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症状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PPT课件

一 解剖学基础
❖
大脑镰和小脑幕 将颅腔分为三个分腔
幕上腔容纳左右 大脑半球,小脑、桥 脑及延脑位于幕下腔
中脑和动眼神经 在小脑幕切迹处通过, 海马回、钩回及中脑 的外侧面与其相邻
MRI矢状位显示
延髓在枕骨大孔 处与脊髓相连 小脑扁桃体位于 延髓下端的背面, 其下缘与枕骨大 孔的后缘相对
二 脑疝形成的原因、分类
二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 脑脊液的调节: ⑴颅内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被推 入椎管; ⑵脑脊液的吸收加快; ⑶脉络丛血管收缩,脑脊液分泌减少;
二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 脑血流量的调节
脑血流量=脑灌注压/ 脑血管阻力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ICP↑→脑灌注压↓→脑血流量↓→脑缺氧
二、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度缺氧,复苏后可能出现脑水肿、肿胀。
❖ 禁忌症 ❖ (1)各种原因的休克、昏迷。 ❖ (2)病变晚期机体处于衰竭状态。 ❖ (3)颅内血肿或疑有颅内血肿。 ❖ (4)老年体弱者、婴幼儿。 ❖ (5)严重的心、肝、肾疾病。
护理要点:
❖ 1. 环境准备: ❖ 2.实施步骤: ❖ (1) 监测温度 ❖ (2) 药物治疗:
❖
引起脑疝常见的病变有: ①各类颅内血肿 ②各种颅内肿瘤 ③颅内脓肿 ④颅内寄生虫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临床表现
❖
(一)小脑幕切迹疝
1 颅内压增高症状: 其程度较脑疝前更为显着,并有烦躁不安
2 意识改变: 进行性加重,表现为嗜睡、浅昏迷直至昏 迷。
3 瞳孔改变
运动障碍
同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
病变对侧瘫痪 病理反射 +
七、处理原则
(一)去除病因: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

4
病因及发病机制
颅内压增高因颅内病变,脑脊液 生理调节障碍所致。 可发生于以下机制: 1.颅内压的调节失代偿 2.脑脊液循环障碍 3.脑的血液循环障碍 4.脑组织的体积增加来自5评估和观察要点
根据患者主要表现应注意评估观察一下几点: 1.评估观察患者头疼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及持续的时间,疼 痛的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及患者的心理反应; 2.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营养状况,有无脱水表 现,腹部体征。 3.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4.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给与疏导。 5.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5)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整个装置无菌状态。
(6)拔管 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不宜超过5~7日。
12
健康指导
1.患者经常头痛,并进行性加重,伴有呕吐,经一般治疗无效,应及时到医院 检查,以排除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增高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便秘、提重物等,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而 诱发脑疝。 3.对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者,要调动他们的心理和躯体的潜在代偿能力,鼓 励其积极参与功能训练。
颅内压增高
神经外科
1
目
录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评估及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知识拓展
2
概
述
颅内压: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通常以侧卧位时腰椎穿刺或直接穿刺脑室测定。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指由 于各种病变引起脑实质、脑脊液或血流量的体积 或容积增加而导致颅腔内压力增高>200mmH2O。 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 及生命体征变化(库欣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一组 综合征。 正常成年人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2O,儿童 为40-95mmH2O,>200mmH2O则可肯定为颅内 压增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颅内压增高因颅内病变,脑脊液 生理调节障碍所致。 可发生于以下机制: 1.颅内压的调节失代偿 2.脑脊液循环障碍 3.脑的血液循环障碍 4.脑组织的体积增加来自5评估和观察要点
根据患者主要表现应注意评估观察一下几点: 1.评估观察患者头疼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及持续的时间,疼 痛的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及患者的心理反应; 2.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营养状况,有无脱水表 现,腹部体征。 3.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4.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给与疏导。 5.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5)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整个装置无菌状态。
