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县区
长安区 桥东区 桥西区 新华区 裕华区 高新区 矿区 井陉区 正定县 栾城县 行唐县 灵寿县 高邑县
1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91.9 124.3 354.5 211.2 61.6 328.1 29 94.5 118.4 87.7 166.1 136.5 37.3 41.6 46.8 31.7 27.3 86.1 87.1 101.8 78.8 53.2 57 68.5 59.3 66.9 94.9 79.9 248.2 41.6 64.7 78.5 48 41 59.6 62.5 49.4 16.2 9.5 31 46.7 32.9 40.6 33.4 18.6
县区
4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52.9 53.8 56.3 58.9 60.4 63.2 116.5 52.2 39.4 31.6 21.5 28 32.9 48.7 52.9 34.1 36.2 56.6 20.7 30.8 66.9 40.2 35.7 20.2 43.7 33.5 36.6 28.2 58 20.3 58.4 82.2 44.4 81 10.5 2.1
省
地市
巴彦淖尔 1669915
兴安盟 1613250
锡林郭勒 1028022
阿拉善 231334
辽宁 沈阳 43746323 8106171
朝阳
县区
临河 五原 磴口 乌拉特前 乌拉特中 乌拉特后 杭锦后 乌兰浩特市 阿尔山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扎赉特旗 突泉县 二连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右旗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太仆寺旗 镶黄旗 正镶白旗 正蓝旗 多伦县 #乌拉盖开发区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包括东风场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沈河 和平 大东 皇姑 铁西 苏家屯 东陵 沈北 于洪 新民 辽中 康平 法库 双塔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
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河南洛阳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南省洛阳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2洛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来源:洛阳日报 2011-5-18洛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7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洛阳市和市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4万多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6549486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227665人相比,10年共增加321821人,增长5.17%。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806156 户,家庭户人口为6290194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2人减少0.24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306348 人,占50.48% ;女性人口为3243138 人,占49.52%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3下降为101.95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13038 人,占20.05%;15~64岁人口为4705319 人,占71.84% ;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1129 人,占8.11%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13227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0434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870259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447676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 0-14岁 人数 22245.97 168.70 126.75 1209.30 610.60 348.26 499.70 329.27 458.04 198.56 1023.02 718.92 1069.90 570.57 975.04 1507.43 1974.59 796.35 1157.38 1761.82 999.14 173.47 489.80 1364.45 876.46 952.80 73.17 548.94 464.38 117.71 135.37 453.06 比率 16.60% 8.60% 9.80% 16.83% 17.10% 14.10% 11.42% 11.99% 11.96% 8.63% 13.01% 13.21% 17.98% 15.46% 21.88% 15.74% 21.00% 13.91% 17.62% 16.89% 21.71% 20.00% 16.98% 16.97% 25.22% 20.73% 24.37% 14.71% 18.16% 20.92% 21.48% 20.77% 龄 结 构 15-64岁 民族构成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99843.34 1621.60 1056.84 5384.14 2690.08 1935.56 3423.99 2186.70 3054.35 1870.37 5986.19 4215.60 4274.50 2827.64 3143.08 7128.90 6641.88 4407.01 4768.59 7964.56 3178.20 626.08 2061.41 5796.62 2300.47 3135.10 211.76 2865.41 1882.56 409.49 454.37 159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维基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志一般信息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百分比变化▲5.84%人口最多广东(1,0430,3132人)人口最少西藏(300,2166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中国政府在2010年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距上次普查相隔10年时间,与前五次人口普查只调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口相比,此次普查首次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纳入普查对象。
此次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进行登记调查,于2010年11月10日结束。
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全国总人口共计13.705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性等八方面。
概述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决定2010年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根据中国国务院的文件,此次普查的内容为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部分地区的资料准备工作在2010年中5月到6月份左右已经展开,工作人员构成确定则在9月完成。
由于所需人手数量庞大,单靠政府工作人员难以完成。
所以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员构成以政府工作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组成,其中政府工作人员多为参与指挥工作。
由于人口普查需占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又不属于长期工作。
所以在临时工作人员构成上,不少是一些离退休的在家老人。
有政府官员称,居民不得拒绝普查员入户登记。
对于“顽固”拒绝开门的人家,普查员可能请民警帮忙入户。
1601-河南省郑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郑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05-175月16日,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公报:一、全市常住人口市常住人口[3]为862650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967505人,增长29.55 %。
二、家庭户人口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2436501 户,家庭户人口为766722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0人减少0.3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22024人,占51.26%;女性人口为4204481人,占48.74% 。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65下降为105.17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80000人,占16.00% ;15-64岁人口为6628910人,占76.84%;65岁及以上人口为617595人,占7.16%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3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3432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6815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6620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0932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267人上升为1894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6508人上升为1933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7839人下降为3554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6297人下降为1633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8527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60728人,文盲率[5]由3.69 %下降为2.15%,下降1.54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总人口
(人) 合计
户籍人口 (人)
19612368 12554049
23019196 14185160
12938693 9919579
