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原虫二

合集下载

医学原虫学

医学原虫学

整理课件
43
二 生 活 史
小结
1 成虫特殊产卵方式。
成虫肠腔不产卵。
2 虫卵发育很快。 3 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自身感染。虫卵也可经口或随空气 吸入感染。
4 成虫寿命短。
整理课件
45
三、致病
1、肛门、会阴部搔痒 2、消化道症状较轻 3、异位寄生 阴道、尿道
四、诊断
1、肛门拭子法 (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2、肛周查雌虫
整理课件
10
Ascaris lumbricoides adult male and female
唇瓣及交合刺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the anterior end of Ascaris showing the three prominent "lips."
2、流行因素:
A. 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
B. 产卵量大,24万个/天
C.粪便管理不当环境卫生欠佳
D.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E.虫卵抵抗力强
整理课件
27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Trichuris trichiura (whipworm)
整理课件
28
一、形态
1. 成虫
外形似马鞭,前细 (3/5),后粗 (2/5),虫体 长30-50mm, 雌雄生殖系统均 为单管型。
2、虫卵:
受精蛔虫卵 (fertilized
Ascaris egg)
60-40m,椭圆形,棕黄色,壳厚, 内含卵细胞,有蛋白质膜
整理课件
16
2、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Unfertilized egg) 直径90~40 m,壳 薄,内含卵黄颗粒.

寄生虫第二章 医学原虫

寄生虫第二章 医学原虫

第二章医学原虫学三、名词解释1. 1.隐性感染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无临床表现,也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病原体,这种寄生现象称隐性感染。

如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弓形虫,多属隐性感染。

2.机会致病寄生虫 2.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3. 3.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4. 4.肠外阿米巴病L:肠阿米巴病患者肠壁内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肺、脑等组织,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等称为肠外阿米巴病。

肺脓肿只有少数是因血液循环播散而致,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膈、经胸腔侵入肺而引起。

问答题1 1.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有以下三种:(1)人间传播型完成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通过接触或传播媒介的机械性携带而传播。

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2)人与动物间传播型生活史中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作为宿主。

如弓形虫生活史中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人或鼠等。

(3)虫媒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要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和/或增殖至感染阶段。

如杜氏利什曼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在白蛉体内发育增殖后,通过叮咬注入人体。

22.简述急性阿米巴痢疾的致病机制及典型病变特点.急性阿米巴痢疾的致病机制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接触并粘附于肠粘膜,释放穿孔蛋白等细胞致病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破坏和溶解肠粘膜细胞,吞噬和降解这些靶细胞和红细胞。

早期病变主要在浅表的肠粘膜层,病灶区很小。

随后滋养体大量繁殖,并可穿破粘膜肌层,在疏松的粘膜下层繁殖扩展,溶解破坏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为其典型病变。

33.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病原学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注意事项。

.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挑取病人少许粘液血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如发现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痢疾。

寄生虫学第二篇 医学原虫--第九章 概论

寄生虫学第二篇 医学原虫--第九章 概论

第⼆篇 医学原⾍ 第九章 概论 原⾍为单细胞真核动物,体积微⼩⽽能独⽴完成⽣命活动的全部⽣理功能。

在⾃然界分布⼴泛,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约65000余种,多数营⾃⽣或腐⽣⽣活,分布在海洋、⼟壤、⽔体或腐败物内。

约有近万种为寄⽣性原⾍,⽣活在动物体内或体表。

医学原⾍是寄⽣在⼈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致病性原⾍,约40余种。

其中的⼀些种类以其独特的⽣物学和传播规律危害⼈群或家畜,构成⼴泛的区域性流⾏。

形态 原⾍的结构符合单个动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由胞膜、胞质和胞核组成。

1.胞膜 包裹⾍体,也称表膜或质膜。

电镜下可见为⼀层或⼀层以上的单位膜结构,其外层的类脂和蛋⽩分⼦结合多糖分⼦形成表被,或称糖萼(glycocalyx)。

表膜内层可有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撑,使⾍体保持⼀定形状。

研究表明,原⾍的表膜作为与宿主和外环境直接接触的界⾯,对保持⾍体的⾃⾝稳定和参与宿主的相互作⽤起着重要的作⽤。

已有证明某些寄⽣原⾍的表膜带有多种受体、抗原、酶类,甚⾄毒素;表膜还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些种类的表膜抗原还可不断变异;在不利条件下,有些种类还可在表膜之外形成坚韧的保护性壁。

