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外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

覃桂修等(2004),岳守国(2002),袁昌 覃桂修等(2004),岳守国(2002),袁昌 寰(2002),夏纪梅(2001),丰玉芳等 寰(2002),夏纪梅(2001),丰玉芳等 (2004)等文章主要涉及到任务的界定、任 2004)等文章主要涉及到任务的界定、任 务的类型、任务教学法的定义及优势、任务 的设计原则等方面。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文 章多对任务方法持肯定态度,覃桂修等 (2004)指出了实施任务法所面临的一些困 2004)指出了实施任务法所面临的一些困 境,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UNESCO 的报告《学习, 财富蕴含其中》)。 的报告《 财富蕴含其中》
任务型教学正是以这四大目标为宗旨的。
四、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
确保适当的任务难度水平 每一课有明确的目标 使学生对于完成任务有明确的定位 确保学生在任务型课堂上积极主动 鼓励学生敢于冒险 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主要关注的是意义 提供给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 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能力表现与发展
任务设计的资料来源
电视、广播和录像,新闻和体育报道 报纸、杂志和文学 学术与社交场景
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
PrePre-task 目标 典型技巧 Main task 目标 典型技巧 重构句子、思维,追寻语言, 减轻认知压力 培养语言意识, 培养语言意识,准备、计划 平衡、融合 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选择任务 控制压力
任务型教学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可以自由选择话题、控制 话题的进展,教师只担当辅助者 教师提供的课堂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 学生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中会安排小组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一同协商 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不论学生的表现好坏,教师教会对学生的观点给予 反馈 重复属于学生个人的行为,当学生认为他人的某些 观点有意义时,学生可以重复、记录和模仿。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外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外语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丰富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下面将主要介绍五个主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结构法、情境法、交际法、交际语法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1.结构法:结构法是一种以语言结构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它注重语法的教学和练习,以构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基础为目标。
教学过程通常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语法规则的解释和演练等。
结构法强调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平衡发展,重视语法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应用。
2.情境法:情境法也称为功能法,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
它通过真实的情境和交际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模拟真实情境,提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语言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情境法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真实交流的能力。
3.交际法:交际法强调语言交际的功能,注重真实语境和交流策略的应用。
它关注学生在真实社交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不同交际场景下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的交际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交际技巧和语言流利性。
4.交际语法法:交际语法法是结合了交际法和结构法的一种综合性外语教学法。
它强调语言交际和语法知识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引入一些交际情境,然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
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和实践运用语法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语法水平。
5.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外语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面向真实情境,通过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一系列任务,学生需要在任务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总之,不同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
“3P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3P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一、问题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
教师应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由此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传统教学模式3P模式,即“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师使用这一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3P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其明显的缺点:(1)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忽视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儿童的语言习得是靠在真实语境下的实践体验而进行的,片面的语言结构分析和假设的交际情景并不能激发他们真正的语言学习兴趣和参与的动机。
(2)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低下。
在“3P”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完成的,教师的教学也往往是建立在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上的,所以对于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没有重视,忽视了学习中学生的地位,从而也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学生按部就班学习老师传授的内容,不去考虑其他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求知欲与创造性被抑制;另一种是对教师所教内容不感兴趣,少参与或不参与课堂语言活动,形成后进生。
(3)课堂缺乏真正的交际性。
现实的交际充满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说话人不可能预期对方会说什么,也无法预先准备如何应答。
而在3P课程中,前两个阶段都是受控制的,第三阶段似乎是学生自由发挥,但事实上,学习者很可能会把精力集中在前两个阶段所操练过的语言形式上。
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型教学转换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挑战。
要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必须从任务的定义、任务与活动的区别和任务型教学活动实例中理解任务型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定义和特点所谓“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24 0 ) 10 2
关键 词 : 务 型教 学 法 英பைடு நூலகம்教 学 任
设 计 原 则 课 堂模 式
长期 以来 , 国英 语 教 学 一 直 存 在 “ 时低 效 ” 我 费 的状 况 , 学 生 学 了 十几 年 的英 语 却 不 会 进 行 简 单 的 日常 交 际 。 英 语 界 一 直在 不懈 努 力 , 变 我 国 英语 教 学 现 状 。教 育 部 2 0 年7 制 改 01 月 定 的 《 语 课 程 标 准 》 确 提 出 “ 导 任 务 型 的 教 学 模 式 ” 要 英 明 倡 , 求 “ 师 应 该 避 免 单 纯 传 授 语 言 知 识 的 教 学 方 法 ,尽 量 采 用 教 ‘ 务型 ’ 任 的教 学 途 径 ” (0 1 1但 尽 管 近年 来 在 教 育 部 部 署 。 20 :) 下 .我 国 中 小 学 广 泛 采 用 了任 务 型 教 学 法 培 养 学 生 语 言 交 际 能力 ,许 多 语 言 学 家 和 中小 学 教 师 也对 任 务 型 教 学 做 了大 量 的 理 论 研 究 并 辅 以实 验 论 证 , 实 际 上 , 体 而 言 , 学 效 果 但 总 教 并不 是 很 明 显 , 键 在 于 对 任 务 型 教 学 理 解 意义 上 存 在 偏 差 , 关 因 此 . 清 任 务 型 教 学 的概 念 . 解 教 学 任 务 设 计 的 原 则 , 弄 理 熟 练 掌 握 任 务 型 教 学 的 课 堂 模 式 就 成 为 了 提 高 中小 学 英 语 教 学 质量的关键所在 。 任 务型 教 学 的概 念 所 谓 任 务 型 教 学 ( a k b s da p oc ) 建 立 在 第 二 语 T s — ae p ra h 是 言习得研究 基础 上的一个具有 重要影 响的语 言教学模 式 , 是 2 世 纪8 年 代 以 来 西 方 英 语 教 育 的 最 新 发 展 成 果 。 模 式 “ 0 0 该 是 在第二语 言习得研 究启示下提 出的外语 学习途 径”何 安平 , ( 2 0 1 7 是 “交 际 法 ”( o 0 2:0 ), cmmu iaiea po c 的 最 新 发 nc t p ra h) v 展 , 以具 体 的 任 务 为 学 习 动 力 和 动 机 , 它 以完 成 任 务 的 过 程 为
任务型教学法解析

