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车轮定位全面解析
汽车四轮定位的分析与研究dayin[1]
![汽车四轮定位的分析与研究dayin[1]](https://img.taocdn.com/s3/m/dc327c4ecfc789eb172dc892.png)
长江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四轮定位的分析与研究学院工学院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07。
12 。
28开题报告题目:汽车四轮定位的分析与研究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汽车的各种使用性能逐步提高。
四轮定位就是汽车新技术之一,车轮定位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各种使用性能,如汽车的动力性,操纵稳定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等;若不能正确的定位就造成轮胎的非正常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
因而,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车轮定位的标准值显得犹为重要。
2.本课题的研究问题汽车定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定位不准确,从而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及安全性能。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汽车四轮定位。
(1)四轮定位相关参数的分析(2) 四轮定位的调整步骤和方法(3)定位参数不良引起的故障、症状及具体的原因分析3.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首先完成好论文的开题报告,列出研究课题的内容,然后收集相关数据,并查阅资料,必要时借助实验室四轮定位仪完成好论文。
按此研究的内容完成论文后,它能使我们对汽车四轮定位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掌握四轮定位提供了一份不可少的资料.目录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绪论.。
..。
...。
..。
.....。
..。
.。
.。
.。
....。
...。
...。
.。
.....。
.。
.。
.。
..4 1.1 四轮定位的概念 (4)1.2 汽车故障与四轮定位的关系 (4)1。
2。
1 汽车方向跑偏……………………………………………………41。
2.2 汽车轮胎的磨损 (5)1。
3 汽四轮定位的必要性 (5)2 汽车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 (6)2.1 转向轮定位 (6)2.1。
1 主销后倾角γ (6)2.1.2 主销内倾角β (7)2。
1.3 前轮外倾角α (8)2.1。
汽车四轮定位详细图解

安全生产,齐抓共管。21.1.2021.1.2013:09:0413:09:04Januar y 20, 2021
规划是方向,执行是保障。2021年1月20日下 午1时9分21.1.2021.1.20
安全是幸福的花,全家浇灌美如画, 安全多 下及时 雨,教 育少放 马后炮 。2021年1月20日星期 三下午 1时9分 4秒13:09:0421.1.20
前束与外倾角的配合3
前束与外倾角正 确配合后的运动
方向
外倾角过大后的 运动方向
前束与外倾角的配合4
前束过大 的运动趋
势
外倾与前束配合不当造成如图所示 的运动趋势 。由于两边的车轮受到底盘悬架 系统的束缚,其运动趋势无法得到满足,这 时地面提供一对如黄色箭头所示的反作用力, 造成轮胎偏磨。这种配合不当可以用侧滑仪 检测出来。
质量:信誉的基石。13:09:0413:09:0413:091/20/2021 1:09:04 PM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效 益,质 量是企 业发展 的动力 ,质量 靠全体 员工去 保证。21.1.2013:09:0413:09J an-2120-Jan-21
关口前移,防患未然。13:09:0413:09:0413:09Wednesday, January 20, 2021
回车后,按“保存规格值”。 车规数据表格式可参考四轮定位系
统操作手册。
定位仪标定
一、标定时间 一般为每半年进行一次标定。
