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运政策和法律

合集下载

OFAC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政策

OFAC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政策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题目:关于OFAC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政策作者姓名:胡颖颖班级名称:国商103班班级学号:GS100313专业届别:国际商务专业2013届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OFAC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政策一、OFAC的简介(一)OFAC的含义OFAC,即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它的使命在于管理和执行所有基于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经济和贸易制裁,包括对一切恐怖主义、跨国毒品和麻醉品交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行为进行金融领域的制裁。

OFAC 直接隶属于美国总统战时和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经特别立法授权可对美国境内的所有外国资产进行控制和冻结,同时负责在对外经济和贸易制裁事宜上,与美国的欧洲盟国进行紧密合作。

(三)历史与现状美国政府进行经济和贸易制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12年的美英战争。

在1860—1864年的美国内战中,美国北方联邦政府议会通过法律授权财政部可以对战争中的南方联盟财物予以没收。

OFAC的前身是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挪威后设立的海外资金控制办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Funds Control,FFC),FFC由美国财政部长直接领导,在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FFC 一直在美国反对轴心国的经济和贸易制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OFAC本身成立于1950年12月中国军队进入朝鲜半岛作战之际,彼时,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杜鲁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借助OFAC冻结了中国和朝鲜在美国的所有财产。

今天的OFAC 仍然是美国最重要的针对特定国家、地区和人员进行的经济和贸易制裁的政府部门。

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的反贪腐、反洗钱运动的深入,OFAC 的政策和指令,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业,尤其是美国和与美国金融业有密切联系的金融机构无法忽略的经营原则。

航运企业政策支持方案

航运企业政策支持方案

航运企业政策支持方案1. 背景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海运作为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也在逐步壮大。

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问题也开始凸显,一些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到困扰。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借助政策,对航运企业进行支持,促进海运业的健康发展。

2. 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针对中小型航运企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措施,增强企业发展动力,解决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推动海运业的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提高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海运运输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海运贸易的稳步增长。

3. 措施本方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3.1 船舶资金补贴针对中小型船运企业,政府应出台船舶置换以及恢复航线等相关补贴政策。

适度提高船舶资金补贴标准,鼓励企业更新换代现有船舶,并开辟一些有市场需求的海上运输航线,增强企业运输服务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2 贸易保障在开展海运贸易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不可控制性影响,企业往往面临较高的贸易风险。

因此,政府应在出口退税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以保障企业的贸易活动。

3.3 人才储备政府应通过相关培训和储备计划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型航运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高企业人员的管理层次和专业水平,促进企业内部建设和发展。

3.4 海上治安保障政府应通过加强海洋监管、提高海上治安保障能力、协助企业加强船舶安全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确保海上贸易秩序稳定和企业生产运作的安全。

4. 实施以上措施需要由专业部门展开具体的分析和制定实施方案。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相关法规及实施细则,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监管措施,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并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

5. 结论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政府可以有效推进海运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减少市场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提高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发展。

美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美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引导语:美国物流业运作与管理的高水平,得益于市场全球化产生的庞大物流需求。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美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国民经济体。

2011年,美国实际GDP初次估值为13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如图1所示。

2011年,美国年中总人口为31204.0万人,人均名义可支配收入为37035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4%,人均名义GDP达到48352美元。

2011年,美国最终消费支出为132701亿美元,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为107226亿美元,占总消费支出的80.8%,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巨大的消费量带来了对物流业的巨大需求。

图1 美国GDP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方面看,2011年美国出口金额共计21031亿美元,进口金额共计26611亿美元,其中货物方面达到7371亿美元的逆差,服务业达到1790亿美元的顺差。

[1]美国近五年的进出口金额如图2所示。

单从货物方面来看,2011年出口金额比2010年增加了2023亿美元,其中工业补给及材料和生产资料出口金额增加了1525亿美元;2011年进口货物金额比2010年增加了2938亿美元,其中工业补给及材料和生产资料增加额达到了2155亿美元。

单从服务方面来看,2011年美国服务输出金额是6049亿美元,进口金额是4259亿美元,其中在商业和私人服务业技术服务方面所占比重最高。

货物进出口金额构成如图3所示。

这些数据表明,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促进了美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全球化物流运作管理水平。

