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作者:唐惠忠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7年第15期针对训练一话说沉闷□刘心武尽管当今的社会生活变化迅猛、五光十色,但作为个人情绪来说,仍会时有沉闷之感。
沉闷感,或简称闷感,是一种没有杀伤性但也绝无趣味与快乐的情绪状态。
“乏味”“无趣”“闷”,与“恶劣”“恶心”“臭”还是两回事。
沉闷的状态一般来说绝非恶性状态,闷感亦非愤慨、忧伤之类的情绪。
沉闷,其含意应是“闷”这种状态达于相当程度并滞留时间过长。
闷,往往由一种对是非善恶虽有所区分,但界限模糊无所举措的中庸将就的态度生成。
常常体现于一种不能引出新鲜活泼的新事物、新局面的过分“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状态。
沉闷有时如同宇宙中的“黑洞”,能将人的锐气与急迫感吮吸进去,在“平安无事”中消弭了进取与革新。
一部沉闷的文学作品,可能不仅主题正当,而且结构严谨,文字流畅,但它毫无创意到甚至连“漏洞”都没有的地步,那令人厌倦的程度,说实在大大超过一部内容荒唐、漏洞百出的消遣读物。
一个“闷人”,则可能从相貌、衣着到举止、言谈,都无可指责,但思想无新意、行为无光彩,与之相处,不能得益有助,倒也无害无累,友之不愿,厌之不忍,真真是反不如面对一个“对头”,倒能调动起自己的勃勃生机。
有人说,应“打破沉闷”,但沉闷是打不得也破不了的。
你可以打敌人、破阴谋,你怎能打闷人、破乏味?有人说,应“冲出沉闷”,但当沉闷浓酽地包围着你时,你想冲出又谈何容易?但沉闷不可能非常之持久,却是可以断言的,因为沉闷只是我们生存的宇宙、世界、社会、人类、他人和我们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个节奏较为缓慢的过渡性阶段罢了。
运动是永恒的,因而前进乃至突进,都是一种必然,怎会持久地沉闷?一个总写沉闷作品的作家,要么他到头来终于超越沉闷,要么他那样的作品将被社会拒绝;一个拍乏味电影的导演也是如此;一个闷人也许会终身不改其闷,但他在社会上的位置必将移动,社会不可能长期容忍一个闷人占据着,关碍着社会总体景观的坐席;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闷人自己最终走出闷境。
考点03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讲义)(解析版)

考点03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讲)一、必备知识(一)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第三,一篇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一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
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二)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种类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议论文写作如何做到明确论证方法,把握论证思路

议论文写作如何做到明确论证方法,把握论证思路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凡使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即为举例论证;一般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诗词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即为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一般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具体来说,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如下: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所要证明的分论点,即跟材料最近的观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者阐述……的道理,证明了……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所要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
3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两个省略号处分别填写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所要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4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所要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论证思路是指作者论证时谋篇布局的逻辑思维方式,即作者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分析议论文的层次和论证思路需抓住文章中的显性标志和隐性标志。
文章的显性标志可以是标点符号(问号、分号、引号);也可以是起分层作用的词句,如关联词语、表示顺序的词语等。
隐性标志主要指文章的内容,层次与层次之间的意义联系,要注意文中的过渡句、总结句等关键性文字,这些都有助于段落层次的划分。
解答“把握论证思路”类题目,我们可依据下面的步骤进行:看看文章是横式结构还是纵式结构;看看文章是不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行文的。
43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 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 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 “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 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 近几十年中仍有一定市场,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 “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人教版高三语文总复习系列课程 《议论文阅读》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主讲:吴老师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彰显论述类文本阅读说理性和逻 辑性的重要载体,常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合 在一起进行考查。主要考查考生下列能力:把握文章的中心论 点和理清段落层次关系的能力,把握论点和论据之间关系的能 力,辨别和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论证过程、把握文章结 构的能力。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当下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如 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观点,为证明那时对汉字 产生怀疑的情况依然存在。 C.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 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D.文章第五段在论证汉字教学可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时,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对应原文第三段的第④~⑦句,相关语句为“这种交融
C项侧重 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以二者的互
比题 考查立论 动为其重要前提”“‘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
文, 的前提 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确定
与新的形态”等,对其稍加整合即可。此项分析正确
正确 答案
对应原文第四段,是对这段内容及层次的分析,由 D项侧重
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的论点和论据的论证方法

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的论点和论据的论证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论点和论据是构建思想逻辑和支撑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点是作者提出的某个观点或者主张,而论据则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事实、数据、例证等证据。