二、进行标定 进入系统后,
按“服务程序”。
定位仪标定
进入标定界面, 选择“定位仪 标定”。按提示 进行操作。
整理整顿做得好,工作效率步步高。21.1.2021.1.20Wednes day, January 20, 2021
《车轮定位培训教案》课件

《车轮定位培训教案》课件第一章:车轮定位概述1.1 车轮定位的定义1.2 车轮定位的重要性1.3 车轮定位的适用范围1.4 车轮定位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车轮定位参数2.1 车轮定位的基本参数2.2 前轮定位参数2.3 后轮定位参数2.4 车轮定位参数的测量方法第三章:车轮定位测量工具3.1 通用测量工具3.2 专业测量工具3.3 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3.4 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车轮定位调整方法4.1 手动调整方法4.2 电动调整方法4.3 液压调整方法4.4 调整方法的选用与操作要点第五章:车轮定位的检测与诊断5.1 车轮定位检测的目的与意义5.2 车轮定位检测的方法5.3 车轮定位诊断与问题的解决5.4 车轮定位检测设备的选用与操作要点第六章:车辆四轮定位的临床应用6.1 车辆四轮定位的实际应用场景6.2 如何进行四轮定位的调整6.3 调整四轮定位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6.4 案例分析:四轮定位在实际车辆维修中的应用第七章:车轮定位与车辆行驶性能7.1 车轮定位对车辆行驶性能的影响7.2 车轮定位与车辆操控性的关系7.3 车轮定位与车辆稳定性的关系7.4 提高车辆行驶性能的车轮定位策略第八章:车轮定位调整工艺与标准8.1 车轮定位调整的工艺流程8.2 车轮定位调整的标准规范8.3 车轮定位调整的工艺优化8.4 车轮定位调整的质量控制第九章:车轮定位检测设备9.1 车轮定位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9.2 车轮定位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9.3 车轮定位检测设备的选用与使用方法9.4 车轮定位检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第十章:车轮定位故障诊断与分析10.1 车轮定位故障的类型及其表现10.2 车轮定位故障的诊断方法10.3 车轮定位故障的分析与解决10.4 车轮定位故障诊断的实际案例第十一章:车轮定位与车辆安全11.1 车轮定位对车辆安全的影响11.2 车轮定位与车辆制动性能的关系11.3 车轮定位与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关系11.4 提高车辆安全性的车轮定位策略第十二章:车轮定位与车辆舒适性12.1 车轮定位对车辆舒适性的影响12.2 车轮定位与车辆振动的关系12.3 车轮定位与车辆噪音的关系12.4 提高车辆舒适性的车轮定位策略第十三章:车轮定位调整实战操作13.1 车轮定位调整的准备工作13.2 车轮定位调整的操作步骤13.3 车轮定位调整的注意事项13.4 车轮定位调整的实际操作案例第十四章: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新技术14.1 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的新技术发展14.2 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的新设备介绍14.3 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新技术的应用案例14.4 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第十五章:车轮定位培训课程总结与考核15.1 车轮定位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15.2 车轮定位培训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解析15.3 车轮定位培训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5.4 车轮定位培训课程的反馈与改进意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车轮定位的定义、重要性和适用范围2. 车轮定位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3. 车轮定位的调整方法及其选用与操作要点4. 车轮定位的检测与诊断方法5. 车轮定位与车辆行驶性能、安全、舒适性的关系6. 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难点:1. 车轮定位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调整技巧2. 车轮定位检测设备的选用与操作要点3. 车轮定位故障的诊断与分析方法4. 车轮定位新技术在实际车辆维修中的应用5. 车轮定位培训课程的实践操作和技能提升。
