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法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合集下载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

2016心理学考研312真题及答案勤思解析完整版【勤思考研】2016年考研刚刚结束,勤思教育在第一时间对考卷进行了勤思解析!走出考场的同学,也不要放松备考的节奏,勤思接下来我们需要投入复试的备考中。

勤思老师和你们一起加油!单选1.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视觉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A.有无自变量B.有无因变量C.控制额外变量D.有无研究假设【勤思解析】选C。

张明用的是实验室实验法,李亮用的是自然实验法,两种研究方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实验对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而自然实验控制额外变量不够严格。

2.1967年《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作者是()A.斯滕伯格B.布鲁纳C.奈塞尔D.西蒙【勤思解析】选C。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勤思解析】选A。

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设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B.右手选出苹果C.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勤思解析】选A。

每个半球只对来自身体对侧的刺激作出反应,并调节对侧身体的运动。

题目中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投射在脑的右侧,被试用左手很容易从屏幕后选出苹果。

但是语言是左半球控制的,所以被试不能口头报告看到苹果。

5.若以黑色圆点实验刺激材料,成人注意广度的平均水平是()A.3—4个B.4—5个C.6—7个D.8—9个【勤思解析】选D。

研究表明,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是:外文字母4~6个,黑色圆点8~9个,几何图形3~4个,汉字3~4个。

2022清华慕课心理学答案

2022清华慕课心理学答案

2022清华慕课心理学答案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的观察,从而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的某些特征。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在控制条件下可能某些行为的出现。

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其主要的缺陷是:难以重复观察;难以进行精确分析;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观察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等的影响。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的观察,目的在于寻找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实验法分为两种: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自然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境中进行。

(3)测验法:用-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
方法,如智力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等。

心理测验按照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的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即一个一个测验的可靠性程度要高,并且要真实地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教学教育心理课后习题集-陈录生著

教学教育心理课后习题集-陈录生著

新编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心里学概论一、概念解释1.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心理过程:心里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发生条件有目的地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者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二、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组成的。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里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选择题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所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个心理及其规律C.正常人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心里学基本原理;D.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2. D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承前继后的人物。

A.费希纳B.赫尔巴特C.韦伯D.培因3. B 的《医林改错》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A.王充B.王清任C.李时珍D.陈大齐四、判断.1.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也算是神秘莫测的。

(×)2.用观察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通过视觉系统去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3.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4.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紧密联系,因吸食一门设计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五、问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答:理论意义有:(1)心理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2)心理学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法唯心主义思想;(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科学的发展。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讲解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讲解

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

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所谓教育实验法,就是根据教育研究课题所规定的任务,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研究的对象进行控制,变革研究对象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取得实验事实材料,从而得到客观可靠的结论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特征教育实验法的特征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控制情境实验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实验的因素有所选择;实验的步骤事先确定;实验的情况比较单纯才好,这样可以得到出更为精确的结论。

(二)排除无关的因素每次进行实验时要排除或改变一个因素,同时使其他的因素完全相同,才能逐渐地考察出实验的结果。

例如,实验两个小学的学生“学习进步的快慢”与两个小学的学生的智力和环境的关系时,必须在不同的环境里,实施同样的教学于智力相等的两个小学的学生,才能实验出环境的好坏同两个小学的学生的学习进步的关系;若在相同的环境里,实施同样的教学于智力不等的两个小学的学生,才能显示出小学生智力的高低与他们的学习进步的关系。

(三)数量记载精确实验的结果可以有精确的数量记载,其所表示的准确性,是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所不容易做到的。

(四)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所谓科学的实验,可贵的就是它的客观性,可以反复地实验其结果都应是一致的。

从事教育实验的人稍受训练,就可以按规则进行实验,而且每次实验的结果都是大体相同的。

这是教育实验法的一大特点。

二、种类一般地说,教育实验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实验法,也叫对照实验法;一种实验室实验法,也叫模拟实验法。

(一)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被试验者并不知道是在做实验,因而他们的活动也是自然的。

只有在正常的情况下,实验出来的结果,才能应用和推广。

教育实验法多是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实验的。

俄国心理学家朱尔斯基把这种实验法叫作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也是一种观察,但比观察法更有组织,时间更经济,因为它不是等待现象出现,而是引起或创造现象,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并且是更精确的。

