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地貌
坡地地貌

(3)按滑坡体 小型滑坡(<5万m3) 体积分为 中型滑坡( 5~50万m3)
大型滑坡(50~100万m3) 巨型滑坡(>100万m3)
(4)按滑动面与斜坡上 均质体滑坡 岩层层面关系分为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吉林延边老头沟村小型滑坡
吉林省集安市上解放村小型滑坡
滑坡毁坏铁路
三、泥流
• 泥流是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上、红土) 被水浸泡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呈碎屑流状顺斜 坡向下流动的现象。
II.滑动阶段
• 在上一阶之后可能几天、几周或几年不等,才进入 滑动阶段。
• 首先蠕动区的后上部(牵引或主动滑坡段)在重力牵 引下形成滑动面(此时从滑坡中流出浑浊水流),不 断向前下部推挤,使前下部(推动或被动滑坡段)抗 滑力减少和出现新的滑动面。当上、下部滑动面同 时滑动且后部与边部裂隙贯通时,滑坡即进入滑动 阶段。
第三章 坡 地 地 貌
一、崩塌
1.崩塌的概念
斜坡上部的岩、土体、石块或碎屑层,在重 力作用下快速地向下运动,称崩塌。
崩塌按发生的地貌部位 和崩塌方式又可分为山 崩、塌岸和散落。
• 山崩:山岳地区常发生的一种大规模崩塌现象, 山崩时,大块崩落石块和小颗粒散落岩屑同时进 行,崩塌体能达数十万立方米。
• 斜坡在20°~40°间适合泥流发育,坡度>40°时水 易流失,土层不易浸润饱和,不利于泥流形成。
• 泥流堆积物主要是泥土与碎石混杂堆积,无分选和 层理。
• 在寒冷气候区,甚至<20°的斜坡上,由于冻土融化, 碎石土层被水侵润饱和,也会发生泥流,称融冻泥 流,常在斜坡上形成大片小型舌状泥流阶地群。
斜坡上建筑物增加斜坡载荷
(5)地震 地震震动使斜坡失稳。 1960年智利8.5级地震,诱发数以千计的滑坡。
地貌学原理

地貌学原理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绘图题读图题大题第一章绪论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地貌的变化发展受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内外时间以内营力作用为主的地貌来说,地貌的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地壳运动方向以及构造线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联系。
以外营力作用为主的地貌,则有呈唯独水平分布和沿山地垂直分布的规律。
第二章坡地地貌坡地地貌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地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溃、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坡地行程的两大重要作用重力和流水作用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
崩塌形成的条件1。
地形条件2。
地质条件3。
气候条件4。
地震因素5。
人为因素崩塌堆积形成的地貌类型----倒石堆-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滑坡斜坡上的大块岩土,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
滑坡作用力的力矩方程Pa-Qb-fR=0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1.地下水2.地表水3.斜坡岩石结构和岩性4.地震5.人为因素滑坡和断裂同样会形成阶地土屑蠕动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坡运动。
坡积裙坡积物围绕坡地形成的地形,形似衣裙---坡积物在坡面流水作用下,被带刀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下来的堆积物。
坡地形状直线坡、凸形坡、凹形坡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复式斜坡。
第三章河流地貌河流地貌河流的水流在流动过程中进行侵蚀,形成各种沟谷地貌,被侵蚀的物质沿沟谷向下游搬运并堆积,形成河漫滩、冲积扇和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凡有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称河流地貌。
读图题河流横坡面结构图【p20】河流流水作用1。
侵蚀作用2b搬运作用3。
堆积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1。
冲蚀作用2。
磨蚀作用3。
