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复习题

合集下载

电子科大军事理论复习题

电子科大军事理论复习题

电子科大军事理论复习题一、选择题1. 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格局出现于()。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参考答案:C2. 主张“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的领导人是:A.叶剑英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参考答案:D3. 早日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通过()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一贯主张。

A.和谈B.协商C.联邦D.和谈,但不放弃战争参考答案:A4. 地面侦察监视是一种()的侦察监视方式。

A.高级B.传统C.常见D.低级参考答案:B5. 毛泽东所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是()的通俗解释。

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歼灭战参考答案:A6. 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所决定。

A.性质B.宗旨C.结构D.条件参考答案:A7. ()是军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A.武装装备B.优良传统C.军事人才D.战斗精神参考答案:C8. ()领域始终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利用得最快最多的一个领域。

A.教育B.通信C.经济D.军事参考答案:D9. 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化”,即:A.武器自动化、机动远程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B.侦察立体化、机动快速化、打击精确化、控制智能化、指挥网络化C.侦察立体化、打击精确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D.侦察适时化、打击隐身化、反应快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参考答案:C10.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决定因素是()。

A.经济实力B.政治实力C.军事实力D.民心向背参考答案:A11. ()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A.武器装备B.人C.科学技术D.资金参考答案:A12. 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是()。

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参考答案:A13. 在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当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的旨在使核武器"过时"的()。

国防教育复习题

国防教育复习题

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当前国际局势:1.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2.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3.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4.全球战略态势转换加快,安全形势依然严峻;5.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1.中国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2.我国与所有邻国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3.我国积极参与和建立多边区域合作机制;(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4.我国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威胁和挑战:1.美国将在较长时期对我国保持现实的综合压力;2.日本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对我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3.北部强大军事压力基本解除,睦邻关系已经建立;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的争议。

北稳、南和、东紧、西动:北稳:北线面临的安全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由于中俄、中蒙睦邻关系在可预见的时间不会发生动摇,因而这一有利环境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南和:南线安全环境处于总体稳定态势。

东紧:东线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而且短期难以有根本性缓解。

西动:西线的安全环境正处于新的变动之中,其总体形势好于东部方向。

坚决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4.问题是中国政,不容别国干涉;5.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章: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专门兵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3.汉至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时期;4.宋至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化时期。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题型:一、判断题(1*15)二、单选(1*15)三、名词解释(2*5)四、简答(5*6)五、论述(10*3)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基本类型(P2)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助联盟型,自主中立型2、国防的主体要素(P2)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防活动的实施者,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

3、国防的目的要素(P2)(1)捍卫国家的主权(2)维护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的安全4、国防的对象要素(P4)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5国防法规的共性鲜明的阶级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6国防法规的个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7、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P19)(1)公民和组织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公民和组织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公民和组织在国防活动中因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利8、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P19)(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接受国家军事订货,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3)公民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4)公民和组织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5)公民和组织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6)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9、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10、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P22)(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5)军事外交成果丰硕,较好的服务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1、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各自的职能总参谋部是全国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情报、训练、军务、动员等业务部门。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提纲——1/2/3/4/8章(LL部分)1.环境管理的里程碑事件a)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别是滥用杀虫剂DDT后果的描写,向人们阐述了海洋、天空、河流、土壤、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b)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分析了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以当时的人口与工业增长发展下去,世界将面临“崩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c)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第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会议。

该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文件,《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d)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①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②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e)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 WCED)。

次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出任该委员会主席,并以“持续发展”为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

f)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给出了如下定义,“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练习题-企业战略管理总复习

练习题-企业战略管理总复习

《企业战略管理》总复习练习题一、单选题1,经济环境不包括( )A经济体制B居民收入水平C人口D物价水平2,驱动行业变革常见的因素有十几种,但关键因素一般不超过()。

A3种B4种C5种D6种3,SWOT中属于内部环境的是( )A “S和O ”B “W 和O”C“O和T " D “S和W ”4,( )不属于企业资源的主要特征的A广泛性B系统性C增值性D动态性5,()也应该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

A客观性B交易性C动态性D可模仿性6,培育、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是()。

A组织领导B方针路线C创新D人才培养7,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是属于()。

A“4Ps”B“4Rs”C“4Cs”D都不是8,关联、反应、关系、回报是属于( )。

A“4Ps”B“4Rs"C“4Cs”D都不是9,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指( ).A本企业某种产品销售量/市场中同类产品销售量×100%B本企业产品投放地区数/全部市场中应销售地区总数×100%C本企业某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行业中最大竞争对手该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00%D,(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100%10,不属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方法是()。

A比较法B层次分析法C内部要素评价矩阵D问卷调查法11,属于企业盈利目标的有()A知名度B市场占有率C可持续发展D每股平均收益率12,属于稳定型战略的是( )A保存实力B集中发展C一体化发展D转变战略13,属于发展型战略的是()A产品和市场不变B多元化发展C撤退D清理14,不属于紧缩型战略具备类型的是( )A转变战略B撤退战略C清理战略D暂停战略15,赊购商品属于()筹资方式的内容.A商业信用B企业债券C股票D内部积累16,以旧换新属于折扣与转让战略其中的()A季节折扣B现金折扣C折扣D功能折扣17,奥尔玛超市经常采用特价品定价的促销技巧是属于心理定价战略的( )种形式。