如何有效地论证论点是写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论点和论据的论证方法。
一、直接论证法直接论证法是指直接提供符合逻辑的证据,来支持论点。
这种方法最常见的形式是利用研究数据、事实、统计数字等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例如,在论证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时,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数据和统计数字来支持论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直接有效,有力地支撑论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证据必须可靠、真实,并且能够与论点之间建立起准确的关联关系。
二、比较对比法比较对比法是通过将论点与其他相关观点进行比较,来论证其正确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讨论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可以突出论点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例如,在探讨某一政策的有效性时,可以比较该政策与其他类似政策的差异,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成果。
通过比较,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论点的合理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过程中要客观公正,避免片面性和主观偏见。
三、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证研究和实践类课题,可以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论点的适用性。
例如,在探讨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时,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企业案例,分析其管理模式和成果,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是具体实际,具有说服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示论点的适用性。
四、引用权威观点法引用权威观点法是通过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支持论点。
这种方法常用于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类论文,可以借助权威人士的声音来加强论点的可信度。
例如,在讨论环境保护策略时,可以引用环保专家的意见和研究报告来支持论点的合理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他人观点时要注明出处,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以保持整篇论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作文中的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

作文中的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作文是表达观点和观点支撑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并通过合理的论据和有效的论证方法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作文中的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一、论点的确定在写作之前,确定清晰的论点十分重要。
论点即文章的主要观点或立场,是整个文章的核心。
论点应该明确、具体,并能够针对所讨论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或看法。
在论点的确定中,作者可以参考资料、进行逻辑思考和个人观察等方式来提炼自己的观点。
例如,若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我们可以明确的论点是:人类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行动。
这个论点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可以明确回答环保问题的立场。
二、论据的支持论据是支撑论点的依据和证据。
它们可以是事实、数据、统计数字、引用他人观点或专家意见等。
通过提供可靠和有说服力的论据,我们可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更加丰富和有力的支持。
以环保为例,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论据来支持我们的论点。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科学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正逐渐引发自然灾害的增多,环境污染正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等。
这些论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论证方法的选择在作文中,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是确保逻辑严密和说服力强的关键。
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因果关系、比较对照、分类分析、引用权威观点等。
1. 因果关系论证因果关系论证是指通过描述一个事件或情况对另一个事件或情况产生的影响,从而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描述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来论证环保的必要性。
2. 比较对照论证比较对照论证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不同之处,来突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使用化学农药和有机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出环保农业的重要性。
3. 分类分析论证分类分析论证是指通过将问题或事物进行分类、划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将环境问题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几个分类,分析每个类别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如何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如何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一. 重点、难点:议论文考察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所要阐明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本专题首先主要讲如何把握论据及论证方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中心论点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指示型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谈寻找的方法。
阅读议论文还必须把握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所以本专题要介绍如何把握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 如何准确把握论点(一)寻找论点时要注意的问题1. 什么是议论文的论点?一篇文章中是否可以有多个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或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般只有一个论点。
当议论文出现有几个论点时,就一定有一个,亦只能有一个起主宰作用的中心论点来统率全文。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和主张。
其它的论点(一般称为分论点)是为它服务的。
