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式法解容斥问题(三集合标准型)
公务员笔试之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2014年公务员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华图教育三集合容斥原理此类题型主要出现在近年来各省的省考中,主要是有三个独立的个体,此类题型主要的做题方法是公式法和作图法。
近年来直接套用三集合公式的题目有所减少,开始出现条件变形的题目,不管容斥原理的题目怎么变化,但我们只要掌握住核心思想——剔除重复,那么做任何一个容斥原理题目都能够得心应手。
根据上图,可得三集合容斥原理核心公式:=A +B +C -A B -B C -A C +A B C =-x A B C 总数一、直接利用公式型【例1】(2012年4月联考)某公司招聘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A. 7人B. 8人C. 5人D. 6人【答案】A 【解析】设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x ,则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有:22+16+25-8-6-x+0=42-0,解得x=7。
因此,本题答案为A 选项。
二、三集合容斥原理作图型若在题目中任何一个位置看到“只满足”或“仅满足”,则公式法不能够再用,采用作图法来解题,注意,在作图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画三个两两相交的圈,再往里填数字即可,填的时候注意从中间往外一层一层填。
【例2】(2007年江苏)一次运动会上,17名游泳运动员中,有8名参加了仰泳,有10 Cx B A名参加蛙泳,有12名参加了自由泳,有4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蛙泳,有6名既参加蛙泳又参加自由泳,有5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自由泳,有2名这3个项目都参加,这17名游泳运动员中,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有多少?()A.5名B.6名C.7名D.4名【答案】B【解析】本题问题中出现了“只”,故只能采用作图法。
于是有仰12 2 2 34 3蛙自由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数为1+2+3=6。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考公务员的容斥问题

容斥原理基本解题思路:1.容斥原理公式法,适用于“条件与问题”都可直接代入公式的题目。
两个集合:|A∪B|=|A|+|B|-|A∩B|三个集合:|A∪B∪C|=|A|+|B|+|C|-|A∩B|-|B∩C|-|C∩A|+|A∩B∩C|2.文氏图示意法,条件或者所求不完全能用上述两个公式表示时,利用文氏图来解决。
一、两集合标准型两集合标准型核心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Ⅱ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例1】(国家2006一类-42)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A. 27B. 25C. 19D. 10[答案]B[解析]根据公式“物理实验做正确人数+化学实验做正确人数-两种实验都做正确人数=总人数-两种实验都做错人数”可得:40+31-x=50-4,解得x=25。
【例2】(广东2006上-11)一个俱乐部,会下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围棋的有58人,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两种棋都会下的有30人,问这个俱乐部一共有多少人?()A. 109人B. 115人C. 127人D. 139人[答案]A[解析]根据公式“会下象棋人数+会下围棋人数-两种都会下人数=总人数-两种都不会下人数”可得:69+58-30=x-12,解得x=109。
【例3】(北京社招2007-18)电视台向100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
问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有多少人?()A. 4B. 15C. 17D. 28[答案]B[解析]根据公式“看过2频道人数+看过8频道人数-两个频道都看过人数=总人数-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人数”可得:62+34-11=100-x,解得x=15。
【例4】(广东2008-13)60个人上身着白上衣或黑上衣,下身着蓝裤子或黑裤子。
【免费下载】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

【免费下载】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一、介绍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在三集合题型中,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是A 、B和C ,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元素的总量为W 。
其中,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 ,满足两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y ,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 ,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等式:W=x+y+z A+B+C=x×1+y×2+z×3二、典型的三集合整体重复型的题目讲解例1、某班有35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参加英语小组、语文小组、数学小组中的一个课外活动。
现已知参加英语小组的有17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3人。
如果有5个学生三个小组全参加了,问有多少个学生只参加了一个小组?(200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0题) A. 15人B.16人 C.17人 D.18人【答案】A 解析:此题有两种解法可以解出:解一:分别设只参加英语和语文、英语和数学、语文和数学小组的人为x 、y 、z ,则只参加英语小组的人为17-5-x-y ,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有30-5-x-z ,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有13-5-y-z ,则只参加三个小组中的一个小组的人和只参加其中两个小组的人和三个小、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2018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原理

