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研究及应用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拱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力坝,具有结构简单、耐久性好等优点。
然而,由于水坝温度变化导致的拱坝混凝土热胀冷缩、温度变形等问题,容易导致裂缝出现,对坝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温控防裂是混凝土拱坝设计和维护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特性,并设计有效的温控防裂方法,提高混凝土拱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1.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材料性能测试:采用高碾压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块,测定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指标。
2.拱坝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特性研究:采用温度控制设备对混凝土拱坝进行冷却和加热,记录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变形,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拱坝温度变化下的温度变形特性研究:利用测振仪和光纤光栅仪等设备对拱坝进行振动测试和形变测试,分析温度变形特性。
4.温控防裂方法设计:基于混凝土拱坝的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特性,设计合理的温控防裂方法,以提高拱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预期成果1.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材料性能测试数据。
2.拱坝温度变化下热胀冷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特性研究数据。
3.温控防裂方法设计方案。
4.论文和研究报告。
五、研究方法1.混凝土试块的制备、性能测试,在标准研究设备中进行。
2.拱坝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特性测定和温度变形特性测定,采用商用温度控制设备和测试设备进行。
3.温控防裂方法设计,分析和总结文献,利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
六、研究难点1.如何准确测试混凝土拱坝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和温度变形程度。
2.如何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工况的温控防裂方法。
七、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温度变化下的特性,设计有效的温控防裂方法,为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和维护提供理论参考和实用技术。
贵阳院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与实践综述

贵阳院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与实践综述崔进;罗洪波;陈毅峰;居浩【摘要】从1994年我国建成首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普定拱坝至今,贵阳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经验,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坝高从中坝发展至高坝,从贵州至西南、西北、东南等地区,乃至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总结了贵阳院承担设计的10余座碾压混凝土拱坝在结构布置、体形、碾压混凝土材料、分缝与温控防裂、材料分区等方面设计、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8(044)007【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贵阳院【作者】崔进;罗洪波;陈毅峰;居浩【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42.41 概况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从技术引进、消化开始,坚持不断创新,至今我国已建成碾压混凝土坝几百座。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贵阳院”)承担设计的普定水电站工程挡水建筑物首次采用碾压混凝土拱坝,并开展了“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课题,于1994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高75 m),开创了我国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先河。
“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于1996年获“全国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新技术研究”获得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通过总结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各研究单位在国家“九五”期间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向100 m级、150 m 级推进。
大花水碾压混凝土高薄拱坝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中 图分类 号 :V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2 0 4 — 3
一
、
概 述
区 . 址 两 岸 山 壁 陡 峭 , 坝 肩 开 挖 坝 两 面 坡 度 达 6 . 。7 .0 , 凝 土 入 仓 82 ~ 04 。 混 0 布置难 度 很大 。
