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修辞的方法

合集下载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范文一】我们学习修辞方法的时候,常听到诸如“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名词,但这些方法到底该如何运用,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比喻。

比喻就是用“像”、“如同”等连接词把两个本身不相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比如说,“他的眼神如同一汪清泉,清澈明亮”。

这句话中,“眼神”和“清泉”本来无关,但用比喻的方法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强调了眼神的明亮和清澈。

其次是夸张。

夸张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大或缩小,以引起注意或幽默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如说,“我等了千年万载才等到这一天”。

这句话中,时间被夸张了,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等了那么久,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是拟人。

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使之生动形象化。

比如,“大海在轻轻呼吸着,似乎在告诉我们无尽的秘密”。

这句话中,把大海比喻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用呼吸来形容水的动向,使句子更具想象力和表现力。

正确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写作更加精彩生动。

但要注意的是,修辞方法不应该过分,要根据情况适当运用,不能让读者感到矫情或死板。

同时,我们要根据文章的情感和表现的主题进行选择和运用,做到恰如其分,才能真正提升写作水平。

【要点分析】1. 介绍了比喻、夸张和拟人三种常见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针对每种修辞方法,举了例子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3. 指出了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阐述了运用修辞方法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

4. 所用词汇简单明了,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同时也体现了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写作技巧。

【范文二】修辞方法是我们写作时常用到的方法,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还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表达思想。

但是,如何正确运用呢?接下来我将谈一下关于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要点。

首先,修辞方法和文章的主题、情感紧密相关。

比如,如果我们写一篇有关“如何保护环境”的文章,那么运用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而运用夸张易显得言过其实,而拟人则可能会让文章显得过于幼稚搞笑。

写作文时怎样运用修辞

写作文时怎样运用修辞

写作文时怎样运用修辞修辞,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手段。

掌握修辞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把话或文章说得或写得清楚明白,生动有力。

(1)要把握特点修辞手法虽然存有不好多种,但是,只要我们擅于把握住各种修辞学的特点,就是不难掌控的。

比如说“比喻”这种修辞学方法,在充分反映的对象、句法结构、抒发效果上都存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自学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要仅满足用户于忘记定义。

(2)要善于比较比较的方法存有三:二是修辞内部各小类的比较,比如“比喻”中又分明喻、暗喻、借喻等,通过比较,把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三就是修辞学外部的比较,即为这一修辞学方法与那一修辞学方法的比较,通过比较,掌控修辞学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

通过这三方面的比较,就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修辞的方法。

(3)必须特别注意运用修辞的运用,从正面讲,要能用各种修辞方法造句,不仅能用某一种修辞,还要逐渐做到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另一方面,对运用修辞学的语言片段,必须能够分析ULV了哪种修辞学方法。

从反面谈,必须能够制止修辞学方法运用中的错误,这样两极融合,就能够不断提升运用修辞学方法的水平。

互动至:(少儿画苑编辑整理)(声明:来源中国少儿艺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少儿艺教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许可严禁转发、链接、贴文或以其他方式激活公布/刊登。

凡经本网协议许可的媒体、网站,在采用时必须标明“稿件来源:中国少儿艺教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来源或作者标示难免存有漏洞之处,例如存有异议,恳请联系本站,本站不予修改或删掉以维护版权。

)修辞格,但这并不等于连一般的理解也不需要了.不理解和掌握,怎么能正确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正误、优劣呢?又怎能谈得上按要求和语境正确运用呢?对各种修辞方法进行理解时,最好用分组比较的方法,比较出同中有何异,异中有何同.⒈借喻和借代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⒉比拟和比喻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⑴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⑵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⒊排比和对偶排比与对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排比必须有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⒋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设问句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反问句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解题技巧】一、考点梳理借代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也叫作“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

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1)特征代本体。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材料代本体。

如:懒将白发对青铜。

(3)标志代本体。

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4)人名代著作。

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5)绰号代本人。

例如:“芦柴棒”,去烧火!(6)专名代泛称。

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7)具体代抽象。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8)部分代整体。

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1)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2)简洁、精练,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3)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2)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作用:(1)形象漫画化,使特点更显著。

(2)揭示事物本质,起强调作用。

(3)态度鲜明,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答题方法1.辨析技巧借代:借代就是换称(即“换名”),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

使用借代的手法时,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夸张:看表述与客观事物的原情况相比,是否有扩大、缩小或超前。