二、美国物流业发展现状1.总体状况[2]2010年,美国企业物流成本1.2万亿美元,占美国名义GDP的比例为8.3%,比除了2009年之外的过去10年内的成本比例都低。

物流成本及其占GDP的比例如图4所示。

美国对朝鲜实施航运新制裁全球相关企业面临重大风险

美国对朝鲜实施航运新制裁全球相关企业面临重大风险

34美国对朝鲜实施航运新制裁全球相关企业面临重大风险作为从世界经济圈孤立朝鲜政策的延续,2月23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了新的制裁措施,针对朝鲜的航运业发布了一个名为“朝鲜制裁咨询”的文档,强调全球各行各业将面临相关制裁的风险。

一、新的制裁措施新的制裁措施包括27家航运和贸易公司、28艘船只以及一名被控在朝鲜航运业经营或向其提供援助的个人。

涉及对象被确定为“特别指定国民”(SDN)。

这些实体和船只中,有许多与中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绍尔群岛、坦桑尼亚、巴拿马和科摩罗有联系。

这突显出,在朝鲜继续规避美国和联合国制裁之际,美国正在努力阻止各方向朝鲜提供任何域外援助。

由于O FAC 的制裁措施,这些指定的个人和实体在美国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财产和权益均被封锁。

此外,“美国人”通常被禁止与SDN和SDN拥有50%或以上的任何实体进行交易。

“美国人”包括(i)根据美国法律组织的实体及其非美国分支机构,(ii)在美国的个人或实体,以及(i i i )无论位于何处的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外国人(“绿卡”持有人)。

非美国人士,包括美国公司单独注册的非美国子公司,他们任何有关的交易如果全部或部分发生在美国,包括通过美元的跨国转移,都可能受到美国管辖。

二、就与朝鲜航运行为有关的制裁风险提供咨询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与美国国务院和海岸警卫队也向保险公司发布了参考指南。

内容包括注册机构、航运公司、金融机构等参与航运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涉及美国或联合国制裁朝鲜的相关航运和运输行业,并包括有关朝鲜的明显欺骗性航运实践等。

该指南特别重申,OFAC可以将美国人和非美国人都指定为SDN,并明确指出,OFAC “积极打击”任何以下人士:促进对朝鲜的重大出口或进口或从事朝鲜经济的运输业。

根据特定情况下的政策目标,OFAC对其认为“重要”的事项拥有广泛的决定权。

该指南还提醒人们,美国法律要求OFAC对任何有意直接或间接决定有以下行为的人实施制裁:提供大量燃料或用品,提供燃料补给服务或促成重大交易,操作或维护美国、联合国制裁指定的船舶或飞机;为朝鲜政府拥有或控制的船舶投保、注册、提供便利。

2023年航运业政策

2023年航运业政策

2023年航运业政策
2023年航运业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将加大对航运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航运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航运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航运业的高质量发展。

2.推进绿色航运发展:政府将加强环保意识,推动航运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和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3.深化航运业改革:政府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航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促进航运市场的竞争和活力。

4.加强国际合作:政府将积极参与国际航运组织的工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航运业的发展。

5.保障航运安全:政府将加强对航运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航运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2023年航运业政策将继续关注高质量发展、绿色环保、市场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以推动我国航运业不断向前发展。

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与分析

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与分析

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与分析在近年来,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愈发受到关注。

政府与相关机构不断制定和完善船舶行业的规定,旨在保障船舶的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将对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船舶安全政策与法规船舶安全是船舶行业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来确保船舶的安全。

其中,IMO(国际海事组织)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的船舶安全管理组织。

IMO制定了国际海事公约(SOLAS),要求船舶遵守一系列关于建造、装备、操作和维护的标准。

在国内,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等,以保障我国航运行业船舶的安全。

二、船舶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船舶行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要求。

涉及船舶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排放标准、垃圾管理和船舶回收等方面。

国际上,IMO制定了《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公约),对船舶的废水排放、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进行了规定。

在国内,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船舶环境保护的监管,相继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污染船舶处置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船舶行业向环保方向发展。

三、船舶经济政策与法规船舶行业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船舶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与法规来支持该行业。

