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器械清洗日常监测表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及质量合格情况分析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及质量合格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及质量合格情况。
方法:施行抽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式,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消毒供应室中待处理的医疗器械500件,其中包含骨科手术器械、止血钳、手术剪、镊子以及管道器械等等。
随机将这500件器械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件。
给予对照组使用常规传统的器械清洗程序,给予实验组国内较为先进的清洗步骤,并且施行质量控制,进而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
结果: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清洗医疗器械时,使用国内先进的器械清洗路径进行清洗,与常规清洗方法相比,清洗流程更具规范性,并且能明显提升器械清洗的合格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合格率临床诊治的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就是医疗器械,其清洗、消毒的质量也会直接的影响到该器械的灭菌效果,这一环节也作为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常见措施。
而消毒供应室作为储存、消毒、清洗的主要场所,只有对相关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1]。
想要更好的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达到标准要求,我院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管理力度,进而分析管理医疗器械生产和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施行抽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式,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消毒供应室中待处理的医疗器械500件,其中包含骨科手术器械、止血钳、手术剪、镊子以及管道器械等等。
随机将这500件器械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件。
其中检测清洗质量的设备包括:潜血试纸和5倍放大镜等。
清洗医疗器械的设备和用具指的是: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器、压力水枪、压力气枪、润滑液、除锈剂、含酶清洗液以及碱性清洗液等等。
对比两组医疗器械的受污程度、来源科室、材质、使用年限以及器械的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完整

3
3
4
2
4
4
1.现场查看环境布局和手卫生设施
2.测试使用中消毒剂浓度
3.查看管理记录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个区域一处不合格1分,扣完为止;一处环境不整洁扣1分,拖把未分区使用或标示不明确扣1分:相关区域室内空气未定时消毒扣2分,记录不完善扣1分;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浓度不符合要求扣1分,监测记录未妥善保存扣1分;手卫生设备不完善每项扣1分;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不符合符合规定要求扣2分
标准预防
(10分)
1、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护目镜,防护面罩,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护服)、安全注射。
2、严格手卫生。
3、知晓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空气、飞沫、接触)。
4、知晓职业暴露的防护,和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3
3
2
2
1.观察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查看职业暴露登记本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
日期
器械包名称
件数
性能
光洁度
存 在 问 题
消毒质量检测
监测人
血渍
锈渍
锈斑
水垢
抽检件数
监测结果
清洗、消毒、包装、监测材料质量检测表
日 期
产品名称
许可证件
产品批号
生产厂家
有效期
颜色
气味
浑浊
破损
污渍
监测人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及手工清洗监测记录
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
消毒质量监测
日期
冲洗
洗涤
超声
终末漂洗
2.查看两名医务人员手卫生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
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监测
(1)日常监测: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器械干净度,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无污渍、水
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安全性,对不
合格器械维修、更换。
(2)定期抽查:每日应至少随机抽查3至5个带灭菌保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清洗消毒器质量监测
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对清洗消毒器的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指示物进行监测。
2016年3月。
供应室检查包装及灭菌区质量监测记录

包外标签与 内容物是否
相符
备注
供应室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质量检测记录表
时间
检查人:
环境要求 空气消毒每日1次 是□ 否□ 通风换气≥3次 是□ 否□
无纺布□ 皱纹纸□
检查符合三项指标:透气性
包装材料 监测 包布检查
有无破损
纸塑包装检 查
密封性
纸塑包装袋□
纯棉包布□
疏水性 抗水性 有无脱线 有无毛边
无异味
有无穿孔 有无破裂 是否有湿气
是否洁净 是否有水印
品名
规格
数量
性能
有无脱鉻
关节是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
穿刺针无主 乳胶管是否 器械螺丝 锐利器械使是 包装尺寸是否 器械摆放合
勾无生锈 洁净无老化 螺帽是否稳固 否用保护套
大小合适 理是否有序
包装质量 监测
重量要求
金属包≤7kg 敷料包≤5kg
体积 ≤30*30*50
包外标识明显
包内放置化 学指示卡
封包要求
是否使用专 用封胶带
纸塑包装密封 包内器械距封 对光检查无通 宽度≥6mm 口≥2.5cm 道无发亮圆点
剥离纸面与 塑面无纸屑 脱落
品名 监测材料
有效期
外观色泽正常
卫生部批件
装卸载
冷却30min后
戴灭菌防热 手套
批量监测
要求
有无湿包及 是否按要求定 落地包 点放置
有无无胶带 残留
在有效期内 使用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二、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灭菌质量的监测1、通用要求(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2、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化学监测法①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②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法①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A。
②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5类化学指示物。
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供应室清洗、消毒流程与质量要求

