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手机充电器设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9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文献综述

9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小型化的便携式设备日益增多,例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等。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可充电电池得到快速发展。

可充电电池得发展必将带领充电器的发展。

因为充电电池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正确良好的充电方法可以确保电池的寿命。

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多种多样,不同的充电方法对充电器的线路有不同的要求,自然影响到成本。

记忆效应是充电电池的一大天敌,一般认为是长期不正确的充电导致的,它可以使电池早衰。

记忆效应可使电池无法有效的充电,出现一充就满,一用就完的现象。

防止电池出现记忆效应的方法是确保电池“充足放光”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充电前最好将电池内残余电量放光,充电时一次充足。

对于一些搁置时间久远,失去活性的电池可以尝试用大电流冲击的方法试图激活。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使手机长期有效的使用,确保充电电池的寿命,就需要多手机电池进行智能充电。

因此,本课题就针对这一实际需要,通过对当前的充电器的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系统。

此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参考了一些文献,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在本设计中主要参考了以下一些文献,在此对主要的文献进行阐述:《单片机基础》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计算机,全称是单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是计算机、自动控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融计算机结构和控制功能于一体,因此单片机还有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等其他名称。

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80C51单片机指令系统、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C51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单片机并行存储器扩展、单片机并行口I/O扩展、80C51单片机串行通信、单片机串行扩展、单片机A/D及D/A转换接口、8位单片机的发展和单片机应用。

《51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技术详解》主要内容:分五篇,第一篇是51系列单片机基础,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概述、基本结构和Keil C51开发工具;第二篇和第三篇均是编程篇,分别讲解了汇编语言和C语言,重点介绍了单片机C51语言的的程序设计;第四篇是51系列单片机编程指南详细讲解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定时系器/计数器、串行接口、中断及RT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第五篇是典型案例篇,详细介绍了单片机在一些常用领域中的应用。

车载逆变电源设计文献综述

车载逆变电源设计文献综述

《车载逆变电源设计》文献综述车载逆变电源是将汽车发动机或汽车电瓶上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产品使用,是一种较方便的车用电源转换设备。

它是常用的车用汽车电子用品,通过它可以在汽车上使用平时我们用市电才能工作的电器。

比如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电钻、医疗急救仪器、军用车载设备等,可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以正弦波输出的车载逆变电源可提供不间断的高质量交流电,可适应任何领域,但其技术要求高,电路结构比较复杂。

一、研究意义笔者认为,研究车载逆变电源有以下意义:第一,研究车载逆变电源可以广泛用于日常生活、计算机、邮电通信、电力系统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它的开发和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国进入WTO之后,国内市场私人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所以车载逆变器电源作为在移动中使用的直流变交流的转换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是一种常备的车用汽车电子装备用品。

第三,车载逆变器是一种能够将12V直流电转换为市电相同的22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是一种很方便的车用电源转换器,它在国内外很受欢迎。

第四,正弦波车载逆变电源的发展和应用在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资料来源和范围(一)图书馆馆藏图书在图书馆馆藏图书M类中搜索到以下相关资料:王兆安,黄俊主编《电力电子技术》;金海明主编《电力电子技术》;邓嘉主编《机电工程》;曹保国主编《电气自动化》等书籍。

(二)期刊数据库检索主要利用CNKI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数据库访问地址为:。

在使用上述数据库搜索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在“摘要”字段中,以“车载逆变电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文章结果显示有71篇相关论文,对笔者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有:袁义生著《一种高效逆变电源及绿色工作模式的研究》、曹保国著《小功率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朱保华著《对车载逆变电源技术的研究》、陆原著《基于工频变压器的独立逆变电源设计》、康冰著《高性能全数字化车载逆变电源》、丁成伟著《一种实用的车载逆变器的设计》、邓嘉著《基于PIC单片机车载逆变电源逆变器的研究》、黄靖著《基于PIC单片机的纯正弦车载逆变电源设计》、李政著《一种低成本的车载逆变电源》、孟庆云著《一种简单实用的车载正弦波逆变电源》。

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

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

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手机充电器毕业论文手机充电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旅行中,我们都需要手机充电器来确保手机的电量充足。

然而,我们对手机充电器的了解却往往停留在表面,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其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手机充电器的相关问题,包括充电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手机充电器的类型多种多样。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充电器主要有两种类型:直流充电器和交流充电器。

直流充电器通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来为手机充电,而交流充电器则直接将交流电供应给手机。