其中,税收政策是船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国家通过减免船舶进口税、提供航运业务补贴等方式,吸引国内外航运企业投资。

同时,船舶财务租赁、船舶保险政策等也对船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船舶劳动保护政策与法规船舶行业的劳动条件与海上航行的特殊性相关,因此,劳动保护政策与法规对船员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IMO制定了《国际劳工组织海员劳动公约》(MLC),旨在确保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合理、安全和健康。

在国内,我国政府也颁布了相关劳动法规,如《中国船员就业与社会保障条例》等,保障我国船员的权益。

欧美航运政策对上海的启示

欧美航运政策对上海的启示
理沧视野
欧美航运政策对上海 的启 示
王 坚 (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 1 0 ) 0 6 3
【 要】港 口与港 口之间的竞争 , 摘 已经不仅仅是港 口 身技术、 本 管理 、 装备、 人才的竞争, 口的竞争 已经上升到 国家战略层 港 面。 国的港 口业能否在世界航运 市场分得一杯羹 , 一 取决于国家对于港 口 发展的产业政策 。 通过对欧美等老牌航运 大国航运政 策
的对 比分析 , 出加快我 国港 口业发展的对 策。 提
【 关键词】航运政策 ; 低碳经济; 上海港


国外 航 运政 策 分 析
C S 对 于 那 些 达 到或 者 超 过 航 运 业 国 际低 碳 标 准 的 新 造 船 舶 , D,
1 .美 国航 运 政 策 。 () 船 政 策 。一 是贷 款 利 率政 策 。美 政府在 建造 时对于低碳船舶与普通 船舶的造价差额给予一 定 1造
适用和实施范 围有 限、 营运环境与航运 发 在 国 内造船 的积 极 性 , 进 了本 国船 舶工 业 的发 展 。() 运补 存在审批流 程繁琐、 促 2营 降低获批 贴政策 。美 国是一个营运补贴大国, 营运补贴政策主要形 式是 达 国家和地区有差距等局 限。政府应简化 审批手续 ,
吸引更多船舶悬挂五星旗 , 登记船舶增 多会增强港 口集、 O S 即营运差额补贴。该政策规定, D, 对那些悬挂美 国国旗 , 使用 门槛 ,
是 一 港 航 运 市 场 。 () 倡港 口 问的 竞争 。欧盟 虽 然 高度 一 体 化 , 2提 内部 长 江 三 角 洲 的 中 心 港 口 , 长 三 角 “ 体 两 翼 ” 口格 局 的 核 应 可 港 口之 间与 内部 港 口与外 部 港 口之 间一 样 存在 竞 争 。欧盟 认 为 心 , 与周 边 港 口形 成 良心 的竞 争 合 作 关 系 。这种 合 作 关 系 , 6加 充 公平 竞 争 是 提 高 欧 洲海 运 业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因素 , 有 开 展 良性 以通 过 港 口之 间互 相参 股 实 现 。() 紧 发 展海 铁 联 运 , 分 利 只 竞 争 , 口才 能不 断改 善 服 务 , 新 基 础 设施 。 () 高 多 式 联 用 内河 水 运 。发 展 水运 和 铁 路 运 输 可 以减 少环 境 污 染 , 可 以 港 更 3提 也 拥 运 效率 。 盟 成 员 国绝 大 多数 是 沿 海 国或 者 岛国 , 洲 9% 欧 欧 0 的对 实现 低 成 本 。上 海 港 处在 长 江 入 海 口 , 有 无 可 比拟 的 先 天 优

国际海运贸易的政策与法规

国际海运贸易的政策与法规

国际海运贸易的政策与法规国际海运贸易作为全球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受到了许多政策与法规的严格约束。

这些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旨在确保贸易的公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际海运贸易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并分析其对贸易活动的影响。

一、国际海运贸易政策1.1 贸易自由化政策贸易自由化政策是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旨在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海运贸易领域,贸易自由化政策体现在取消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进口和出口手续费用,简化贸易程序等方面,以鼓励海运贸易的增长。

1.2 路线限制政策一些国家会对特定海运贸易路线实施限制政策。

这些限制可能包括船舶航行、卸货和装货等方面的限制。

目的是确保国家航运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1.3 环保政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许多国家对国际海运贸易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限制船舶的空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推动使用低硫燃料。

