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分析共36页

合集下载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9年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9年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9年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传播真实、全面、客观信息的使命,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为社会主义事业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2019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为新闻工作者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明确了职业道德要求。

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1.政治立场和导向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宣传党的主张,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要牢记社会责任,关注国家大局,关注民生福祉,关注社会进步。

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3.新闻真实性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反对虚假报道、失实报道,严禁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核实事实,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

4.公正公平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公正公平原则,对待新闻事件和人物,不得歪曲事实、歧视任何群体。

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

5.尊重个人隐私新闻工作者要尊重个人隐私,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在报道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者的人格尊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6.倡导文明健康新闻工作者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科学、文明、健康的价值观,反对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7.禁止不良行为新闻工作者要严禁下列不良行为: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利用新闻工作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其他行为。

三、如何践行新闻职业道德1.加强教育培训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他们熟知职业道德规范。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新闻自由、媒体间的竞争与媒体责任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凸显出来,过分的自由度也使舆论传播的巨大的隐患和副作用不断显现。

在利益的驱使下,新闻“权力”被异化、正义与良知被遗弃、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在金钱的驱使下,不顾职业道德和操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甚至不惜制造骇人听闻的假新闻,利用特权行敲诈勒索之事常有发生。

需要使中国的媒体和记者警醒的是,舆论监督不是发财的工具,媒体要想具备公信力、得到市场的认可,关键还在于新闻的品质,在于对道义的担当。

究其因:进入市场的新闻媒体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新闻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由于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从业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自我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也是原因之一; 约束机制不健全; 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心的缺失及职业道德修养欠缺; 新闻媒体的用人制度的不正规; 媒体间的非正常竞争。

因此,整治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刻不容缓,新闻从业人员保持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再教育尤为重要,国家对新闻立法的法治的规范迫在眉睫。

自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之日起,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们“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扶弱抑强,热血沸腾,他们讴歌着时代的进步、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新闻舆论的报道和监督下贪腐分子无处藏身、各类弄虚做假事件不断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强大的舆论监督面前,社会风气不断往好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媒介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出新让新闻报道更加灵活自由,在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在挖掘新闻方面绞尽脑汁。

新闻媒介的报道面由此大大地拓宽了,报道的自由度也大大地加强了,开放的新闻让百姓享有了更多更广的知情权,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新闻的正能量无限增大,今天的时代真可谓足不出户晓知天下事!从业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自我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开放和新闻传播的需求使中国记者变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无冕之王”。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群众一致性。

努力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热情宣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和奉献精神,准确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正当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勇于批评,揭露违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和消极腐败现象,积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来稿,妥善处理群众有关建议,批评,申诉和检举的来信,来访,开展多种多样为群众服务的活动。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中,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来。

要坚持下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鼓舞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新闻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

坚定地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宣传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内容。

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

维护司法尊严,对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发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一节新闻道德的原则•一、什么是道德:•道:路,途径;指法则、规律;方法,办法。

等等。

•德:本义“得”,人们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获得,就是“德”。

•《老子》:“道”指事物运行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德”本义“得”,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有得于已,称为“德”。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它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责任与义务。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是社会职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新闻道德的原则•新闻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原则)——和其它职业道德相比,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遵守法律法规、发扬优良作风等,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在采访报道中,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主要是:要客观真实地拍摄和反映新闻事件的原貌;不能单纯追求专业主义至上,注重获得新闻照片的行为与过程。

•三、违背新闻摄影道德原则的常见情形:一、假照片现象二、暴力照片的传播三、先拍摄而不是先救人四、“帕帕拉齐”现象【图片】6月23日,一列试运行的火车驶过野生动物通道五北大桥,同时,一批迁徙的藏羚羊从桥下经过。

7月1日,青藏铁路将全线开通试运行.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让藏羚羊自由迁徙. 《大庆晚报》刘为强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图片】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一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

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和本专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这里所说的职业道德指新闻人的道德责任与职业素养。

2.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条约或文件国际社会1945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新闻及道德公约》;1954年国际工作者联合会《记者行为基本原则宣言》;1999年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媒介伦理和自律》美国比较著名的是《纽约时报新闻伦理》;2000年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者协会伦理规范和职业操守》加拿大有加拿大广播公司联合会(CBA)道德规范、日报联合会关于原则的陈述(1995);加拿大发行量最多的报纸《多伦多星报》的原则自述》英国这方面的文件很多,比较有名的有:1994年《英国记者联合会规范》、1998年的广播标准委员会《新闻公正和保密的规范》、《BBC约章》。

其他国家,如德、法、俄,韩国、日本也有类似的法律文件或公认章程。

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1991年全国记协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1997年第二次修改时其准则由原本的八条变为六条。

2007年曾着手第三次修订,但至今没有出台。

中国香港在2000年的“陈健康事件”(1998年10月19日香港上水天平邨发生一宗伦常命案,事件主角陈健康因在深圳另结新欢、令妻子不悦,妻子其后将两名儿子从上水天平邨住所抛落地下,然后跳楼自杀身亡。

香港传媒争相报道事件,追访陈健康的下落及包二奶的细节,其中《苹果日报》记者向陈健康提供5000港元召妓,拍下独家照片,事件引起公众哗然,该案件亦成为探讨香港传媒专业操守的案例及教材。