(6)拔管 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不宜超过5~7日。
12
健康指导
1.患者经常头痛,并进行性加重,伴有呕吐,经一般治疗无效,应及时到医院 检查,以排除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增高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便秘、提重物等,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而 诱发脑疝。 3.对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者,要调动他们的心理和躯体的潜在代偿能力,鼓 励其积极参与功能训练。
颅内压增高
神经外科
1
目
录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评估及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知识拓展
2
概
述
颅内压: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通常以侧卧位时腰椎穿刺或直接穿刺脑室测定。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指由 于各种病变引起脑实质、脑脊液或血流量的体积 或容积增加而导致颅腔内压力增高>200mmH2O。 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 及生命体征变化(库欣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一组 综合征。 正常成年人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2O,儿童 为40-95mmH2O,>200mmH2O则可肯定为颅内 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

20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年龄
婴幼儿颅缝未闭、前囟未闭可起到缓解作用;老年人脑 萎缩(脑体积变小)也能起到缓解颅内压的作用
2018/10/23
21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体积/压力反 应(VPR)
2018/10/23
Volume/pressure curve
22
ICP-Volume Curve
ICP mm Hg 100 80 60 40 20 0
2018/10/23
6
颅腔容积代偿调节能力
脑组织容积:此容积相对是不变的。急性代偿能力小 于3%,但在慢性ICP增高时脑组织容积较大。 脑脊液:约150ml,占10%,其中脑室系统中约30%, 即45ml,蛛网膜下腔约70%,即110ml,但后者对 ICP的调节作用极为有限。CSF机制在生理条件下发 挥重要作用。由此由CSF提供的代偿空间不超过5%, 即75ml. 脑血流量:在生理条件下不发挥重要作用。在病理状 态下,将脑组织中的血容量压缩一半,即37.5ml,由 血液提供的可代偿空间只占2.7%.
2018/10/23
ICP does not rise initially due to compensatory mechanisms
When ICP is high, small volume marked ICP
Volume
23
ICP与颅腔容积的关系曲线
Vintracranial vault=Vbrain+Vblood +Vcsf
2018/10/23 14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脑组织体积 增大:脑 水肿
2018/10/23
15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占位病变: 脑肿瘤
颅内压增高,脑疝【外科学】ppt课件

第十八章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交通、工伤事故频发,自然灾害、爆炸、 火器伤、坠落、跌倒、锐器,钝器伤。颅 脑损伤的发病率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 死亡率却为第一位。
在抢救颅脑外伤过程中,至始至终要抓住 脑损伤这一主要矛盾。 在抢救颅脑外伤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要 有高度的责任心。
头皮损伤(scalp Injury)
颅内压增高,脑疝【外科学】
第一节 概
定义:
述
学习颅内压增高时是学习和掌握神经外科的重点和关键
1、由于病理改变,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 2、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 mmH2O)以上; 3、引起相应的综合症。
称为颅内压增高
。
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
形成颅内压有关的因素:
1、颅腔容积(1400---1500ml) 2、颅腔内容物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颅盖骨折(Fracture of skull vault)
部位
颅底骨折(Fracture of skull base)
线形骨折(Linear Fracture) 凹陷性骨折(Depressed Fracture)
颅骨骨折
(Skull Fracture)
形态
外界关系
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 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
4、库欣(Cushing)反应: 急性颅内压增高典型反应。
动物试验:
早期:颅内压增至或接近平均动脉压时,血压增高, 脉搏减慢、脉压增大,呼吸深而慢。
晚期: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终于呼吸 停止,最后心跳停止死亡。 临床表现:
临床的急性颅脑损伤极为相似,慢性颅内压增高极 少。
颅内高压PPT参考课件

3
病因
引起颅内高压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脑 缺血缺氧、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脊液的循环异常
