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技术对比表

合集下载

PiCCO技术工作原理及参数解读

PiCCO技术工作原理及参数解读

PiCCO技术工作原理及参数解读PiCCO技术最早问世于1997年,至今已有25年历史。

PiCCO技术已经在超过60个国家开展,每年使用超过14万次。

在过去15年里,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000篇文献论证了PiCCO技术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PiCCO技术的工作原理有两部分:经肺热稀释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

经肺热稀释法经肺热稀释操作时,对于成人会在5秒内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射15ml低于8摄氏度的冰盐水,冰盐水随着血液,经过【中心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左心房】→【左心室】→【股动脉】,被PiCCO动脉导管监测到血液温度改变。

建议10分钟内进行3次打冰盐水操作,取平均值对脉搏轮廓分析法进行校准。

经肺热稀释法和肺漂浮动脉导管一样,都是通过Stewart-Hamilton公式得出的心输出量,临床研究显示,经肺热稀释法测得的心输出量和肺动脉漂浮导管有良好的一致性。

经肺热稀释法原理经肺热稀释法获得的参数有:•心输出量指数 CITD•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GEDI•心功能指数 CFI•全心射血分数 GEF•血管外肺水指数 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经肺热稀释法获得的参数是间断参数,在重新打冰盐水后会更新,因此建议每8小时,或当患者病情及治疗发生重大变化以后,打冰盐水进行新的校准。

经肺热稀释曲线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热稀释漂浮导管对比文献。

临床研究显示,经肺热稀释法测得的心输出量准确性与肺动脉漂浮导管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脉搏轮廓分析法动脉脉搏压力收缩压的曲线下面积,即是每搏量SV,再乘以心率HR即可获得持续的心输出量PCCO。

动脉压力波形和曲线下面积不仅仅受到每搏量的影响,还受到每个患者个体不同血管顺应性的影响。

因此,脉搏轮廓分析法测得的心输出量与真实心输出量之间,还需要一个准确的校准因子。

经肺热稀释法即可为脉搏轮廓分析法提供这个校准因子。

脉搏轮廓分析法原理PiCCO的脉搏轮廓分析法和肺动脉热稀释漂浮导管对比文献。

PICCO

PICCO

PICCOPiCCO是一种结合了经肺热稀释技术和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的监测方法。

它通过测量单次心输出量和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获取个体化的每搏量、心输出量和每搏量变异,以达到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目的。

PiCCO中采用的经肺热稀释技术早在1897年就被提出,但是直到1966年才被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PiCCO中的单一温度热稀释心排血量技术是由温度-染料双指示剂稀释心排血量测定技术发展而来的。

与传统热稀释导管不同,PiCCO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射室温水或冰水,在大动脉内测量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出特定传输时间乘以心排血量,进而得出特有的容量。

PiCCO中的平均传输时间容量是由所有混合腔室产生的最长衰减曲线所形成的。

其平均传输时间与心排血量的乘积就是相应指示剂流经的容量,即注入点和探测点之间的全部容量。

作为温度指示剂的全部胸内温度容量是由总舒末容量、肺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共同组成的。

ITBV(胸内血容量)是由左右心腔舒末容量和肺血容量组成的,因此与心腔充盈量密切相关。

具体地,ITBV等于右房舒张末容量(RAEDV)、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PBV、左房舒张末容量(LAEDV)和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之和。

这个指标对于评估心脏前后负荷状态有很大的帮助。

下斜时间容量(DSt volume)是指DSt与CO的乘积,等于一系列指示剂稀释混合腔内最大的单独混合容量(肺温度容量)。

肺温度容量(PTV)通常由PBV和EVLW组成。

一般将开始点定在最大温度反应的75%处,终点定在最大温度反应的45%处,两点之间(约30%)的时间差被标为DSt。

因此,PTV等于DSt与CO的乘积。

TDa(全身血容量)等于PBV和EVLW之和,而GEDV (全身血容量的重量)等于ITTV减去PTV。

另外,ITBV等于GEDV乘以1.25,而EVLW等于ITTV减去ITBV。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法(COpc)是一种测量心排血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主动脉压力波形计算心搏量。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

PICCO监测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运用,PICCOPICCO是英文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的缩写,即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危重症,但是有些医护对它理解得仍不够透彻。

本文较全面的综述了PICCO的操作、护理、优点、缺点以及其参数的意义等等,以指导临床。

一.简介德国Pulsion医疗系统公司将肺热稀释法与动脉脉搏波形(pulse contour)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制造出PICCO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了CO连续监测功能和容量指标,并可监测血管阻力的变化。

经肺热稀释法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 CI、胸内容量指数ITBI、全舒张末容积指数 GEDI、血管外肺水指数 ELWI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

