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数控车床初学教学大纲

数控车床初学教学大纲数控车床初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控车床作为数控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其学习和掌握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控车床初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数控车床初学教学的大纲。
二、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数控车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工作台运动的机床。
在数控车床的初学教学中,首先需要学习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
这包括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以及数控车床的运动方式等。
三、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数控编程是数控车床初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G代码、M代码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了解数控编程的规范和要求。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以及如何根据零件图纸进行编程。
四、数控车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数控车床初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习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数控车床的开机、关机、调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数控车床的各项功能,例如刀具的更换、切削参数的设置等。
五、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学习数控车床初学教学中,学生还需要学习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
这包括如何根据零件图纸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通过学习加工工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控车床的实际应用和加工过程。
六、数控车床的维护与保养数控车床的维护与保养是数控车床初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检查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修,以确保数控车床的正常运行。
七、数控车床初学教学的实践环节数控车床初学教学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控编程和加工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学习和掌握数控车床的运行原理和工作过程。
数控车床操作基础

数控车床操作基础【X1】、【X10】、【X100】与【X1000】四个按钮都属于增量倍率修调按钮。
当系统工作在【步进】按钮按下时,用于调整每次步进的步进距离,即增量值。
每一步能够是最小输入增量单位的1倍、10倍、100倍与1000倍。
【冷却】按钮用于手动开/关切削液泵。
【手动换刀】按钮按下时,在手动方式下实现转塔转位换刀。
【+X】、【-X】、【+Z】与【-Z】四个按钮均属于轴向移动按钮,利用它们能够进行手动点动进给与手动步进进给,每次只能操纵一个坐标轴的运动。
按下其中之一,就能够实现刀架向坐标轴某一方向运动。
【快移】按钮与轴向移动按钮同时按下时,刀架按照NC参数设定的快速移动速度快速运动。
【主轴正转】、【主轴反转】与【主轴停】三个按钮可操纵主轴正转、反转与停转。
第二节:980TD数控车床基本操作(1 )开机、关机操作:a. 在确认急停开关按下的情况下,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机床开关—按下绿色开关(操纵系统上电)—向右旋转急停开关—机床启动。
b. 在任何情况下按下急停开关—按下红色开关(操纵系统下电)—关机床开关—关电源开关—完成。
(2)手动返回参考点操作:a. 先检查一下各轴是否在参考点的内侧,如不在,则应手动回到参考点的内侧,以避免回参考点时产生超程b. 按功能键区的“回零”功能按键c. 分别按+X 、+Z 轴移动方向按键,使各轴返回参考点,回参考点后,相应的指示灯将点亮。
(3)点动、步进操作a. 按功能键区的“手动”或者“增量”功能按键b.“增量”时按倍率选择键0.1 、0.01 、0.001 选择增量进给的倍率大小c.按机床操作面板上的“ +X ”或者“ +Z ”键,则刀具向X 或者Z 轴的正方向移动,按机床操作面板上的“-X ”或者“-Z ”键,则刀具向X 或者Z 轴的负方向移动;d.如欲使某坐标轴快速移动,只要在按住某轴的“+”或者“-”键的同时,按住“快移”键即可。
(4)手轮进给a. 按功能键区的“手轮” 功能按键;b. 按倍率选择键0.1 、0.01 、0.001 选择增量进给的倍率大小c.按中的“ X ”或者“ Z ”键,选择相应的轴。
数控车床程序操作教学大纲

数控车床程序操作教学大纲数控车床程序操作教学大纲引言:数控车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工作过程的先进设备。
它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手工车床操作变得更加高效、精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数控车床程序操作的教学大纲,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巧。