两种充电器各有优劣,直流充电器充电速度较快,但需要较大的体积和重量;而交流充电器则便携轻便,但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充电器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无线充电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传输到手机上,省去了充电线的烦恼。

未来,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改进,它有望成为主流的充电方式。

其次,手机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在直流充电器中,交流电首先经过变压器降压,然后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电经过滤波电路后,再通过稳压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给手机充电。

而交流充电器则直接将交流电供应给手机,通过手机内部的充电管理芯片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调节,以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无线充电器则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通过电磁场传输到手机上,手机内部的接收线圈接收电能并进行充电。

了解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手机充电器,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第三,手机充电器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手机充电器直接与电源相连,不合格的充电器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一些低质量的充电器可能存在过压、过流、过热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电击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在购买手机充电器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充电器、避免充电器接触水和潮湿环境,以及定期检查充电器的线缆和插头是否损坏。

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设计与研究

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设计与研究

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设计与研究一、内容概述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充电设备,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用户的重要选择。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设计与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文章介绍了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发展背景和市场需求,分析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充电技术类型及其优缺点。

接着针对当前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存在的问题,如充电速度慢、兼容性差、安全性不足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先进的充电控制算法,实现了快速、安全、高效的充电过程。

同时为了提高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兼容性,本文还对其进行了软硬件设计优化,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品牌、型号的电动汽车。

文章对设计的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为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1. 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快速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采用的是直流(DC)充电方式。

然而由于直流充电存在能量损失大、充电时间长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推广。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求更高效、更安全的充电技术。

目前国内外许多厂商都在积极研发车载智能快速充电器技术,例如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名为“超级充电器”的设备可以在3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满80的电量。

此外国内的一些企业如比亚迪、蔚来等也在积极开展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尽管车载智能快速充电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充电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解决充电设备的兼容性问题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这些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以推动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2. 车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需求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普及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充电桩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电子信息工程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手机,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相信有很多人曾经遇到手机没电却没有地方进行充电这种情况,从而引起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手机“应急”充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新生能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若能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基础,设计出成本低廉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直接完成太阳能辐射到电能转换,必然会为个人移动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本次设计,就是利用太阳能,通过设计电路,太阳能由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成电能,经过升压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后达到手机电池充电要求,直接为手机电池充电。

做到只要有阳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为手机充电。

主题1 、手机充电器的发展自从有了手机,就有了手机电池充电器,充电器也是随手机以其搭配购买的。

最初的充电器搭配是两个,既传统的“两电两充”,其中一个是与手机插接的直冲,另一个是装入电池的座充。

直冲与座充充电时对充电电压要求不一样,直冲的输出电压时 5V,座充的输出电压是 4. 2V。

充电电流一般都在 100- 500mA之间。

而由于手机品种繁多,充电接口和电池大小不一,导致充电池各不相同,一旦充电器损坏或遗失,就很购买到相配的充电器。

针对这种情况,万能充电器也就应运而生了。

万能充电器是通过调整输出电源接触点,用夹钳夹住电池已达到给不同大小的手机电池充电的目的。

但该充电器也有几个缺点,每次充电都要调整触点,对位比较困难,触点与电池接触容易松动脱落。

国际上针对充电器的质量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开始对充电器做出各种规范,我国也从2007 年 6 月开始对手机充电器执行统一接口的新标准。

车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研究

车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研究

车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研究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元件成本的降低,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通讯工具,本文提出了车载无线充电器的设想,将电磁感应技术引入手机充电领域,通过电一磁,磁一电转换,实现了手机的无接点充电,其核心技术类似于变压器的无芯化处理。

2 无线充电的思想
2.1 总体方案框图
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载的用于手机充电的全新方案,模块图及系统硬件图分别为图1 和图2 所示。

2.2 硬件组成
汽车点烟器提供12V Dc-550 rrA 电源,利用逆变器将其逆变为市电,将内置感应线圈的基座接逆变器的输出端。

因为方形螺旋线罔邻接边的连接部分成,存在电流突变。

故内置感应线圈采用半径为5cm 的圆形螺旋线圈。

手机接收端由接收器模块和原手机充电电路构成。

将接收感应线圈,整流,滤波电路通过PCB 技术集成于足够小的模块,内置于手机电池中,接收模块输出为5V DC 一1A。

为手机电池提供电源,从而完成无线充电功能。

3 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及其参数
3.1 工作原理
无线充电由于充电器和接收器问电流没有直接的联系,线圈电流,电压是通过磁耦合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一对互感耦合线圈,线圈中无磁铁物质,其。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文献综述】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电子信息工程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手机,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相信有很多人曾经遇到手机没电却没有地方进行充电这种情况,从而引起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手机“应急”充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新生能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若能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基础,设计出成本低廉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直接完成太阳能辐射到电能转换,必然会为个人移动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本次设计,就是利用太阳能,通过设计电路,太阳能由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成电能,经过升压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后达到手机电池充电要求,直接为手机电池充电。