通过经肺热稀释法对动脉脉搏轮廓法初次校正后,可以连续监测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 ,PCCO 、心率HR、每搏输出量 SV 、平均动脉压MAP 、容量反应(每搏输出量变异性SVV,脉搏压力变异性 PPV)、系统性血管阻力指数SVRI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

临床参数及其意义:CI 3.5-5.5L/min/m2 CI低于2.50l/min/m2时可出现心衰,低于1.8l/min/m2并伴有微循环障碍时为心源性休克;ITBI 850-1000ml/ m2: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为前负荷过重.GEDI 680-800ml/ m2: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为前负荷过重.ELWI 3-7ml/kg :大于高值为肺水过多,将出现肺水肿.PVPI 1-3:反映右心室后负荷大小.SVV<=10%, PPV <=10%:反映液体复苏的反应性.SVRI 1200-2000dyn.s.cm-5.m2 : 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体循环中小动脉病变,或因神经体液等因素所致的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均可影响结果。

picco监测技术及评分标准

picco监测技术及评分标准

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学习目标】1、掌握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得操作方法及步骤。

2、熟悉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得注意事项。

3、了解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得原理。

【知识准备】1、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得血液总量,又称每分输出量,为心率与每搏输出量得乘积,。

左、右心室得输出量基本相等。

心室每次搏动输出得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得血量约为5L(4、5~6L/min),即每分心输出量。

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就是指每分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就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得重要指标。

2、PiCCO(pulse 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该监测技术只需配置中心静脉及动脉导管,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得心输出量(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PCC0 ),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得PCC0,可同时监测PCC0与容量指标,并可监测血管阻力变化。

2、PICCO工作原理:置入1根中心静脉导管与1根股动脉导管,随时监测病人血温且保持在>30℃,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15ml,温度一般<8℃[1]注入中心静脉后,容积与温度很快弥散至心脏及肺内,当动脉热敏探头探测到热量信号时,即可识别温度差并汇成曲线,计算机自行对该曲线进行分析得出单次心输出量,并结合PICCO导管测得得股动脉压力波形,得出一系列具有特殊意义得重要临床参数:心脏指数、动脉压、血管外肺水、肺水指数等。

【情境】王某,男,60岁,住院号A209233,因呼吸窘迫,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HR138次/分,SPO278%,R35次/分,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协助医生置入颈内静脉导管及PICCO股动脉专用导管,欲连接PICCO监测导线,行心输出量监测。

picco参数正常值范围

picco参数正常值范围

picco参数正常值范围
根据PICCO技术的使用和常见临床实践,以下是PICCO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1.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正常值范围为4.5-8.0升/分钟。

2. 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正常值范围为2.5-4.2升/分钟/平方米。

3.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正常值范围为0-8毫米汞柱。

4. 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AP):正常值范围为20-30/8-15毫米汞柱(舒张压/收缩压)。

5. 肺动脉嵌顿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PAWP):正常值范围为8-12毫米汞柱。

6. 血容量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GEDVI):正常值范围为680-800毫升/平方米。

7. 肺血管压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PVR):正常值范围为100-250达因/秒/厘米的水柱。

请注意,这些值仅作为参考范围,具体的正常范围可能会因个体差
异、疾病状态和临床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PiCCO参数解读

PiCCO参数解读

Alveolus wall
Alveolus wall
Cardiogenic Lung
Oedema
Increased hydrostatic
pressure with normal
permeability 19
Capillary
Permeability Lung Oedema Normal hydrostatic pressure with increased permeability
Systole
Patient- specific calibration factor
Heart rate
(determined by thermodilution)
Area under the pressure curve
Aortic compliance Shape of the pressure curve
• 容量达到最优以后,心输出的进一步提升需给予正性肌力药物
容量反映值
容量反应性
• 容量反映值可以用来预测液体管理(例如:增加前负荷)是否能够促 进CO提升
SVV –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max
SVmin
PPV –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max
• SvO2 (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目前只能通过高创伤性的右 心导管获得
• ScvO2 和SvO2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 正常值范围: ScvO2 70-80%
SvO2 65-75%
O2 Consumption
ScvO
720-80 %
• Temperature (fever)↑ • Muscle work (tremor) ↑ • Stress ↑

PiCCO基本原理与参数解读

PiCCO基本原理与参数解读

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反映肺间质内含有的水量,通 过ITTV与ITBV之差得到
ITTV
RAEDV
RVEDV
PTV
LAEDV
LVEDV
ITBV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EVLW
EVLW
EVLW
19
容量计算——小结
ITTV = CO * MTtTDa
P
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t
8
PiCCO plus 连接示意图
中心静脉导管 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管(T型管)
AP
13.03 16.28 TB37.0 AP 117 140 92 (CVP) 5 SVRI PC 2762
PCCI
CI HR SVI
3.24 78 42
SVV 5% dPmx 1140 (GEDI) 625
4 x SV GEDV
RVEDV
LVEF =
SV LVEDV
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 (肺动脉热稀释导管) 22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心脏超声)
全心射血分数(GEF) (经肺热稀释导管)
B.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
P [mm Hg]
t [s]
PCCO = cal • HR •
病人相关的校正因子 心率 (通过热稀释法得到)
4
中心静脉压和每搏输出量的关联
Kumar et al., Crit Care Med 2004;32: 691-699
5
肺动脉楔压和每搏输出量的关联
Kumar et al., Crit Care Med 2004;32: 691-699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技术参数【直接打印】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技术参数【直接打印】

