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3打电话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打电话_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打电话_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打电话_人教新课标版
打电话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语。

2.我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3.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我能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我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学习难点:认识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性。

三、学时
1学时
四、知识链接
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

相声可分为三种: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2.读了课文,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打电话》写了什么。

独学检测
1.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四害:
啰唆:
点:、、、。

六、教师小结
七、学文图解
打电话──相声
说话啰唆通俗易懂
废话连篇风趣幽默
耽误事情语言夸张
说话要明白简练给人启迪教后一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打电话》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打电话》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打电话》的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打电话》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打电话》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体会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准备:两段经典的相声(课件的形式)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教师播放相声,让学生观看。

观看之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感受新知教师出示问题:你了解相声吗?你觉得什么是相声?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让学生到教台前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适当指点,再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知识递进让学生自主交流一下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而且相声是一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接触过相声,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多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只不过在体会人物的特点时,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13《打电话》教学设计12.《打电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

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板书课题:12.打电话——相声)介绍相声的知识。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点睛》13打电话导学案1.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点睛》13打电话导学案1.docx

《打电话》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屮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探究“扌丁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学习难点:运用结必图表示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习流程:提出问题:大家先看一段报道:我们国家在最近一次的“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中,为了考验各 兵种部队的临时应变能力,作战总指挥部在军事演习前几分钟突然改变作战计划,总指挥需要凰快让 7名司令员得到消息。

而口只能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只能通知一个人,几分钟能通知完。

请大家帮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

二、探究方法,逐步优化任务一:每组设计两个方案,并写岀具体打电话所用时间。

同时进行板书,组内指派一名组员对 木组方案进行讲解。

设计方案:(提示:用什么形式能更清晰、更形象的展示出自己的方案)任务二:各小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最优方案(用时最少方案)情报分析站:1.假设由总指挥打电话一个一个通知(7名司令员),要 _____________ 分钟。

2. 如果分成2组(4、3), 要3. 如果分成3组(3、2、2),要4•如果分成3组(3、3、1),要5 •如果让每个人都不闲着, 要 任务三:各小组得出结论并在班内汇报交流。

小组结论:怎样通知用时最少?(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种最优方案表示出来) 最优方案设计:① 如果再给1分钟,接到通知的又有多少人?画出结构图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分钟。

分钟。

分钟。

张钟。

加深练习巩②4分钟时接到通知的总共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的共有多少人?③通知17人需要多少时间?(画图说明)四、总结学法,延伸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还有哪些问题?《打电话》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2•学习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3 打电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3  打电话

13 打电话学习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法指导1、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小组组织进行表演式朗读,注意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知识链接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

相声是语言艺术,也是幽默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biǎn)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

包袱又称“哏(ɡēn)”,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

相声按演员人数分可分为:●单口相声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多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演员为一捧一逗●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2人以上。

自主学习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浏览全文,说说这个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3、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合作探究1、故事里打电话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理由。

)2、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3、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这个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吗?4、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尝试和同学表演相声。

相信你一定能行。

练练测测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前边的词语搭配起来。

性格(开朗晴朗)工作(细致细微)改善(生活错误)节奏(欢乐欢快)掌声(强烈热烈)发扬(优点创造)2、找出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尽量地节约时间。

()(2)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

()(3)是够啰嗦的。

()3、修改下列病句。

(1)今年暑假我们休息了整整五十多天。

(2)他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增长。

(3)鲸到底是不是鱼类呢?这真是一个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4、读了课文《打电话》,你想说点什么吗?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拓展延伸课后找几段经典相声听一听,体会体会相声的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_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3课《打电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3课《打电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3课《打电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打电话》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

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

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重点】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生活化的语言艺术。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前请大家欣赏几个节目:(小品、双簧、相声)请学生看后猜一猜。

2.师:喜欢听相声吗?为什么喜欢?(有趣、搞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段相声怎么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13*打电话)二、检查预习,了解相声1.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嗞嗞呃耗子啰唆嘚儿啷甭师:“嗞嗞”,模拟声音。

“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四害)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不用,拓展歪、孬)。

嘚儿啷,唱出来。

啰嗦也写作“啰唆”,文中的甲名字就叫啰唆,你觉得他这名和他这人相符吗?(留待思考)2.师总结:像这些贴近生活的语言都是在相声表演当中经常用到的。

对于相声这种有趣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屏幕出示文字)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留给人们思考,因此又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从形式上看,相声可分为三种: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俩人的叫对口相声,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声。