一、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1. 数控车床的定义和分类2. 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3. 数控车床的优势和应用领域二、数控车床程序的编写1. 数控车床程序的基本要素a. 程序头部信息b. 程序主体部分c. 程序尾部信息2. 数控车床程序的语法规则a. 程序格式b. 命令格式c. 程序注释3. 数控车床程序的常见指令a. 运动指令b. 补偿指令c. 循环指令三、数控车床程序的调试与运行1. 数控车床程序的调试方法a. 程序编辑与编译b. 程序模拟与验证c. 程序调试与修改2. 数控车床程序的运行与监控a. 程序加载与启动b. 运行状态监控c. 故障处理与维护四、数控车床程序的优化与提高1. 数控车床程序的优化原则a. 减少程序长度b. 优化切削路径c. 提高加工效率2. 数控车床程序的高级编程技巧a. 循环嵌套与变量应用b. 子程序的使用与调用c. 条件判断与循环控制五、数控车床程序的安全与管理1. 数控车床程序的备份与存储a. 程序备份的重要性b. 存储介质的选择与管理c. 数据恢复与保护2. 数控车床程序的安全操作规范a. 机床操作规程b. 程序操作权限管理c.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数控车床程序操作的教学大纲。
数控车床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工具,掌握其操作技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掌握数控车床程序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控技术复习提纲

本提纲只列举关键词,具体内容请参考课本和课件补充第一章:概述1.数字控制2.数字控制技术3.数控机床4.数控系统5.硬件数控(NC)6.计算机数控系统(CNC)7.数控机床的组成和作用:8.数控系统组成9.机床的机械部件10.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数控编程的一般过程12.数控机床的分类:按运动轨迹;按所用的进给伺服系统类型;按所用的数控装置类型;按数控系统功能水平。
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1.数控编程2.编程的步骤3.对刀4.刀位点5.常用标准代码6.数控系统误差来源:7.机床坐标系8.分辨率(运动)9.机床原点10.工件坐标系11.模态与非模态插补和刀补1.插补2.硬件插补3.软件插补5.基准脉冲插补;逐点比较法6.数据采样插补;时间分割法7.刀具半径补偿8.B刀补9.C刀补15.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第三章:计算机数控装置C系统硬件结构:单处理器结构;多处理器结构C系统数据转换流程:4.C系统的软件结构多任务并行处理前后台型软件结构中断型软件结构6.软件系统的特点:多任务性与并行处理技术(单机系统采用资源分时共享,多机系统采用流水处理和并发处理);实时性和优先抢占调度机制第四章:进给伺服驱动系统1.分辨率(检测)2.编码器、光栅、旋转变压器3.绝对式、增量式、数字式、模拟式4.步距角5.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组成、要求6.开环数控系统;闭环数控系统;半闭环数控系统。
7.同步转速第五章:运动系统与典型机构1.主运动、进给运动、换刀运动2.准停、C轴3. 数控机床进给运动系统的性能特点4. 转速和调速范围5.主运动的传动6.电主轴的支承类型7.进给运动传动类型8.数控机床导轨、要求、类型9.回转工作台类型10.自动换刀装置的形式第6章:典型数控机床1.数控车类型2.数控铣类型3.数控特种加工机床类型。
数控车教学大纲

数控车一、数控车(GSK-980TDa)组成、布局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广州数控研制的新一代普及型车床CNC GSK980TDa 采用了32位高性能CPU 和超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 ,运用实时多任务控制技术和硬件插补技术,实现〃m 级精度运动控制和PLC 逻辑控 制。
产品技术特点:X 、Y 、Z 三轴控制、X 、Z 两轴联动,插补精度,最高速度30m/min ,支持直线、圆弧插补;—1 —最小代码单位0.001 m% 代码电子齿轮比(1-32767) / (1〜执笔人:余建数控车教学大纲GSK980TDa 车床CNC 外观图一加旬32767);具有螺距误差补偿、反向间隙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刀具磨损补偿、刀尖半径补偿功能;内置式PLC,梯形图在PC机上编辑后下载至CNC;采用S型、指数型加减速控制,适应高速、高精加工;具有攻丝功能,可车削公英制单头/多头直螺纹、锥螺纹、端面螺纹,变螺距螺纹,螺纹退尾长度、角度和速度特性可设定,高速退尾处理;支持公制/英制编程,具有自动倒角功能、刀具寿命管理功能;零件程序全屏幕编辑,可存储6144KB、384个零件程序;集成中文、英文、西班牙显示界面,由参数选择;提供多级操作密码功能,方便设备管理;支持CNC与CNC、PC双向通讯,CNC软件、PLC程序可通讯升级。
技术规格一览表—3—二、机床操作面板使用:GSK980TDa的采用铝合金立体操作面板,外观图如下:------------------------------------- - ---------------- 、I 口TO ZO Ow 口;呼OK DB- 口碑N巴)巴)巴五)巴巴巴回巴臼巴巴巴巴回画回回口笃目口回巴囤叵1回回巴口亘巴百⑦叵I回国。
㈢窗噩置图ll f«孑]/7 卜]「相flfi 1 1 K * 1[POS』[PPGJ[OFT J ]心J [笠T JPAR J [KH J回回国后叵画®®o RIBM;「工、Ems®回@其国用回国恒同L星,£4LL JB® W1 W\.s JVtHB «■*«■©图瓦叵叵运n£W ।面'_驯国二面板划分:GSK980TDa采用集成式操作面板,面板划分如下:—4—编辑键盘:—5—状态指示灯国珥健受LG D显示弗里机床面顶—6—机床面板:GSK980TDa 机床面板中按键的功能是由PLC 程序(梯形图)定义。
数控车床教学大纲

数控车床教学大纲数控车床作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教学大纲的编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控车床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内容框架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控车床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数控车床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设备。
然而,由于数控车床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数控车床教学大纲,成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关键。