国际战略环境复习题

国际战略环境复习题

国际战略环境复习题一、选择题1、金砖五国是指哪些国家:( C )。

A)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斯拉夫B)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南朝鲜C)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D)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南非2、美军的亚太战略特点是以(D )为主线构建亚太安全机制A)战略利益B)经济协作C)战略互信D)军事同盟3、中国与(B)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A)7 B)8 C)9 D)114、美日同盟的实质是(C )A)基于美国利益的全面合作B)基于日本利益的全面合作C)基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利用与牵制D)基于共同敌人的相互合作5、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包括(ABCD )A)单极格局B)两极格局C)多级格局D)多元交叉格局6、下列组合属于两极格局体制的是(ABCD )A)冷战时的美国和苏联B)冷战时期及冷战后的印度与巴基斯坦C)一次大战时期的协约国与同盟国D)二战后的华约与北约7、三股势力是指(BCD )A)霸权主义B)民族分裂主义C)宗教极端主义D)恐怖主义8、俄罗斯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目的在于(AD )A)可抗衡美国向中亚地区进行军事渗透。

B)与美国争夺战略石油资源。

C)进攻中东资源丰富地区。

D)对“三股势力”起到威慑作用,为该地区“消除恐怖和极端分子创造条件”。

9、下列选项属于美国围堵中国满月型遏制圈上的国家的是(ABCD )。

A)韩国B)东盟C)印度D)蒙古10、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式的特点包括(ABC )。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B)经济因素的作用在上升C)局部战争相应突出D)民族矛盾激化11、中日间的历史问题包括(AB )。

A)历史教科书问题B)靖国神社问题C)对琉球群岛的历史认同问题D)对台湾的地位问题12、“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个观点是(B )提出来的。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3、下列属于国家战争潜力的是(ABCD )。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题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题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一、判断题1.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外部的环境,简称周边环境B.错误2. 由于国家的疆域基本稳定,所以战略环境基本不具有时代特征B.错误3. 国际秩序和国际机制是战略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A.正确4. 地缘关系是战略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都是次要的B.错误5. 大规模杀伤是现代战场打击的主要手段B.错误6. 假目标和真目标的外形都是非常相似的B.错误7. 假目标只能对付光电探测,无法对付雷达探测B.错误8. 隐身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的隐身武器,例如隐身飞机B.错误9. 随着隐身技术的进步,隐身技术将逐渐取代伪装技术B.错误10. 遥控制导都是无线制导B.错误11. 遥控制导导弹必须接受接受外部指令才能飞向目标A.正确12. 地形匹配中必须使用雷达高度表和气压高度表A.正确13. 地形匹配的精度比景象匹配的精度低A.正确14. 地形匹配中的气压高度表用于测量导弹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B.错误15. 地形匹配中的雷达高度表用于测量导弹到海平面的垂直高度B.错误16. 地形匹配不受气候、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景象匹配在夜间效果不佳A.正确17. 卫星制导的导弹必须在太空发射B.错误18. 卫星制导的导弹不能在白天发射B.错误A.正确20. 遥控制导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方式B.错误21. 巡航导弹一般采用遥控制导B.错误22. 精确制导弹药又称为“灵巧炸弹”,自身无动力装置A.正确23. 军种和兵种是同一概念,都是按照其装备的武器性能不同和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以及活动空间的不同而划分的。

B.错误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主体,它是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的。

B.错误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27年8月1日创建的。

A.正确26. 中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组成的。

B.错误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主要是指陆海空三军。

B.错误28. 我国陆军是以步兵、炮兵和装甲兵为主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战略
2、战略环境
3、国际战略格局
4、周边安全环境
5、综合国力
6、战略目的
二、填空:
1、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是。

2、邓小平针对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的伟大构思,为作出了巨大贡献。

3、战略在不同地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决定因素主要有、和。

4、战略是全局上对军事领域的活动进行的谋划和运筹,把国家的安全利益作为其基本的历史使命,具有、的双重职能。

5、战略具有、对抗性、谋略性、的基本特点。

6、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军事斗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和。

7、所谓的大国,一般是指那些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较强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对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能够施加巨大影响的国家,就是通常所指的那些能够构成的世界主要国家。

8、国际格局的本质是指国际力量的对比关系;国际战略的演变,存在着渐变和突变两种方式。

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决定着这种格局的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变,其演变过程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的发展过程。

9、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0.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减小,其军事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11.国际环境中的三股恶势力是指、、。

三、简答题:
1、构成战略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2、考察国际战略环境需要从那几方面入手?
3、战略环境与战略有何区别?
4、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5、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新的武装冲突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7、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那些不良影响?
8、要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实力需要何条件?
9、世界五大力量对外政策和战略关系的调整,使未来国战略格局呈现什么特征?
10、中国在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中有何重要地位和作用?
11、简述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12、影响祖国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3、当今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大致有哪几种类型?
四、论述题:
1、试述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2、论述我国应如何面对挑战,构建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