润滑
规范明确指出禁止使用石蜡油作为医疗器械的润滑 而应选择水溶性润滑油作为润滑剂。 石蜡油不溶于水会阻隔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介 质的穿透,对器械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起到隐蔽和保 护作用,降低灭菌成功率;操作需手工涂抹才能完 成,质量很难控制;用于涂抹的纱布反复使用,易 导致细菌孳生,使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受到二次污染。 水溶性润滑剂可使金属器械形成表面憎水层,从而 减少透水性和吸水性,并且不会破坏金属材料的透 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且是完全浸泡提高了润 滑质量和工作效率。
对比项目
棉布
贮槽
纸塑包装
无纺布
皱纹纸
灭菌盒
SBS(无菌屏障系统) 非
灭菌剂穿透效果 微生物屏障性能* 有效期** 物理耐受性 对器材污染性 使用次数 长期使用成本*** ☆☆☆☆☆ ☆ 7~14d ☆☆☆ 棉尘污染 30次 高
非
☆☆☆ ☆ 7~14d ☆☆☆☆☆ 无 约200次 一般
是
☆☆☆☆ ☆☆☆☆☆ 6个月 ☆☆ 轻微 1 极高 1
清洗剂的选择:
碱性清洗剂 中性清洗剂 酸性清洗剂
选择清洗剂一定要与器械污染物相适宜, 才能达到去污的最佳清洗效果。医疗器械 清洗时应使用多酶清洗剂,多酶清洗剂 至少要含有四种酶(蛋白酶、脂肪酶、糖 酶、淀粉酶)才能分解所有生物污染物 (血液、脂肪、蛋白质、糖),以彻底清 除器械上的有机物。
对有管腔的器械采用专用器械刷刷洗、 高压水枪冲洗、压力枪吹干以达到清 洁目的
清洗后钙质水渍残留
清洗后器械生锈
清洗前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预处理是指去除附着在器械各部位的有机物,有效 地防止附着在器械上的血液、体液的干结,避免污 染器械在转运途中污染电梯及环境。回收后的器械 尽快进行洗涤以防止污染物干结,不能及时清洗的 器械浸泡在多酶清洗剂中保湿存放。如无多酶清洗 剂也可采用清水保湿方法。 使用后的器械立即初洗、尽快清洗 。在手术室、临 床科室设立清洗消毒间。有报道指出手术器械﹤1h 清洗合格率很高达99.21%,而﹥1h的清洗合格率只 有63.92%。因此清洗前的预处理非常重要。
清洗监测卡

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目的了解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研究医疗器械清洗的最佳方法。
方法采用试纸法隐血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现场检测。
结果用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合格率为91.60%;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89.47%;用酶洗剂浸泡+手工刷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44%。
检测表明,用多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对带有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合格率为89.47%;用含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合格率为100%。
结论用酶洗剂加超声波清洗污染医疗器械效果较好;用过氧化氢浸泡加清洗机清洗对带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较好医疗器械的彻底清洗同有效地消毒与灭菌同样重要,再生性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灭菌效果。
清洗后的医疗器械上残留有机物会给残存的微生物创造生长繁殖条件,久而久之甚至会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妨碍或延迟灭菌因子与微生物有效接触,致使灭菌失败。
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清洗是去除热原、微生物及有害离子的关键,用后的医疗器械污染严重,许多器械带有血迹、脓迹、干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若清洗不彻底会给灭菌带来困难甚至造成灭菌失败。
所以清洗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选用适当的洗涤液,采用正确的洗涤方法,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灭菌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器械清洗效果的观察目的观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污染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
方法通过目测法检查和隐血试验检测清洗机对金属器械的清洗效果。
结果使用后的器械经水冲洗预处理,置于自动清洗机内经水洗6 min、酶洗8 min、漂洗10 min、93℃热力消毒+上油16 min、110℃干燥16 min全自动程序清洗处理,均可达到清洗质量标准。
人工污染血液的器械在2 h内按上述程序清洗处理,均可达到规定的清洗质量。
人工污染血液的器械放置12 h后,用上述清洗方法进行清洗,均达不到清洗要求,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越来越难清洗。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

干燥
测试剂
全自动清洗机安全监测
湿热消毒
化学消毒监测人合格Fra bibliotek不合格
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等
温度
时间
浓度
时间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
日期
器械包名称
件数
性能
光洁度
存 在 问 题
消毒质量检测
监测人
血渍
锈渍
锈斑
水垢
抽检件数
监测结果
清洗、消毒、包装、监测材料质量检测表
日 期
产品名称
许可证件
产品批号
生产厂家
有效期
颜色
气味
浑浊
破损
污渍
监测人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及手工清洗监测记录
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
消毒质量监测
日期
冲洗
洗涤
超声
终末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