)后,原本互相对立的四个新闻工作者组织联合起来制定了《记者协会道德准则》。

台湾有《台湾报业道德规范》、《台湾电视道德规范》,以及台湾记者协会指定的《台湾记者协会伦理规范》3.我国职业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根据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舆论研究所和200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等人所做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对比发现五年里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非但没有提升,反而处在停滞不前的地步.对于记者与被采访方发生利益交换的问题,为数不少的记者是持赞同态度的.而这种态度所造就的中国传媒界的种种问题,社会也都有目共睹.这一现状令人难堪与担忧.4.我国新闻界职业道德缺失典型表现1.假新闻。

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技巧培养分析

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技巧培养分析


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技巧培养分析
武孔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单位:云南省镇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在当前新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 新闻也需要学会包装。形式感作为电视产 物传播业必要的因素,要求新闻摄影工作 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学会调节新 闻的情感及基调。摄影机作为新闻中的一 个重要的工具,影响着观众的情感。而画 面的质量及质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 的张力及冲击力。质感的形成需要摄影者 具备专业的技能素养。作为一名新闻摄影 记者, 要学会运用各种景别展示新闻环境。 用全景可以营造一种壮观、沧桑的氛围, 将人物活动完整地表现出来;用中景可以 叙事,交代新闻的进展情况;而近景则可 以用来塑造人物性格,拉近与摄物者的距 离,从而增加情感;特写的话能够体现深 [2] 层含义, 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完整地展现。 这些技巧的培养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具备 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从而形成自己的拍 摄风格。 2 新闻摄影记者的技巧培养分析 2.1 事发现场的迅速判断能力及构 思能力 新闻具有即时性、真实性及准确性。 它不像艺术拍摄可以在设置好拍摄客体后 进行构思及设计,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思 想灌输和传达理念,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反 复地编辑。在新闻摄影中,被摄物体决定 了摄影记者的拍摄,摄影记者必须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迅速判断,在脑海 中构思拍摄方法的形成,从而形成完整的 拍摄画面,做好现场记录工作。尤其是对 突发事件进行拍摄时,现场迅速判定的能 力显得尤为重要,若缺失了这种能力,将 会使新闻丧失活力及真实性。 2.2 熟练驾驭摄影机的能力 熟练驾驭摄影机的能力,要求摄影记 者不仅要熟练摄影机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 术,还需要做到“眼到手到”。眼到手到 指的是在新闻拍摄现场,摄影记者的眼睛

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

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

《一》1991年12月18日,美国各大报纸都在其头版显著位子刊登了31岁女子帕特丽夏·鲍曼(Patricia Bowman)的照片, 鲍曼女士是在1991年5月控告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家族的一位年轻人将其强奸后,成为全国的关注的新闻人物。

败诉后,鲍曼女士决定于1991年12月18日晚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的露面电视访问。

这天美国各大新闻媒介所发表的鲍曼女士的照片是事发以来在公众媒体上首次出现她的可辩认的影像,美联社所发的照片是他们12月4日在法庭上拍摄的鲍曼女士作证的照片。

为什么美国新闻媒介在早已拍到这位全国读者希望一睹为快的新闻人物的照片后,一直等到其本人同意在新闻媒体上露面之后才予以发表?1989年12月21日,纽约《每日新闻报》(Daily News)在其头版发表了一幅美联社记者拍摄的"一位妇女在得知其女儿所乘坐的泛美103航班为国际恐怖分子炸毁后,哭倒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候机大厅里" 的照片后,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和读者指责美联社和《每日新闻报》在发表和采用照片时未能保护被摄者的隐私和做人的尊严。

纽约希拉丘斯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传播学院教授彼得·穆勒(Peter Mollor)投书说:"我们是否从这位躺在地上的遇难者母亲的照片中对飞机爆炸事件了解得更多呢?这照片不是新闻,这照片不是新闻摄影。

" 为什么这样一张照片被新闻界同行和读者批评为"在伦理道德方面走得太远了"呢?这里涉及的问题是"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考虑",或也可表述为"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

"在上述例子中, 美国新闻媒介的所作所为, 与我们以往所了解的西方摄影记者在采访中不折手段巧取豪夺得情况大庭相径。

那么, 什么是美国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 它又包含那些内容呢?《二》据《休斯顿邮报》摄影记者卡雷格·哈特林提交给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协会的论文中所述:"伦理道德(ethic)是那些成文或不成文的控制个人或社会行为的准则。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观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社会生活中职业化程度越高、职业地位越巩固的职业,人们对其从业者的道德水准的认定也越明确。

职业道德观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工作和职业行为。

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观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新闻职业特点的体现。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对于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保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全文共六大点: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当前,新闻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出卖版面;为抢“卖点”,大量刊登色情、暴力新闻,甚至编造假新闻……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新闻自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引发“信任危机”。

当前新闻工作者中,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失,以致败坏了记者的公众形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记者队伍的“信任危机”。

一段时间以来,传媒界把“加强行业自律、强调职业道德、刹住不正之风”局限于集中“对有偿新闻进行专项治理”,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就记者队伍的建设而言还远远不够。

应该看到,当前损害媒体和记者声誉的,不仅是有偿新闻,还包括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方面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