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与助人

合集下载

以助人与自助为话题的作文

以助人与自助为话题的作文

以助人与自助为话题的作文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助人与自助就像是一对默契的舞伴,携手演绎着精
彩的篇章。

助人,那可是一种超级棒的行为。

想象一下,你看到有人在搬重物,累得
气喘吁吁,你走上前去搭把手,对方那感激的眼神,是不是让你心里美滋滋的?就好像你是超级英雄,拯救了世界一样。

而且啊,帮助别人还能让你收获满满
的友谊。

说不定哪天你自己遇到困难了,那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会毫不犹豫
地伸出援手,这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

再说说自助。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内心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

遇到问题,不
依赖别人,自己想办法解决,那感觉简直酷毙了!每一次成功地自助,都是对
自己能力的一次肯定,自信心也会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而且,通过自助,
我们能学会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

其实啊,助人与自助是相辅相成的。

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会学到新的
知识和技能,这也有助于你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更好地应对。

反过来,当你能够
自助,变得越来越优秀时,你就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比如说,有个同学数学题不会做,你耐心给他讲解,这是助人。

在讲解的
过程中,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这就是自助。

又你自己努力学习,提高了成绩,这是自助。

然后你把学习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帮助他们进步,
这又是助人。

所以啊,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助人,勇敢自助,让这对舞伴跳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舞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精彩!。

助人自助为心赋能

助人自助为心赋能

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助人自助与幸福感
4 助人自助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行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让我们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快乐的。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助人自助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5
助人自助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问题,这 种关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
挑战和困难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和进步。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成
为更好的自己
助人自助与人际关系
3 助人自助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与他人产生互动和交流,这种交流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和伙伴,
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提升生命意义感
通过帮助他人实现其目标或 需求,人们可能会找到自己 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这种生 命意义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 生活质量和满足感(Steger,
2009)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在助人的过程中,人们可能 会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甚至 可能找到可以信赖的朋友和 伙伴。这些社会支持网络在 应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提供
4 为心赋能:助人自 助的心理效应
为心赋能:助人自助的心理效应
为心赋能是助人自助的另一重要方面。在助人的过程中,人们会体验到以下心理效应
增强自信:通过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或困难,人们会感到自己有价值和 能力去影响他人的生活。这种积极 的反馈会增强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降低压力:帮助他人可以转移注意力 ,减少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在助人的 过程中,人们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和 满足感,这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

自强、自助、再助人

自强、自助、再助人

余秀珠是铜紫荆星章、荣誉勋章的获得者、太平绅士,但她体会到的成就感,并不完全源自荣誉—由领取综援的单亲人士,到自强不息的杰出代表,从默默无闻的布衣平民,到屡受表彰的女性精英,她从零开始,斩获“明天”,迎来“旭日”。

她的故事也许可以概括为:穷途而哭,受启发奋起直追;学而后知,下决心自助助人。

背景也是一种资产余秀珠女士是印度华侨,出生在加尔各答,正是“排华事件”的突发,扰乱了她全部的成长轨迹。

“家里用所有积蓄买了一张机票,安排大我六岁的姐姐回广州读书,我们继续留守。

不久,父亲因病去逝,母亲工作无着落,这才在中国领事馆的帮助之下,让我们回国。

没想到,此时‘文革’风头正劲,我们只好拿着护照,申请来到香港,投奔远亲。

”这是1968年,她年仅十六岁,余秀珠女士记得很清楚,当时,自己和母亲一人手里拿的,只有五块港币。

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之下,复学已无可能,尚未成年的她只好借朋友的儿童身份证去工厂打工。

上班的第一天,对于初入社会的人而言,显得格外难忘,“上午亲戚带我‘认路’,下午三点,防暴队就冲进来,声言发生暴动,让我们赶快离开。

到了街上,我甚至不知道怎麽回家。

”那时的香港,屋邨刚刚起建,公路仍然灰尘扑面,为工厂奉献青春的日子里,她对这座悄然变化的城市逐渐熟悉,过得忙碌而平静。

七十年代,处于适婚年龄的她遇到前夫,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

但是,超乎她想象的是,这段最初给她无限憧憬的婚姻,最终给不了她一个圆满的结局。

“十年里,后期基本在家暴中度过。

”为了两个女儿的健康成长,她终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1988年终于如愿。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现在回想似做了场恶梦!她表示,后来的自己,更关心的是如何开始将来的生活。

