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因
林徽因作品

林徽因作品:1、《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
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性强。
诗歌尤多,其诗作融人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
2、《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
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
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3、《莲灯》《莲灯》是现代诗人林徽因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发表于翌年3月《新月》杂志。
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认识,表达了虽然个体渺小,但也要发光发热,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的情感。
全诗以比喻象征贯穿,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精致,读起来既带着淡淡的忧伤,又有着希望,哲思隽永。
4、《山中一个夏夜》《山中一个夏夜》是2001年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徽因。
本书主要收录作者的全部诗歌作品,十馀篇散文,包括书信,以及文学性较强的《平郊建筑杂录》等。
她的诗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炽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5、《笑》《笑》是现代诗人林徽因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此诗通篇描绘的是一个少女高雅纯洁的笑,诗中用诸多女性的意象展现了笑的美好,在露珠与花影间,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轻歌和柔波中,纯粹的美丽尽现眼前。
全诗形象鲜明,用多彩的笔触从各角度刻画神态,虚实博喻,文字灵动,令人叹服。
林微因精品诗句

林微因精品诗句
林徽因,那可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啊!她的诗句,就如同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星辰,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比如那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难道不是对美好的极致描绘吗?这就好像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带着花朵的芬芳和阳光的温暖,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吗?
还有“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这不就像是一只灵动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轻盈而又迷人吗?
她的诗句就像一杯醇香的美酒,越品越有味。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这难道不像是在我们心灵深处种下的花朵,时不时绽放出情感的芬芳吗?
在林徽因的诗里,能感受到她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不就跟我们在美好的风景中,情不自禁地想要欢呼雀跃是一样的吗?
我觉得林徽因的诗句之所以精品,就是因为她能把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用如此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了就忘不了。
1935年出自《林微因传》原文

1935年出自《林微因传》原文《林微因传》是一部描写林微因生平的传记作品,于1935年出版。
林微因,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林微因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就懂得了勤奋和节俭的重要性。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在学校里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被老师和同学们所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微因进入了一所著名大学,这是他实现自己梦想的重要一步。
在大学期间,他专注于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科学和创新方面,他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理论和观点。
林微因的成就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
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
他在社区建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为贫困人士提供经济援助和教育支持。
他还积极参与环保运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林微因还是一位优秀的演讲家和作家。
他通过发表演讲和撰写书籍,向人们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演讲和著作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思路,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然而,林微因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从不气馁。
相反,他总是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的坚持和毅力使他成功地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林微因的影响下,许多人受到了启发,并开始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追求梦想,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的一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鼓舞人心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力量。
通过《林微因传》,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取得卓越的成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总结起来,林微因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林微因诗歌集

林微因诗歌集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福州闽侯人(今福州市),英文名phyllis。
"徽音"二字出自《诗经》的小雅,意思是美好的声誉。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人们都说她是旷世才女,是美貌与智慧的结合。
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1.情愿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2.《一首桃花》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凝露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
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3.《二小楼》张大爹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
矮墙上长点草,也结过瓜,破石子路在楼前,无人种花,是老坛子,瓦罐,大小的相伴; 尘垢列出许多风趣的零乱。
但张大爹走过,不吟咏它好;大爹自己(上年纪了)不相信古老。
他拐着杖常到隔壁沽酒,宁愿过桥,土堤去看新柳!。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
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
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
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民国文人评传之林徽因

生平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 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 考察建筑。 •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 达15年与疾病(肺结核)的 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 年仅51岁。
气质美女初长成
• 林微因生于有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的时代,她 的母亲处于尴尬地位,过着孤苦生活,但她用爱 对待着每一个人。
奈良美景
• 为了保护梁思成的文稿,包括《营造法式》的稿子,林洙 将它们交给了保姆李阿姨--一位出身贫农的善良老人,最 后使这些珍贵的稿子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林洙说“梁先 生说北京城是封建社会的博物馆,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政 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情况,现在已经没有以前的味 道了。” • 半个多世纪前,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了著名的“梁陈方案 ”,主张“从整体上对老北京进行保护”。然而方案没有 被采纳。 • 半个多世纪后,当北京城里许多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已经在 推土机前灰飞烟灭,当人们为出行和堵车问题怨声载道时 ,当初的保护主张再次被提起,被热议。
1924年留学美国
气质美女初长成
• 不服输性格、踏实刻苦的态度和她自身的学习天 分,得到了朋友和导师的喜爱和认同,建筑系系 主任、法国著名建筑师克雷将毕生所学传授她。
• 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的努力,她提前一年获得美 术学士学位,暑假投身于戏剧,进入耶鲁大学戏 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她设计时能身临其 境地感受到舞台上的戏剧空间,视觉效果,场景 的变换,演员的调度,加上建筑设计和绘画方面 的高超技术,在学院,她成了一名特殊的设计者 。
气质美女初长成
• 少女时期,博学开明的父 亲和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为 她打开了一扇通往英国古 典文学知识宝库的大门。 性格相似,浪漫潇洒,率 真幽默的两人结下了不解 缘。徐志摩送予的大量诗 歌诗集,助她开始踏上了 文学的道路。
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

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林徽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充满了女性独特的柔情和温婉,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感动。
下面是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锁銮亭·题赞》: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摇篮曲》:嗟来之眇,长沟水迢,孤舟欲过留不住,旧时船子听我哭,满头白发对清波。
三、《江南曲》:塞雁高飞莫数,离人重上空碧;蝴蝶纷飞何处,凭梦再寻三味。
四、《飞燕回》:绿魄凝神秀眼似莲,金钗斜挂反照前川;乍来人迹生疑难,非似马蹄声动远山。
五、《梦江南·卧看花开春胜旧时》:绿杨新妆为谁改,黄莺旧几声催;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六、《浪淘沙·北戴河》:海日无光天骄悬,铁网珊瑚水云间;洗尽铅华不须惜,时来风送香莲寒。
七、《浣溪沙·一去二三里》:荒烟漫草的年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九、《浣溪沙·庶几》:庶几无人知,愁肠在万重;云横秦岭家何在,雨沾杏花香欲终。
十、《乌夜啼·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林微因经典语录

林微因经典语录林徽因,原名林徽音。
福建闽县(福建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林微因(1)1有些事情在劫难逃。
2 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3 我微笑。
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4 我相信我爱你。
依然。
始终。
永远。
5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
只是爱你。
6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
需要找一个人来爱。
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7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
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
8 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
她只是寂寞。
9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10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和任何人无关。
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11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2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13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14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15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16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的幻觉。
17 我大概是一只鸟。
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
所以一直在飞。
18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
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19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20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林微因经典语录(2)21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22 我大概是一只鸟。
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
所以一直在飞。
23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
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24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25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26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27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乾:萧乾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记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
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
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
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
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这是1933年1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萧乾做客林徽因家中吃茶时发表的感慨,同时,这也是林徽因一生做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张幼仪: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
文洁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
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
(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费正清: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
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这一点也可以从林徽因在文学沙龙上的高谈阔论得到印证。
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就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
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著她转”。
(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李健吾: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
这样的林徽因,在朋友间引起的,又是另外一种评说,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因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
其后,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李健吾:《林徽因》)
陈从周: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
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牌楼今日早已随著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陈学勇: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国妇女先觉者)中很特别的一个。
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
品质。
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
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
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陈学勇:《莲灯诗梦:林徽因》)
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
--李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