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是和河流水流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进行溶解所产生的一种破坏现象。
河流的搬运作用1。
搬移2。
跃移3。
悬移河流侵蚀基准面河床纵坡面是河流作用形成的,每条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高度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影响河床纵坡面的发展影响河床纵坡面发展的因素1.水文情况2。
《地质地貌学》第七章 坡地重力地貌-课件ppt

2021/9/17
坡地重力地貌
12
2、地质条件
岩石中的节理、断层、地层产状和岩性等都 对崩塌有直接影响。
在节理和断层发育的山坡岩石破碎,很易发生崩 塌。
当地层倾向和山坡坡向一致,而地层倾角小于山 坡坡度角时,常沿地层层面发生崩塌。
软硬岩性的地层呈互层时,较软岩层易受风化, 形成凹坡,坚硬岩层形成陡壁或突出成悬崖易发 生崩塌。
2021/9/17
坡地重力地貌
26
二、滑坡的发展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在斜坡内部某一部分因抗剪强度小于剪 切力而首先变形,产生微小的滑动。
(2)滑动变形阶段:这一阶段长的可达数年,短的仅数月或 几天。一般说滑坡规模越大,这个阶段为时愈长。
(3)剧烈滑动阶段:滑动面已形成,滑体与滑床完全分离, 块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促使滑动因素诱导下,滑坡发生剧 裂滑动。滑坡下滑的速度快慢不等,一般每分钟数米或数十米。
2021/9/17
坡地重力地貌
15
4、地震及其它
(1)地震:地震是崩塌的触发因素。地震时能形成 数量多而规模很大的崩塌体。
1970年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附近发生一次大地震,当 时从5000~6000m高山上倾泻下来的岩块和冰块等崩塌 体,连抛带滚波及到10km以外。
(2)其它: 在山区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时,如不顾 及自然地形条件,任意开挖、常使山坡平衡遭到破 坏而发生崩塌。另外任意砍伐森林和在陡坡上开垦 荒地也常引起崩塌。
(4)渐趋稳定阶段:经剧烈滑动之后,滑坡体变形重心降低, 下滑能量渐渐减小,抗滑阻力增大位移速度越来越慢,并趋向 停止。滑坡渐趋稳定阶段可能延续数年之久。
2021/9/17
坡地重力地貌
27
三、滑坡的发生因素
坡地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

♦坡地地貌♦坡地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坡地物质风化、岩石破裂或已具备大量松散物质;二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或风化碎屑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
五亿年前的寒武纪,石蛋形成并暴露于地表。
由于差异风化,泥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快,而结核形成的石蛋风化速度慢,当泥岩层层风化剥落,石蛋就慢慢孕育而出。
由于围岩和石蛋的风化速度大约相差30年,所以每过30年左右石蛋就自动脱落滚落到山脚。
这就是产蛋崖千年石生蛋的真正秘密♦按坡长可分为长坡(大于500米)、中等长度的坡(150—500米)和短坡(小于50米)♦按坡度可分为2—5度极缓坡,5—15度缓坡,15—25度缓陡坡,25—35度陡坡,35—55度极陡坡,大于55度直立坡。
♦按坡形可分为平坡,凸坡,凹坡和凸凹坡阶形坡。
♦按坡向可分为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等。
♦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度、坡形、坡向和坡长等方面表现出来。
♦错落:在斜坡体之下具有一向外缓倾斜的岩石,而岩层底垫层较软弱,由于荷载增大或底垫层的强度降低而产生一种以压缩为主的变形,使上覆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陡倾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的现象,称为错落。
♦主要特点:垂直位移量大于水平位移量,错落破裂面的坡度很陡,错落体基本上保持原来的结构和产状。
错落的形成与地质、地貌、流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黄河水土流失的治理1.坚持综合治理2.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3.加强沟通坝系工程建设4.稳定基本农田建设规模5.配套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采取积极的预防保护与监督执法坡地发育的两种模式。
A 坡地平行后退:谷坡受剥蚀并保持与原先坡地的坡度一致而后退。
从整个坡地纵剖面看,呈凹形坡。
最后形成平缓的基岩山坡以及岛状山。
