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阅读理解
新教材202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阅读理解第二部分怎样准解题第二讲推理判断题__于文有据不枉断

技法4 文章出处类——根据文章体裁和内容推出处
arguments and reasoning resulted in a global reduction in error.
Although the studies led by Navajas have limitations and many questions remain,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group discussion and decision-
【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
清迷点·扫盲点
练重点·练难点
清迷点·扫盲点
一、推理判断题解题技巧要掌握
技法1 推断隐含意义类——逻辑分析得结论 知答题方略 一“抓”一“整”找“依据”,巧做推断隐含题 1.抓住特定信息进行逆向或正向推理:要善于抓住某一段话中的关键 信息,即用某些关键词或短语去分析、推理、判断,利用逆向思维或 正面推理。 2.整合全文(段)信息进行推断:有时需要在弄懂全文(段)意思的基础上, 整合与题目相关的有用信息,综合起来去推理判断,确定最佳结论。 3.以事实为依据:推断一定要以文章所提供的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 想象,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推断。
group members actually did in their discussion. Did they tend to go with
those most confident about their estimates? Did they follow those least willing to change their minds? This happened somet the dominant response. Most frequently,the groups reported that they “shared arguments and reasoned together.” Somehow , these
2025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讲解课件:专题二 文学性文本阅读之全真模拟

二、(2024届江苏南京六校联合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误会 柳青 那是落雪季节。我在一次考察旅行中,到了一个乡镇,是在后方,当我在八路军兵站医 院和那里的政治委员谈毕话,已是黄昏。天气很冷,我想吃一点东西,就跑到一家小饭 铺里。 在那里,我和他初次相遇。 他年约二十四五岁,瘦长的脸上长着一张长嘴巴,不单嘴巴长,而且似乎很多嘴,能同各 种的人谈各样的话,看他那憔悴的容颜,一身灰布棉军衣整齐的样子,我想他可能是兵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开头的环境描写用语简练,在刻画自然环境寒冷黑暗的同时,又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奠定文章的情绪基调。 B.解放军与反动派的冲突集中到“我爷爷”身上,构成了“我爷爷”的内心冲突的基 础,富有张力,引人入胜。 C.把解放青沙城的大事聚焦于客栈,以小写大,与《百合花》中通过“新媳妇”的言行 刻画小通讯员形象的手法类似。 D.小说正文结尾留有空白,文末又用补记的形式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既与前文相 互印证,又突出了主题。
人。” “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 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 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 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 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 由得害怕。 “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 “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竖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 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 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 一场针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 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 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 雄;现在,我是……” 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 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 (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7期,有删改)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第3节 考点3 词义猜测题-2023年新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冲刺

句意理解题——“意义吻合”法
典例片段 (2022·山西省高考一模) (第四段)By 1982, he had owned six chemist's shops, when Bhikhu, a then financial analyst, joined him, adding some “financial discipline” to his company. Vijay says: “I simply couldn't have done it without him.” As he puts it, “Brought up under one roof, we understand one another from A to Z.”
Since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began, at least 15 wells have been restored in the city of Delhi. The cost will be around $60,000, but by doing so, the water supply for the city could reach an additional 33,000 gallons. Rajkumar Sharma, a local citizen, said, “I was elated at the reuse of the stepwells. The stepwell in our village was the only source of water. With time, it had dried up and changed into a place for rubbish. We now have access to clean water for drinking and other purposes.”
第1部分专题1七年级上册第1篇咏雪

第1篇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毕节考试说明:考试内容为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借助平 时的积累,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原文鉴赏
原文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集会,和他子侄辈 公盐大欣 空 笑然中乐谢曰差。太:可即傅拟公“寒。大白雪兄”雪日无纷兄内奕纭女集女何曰,,所:与左似“儿将?女未军”讲若王论兄柳凝文子絮之义胡因妻。儿风也俄曰起。而:。雪“”骤撒公,的“谢哥傅人纷朗的大讲纭说女笑授扬:儿起诗扬“说来文的在:。。白空“她不雪中就不久像撒是如,什盐谢比雪么差安作下呢不大柳得?多哥絮大可谢”凭了以无这借,相奕时着太比的他风傅。女哥飞高儿哥舞”兴谢的。谢地道长”安说韫子太大:,
示例二:“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 感觉,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 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 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 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不好。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知识梳理
一、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 儿子和女儿
二、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欣然: 高兴的样子
(3)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像什么
拓展探究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 么? 【答案】示例一:“撒盐”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 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 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第1节 考点1 细节理解题-2023年新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冲刺

