性通常更倾向于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使用面部表情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女性通常会更多地使用微笑、点头和抚摸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强硬的语言和姿态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了解这些性别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与不同性别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四、非语言沟通的情境意识非语言沟通在各种情境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医疗、心理、法律和其他专业领域中,非语言沟通技巧对于有效地进行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例如,医生可以通过病人的非语言暗示,如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疼痛程度或病情;谈判专家可以通过观察对手的非语言信号来了解他们的意图和态度;服务行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顾客的非语言信号敏感度来提高服务质量等等。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功能及范围1.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我们将不同文化的人们一起交往的过程称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大致可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它指“非语言交际指那些不通过语言手段的交际,包括手势,身势,眼神,面部表情,体触,体距等。

”(胡文仲1999 )语言行为以外的交际方式都可以看作非语言交际。

身势语是主要的交际形式,它在整个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

1.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非语言交际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语言结合使用,从而具备了重复功能、否定功能、替代功能、补充功能、强调功能和调节功能。

例如,表示欢迎时人们会微笑着伸出手; 不满意时通常皱眉、摇头; 告诉对方所要东西在桌子上时会指向桌子的方向等。

1.3非语言交际的范围非语言交际包括的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很多,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可将其粗略地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

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比如手势,身势,面部表情,体触等身势语。

(2)副语言。

包括沉默,话语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3)客体语。

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

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

(刘晨华2002 :93)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2.1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密切联系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和共同拥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作为一种社会遗产传之后代,具有一种共同的社会属性。

”(杜学增2000:3)在非语言交际领域中,文化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两者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是没有意义的,更不可能很好地进行交际,甚至会产生文化差异的冲突,阻碍跨文化交际。

因此非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一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只有对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defini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open to many interpretations • Defini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all human communication events that transcend spoken or written words, and these nonverbal events and behaviors can be interpreted through verbal symbols • Defini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defined as all types of communication that take place without words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elaborate code that is written nowhere, known by none, and understood by all(Edward Sapir)
The Characters of Non-Language
• The characters of Non-langstable structure • Non signs with clear meaning continuation of communication • some non-language behaviors come from human’s n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 Non-separation,culture is transmitted by communication, culture value system can be shown by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Many Non-language behaviors come from learning of culture • Culture establishes standards for nonverbal behaviors,decide the formation and effect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Different style of interaction is the source of discomfort and jeopardy • Discussion
The categori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kinesics (body language)
prxemics (use of space)
chronemics (use of time)
haptics (use of touch)
The func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Complement verbal communication Add to or moderate verbal communication messages • Contradi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expose true consciousness • Substitute: unable to express yourself by speaking; improper to speak • Regulate: use as turn taking , when speak, who first ,when stop • Accent or moderate verbal communication • Repeat • Discussion imagine some situations you use the above func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
• Describe categories and subcategori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Identify the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Grasp the func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Grasp the evolu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 Develop intercultural skill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elaborate code that is written nowhere,known by none,and understood by all.
Edward Sapir(1935 Sapir(1935)
Why i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o important?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present everywhere Impossible to not communicate ,it is a silent language We don’t know what we are saying nonverbally “We must never assume that we are fully aware of what we communicate to someone else.”(Edward Hall)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ually comes first Initial impression sometimes decides two strangers to interact verbally or not When high degree of uncertainty in the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exist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especially likely to be trusted Unconscious and unintentional ,can’t control easily not like words more valid than verbal communication Examples: watch facial expression of poke player; psychiatrists detect their patients by watching their nonverbal behavior
paralanguage (loudness.speed of speaking accent, tone and grunts)

The History of NonLanguage Research

• •

• •
1872 Darw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 in Man and Animals Animals express six universal emotions like man Facial expression of human is innate than learned Human expressions are determined largely by evolution It is difficult to lie nonverbally 50th, Edward Hall at the FSI: The silent language Proximecs and chronemics Out –of –consciousness from Freud Spoken words hide more than they revealed 1952 Birdwhistell:Introduction to Kinesic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n’t be separated from verbal communication, taking place at the same tim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has different relations with verbal communication(more on later page) American Sign Language is symbols of connection George Trager: research on paralanguage
Why i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o important?
•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verbal messages are missing or limited the story of a photographer in Alaska the language of nonverbal symbols differ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then cause miscommunication •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Culture is context for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encount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einforcement clarify the intended meaning when talkers can’t contact verbally easily case illustration: the meaning of feet in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 P165 • accounts for much of the meaning we derive from conversations outcome of Mehrabian research 93percent of meaning is conveyed nonverbally conservative estimate : 70 percent comes from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ts importance var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 technical presentation versus intimate relationship, job interview, first impressions, expressions of attitudes telephone , e-mail, telecommunication channels, not see social pres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