1. 感染 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中毒 性痢疾、重症肺炎和败血症等。
2、脑缺血缺氧如窒息、溺水、cO中毒、呼吸衰竭、休克和 癫痫持续状态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出血、外伤所致硬膜下或硬膜外 血肿、神经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
首选甘露醇0.5~lg/kg快速静脉注入,根据病情需 要4~8小i时重复一次。重症患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 米0.5~lmg/kg静脉注射,可在两次应用脱水剂之 间或与脱水剂同时应用,也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 地塞米松0.2—0.4mg/kg,每日2~3次,连用2~3天
对症治疗
2020/1/17
如改善通气、抗感染、纠正休克与缺氧、消除颅内占 位性病变等。对躁动或惊厥者,给予地西泮。为减少 惊厥对脑细胞的继续损害可采用亚冬眠疗法或头置冰 帽,使体温控制在33~34~C。应用脱水剂时应注意补 充白蛋白、血浆,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补液时注 意液体的供给量要入量略少于出量
生活护理 护理
痫发作
2020/1/17
14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向家长介绍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安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解释保持安静 的重要性及头肩抬高的意义,以取得家长 的合作。根据原发病的特点,作好相应的 保健指导
2020/1/17
15
2020/1/17
16
6
呕吐
由于延髓呕吐中枢受刺激所致。 多为喷射性,在剧烈头痛时发生, 常不伴恶心,与进食无关
7
视乳头水肿
患儿可由于第Ⅵ对脑神经麻痹、 上丘受压、第三脑室和视交叉受压 产生复视、落日眼、视觉模糊、偏 盲甚至失明等
病因
引起颅内高压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脑 缺血缺氧、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脊液的循环异常
1. 感染 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中毒 性痢疾、重症肺炎和败血症等。
2、脑缺血缺氧如窒息、溺水、cO中毒、呼吸衰竭、休克和 癫痫持续状态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出血、外伤所致硬膜下或硬膜外 血肿、神经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
首选甘露醇0.5~lg/kg快速静脉注入,根据病情需 要4~8小i时重复一次。重症患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 米0.5~lmg/kg静脉注射,可在两次应用脱水剂之 间或与脱水剂同时应用,也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 地塞米松0.2—0.4mg/kg,每日2~3次,连用2~3天
对症治疗
2020/1/17
如改善通气、抗感染、纠正休克与缺氧、消除颅内占 位性病变等。对躁动或惊厥者,给予地西泮。为减少 惊厥对脑细胞的继续损害可采用亚冬眠疗法或头置冰 帽,使体温控制在33~34~C。应用脱水剂时应注意补 充白蛋白、血浆,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补液时注 意液体的供给量要入量略少于出量
生活护理 护理
痫发作
2020/1/17
14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向家长介绍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安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解释保持安静 的重要性及头肩抬高的意义,以取得家长 的合作。根据原发病的特点,作好相应的 保健指导
2020/1/17
15
2020/1/17
16
6
呕吐
由于延髓呕吐中枢受刺激所致。 多为喷射性,在剧烈头痛时发生, 常不伴恶心,与进食无关
7
视乳头水肿
患儿可由于第Ⅵ对脑神经麻痹、 上丘受压、第三脑室和视交叉受压 产生复视、落日眼、视觉模糊、偏 盲甚至失明等
颅内高压症PPT课件

35
F.高压氧治疗
• 与过度换气有相似的治疗原理 • 2个大气压下吸氧,可使颅内压下降37% • 停用后颅内压将迅速回升
36
减少脑组织体积
• 甘露醇等脱水剂 • 速尿等利尿剂 • 激素 • 血浆、白蛋白
37
A.甘露醇
• 渗透性脱水、降低血流速度 • 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
38
B.速尿
5
颅内压的调节
• 脑组织:占80~90%,几无调节作用 • 脑脊液:占10%,调节颅内压的重要因素
• 血液:占2~11%,通过血管的扩张和收 缩调节
• 颅内容积增加的临界点约为5%,超过此 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
6
7
颅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高
• 正常值(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
– 成人0.7~2.0kPa(70~200mmH2O) – 儿童0.5~1.0 kPa(50~100mmH2O)
44
45
GCS评分与颅脑损伤程度
分型 GCS总分 伤后意识障碍时间
轻型 中型 重型 特重型
13-15分 9-12分 6-8 分 3-5 分
• 渗透性利尿 • 速尿20~40mg ,IM或IV,每日1~2次
39
C.激素
• 可减轻血管性水肿 •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
强龙等
40
D.血浆、白蛋白
• 减轻间质水肿
41
减少脑脊液量
• 脑脊液引流 • 脱水、激素
42
一般处理
• 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留院观察 •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征的变化 • 有条件时可作颅内压监护 • 频繁呕吐者应禁食,以防吸入性肺炎 • 疏通大便,不让病人用力排便,不作高位灌肠 • 保持呼吸道通畅
F.高压氧治疗
