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农业部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6日)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22108万户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进行了调查。
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一、住宅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
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
其中,拥有1处住宅的20450万户,占92.5%;拥有2处住宅的1421万户,占6.4%;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77万户,占0.4%。
住宅类型主要为平房。
其中,居住平房的14774万户,占66.8%;居住楼房的6750万户,占30.5%;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584万户,占2.7%。
住宅结构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
住宅为砖木结构的9799万户,占44.3%;砖混结构的8706万户,占3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335万户,占6%;竹草土坯结构的2124万户,占9.6%;其他结构的144万户,占0.7%。
表1住宅面积与构成二、饮用水有2265万个住户反映获取饮用水存在困难,占10.3%。
使用管道水的住户10754万户,占48.6%。
5101万户的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占23.1%;9231万户的饮用水为深井水,占41.8%;6151万户的饮用水为浅井水,占27.8%;619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江河湖水,占2.8%;303万户的饮用水为池塘水,占1.4%;316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雨水,占1.4%;387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其他水源,占1.7%。
表2饮用水情况三、炊事能源农村居民炊事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柴草的13318万户,占60.2%;主要使用煤的5762万户,占26.1%;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2642万户,占11.9%;主要使用沼气的145万户,占0.7%;主要使用电的182万户,占0.8%;使用其他能源的59万户,占0.3%。
表3按主要使用的炊事能源类型分的住户构成四、卫生设施使用水冲式厕所的2838万户,占12.8%;使用旱厕的9796万户,占44.3%;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9474万户,占42.9%。
应用写作讲座1-1文面

(3)适当采用现成词语或文言词语。 汉语文言文有许多简洁、凝练的词语, 特别是其中的成语常常包含着历史典 故,可生发许多引申意义,内涵十分 丰富;文言的某些句式同样有可取之 处。为使语言简练有力,现代人在写 作中也应从文言词汇和句法中吸收有 益的营养,恰当、变通地加以运用。
2.庄重规范。 庄重规范,就是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做到严肃、端庄、凝重,符 合普通话的基本规定。为达到此项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书面语,慎用口语俗语。 应用文是写给人“ 应用文是写给人“看”的,并且不少应用文(行政公文)体现了 党政机关的执政权威,故宜使用严肃的书面语言,而慎用口头语或 俗语。 比如,一篇应用文中要传递“某外国元首携带夫人访问我国” 比如,一篇应用文中要传递“某外国元首携带夫人访问我国”的 信息,若将“夫人”一词置换为口语化的“老婆”,甚至“堂客” 信息,若将“夫人”一词置换为口语化的“老婆”,甚至“堂客”, 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慎用”,不是说绝对不可用。在总结、调查报告、新闻传播文 慎用” 稿等应用文中,适当使用口语与俗语,可以强化对人物事件的叙述, 使文章更生动活泼,让读者留下较深印象,但用时要有一个分寸, 就是让人能读得懂。
其次是辨析同义词的附加意义。 同义词的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 细心地加以区别,也是同义词辨析的重要任务。 “盐”和“氯化钠”,基本意义完全相同,但前者 是俗名,后者是科学术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和文体,不能随意更换。 同义词常常在色彩上有褒、贬,庄、谐,文、 野之分,尤其需要仔细辨析。如“死”的不同说法。
(4)用专门语,慎用随意语言。 这里所说的“专门语”,特指应用文常用的带有“程式性” 这里所说的“专门语”,特指应用文常用的带有“程式性”的词汇与短语,其中不少带有 文 言特征,或是当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文言词汇(详见下文:(二)应用文专门用语)。使 用这些语汇,可以使行文更加简洁,并增强应用文的庄重性。例如,请示的结尾语一般为 “若无不妥,请批复。”这个句子是带有文言特征的“专门语”。如果用随意性的语言取 若无不妥,请批复。”这个句子是带有文言特征的“专门语” 代它,就是“前面所说的请求如果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话,请求上级批复。” 代它,就是“前面所说的请求如果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话,请求上级批复。”将此两句相比, 可以看到,两者表达的是同一信息,但就其简洁文雅庄重性而言,前者大大超过后者。 应用文中文言词汇,要了解其意思,并会使用。例如,常用的有: 兹,兹有———现在,现有。一般用于开头。 兹,兹有———现在,现有。一般用于开头。 为荷、为盼———荷,负荷,此处表示感谢;盼,盼望。“为荷”,即“ 为荷、为盼———荷,负荷,此处表示感谢;盼,盼望。“为荷”,即“本单位给贵单位 添了麻烦,谨向贵单位表示深切的谢意” 添了麻烦,谨向贵单位表示深切的谢意”;“为盼”,即“本单位盼望得到贵单位的支持 为盼”,即“ 与合作”。这类“专门语” 与合作”。这类“专门语”一般用于信函的结尾。 悉,收悉,欣悉———悉,知道;“收悉”,收到并知道了;“欣悉” 悉,收悉,欣悉———悉,知道;“收悉”,收到并知道了;“欣悉”高兴地知道。常用 于批复或贺信。
河北农村调研报告

河北农村调研报告一、引言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以农村为主体的省份。
农村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农村的情况,本文进行了一次农村调研。
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农村人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河北农村的发展状况,为农村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二、农村人口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河北农村人口数量庞大。
截至2021年末,河北农村人口总数为X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X%,女性人口占X%。
农村人口中,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青年人口占比较高,达到X%。
这表明河北农村有较为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然而,我国农村人口普遍面临老龄化和留守问题。
河北农村也不例外。
调研数据显示,河北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超过X%。
同时,有X%的农村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
这些问题给农村的社会保障和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农业生产情况农业是河北农村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经过调研,发现河北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
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分别占农村耕地面积的X%、X%和X%。
畜牧业方面,养殖规模较大的动物主要有猪、牛、羊等,分别占畜牧业总产值的X%、X%和X%。
然而,农业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土地资源的短缺和耕地质量不高,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河北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
调研数据显示,河北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
农村工业、农村商贸和农村旅游等领域发展迅速,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多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较小,影响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益。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做好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做好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文 件 号】冀农普办字[2006]8号【颁布部门】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其他机构【颁布时间】2006-02-20【实施时间】2006-02-20【时 效 性】有效各市委宣传部、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播电视局: 为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资源以及农民生活状况,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省政府为此专门发出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的通知》(冀政[2005]63号)。