当年的她曾在五金、塑胶、制衣等各种轻工业工作过,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工厂大批搬迁北上,她不得不予以放弃,谋虑转行。

可是,隔行如隔山,谈何容易?在婚姻结束之初,她和两个女儿不得不依靠福利金度日。

“那段时间很低沉,社工和心理学家先后给我辅导,是他们带动我积极思考,发挥潜能。

满分精选作文:助人与自助

满分精选作文:助人与自助

满分精选作文:助人与自助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曾在赶往一次重要会议的路上遇到一对老夫妇。

时值隆冬,老两口的汽车抛锚,又无处求助,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见此,不顾副官的劝阻,用自己的专车送老夫妇到目的地。

当然,他开会迟到了,可正多亏这次迟到,让纳粹安排的刺客扑了个空,二战史免于被改写。

其实,生活中这种“好人有好报”的例子也不罕见。

辽宁省银行职员栾福山多年来用累计二十余万元钱扶贫帮困,自家却不剩一元存款。

然而当得知他身患白血病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当初被他赞助过的人甚至卖掉房子为他支付医疗费。

这样的结局其实不让人意外,因为虽然目前物欲横流,虽然个别人忘恩负义,但多数人仍没有丧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朴素思想,“知恩图报”的观念仍占主流。

由此可见,“助人”往往是无形中的“自助”,你授人一枝玫瑰,日后总能得到一片绿荫。

况且,怀一颗仁爱之心去助人,即便对方无所回报,你也可以收获一份雪中送炭的快乐,得到一种祥和宁静的心怀,保住一颗坦荡清白的良心。

助人与自助总是相伴而来,带给助人者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也给助人者以善良宽宏的人格。

助人不仅可以为助人者创造本身开展的有利条件,更是整个社会开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社会进步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身受恩泽,就拿20xx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微尘”来说,这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千万个乐于助人而又甘于默默无闻的好心人的名字。

据报导,很多受到微尘捐助过的人走出窘境后,又回身加入了微尘的行列,在社会上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循环,从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些微尘在助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自助呢?接受爱,传递爱,助人是一条红丝带,把不同的人群系在一起,率领人们理解自助的真理。

生活是一栋大厦,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块基石,在别人落难时不伸出援手,就好象地基少了一块基石。

而脱离社会,不助人也不受助,人便会在这种真空中迅速消亡,惟有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助人与自助的关系,共同来承担生活大厦的重量,社会进步的脚步才能越来越稳,前进的速度才能越来越快,从而让个人与社会在和谐中共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助人与自助 李思彧

助人与自助 李思彧

助人与自助电科一班李思彧 20114690摘要: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助人与自主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被辅导者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而言,我们希望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被辅导者可以在辅导者的启发下不断的发现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自己帮助自己的方法与途径,在被帮助的过程中感觉到使自己帮助自己的快感。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辅导、自我发现每个人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的,每个人也并不是圣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有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首先每个人找到的是一种心理安慰,是在别人的帮助下的一种心理舒解,这是辅导者助人的一个过程,这并不是辅导者真正希望看到的,只是一次两次的心理辅导并不能根本解决被辅导者的心理问题,被辅导者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成长,授之以渔,能让其终身受用。

让被辅导这能够自己找到帮助自己的方法,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来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

帮助他人并不是让他对辅导者产生一种依赖,更强调的是增强其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心理咨询再三强调的是理解来询者的感受,尊重其想法,激发其独立思考,自我选择,独立决策的能力。

心理辅导不是一种说教,更不能是一种灌输,而是与来询者的平等的讨论,辅导者与来询者在关系上是平等的,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求为来询者出谋划策,开放下药,辅导者要做的是启发受到者去认识其面临的困难与挫折,鼓励受导者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敞开心扉与辅导者交流,辅导者要帮助来询者自订其行动方案,并监督其实施。

