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农业部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6日)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22108万户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进行了调查。
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一、住宅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
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
其中,拥有1处住宅的20450万户,占92.5%;拥有2处住宅的1421万户,占6.4%;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77万户,占0.4%。
住宅类型主要为平房。
其中,居住平房的14774万户,占66.8%;居住楼房的6750万户,占30.5%;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584万户,占2.7%。
住宅结构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
住宅为砖木结构的9799万户,占44.3%;砖混结构的8706万户,占3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335万户,占6%;竹草土坯结构的2124万户,占9.6%;其他结构的144万户,占0.7%。
表1住宅面积与构成二、饮用水有2265万个住户反映获取饮用水存在困难,占10.3%。
使用管道水的住户10754万户,占48.6%。
5101万户的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占23.1%;9231万户的饮用水为深井水,占41.8%;6151万户的饮用水为浅井水,占27.8%;619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江河湖水,占2.8%;303万户的饮用水为池塘水,占1.4%;316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雨水,占1.4%;387万户的饮用水来源于其他水源,占1.7%。
表2饮用水情况三、炊事能源农村居民炊事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柴草的13318万户,占60.2%;主要使用煤的5762万户,占26.1%;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2642万户,占11.9%;主要使用沼气的145万户,占0.7%;主要使用电的182万户,占0.8%;使用其他能源的59万户,占0.3%。
表3按主要使用的炊事能源类型分的住户构成四、卫生设施使用水冲式厕所的2838万户,占12.8%;使用旱厕的9796万户,占44.3%;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9474万户,占42.9%。
应用写作讲座1-1文面

(3)适当采用现成词语或文言词语。 汉语文言文有许多简洁、凝练的词语, 特别是其中的成语常常包含着历史典 故,可生发许多引申意义,内涵十分 丰富;文言的某些句式同样有可取之 处。为使语言简练有力,现代人在写 作中也应从文言词汇和句法中吸收有 益的营养,恰当、变通地加以运用。
2.庄重规范。 庄重规范,就是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做到严肃、端庄、凝重,符 合普通话的基本规定。为达到此项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书面语,慎用口语俗语。 应用文是写给人“ 应用文是写给人“看”的,并且不少应用文(行政公文)体现了 党政机关的执政权威,故宜使用严肃的书面语言,而慎用口头语或 俗语。 比如,一篇应用文中要传递“某外国元首携带夫人访问我国” 比如,一篇应用文中要传递“某外国元首携带夫人访问我国”的 信息,若将“夫人”一词置换为口语化的“老婆”,甚至“堂客” 信息,若将“夫人”一词置换为口语化的“老婆”,甚至“堂客”, 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慎用”,不是说绝对不可用。在总结、调查报告、新闻传播文 慎用” 稿等应用文中,适当使用口语与俗语,可以强化对人物事件的叙述, 使文章更生动活泼,让读者留下较深印象,但用时要有一个分寸, 就是让人能读得懂。
其次是辨析同义词的附加意义。 同义词的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 细心地加以区别,也是同义词辨析的重要任务。 “盐”和“氯化钠”,基本意义完全相同,但前者 是俗名,后者是科学术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和文体,不能随意更换。 同义词常常在色彩上有褒、贬,庄、谐,文、 野之分,尤其需要仔细辨析。如“死”的不同说法。
(4)用专门语,慎用随意语言。 这里所说的“专门语”,特指应用文常用的带有“程式性” 这里所说的“专门语”,特指应用文常用的带有“程式性”的词汇与短语,其中不少带有 文 言特征,或是当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文言词汇(详见下文:(二)应用文专门用语)。使 用这些语汇,可以使行文更加简洁,并增强应用文的庄重性。例如,请示的结尾语一般为 “若无不妥,请批复。”这个句子是带有文言特征的“专门语”。如果用随意性的语言取 若无不妥,请批复。”这个句子是带有文言特征的“专门语” 代它,就是“前面所说的请求如果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话,请求上级批复。” 代它,就是“前面所说的请求如果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话,请求上级批复。”将此两句相比, 可以看到,两者表达的是同一信息,但就其简洁文雅庄重性而言,前者大大超过后者。 应用文中文言词汇,要了解其意思,并会使用。例如,常用的有: 兹,兹有———现在,现有。一般用于开头。 兹,兹有———现在,现有。一般用于开头。 为荷、为盼———荷,负荷,此处表示感谢;盼,盼望。“为荷”,即“ 为荷、为盼———荷,负荷,此处表示感谢;盼,盼望。“为荷”,即“本单位给贵单位 添了麻烦,谨向贵单位表示深切的谢意” 添了麻烦,谨向贵单位表示深切的谢意”;“为盼”,即“本单位盼望得到贵单位的支持 为盼”,即“ 与合作”。这类“专门语” 与合作”。这类“专门语”一般用于信函的结尾。 悉,收悉,欣悉———悉,知道;“收悉”,收到并知道了;“欣悉” 悉,收悉,欣悉———悉,知道;“收悉”,收到并知道了;“欣悉”高兴地知道。常用 于批复或贺信。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农 业 、农 村 、 农 民 的 基 本情 况
在 本 次 普 查 中 , 四 川 省 共 调 查 了 I
究制定 经济 社 会发 展战 略 、规划 、政 策和科 学决 策 提供 依据 ,并 为农 业生 产经 营者 和社 会公 众提 供统 计信 息 服 务 。普查 的标准 时 点为 2 0 0 6年 1 2月 3 1日,时期资料为 20 年 。这次普查 06
同步于 2 0 0 6年开展 了 全 国农 业 普查 , 目的是 全 面掌握 全 省
农 业 、农 村 和 农 民 的 基 本 情 况 ,为 研
组办公室和四川 省统计局向社会公布本 I 次普查的主要结果。
有农 民业 余文化 组织 。6 .%的村有卫 78
生室 ,7 %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 的医 2 生 ,1.%的村 有有行 医资格证 书 的接 3 6
查 登记 范 围 的完 整 性 和 登 记 内容 的 准 确 性 。 全省 按 照 分 层 随 机 抽 样 的 方 法 ,共
20 0 6年 末 ,全 省 共 有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户 1 2 户 , 比 19 年 第 一 次 全 国 5 3万 96 农 业 普 查 时 增 长 37 。 全 省 共 有 农 业 . %
一
J I I
省
统
计
局
里 范 围 内有 中学 。3 .%的村 有 幼 儿 园 、 4 1
根据 《 全国农业普查条铡》的有关