• 与过度换气有相似的治疗原理 • 2个大气压下吸氧,可使颅内压下降37% • 停用后颅内压将迅速回升
36
减少脑组织体积
• 甘露醇等脱水剂 • 速尿等利尿剂 • 激素 • 血浆、白蛋白
37
A.甘露醇
• 渗透性脱水、降低血流速度 • 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
38
B.速尿
5
颅内压的调节
• 脑组织:占80~90%,几无调节作用 • 脑脊液:占10%,调节颅内压的重要因素
• 血液:占2~11%,通过血管的扩张和收 缩调节
• 颅内容积增加的临界点约为5%,超过此 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
6
7
颅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高
• 正常值(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
– 成人0.7~2.0kPa(70~200mmH2O) – 儿童0.5~1.0 kPa(50~100mmH2O)
44
45
GCS评分与颅脑损伤程度
分型 GCS总分 伤后意识障碍时间
轻型 中型 重型 特重型
13-15分 9-12分 6-8 分 3-5 分
• 渗透性利尿 • 速尿20~40mg ,IM或IV,每日1~2次
39
C.激素
• 可减轻血管性水肿 •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
强龙等
40
D.血浆、白蛋白
• 减轻间质水肿
41
减少脑脊液量
• 脑脊液引流 • 脱水、激素
42
一般处理
• 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留院观察 •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征的变化 • 有条件时可作颅内压监护 • 频繁呕吐者应禁食,以防吸入性肺炎 • 疏通大便,不让病人用力排便,不作高位灌肠 •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图文

其他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促进康复。
03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过度摄入盐、糖和脂肪,增加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控 制体重,避免肥胖。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图文
目 录
•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 •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与护理 • 颅内压增高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颅腔内压力超过正常值的状态 。
特点
颅内压增高时,可引起头痛、呕 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总结词
颅内肿瘤是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原因之一,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颅内肿瘤会占据颅内空间,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案例三:颅脑外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总结词
颅脑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引发颅内压增高。
04 颅内压增高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血压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总结词
高血压是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原因,可能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
详细描述
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血管承受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脑组织损伤,进而引发颅内压增高。患 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案例二:颅内肿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
详细描述
颅脑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等症状。颅脑外伤需要及时就医,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03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过度摄入盐、糖和脂肪,增加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控 制体重,避免肥胖。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图文
目 录
•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 •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与护理 • 颅内压增高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颅腔内压力超过正常值的状态 。
特点
颅内压增高时,可引起头痛、呕 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总结词
颅内肿瘤是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原因之一,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颅内肿瘤会占据颅内空间,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案例三:颅脑外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总结词
颅脑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引发颅内压增高。