28846170 33149845
104320459 85024973
95792719 95479481
94029939 104281397
80417528 89980794
78660941 74963132
71854210 71910486
65700762 70780713
59500468 68620208
57237727 61759716
54426891 47331520
广西壮族 自治区
46023761 51591711
云南省
45966766 45631063
江西省
抚顺市 辽宁
辽阳市 辽宁
阜新市 辽宁
本溪市 辽宁
盘锦市 辽宁
赣州市 江西
上饶市 江西
宜春市 江西
南昌市 江西
吉安市 江西
九江市 江西
抚州市 江西
萍乡市 江西
景德镇市 江西
新余市 江西
鹰潭市 江西
苏州市 江苏
徐州市 江苏
南京市 江苏
南通市 江苏
盐城市 江苏
无锡市 江苏
淮安市 江苏
宿迁市 江苏
泰州市 江苏
681.4 578.99 556.82 549.42 453.06 374.85 372.93 280.48 280.11 203.53 129.85 220.87 139.68
48.93
44.17
37.84
27.33
25.67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874.39 670.10 2094.70 557.00 972.71 991.49 763.26 3241.49 1102.80 1547.32 395.29 1729.90 1176.23 2051.70 405.03 319.54 1025.08 932.01 1362.04 608.60 891.37 752.78 2321.20 1247.61 410.10 1550.37 3665.90 3090.90 230.79 1260.30 3401.00 2866.93 433.17 1274.80 2120.37 302.00 2925.57 730.50 178.91
中山市 厦门市 锡林郭勒盟 济南市 绍兴市 舟山市 武汉市 新余市 榆林市 东莞市 嘉兴市 济源市 本溪市 巴音郭楞州 扬州市 芜湖市 合肥市 南通市 郑州市 金昌市 湖州市 长春市 泉州市 南昌市 泰州市 攀枝花市 福州市 太原市 乌鲁木齐市 莱芜市 抚顺市 滨州市 营口市 石嘴山市 吉林市 延安市 台州市 辽阳市 成都市
312.09 353.13 102.80 681.40 491.22 112.13 978.54 113.89 335.14 822.02 450.17 67.57 170.95 127.85 445.98 226.30 570.20 728.28 862.65 46.41 289.35 767.71 812.85 504.26 461.86 121.41 711.54 420.16 311.03 129.85 213.81 374.85 242.85 72.55 441.47 218.70 596.88 185.88 1404.76
1826.32 2053.74 591.25 3910.80 2782.74 633.45 5515.76 631.22 1756.67 4246.25 2296.00 343.40 860.40 638.00 2207.99 1108.63 2702.50 3417.88 4000.00 210.51 1301.56 3369.70 3564.76 2207.11 2002.58 523.99 3068.21 1778.05 1311.00 546.33 890.20 1551.52 1002.40 298.07 1800.60 885.42 2415.12 735.30 5551.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洛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日期:
洛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来源:洛阳日报 2011-5-18
洛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7 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洛阳市和市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4万多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6549486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227665人相比,10年共增加321821人,增长5.1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806156 户,家庭户人口为
6290194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2人减少0.24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306348 人,占50.48% ;女性人口为3243138 人,占49.52%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3下降为101.95 。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13038 人,占20.05%;15~64岁人口为4705319 人,占71.84% ;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1129 人,占8.11%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13227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0434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870259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447676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982人上升为7836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2942人上升为1533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0655人上升为43824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9640人下降为22104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75345 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9775人,文盲率(5)由4.11%下降为 2.68% ,下降 1.43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按人口地区分布数据如下: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
洛阳常住人口近655万
■居全省第六位;10年增加32万多人
■伊川县756616人,位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
昨日上午,市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市常住人口为6549486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年增加了321821人。
数据表明,我市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而人口老龄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洛阳常住人口近655万居全省第六位
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为6549486人,居全省第六位,低于南阳市、周口市、郑州市、商丘市和驻马店市。
市统计局局长张尚君说,1990年至2000年,我市人口净增长57.95万,年平均增长率为0.98%;而2000年至2010年,我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51%,比前一个10年净增长减少约25.77万,下降0.47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市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据悉,这次公布的数据只有常住人口,不包括长期流动人口。
我市是人力输出大市,还有许多长期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流动人口,如果把他们也包括进来,我市总人口将高于常住人口数。
伊川县常住人口756616人位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
在统计的全市常住人口中,伊川县的常住人口为756616人,是我市人口最多的县(市)区。
按行政管理权限划分,我市常住人口排在前三位的县(市)分别是伊川县、宜阳县、偃师市,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区分别是涧西区、洛龙区和西工区。
家庭户均规模缩小户均人口数为3.48人
我市目前常住人口中户均人口数为3.48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3.72人减少0.24人。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我市家庭户均规模的缩小,主要受生育水平不断下降、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多因素的影响。
男女性别比下降总人口性别比为101.95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1.95(女性为100),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106.23下降4.28个百分点。
我市男女性别比例均低于全国105.20和全省102.06的比例,整体趋向平衡。
但在我市新出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12.39:100,虽然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新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3下降了4.44个百分点,但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居高位。
仍处人口红利期年龄结构“中间大、两头小”
据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为4705319人,占71.84%;0~14岁人口及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20.05%和8.11%,人口年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
张尚君分析,我市15~64岁人口比重,比全省高出1.2个百分点,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4.55个百分点,其中,15岁~59岁人口劳动力资源占到67.7%,比重之大说明我市仍处于人口红利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但另一方面,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
按照这个标准,我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进程在逐步加快。
居民文化程度大幅提高文盲率下降为2.68%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文盲率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4.11%下降为2.68%。
从两次普查数据来看,洛阳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数量增长了1.97倍,而低学历人口和文盲率都逐年下降。
本报记者李迎博实习生邱新艳通讯员屈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