据此,辅导者要强化来询者的自助能力与自我向善的意向,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中的种种障碍而变得成熟起来。

心理咨询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帮助他人找到自我决策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

助人自助原则的理解

助人自助原则的理解

助人自助原则的理解
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助人自助原则。

你知道吗,这可真的超级重要呢!就好比说,你看见一个小朋友在路上摔倒了,哭个不停,你走过去把他扶起来,帮他拍拍身上的土,这就是助人。

那自助呢?就是小朋友自己也要学会小心走路呀,不能老依赖别人来扶他呀。

想想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啊。

就像我之前有个朋友,他工作上遇到难题了,总是来找我帮忙。

我呢,当然会帮他出出主意,给他点建议啥的。

但同时我也会告诉他,你自己得学会去思考呀,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不能还指望我呀。

这不就是助人自助嘛!你说是不是很有道理呀!
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那里,我看到很多人都很努力地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接受我们的帮助,但也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不就跟助人自助原则完美契合嘛!就好像一棵树,如果只靠别人浇水施肥,自己不努力扎根吸收营养,怎么能茁壮成长呢!
再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总是只想着让别人来帮助他,自己却不努力,那最后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别人,自己都失去独立生活的能
力了呀!反过来,如果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鼓励他们自己努力,那不是会创造出更多的美好吗?
助人自助原则就是这么神奇呀!它让我们的帮助变得更有意义,也让被帮助的人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所以呀,我们都要记住这个原则,在生活中好好去实践它!别总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要多想想怎么能让别人变得更好,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呀!哼,就不信你们不认同!。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1. 引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这些困难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然而,在这些困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价值。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是一种信念,即通过帮助他人来帮助自己,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幸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深度和广度,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助人的价值与重要性助人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尊和满足感。

当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善良和慷慨的喜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助人还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形象,并为他人树立榜样。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积极地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自助的重要性和意义自助是助人的基础,也是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助意味着自己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并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目标。

当我们自己努力奋斗时,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信,并获得更多的成功。

自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激励他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自助,我们能够排除困难和挑战,并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4. 携手共创的重要性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核心概念是携手共创。

携手共创意味着在团队或社群中协作,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当我们携手共创时,我们能够集思广益,汇集不同的智慧和经验,并共同解决问题。

携手共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共享和共同发展。

通过携手共创,我们可以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并为整个社会的幸福做出积极贡献。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并努力与他人携手共创。

通过助人自助,我获得了与他人建立深厚友谊的机会,也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当我与他人共同努力时,我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的喜悦。

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助⼈者⾃助,⾃助者天助,所做之恶,留在⾝边,所做之善,回到⾝边助⼈者⾃助,⾃助者天助中国有句古语,原出⾃商界,是商⼈前辈教导后辈的⼀条经商经验,后来被引⽤到各个领域。

这句话是:“助⼈者⾃助,⾃助者天助。

”意思是:帮助别⼈,最终会帮助⾃⼰;⾃⼰发奋图强、努⼒拼搏的,必定会得到上天的垂爱,所做事情容易成功,也即“天道酬勤”。

⼀般⼈,对别⼈的⼀些⼩忙是愿意帮的,毕竟⼈的本性还是善良的。

⽽有些⼈对帮助别⼈有所顾虑,原因⼤体归纳为以下⼏个:⼀是助⼈需要施舍钱财物品,耗费时间和精⼒,担⼼会影响⾃⼰⽣活质量。

⼆是感觉助⼈的⼈,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相应回报⽽⽓馁,如语⾔、精神和物质⽅⾯的回报。

三是助⼈有可能被误解、欺骗和利⽤,甚⾄还有可能被诬陷和倒打⼀耙,让⼈寒⼼。

实际上,助⼈就是⾏善,⾏善就是积德,积德就是累福,当福报⾃⼰享不尽时,还会泽被⼦孙。

通过下⾯故事,我们可以更能深⼊理解“助⼈者⾃助”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张下了毒的薄饼⼀个妇⼈给全家⼈煎薄饼吃,她总是多煎⼀个,留给饥饿的路⼈。