这次农业普查涉及面广、任务重、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做好宣传工作是保证农业普查顺利进行的关键。
现将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普查宣传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纳入工作议程,积极组织和领导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活动。
务必使农业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重点,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普查和怎么样进行普查。
要根据国务院[2005]13号和省冀政[2005]63号文件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广泛宣传普查的意义、目的、方法和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普查和关心农业普查,认识农业普查的重要性。
在宣传中,尤其要使广大农民懂得普查的责任与义务,如实填报普查项目,保证普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
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要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地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周密的宣传计划,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工作,共同做好社会动员和群众发动工作。
四、宣传工作要根据普查工作进度逐步展开。
目前农业普查正处于准备阶段,农业普查宣传的目标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重点宣传普查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8-02-29 10:00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9日)耕地分布及分类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耕地数据采用国土资源部2006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进行了耕地面积数据事后质量核实。
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小于1.0米、北方宽度小于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2006年(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121775.9千公顷。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和17.6%。
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
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
耕地分布及分类情况注:四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什么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农村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农村人口的规模与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农村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趋势。
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实际供给人们在就业选择中偏爱那些劳动报酬较高的产业部门,不愿意到劳动报酬较低的部门就业。
农业部门劳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多少。
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对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选择性转移,使女性和老人成为农业的主要劳动力,这一状况更加剧了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不足。
因此,在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现状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和劳动力质量逐渐降低。
首先,我国农民工增速呈下降趋势,并且老龄化明显。
由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可知,2011年至2013年,农民工增速分别为4.4%、3.9%、2.4%,2013年后增速则下降至2%以下,2014年至2017年,农民工增速分别为1.9%、1.3%、1.5%、1.7%。
2017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7岁,比上年提高0.7岁,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例为52.4%,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例为21.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自2014年以来其比例提高呈加快态势。
①这间接证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在减少,能转移出的劳动力越来越有限。
其次,农业从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在减少,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显著。
由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可知,2006年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农业从业劳动力不断减少。
河北省农村居民体育生活方式调研

体育骨干的带领下, 进行某比单 纯 的行 政 组织好 得 多 。
4法律制度的保障是促进河北省农村居民体育 ) 发展 培养农 村 居 民体 育 生 活 方 式 的 前 提 , 了 相应 有 的法律依据 , 其他各项保障措施才 能得到具体的落 实。建议要加强农村居 民体育 的法律制度保 障, 充 分保护广大农村居 民的体育权利 , 要有保障农 村居 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 的具体措施及解决 办法 , 特别 是对队伍建设 、 体育场所和设施 、 体育经费等有关问 题的具体 的、 可操作性 的实施细则 , 在法律制度上保 障各项措施在农村居民体育工作上落在实处。 5河 北 省 农 村 体 育 场 地 设 施 经 过 调 查 几 乎 很 ) 少 ,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影 响农村居民参 这 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加大政府体育资
第 2 卷第 6期 1
2 1 年 1 月 01 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Ju n o rhChn n t ueo rsaeEn iern o rM fNo t iaI si t fAeop c gn ei g t
V . 1 No 6 o 2 . 1
De 2 1 c. 0l
一
8 为三个 年龄 段 , 个年龄 段选 择男 5名 、 5 0岁 每 女
名共计 1 名 , 0 三个年龄段共计 3 0名村 民的调查方 法对个住户进行调查访 问。总计调查对象 30 名。 00
基金项 目: 河北省社会科 学发展研究课题 (O 12 ) 2 l0 1 1 1 收稿 日期 : 0 1 8—2 2 1 —0 6
2完善农村居民体育组织与管理的服务体系 , ) 提高农村居 民体育工作效率 , 优化农村居 民体育资 源配置, 保障农村居 民体育工作运行机制 的良好运 行 。建议 基层 乡镇 和行政村 应 当普 遍成 立农 村居 民 体育工作领导和服务机构。每个行政村至少应当建 立一个村文体活动场所 、 文体活动 中心或综合文体
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年)

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年)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是关于全国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状况以及农户经济收入等相关数据的一项大规模调查。
该普查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制定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普查的目的、范围、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普查目的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农业资源状况:通过普查调查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农田水利等,以便科学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