如何正确运用写作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运用写作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运用写作修辞手法我们在不知如何描述某件时间的时候,我们都会换另外一种说法,来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语文课中我们也经常会学到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该怎么正确使用并且举例子?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好几种,来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修辞手法一般都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借代等。

1.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向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修辞手法与修辞技巧是学术写作中极为重要的元素。

它们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准确、逻辑更加清晰。

因此,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基本概念。

修辞手法是用来修饰语言的技巧和方法,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修辞技巧是在语言表达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而转喻、夸张、反问等则属于常见的修辞技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讲解经典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例子,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正确辨别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运用引导学生正确辨别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关键一步。

学生应该能够在实际阅读中准确地辨别和理解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并能根据具体情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我们可以通过精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或优秀论文,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辨析与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并解释其效果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培养独特的写作风格在学生对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培养独特的写作风格。

毕竟,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不是机械的工具,而是用来展示作者个性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元素。

为了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例句或段落,并要求学生在其基础上进行改写,并加入自己独到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

2.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如:山谷回音,他刚 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好像失了东三省,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考点六 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 重感情。 2.排比的两种形式 (1)成分排比。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 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 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 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答案】示例一: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 可入,有“家”可归。示例二:“○”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 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示例三:“○”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 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示例四: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 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考点三 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作用 借代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 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性,其作用是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7)材料代成品。如:阿 Q 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
把是银.的.和铜.的.。 (8)地名代本体。如:北.京.的态度很强硬。 (9)绰号代本人。如:“芦.柴.棒.”,去烧火!
考点四 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作用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 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的修辞方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 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 境。 2.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修辞方法的定义和功能。

2.掌握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倒装、反问、反复等。

3.能够运用修辞方法撰写文章,增强其表达力和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运用技巧。

2.难点:能够合理运用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修辞效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约10分钟)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修辞方法使用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介绍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

如:“这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简直像是附在我身上的苍蝇。

”这里的“苍蝇”就是用来比喻问题的麻烦程度。

2.介绍常见的修辞方法(约15分钟)根据教材或课程要求,教师可以依次介绍比喻、夸张、排比、倒装、反问、反复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并给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比喻(约20分钟)通过阅读一段有关比喻的文章或故事,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其中使用了哪些比喻手法,并让学生试着解释比喻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比喻来描述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

4.夸张(约20分钟)通过示范或展示一些夸张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夸张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夸张来强调一个特定的情感或描述一个特定的场景。

5.排比(约20分钟)通过分析一段使用了排比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排比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排比来描述一个连续发生的事件或表达一种强烈的感受。

6.倒装(约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倒装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倒装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倒装来强调一些意思或增强句子的对比效果。

7.反问(约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反问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反问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反问来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或观点的思考和质疑。

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知识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知识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知识点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丰富作品的表达方式,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无疑是每位写作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策略,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比喻比喻是将两个或多个相似或有联系的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增强叙述的效果。

比喻可分为明喻和隐喻。

明喻直接点明被比较的事物,而隐喻则通过暗示或借代的方式进行比较。

策略一:选择恰当的比喻对象比喻的效果取决于所选择的比喻对象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在选择比喻对象时,要考虑其与被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在表达上要简练而不失真实。

策略二:运用变体比喻变体比喻指对同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比喻,从而达到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达效果。

通过运用不同的比喻对象,可以展示出事物的各个方面特点,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二、拟人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言行举止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对事物的共鸣和感受。

策略一: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描写,赋予事物具体形象和感情。

比如:“夜空沉静无声,星星仿佛在窃窃私语。

”这样的描写使得星星具备了有思想、有情感的特质。

策略二:人性化角度分析通过将人类的情感、思维或行为等特点与事物相联系,赋予作品更多的表达余地。

比如:“这位老战士已经长眠在山上,故土像母亲一样温暖他冷寂的心。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在句子或修辞段中运用相同的结构和语法,使句子的表达更加鲜明、有力,起到修辞强调的作用。

策略一:使用平行的语句结构在句子的结构、词语的选择上进行平行处理,使得句子的语言节奏更加和谐,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策略二:使用递进的句子结构通过增加递进的句子结构,在表达上逐渐加强语气、情感或思想,以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

比如:“人生有悲欢离合,聚散离合,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永远不放弃,最终一定能够迎来辉煌的曙光。