二、数控车床教学大纲的内容框架1. 基础理论知识数控车床教学大纲首先应该包括数控车床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刀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生可以对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车床操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数控车床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以及编程实例等。
通过实际的编程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技巧。
3. 数控车床操作技能数控车床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包括机床的开启和关闭、刀具的安装和调整、工件的夹紧和定位等。
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要点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故障排除与维护数控车床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因此,数控车床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故障排除和维护的内容。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和解决常见故障,并掌握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方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数控车床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控车床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数控车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操作数控车床,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一章 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第一章数控车床根底知识1.1 车削原理概述1.1.1 车削加工原理金属切削加工,从事实上质上来讲,确实是根基使用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刀具,把各种金属原材料〔称为工件毛坯〕上多余的金属材料〔称为加工余量〕从工件毛坯上剥离,得到图纸所要求的零件。
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大致能够分为三类:①工件毛坯进行回转运动,切削刀具进行平动。
要紧为车削和镗削等。
②切削刀具进行回转运动,工件毛坯进行平动。
要紧为铣削、磨削、钻削等。
③切削刀具和工件毛坯做相对运动〔平动或转动〕。
要紧为拉削、刨削等。
图1-1 车床的加工要素在车床〔那个地点指的是一般车床和一般的数控车床〕上,能够进行工件的外外表、端面、内外表〔内孔〕以及内外螺纹的加工。
关于高等级的数控车床〔称为车削中心〕,除了上述各种加工以外,还能够进行铣削、钻削等加工。
从以上介绍的对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中,我们能够明白: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有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就称为切削运动。
依据切削运动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不同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主运动是指机床提供的要紧运动。
主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刀具的前刀面接近工件并对加工余量进行剥离。
在车床上,主运动是机床主轴的回转运动,即车削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
这一点,关于一般车床和数控车床根基上一样的。
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指由机床所提供的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附加的相对运动。
进给运动与主运动相配合,就能够形成完整的切削加工。
在一般车床上,进给运动是机床刀架〔溜板〕的直线移动。
它能够是纵向的移动〔沿机床主轴方向〕,也能够是横向的移动〔与机床主轴方向相垂直〕,但只能是一个方向的移动。
比方车削外圆时,车刀沿平行于工件轴线〔也确实是根基主轴轴线的方向〕做纵向运动;而车削端面时,车刀就要沿垂直与机床主轴的方向做横向移动。
在数控车床上,尽管进给运动的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全然原理是一致的。
与一般车床不同的是:数控车床能够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进给,从而加工出各种具有复杂母线的回转体工件。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数控数控机械系统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零件与部件、机构与夹具、液压、气压传动控制、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相关知识,数控机床主传动及进给传动系统、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及其他装置的结构介绍以及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及其维护与维修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结构,了解相关部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各机械部件的知识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一下几个方面要求:(1)掌握各零件与部件的种类、布局、机械结构特点与组成,了解机构与夹具。
(2)掌握数控机床主传动与进给传动的结构、特点与组成。
(3)掌握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的种类与结构、特点与组成。