2.掌握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农作物种植情况、农畜产品产量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提供依据。
3.了解农户经济收入:通过普查掌握农户经济收入情况,包括农民工收入、农村非农经济收入等,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普查范围第二次农业普查覆盖全国范围,包括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普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畜牧业、渔业、农村经济、农民工等方面。
1.土地利用:调查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等各类土地利用情况,深入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2.农业生产:调查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种植结构等情况,全面掌握农作物生产情况。
3.畜牧业:调查养殖业生产规模、种类、数量以及畜产品产量等情况,掌握畜牧业发展现状。
4.渔业:调查渔业养殖和捕捞的情况,包括渔业资源、渔业产量等,为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5.农村经济:调查农村经济收入、农民工收入、农村非农业经济等情况,全面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6.农民工:调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包括人数、收入等,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管理提供参考。
三、普查方法第二次农业普查采用了多种调查手段和方法:1.登记表填报:通过给农户发放登记表,要求农户填写相关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手机APP调查: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APP进行调查,方便农户填报信息。
3.现场核实:普查人员将进行现场走访和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根据国务院决定,我省开展了第二次农业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
普查对象为我省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全省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45万人,填报普查表近3000万张。
通过普查,掌握了我省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的要求,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抽选了3661个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全省抽选1100个普查区中的2200个普查小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差错进行全面检查。
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漏报率为0.01%,原始数据差错率0.48%。
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河北省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共调查了2076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1019个,镇948个;49700个村级组织,其中村委会49105个;1390.21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1375.23万个。
一、农业基本状况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1302.92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1.21万个。
全省共有农业从业人员2243.40万人,农业技术人员4.28万人。
二、主要农业机械2006年末,全省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0.48万台,小型拖拉机272.7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9.81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55.63万台,联合收割机5.09万台。
三、农村基础设施2006年末,全省12.3%的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59.4%的乡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65.7%的乡镇有邮电所,95.3%的乡镇有储蓄所,9.5%的乡镇有公园,74.7%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2.6%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
全省96.2%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6.2%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27.4%的镇有垃圾处理站。
全省96.2%的村通公路,99.5%的村通电,99.2%的村通电话,98.9%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
24.7%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8.2%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42.4%的村有沼气池,14.4%的村完成改厕。
44.5%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四、农村社会服务2006年末,全省8.6%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28.9%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3%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8%的乡镇有敬老院。
95.4%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84.3%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
30.7%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4.4%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8.9%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24.4%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80.6%的村有卫生室(站、所),83.9%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3.7%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五、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2006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3679.09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
农村从业人员3314.8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455.68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75.7%。
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7.6平方米。
99.6%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
68.4%的住户使用管道水。
48.7%的住户炊事能源以柴草为主。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98.7台,固定电话59.4部,手机75.3部,电脑1.5台,摩托车50.4辆,生活用汽车5.5辆。
注:1.乡级行政单位:作为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乡级行政单位包括乡、镇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乡级农场。
普查公报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的资料范围是1967个乡镇,其中乡1019个,镇948个,不包括具有行政职能的乡级农场。
2.村级组织:作为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村级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有集体所有制农业用地或农业户籍人口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具有村民委员会职能的农场。