2. 在寻找论点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要注意不能把“论题”(论的是什么)和“中心论点”(或论点)相混。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证明什么),这两点是不同的。
例如《想和做》就是论题,而不是论点。
对“想和做”这个问题作者的见解是什么呢?“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这才是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所要证明的。
(二)如何寻找指示型中心论点1. 中心论点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中心论点,有两种主要的的表现形式:①指示型中心论点,②包孕型中心论点。
2. 什么是指示型中心论点?指示型中心论点是指由文章里的一个现成句子来表达的论点。
只要我们细心揣摩文意,通过阅读思考,可以从文章中划出这个中心论点的句子来。
例如语段1:世界上最小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最大的力量。
以自然现象来说,最小的莫过于原子里的基本粒子。
据《十万个为什么》介绍:“五十到一百万个原子一个挨着一个排起‘长蛇队’来,也只有一根头发那么细的一点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_议论文指导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_议论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细看看下面的具体介绍,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
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
一、论点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
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
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
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二、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一. 重点、难点:议论文考察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所要阐明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本专题首先主要讲如何把握论据及论证方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中心论点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指示型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谈寻找的方法。
阅读议论文还必须把握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所以本专题要介绍如何把握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 如何准确把握论点(一)寻找论点时要注意的问题1. 什么是议论文的论点?一篇文章中是否可以有多个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或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般只有一个论点。
当议论文出现有几个论点时,就一定有一个,亦只能有一个起主宰作用的中心论点来统率全文。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和主张。
其它的论点(一般称为分论点)是为它服务的。
2. 在寻找论点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要注意不能把“论题”(论的是什么)和“中心论点”(或论点)相混。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证明什么),这两点是不同的。
例如《想和做》就是论题,而不是论点。
对“想和做”这个问题作者的见解是什么呢?“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这才是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所要证明的。
(二)如何寻找指示型中心论点1. 中心论点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中心论点,有两种主要的的表现形式:①指示型中心论点,②包孕型中心论点。
2. 什么是指示型中心论点?指示型中心论点是指由文章里的一个现成句子来表达的论点。
只要我们细心揣摩文意,通过阅读思考,可以从文章中划出这个中心论点的句子来。
例如语段1:世界上最小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最大的力量。
以自然现象来说,最小的莫过于原子里的基本粒子。
据《十万个为什么》介绍:“五十到一百万个原子一个挨着一个排起‘长蛇队’来,也只有一根头发那么细的一点点。
”至于基本粒子,就更小得无法比拟了。
但正是这种最微小的东西,放出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能量。
每一公斤铀(235)全部裂变而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百五十万公斤好煤全部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
这些煤如果用火车来装,得装三四十车皮。
原子虽小,力量可谓大矣!再以现象来说,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建立的红色根据地。
开始也是很小的,叫做“星星之火”。
但是曾几何时,“星星之火”演成了燎原之势,终于在全国取得了胜利。
我们在土地改革中访贫问苦,扎根串连,不厌其烦地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了农民的阶级斗争觉悟,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斗争局面,把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摧毁了。
分析:这段议论文字,中心论点就是开头的第一句:“世界上最小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最大的力量”。
整段文字,就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论述的。
看看它的中心论点又是什么。
例如语段2:我们要知道,有不同的意见的人,跟我们来讨论、争论,真理才能愈辩愈明。
辩证法就它的希腊字源来说,意思就是进行论战,联共党史上不是也讲了这一件事情吗?在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政治家也喜欢争辩。
圣人都喜欢辩论,何况咱们后生小子乎!为寻求真理,就要争辩,就不能独断。
分析:例2的中心论点与例1有所不同,出现于文末,是“为了寻求真理,就要争辩”。
3. 指示型中心论点既然是指在文章中出现的句子,那么,它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较多、有无规律可寻呢?指示型中心论点,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四个地方:(1)落笔明旨,标题即中心论点。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标题就是鲜明的中心论点。
(2)开门见山,开篇点明中心论点。
如上面语段1第一句就是中心论点。
《谈骨气》也一样,在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3)山断云连,文中推出中心论点。
例如,《想和做》(4)剥笋见心,篇末归纳中心论点。
(三)如何寻找包孕型中心论点1. 什么是包孕型论点有一些议论文,无论怎样分析、寻找,也不能从文章中找出可以作为中心论点的现成的句子来,这种融汇在文章之中,要读者自己经过阅读归纳才得出来的中心论点,就叫做包孕型中心论点。
例如语段:一个人光懂得一些游泳的道理和规则,却从来不到水里去,他是不会游泳的。
打乒乓球也是一样。
如果把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读了很多遍,却不练,不多练,在乒乓球台前决不能打得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分析:从上面两个例子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论点?光看文字,不能直接找出中心论点。
这就需要我们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通过领会、提炼、归纳,得出中心论点来。
这题的答案正是这样得出来的: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行的。
2. 遇到要分析、归纳中心论点的,有什么窍门?可以先从归纳段意、层意人手,再从段意层意中提炼中心论点。
另注:要找准论点,可以借助句子的形式帮助辨认。