B 发育成上凸下凹的坡形。
最后形成相对高度很小的微起伏平原,称准平原。
流水地貌“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
第二章 风化作用与坡地地貌(1)

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 发 崩塌活动。
三 、 坡 地 重 力 地 貌 类 型 ——
(三) 崩塌堆积地貌
倒石堆: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 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 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 形成倒石堆。
1. 倒石堆结构特点:
水化作用是指水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相化合 , 水参与到矿物的晶格中,改变了原来矿物的分子 结构 , 形成新的矿物。如硬石膏经水化作用形 成石膏 。 CaS04 十 2H2O 一→ CaS04 · 2H2O 硬石膏 石膏 水化作用的结果 , 密度降低引起体积膨胀,岩 石硬度变小。如硬石膏水化成石膏后 , 体积要 膨胀30%, 加速了岩石的物理崩解。
物 理 风 化 作 用
寒带潮湿区 著。 或高山顶部雪线附近最为显
—
一 、 风 化 作 用
— 物 理 风 化 作 用
(2)岩晶的撑涨作用 溶解着大量矿物质的水进入裂隙,水分蒸发盐类 结晶,裂隙体积增大,导致岩石崩解。干旱地区 常见;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常见。
如过饱和明矾溶液结晶后体积增大0.5%,对围岩 产生4MPa的压力。
一 、 风 化 作 用
— 生 物 风 化 作 用
(三)生物风化
生物风化(biological weathering): 由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岩石的破坏过程。
生物物理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一种矿物、岩 石的破坏,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都有生物 作用的参与。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更为普遍些。
二 、 风 化 壳
(三)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
1. 2. 3. 4. 气候条件 地貌条件 岩性条件 时间因素
第六章斜坡地貌

(3)岩性条件
崩塌一般发生在块状或厚层状坚硬岩体中, 这类岩体能形成陡峻的斜坡。
组成这类岩体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 石灰岩、片麻岩和石英岩等;而平缓的层状 或软硬互层状岩体斜坡(如砂页岩互层、石 灰岩与页岩互层、石英岩与千枚岩互层等), 一般不会发生规模较大的崩塌。
(4)地质构造条件
如果斜坡上的岩层非常完整,就不易发 生崩塌。实际上,自然界的斜坡存在各种结 构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层面等 ,这 些结构面将斜坡切割成不同的结构体, 容易 形成崩塌。
(5)按滑坡的发展阶段分类
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此外,根据滑坡的诱发因素可分为地震滑坡、 人工切坡滑坡、潜蚀滑坡、冲刷滑坡等。
根据滑坡形成的年代可分为古滑坡、老滑坡 和新滑坡。
4 .The development of a landslide
滑坡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 (3)渐趋稳定阶段
(2)倒石堆
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 麓地带,堆积成锥形体,称为倒石堆。
倒石堆的范围一般为几百平方米,有时 也可形成十多万平方米的巨大倒石堆。倒石 堆的平面形状大多是半圆形或三角形。
基坡后退与倒石堆纵剖面发展示意图
倒石堆有如下特点:
(1)倒石堆大多由大小不一,棱角分明的碎 石组成。碎石的组成与基坡岩性有关。
(1)按块体的地貌部位和崩塌形式可分为: 1)山崩 2)塌岸 3)散落
2003年11月2日,广东肇庆高要市禄步 镇发生地陷,两楼房坍塌滑入西江。
原因:水流冲击掏空河床
大事 面故 积现 龟场 裂地
面 出 现
(2)根据组成坡地的物质结构可划分为: 1) 崩积物崩塌: 2)表层风化物崩塌: 3) 沉积物崩塌: 4)基岩崩塌: ( 3)根据崩塌体移动形式划分为: 1)散落型崩塌 2)滑动型崩塌 3) 流动型崩塌
《地质地貌学》第十一章 坡地重力地貌

三、崩塌发生的条件
崩塌发生的条件有 • 地形条件 包括坡度和坡地相对高度 • 地质条件 节理、断层、地层产状和岩性 • 气候条件 气温变化和降雨量。 • 地震及其他因素。地震是崩塌的触发因素。 • 人类活动也是崩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山区进行