Design: Syllabus
传统大纲 功能 主题 能力 语言结构 语篇类型 词汇目标 听、说、读、写
20
Design: Syllabus
Nanan对任务的分类:
(1)真实性的交际任务 观点: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 学习、工作等任务。
(2)教学型的交际任务 观点: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
11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Krashen: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Swain: 研究表明,在加拿大沉浸式语言教学中的某些学生,多年之后, 其语言能力仍然落后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所以不仅要有足够的输入, 还应该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出”。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 应分小组或结对完成各种任务。通过这种小组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 得以成倍地增长。 其他观点:“意义的交流”,把它作为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必要基础。 “意义的交流”把学习者的注意力聚焦于表达,因此可被看成是语言 习得的刺激因素。
要求:安排多种任务帮助学生意识到目的语的特征 26
任务改编者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困难 任务完成过程中如何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 任务的真实性、可操作性 任务完成后以何种方式呈现结果最具直观性和展示性
27
Design: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 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其优点是:1.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引言: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配合好新教材的使用,我们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从初一开始,希望赋予英语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并带来生机和活力。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提出来的,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它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
该模式是2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状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
具体地说,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合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在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
简单地说,任务型教学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的理性思考

上世 纪9 年 代 逐 步成 熟 。 ( alD v s a d 行概 括或评述 , 0 P u ai n e 教师 的角 色从 传统 的知识 权威 生为 中心的三个要素。
任 务型教 2 0 :4)
二 、 务 型教 学 法 的 实 施 要 求 任
精神 ; ②要让学 生有多种机 会在不 同的情 境下 去应用 他们所学 的知 识 ( 将知 识 “ 化”) ③ 外 ;
t 师的要 求。任 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师 当 要 让学 生能根 据 自身行 的反馈信 息来 形成 教
3 材的编排要 求。任务型教 学法 自19 . 教 98 相继 出现了不少 的问 4) 1 根据任 务的相似程度将其 分为 “ 实世界 具有 评判 性 的认 知能 力 以及 自我建构 知识 和 年在我 国开始 实验 以来 , 真 的任务”和 “ 教学任务 ”。纽南 ( u a ,9 9 理解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 题 ,其 中最 突 出的 问题 应该是 教材 的编排 问 N nn18 :
《 新课程 》
20年9 5 09 月2 日
夕 教 中务 教法 用 理 , 卜 学 1 型 学 运 白 I= 语 壬 勺l1 生考 I = 1
◎河南商丘科技 职业学院 余 洛
任务 型教学法是外语教 学界提出的 “ 过程 实际 的教 学活动 , 如小组讨论 、 两人对话 、 分组 匮乏 的 。
1 5)给任务下 的定 义 : 一项 要求学 习者用 目 促进者 和引导者 ,应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 引 题 , 即如何平衡任务 的复杂度与 任务 的排 序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外语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育的薄弱环节。
通过分析现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特点,不难发现任务型外语教学是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任务型外语教学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是一组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有独特的群体特征和专业学习特点。
由于自身和外在的种种因素,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英语教育的边缘和弱势。
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英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学生想学好,教师想教好,艺术类的英语教学应采取什么策略,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及问题对象的特点。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文化课素质普遍较低,英语水平薄弱,英语学习动机单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
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反应迟钝,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气氛不活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适合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
美感。
这个群体的普遍特点是表现欲强、联想丰富、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模仿力强、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直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等。
但是他们往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思想上比较自由散漫,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
这些特点使得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厌倦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渴望表现自己,喜欢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
要解决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找的适合他们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势。
国外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比较多,但主要集中于中学。
国内对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中小学,而对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较少,对艺术类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三、任务型外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英文是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从这个英语术语看,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有人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
四、任务型教学原则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
1.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对任务型教学来说,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学会的语言进行交际,而互动性能够促进语言自动生成。
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学习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理解上,而不是语法和其他语言形式上。
这有利于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引进真实文本原则
真实文本使学习者直接接触目的语文化,能促进学习者以与母语者交流的方式使用新习得的语言,参与有意义的交际,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
语境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习得的语言是动态的,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和参与意识。
3.过程性原则
语言规则是程序性知识,学用结合才能很好地掌握。
任务型外语教学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过程上来,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并使用这些语言点。
同时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这些活动任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这一特点有利于解决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上课自由散漫,漫无目的的问题。
4.重视学习者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原则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个人体验,建立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学习者新习得的信息丰富或调整原
有的认知结构。
这一理念允许学生犯语言错误,认为这种错误有积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任务结果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5.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注意到传统语言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紧密联系的重要意义是缩小课堂和社会的距离,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本文分析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继红.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特征与外语认同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
[2]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大学文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