维普资讯
典 型 篇
2 0 2 中 国水 利 0 7.1
大花 水碾 压 混 凝 土 高薄 拱坝 快 速施 工技 术研 究
王 杰 ,卢 大 文 ,周 达 康
( 国 水 利 水 电 第 八 工 程 局 ,4 0 0 , 沙 ) 中 10 7 长
摘 要 :大花水 水 电站是 目前 国内在 建的 最 高碾 压 混凝 土双 曲薄 拱 坝。 由于 电站 坝 址 河床狭 窄 , 两岸 山坡 陡峭 ,
Da a g kn Ab t a t Da u s u Hy r p we S a i n s h h g e t o b e- u v t r RCC r h a sr c : h ah i d o o r t t i t e ih s d u l c r a u e o a c d m u d r o s r ci n n n e c n tu to i C i a Du t n r o fv r e a d t e mo n a n l p . n a c s r a i hn . e o a r w i e b d n se p u t i so e o c e s o d s u l o h d m — ie T e b i t t e a t st , h t dt n l r i o a me h d f sn v h c e n v c u a i t o o u i g e i l a d a u m e e h n t n f r o c e e r n p r t n s p i z d i c l p a t r k o c n r t ta s o t i i o tmie sn e u a o v ria p a i g a n t e e l e b h it F s - p e b l o v y r wa a p i d n o i o tl r n p ra in e t l l c n c n o b r a i d y o s , a t s e d e t c z c n e e s p le i h rz n a t s o t a t o a d t e - i e or p e r d c n wa u e f r e i a t n p r t n n t e so e I e p u g a i g h n se l p p f s e d- e u i g s s d o v r c l r s o a i i se p l p . t t a t o h l s p r d n t e s e d o o sr c i n a d c s e u t n p e f c n t t n o t r d c i ,A r c r f c n i u u rs f 3 . m o c e e p u n n a mo t s u o o e o d o o t o s i e o 35 n c n r t o r g i n h wa i c e t d rae . Ke y wo d :RCC;h g - h n a c a rs ih t i r h d m;f s o sr c in atcnt t u o
碾压混凝土坝应用的关键问题及前景展望

Ke wo d : r l r c mp ce o c ee d m ; mi p o o t n; s e a e p e e t n d s n; i ci e y r s o l o a t d c n r t a e x rp r o i e p g r v ni e i o g nl d n
火山灰 ( 般用粉煤灰 ) 一 以代 替 部 分 水 泥用 量 ,然
后用 高频振动碾 ,通仓薄层振压密实 ,达到简化
工艺 ,快 速 施 工 ,节 约水 泥 ,降低 造 价 的 目的 。
碾 压 混 凝 土 拱 坝 既 有 常 态 混 凝 土 拱 坝 具 有 的 超 载 能力 大 、工 程 量 少 的 特点 ,又具 有 水 泥 用 量
总 第7 期 第4 5 期
2 1年4 0 1 月
中 国水 能 及 电 气化
CHI NA ATER W P0W ER & EI CTRI CATI 正 FI ON
TOTEL .5 No7 Apr,2 1 . 01
碾压 混凝 土 坝应 用 的关键 问题 及 前 景展 望
朱金华
ly rp v me tme h d a e a e n to
中图分 类号 :T 6 22 V 4.
文 献标识 码 :C
文章编 号 :1 7 — 2 1 2 1 )4 0 4 — 5 6 3 8 4 (0 0 — 0 8 0 1
1 前 言
碾 压 混 凝 土 筑 坝 .是 七 十年 代 以来 国 际上 新
( 南方 电 网调 峰 调 频发 电公 司海 南抽 水 蓄 能 项 目部 ,海 口 5 0 0 ) 7 1 5
摘
要 :我 国碾 压 混凝 土坝 经过 3 0多年 的技 术 改进 ,无论 在规模 、速度 和 质量 上 ,碾 压混 凝 土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实践探析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实践探析作者:张建林曹海燕庞瑞萍黄银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4期摘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纷纷上马,随着我国各项科研工作的深入、设计理论的完善、施工方法的改进,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实践,以供探讨。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实践探析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概述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筑坝技术。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采用超干硬性混凝土和碾压方法来修建混凝土坝,与常规混凝土筑坝方式相比,水泥用量少,相应的水化热少、温升小、温控简化,我国常用不等待浇注块表面散热的连续快速施工,大大加快混凝土坝建造速度。
用大仓面碾压代替插入式震捣,大大简化震实工艺和仓面准备工作量。
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于1986年6月建成了坑口碾压混凝土试验坝。
在此之后的20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都有大量的创新与突破。
科技工作者坚持走“科研依托工程,工程促进科研”的创新道路,极大地增强了引进、消化、吸收、提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上坝强度高、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坝型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优点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干硬性混合料,无塌落度,施工方法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压压实。