四轮定位图解,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了

四轮定位图解,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了我发现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四轮定位和四轮动平衡的区别,今天老司机在详细做个图解,看完后,你也就懂了。
首先我要详细的说下这个四轮定位车轮定位为了汽车稳定行驶、转向轻便,必须用悬架系统保证车身、车轮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关系,为了确保这三者之间应该具有的一定相互位置关系,我们有必要经常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测试与调整,这一过程称为“车轮定位”。
车轮定位(续)有了恰当的定位,可以:· 确保车辆直线行驶· 提高转向操控性能· 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提高燃油经济性能何时需要车轮定位检测:· 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 行驶中方向盘振动、发抖或太重· 转向时不能自动归位· 行驶中左右偏向、车身颠簸不稳定等· 轮胎呈单面、不规则、块状或羽毛状磨损· 碰撞事故维修后· 更换新的悬挂或转向有关配件后下列原因所导致的车辆跑偏现象并非定位不当所造成:· 不恰当的胎压· “咬死”的刹车· 道路上的路拱· 液力转向系统的失灵注意:当车轮受到轻微撞击时可能需要车轮定位,但较大的撞击往往会导致部件损坏,需要更换部件,再进行车轮定位。
通过试驾来判断:· 振动· 跑偏· 噪声· 异响目测检查:· 轮胎非正常磨损· 损坏的零部件· 碰撞损伤情况任何受损伤或磨损严重的部件必须在调节定位角度之前予以更换车轮后移· 单侧车轮后移将造成车辆跑偏· 若后移超过6毫米可能有零部件损坏车轮后移(续)· 车辆将向车轮后移较大的一侧跑偏行驶高度· 用于建立正确的悬架高度,所有其它角度都依据此高度测定· 应在车辆两侧相同部位测量· 数据列在维修手册中,但是只适用于生产商指定的轮胎和车轮注意:· 在定位调整之前,应首先进行行驶高度的测量和调整。
四轮定位基本原理图解

四轮定位基本原理图解四轮定位得作用就是使汽车保持稳定得直线行驶与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与转向机件得磨损。
由于各汽车生产厂家对四轮定位原设计得不同、制造得不同,使得各轮得各种倾角与束值就各有不同,并且有可调部分与不可调部分之分。
做四轮定位就就是通过四轮定位仪,检测出被测车辆得各轮倾角与束值就是否符合原厂标准,如不符合可做随机调整换句话说,当驾驶员感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自动复位或者发现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驾驶时车感飘浮、颠颤、摇摆等不正常得驾驶感觉,行驶中转向盘不正或行车方向得跑偏现象出现时,就应考虑做四轮定位了。
四轮定位相关得因素: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前束角、包容角、推进角及磨擦半径等、在进入到各角度前,先来了解下驱动桥得基本构造。
许多轿车与全轮驱动越野车得前桥既就是转向桥又就是驱动桥,称为转向驱动桥。
转向驱动桥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万向节、转向节、主销等组成。
前轮轮毂固定在转向节上,汽车转向时转向节绕主销旋转,带动前轮绕主销旋转。
转向驱动桥为了将动力传给前轮,又能使前轮偏转,必须在转向节内加装万向节,且主销得轴线必须通过万向节中心,以确保不发生运动干涉。
1.主销后倾角:从车辆得侧面观察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之连线(假设得转向轴线)向前或向后倾斜,即转向轴线与地面得垂线之间得夹角。
后倾角包括正得后倾角与负得后倾角以及零得后倾角3种。