因此原⾍表膜的功能除具有分隔与沟通作⽤外,还可以其动态结构参与营养、排泄、运动、感觉、侵袭、隐匿等多种⽣理活动。

对原⾍表膜的深⼊研究已成为揭⽰宿主与寄⽣⾍相互作⽤机制的重要⽅⾯。

2.胞质 主要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基质均匀透明,含有肌动蛋⽩组成的微丝和管蛋⽩组成的微管,⽤以⽀持原⾍的形状并与运动有关。

许多原⾍有内、外质之分,外质较透明,呈凝胶状,具有运动、摄⾷、营养、排泄、呼吸、感觉及保护等功能;内质呈溶胶状,含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也是胞核所在之处,为细胞代谢和营养存贮的主要场所。

原⾍的细胞器按功能分为:①膜质细胞器:主要由胞膜分化⽽成,包括线粒体,⾼尔基复合体,内质,溶酶体等,⼤多参与与合成代谢。

某些细胞器可因⾍种的代谢特点⽽有所缺如或独有,如营厌氧代谢的种类⼀般缺线粒体;②运动细胞器:为原⾍分类的重要标志,按性状分为⽆定形的伪⾜(pseudopodium),细长的鞭⽑(flagellum),短⽽密的纤⽑(cilia)三种。

Parasite寄生虫2医学原虫孢子虫精品文档

Parasite寄生虫2医学原虫孢子虫精品文档
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 经蚊媒传播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 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relapse)。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 再燃;而间日疟和卵形疟则既有再燃,又有复 发。
4 贫血
发作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贫血越严重。 贫血原因:
疟原虫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 脾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 骨髓造血受抑制 免疫病理(正常抗疟抗体+红细胞自身抗体)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7
形态
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 种的重要依据
疟原虫基本构造相同-细胞膜、质、核 瑞氏Wright或姬氏Giemsa染色:核染成紫
红色,胞质呈兰色,疟原虫消化血红蛋白 产物-疟色素呈棕黄色 疟原虫在RBC内各期形态各不相同
疟色素集中成一团 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
2/3至3/4
4 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
新月形,两端较尖 核致密,深红色,
常位于中央 疟色素黑褐色,分
布于核周围
5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
腊肠形,两端钝圆 胞质色蓝而略带红 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
央 疟色素黄棕色,小杆状,
在核周围较多
孢子虫
孢子虫属顶复门的孢子虫纲,营寄生生活。 生活史较复杂,具有无性的裂体增殖和有性
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这两种生殖方式 可以在一个宿主或分别在两个不同宿主体内 完成。 危害人体较严重的有疟原虫、弓形虫、隐孢 子虫和卡氏肺孢子虫。
疟原虫
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是疟疾 (Malaria)的病原体。
♀配子体逸出RBC外,发育为不活动的圆形或椭 圆形的♀配子(female gamete)或称大配子

医学寄生虫学:原虫

医学寄生虫学:原虫
(确诊黑热病主要方法)
骨髓穿刺――髂骨或脊突
(检出率高)
淋巴穿刺――腹股沟,颈部肿大淋巴结
(检出率低)
四、诊断
1、骨髓穿刺或淋巴结穿刺检查
穿刺部位 骨髓 淋巴结 肝 脾 临床使用 最常用 疗效考核 较少用 较少用 原虫检出率(%) 80- 90 46-87 75 90-99
四、诊断
1、骨髓穿刺或淋巴结穿刺检查
6
肾 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基底膜 通透性增加
Ag + Ab
蛋白尿、血尿(Ⅲ型变态反应)
7
我国黑热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皮肤型黑热病: 面部和颈部皮肤结节
(平原地区)
淋巴结型黑热病: 浅表淋巴结肿大
(荒漠地区)
8
预后 (取决于早期特效治疗)
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75-95% 特效药治愈率较高
四、诊断
1、骨髓穿刺或淋巴结穿刺检查
循环传播型:
一种以上脊椎动物宿主
如 弓形虫
虫媒传播型:
在昆虫体内发育、增殖
温 州 医 学 院 寄生虫学教研室
如 疟原虫
谭 峰
5
原虫学: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
生 活 史(Life cycle)
温 州 医 学 院
寄生虫学教研室
原虫学: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
谭 峰
原 虫 的 共 同 特 征
1、形态
2、原虫的生活史分期、类型 3、原虫的生殖方式
原虫学: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
谭 峰
3
0000P1EYYMMDD.CHARGEXXXPR
原 虫 的 共 同 特 征
1、形态
2、原虫的生活史分期、类型 具有两个型期(stage): 滋养体(Trophozoite) : 可运动、摄食、排泄、增殖 包囊(cyst): 对外界不适环境的保护时期