此外,一些国家对使用废弃物水箱进行垃圾处理设施检查,以确保不会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二、国际海运贸易法规2.1国际海洋法公约国际海洋法公约是全球海洋法律体系的核心。

它确立了国家对领海、边界海区、专属经济区等海域的主权和权益,并规定了国际海运贸易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2 集装箱公约国际海运贸易中最重要的法规之一是集装箱公约,即《国际标准集装箱公约》(CSC)。

该公约规定了集装箱的标准尺寸、结构、安全要求等,以及在集装箱运输中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2.3 国际商会航海货物销售合同(INCOTERMS)INCOTERMS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一组贸易术语,用于规范国际贸易运输中卖方和买方之间的责权与义务。

INCOTERMS明确了货物的交付时间、地点和运输责任等重要条款,有助于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4 国际海事公约国际海事公约是规范海商法律关系的重要法规,旨在保护海商的利益,确保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海事公约涵盖了船舶登记、货物运输合同、船舶碰撞、船舶拖曳等方面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对其海运业相当重视,看作是维 系国家经济和安全命脉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1936年商船法:美国必须拥有这样一支商 船队: 足以承运其全部国内水运货物和相当一 部分的美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 在战时或国家危急时刻作为海军的军需 辅助船队 尽可能属美国公民所有并悬挂美国旗 美国建造、美国人驾驶
美国国民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的海 运大国和海运强国 在当今国际海运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海运政策的制定是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 类似,采取自由开放的海运政策?
It established the United States Maritime Commission, and required a United States Merchant Marine that: can carry all domestic water-borne commerce, can carry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foreign commerce, can serve as a naval auxiliary in time of war or national emergency,
(二)科学地制定我国《航运法》的需要 为维护和保障立法的科学性,我国《航运 法》的制定,需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因此,在总结我国航运立法的经验、从我 国国情出发的同时,需要重视借鉴、合理 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甚至直接移植适合 我国国情的外国先进的法律条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 改善,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的航运 立法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 因此,借鉴外国先进的航运立法经验, 对于《航运法》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促进 作用,是加快我国航运立法的有效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 输管理规定》、《国际船舶代理管 理规定》、《国际班轮运输管理规 定》等与《国际海运条例》相冲突 的规章被废止
在港口管理方面,以 2003 年 6 月 28 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港口法》为核心,完善港口管理和经 营管理体制 该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我们一般都了解美国航运法确立的: 反垄断法豁免(又称“反托拉斯法豁免” (exemption of antitrust law))制度 运价管理制度 受控承运人(controlled carrier)制度 远洋运输中介人(ocean transportation intermediary)制度等
但对于这些制度的历史、原因、目的、 具体规则、实施效果、各方评价、对其 他国家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尚缺乏全 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研究 这些政策的背景、手段、规模、实施情 况、效果等是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清楚 的
五、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定义 1、国际航运政策的基本定义 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某种实体(一般指国家 行政机关)为了实现某一历史时期的某种 发展目标,以某种适宜的表现形态,对国 际航运业及其活动,所制订的行动指南和 行为准则
2、国际航运法律的基本定义 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为了实现某 一历史时期的某种发展目标,通过立法程 序,以法律形式,对国际航运业以及活动, 所制订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 量位居世界第二 2004年,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货物总吞吐量 达三点八二亿吨,首次超过多年一直排名世界 首位的荷兰鹿特丹港 2007年,集装箱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越香港,排 名世界第二 (新加坡港为世界第一)
我国多次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国作为世界上主要航运强国之一,其航 运政策和法律制度以及管理体制对其他航 运国家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从美国《1916年航运法》 (Shipping Act of 1916)到今天,经过了 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形成了一套比较 成功的、有特色的航运政策、航运法律体 系和航运管理制度
其中很多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国际海运条例》借鉴了美国相关 航运管理制度,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
