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诗歌教学内容
幼儿园版:二十四节气歌教案

幼儿园版:二十四节气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2.学习《二十四节气歌》3.能够根据节气来认识和适应不同的季节变化教学内容一、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的历法,用于描述太阳运行的轨迹和地球季节变化的节气。
它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农民精密的观察和记忆,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时令文化”。
二、《二十四节气歌》介绍《二十四节气歌》是一首通过歌曲表达二十四节气的歌谣,内容简洁生动,旋律优美动听,适合幼儿学习。
通过歌曲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二十四节气并且能够和季节进行关联。
三、教案步骤(一)、引入教师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入二十四节气,让幼儿大致了解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听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让幼儿先听几遍,初步熟悉曲式和吟唱内容的基本离合。
(三)、学唱歌教师依次教唱每个节气的内容,注意教唱时要按照曲式,抓准节拍、讲究发音、感情饱满。
(四)、情景表演让幼儿形象地展现出每个节气所代表的特色和典型场景,例如,冬至,看短日而长影、吃饺子等。
(五)、练歌让幼儿进行反复的练习,确保能够熟练唱出曲目。
四、教学重点让幼儿熟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季节特点,能够通过《二十四节气歌》将季节和节气进行联系。
五、教学方法通过引导、示范和模仿的方法让幼儿学会《二十四节气歌》。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来演唱《二十四节气歌》,可以检测幼儿是否掌握了歌词和曲调。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幼儿将能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认识二十四个节气及其对应的特点,使幼儿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增加对自然的认识。
通过学唱《二十四节气歌》,幼儿不但能够掌握每个节气的名称,同时也能够体验季节变化的生动与美好,积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能够掌握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习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理解季节变化的能力,并能够通过相关活动和作品表达对节气的认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和相关习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作品表达的能力,理解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三.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材准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材料,如《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四.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描绘二十四节气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节气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节气的了解。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特点。
2. 根据节气的特点,介绍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的习俗。
Step 3 活动设计(30分钟)1. 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六个节气。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节气,用图片、手工制作、小品等形式表达该节气的意义和习俗。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讨论。
Step 4 总结(10分钟)1. 简要总结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含义。
2.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个节气的体验和感受。
Step 5 拓展阅读(5分钟)1. 分发《二十四节气知多少》等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研究二十四节气。
2.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节气和传统文化。
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习俗。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达节气的能力,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六. 课后作业1. 完成《二十四节气知多少》中的相关问题。
2. 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体验和感受四个季节的变化,并拍照记录。
二十四节气歌 教案

二十四节气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
3. 学习二十四节气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二十四节气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难点: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 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二十四节气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教学课件和教学工具。
4. 学生合作演唱的分组。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教师可以通过互动问答或游戏的形式进行。
3. 听二十四节气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
4.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动作,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学习不同部分的歌词和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练习歌曲,让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的演唱和动作,加强团队合作。
6. 演唱展示,让每个分组依次进行歌曲的演唱和动作展示。
7.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回顾歌曲的学习和演唱过程。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二十四节气
的名称和时间,学习二十四节气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团队
合作,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二十四节气歌曲教案

二十四节气歌曲教案一、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界变化的认知和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而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因此,本文将以二十四节气歌曲教案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歌曲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起源、含义和相关习俗。
2. 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
本教案以歌曲教学为主要内容,选取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歌曲作为教学材料,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起源和含义。
2.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歌曲选取和学习。
3. 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四、教学过程。
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起源和含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起源和含义。
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相关习俗,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歌曲选取和学习。
其次,教师可以选取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歌曲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表演,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春江花月夜》、《谷雨》等。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逐句学唱,并加强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和表现。
3. 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歌曲进行学唱和表演。
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和表现,通过音乐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
学生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