(4)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因而适宜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直观的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合理调节教和学中的比例,做到精讲多练,重在应用。
教学中,注意将“讲练结合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用好思考练习题。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认真、独立地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针对行业动态,时刻注意数控机床及其系统的变化与发展,生产实际现状,使教学不落后于数控技术的发展。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表(五年制)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第一章零件与部件教学要求1.了解轴的种类,应用特点、结构材料;熟悉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掌握轴径的确定。
2.熟悉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XXXX技工学校教案册( 生产实习 )课题数控车床基本知识教师时间课题学习要求(引言)本课题的教学目的掌握数控加工的入门知识、组成及工作原理,及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熟练数控的基本功能。
掌握数控编程通用G代码、M功能、S功能、T功能。
一、数控车床加工特点以及加工流程(0.3课日)1、数控的定义:数控是指用数字来控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通称为数控技术。
2、数控机床的特点:1)、具有高度柔性,2)、加工精度高,3)、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4)、生产率高。
5)、改善劳动条件。
6)、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3、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CNC装置(或称CNC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装置组成。
下图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其中除机床本体之外的部分统称为计算机数控(CNC)系统。
4、数控车床编程的基础知识数控车床之所以能够自动加工出不同形状、尺寸及高精度的零件,是因为数控车床按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经其数控装置“接收”和“处理”,从而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加工的控制。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编制加工程序。
从分析零件图样到获得数控车床所需控制介质(加工程序单或数控带等)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其主要内容和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1)图样分析根据加工零件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对零件的轮廓形状、有关标注、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毛坯种类、件数、材料及热处理等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并形成初步的加工方案。
2)辅助准备根据图样分析确定机床和夹具、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刀具准备、对刀方法、对刀点位置及测定机械间隙等。
3)制定加工工艺拟定加工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加工线路与余量的分配、定位夹紧方式并合理选用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4)数值计算在编制程序前,还需对加工轨迹的一些未知坐标值进行计算,作为程序输入数据,主要包括:数值换算、尺寸链解算、坐标计算和辅助计算等。
对于复杂的加工曲线和曲面还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计算。
5)编写加工程序单根据确定的加工路线、刀具号、刀具形状、切削用量、辅助动作以及数值计算的结果按照数控车床规定使用的功能指令代码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
此外,还应附上必要的加工示意图、刀具示意图、机床调整卡、工序卡等加工条件说明。
6)制作控制介质加工程序完成以后,还必须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以便输入到数控装置中。
如穿孔带、磁带及软盘等,还可采用手动方式将程序输入给数控装置。
7)程序校核加工程序必须经过校验和试切削才能正式使用,通常可以通过数控车床的空运行检查程序格式有无出错或用模拟防真软件来检查刀具加工轨迹的正误,根据加工模拟轮廓的形状,与图纸对照检查。
但是,这些方法尚无法检查出刀具偏置误差和编程计算不准而造成的零件误差大小,及切削用量选用是否合适、刀具断屑效果和工件表面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所以必须采用首件试切的方法来进行实际效果的检查, 以便对程序进行修正。
二、数控车床坐标系及坐标参数识读(0.3课日)1、数控车床的坐标系1)、标准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直角笛卡坐标系用X轴、Z轴组成的直角坐标系进行定位和插补运动。
X轴为水平面的前后方向,Z轴为水平面的左右方向。
向工件靠近的方向为负方向,离开工件的方向为正方向。
如图示,前、后刀座的坐标系,X方向正好相反,而Z方向是相同的。
坐标系的坐标轴的平面与车床的主要导轨相的平面平行。
2)、坐标中的各原点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统,包括坐标系、坐标原点和运动方向,对于数控加工和编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每一个数控机床的编程者、操作者都必须对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统有一个完全而正确的理解,现将数控车床的一些主要的原点及其机床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介绍如下:(1)、机床原点—机床零点(出厂时制造商确定)。