主销后倾角得作用就是使车轮复位以及提高直线行驶得稳定性,产生得回正力矩使汽车在行驶中若偶遇外力作用能自动回正。
后倾角得主要功能就是使车辆保持向正前方行驶。
后倾角得角度不会影响轮胎磨,它就是用来稳定车行方向与转向时能自动回正。
主销有一定得后倾角,使主销延长线与地面得交点a向前偏移了一段距离l,转向后地面作用在车轮上得侧向力FY对主销形成一个转矩,该转矩具有使前轮回正得作用。
下面两图则分别表示了直行与转弯时主销后倾角得作用。
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车轮定位基础

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车轮定位基础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车轮定位基础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车轮定位基础汽车设计时,需要考虑很多参数。
悬架系统的多重功⽤,使设计⼯作很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决不仅仅是⼀些基本的⼏何结构,耐久性、维护性、轮胎磨损、有效空间及⽣产成本等都是关键要素。
恰当的车轮定位可以保证转向轻便、乘坐舒适、轮胎寿命长、路⾯震动⼩。
车轮定位主要包括主销后倾、车轮外倾和车轮前束等。
车轮定位不当的后果车轮的各定位⾓可使车辆载荷能合理地分配在各运动部件上,并使转向轻便。
如果这些⾓度不合适,车轮被不正确定位,将会产⽣诸多不良后果。
车轮外倾⾓不合适会导致轮胎、球头节、车轮轴承等异常磨损和车辆跑偏;主销后倾过⼤会导致转向困难、路⾯冲击⼒⼤和车轮摆震;主销前倾过⼤会导致⽅向游移、前轮晃动和⾼速时⾏驶不稳定;左右主销后倾不等会导致车辆跑偏;主销内倾⾓不正确会导致⾏驶不稳定、回正⼒差、向内倾⾓⼩的⼀侧跑偏以及转向困难;前束不正确会加剧轮胎的异常磨损;转弯半径不正确不但会加剧轮胎磨损,⽽且会增⼤转向时的轮胎噪⾳。
此主题相关图⽚如下:车轮定位的预检查在调整车轮定位参数之前,要先进⾏下列定位预检查项⽬。
1.⾸先进⾏路试。
⾏驶过程中,检查转向盘是否能够校直、转向盘及底板座椅是否有震动感;注意是否有不正常⾏⾛的迹象,如转向困难、转向时有明显的轮胎噪声或机械震动。
进⾏定位⼯作之前,必须解决所有发现的问题。
2.然后检查轮胎是否有异常磨损、轮胎尺⼨或型号是否匹配等,看看有⽆碰撞或拉坏的地⽅。
3.测量汽车⾼度(也称乘坐⾼度)。
汽车⾼度在设计上有特定限制,⼀般维修⼿册上都给出了⾼度限定和具体的测量⽅法。
4.检查车底。
举升起车辆后,检查转向系所有部件,如转向臂衬套、上⽀撑、摇臂、随动臂、中央拉杆、转向横拉杆的各端、球头销以及减震器等是否⼯作正常。
检查万向联轴节(如果装有)是否松动、有异响、粘连及防护是否破裂等。
在对各定位⾓进⾏调整前,必须先修理或更换已损坏的部件。
车轮定位参数的概念

车轮定位参数的概念车轮定位角度是存在于悬架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保持正确的车轮定位角度可确保车辆直线行驶,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确保转向系统自动回正,避免轴承因受力不当而受损失去精度,还可以保证轮胎与地面紧密接合,减少轮胎磨损、悬架系统磨损以及降低油耗等。
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定位角度包括:车轮外倾、车轮前束、主销后倾、主销倾、推力角等。
1. 车轮外倾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于车辆支承平面的平面,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夹锐角。
如图1 所示,即由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为负。
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直接影响轮胎的磨损状况。
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布,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
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载重后,悬架系统机件变形所产生的角度变化。
外倾角的存在也会影响车的行进方向,因此左右轮的外倾角必须相等,在受力互相平衡的情况下不致影响车辆的直线行驶,再与车轮前束配合,使车轮直线行驶并避免轮胎磨损不均。
四轮定位仪测量车轮外倾角的围为±10°。