2018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原理容斥原理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一类常考题型,常见的容斥原理问题有三种:两集合容斥原理,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型,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型。
在审题时大家要牢牢把握住题型的特征:当题目中出现“都满足”,“都不满足”时,就可以归为容斥问题。
河北省考中容斥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太难,基本上直接套用公式就能解决,属于易于拿分的题型。
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下容斥原理这三种题型的公式以及用法。
一、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A+B-AB=总个数- 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其中A、B分别代表满足不同条件的数量,AB代表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数量。
【例1】某班有60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30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2人,两者都没有参加的有20人。
同时参加物理、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A.28人B.26人C.24人D.22人D【解析】这是一道两集合的容斥问题。
根据公式:60-20=30+32-两者都参加的人,解得答案为D。
二、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型公式:A+B+C-(AB+BC+AC)+ABC=总个数-都不满足的个数。
其中A、B、C代表满足不同条件的数量,AB、BC、AC代表分别满足其中两个条件的数量,ABC代表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数量。
【例2】100个学生只有2人没学过外语,学过英语的有40人,学过德语的有45人,学过法语的有43人,学过英语也学过德语的有15人,学过英语也学过法语的有12人,学过法语也学过德语的有10人。
问:三种语言都学过的有多少人?()A.4 B.6C.7 D.5C【解析】运用容斥原理可得:40+45+43-(15+12+10)+三种语言都学过的人数=100-2。
解得三种语言都学过的数量为7,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三、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公式:A+B+C-只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2×满足三个条件的数量=总个数-都不满足的个数。
【例3】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某单位组织了合唱、象棋、羽毛球三项活动。
国考行测三集合容斥原理

国考行测三集合容斥原理
集合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常用原理,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经常涉及与集合相关的题目,而集合容斥原理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集合容斥原理描述了多个集合之间的差集和交集的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给定的n个集合A1、A2、...、An,集合容斥原理
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这些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
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为:
|A1 ∪ A2 ∪ ... ∪ An| = |A1| + |A2| + ... + |An| - |A1 ∩ A2| - |A1
∩ A3| - ... + (-1)^n-1 |A1 ∩ A2 ∩ ... ∩ An|
其中,|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
在国考行测中,集合容斥原理常常可以用于解决关于人员分组、选修课程、考试通过等问题。
通过运用集合容斥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计算式,从而求得准确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中,对于给定的具体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情况决定要包含哪些集合以及如何计算交集和差集。
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的解题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总的来说,集合容斥原理在国考行测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问题,准确地求解答案。
因此,对集合容斥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国考行测的备考非常重要。
三者容斥问题3个公式