邮轮中级(餐饮)【笔试模拟三】(附答案)

邮轮中级(餐饮)【笔试模拟三】(附答案)

邮轮中级〔餐饮〕【笔试模拟三】一、单项选择题1、邮轮效劳心理学主要研究__________和邮轮效劳人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A、邮轮游客B、邮轮管理者C、邮轮设计者D、邮轮经营者标准答案:A答案解析:A。

效劳心理学以邮轮游客(包括现实的邮轮游客和潜在的邮轮游客)和邮轮效劳人员(包括邮轮企业的效劳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邮轮旅游活动整个过程和邮轮效劳的每一个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

2、以下平安标志对应“紧急出口〞的一项为哪一项〔〕。

A、B、C、D、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B。

图A是“平安出口〞标志;图C是“消防出口〞标志;图D是“逃生路线〞标志。

3、弃船当旅客撤离集合地点后,应及时使用旅客名单快速清点旅客人数。

〔)A、对B、错标准答案:A答案解析:对〔√〕。

当旅客撤离到集合地点和平安地带以后,应及时使用旅客名单快速清点人数,即根据上船时准确的旅客人数快速清点撤离人数,确保没有旅客遗漏。

4、餐巾花按照折叠方法和放置用具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盘花类;另一类是〔〕;第三类是环花类。

A、杯花类B、实物造型类C、花卉类D、鸟类标准答案:A答案解析:A。

餐巾花按照折叠方法和放置用具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盘花类;另一类是杯花类;第三类是环花类。

5、国际邮轮公司的主要附加收益是〔〕。

A、休闲娱乐B、客舱C、船票D、餐饮标准答案:D答案解析:D。

餐饮是国际邮轮公司的主要附加受益,船票是国际邮轮公司的首要收益。

6、西式早餐餐具摆放要求:主叉左侧放面包盘,配〔〕。

A、甜食勺B、咖啡具C、黄油叉D、黄油刀标准答案:D答案解析:D。

西式早餐餐具摆放要求:主叉左侧放面包盘,配黄油刀。

7、在职业生活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老实守信,应〔〕。

A、看上司的意见而定B、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定C、是无条件的D、视对方是否诚信而定标准答案:C答案解析:C。

在职业生活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老实守信,应是无条件的。

8、“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在个人的职业开展中是指〔〕。

动物行为学的实验方法

动物行为学的实验方法

动物行为学的实验方法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和适应能力的学科。

为了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从而推测它们的进化历史和生态角色,并为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提供科学依据,动物行为学家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和认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用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行为,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从而推测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

观察法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种形式。

1. 野外观察野外观察是在动物的自然生境中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望远镜、摄像机等工具,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连续或间断的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例如,研究者可以观察野生猴群的社会结构和地位竞争行为,或者观察鸟类的迁徙和筑巢行为。

2. 实验室观察实验室观察是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的动物行为观察。

研究者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实验环境、提供特定的刺激,并记录动物的反应和行为。

例如,研究者可以观察小鼠在特定迷宫中的导航行为,或者通过暗室实验观察昆虫的光变行为。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实验条件,对动物进行特定操作和测试,以观察和记录其行为反应的方法。

实验法主要分为野外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形式。

1. 野外实验野外实验是在动物的自然生境中进行的实验。

研究者可以设计特定的实验条件和设备,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并收集相关数据。

例如,研究者可以对野生动物设置食物或者水源陷阱,观察其取食行为并记录数据,以研究其捕食策略和觅食行为。

2.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

研究者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实验装置、设置特定的实验条件,并记录动物的行为反应。

例如,研究者可以将小鼠放入实验箱中,通过给予奖励或者惩罚,观察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三、激励法激励法是一种通过给予动物特定的激励,观察其行为反应的方法。

激励法主要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种形式。

1. 正向激励正向激励是通过给予动物奖励或者愉悦刺激,以促使其展示特定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法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2.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3.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实物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4.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5.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人或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或重现。

6.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型思维。

7.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

9.应对的功能可分为三个方面,问题取向的应对、认知评估取向的应对、情绪取向的应对。

10.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表现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11.心理学的历史大致分为利郎各时期: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12.人的身体包括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13.技能形成的前提是大量的练习。

14.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内部和外部,可分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15.保持是指以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为记忆以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16.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应,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17.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以想象的极端形式。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