2. 车轮前束车轮前束如图2所示,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前后底边长度之差为前束。
当梯形前底边小于后底边时,前束为正,反之则为负。
车轮的水平直径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前束角。
由于车轮外倾及路面阻力使前轮有向两侧开做滚锥运动的趋势但受车轴约束,不能向外滚动,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通过前束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
四轮定位仪测量车轮前束角的围为戈。
中国汽车羟本图2车轮前束3. 主销后倾主销后倾如图3所示,过车轮中心的铅垂线和真实或假想的转向主销轴线在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投影线所夹锐角为主销后倾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
主销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车轮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前方,可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产生绕主销轴线的回正力矩,该力矩的方向正好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使车辆保持直线行驶。
车轮定位与车轮检修

如图10-10所示,使主销轴线的延长线与地面的交于a,轮胎的接地中心点 为b,a、b两点之间的距离即为主销后倾移距。设b点到主销轴线延长线之间的 距离为l,汽车直线行驶时,若转向轮偶然受到外力作用而偏转,图10-10为向右 偏转,汽车将偏离行驶方向而右转弯。
(7)轮胎侧面标志
轮胎侧面标有:△—□或W、D等字母,表示此为轮胎最轻部分,
气门嘴须对准此符号安装。
→ 轮胎侧面标有: ,轮胎须按箭头所指的旋转方向安装。
任务10.2 车轮及其部件的功用及规格
三、 轮圈的结构类型与规格参数 1. 轮圈的结构和类型
如图10-22所示,轮圈 一般由轮辋和轮辐组成。轮 胎安装在轮圈上,轮圈被车 轮螺栓紧固在轮毂上。
任务10.1 车轮定位的作用和主要参数
(3)主销内倾角左右不一致的影响。主销内倾 角左右不一致的影响如图10-14所示。
图10-14 主销内倾角左右不一致的影响
任务10.1 车轮定位的作用和主要参数
4. 前束
如图10-15所示,从车顶向下看时,前后轮一般都朝向内侧,这种情况
称为前束,反之车轮朝向外侧的情况称为后束,也称前张。前束有助于保持
图10-8 车轮外倾角推力
任务10.1 车轮定位的作用和主要参数
2. 主销后倾角
如图10-9所示,当从车辆侧面看时主销轴线向后倾斜,主销后倾角
θc就是主销轴线和地面的垂线之间的角度。主销后倾移距L是轮胎的接地
中心点与主销轴延长线触地点之间的距离。主销后倾角一般为2°~3°。
任务10.1 车轮定位的作用和主要参数
图10-19 车轮的结构与功用
任务10.2 车轮及其部件的功用及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轮定位全面解析2. 后轮定位参数和后轮定位3.前轮定位参数的调整4.前轮定位参数的确定5.轮胎异常磨损及其产生原因6.车轮定位相关的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处理1)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车辆行驶的直行性和接地性能;3)最大的轮胎寿命。
1.1. 车轮定位的目的1.2. 车轮定位参数及其构成的角度后倾角(左)外倾角前束主销内倾角车轮与主销夹角20°转角差最大转角车轴平行度20°转角后轮推进角后轮前束(左)后轮前束(右)后轮外倾角后轮转角2.1. 后轮外倾角负外倾角外倾角为零正外倾角着装独立悬架的后轮,相对车身上跳时(因载荷大,车高降低时)后轮外倾角多设计成向负值变化,这样,转弯时更容易抓住地面,如下图所示。
后轮前束也朝负值变化。
后桥外倾角左右差不超过15分。
非独立悬架的后轮外倾角和前束为零,只是因重力作用,车桥变形,外倾角略显负值。
2.2. 后轮前束后轮前束(+)后轮前束(-)后轮前束(-)后轮前束(左+,右-)后轮前束是与车辆几何中心线后轮的夹角,后轮前束左右差越大,车辆跑偏就越大,特别是是在高速行驶时危险性很高。
所谓几何中心线是通过左右前轮的中心点与左右后轮的中心点的直线,车轮定位的前束值测量就是基于这个几何中心线。
从上看后轮的状况从后看后轮状况上图是根据车轮定位画出的示意图,左摆臂已弯曲,必须更换。