”四、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训练——比喻
以“春风”、“小路”、“愉快”为 核心,设定情境,扩展为一段话,要求运 用博喻的手法。 我愉快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春 风像个文静的小牧童,在山岗上、小溪边 吹着清脆的笛音;像个活泼的小姑娘,在 草地里、柳稍边欢乐地舞蹈;又像是一个 顽皮的小精灵,倏地钻入我的五脏六腑, 给了我一种心痒难耐的感觉。
解读《考试说明》:
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层级要求——D E D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仿用、扩写、续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 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 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辨析与鉴赏 :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向 反问 起兴 对比 衬托 双关 委婉 讳饰 互文 用典
解读《考试说明》: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向、反问 ) 从三个方面把握: 1. 外延方面要弄清是哪
“八种” 2. 内涵方面弄清什么是 “正确运用” 3. 能力方面要达到哪个层 级要求
修辞训练——比拟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2年春季高考试题)
B. 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 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 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 “减肥”,生动幽默。 “减肥”是表示人的行为动作的词语, 用于写作品的删削冗繁,是拟人化写法。其 效果是生动幽默。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 “便”字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不
超过26个字) (8分)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 单看有没有喻词,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是不是比 喻: 同类相比。 表示猜度。 表示想象。 表示举例。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 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 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修辞训练——比喻
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 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点缀春天;如 如果你是一朵花苞,就吐出芬芳;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 果你是一支蜡烛,就放出所有的光明;如果你 如果你是一枝蜡烛,就照亮别人;如果你 色;如果你是雄鹰,就搏击长空;如果你 是一只春蚕,就吐出最后一根蚕丝:人人都应 是一条溪流,就灌溉一方土地:有了奉献, 是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让我们共同创 当这样奉献! 才有价值!
修辞训练——比拟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2年春季高考试题)
C.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 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 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的痴迷程度, 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小雪和妹妹长久地站立在海边,写成“焊” 在礁石上,确是拟物写法( “焊” 什么, 拟体不出现)。该句运用拟物,表现了两人 听潮的痴迷程度。
文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 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 比喻使众多教育 睛”。 比喻教育方法 对象成才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修辞训练——比喻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 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 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 度。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 明喻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 远处绵延的燕山褶皱带作了首都的
苍翠的屏障。
借喻 夕阳把胭脂抹了一河,便匆匆地落
了山。 博喻 比起北国的秋来,(南国的秋)正像 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 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修辞格介绍
修辞训练——比喻
青玉案 (宋)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 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 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 1. 词中的“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 一 黄时雨”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请分 三 别从修辞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体 会它的艺术魅力。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的作用 ⑴化平淡为生动 ⑵化深奥为浅显 ⑷化冗长为简洁 ⑶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应注意的几点 ⑴比喻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 ⑵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 ⑶做比喻的事物要常见、易懂 ⑷比喻要力求做到新鲜、生动
修辞训练——比喻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的一句是 A. 我常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青年,还 像那时一样戴着墨色眼镜观察世界。 B. 各种想法在脑子里像火花似地一个 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C. 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 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D.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像小时候那样 ,一味贪玩,好动。
修辞训练——比拟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 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 气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修辞格介绍
3. 借代
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 泛的一种修辞方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 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修辞格介绍
2. 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拟的种类: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 拟人: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 2. 拟物: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 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把人拟作物 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修辞格介绍
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 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修辞格介绍
3. 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的修辞方式。借代的类型: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 特征代本体 : 具体代抽象 :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专名代泛称 :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形象代本体 :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质料代本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高考试题举例 1. 修辞手法的表达运用——2002。要 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 句字数相同)(6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 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四个比喻合理贴切。
修辞训练——比拟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2年春季高考试题)
D. 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 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 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 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 深刻。 后一个“巴金”是指生活中的巴金,前一 个才是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
高考试题举例 1. 修辞手法的表达运用——1998年高考题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 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 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 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 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 天便是立秋。以后便 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 便 便 便 便 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 便 得了!
1. 比喻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 本体同喻体并列 来的都是血。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同喻体同位
这里是花的海洋。
本体修饰喻体
书籍——人类的朋友。 喻体注释本体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 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感觉间 的互相沟通。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 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雪在下,像小夜曲,又像交响乐; (宋 · 秦观《浣溪沙》) 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像二胡奏出的悲怆哀婉的老歌,又像钢琴弹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出的激昂有力的新曲。 作者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才能 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似有 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
2. 比拟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 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 比拟 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比喻 ——比拟
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 汹涌的海水响雷般的咆哮着、怒吼着 ,扑向每一块礁石,然后化为无数的碎琼散玉 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 。 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 婴儿呢。 比拟与比喻的兼格
修辞训练——比拟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