在议论文中,论点大都以一个完整的、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表达。
包孕型中心论点须自己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的除外。
(四)总结在阅读中寻找论点的方法:①明确论题,依据论题寻找论点。
②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判断句。
③通过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把握论点;三. 如何准确把握论据和论证方法(一)什么是论据1.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2. 事实论据包括哪些内容?作为事实的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概述的事实论据有时容易忽略,要特别引起重视。
3. 使用事实论据要注意什么问题?所用的事实论据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
4. 如何分析事实论据?在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分析作者通过事实,想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从而找到事实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例如语段:要有生命的紧迫感生命,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多60年时间,而真正致力于工作的只有二十年时间,实在太短了。
那么,应该如何在这短促的生命征途上,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呢? 纵览古今中外,大凡功绩卓著者,均能争朝夕,抢分秒,把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这样,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为成就事业奠定了基础。
鲁迅先生一生珍分惜秒,永不息战,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博览精深,多识善思,而当别人称他为“天才”时,他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经验之谈:“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
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世界音乐大师德彪西,一生顽强创作。
在因病不能作曲时他曾说:“克罗德•德彪西不能继续作曲,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他挣扎着作了第三奏鸣曲,抱病参加了最后一次演出。
由此可见,一切有出息有作为的文艺家、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点——时间的紧迫感。
时间和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能否使它发挥最大的价值,需要每个人作出回答,每个人都要有生命的紧迫感。
分析:例文选用了什么事实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例文《要有生命的紧迫感》举了鲁迅、德彪西等名家争分夺秒工作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每个人都要有生命的紧迫感”这一中心论点。
德彪西的例子能否换成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例子?不好。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德彪西是世界音乐大师,扣住了“纵览古今中外,大凡功绩卓著者”一句,举例典型,有代表性。
5. 什么是道理论据?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等。
此外,正确反映人类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的名人名言、谚语、箴言等,也属道理论据。
6. 运用道理论据须注意什么问题?道理论据必须是经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例如:《要有生命的紧迫感》中鲁迅回答别人称他为“天才”的话、华罗庚的经验之谈、德彪西的名言属道理论据。
(二)什么是论证方法1. 什么是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2. 有哪些常用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多种多样,初中阶段学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举例论证):就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证法(道理论证):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言论,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
此外还有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3. 什么是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或观点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以突出中心。
4. 比喻论证有何作用?比喻证论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
使用比喻论证,既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明了,同时又显得生动形象。
(三)论据与论证之间是什么关系1. 论据与论证之间是什么关系?两者表面上只是一字之差,实质上是不同的。
如果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则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证则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可以把论证理解为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起着桥梁的作用。
还有鲁迅的例子说它是事实论据还是说它用了例证法,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角度不同罢了。
从论据性质的角度来说,它是事实论据;从该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角度说,它用了例证法。
【模拟试题】一. 阅读下面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说明:本训练题主要训练同学们正确寻找议论文论点的能力。
指示型中心论点可特别注意标题、篇首、篇末或文中,看能否找出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可在通读全篇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题目难度较大)(一)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问题:本文段的论点是:()A.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
B. 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C.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D. 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二)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刻苦勤奋了一生。
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整整四年,他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
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烧的导火线。
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
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
问题: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三)“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啊哟哟,同志,何必那么生气?我们并不是吝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的时候看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