做到只要有阳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为手机充电。

主题1、手机充电器的发展自从有了手机,就有了手机电池充电器,充电器也是随手机以其搭配购买的。

最初的充电器搭配是两个,既传统的“两电两充”,其中一个是与手机插接的直冲,另一个是装入电池的座充。

直冲与座充充电时对充电电压要求不一样,直冲的输出电压时5V,座充的输出电压是4.2V。

充电电流一般都在100-500mA 之间。

而由于手机品种繁多,充电接口和电池大小不一,导致充电池各不相同,一旦充电器损坏或遗失,就很购买到相配的充电器。

针对这种情况,万能充电器也就应运而生了。

万能充电器是通过调整输出电源接触点,用夹钳夹住电池已达到给不同大小的手机电池充电的目的。

但该充电器也有几个缺点,每次充电都要调整触点,对位比较困难,触点与电池接触容易松动脱落。

国际上针对充电器的质量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开始对充电器做出各种规范,我国也从2007年6月开始对手机充电器执行统一接口的新标准。

新标准规定每一款充电器都必须带有统一标准的USB接口。

车载充电器 方案

车载充电器 方案

车载充电器方案概述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车载充电器作为电动车续航里程的关键设备之一,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车载充电器的原理、分类和常见方案。

原理车载充电器的原理是通过将车辆的电源系统转换为适合电池充电的电源。

通常,车载充电器会将车辆的直流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以充电电池。

转换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并控制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以充分保护电池的寿命和平安。

分类1. 普通车载充电器普通车载充电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案,其使用标准的交流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充电电池。

这种充电器适用于大局部电动车,具有本钱低、安装简单等优点。

但是,由于使用的是标准的交流电源,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2. 快速车载充电器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快速车载充电器成为了一种必备设备。

这种充电器采用特殊设计,能够以更高的功率充电,因此充电速度会更快。

快速车载充电器通常需要配合特殊的充电桩使用,以提供更高的电流和电压。

但是,由于充电功率较高,需要更高的电源负荷和更为复杂的电路设计。

3. 可调节电流车载充电器可调节电流车载充电器是一种较为智能化的方案。

它可以根据电池的需求自动调整充电电流,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

这种充电器通常配有特殊的电路和芯片,能够进行充电状态的监测和调整。

不仅如此,可调节电流车载充电器还能根据车辆需求和充电优先级等进行设置和调整。

常见方案1. 基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的方案这种方案主要依靠车辆电池管理系统来实现充电功能。

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电池的充电状态、温度和电流等。

在充电时,充电器会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充电参数会根据电池需求进行调整。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充电过程更加智能化,保护电池更加全面,但是需要车辆具备较为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

2. 基于快充技术的方案快充技术是一种高功率充电技术,可以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这种方案需要车辆具备专门的快充接口和充电桩。

充电桩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和电压,以实现快速充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电子信息工程车载手机充电器设计一、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手机充电器被广泛的应用。

除了改进电池性能外还要发展完善的辅助充电设备,因而研制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充电器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国内外充电设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接触式和感应式[1,2]。

根据手机充电器能否安装在汽车上[3],又可以把充电器分为非车载手机充电器和车载手机充电器两种。

车载手机充电器的特点主要是有较为简单的充电方式,但有较长的充电时间。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一些充电器的控制电路的主题仍然是模拟电路,外围器件多,且电路复杂,可靠性并不高。

因而,充电器作为汽车重要的辅助充电设备,对它的研究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现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车载充电器有MiLi Universal Charge等产品。