各种工程建设时,如不顾及自然地形条件,任意 开挖,常使山坡平衡遭到破坏而发生崩塌。
• 滑坡产生以后,常在地表形成地形地貌、 岩性及岩土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各种局 部异常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即可判断断滑 坡体的存在与否。
(1)地形地貌及地物标志
• 滑坡往往造成斜坡上出现圈椅状或马蹄状 地形,或使斜坡上出现反向台坎及坡脚向河 床方向突出。表现在地形图上常出现地形等 高线的间距及弯曲度在局部发生异常。
(三)散落
• 散落是岩屑斜坡向下作滚动和跳跃式地 连续运动。其特点是散落的岩屑连续地撞 击斜坡坡面,并带有微弱的跳动和向下作 旋转运动。
二、崩塌堆积地貌及其结构
•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都堆积 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 倒石堆,也叫岩屑堆或倒石锥。
• 倒石堆的平面形状大多呈半圆形或三角形, 坡度与崩塌碎屑物质的休止角相当,一般 在30左右。
• 山崩常阻塞河流、毁坏森林和村镇。 • 山崩时,大块崩落和小颗粒散落是同时进
行的,崩塌体可达数万立方米。
泰 宁 紫 红 色 砂 砾 岩 的 崩 塌 堰 塞 湖
2005年龙王台风 农大写生宿舍六号 楼边坡岩石崩塌
(二)塌岸
• 一般在河岸、湖岸(库岸)或海岸的陡坡, 由于河水、湖水或海水的掏蚀,或地下水 的潜蚀作用以及冰冻作用,使岸坡上部物 体失去支持而发生崩塌。
• 滑坡体上常有鼻状凸丘或多级平台。 • 滑体两侧常形成沟谷.并出现双沟同源现
地貌学 第二章 坡地地貌

第二章坡地地貌概念:坡地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岩体、土体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发生的崩塌、滑动、蠕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坡地地貌,或重力地貌。
第一节风化作用概念:暴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和生物的作用,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各种岩屑、砂粒和粘土,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分化。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一)物理风化概念:地表岩石由于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岩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它使岩石从比较完整固结的状态变为松散破碎状态,使岩石的孔隙度和表面积增大。
这种只引起岩石物理性质变化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或机械风化。
1.热力风化地球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有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因而气温与地表温度均有相应变化。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受阳光影响的岩石昼夜温度变化仅限于很浅的表层;而温度变化引起岩石体膨胀所产生的压应力和收缩产生的张应力也仅限于表层。
这两种过程的频繁交替使得岩石表层产生裂隙以至呈片状剥落。
在荒漠地区,白昼的地表温度可高达60~70℃,而夜晚温度可降低到0℃以下,因为昼夜温差大,所以岩石表面剥落较为严重,甚至有时听到岩石爆裂的响声;在湿润地区,地面的昼夜温差较小,岩石表面剥落现象不明显。
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更容易剥落,特别是结晶岩,多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矿物的热力性质各不相同,因而在昼夜温度变化下的体积膨胀、收缩差异明显,容易在不同矿物界面产生不同应力,彼此容易分离成为砂粒。
球状风化:在具有等粒结构的厚层砂岩或岩浆岩地区,风化过程常由节理先把岩石分割成块撞,而后的物理风化特别集中在节理的棱角部位,因这些部位岩石的温差变化最大且最迅速,所以最易受剥落。
棱角的逐渐剥落使石块圆化而形成石蛋地形。
而岩浆岩地区由于物理与化学风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使岩块呈同心圆状薄层脱落,这种现象称之为球状风化。
2.冻融风化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增大9%左右),因而它对围限它的岩石裂隙壁产生很大的压力,可达960~2000kg/cm2,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墙或篱笆墙向下 坡倾斜
•坡面草皮向下坡移 动