学生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1. 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并培养其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及其对应的时间和春夏秋冬的变化。
- 掌握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歌词和旋律。
- 能够唱出学生二十四节气歌,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敬重。
3. 教学内容-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
- 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歌词和旋律。
- 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演唱训练。
4. 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时间划分方式,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步骤二: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歌词和旋律- 向学生展示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歌词和旋律。
可以通过投影仪或手写板显示歌词,同时播放音频让学生听歌。
步骤三: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演唱训练- 分段教学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演唱。
首先,教授歌词的发音和歌曲的基本节奏;然后,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旋律和节奏;最后,整体练,让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演唱。
5. 教学评估-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听唱效果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演唱展示,并给予反馈和评价。
6.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如各节气对农业和生活的意义。
- 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二十四节气歌曲或编排舞蹈,展示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和创造力。
7. 总结通过学生二十四节气歌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还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学生还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变化和对自然的敬重。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讲课教案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讲课教案一、引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孩子们学习自然知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幼儿园的教师更好地进行二十四节气的讲课教学活动,本教案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帮助教师在幼儿园课堂上生动有趣地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准备1. 《二十四节气诗词集锦》:提供丰富的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内容,便于教师使用。
2. 《二十四节气绘本故事集》:包含二十四节气的绘本故事,用于给孩子们讲解和阅读。
3. 制作和收集相关图片和实物道具:如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图片、节气标志牌、传统节日食物等,用于课堂展示。
4. 制作活动需要的材料:如纸、颜料、画笔、手工制作材料等。
三、教学目标1. 教育目标:a. 培养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b.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c.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团队意识。
2.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和代表意义。
b.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节气的特点和相关习俗。
c. 学会制作与节气相关的手工制品和绘画作品。
四、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活动一:二十四节气知识梳理a. 内容:通过展示图片和绘本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和代表意义。
b. 活动设计:教师用图片或制作的节气标志牌展示,依次介绍并讲解每个节气的名称、时间和传统习俗。
并根据绘本故事,与幼儿共享传统节气习俗的故事。
2. 活动二:绘画创作a. 内容:通过绘画创作,帮助幼儿表达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和感受。
b. 活动设计:教师给幼儿提供白纸、颜料和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某个节气的理解,自由绘画表达。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描述自己作品中表达的节气特点和意义。
3. 活动三:手工制作a. 内容: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实践和体验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模板(精选7篇)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模板(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模板(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1活动目标: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活动过程:(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
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二)冬至节的谈论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
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活动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你喜欢吃饺子吗?——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
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诗歌源:作文网一、冬至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
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
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 (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六街指唐宋时就城的主要街道,幡:唐风俗,立春剪纸或绸绢为旗幡形戴在头上,亦称彩胜,或合称幡胜。
)朱淑贞在立春日挑生菜,卷春饼,剪幡胜,好一派迎春景象。
诗人感到新一年的良辰美景,都是吟诗抒怀的好题材。
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京都立春日的欢乐情景,如此欢快的诗词在朱淑贞的作品中是不多的。
南宋范成大的立春诗反映了农村生活: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竹茂麦肥,土牛笙歌,垂柳吐芽,河水泛波,还有融融春阳耀春市,帆船往来如穿梭。
这自然激起了诗人的诗兴,而吟诗抒怀,是立春日剪金幡,扎彩胜无法比拟的。
清江引·立春元贯云石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四、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五、春分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画堂春仲并溪边风物已春分。
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
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
丞相休嗔。
踏莎行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六、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七、立夏寓言二首贾至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
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
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
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
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壶中天/念奴娇朱元夫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
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
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
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
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
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岁。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前二日作陆游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八、小满小满小麦粒渐满,收割还需十多天。
收前十天停浇水,防治麦蚜和黄疸。
去杂去劣选良种,及时套种粮油棉。
干旱风害和雹灾,提早预防灾情减。
芝麻黍稷种尚可,春棉播种为时晚。
早春作物勤松土,行间株间都锄严。
稙棉擗杈狠治虫,酌情追肥和浇灌。
麦前抓紧把炕换,炕洞砸碎堆田边。
早修农具早打算,莫等麦熟打转转。
果树疏果治病虫,及时收理桑蚕茧。
畜禽管理加措施,怀孕母畜要细管。
鱼塘昼夜勤观察,做到防患于未然。
养鱼犹如种粮棉,管理得当夺高产。
九、夏至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
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
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夏至”也是诗人们的咏吟对象,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十、立秋立秋唐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十一、小雪小雪吴藕汀篱边野菊正堪娱,戏把山楂串念珠。
小雪寒菘虫害少,何妨大胆入庖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长安冬日唐杜荀鹤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独酌唐杜牧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风雪中作唐白居易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