04 颅内压增高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血压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总结词
高血压是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原因,可能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
详细描述
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血管承受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脑组织损伤,进而引发颅内压增高。患 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案例二:颅内肿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
详细描述
颅脑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等症状。颅脑外伤需要及时就医,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

激素类药物
使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 等,以缓解脑水肿。
抗癫痫药物
对于癫痫发作的患者,使用抗癫痫药 物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
其他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还可使用其他药物如 甘露醇、白蛋白等。
手术治疗
01
02
03
脑室穿刺引流术
通过手术将脑室内的积水 引流出来,以降低颅内压 。
去骨瓣减压术
通过手术去除部分颅骨, 以增加颅内空间,降低颅 内压。
颅内压增高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与概述 •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 •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与护理 • 颅内压增高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与概述
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常值,通常以200~250 mmH2O(相当于15~20 mmHg)为正常值上限。
其他手术
根据病情需要,还可进行 其他手术治疗如脑脊液分 流术等。
04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控制慢性病
保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习惯,尤其是中 老年人,以便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其他 脑部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 些疾病可能增加颅内压增高的风险。
避免头部外伤
合理饮食与运动
03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
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刺激, 以免加重病情。
降低颅内压
适当抬高头部,以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补充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 流质食物,保证营养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 颅内压增高症(IIP)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概念]
1、颅内压(ICP):指颅腔内容物 (脑组织、脑脊液、脑血容量)对 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用脑脊液 (CSF)的压力来表示。正常值成 人0.7~2.0Kpa(70-200mmH2o), 儿 童 0.5 ~ 1.0Kpa(50100mmH o)。
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2)引流速度及量: (3)保持引流管通畅: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 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1.休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4.避免癫痫发作
(三)一般护理
1.体位:给予抬高床头15~300。 2.给氧:改善脑缺氧,减轻颅内压。 3.饮食与补液:清醒病人,可给予普食。
2、特点: ① 慢性IIP多见(约70%),急性IIP少 见; ② 多为双侧性; ③ 早期多不影响视力,后期可失明。
以上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三项 典型表现,称颅内压增高的“三主 征”。
(四)、其他表现:
1、意识障碍: 2、生命体征变化:
“两慢一高”(Cushing 综合征):R↓、P↓、BP↑。
[并发症]
脑
疝
(herniation of brain)
两种脑疝临床比较
原发病变 位置
小脑幕裂孔疝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上 (大脑半球)
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疝
后颅窝 (小脑幕下)
意识障碍
早发生且明显
晚发生
瞳孔改变
肢体活动 变化
生命体征 改变
早期出现病变侧散大
病变对侧瘫痪 Cushing氏反应
(综合征)
早期无变化 无偏瘫 呼吸骤停
[诊断] 1、出现“三主征”可确诊。
2、如只出现其中1~2项,可加 辅助检查确诊:
① 腰穿(lumbar vertebrae puncture, LP):测压、化验明 确病因,要慎做、用小针、慢放 少放CSF。
② X光头颅平片:慢性IIP可 有脑回压迹加深、蝶鞍扩大、 鞍背和后床突骨后吸收等。
(三)、手术治疗 1、脑室穿刺引流术: ① 经眶侧脑室穿刺引流 ② 额部钻(锥)孔侧脑室引流 2、减压术: ① 外减压术 ② 内减压术