蠕动机理
地面冻结—解冻时土壤颗粒移动示意图
鸳鸯湖边坡蠕动
问 与 答
Question and Answer
问题:
1.崩塌地貌的类型有哪些?
2.影响滑坡的因素有哪些? 滑坡的识别标 志有哪些?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主要地貌类型?
4.重力地貌(坡地地貌)包括哪几种主要类 型?
(3)泥流阶地
数次间断性泥石流形 成几个台阶,称泥流 阶地。
2003年8月25日晚至26日凌晨,四 川雅安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引发 大规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13 人死亡,3人失踪。
五、土屑蠕动
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 下坡运动,称为土屑蠕动。
土屑蠕动速度缓慢, 主要由温度变化或 湿度变化所引起。 •电线杆歪斜 •树干弯曲
(3)水
地表水对滑坡的影响可表现为: 河水的侵蚀或海浪、湖浪的冲击,在河岸、海岸和湖岸(库 岸)的坡脚水面附近进行掏蚀,使岸坡物体失去支持而产生 滑坡; 降雨或融雪时,将有一部分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将其浸润而 使之滑动。
(3)水
地下水可使土(岩)体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而失去稳 定,产生滑坡。例如: 土(岩)体颗粒间的孔隙水将降低细颗粒间的吸附力; 地下水能溶解土体中的胶结物,如黄土中的碳酸钙,使
2001年5月1日武隆滑坡,摧毁一座9层楼房,造 成79人死亡、7人受伤。
1989 年 7 月 10 日 暴雨诱发四川华 蓥山市溪口滑坡 造 成 190 多 人 死 亡
滑坡毁坏铁路
• 滑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蠕 动变形阶段、滑动阶段和停息阶段。
• (1)蠕动变形阶段斜坡上岩(土)体的平衡
(3)气象水文条件
地表径流是爆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主要决定于发生 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水源量愈大,形成的泥石流规模 也愈大。另外由于山崩、滑坡堵塞而造成的高山湖泊突 然溃决,水库和渠道溃决,以及高山冰雪快速融化等, 也往往形成规模极大的泥石流。
(4)植被条件
植被稀少有利于泥石流发生。
(5)人类活动
坡地地貌
Hillslope landforms
一、块体运动力学分析
坡面上有一块体M,那么, T=G•Sin N=G•Cos =N•tg
M
T
A
N=N’ G•Sin G•Cos •tg
B
ß
τ ——内摩擦角
块体稳定条件: N=N’ T τ 即
N
重力
G
从而有: tg tg
(为斜坡的休止角)
稀性泥石流——又称紊流 型或水力型泥石流。泥石 含量少于 40% ,重度小于 1.5t/m3 ;水为搬运介质, 呈紊流状,有强烈的下切 作用;堆积物在堆积区呈 扇状散流,改道频繁。
5.泥石流地貌
(1)泥流舌 由泥石流堆积物所构成的向坡下伸展的舌状突出地 形。 (2)泥流裙 由泥石流的堆积作用 形成,沿山麓呈环带 状展布。
崩塌崖
1
2
3
倒石堆
3
2
1
崩塌发育速度与基坡形态示意图
4.崩塌地形 •崩塌崖 •倒石堆(半锥体) •倒石裙 •堆石坝(崩塌物质堵塞河道)、崩塌堰塞湖 •垮石山(巨大山崩形成)
崩裂面
危岩(土) 崩塌崖
倒石堆
长白山天池瀑布崩塌
长白山天池北坡崩塌
长白山天池周围崩塌
Rockfall
三、滑坡
1.滑坡定义
滑坡灾害的预防
滑坡治理— 抗滑挡墙、锚索挡墙1
滑坡治理-格构网2
四、泥石流
1.泥石流(也称山洪泥流)
发生在山区沟谷中,是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 (固体物质一般大于 50%)等固体物质的特殊 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
•搬运能力比洪水大 5~50倍。可以将几千立方米、近万吨重的 巨大漂砾携带到山口外。所经过地区的道路、桥梁、房屋、农 田都能被摧毁,顷刻之间造成巨大的灾害。 •泥石流的输移距离一般为1~3km,最大可达50~60km。
状况受到破坏后,产生塑性变形,有些部位因
滑坡阻力小于滑坡动力而产生微小滑动。随着
变形的发展,斜坡上开始出现拉张裂隙。裂隙
形成后,地表水下渗加强,变形进一步发展,
滑坡两侧相继出现剪切裂隙,滑动面逐渐形成。
• (2)滑动阶段 • 滑动面已形成,滑坡体向下滑动,滑坡前缘 形成滑坡鼓丘,一些滑坡裂隙也相继出现, 裂隙错距不断加大。 • (3)停息阶段 • 滑坡体滑动后,不断受阻,能量消耗,滑坡 体趋于稳定。滑坡停息以后,滑坡体在自重 作用下,一些曾滑动的松散土石块逐渐压实, 地表裂隙逐渐闭合,滑坡壁因崩塌而变缓, 甚至生长植物,滑动时一些东倒西歪的树木 又恢复正常生长,形成许多弯曲的马刀树。 • 地震触发的滑坡在较短时期可以形成较大的 滑坡体,没有蠕动阶段。
重力地貌:岩体或土体主要在自然营力作用下发生位移所
形成的地貌。 特点:大多形成在山地的斜坡 方式:崩塌、塌陷、地面沉降、土体蠕动、滑坡
二、崩塌