规 定 , 四川 省 人 民 政 府 农 业 普 查 领 导 小
次全 国农 业普查 之后 ,四川 和全 国 I
托 儿 所 ,2 %的 村有 体 育 健 身 场 所 , . 2 73 . %的村有 图书室 、文化站 ,76 . %的村
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年)

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年)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是关于全国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状况以及农户经济收入等相关数据的一项大规模调查。
该普查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制定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普查的目的、范围、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普查目的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农业资源状况:通过普查调查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农田水利等,以便科学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
2.掌握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农作物种植情况、农畜产品产量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提供依据。
3.了解农户经济收入:通过普查掌握农户经济收入情况,包括农民工收入、农村非农经济收入等,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普查范围第二次农业普查覆盖全国范围,包括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普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畜牧业、渔业、农村经济、农民工等方面。
1.土地利用:调查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等各类土地利用情况,深入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2.农业生产:调查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种植结构等情况,全面掌握农作物生产情况。
3.畜牧业:调查养殖业生产规模、种类、数量以及畜产品产量等情况,掌握畜牧业发展现状。
4.渔业:调查渔业养殖和捕捞的情况,包括渔业资源、渔业产量等,为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5.农村经济:调查农村经济收入、农民工收入、农村非农业经济等情况,全面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6.农民工:调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包括人数、收入等,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管理提供参考。
三、普查方法第二次农业普查采用了多种调查手段和方法:1.登记表填报:通过给农户发放登记表,要求农户填写相关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手机APP调查: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APP进行调查,方便农户填报信息。
3.现场核实:普查人员将进行现场走访和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5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国34756个乡镇和637011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一、交通2006年末,在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9.6%,有码头的占8.9%,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占46.1%。
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占78.1%,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占61.3%。
表1有交通设施的乡镇比重2006年末,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
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表2有交通设施的村比重二、电力、通讯2006年末,81.9%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8.7%的村通电,98.3%的自然村通电;97.6%的村和93.7%的自然村通电话;81.1%的乡镇有邮电所。
表3有电力、通讯设施的乡镇或村比重三、文化教育2006年末,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11.7%的乡镇有公园。
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
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
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表4有文化教育设施的乡镇或村比重四、环境卫生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
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
表5有卫生处理设施的镇或村比重五、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2006年末,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
上海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上海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日期】2008.03.12•【字号】•【施行日期】2008.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上海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国务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本市与全国同步开展了第二次农业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
本次普查对象为上海市范围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全市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35000多人,填报普查表340多万张。
通过普查,基本掌握了本市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的要求,本市农业普查办公室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市抽选了1080户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每个区县抽选1-2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差错进行全面检查。
综合抽查结果显示,本市未发现漏报农业普查应登记住户,原始数据差错率为0.6‰。