医学原虫

医学原虫

防治
1.控制传染源 预防药物:氯喹、乙胺嘧啶+磺 胺多辛、青蒿素等。
2.消灭传播媒介 灭蚊 3.保护健康人群
第2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概述
溶组织内阿米巴,又叫痢疾阿米巴,主要 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虫痢)和阿 米巴病。
该病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 我国据统计人群感染率大约在1-2%之间。
叶足虫 鞭毛虫 孢子虫 纤毛虫四大类
第1节 疟原虫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俗称 “打摆子”、 “发疟子” 等。典型临床表现:周期性、规 律性寒战、发热和出汗。
疟疾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非洲每年死于疟疾 的儿童约100万。在我国华南、华中的某些 地区,特别是云南和海南省尚有不少病例。
生活史与致病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结肠,可经血 移行于பைடு நூலகம்、肺与脑等
过程:包囊→滋养体→包囊
1个四核包囊→口→小肠→ 脱囊成4核囊后滋养体→8 个滋养体(二分裂繁殖) →定居于结肠粘膜或肠腺 窝处→滋养体侵入肠壁或 转变成包囊排出体外。
生活史与致病
滋养体去向: ①侵入肠黏膜→肠溃疡(口小底大烧瓶样,多见 于回盲部和升结肠) ②血行播散→ 肠外阿米巴病(肝、肺、脑等)
出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
3.再燃与复发
疟疾初发作停止后,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 由于体内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 下又大量增殖又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再燃
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 未经蚊媒传播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 期,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再燃; 而间日疟和卵形疟则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第三十章 第一、二节 原虫学概论与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三十章 第一、二节  原虫学概论与溶组织内阿米巴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保护水源、 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
(3)保护易感人群。
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 向病人介绍病情,使病人放松心情,配合治疗。 2.病情观察 •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每天排便情况和性状,严
密监测有无突然发生的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等 肠穿孔表现。 • 重症病人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和脱水的征兆,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3.对症处理
单核包囊
双核包囊
四核包囊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示意图
48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示意图
生活史要点
1.基本过程: 包囊—滋养体—包囊 2.感染阶段: 四核包囊,为人际传播型 3.感染方式: 经口 4.致病阶段: 滋养体 5.寄生部位: 结肠(回盲部和横结肠)
少数在乙状结肠
致病
(一)致病机制
• 与虫株毒力、寄生环境和宿主免疫状态等多因素有关。 • 溶组织内阿米巴可表达3种致病因子:
第二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目录
• 形态 • 生活史 • 致病 • 实验诊断 • 流行与防治
•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 1903),简称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 巴痢疾,也可引起各种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 。
阿米巴病的全球分布(2004)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 • 持续排出包囊的带虫者。
(2)传播途径 • 经口传播。粪便污染水源,蝇及蟑螂可携带包囊。
(3)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为免疫功能低下、同性恋者等。 77
3.防治
(1)控制传染源:治疗现症病人和带囊者。 • 治疗阿米巴病人:首选甲硝唑。 • 治疗带包囊者:巴龙霉素、喹碘方、二氯尼特。

实验二 原虫和吸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二 原虫和吸虫的形态观察

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取得最大亮度。 2. 调焦距:将物镜移至中央对准标本,从侧面注 视镜头,并缓慢向下转动粗螺旋,使镜筒下降, 然后将视线移至目镜,一面观察一面向上慢慢转 动粗螺旋,待看到模糊物像时,改用细螺旋,直 至看清物像。 3.清洁保养:镜检完毕,将镜筒升起,取出标本 片,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干净。然后,将集光器 降下,各物镜呈“八”字形,放入镜箱内。

四、作业
• 按显微镜下所见之血吸虫卵绘图,并
注明其形态结构名称。
五、思考题
• 血吸虫生活史有哪些特点?
实验二 原虫和吸虫的形态观 察
一、实验目的
• 1、熟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2、掌握常见医学原虫和吸虫生活史各期的
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二、试验材料
• 生物显微镜、擦镜纸 • 标本片(鞭毛虫、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
阿米巴、弓形虫、肝吸虫卵、肺吸虫卵、 血吸虫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