1、概念
陡峻山坡上的岩土体或碎屑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并在坡度和缓处堆 积的现象。
运动特征 山崩 散落 坍岸
2.崩塌形成的条件 (1)地质条件
岩石中的节理、断层、地层产状 和岩性等都对崩塌有直接影响。
(2)地形条件
崩塌多产生于550以上的斜坡。
松散物质崩塌>45o; 黄土崩塌>50o;
坚硬岩石崩塌>60o。
(3)岩性
崩塌多发生于坚硬岩石,岩石节理比较发育。
岩性差异较大时,硬 岩层风化成突出的悬 崖,软岩层风化成凹 腔,最终硬岩层因下 部失去支承而沿节理 崩塌。
斜坡上的岩、土体和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
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影响滑坡的因素
(1)地形 基岩沿构造面滑动,坡度30o~40o; 松散层沿层面滑动,坡度20o。
(2)岩石结构和岩性
滑坡常沿断层面、节理面、岩层不整合面、岩层层面发生。 尤其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 松散层滑坡常与粘土夹层或松散层与基岩之间的界面有关。 基岩滑坡常与千枚岩、页岩、泥灰岩等软弱岩层有关。
3.滑坡的地貌特征
(1)滑坡体 (2)滑动面
滑动面 滑坡体 滑坡床
(3)滑坡壁 (4)滑坡阶地 (5)滑坡鼓丘
滑坡阶地 滑坡鼓丘 滑坡舌 滑坡壁
滑动面 滑坡体 滑坡床
(6)滑坡裂缝
环状拉张裂缝 平行剪切裂缝(滑体各部位滑动速度不同,产生与滑动方向一致的裂缝) 滑坡鼓丘部位的张裂缝和挤压裂缝 滑坡前端的放射状裂缝
例如:太行山的神仙山地区;通化市泥石流。
2.泥石流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 泥石流主要发生于山高谷深,地势陡峻,沟床纵 比降大(一般坡度为30~40o)的地区,上游的流域 形状便于水流会集。
(2)地质条件
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大量的固体物质。凡是泥石流 十分活跃的地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断层交错、 岩石破碎)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烈度大的地区。
形成区
流通区
堆积区
4.泥石流的类型 根据泥石流的物理性质及运动状态划分
粘 性 泥 石 流 —— 又 称 结 构性或土力类泥石流。 泥石含量较大,一般占 40-60% ,最高达 80% ;重 度小于 1.5t/m3 ;具很大 的粘性,石块呈悬浮搬 运;突然爆发,持续时 间短,破坏力不大;遇 弯道时能爬高、超高及 截弯取直;堆积物很少 向两侧扩散,呈长舌状 或岗状。
山西阳曲—醉汉林
主干和树枝
湖北秭归千将坪滑坡
2003年7月13日,湖北秭归县沙镇溪千 将坪村因降雨等因素发生特大滑坡,死 亡16人,8人失踪, 19人受伤,1200人 受灾,4家企业、346间民房被毁。
三峡库区秭归千将坪滑坡(2003 .7.11)
三峡水库
三峡库区沙镇溪千将坪滑坡
三峡库区秭归千将坪滑坡(2003 .7.13)
(4)气候及降水
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降水渗入地下,降低岩石强度, 增大重量。水渗入裂隙或软弱层,减小了摩擦阻力。
(5)河流侧蚀
(6)人类活动
开挖山坡 人工爆破
3 .崩塌的特点
运动速度快:一般速度为5—200m/s 崩塌坡度陡:一般发生在>45o的斜坡上。 崩塌体积不一:<1m3—若干亿m3。 运动方式多变:滚动、坠落、翻转。 基坡坡度与崩塌发育速度有关: 崩塌发育速度快,基坡坡度陡; 崩塌发育速度慢,基坡坡度缓; 多期崩塌可形成多个基坡转折。
人类某些不良的经济工程活动,也是影响泥石流发生、 发展、复活或加重其危害的因素。 川滇山区一些地段之所以成为我国最严重的泥石流活动 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严重滥 伐森林资源有关。
3.泥石流发生区的分段
根据泥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典型 泥石流 能明显地区分出 形成 区、流通区及堆积区,流域面积一般为十几至几十平方公里。
土体失去粘结力;
饱含水分的土(岩)体,增加土体单位体积的重量; 地下水沿滑动面运动,使摩擦系数减小,阻力降低。
(4)人类工程活动
人工开挖边坡 斜坡上建筑物增加斜坡载荷 工程爆破
例如山西霍县电厂
斜坡上建筑物增加斜坡载荷
(5)地震
地震震动使斜坡失稳。 1960年智利8.5级地震,诱发数以千计的滑坡。
滑坡阶地 滑坡侧壁 滑坡舌 滑坡壁 环状张裂缝
放射状 裂缝
横向张裂缝
滑动面 张裂隙 滑坡体
滑坡床
(7)滑坡洼地(滑坡湖) (8)反坡地形(反坡洼地或池沼) (9)醉汉林(醉树、马刀树)
醉汉林
滑坡示意图
1.环状拉张裂缝;2.滑坡壁;3.滑坡阶地;4. 醉汉树;5.滑动面;6.分支滑动面;7.挤压裂 隙 ;8. 滑坡体 ;9. 滑坡洼地 ( 湖 );10. 滑坡鼓 丘;11.滑坡褶皱;12.羽状拉张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