普查公报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的资料范围是49248个村民委员会和有集体所有制农业用地或农业户籍人口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不包括具有村民委员会职能的农场。
3.住户:作为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住户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农村住户包括集体户和家庭户。
普查公报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资料范围是在农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家庭户。
4.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在农业用地和单独的设施中经营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并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住户和单位:①年末经营耕地、园地、养殖水面面积在0.1亩及以上;②年末经营林地、牧草地面积在1亩以上;③年末饲养牛、马、猪、羊等大中型牲畜1头及以上;④年末饲养兔等小动物以及家禽共计20只及以上;⑤ 2006年全年出售和自产自用的农产品收入超过500元以上;⑥对本户或本单位以外提供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在500元以上,或者行政事业性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的服务事业费支出在500元以上。
普查公报中,农业生产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的资料范围是我省境内全部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既包括农村地域也包括城镇地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5.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2006年末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6.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在2006年从业人员中,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
包括我省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
7.农业技术人员:指2006年末,农业从业人员中受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或掌握某项专门技能并具有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且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档次。
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以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上登记的为准。
8.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是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2006年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
9.实施集中供水的镇:指本乡镇镇区内,通过管道系统对镇区居民进行集中供水。
集中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自来水或者饮用水的标准。
不符合国家自来水或饮用水标准,或者水质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认定为合格的,虽然其形式为集中供水,也不算集中供水。
10.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的镇:是指镇区居民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11.有垃圾处理站的镇:是指在镇区内有对垃圾进行集中、转运或各种无毒化处理的垃圾清理场所。
不包括只存放垃圾,但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垃圾堆放场所。
12.村:指村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和有集体所有制农业用地或有农业户籍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
13.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村:是指年底本村村委会驻地的住户的生活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消毒等处理。
来自自来水厂的饮用水视为经过集中净化处理。
14.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是指本村地域内,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或者虽然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但是对垃圾实行统一集中清运。
15.完成改厕的村:指本村地域内基本消灭了露天粪缸、粪坑、旱厕、简易厕所,大多数或全部居民使用带有化粪池、沼气池或三隔池厕所,部分居民使用公共厕所或其他村里指定的定点场所作为倾倒粪便的场所。
16.卫生室:指在本村地域内,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的卫生机构。
卫生室(所、站)有固定场所,从事医疗活动,承担管理职能。
不包括专科的牙医室,以及主要从事药品销售活动的单位。
17.住宅面积:指本户拥有的全部住宅的建筑面积,包括自住、租出和空置的住宅建筑面积。
18.获取饮用水困难:主要指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公里或垂直高差超过100米、正常年份连续缺水70天以上,或单次取水时间超过半小时。
也包括村干部或农户反映的水质混浊、水质超标等现象。
19.水冲式厕所:指有上、下水冲管道设备的厕所。
与沼气池相联的、或在农村推广的三隔化粪池式的厕所,由于卫生性能好,也算水冲式厕所。
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对全省农业生产?shy;营户和农业生产?shy;营单位的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进行了调查。
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一、农业生产?shy;营户和农业生产?shy;营单位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生产?shy;营户1302.92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省农业普查时增长1.8 %。
在农业生产?shy;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9.9%,比10年前减少14.9个百分点。
全省共有农业生产?shy;营单位1.21万个。
二、农业从业人员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2243.40万人,其中,男性占44.0%,女性占56.0%。
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6.3%,21-30岁占17.7%,31-40岁占21.8%,41-50岁占24.4%,51岁以上占29.9%;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4.3 %,小学占31.6 %,初中占58.5 %,高中占5.4%,大专及以上占0.2%。
三、农业技术人员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技术人员4.28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shy;营单位中从业的2.08万人。
按职称分,初、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2.47万人、1.35万人和0.46万人。
表3:河北省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单位:万人表2 :河北省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构成单位:万人、%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对全省1967个乡镇和49248个村(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一、交通2006年末,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12.3%,有码头的占1.2%,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占59.4%。
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占93.2%,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占78.3%。
表1:河北省有交通设施的乡镇比重2006年末,96.2%的村和88.9%的自然村通公路,31.9%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
47.3%的村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36.6%的村进村公路路面以柏油路面为主,7.7%的村进村公路路面以沙石路面为主;42.8%的村村内主要道路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13.8%的村村内主要道路路面以柏油路面为主,16.2%的村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