5.__e_l_d_e_rl_y___ people=old people=__t_h_e_e_l_d_e_rl_y__=senior citizens 老人 6.___s_p_e_e_d_u_p____=increase speed=quicken up=___a_c_c_el_e_r_at_e___ speed 加速
3.be ___a_b_s_o_r_b_e_d_i_n_=be lost in=be _____b_u_ri_e_d_i_n___=be devoted to= be dedicated to=be ___c_o_m_m__it_te_d__to___ 专心致志于……
4 . be interested in = be keen on = have a great passion for = show enthusiasm to 对……感兴趣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as also inspired by an anecdote told by Hemingway's Cuban friend Carlos Gutierrez. In 1936, Hemingway wrote in a magazine ... about an old fisherman who caught a great marlin alone.
6.solve the problem=settle the problem=___d_e_al__w_i_th___ the problem= approach the problem=address the problem=___c_o_p_e__w_i_th____ the problem= do with the problem=tackle the problem 解决问题
2018版高考英语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非谓语动词 含解析

第二讲非谓语动词(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1.(2017·江苏高考卷)Many Chinese brands,________ their reputations over centuries,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from the modern market.A.having developed B.being developedC.developed D.developingA[考查非谓语动词。
句意:很多中国品牌历经几个世纪树立了声誉,它们正面临着当代市场带来的新挑战。
本句的主语“Many Chinese brands”与动词“develop”之间是主动关系,因此用现在分词,又根据句中的时间状语“over centuries”可知,此处应该使用现在分词的完成式。
故答案为A。
] 2.(2016·江苏高考卷)In art criticism,you must assume the artist has a secret message ________ within the work.A.to hide B.hiddenC.hiding D.being hiddenB[考查非谓语动词。
句意:在艺术评论中,你必须假设艺术家在作品中隐藏了一个秘密信息。
句中message与hide是逻辑上的被动关系,故用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
]3.(2015·江苏高考卷)Much time ________ sitting at a desk,office workers are generally troubled by health problems.A.being spent B.having spentC.spent D.spendingC[考查非谓语动词。
句意:因为坐办公室的时间太长,所以工作人员一般都受健康问题的困扰。
句首用独立主格结构在句中作状语,表示原因。
通用版2024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第一板块阅读理解之题型篇专题一第一讲细节理解题_定位信息巧比对讲义