三者容斥问题3个公式三集合容斥问题是公考中的常客,主要通过公式法和画图法解决,而公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可是好多考生公式记得特别溜,做题时却不知用哪个好。
如何用1秒的时间快速准确挑选出公式呢?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今天我们一起来习得。
首先,何时能用公式解决三集合容斥问题?题目中没有“只”,即题目中没有出现只满足一个条件的表述。
其次,三集合容斥常用的三个公式是什么?(1)标准型:A+B+C-AB-AC-BC+ABC=总-都不的(2)拓展1:A+B+C-同时满足两项的-2ABC=总-都不的(3)拓展2:A+B+C-满足两项以上的-ABC=总-都不的再次,如何1秒挑选三集合容斥公式?三个公式中,差别最明显的是关于两项的描述。
若题目给出“满足AB、满足AC、满足BC”的排比式描述,应用标准型公式;若题目给出同时满足两项的描述,则用拓展1公式;若题目给出满足两项以上的描述,则用拓展2公式。
其他的条件在选公式的时候,一点也没用,直接找题目中关于两项的描述即可,选公式1秒足已。
最后,如何快速解呢?大部分题目,尾数不同,用尾数法。
来来来,上菜了。
【例1】有关部门对120种抽样食品进行化验分析,结果显示,抗氧化剂达标的有68种,防腐剂达标的有77种,漂白剂达标的有59种,抗氧化剂和防腐剂都达标的有54种,防腐剂和漂白剂都达标的有43种,抗氧化剂和漂白剂都达标的有35种,三种食品添加剂都达标的有30种,那么三种食品添加剂都不达标的有()种。
A.14B.15C.18D.17【秒选公式】题目中出现“抗氧化剂和防腐剂都达标的有54种,防腐剂和漂白剂都达标的有43种,抗氧化剂和漂白剂都达标的有35种”这种排比式的满足两项的描述,选标准型。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三集合容斥。
设三种食品添加剂都不达标的有x种,代入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公式可得:68+77+59-54-43-35+30=120-x,解得x=18(尾数为8)。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一、介绍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在三集合题型中,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是A、B和C,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元素的总量为W。
其中,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满足两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y,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等式:W=x+y+zA+B+C=x×1+y×2+z×3二、典型的三集合整体重复型的题目讲解例1、某班有35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参加英语小组、语文小组、数学小组中的一个课外活动。
现已知参加英语小组的有17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3人。
如果有5个学生三个小组全参加了,问有多少个学生只参加了一个小组?(200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0题)A. 15人B.16人C.17人D.18人【答案】A 解析:此题有两种解法可以解出:解一:分别设只参加英语和语文、英语和数学、语文和数学小组的人为x、y、z,则只参加英语小组的人为17-5-x-y,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有30-5-x-z,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有13-5-y-z,则只参加三个小组中的一个小组的人和只参加其中两个小组的人和三个小组都参加的人的总和为总人数,即17-5-x-y+30-5-x-z+13-5-y-z+x+y+z+5=35。
则求x+y+z=15,所以只参加一个小组的人数的和为15。
解二:套用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W=x+y+zA+B+C=x×1+y×2+z×335=x+y+517+30+13=x×1+y×2+5×3解得:x= 15,y=15例2、某调查公司就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片,有47人看过乙片,有63人看过丙片,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全看过,20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则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是( )(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A类试卷第19题)A. 69B.65C.57D.46【答案】D 解析:本题也是一道典型的三集合整体重复型题目,直接套用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W=x+y+zA+B+C=x×1+y×2+z×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W=105,而非125,105=x+y+2489+47+63=x×1+y×2+24×3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解出y=46,这里y表示只看过两部电影的人数,即所求。
巧用公式秒解容斥原理题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巧用公式秒解容斥原理题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科目有许多的解题技巧、方法和公式。
尤其是利用公式法解题,只需大家把握公式,考试时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精确地解题。
比如数量关系中常考的一种题型容斥原理,就可以用公式法解题。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用公式法解决三集合容斥原理的题目。
三集合容斥原理分成标准型和非标准型两种:1、三集合标准型容斥原理公式为:满意条件1的个数+满意条件2的个数+满意条件3的个数-满意条件1和2的个数-满意条件1和3的个数-满意条件2和3的个数+三者都满意的个数=总个数-三者都不满意的个数;2、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公式为:满意条件1的个数+满意条件2的个数+满意条件3的个数-“只”满意两个条件的个数-2×三者都满意的个数=总个数-三者都不满意的个数。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看几个例题,应用一下公式法去求解三集合容斥原理。
【例1】某机关开展红色教育月活动,三个时间段分别支配了三场讲座。
该机关共有139人,有42人报名参与第一场讲座,51人报名参与其次场讲座,88人报名参与第三场讲座,三场讲座都报名的有12人,只报名参与两场讲座的有30人。
问没有报名参与其中任何一场讲座的有多少人?A.12B.14C.24D.28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原理,用公式法解题。
其次步,设没有报名参与其中任何一场讲座的有x人。
依据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公式,可列方程42+51+88-30-2×12=139-x,解得x=12。
(或者使用尾数法解题)因此,选择A选项。
【例2】某班参与学科竞赛人数40人,其中参与数学竞赛的有22人,参与物理竞赛的有27人,参与化学竞赛的有25人,只参与两科竞赛的有24人,参与三科竞赛的有多少人?A.2B.3C.5D.7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三集合容斥类,用公式法解题。
其次步,设参与三科竞赛的有x人,依据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公式可列方程:40-0=22+27+25-24-2x,解得x=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公式法解容斥问题(三集合标准型)河北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河北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在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类问题叫做容斥问题。
什么题目我们归结为容斥问题呢?一般情况下,有符合A,有符合B,有符合AB,有AB都不符合等这一类题干,我们就把他归结为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可以分为二集合容斥和三集合容斥。
解题思路有画图法和公式法。
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能牢牢地背会相关公式,考试的时候就能很快的做出答案,节省考试时间。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三集合容斥标准型公式。
三集合容斥标准型公式:A+B+C-AB-BC-AC+ABC=总数-都不符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寄到容斥问题的例题:
【例】(2009-国家-81)如图所示,X、Y、Z 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 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
它们部分重叠放在一起盖在桌面上,总共盖住的面积为290。
且X 与Y、Y 与Z、Z 与X 重叠部分面积分别为24、70、36。
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A.15
B.16
C.14
D.18
【解析】此题为容斥原理问题,根据三集合容斥标准型公式:A+B+C-AB-BC-AC+ABC=总数-都不符合。
根据题意,设阴影部分为x,列方程有:290=64+180+160-24-70-36+x,解得x=16。
选择B。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熟练地记住公式,其实这类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1分钟以内做出来的。
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例】对39 种食物中是否含有甲、乙、丙三种维生素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含甲的有17 种,含乙的有18 种,含丙的有15 种,含甲、乙的有7 种,含甲、丙的有6种,含乙、丙的有9 种,三种维生素都不含的有7 种,则三种
维生素都含的有多少种?()
A.4
B.6
C.7
D.9
【解析】根据题意列方程:17+18+15-7-6-9+7=39-x,解出x=4。
所以答案选A。
【例】某公司招聘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
A.7人
B.8人
C.5人
D.6人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42=22+16+25-x-8-6,解得x=7。
所以答案选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祝大家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