(2)、机械原点(机械零点)—机床固定原点或机床参考点(出厂时制造商确定)。
但一般的经济型或改造的数控车床上没有安装机械原点。
(3)、工件编程原点—在工件坐标上,确定工件轮廓坐标值的计算和编程的原点,它属于一个浮动坐标。
(4)、程序原点(刀具起始点或参考点)—指刀具(刀尖)为加工程序执行时的起点。
一般情况下,一个零件加工完毕刀具返回程序原点位置,等候命令执行下一个零件的加工。
2、坐标值的确定在编制加工程序时,为了准确描述刀具运动轨迹,除正确使用准备功能字外还要有符合图纸轮廓的地址及坐标值。
要正确识读零件图纸中各坐标点的坐标值,首先要确定工件编程坐标原点,以此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来进行各坐标点的坐标值的确定。
1)、绝对坐标值在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的坐标点均以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工件编程原点)为固定的原点,作为坐标位置的起点(0、0),如图2-5中,O1/02是分别建立在工件上两个不同的工件编程原点,并以之计算各坐标点的坐标值,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正方向。
绝对坐标值是指某坐标点到工件编程原点,A 0 40 A 0 0B 16 32 B 16 -8C 16 28 C 16 -12D 20 28 D 20 -12E 28 18 E 28 -22F 28 10 F 28 -30G 20 10 G 20 -30H 20 1 H 20 -39I 18 0 I 18 -402)、增量坐标值(相对坐标值) —指在坐标系中,运动轨迹的终点坐标是以起点计量的,各坐标点的坐标值是相对于前点所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径向用U表示,轴向用W表示)。
图中各点的增量坐标值以加工顺序是 Aˊ→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为例,则各坐标点的增量坐标值为:A点 U-80、W-40(相对于A′点), B点 U16 、W-8(相对于A 点), C点 U0、W-4(相对于B点), D点 U4、W0 , E点 U8、W-10 , F点 U0、W-8 , G点 U-8、W0 , H点 U0、W-9 ,I点 U-2、W-1 。
从以上各点坐标值不难看出,各点的增量坐标值都是相对于前一个点的位置而言的,而不是象绝对坐标值那样各点都是相对于工件编程原点而言的。
三、G、T、F、S、M指令、模态、初态非模态(0.4课日)1、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数控车床的基本功能包括准备功能(G功能)、刀具功能(T功能)、主轴功能(S功能)、辅助功能(M功能)和进给功能(F功能)。
(1)、准备功能(G功能):准备功能也称为G功能,(或称为G代码),它是用来指令车床工作方式或控制系统工作方式的一种命令。
G功能由地址符G和其后的两位数字组成(00—99),从G00到G99共100种功能,用以指令机床不同的动作, 如用G01来指令运动坐标的直线进给(具体G功能在后面介绍)。
(2)、刀具功能(T功能)刀具功能也称为T功能,用于指令加工中所用刀具号及自动补偿编组号的地址字,其自动补偿内容主要指刀具的刀位偏差及刀具半径补偿。
GSK980T系统就采用四位数的规定对刀具较多的数控车床或车削中心,其数控系统一般规定其后续数字为四位数,前两位为刀具号,后两位为刀具补偿的编组号或同时为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编组号。
例:T0100 、T0202 、T0303 、T0404 (采四位数)说明: T表示刀具功能,首位数字一般表示刀具号,常用0 – 8共9个数字,其中0表示不转刀,末位数表示刀具补偿的编组号,常用0 --- 8共9个数字,其中0表示不执行刀补,补偿量为零。
(3)、主轴功能(S功能)主轴转速指令功能,它是由地址S及其后面的数字表示,目前有S2(两位数)、S4(四位数)的表示法,即S XX和S XXXX。
一般的经济型数控车床一般用一位或两位约定的代码来控制主轴某一档位的高速和低速。
用S1指定为高速,S2指定为低速。
对具有无级调速功能的数控车床,则可由后续数字直接指令其主轴的转速(r/min),另外对具有恒线速度切削功能的数控车床,其加工程序中的S指令即可指令恒定转速(转/分),也可指令车削时的恒定线速度(米/分),即在车削时,其主轴转速随着车削直径的变化而自动变化,始终保持线速度为给定的恒定值。
例:G96 S18表示切削速度为18米/分。
G97 S1200表示取消G96,主轴转速为1200转/分。
(4)、辅助功能(M功能)辅助功能也称M功能,用以指令数控机床中的辅助装置的开关动作或状态,辅助功能是用地址M及其后续数字(一般为两位数)组成。
程序暂停指令 M00 主轴控制指令 M03 主轴的正转); M04(主轴的反转);M05(主轴的停止);冷却液控制指令 M08(打开冷却泵)、M09(关闭冷却泵)。
程序结束指令 M30 润滑开指令M32、润滑关指令M33调用子程序M98 子程序结束返回M99(5)、进给功能(F功能)在切削零件时,用指定的速度来控制刀具运动和切削的速度称为进给,决定进给速度的功能称为进给功能(也称F功能)。
对于数控车床,其进给的方式可以分为:每分钟进给和每转进给两种。
1)每分钟进给:即刀具每分钟走的距离,单位为mm/min(每分钟多少毫米),与车床转速快慢无关,其进给进度不随主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F值的确定:可用公式F值=车床转速×所选走刀量来计算(适用于每分钟进给方式)。
如车削—外圆,主轴转速分别定为400转/分和600转/分,而走刀量都选为0.3毫米/转,则F 值分别为F120和F180。
2)每转进给:即车床主轴每转一圈,刀具向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
单位为毫米/转,主轴每转刀具的进给量用F后续的数值直接指令,用G99配合指令,如G99 F0.3表示主轴每转一圈,刀具向进给方向移动0.3毫米,与普通车床的走刀量概念完全相同。
其运行的速度是随主轴的变化而变化的。
3)在螺纹加工时表示螺纹导程(毫米)例如:F2.5表示螺纹导程为2.5毫米2、模态、初态非模态1)、G代码有模态G代码和非模态G代码之分:模态G代码指:在同组G代码出现之前,其代码一直有效,如:G00、G01;而非模态G代码只限于被指令的程序段中有效,如:G02、G03 2)初态:是指数控车床系统已经设定好的。
例如: G97恒线速度关;(初态) G98每分钟进给速度(初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