专题一阅读理解[全国卷3年考情分析]题型与题量卷别细微环节理解题推理推断题主旨大意题词义揣测题考情分析从统计表可以看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设置以细微环节理解题和推理推断题为主,兼顾主旨大意题和词义揣测题。
细微环节理解题相对简洁,而其他三种题型相对较难。
在近两年的考查趋向上,细微环节理解题的答案更加隐藏,叙述含蓄,干脆信息题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事实细微环节题加入很多推理、推断、归纳等元素;推理推断题的难度会适当加大。
本专题将对这四种题型进行递进式的指导。
2024 卷Ⅰ7 5 2 1 卷Ⅱ9 3 2 1 卷Ⅲ9 3 2 12024 卷Ⅰ7 6 1 1 卷Ⅱ 5 6 2 2 卷Ⅲ 6 6 2 12024 卷Ⅰ10 3 1 1卷Ⅱ7 5 1 2卷Ⅲ8 4 1 2第一讲细微环节理解题——定位信息巧比对细微环节理解题在英语高考阅读理解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而且此类题型相对比较简洁,只须要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回到原文定位信息区间,稍加比对,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因此,对于这类题目要力求读得快、找得准、答得对,力争不丢分,保住基本分才能得高分。
但有些细微环节理解题由于命题人有意设置障碍,把有用信息分散在文章不同位置,有时又有转折、否定等,因此有些题目须要细致地思索、对比、计算、对上下文关键信息把握和分析。
尽管细微环节理解题相对简洁,但不行掉以轻心。
细微环节理解题常见的考查题型有:干脆信息题、间接信息题、概括细微环节理解题和正误推断题。
一、题型特点要知晓(一)细微环节理解题常见设问方式1.特别疑问句形式。
以when, where, what, which, who, how much/many等疑问词引出的问题。
2.推断是非形式。
含有TRUE/FALSE, NOT true或EXCEPT等的推断是非的问题。
此时要留意题干中是否含有否定词,如not, never等。
3.以“According to ...”开头的提问形式。
6.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篇 《论语》十二章(统编教材七上第11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7.第五章中孔子认为“学”与“思”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 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则终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所以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译文: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 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理解:表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4.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理解:这则语录是孔子的自我表白,讲他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 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追求 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答案】 1.译文: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理解:在孔子眼中,修身与别人的知不知没有关系。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 修养的人的心境。“人不知而不愠”,已经进入了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这只有君子才能 做到啊。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 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理解:此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自我反省就是把外在的道德约 束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①,敏②以求之者也。”(《述而》) 注:①古:古代。②敏:勤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方法运用] Step 1:定位信息 根据题干的关键词hunter-gatherer定位 到文章第一段。
Step 2:字面理解 根据此段中的Some language experts
believe that 10,000 years ago, when the world had just five to ten
返回目录
(3)议论文——目的是阐述论点(to argue/persuade),一般结构 为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写作意图通常隐含于最后一 部分。
(4)科普、文化类说明文——目的大多是介绍知识(to inform)。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考题验证] (2018·全国卷Ⅰ,阅读B节选) The eight-part series(系列节目), Save Money: Good Food, follows in the footsteps of ITV's Save Money: Good Health, which gave viewers advice on how to get value from the vast range of health products on the market.
返回目录
[题型特点]
题型1 细节推断类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What does the text suggest people do about....? ·What is the....probably about? ·How should we do about....? ·What is special about....?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解读,一般有三类: 1.题干中含有表示推测的实义动词infer(推断), imply(暗示), suggest(暗示), conclude(推断出,得出结论)等。 2.题干中含有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can, could, should等), 或者表示可能性的词(probably, most likely等)。 3.题干中没有明确的表示推测的词语,但解题时需要针对 某些细节推断其隐含意思。
million people, they spoke perhaps 12,000 languages between them 可知,一些语言专家认为,一万年前,当世界上只有500万到1 000万人时,他们之间说大约12 000种语言。
Step 3:深层推断 根据字面意思可推断,采猎文明时期语 言很多,故选B项。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26.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do in Paragraph 4? A.Summarize the previous paragraphs. B.Provide some advice for the readers. C.Add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D.Introduce a new topic for discussion.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题型4 文章出处或读者对象类 [题型特点]
几乎所有类型的文章都可能涉及对文章出处、类别或读者 对象的考查。文章出处类推断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常识,能 够根据文章的体裁和题材来判定文章的出处和类别。读者对象 类推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文中的措辞推断文章针对的 读者。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正确选项特征
干扰选项特征
1.“立足原文,只推一步”, 1.选项的内容是原文信息的简
即根据原文内容,一步即可推 单重复。
得正确答案。
2.选项的内容虽在文中提
2.选项中一般不会出现表示绝 到,但片面或不完整。
对概念的表述,如only, never, 3.选项的内容符合常识,原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某处细节的写作目的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last part of the text?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do in....? ·The writer uses....in the first paragraph to ________. ·The writer uses the example of....to ________.
all, absolutely等;会用一些相 文中却没有涉及。
对 留 有 余 地 的 表 述 , 如 often, 4.原文中作者只是客观地陈
sometimes, some, may, can, 述事实,并未作出评论,干扰
possibly, probably等。
项内容加入了主观臆断。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2) 表 示 中 立 : indifferent( 不 感 兴 趣 的 , 漠 不 关 心 的 ) ; 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objective(客观的);neutral(中立的); not mentioned(未提及的)。
(3)表示反对或怀疑:disgusted(厌恶的);critical(批评的); negative(否定的,消极的);disappointed(失望的);doubtful(怀 疑的);ambiguous(模棱两可的)。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态度类
此类题考查考生能否准确判断文章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人 或事物所持的观点或态度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关注反映人物 观点态度的细节描写,以此作为前提进行推理,切忌用自己的 观点或态度代替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观点或态度。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解题策略] 根据文章体裁推断写作意图:(1)故事类记叙文——目的通常 是讲述道理(to tell),一般会在首段或尾段出现高度概括的总结 性语言。 (2) 广 告 类 应 用 文 —— 目 的 一 般 是 推 销 产 品 或 服 务 (to advertise)。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考题验证] (2018·全国卷Ⅲ,阅读C节选) The study of tradition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actice. Otherwise, the recreation of traditions would be artificial and empty, he said.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方法运用] Step 1:定位信息 根据题干信息定位到文章第四段。 Step 2:字面理解 第四段介绍到Save Money:Good Food 这一节目仿照了Save Money:Good Health,后者为观众提供关 于如何从市场上的大量健康产品中获取价值的建议。 Step 3:深层推断 本题考生要从介绍Save Money: Good Food的由来推断,本段是介绍这个节目的背景,故选C项。
(4)某些过渡词(however, but, on the contrary, what's more等)后 面的内容一般能反映观点或态度。
(5)结合平时所积累的有关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等背景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断。
2.牢记常见的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 (1)表示支持或肯定:positive(积极乐观的);supportive(支持 的);optimistic(乐观的);humorous(幽默的);enthusiastic(热情 的);pleasant(愉快的)。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方法运用] Step 1:定位 根据题干关键词Chinese traditions, Wang定位 到文章最后一段。 Step 2:研读 找出关键信息。根据第一句中的be combined with practice和第二句中the recreation of traditions可知,王澍认 为应该结合实践对传统进行再创新,故选D项。
第一部分 题型专题突破
专题一 阅读理解
第二讲 推理判断题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讲方法 · 突破难点
推理判断题考查考生根据原文字面意思推测其隐含意思(作 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等)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通常占阅读理解 总题数的20%~35%,仅次于细节理解题。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28.What can we infer about languages in hunter-gatherer
times? A.They developed very fast. B.They were large in number. C.They had similar patterns. D.They were closely connected.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解题策略]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英语
返回目录
[考题验证] (2018·全国卷Ⅰ,阅读C节选) Languages have been coming and go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ut in recent times there has been less coming and a lot more going.When the world was still populated by hunter-gatherers, small, tightly knit(联系) groups developed their own patterns of speech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Some language experts believe that 10,000 years ago, when the world had just five to ten million people, they spoke perhaps 12,000 languages between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