与常规混凝土相比,无论在材料消耗、施工效率,还是其本身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施工速度快碾压混凝土可全断面上升,其上升速度可达到15~25米/月。
因此,比常态混凝土坝的工期可缩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二)坝体结构简单而经济由于碾压混凝土取消了纵缝和灌浆系统,不需要一期冷却和二期冷却,同时,横缝可达到30~80米一条。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施工技术已成为水利工程大坝首选坝型技术之一,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指出了当前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建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技术要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干硬性混凝土建造水利大坝的重要施工工艺之一,振动碾压施工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它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大的缩短了水利大坝的建设工期,科学合理的简化了施工的工序,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大坝的投入资金,这种技术打破了原来传统的混凝土水利大坝的浇筑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大坝普遍采用的坝型之一。
因此加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分析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得到所有水利工程人员的重视。
1、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1.1性能方面具有优越性。
碾压混凝土(RCC)作为一种干硬性混合料,无塌落度,施工方法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压压实。
与常规混凝土相比,无论在材料消耗、施工效率,还是其本身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1.2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
RCC可全断面上升,其上升速度可达到15~25m/月。
因此,比常态混凝土坝的工期可缩短l/3~l/2。
1.3坝体结构简单而经济。
由于RCC取消了纵缝和灌浆系统,不需要一期冷却和二期冷却,同时,横缝可达到30~80m一条。
这种横缝不需要立摸,只需在RCC每层碾压完毕后用截缝机在现场截缝即可。
所以能够节约大笔材料费和人工费。
1.4可用当地骨料,一般不要特殊处理。
常态混凝土能用的砂砾料或人工碎石料,RCC都能用。
特别是人工碎石的石粉,常态混凝土不能用,而RCC可以用。
一般砂中可达8%~17%。
如用石灰岩石粉还可节约水泥,同时可改善RCC的可压性能,如普定RCC,掺l7%的灰岩粉后,RCC的水泥用量可降到50kg/m 3。
万家口子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关键技术研究

2 枢 纽 工 程 布 置 及 特 点 2 1拱 坝 工 程 .
万家 口子碾压混凝土拱坝为抛物线变 曲率双 曲拱坝 ,
坝 高 17 5 , 坝 顶 上 游 弧 长 4 3 17 ,坝 顶 厚 9 Om 6 .m 1 . 5m . O ,坝
底 拱 冠 处 厚 3 . O , 厚 高 比 0 2 5 坝 身 最 大 倒 恳 度 为 6Om .1。 0 1 ,拱 坝 呈 对 称 布 置 , 中心 线 方 位 角N 8 O 。E .4 2. 1 。
要: 万 家口子 水 电站碾 压 混凝土双 曲拱 坝最 大坝 高1 75 ,为 目前世界上 在建和 已建的最 高碾 压混凝 土双 曲拱坝 , .m 6
坝址地形地 质 条件 复杂、坝体 方量 较大 ,建 基 面选择 、消能防冲设 计、碾 压混凝土 施工期应 力控 制 、整体 防渗设 计、坝
体 抗 震 设 计都 成 为 制 约 工程 进 展 的 关键 技 术 。
河 谷 ” 的泄 洪 消 能 问 题 突 出 。
万 家 口子 水 电站 枢 纽 工 程 由碾 压 混 凝 土双 曲拱 坝 、坝 后 水 垫 塘 、 二 道 坝 、右 岸 发 电 引水 系 统 、地 面 发 电厂 房 、 左 岸 导 流 隧 洞 等 组 成 。坝 身 设 置 泄 洪 表 孑 、冲 砂 中孔 。 大 L
2 3碾压混凝 土拱坝温度控 制 .
碾 压 混 凝 土 坝 一 般 具 有 大 仓 面 通 仓 薄 层 碾 压 、连 续 快 速
施 工 的特 点 , 由 于坝 体上 升速 度 较 快 , 混 凝 土 拱 坝 尽 管 在 薄 层 碾 压 过 程 中 , 可利 用 层 问 间 隙 散 掉 一 部 分 热 量 ,但 在 拱 作 用 形 成 以后 ,难 以通 过浇 筑 层 面 散 发 坝 体 内部 的 热 量 。在 坝 体 冷 却 降温 过 程 中 , 当碾 压 混 凝 土 收 缩 产 生 的温 度 应 力 超 过 其 自身 的抗 拉 强 度 时 ,将 引起 拱 坝 的 开 裂 ; 特 别 对 狭 长 的 长
沙牌拱坝高抗裂碾压混凝土材料的优选研究与应用

摘
要 : 抗 裂 性 碾 压 混 凝 土 材 料 优 选 研 究 为 “ 五 ” 点 科 技 攻 关 子 题 项 目。 通 过 对 沙 牌 拱 坝 碾 压 混 凝 土 的 外 加 高 九 重
荆 及 掺 量 , 泥 品 种 、 料 、 煤 灰 掺 量 的 优 选 研 究 , 一 步 优 化 碾 压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 而 配 制 具 有 高 抗 裂 性 的 碾 压 水 骨 粉 进 从
水 泥 的脆性 系 数越 大 , 明水 泥本 身 的抗 裂 及耐 磨 性 越 表 差 。为 满足 沙牌 拱 坝碾 压混 凝土 高 抗 裂性 的要求 , 定 型批 该 量 生产 的水 泥技 术标 准应 满 足 G 7 BI5—9 标 准 , 2 且满 足 以下
条件 : a 水 泥 熟 料 中 A≤ 6 , 4 ) % c AF= 1 % ~ 1 % , 3 5 8 c s≤
土原材 料 和配 合 比的 优 选 , 化碾 压 混凝 土 的性 能 , 而 配 优 从 制具 有高抗 裂 性 的碾 压混 凝 土 。
1 原 材 料 的 选 择 研 究
1 1 水 泥 .