《打电话》就是一段对口相声。

【优质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13 打电话》教案

【优质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13 打电话》教案

113* 打 电 话甲:电话人人都会打。

乙:可不是嘛。

2甲: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

乙:是比较方便。

甲:但是打电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

乙:什么问题?甲:尽量地节约时间。

乙:对。

段导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节约时间。

甲:是吧。

不要打起来没完。

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只要拿起来,他就说个没完。

3[①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乙:还真有这样的人。

甲:是呀,可真有这样的人。

那天我在长安街上碰到了一位,这位拿起电话打个没完没了,打的是公用电话。

1☜23 ①讲有些人一拿起电话就说个没完没了。

乙:就是呀,那就更不应该时间长了。

甲:其实是一点儿小事情。

乙:什么事呀?4甲:约他的朋友看戏,这点儿事,让我们打电话一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乙:那可不是嘛。

5甲:拿起电话来,拨通了号。

喂,你是广播文工团吧?郭先生在不在?乙:就是我呀。

甲:哎,郭老呀,我是小马,我给您买了戏票了。

6点半钟您在剧院门口等我,就这样呀,不见不散呀。

回见回见。

完了。

[②模仿打电话的人请人看戏的目的是什么?]甲:不到半分钟呀。

乙:就是呀!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就是呀”):写打电话应尽量节约时间。

甲:那位也是这么一点儿事,他不是这样打,我给他算了算,连来带去他打了两个多小时。

乙:就这点儿事打了两个多小时?6[③这里问号有什么作用?]甲:就是呀。

我给你学学。

乙:怎么打的?甲:拿起电话来。

“嗞嗞……”。

乙:这是干什么呢?甲:拨号啦。

喂……喂……喂……,“嗞嗞……”。

甲: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喂,你的电话是4局5678吗?我这是1局2345。

喂,你贵姓呀?哦,老胡呀。

呃,不是老胡?乙:没听出来。

甲:老张呀。

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

呃,不是老刘?乙:还不对。

甲:是耗子呀。

这人外号叫耗子。

段导读:说话绕圈子。

乙:怎么这么个外号。

45②这里是以打电话约人看戏为例,告诉大家,打电话特别是打公用电话时不要打起来没完没了,要尽量节约时间。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打电话》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3 打电话》优质课教学设计_4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游戏:“传电游戏”。

规则:由电头传电,传到电则成活,能够自由,能够给别人传电。

传电中拍手歌:小伙伴,伸伸手,我们一起做朋友)【设计意图:本游戏既与本课打电话相关,且渗透人人参与最优化的思想,也融洽师生、生生关系。

】2.师生交流: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

星期天,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能够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3.学生汇报想法。

(师引导)“打电话”中和数学思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的创设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

“开门见山”地提出数学问题,能为后面的学习活动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问题定位为“有什么样的规律?”更具有开放性、可操作性与适合性】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

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

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

这样肯定太慢了。

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

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方案3:相互转告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13.五年级下册《打电话》导学案

13.五年级下册《打电话》导学案
⑤没听见?……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我觉得这话存在的毛病是()
⑥长安大剧院,从你家出来……人多你就站着。我觉得这话存在的声《打电话》,让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2.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我知道相声的语言特点。
3.关于时间的观点
经济学家说时间就是金钱,军事家说时间就是(),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科学家说时间就是(),农民说时间就是(),对学生而言时间就是()。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打电话》导学案
主备人:复备人:班级:学习小组人:学习小组:学习时间:年月日
课题
13.打电话
课时
1课时
我觉得这话存在的毛病是()
③“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我觉得这话存在的毛病是()
④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我觉得这话存在的毛病是()
②“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为主要内容,表演中()、( )、()、( )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探究二.批注重点,体会语言特点
1.这青年人究竟打电话时,我能找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分析他说话时的毛病
①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我觉得这话存在的毛病是()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
1.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请你谈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填空
课文运用了的手法,主要讲了的事?读了这个相声,我受到了启发?
课外拓展: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1)语言情境一: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
2、师:在放学的路上,你发现邻居家的一位老奶奶突然晕倒了,你会怎么做?怎么打这个电话?
合作探究: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2、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3、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4、把自己的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5、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觉得相声的语言怎么样?
6.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2)语言情境二: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
课后作业:
合作完成:
1、师:打电话不仅可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问候,帮我们很快解决问题,还可以在关键时刻起作用。比如遇到意外情况,我们可以打紧急救助电话,你知道有哪些吗?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电话,该怎样表述?
长发行知小学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覃柳妃复备人:叶锦良、陈清、程艳芳、徐秀清
教研组长审核:教导审批:
班 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学习时间:一课时
课 题:《打电话》
学习内容分析:本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讽刺了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能说出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能说出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在以后说话时能做到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
重点:学生能够知道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自主学习:
1、浏览全文,想想说得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