概念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是 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症。当某些原因导致 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临床症状和体 征。正常值:
1.降颅内压的护理 应用脱水降颅压疗法的注意事项:
(1) 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15~ 30min内滴完,每日2~4次。
(2 ) 注意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的发生 。 (3) 在脱水治疗期间,严防水和电解质紊乱。 (4)防止颅压反跳现象。
2.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
(一)护理要点: (1)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口需高于侧脑室平
成人 0.7~2.0KPa(70~200mmH2o); 儿童 0.5~1.0KPa(50~100mmH2o)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了解有无脑外伤、颅内炎
症、脑肿瘤及高血压病史,初步判断颅内 压增高的原因;了解有无引起颅内压骤然 升高的因素 :呼吸道梗阻、剧烈咳嗽、 便秘、癫痫等。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特点
多为持续性胀痛 (双颞为主) 夜晚、清晨、平卧明显
用力、咳嗽加重
(二)、呕吐
1、原因: 呕吐中枢受刺激而引起
2、特点: ① 典型为喷射性呕吐; ② 头痛剧烈时明显、吐后 头 痛似稍缓解,或只有恶心; ③ 呕吐与进食无关。
(三)、视乳头水肿
1、原因:ICP↑→ 眼底V回流受阻→ 视乳头水肿。
1.症状和体征;头痛、呕吐、视神经 乳头水肿
2.辅助检查 CT或MRI电解质检查
(三)心理社会情况
护理诊断
(一)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二)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三)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颅
内压增高引起剧烈呕吐及应用脱水 剂有关。
护理诊断
(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呕 吐影响病人进食有关。
2、颅内压增高症(IIP):指 某种病因使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使 颅 内 压 持 续 超 过 2.0Kpa
(200mmH2o),并产生相 应的综合征,称为IIP。
[病因]
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 脑体积增大:脑水肿 脑脊液增多:脑积水 脑血流增多:脑缺氧、PO2↓ 颅内血肿:外伤、高血压出血
(五)有受伤的危险 与视力障碍、意识 障碍有关。Leabharlann (六)潜在并发症 脑疝预期目标
(一)病人主诉头痛减轻,舒适感增强。 (二)脑组织灌注正常,避免引起颅内压增
高的因素。 (三)营养状况得于改善。
(四)病人无意外受伤发生,日常生活需 要能够满足。
(五) 病人发生脑疝征象能够被及时发现 和处理。
护理措施
5、全身系统疾病:尿毒症、肝昏迷、
毒血症、肺部感染、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紊乱、高热等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缺氧 甚至去皮质状态(植物人)、脑死 亡 2、脑疝(参见并发症)
3、脑水肿
4、Cushing反应
5、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6、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一)、头痛 1、原因:IIP → 颅内疼痛敏感 组 织(脑膜、大血管及神经根 部)受刺激。
2、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 脑脓肿: 肉芽肿: 向内生长的骨瘤
3、颅腔容积变小 大面积凹陷性骨折
颅底陷入症(先天性)
[病理生理]
一、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2、病变的扩张速度:临界点、体 积压力反应
3、病变部位:占位病变位于脑脊液 或血液循环通路时,脑压增高明显且 出现早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意识障碍的病人尽早插胃管给予鼻饲,保 证营养的供给。
③ CT检查;确定颅高压,明 确病因。
[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非手术台治疗: 1、脱水:
① 20%甘露醇:1~2g/Kg,ivd,q6~8h ②速尿:20~40mg/次,iv或im,q6~8h 2、激素:地米 20~60mg/日
[治疗]
3、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 4、巴比妥治疗 5、辅助过度换气 6、抗生素治疗 7、症状治疗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概念]
1、颅内压(ICP):指颅腔内容物 (脑组织、脑脊液、脑血容量)对 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用脑脊液 (CSF)的压力来表示。正常值成 人0.7~2.0Kpa(70-200mmH2o), 儿 童 0.5 ~ 1.0Kpa(50100mmH o)。
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2)引流速度及量: (3)保持引流管通畅: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 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1.休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4.避免癫痫发作
(三)一般护理
1.体位:给予抬高床头15~300。 2.给氧:改善脑缺氧,减轻颅内压。 3.饮食与补液:清醒病人,可给予普食。
2、特点: ① 慢性IIP多见(约70%),急性IIP少 见; ② 多为双侧性; ③ 早期多不影响视力,后期可失明。
以上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三项 典型表现,称颅内压增高的“三主 征”。