b )水 泥脆 性 系数 小 于 6 并具 延迟 微 膨胀性 ; , c )水泥 水化 热满 足 中热 水泥标 准 要求 ; d )水 泥标 号若 为 4 5号 , 强度 达 4 . MP 2 其 6 0 a以上 , 水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研究及应用
一、论文及专著
[1]张仲卿,黄建凤,魏有健. 岩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围堰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J]. 红水河,1986(3)
[2]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J].红水河,1991(2)
[3]Zhang Zhongqing. Shape Design and Stress Analysis of RCC Arch Dam[C]. 国际碾压混凝土大坝会议
论文集(英文)November,1991
[4]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与应力分析[J]. 水利学报1992(7)
[5]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韩晓凤,张仲卿.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横缝开度对拱坝安全的影响[J]. 红水河2002,21(1)
[7]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拱坝沿层面破坏机理研究[J]. 水利学报2003(2)
[8]张仲卿. 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仿真结构模型试验研究[J]. 水电站设计2003(4)
[9]张仲卿. 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特性尺寸效应研究[J]. 水力发电2003,29(6)
[10]赵小莲,张仲卿,杨仕升,等. 100米级薄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及运行温度研究[J]. 红水河,
2004,23(3)
[11]张仲卿,李金凤,赵小莲. 碾压混凝土拱坝分缝与温度应力[J]. 混凝土坝技术,2004(4)
[12]赵小莲,张仲卿. 坝顶开孔的双曲拱坝设置水平梁和闸墩的应力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4(4)
[13]赵小莲,张仲卿. 招徕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期的温度应力分析[J]. 中国农林水利水电,2004(11)
[14]Zhang Zhong-qing. Study on the Rupture Mechanism along Layers of RCC Arch Dams[C]. 中日韩大
坝委员会论文集October 25-26,2005
[15]Zhang Zhong-q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HIGH RCC[C]. ARCH DAM,
第74届国际大坝会议论文集(英文),2006
[16]廖永刚,张仲卿,田凯. 浩坤水电站拱坝应力稳定分析[J].小水电,2007(6)
[17]夏雨,李东阳,张仲卿等. 广西下桥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7,25
(4)
[18]夏雨,张仲卿,李东阳等. 碾压混凝土薄层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J]. 人民黄河2008,30(3)
[19]夏雨,张仲卿,赵小莲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随机有限元分析[J]. 人民黄河2008,30(5)
[20]夏雨,张仲卿,李东阳,等. 混凝土坝施工仿真分析在水工建设中的发展[J]. 人民长江2008,39
(11)
[21]赵小莲,张仲卿,夏雨. 水层层缝和横缝对锦屏高拱坝破坏机理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
(12)
[22]赵小莲,张仲卿,夏雨. 水层层缝结合强度对高拱坝承载能力的研究[J]. 红水河,2009,12
[23]夏雨,王大伟,周月娥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最高温度计算方法研究[J]. 人民黄河2009,31(1)
[24]夏雨,张仲卿,赵小莲. 基于非概率理论的高拱坝安全度评价[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0(3)
[25]Xia Yu,Man-Yuan Zhou,Xiao-Lian Zhao. Application of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Theory in Arch
Dam Safety Evalu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CMS2010),2010
二、专利申请情况
碾压混凝土施工现场凝结时间检测方法专利号:CN200610032160.X,熊国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