PiCCO2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技术参数设备原理:使用经肺热稀释法及动脉轮廓分析技术获取参数,全面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产品描述:※进口一体式单机非插件模块式监护仪中英文界面可选彩色液晶触摸屏幕:1280*800Pixel监测仪尺寸:328*248*180MM数据传输:RS232,LAN,2*USB打印功能:USB和LAN,直接生成实时连续PDF格式报告电池工作时间:至少30分钟;14.4V,36Wh基本要求:※1操作快捷,无需放置传统的S-G导管(但兼容)※2适用于儿童及成人3设备内置锂电池,便于携带及转运中使用4具有数据存储和输出功能:①至少可以查看前50次热稀释测量情况的细节,并能保存5条热稀释曲线,可外接端口完成实时的数据传输;②可导入PC机,便于资料收集处理5.便捷的后备升级功能:功能性升级以及兼容性升级※6.有参数的树形分析图、趋势图和血流动力学分析雷达图基本的监测参数要求:1. 评估心脏功能的指标:经肺热稀释法及动脉轮廓分析法获得的持续CO2. 反应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每搏输出量(SV)、全心射血分数(GEF)、心功能指数(CFI)、左室收缩力指数(dp/dtmax)3. 反应容量状态的指标:全心舒张末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积(ITBV)4. 预测对扩容反应能力的指标:脉压变异(PPV)、每搏量变异(SVV)5. 评价血管外肺水的指标(EVLW)、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6. 能通过动脉穿刺获取持续的有创血压监测。

获得的AP和CVP参数,可以以连续的波形显示于屏幕7.监测血管的后负荷情况,全身血管阻力(SVR)8.床旁实时监测氧合状况,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输出量CO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 胸腔内血容量 ITBV • 血管外肺水EVLW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未通过FDA) • 心功能指数 CFI • 全心射血分数 GEF(未通过FDA)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 动脉压 AP • 心率 HR • 每搏量 SV • 每搏量变异 SVV • 脉压变异 PPV • 系统血管阻力 SVR •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ax* (未通过FDA) 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用于判断肺水类型)
• 心功能指数 CFI
• 全心射血分数 GEF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பைடு நூலகம்
• 动脉压 AP
• 心率 HR
脉搏轮廓测量参数 • 每搏量 SV
(连续)
• 每搏量变异 SVV
• 脉压变异 PPV
• 系统血管阻力 SVR
•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ax*
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导管+PiCCO导管+光学模块+光纤探头
• 心输出量CO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 胸腔内血容量 ITBV • 血管外肺水EVLW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用于判断肺水类型) • 心功能指数 CFI • 全心射血分数 GEF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 动脉压 AP • 心率 HR • 每搏量 SV • 每搏量变异 SVV • 脉压变异 PPV • 系统血管阻力 SVR •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ax*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DO2/V02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DO2/V02
其他参数
心电,体温,动脉血氧,呼气末CO2…等
心功能分析
ST分析,ST趋势、ST Graphic
临床辅助功能
具有分析、跟踪、评估功能
是否可联合漂浮导 管
可以同时连接(提供肺循环状况)
PiCCO技术对比表
PiCCO技术对比表
Pulsion
单机
2代 热稀释co+脉搏轮廓分析 柱状图+蜘蛛网图+趋势图 13寸触摸屏
生产厂家
迈瑞
机器
N系列监护仪+模块(PiCCO+Scvo2)
PiCCO技术 技术原理 显示方式 显示屏幕 使用耗材
2代 热稀释co+脉搏轮廓分析 参数集中显示+蜘蛛网图+趋势图 配T8机器17寸触摸屏 中心静脉导管+PiCCO导管+光学模块+光纤探头
• 心输出量CO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热稀释测量参数 • 胸腔内血容量 ITBV (非连续) • 血管外肺水EVLW



不可同时连接(无法提供肺循环状况)
飞利浦
MP/MX监护仪+模块(PiCCO+S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
MP系列1代,MX系列2代
热稀释co+脉搏轮廓分析 参数集中显示+趋势图(无蛛网图,不方便护士人员查 看) MP系列机器尺寸(MP60-15寸等)
中心静脉导管+PiCCO导管+光学模块+光纤探头
心电,体温,动脉血氧,呼气末CO2...等
ST分析,ST-MAP

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