她将多余的薄饼放到窗台外边,凭谁路过⾃取。

每天,⼀个驼背⽼汉都来取⾛它。

但,他不仅不感恩,还会在离开时⾃⾔⾃语底咕哝:“所做之恶,留在⾝边,所做之善,回到⾝边。

”这样⽇复⼀⽇,驼背⽼汉拿了薄饼,嘟囔着“所做之恶,留在⾝边,所做之善,回到⾝边。

”就离开了。

妇⼈有些恼⽕。

“连个谢字都没有!”她⾃⾔⾃语到。

“这⽼驼背每天哼叽着这些,他到底是⼏个意思?!”终于有⼀天,她怒⽕中烧,决⼼摆脱他。

“看来我必须彻底甩掉这个⽼驼背”。

然后她做了什么?她在薄饼⾥下了毒!就在她准备把薄饼放到窗台上时,她的⼿开始发抖。

“我这是在做什么?”她⽴刻将薄饼投到⽕⾥烧掉,重新做了⼀张,放到窗台上。

驼背⽼汉如常来到,如常取⾛了饼,如常哼到:“所做之恶,存留⾝边,所做之善,回到⾝边。

”他这样做的时候,⼗分地快活,根本没有意识到妇⼈脑海⾥翻江倒海的挣扎。

其实,每次妇⼈将薄饼放在窗台时,她都会献上⼀个祈祷——-为她在远⽅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助与助人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次的抉择,当你身处困境之时,当你发现有人与你同样需要帮助之时,你是该选择助人还是自助?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盲人与瘫子相遇后,盲人背着瘫子走路,瘫子为盲人指路,他们相互帮助各得其所。

有人也许会说,他们当然会选择助人了,因为此时助人即自助。

这个道理是十分明显的。

然而,生活中许多抉择并不如此简单。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一个人迷失在了雪山里,这时,他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于是他背起了那个人,并在他的帮助下走出了雪山。

故事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的。

但如果那个人只顾自己,结果都死在了雪山上,不知大家又作何感想呢?那个人在救他人之时,自然不会预见到最后的结局,他靠的只是心灵的选择。

实际上,许多人现在之所以是自私,就是因为太过于注重结局,而忽略了心灵的呼唤。

如果知道了好人定有好报,如果知道了助人等于自助,谁不会去做好人,去帮助他人呢?
然而,我们实际上却往往在掂量着盈亏的法码来衡量心灵的天平。

最后才发现天道常变易,人算不如天算,抱怨自己当初为何没对人施以援助之手。

有些人认为助人只是一场赌博,这是完全错误的。

鲁肃在接济周瑜粮食时,怎会料到有朝一日,他会变成东吴的大都督呢?漂母在给韩信一碗饭时,怎会知道他日后会成为大将军呢?鲍叔在帮助管仲之时,恐怕也没想过什么回报吧。

他们帮助那些他们认为应当帮助的人,完全是出于内心的呼唤,是人性的闪光,得到的善报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贝多芬称自己除了有一颗仁慈的心之外,没有什么不平常之处。

是啊,一个伟大的人,不在于他是否靠思想或强力而称雄,而在于他是否有一个高尚的人格,一颗传递仁慈的心,而助人为乐便是他最直接的表现。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摆脱利益的枷锁,不妨去信奉一句话吧:助人即自助。

请虔诚地去相信这句话,相信你助人的选择没有错,相信你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你需要的快乐。

朋友,当你再次遇到困境和困境中的人时,相信你自然会以一个新的理念,来指导你的行动。

助人者善,自助者明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从废墟上辗过,从愚昧上辗过,势不可当地迈入了繁荣、文明的社会。

站在历史新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说:助人者善,自助者明。

助人,是道德的种子,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注意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

齐国为什么会遭到沦丧的恶运?那是因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失学儿童能重返校园?那是因为人人都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他们啊。

没有汉中三杰,哪来刘帮称帝?!没有吴蜀联盟,何来三分天下?!没有多国合作,哪来基因工程的开展?!没有华夏子孙的能力合作,哪来抗非典的胜利?!可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因此,助人者善!
当然,在强调助人的同时,我们也不忽视了自助。