如果利用检测的数据,将车轮位置关系画在图上,自然而然就会那个地方需要调整。
2.3. 后轮推进角后轮推进角(thrust angle),又叫推进线偏差角(deviation in alignment)、几何驱动轴(geometrical drive axis)。
高速公路发达的欧洲对该参数要求很高,许用范围为0°±10′,而德国要求许用范围为0°±6′。
2. 后轮定位参数和后轮定位即便后轮前束发生改变,只要左右前束值相同,前进线方向也不会发生改变,后轮推进角为零。
左右前束值相差越大,后轮推进角就越大。
后轮定位完成后,进行前轮定位,顺序如下:3.1. 后倾角从车辆侧面看,主销与相对地面的垂线的夹角叫后倾角,又叫主销后倾角。
FF车后倾角一般在30′~1°30′较多,左右差控制在在30′以下即可,磨胎半径为零,即使左右差很大,也很难产生跑偏现象。
考虑道路左高右低,一般左前轮的后倾角比右前轮大,30′之差应是左大右小。
而FR车为了提高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后倾角在3°~7°之间较多。
着装子午线轮胎的车辆行驶时跑偏,在进行车轮定位之前,要把前轮左右对调,判断是车轮定位造成的跑偏,还是因子午线轮胎圆锥化产生的定向横向力造成的跑偏。
主销后倾角,英语caster的意思就是椅子脚。
从上图可知,荷重接地点和车轮接地点相对位置不同,对车辆直行性影响很大。
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前轮后倾角都是正值,这样,荷重接地点在前轮接地点的前面,保持车的直行性。
①为了通过前轮使自身具有直行性;②为了转弯之后能自动回到直行的位置;③为了修正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的跑偏。
3.1.1 车辆带主销后倾角的目的3.1.2 后倾角的作用作用1:利用车辆的重量,确保车辆行驶的直行性。
带正后倾角的车辆,当从直行状态转动方向盘向左或向右转向时,转向节轴颈的外端向下移动。
向下移动的轴颈外端将车轮再往下压,其结果车辆被举起来。
由于轮胎承受车辆的重量,当手从方向盘上松开,因车辆的重量作用,转向节轴颈即前轮回到原来的直行状态。
车辆行驶时,在左轮,以后倾角点a为中心,行驶阻力产生逆时针力矩T,同样右轮产生顺时针力矩T′,这两个力矩作用相反,相互打消,保持车辆直行。
作用2:利用行驶阻力,确保车辆行驶的直行性。
当车辆左转时,左轮内移,主销内倾角变小,左轮的力矩T变小,相反右轮T′变大,使车辆右转,使车轮回到直行状态。
作用2(左转弯):3.2. 车轴平行度(set back)车轮定位中的车轴平行度一般是指以后车轴为基准前车轴相对后车轴的平行程度。
可以用卷尺测量左右轴距,左图中A=B,车轴平行度为零,而C≠D、E≠F,以后轴为基准,可判断中图和右图的右前轮都后退,左前轮都向前,必须结合其它定位参数,如后倾角、后轮前束、后轮推进角进行分析,决定要修改的地方。
如果转动方向盘,前轮的转向节轴颈的外端就前后移动,这样测定车轴平行度就不准确,如中图所示,所以侧车轴平行度时一定要在直行状态,把方向盘固定,如左图所示。
一般车轴平行度在0±20′范围内车辆在实用上没有问题,当然越小越好。
车轴平行度过大时,左右后倾角之差也会大,如右图所示,右边后倾角小,这就是握住方向盘时,车辆往右跑偏的原因。
车轴平行度过大,是暗示车架(或副车架)变形或歪了。
3.3. 外倾角面的垂直线的夹角叫外倾角。
一般设定值+30′~2°之间,近来使用宽胎较多,外倾角变小,对FF车,为提高转向性能,设定为负值,但基本上是正值。
负担,并且车辆拔出。
1.减小主销内偏距,减小方向盘的操作力;2.减小转向节轴颈的负担;3.防止车轮脱出;4.防止左右车轮成“八”形。
3.3.1. 外倾角的作用3.3.2. 外倾角变化造成的弊害外倾角就是轮胎的倾斜角。
轮胎倾斜时,轮胎就向倾斜方向滚动,其结果是车辆向外倾角大的一侧跑偏。
差比较大就容易跑偏。
对于带外倾角的轮胎,由于轮胎的胎面的内侧和外侧的有效直径不同,就容易造成轮胎内侧或外侧磨损。
特别是对于扁平率很小的轮胎(如扁平率55%、50%等轮胎),车辆的外倾角在轮胎胎侧吸收不了时,此时磨损速度更快。
这些磨损,如果是正外倾角和正前束组合,就从车辆外侧磨损;如果是负外倾角和负前束组合,就从车辆内侧磨损。
如果20°转角或减振器有问题,磨损更快。
一般情况如果外倾角不正常就容易造成以下问题:①跑偏;②轮胎偏磨;③轮毂轴承早磨;④球销早磨。
3.3.3. 外倾角调整时注意点1.对于175以下的轮胎不管是正外倾角还是负外倾角,设定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对于195以上的宽胎外倾角在0°00′~-20′范围内最合适,从轮胎寿命、接地性、行驶中的稳定性来讲都比较好。