(四)、其他表现:
1、意识障碍: 2、生命体征变化:
“两慢一高”(Cushing 综合征):R↓、P↓、BP↑。
[并发症]
脑
疝
(herniation of brain)
两种脑疝临床比较
原发病变 位置
小脑幕裂孔疝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上 (大脑半球)
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疝
后颅窝 (小脑幕下)
意识障碍
早发生且明显
晚发生
瞳孔改变
肢体活动 变化
生命体征 改变
早期出现病变侧散大
病变对侧瘫痪 Cushing氏反应
(综合征)
早期无变化 无偏瘫 呼吸骤停
[诊断] 1、出现“三主征”可确诊。
2、如只出现其中1~2项,可加 辅助检查确诊:
① 腰穿(lumbar vertebrae puncture, LP):测压、化验明 确病因,要慎做、用小针、慢放 少放CSF。
② X光头颅平片:慢性IIP可 有脑回压迹加深、蝶鞍扩大、 鞍背和后床突骨后吸收等。
(三)、手术治疗 1、脑室穿刺引流术: ① 经眶侧脑室穿刺引流 ② 额部钻(锥)孔侧脑室引流 2、减压术: ① 外减压术 ② 内减压术
概念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是 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症。当某些原因导致 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临床症状和体 征。正常值:
1.降颅内压的护理 应用脱水降颅压疗法的注意事项:
(1) 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15~ 30min内滴完,每日2~4次。
(2 ) 注意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的发生 。 (3) 在脱水治疗期间,严防水和电解质紊乱。 (4)防止颅压反跳现象。
2.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
(一)护理要点: (1)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口需高于侧脑室平
成人 0.7~2.0KPa(70~200mmH2o); 儿童 0.5~1.0KPa(50~100mmH2o)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了解有无脑外伤、颅内炎
症、脑肿瘤及高血压病史,初步判断颅内 压增高的原因;了解有无引起颅内压骤然 升高的因素 :呼吸道梗阻、剧烈咳嗽、 便秘、癫痫等。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特点
多为持续性胀痛 (双颞为主) 夜晚、清晨、平卧明显
用力、咳嗽加重
(二)、呕吐
1、原因: 呕吐中枢受刺激而引起
2、特点: ① 典型为喷射性呕吐; ② 头痛剧烈时明显、吐后 头 痛似稍缓解,或只有恶心; ③ 呕吐与进食无关。
(三)、视乳头水肿
1、原因:ICP↑→ 眼底V回流受阻→ 视乳头水肿。
1.症状和体征;头痛、呕吐、视神经 乳头水肿
2.辅助检查 CT或MRI电解质检查
(三)心理社会情况
护理诊断
(一)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二)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三)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颅
内压增高引起剧烈呕吐及应用脱水 剂有关。
护理诊断
(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呕 吐影响病人进食有关。
2、颅内压增高症(IIP):指 某种病因使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使 颅 内 压 持 续 超 过 2.0Kpa
(200mmH2o),并产生相 应的综合征,称为IIP。
[病因]
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 脑体积增大:脑水肿 脑脊液增多:脑积水 脑血流增多:脑缺氧、PO2↓ 颅内血肿:外伤、高血压出血
(五)有受伤的危险 与视力障碍、意识 障碍有关。Leabharlann (六)潜在并发症 脑疝预期目标
(一)病人主诉头痛减轻,舒适感增强。 (二)脑组织灌注正常,避免引起颅内压增
高的因素。 (三)营养状况得于改善。
(四)病人无意外受伤发生,日常生活需 要能够满足。
(五) 病人发生脑疝征象能够被及时发现 和处理。
护理措施
5、全身系统疾病:尿毒症、肝昏迷、
毒血症、肺部感染、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紊乱、高热等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缺氧 甚至去皮质状态(植物人)、脑死 亡 2、脑疝(参见并发症)
3、脑水肿
4、Cushing反应
5、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6、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一)、头痛 1、原因:IIP → 颅内疼痛敏感 组 织(脑膜、大血管及神经根 部)受刺激。
2、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 脑脓肿: 肉芽肿: 向内生长的骨瘤
3、颅腔容积变小 大面积凹陷性骨折
颅底陷入症(先天性)
[病理生理]
一、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2、病变的扩张速度:临界点、体 积压力反应
3、病变部位:占位病变位于脑脊液 或血液循环通路时,脑压增高明显且 出现早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意识障碍的病人尽早插胃管给予鼻饲,保 证营养的供给。
③ CT检查;确定颅高压,明 确病因。
[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非手术台治疗: 1、脱水:
① 20%甘露醇:1~2g/Kg,ivd,q6~8h ②速尿:20~40mg/次,iv或im,q6~8h 2、激素:地米 20~60mg/日
[治疗]
3、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 4、巴比妥治疗 5、辅助过度换气 6、抗生素治疗 7、症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