此款产品特有的电源管理方案,输出电流达1A,是目前世界上充电最快的USB充电器。

目前市场上手机充电器的种类可分为旅行充电器、座式充电器和车载充电器等类型[4]。

车载手机充电器能使用户方便在汽车上为手机充电,是汽车重要的车载能源。

车载手机充电器的使用方法是用汽车点烟器作为电源插座直接为手机充电。

车载充电器的一端插入点烟器,另一端连接手机。

车载充电器的发展是为了方便车主能利用车载电源随时随地为数码产品进行充电,这是汽车上备急的最好选择。

二、主题1、车载手机充电器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手机充电器被广泛的应用。

车载手机充电器的特点主要是有较为简单的充电方式,但有较长的充电时间。

车载手机充电器的使用方法是用汽车点烟器作为电源插座直接为手机充电。

车载充电器的一端插入点烟器,另一端连接手机。

车载充电器的发展是为了方便车主能利用车载电源随时随地为数码产品进行充电,这是汽车上备急的最好选择。

2、各功能介绍(1)锂离子电池概述以前手机上使用的电池以镍类为主[5,6],而现在的手机电池多采用锂离子电池作电芯[7],这就相应的提高了充电器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本身具有良好特性,使得其在便携式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在设计和功能上也日趋完善。

锂离子优点很多,但也有一个最致命缺点——非常脆弱!所以,几乎所有的锂离子里有安装防止过充过放的保护电路。

其要求的充电方式是恒流恒压方式。

为有效利用电池容量,需将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最大电压,但是过压充电会造成电池损坏,这就要求较高的控制精度。

另外,对于电压过低的电池需要进行预充,充电终止检测除电压检测外,还需采用其他的辅助方法作为防止过充的后备措施,如检测电池温度、限定充电时间,为电池提供附加保护。

由此可见实现安全高效的充电控制成为锂离子电池推广应用的瓶颈。

锂电池充电器的基本要求是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从而保证电池安全充电。

增加其它充电辅助功能是为了改善电池寿命,简化充电器的操作,其中包括给过放电的电池使用涓流充电、电池电压检测、输入电流限制、充电完成后关断充电器、电池部分放电后自动启动充电等。

所有或者部分这些功能都可以在充电芯片中实现,当然,也可利用ASIC、分立器件、或在微处理器的基础上用软件实现。

(2)目前手机充电器所使用的芯片目前关于车载手机充电器所使用的芯片可以是MC34063[8]。

其不仅可以应用在车载充电方面,也可以改变其拓扑结构等方式来实现LED驱动,负压大电流输出,升降压设计的多方面应用。

用此芯片设计车载手机充电器主要优点是成本低,但也有很多缺点:可靠性差,功能单一,没有过温度保护,短路保护等安全性措施;输出虽然是直流电压,但控制输出恒流充电电流的方式为最大开关电流峰值限制,精度不够高。

低成本开关电源[9,10,11]芯片MC34063本身包含了DC/DC变换器所需要的主要功能的单片控制电路。

它由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的基准电压发生器、比较器、占空比可控的振荡器,R—S触发器和大电流输出开关电路等组成。

该器件可用于升压变换器、降压变换器、反向器的控制核心,由它构成的DC/DC变换器仅用少量的外部元器件。

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均非常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特性:1、输入电压范围:2.5-4.0V;2、输出电压可调范围:1.25-40V;3、最大输出电流:1.5A;4、最大开关频率:100kHz;5、低静态电流;6、短路电流限制;7、可实现升压或降压电源变换器。

(3)保护电路的设计该设计可使用直流开关稳压电源,其直流开关稳压器[12]中所使用的大功率开关器件的控制电路比较复杂。

另外,开关稳压器[13]的负载一般都是用大量的集成化程度很高的器件安装的电子系统。

晶体管和集成器件耐受电、热冲击的能力较差。

因而开关稳压器的保护应该兼顾稳压器本身和负载的安全。

保护电路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极性保护、程序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电路。

通常选用几种保护方式加以组合,构成完善的保护[14]系统。

1)极性保护。

其目的主要是使开关稳压器仅当以正确的极性接上未稳压直流电源时才能工作。

利用单向导通的器件可以实现电源的极性保护。

电路应用在小功率的开关稳压器上应使二极管D流过开关稳压器的输入总电流。

在较大功率的场合,则把极性保护电路作为程序保护中的一个环节,,可以省去极性保护所需的大功率二极管,功耗也将减小。

2)程序保护。

为保护开关晶体管在开启或关断电源时的安全,,必须先让调制器、放大器等小功率的控制电路工作。

为此,要保证正确的开机程序。

开关稳压器的输入端一般接有小电感、大电容的输入滤波器。

在开机瞬间,滤波电容器会流过很大的浪涌电流,这个浪涌电流可以为正常输入电流的数倍。

这样大的浪涌电流会使普通电源开关的触点或继电器的触点熔化,并使输入保险丝[7]熔断。

另外,浪涌电流也会损害电容器,使之寿命缩短,过早损坏。

为此,开机时应该接入一个限流电阻,通过这个限流电阻来对电容器充电。

一般的开机程序是:输入电源的极性鉴别,电压保护→开机程序电路工作→辅助电源工作并通过限流电阻R对开关稳压器的输入电容器C充电→开关稳压器的调制电路工作,短路限流电阻→开关稳压器稳定工作。