得到太多成功的人大多会失掉谨慎,得到太多溺爱的人大多会自满浮躁,得到太多平静的人大多会失掉戒心;同样,得到别人太多帮助的会会失去自主。

一位著名的作家说过:“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

”不管人对花的态度如何,花儿都会努力开放。

难道得不到人的喜爱和欣赏,花儿就得学会顾影自怜,就要放弃最初的理想吗?当然不是。

其实,花就是人的缩影。

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学会了自助,我们就可以像花儿一样绽放美丽。

因此,我坚信,自助者明!
助人与自助是当今社会对人们以及人们对自身基本要求的浓缩。

助人的同时自助,自助也会助人。

两个在森林里迷路多天的年轻人碰上一位中暑的老人,在是否要搭救老人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冲突,最后平分仅剩下一壶水,两人分道扬镳了。

搭救老人的那个人最终被老人带出了森林,正是那半壶水救了两个人的命,因为那老人是守林人。

而那个自私的人却终于没有走出森林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他人的同时,往往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帮助了自己。

爱默生也用不同的笔墨为我们讲述了同样的道理:真诚助人者本身必将得助,此乃生命中最动人的回报。

从做学问上来说,世上没有人满腹经纶到不需要他人帮助的境界,也没有人才疏学浅到对他人毫无益处的悲惨境地。

能够要求帮助与慷慨地付予,乃是人的天性。

美国南部有个很大方的农民,他把自己辛苦研制出的优良南瓜品种种子分文不取地分发给他的邻居们。

邻居们都很诧异,暗地里嘲笑他是个大傻瓜。

其实,他的邻居不知道,如果他不把优良的南瓜品种种子分给邻居,蜜蜂就会把邻居家差的花粉传到他的南瓜地里,这样一来,南瓜还有优良与平常之分吗?可见,他不但不傻,而且很聪明。

这样利人利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助人,让我们得到关爱;自助,让我们学会坚强。

助人与自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无论事物如何演变,事情如何发展,助人者善,自助者明。

千言万语道不尽,让我们汇成一首小诗:一小水滴/一粒细沙/汇成江海/形成大地一点帮助/一句爱语/能将人世/化成天堂!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把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清华大学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列入了校训,并以之为鞭,鞭策了无数的清华学子自强不息、奋斗不息。

助人为乐与自助自强是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明智的我们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奉献是无偿的付出,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我为人人”。

奉献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甚至是无价的生命。

因为奉献,社会才繁荣昌盛,历史才奔腾前进。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情愿化作蜡烛法拉弟,以及许许多多像居里夫人一样愿作春蚕的人们,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丝一线。

正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的奉献,才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主权国家不能没有缰界,然而,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没有界限的,为了医治更多的苦难百姓,神医华陀宁死也不作曹操的私人医生而失去救助更多苦难百姓的机会,他用宝贵的生命把奉献的博大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而远渡重洋毅然抗日的白求恩大夫,更是把博大演绎到极致。

一个人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可嘉可敬的,然而,若一个人连自己都养不起,谈何助人?所以,独立自主,自助自强不容置疑。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别人的屋檐下。

离开父母的港湾,只身踏上手业的征程,生活的旅途是一张没有退路、不加保险的单程车票,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航行,悲壮多于湿情,险阻多于顺达。

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主能力,随波逐波,任其飘泊,最尽会浪涛所淹没,犹如孤弱的南唐后主李煜,被浩浩荡的北宋大国蹂躏于铁蹄之下。

一人如此,一国同样如此。

在对外开放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同时,同样不可缺少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能力。

自立决不乞求,决不到处伸手。

自立并不等于一味地排斥外援,而是互相帮助下的独立自强。

而助人奉献也不意味着否定个人的正当需求,而是自助基础上的一种强强联合。

朋友们,自助自强是我们的右手,助人为乐是我们的左手。

请用我们的右手拍拍我们的左手,再用我们的左手拍拍我们的的右手,那将会拍出世界上最真实、最幸福的掌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