正因为在这个范围,轮胎胎面与地面很好地接触,充分地发挥高性能轮胎的优点。
2.外倾角和前束对轮胎偏磨影响很大。
从现在装子午线轮胎的车辆来看,不论是正外倾角还是负外倾角,只要前束调整正确,就不会对轮胎偏磨起到促进作用,如正外倾角对应正前束,负外倾角对于负前束。
3.如果后倾角很小,外倾角左右差过大,容易产生跑偏。
4.重量对外倾角影响较大。
例如,左驾的汽车,当驾驶员坐在驾驶席上,因为重量作用,左侧外倾角变大,车辆就要向左跑偏的特性,对于这样的车,在车轮定位时适当让其有点向右跑偏。
在车轮定位时,有驾驶员没驾驶员两个状态都要测一下,看看变化趋势。
主销是转向的轴线,对非独立悬架来说,它是转向的旋转轴,而对独立悬架来说,是上下球销的连线。
从车辆前面看,主销与相对路面的垂直线的夹角,这个夹角叫主销内倾角或转轴内倾角(kingpin inclination& steering-axis inclination )。
3.4. 主销内倾角(SAI & KPI)①.在制动或受到路面的冲击时,绕主销产生力矩,减小主销内偏距可减小方向盘的冲击力。
3.4.1.主销内倾角作用②.使方向盘具有复原力,提高车辆的直行性。
主销内倾角为零时,不管如何旋转方向盘,转向节轴颈外端离地距离不变。
随着转动方向盘,转向节轴颈朝下移动,而实际上相对地面,车轮被抬起,车辆的重量使车轮回复原状,也是方向盘回转,保持直行。
球从碗边滑下,再滑到碗的另一边,最终因为自身重力的作用总是落到位置最低的地方。
对于前轴的主销内倾角的理解,碗底最低的位置就是车辆直行的位置。
加上后倾角,车辆获得更大复原力,使车辆保持直行性。
3.4.2.主销内倾角的变化产生的弊害前车轴弯曲,主销内倾角当然发生改变。
麦弗逊独立悬架,下摆臂弯曲后主销内倾角也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实际上,主销内倾角也发生变化。
3.5. 车轮与主销夹角(included angle)代表性悬架的车轮与主销夹角如上图所示。
车轮与主销夹角就是外倾角加上主销内倾角,对一个具体悬架来说它是一个固定值,是判断悬架是否变形的重要参数。
如车轮与主销夹角的左右差超过30′,就说明悬架变形了。
图中*处变形就会造成车轮与主销夹角的变化。
角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3.6. 主销内偏距和磨胎半径磨胎半径(scrab radius 又叫roll radius )是主销轴中心与地面的交点A到轮胎接地点B的距离R。
磨胎半径R在YZ平面上的投影就是主销内偏距a(kingpin offset),在XZ平面上的投影就是主销纵偏距b,如上图所示。
左图a为正的主销内偏距,中图为benz某悬架,主销内偏距为0,右图主销内偏距a为负值。
正主销内偏距在FR车上使用比较多,主销与地面的交点在车轮内侧,在转动方向盘时,前轮在滚动的同时改变方向,此时感到“转向轻便”的优点。
但是,如果主销内偏距过大,路面的冲击就很快传递到方向盘,不仅损坏转向器,而且造成驾驶疲劳。
一般正主销内偏距在40mm以内。
为了防止力矩转向,FF车的主销内倾内偏距基本上在0附近。
急制动时,车轮向制动力大的方向转动,负主销内偏距产生的力矩可消除这个转动。
负主销内偏距0主销内偏距从车辆正上方看,B-A就是前束,它是外倾角的一个修正参数。
因前轮有外倾角,外倾推力使车轮向外侧旋转,前束就是消除车轮向外侧运动。
外倾角大,前束就相应增大,反之,外倾角小,前束就小。
3.7. 前轮前束前束值一般为2~8mm,现在很多车辆外倾角变小,前束也随之变小。
3.7.1 前束与外倾角的关系单侧前束的变化一般要控制在3′以内,总前束要控制在5′以内。
下摆臂和横拉杆的运动如果相同,即使车辆上跳,前束也不会变化。
齿轮齿条时转向器的齿轮包与车辆中心相距较远。
3.7.2 前束变化大的产生原因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轮包与车身中心面不平行。
从对车辆来说最坏的情况是悬架上下运动时,单侧前束变化很大。
当车辆受到路面的冲击时常有或左或右的摆头现象。
驾驶员更怕的是,速度越快这种摆头现象越严重。
3.7.3 前束变化大造成的危害轮胎偏磨近90%都是前束不好造成的,过大的正前束或负前束都会造成胎面产生羽毛状磨损,如上图所示。
3.7.4 前束调整时注意点前束调整前,一定要确定方向盘的中心位置。
有的车型的转向器齿轮包上有记号,如果对上这个记号就能自动找到中心。
还可通过专门的夹具来找方向盘中心。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找到方向盘的中心,把方向盘从最左边转到最右边,1/2的地方就是方向盘中心。
还有测相对后轮推进角前束的车轮定位仪,这种定位仪,先行驶一段距离,将直行时的方向盘的位置记下来,然后再测前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