但是,我国还不是海运强国: 人均航运能力低 船队运输结构不合理 竞争力差、效益低 管理手段落后
海运大国-海运强国 与其他服务贸易领域相比,海运业的开放 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处于领先地位
二、我国航运立法现状 2001年以前,国务院、交通部等部门发布 了一系列的国际海运管理的行政法规和部 门规章: 1990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 1990年5月22日交通部发布的《国际班轮 运输管理规定》
1)国际航运政策的主体:狭义;广义 狭义的国际海运政策主体 1、政党:政治体制,领导核心 2、国家:权力机构和各级行政机构
a) b)
c)
d) e)
广义的国际海运政策主体 联合国组织机构:IMO,UNCTAD 非联合国组织:WTO,OECD,EU, APEC 国际性民间航运组织:班轮公会,航运 联盟 大型跨国海运和货主集团:国家经济命 脉 国际航运交易所:行业规范和运价指数
2)法律的主体 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国外的参、众两院等) 行政机关(我国的国务院;国外的内阁或政 府等)
B、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客体 政策和法律主体在实施政策和法律过程中, 那些必须接受政策和法律调控和规范的对 象,即国际航运业及其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国际航运活动的过程 微观国际航运活动——企业行为 宏观国际航运活动——政府行为
原对外经贸合作部1995年6月6日颁布的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 1990年3月2日交通部部发布的《国际船 舶代理管理规定》 交通部和铁道部经国务院批准于1997年5 月联合发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 规则》
2001年12月11日国务院第335号令颁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 以及交通部2003年1月20日发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 我国国际海运管理的法规转向以《国 际海运条例》为核心的新体制
全面、深入地了解美国的航运管理体制、 航运政策和航运法律,将有助于我国政 府和我国航运企业处理与美国之间的航 运关系
中美航运、贸易交往紧密,美国的航运 政策、法律以及管理制度对我国从事中 美贸易运输的航运公司有着直接的、很 大的影响
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负责实施: 《1984年航运法》(Shipping Act of 1984) 《1998 年 远 洋 航 运 改 革 法 》 ( Ocean Shipping Reform Act of 1998) 系列实施规章
3、我国航运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70年代末,实行改 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我国已经成为一个 航运大国: 规模客观的船队 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船队占世界第四位(截至2009年1月份) 世界五大船队: 希腊船队拥有船舶3087艘,1.7571亿载重吨 日本船队拥有船舶3433艘,1.6072亿载重吨 德国船队拥有船舶3189艘,9451万载重吨 中国船队拥有船舶2975艘,8306万载重吨 挪威船队拥有船舶1400艘,4512万载重吨
is owned and operated under the U.S. flag by U.S. citizens "insofar as may be practicable," is composed of the best-equipped, safest, and most suitable types of vessels, consists of vessels constr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nsists of vessels be manned with a trained and efficient citizen personnel.
三个层次: 法律(国家权力机关颁布) 行政法规(国家行政机关或地方权力机关 颁布) 规章(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颁布)
3、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基本要素 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主体 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客体 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目标 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手段
A、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主体 制订政策和法律并加以贯彻和执行的承 担者
第一章 绪论
一、我国航运业现状 二、我国航运法规体系 三、美国航运政策与法律特点 四、学习美国航运政策与法律的意义 五、国际航运政策和法律的定义
一、中国航运业概况 1、海洋占地球表面的2/3 海上运输特点:成本低、运量大 航运业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2、我国是海洋大国 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优良港口 --为我国航运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有利条件
我国航运法律是以《国际海运条例》 和《港口法》为核心的一个新体系, 这两部法在各自领域起到核心的、 基本法的作用
三、美国航运政策与法律特点 The Merchant Marine Act of 1936 is a United States federal law. Its purpose is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an adequate and well-balanced American merchant marine, to promote the commer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aid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to repeal certain former legislation, and for other purposes."
事实上,美国一直维护一种强势海运政 策,其对本国航运业的保护,传统上与 发展中国家的海运政策极为相似
四、研究美国航运政策和法律的意义 (一)全面深入地认识美国航运政策和法 律的需要 我国国内对美国和欧盟的航运管理体制、 航运政策和航运法律的了解相对较多 但是,由于美国航运管理体制、航运政 策和航运法律的复杂性,国内中文资料 的匮乏,对美国航运管理体制、航运政 策和航运法律的了解实际上比欧盟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