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上海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特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一、农村住户基本情况2006年末,本次农业普查本市共登记住户总数为134.17万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121.12万户。
本地户为94.52万户,占70.4%;外来户为39.65万户,占29.6%。
浅析县域农技推广的制约因素

浅析县域农技推广的制约因素作者:卢婧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摘要:县域农技推广是农技推广的主阵地和承担者,县域农技推广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县域农技推广的开展。
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从战略的高度综合规划农技推广工作,加快农技推广人员和推广对象的素质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县域农业普查工作,积极扶持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利用现代科技改进农技推广的方法,才能使县域农技推广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农技推广因素对策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从高到低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五个级别。
90年代以来,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已成为农技推广的实际执行者。
但县域农技推广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农技推广的瓶颈,制约着农技推广的纵深发展。
研究县域农技推广的制约因素,有利于提高农技推广的实效。
一、县域农技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县域农技推广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有效的发挥科技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技推广与县域经济发展各产业相脱节目前县域农技推广主要任务是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对农民进行培养。
农技推广由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领导,任务制定时多从部门职能出发,未将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县域农技推广处在一种独立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外的境地,只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到农业、林业、牧业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与当地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的结合不紧密,未能使农技推广助推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这增加了县域农技推广的难度。
2.农技推广只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县域农技推广中主要以开展新品种试验工作为主体,在辖区内进行很多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
试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但未能大规模推广。
农户不愿意种植和应用,其原因是农技推广人员主要是将目标放在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上,没有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没有解决该新品种新技术产品的销售和深加工问题,不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华图教育黄福源资料分析题目一直是公务员考试里面的重点,分值较大,题目简单,但是资料分析也是令大部分人头疼的题目:数据繁多,计算复杂。
而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题绝大多数是不需要精算的,只要能够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所以,合理地运用计算技巧,对于提高计算速度、快速完成资料分析意义重大。
在这里,华图教育资深专家给大家讲解常用的速算技巧——插值法。
黄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差值法在运用时,确定插入值是其难点所在,而资料分析中很大一部分数据都是百分数,因此记住一些常见的百化分有助于大家快速的找到插入值。
下面通过两个例题给大家讲解下插值法的具体运用:【例1】比较2839.435570.47和785.231657.34的大小解析:看到这两个数据时,考生肯定有种感觉就是这两个数隐约都在1/2附近,因此我们可以让这两个数分别与1/2比较,发现前一个数大于1/2,而后一个数小于1/2,因此,前一个数大于后一个数。
黄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可能很多人觉得在这两个数和1/2比较的时候其实也不好比较,大家都比较喜欢和1比较,因此,我们可以将两个数的分子都乘以2,然后和分母比较就可以了,如果乘后比分母大,则说明比1/2大,反之,则小。
例如,前一个数分子乘2后,变成5600多,明显比分母大,因此该分数要大于1/2,而后一个分数分子乘2后小于1600,比分母小,所以该分数小于1/2,像这种化成和1比较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化1法”。
另外,差值法除了在比较型题目中运用较多外,像很多计算型的题我们也可以差值。
【例2】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农村从业人员数量为47852万人,其中6986万人从事第三产业;东北地区农村从业人员数量为3230万人,其中391万人从事第三产业。
请问,全国、东北地区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多少?()A.13.6% 12.7%B.14.6% 12.7%C.13.6% 12.1%D.14.6% 12.1%解析:正确答案为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8-02-29 10:00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号)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8年2月29日)
耕地分布及分类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耕地数据采用国土资源部2006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进行了耕地面积数据事后质量核实。
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小于1.0米、北方宽度小于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2006年(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121775.9千公顷。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和17.6%。
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
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
耕地分布及分类情况
注:
四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