3)过电流保护。

当出现负载短路、过载或控制电路失效等意外情况时,会引起流过稳压器中开关三极管的电流过大,使管子功耗增大且发热,若没有过流保护装置,大功率开关三极管就有可能损坏,故而在开关稳压器中过电流保护是常用的。

在小功率开关稳压器的场合下一般使用电阻串联在电路,而在大功率的开关稳压电源中通常将过电流保护转换为过、欠电压保护。

4)过电压保护。

开关稳压器的过电压保护包括输入过电压保护和输出过电压保护。

开关稳压器所使用的未稳压直流电源如果过高,使开关稳压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内部器件,因此,有必要使用输入过电压保护电路。

输出过电压保护在开关稳压电源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工作时,开关稳压器的开关三极管突然损坏,输出电位就可能立即升高到输入未稳压直流电源的电压值,瞬时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方法是晶闸管短路保护。

5)欠电压保护。

输出电压低于规定值时,反映了输入直流电源、开关稳压器内部或者输出负载发生了异常。

输入直流电源电压下降到规定值之下时,会导致开关稳压器的输出电压跌落,输入电流增大,既危及开关三极管,也危及输入电源。

因此,要设欠电压保护。

6)过热保护。

开关稳压器的高集成化和轻量小体积,使其单位体积内的功率密度大大提高,电源装置内部的元器件对其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否则,会使电路性能变坏,元器件过早失效。

因此在大功率开关稳压器中应该设过热保护。

所以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开关电源各种保护措施[16],确保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和高效率与高可靠性。

(4)利用单片机设计显示电路该设计可使用单片机来实现软件方面的设计。

这个设计可参考楼然苗、李光飞老师编写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17]和杨欣,王玉凤,刘湘黔编写的《51单片机应用从零开始》[18]。

里面充分的阐述了关于这方面知识内容。

三、总结以上是我在做本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查阅其相关资料时阅览了较多的相关书籍与资料而获得的,对于各种开关电源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该设计中对单片机的使用进行了完善,使我对车载手机充电器整个设计流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为后期的设计任务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设计主要通过对车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使其具有自动启动充电和自动停止充电,带有充电和停充的指示灯,充电时间显示,停止充电后,计时也随即停止的多个功能。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花费的大量时间主要体现在分析课题上,如何去设计电路中。

有了前期这样努力的准备,我相信在后期的实际操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认真地完成此次的毕业论文,也相信本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会给本次设计带来一个很好的开始,使得本次设计过程中顺利很多。

[参考文献][1]Markus simon,Market Potential and Price Expectations for Electric Vehicles inSwitzerland.EVS 18 Berlin,2001 PP166.[2]S.Furlan, A Comparative Valuation of External Costa due to Transportation:Electric VsConvebtional Vehicles,EVS 17 Canada,2000.[3]姚军龙.电动汽车数字化充电机[J].北京:北京刚空航天大学,2004.[4]中认网收集.手机充电器的种类. .2011.1.26.[5]中国标准出版社.电池标准汇编[M].北京:2003.5 24-27.[6]阎勇,刘国兴,镍氢电池充电控制技术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6):26-29.[7]张胜利,余仲宝,韩周祥.锂电池的研究与发展[J].电池工业,1999.[8]MC34063中文资料..2010.5.14.[9]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开关电源实用技术-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8.[10]张占松,蔡宜兰.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8-62.[11]刘凤君.现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2]李峻编著.开关集成稳压器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何希才,张明莉.新型稳压电压及应用实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4]陈庭勋.低电磁骚扰开关电源的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305):201-204.[1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29,89-90.[16]熊福生.直流开关电源保护技术[M].广州:电源世界期刊[P],2002.2.[17]楼然苗,李光飞.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第2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8]杨欣,王玉凤,刘湘黔.51单片机应用从零开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