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瓷文化内涵

合集下载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精神内涵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精神内涵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精神内涵青瓷读后感:瓷器的精神内涵青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瓷》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青瓷的故事,让读者深入了解了瓷器的精神内涵,触摸到了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智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青瓷的读后感。

首先,青瓷的艺术之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古代陶瓷制作中,青瓷因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而备受青睐。

它以其朴实、自然的风格,向人们传递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美感。

读完《青瓷》,我深深地被青瓷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所吸引。

通过书中描绘的瓷器形制、纹饰花纹以及烧制工艺,我更加理解了这种美的内涵,并且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其次,青瓷也寄托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青瓷凝聚了古代陶瓷匠师的智慧和心血。

《青瓷》中的故事也让我感受到了瓷器背后的无尽文化积淀。

作者通过书中人物对瓷器的追求和热爱,折射出中国人对工艺美术的崇敬之情。

青瓷代表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对于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再者,青瓷的精神内涵值得探索。

从《青瓷》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青瓷的制作工艺是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不断摸索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瓷器的烧制需要历时漫长,需要在火候、釉色、纹饰等方面做出精确的把握。

瓷工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打磨每一件作品。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专注和执着的精神。

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勉励自己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除此之外,通过《青瓷》这本书,我进一步认识到青瓷的精神内涵还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相契合。

瓷器对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和社交礼仪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瓷的制作需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耐心和恒心,这与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符合。

通过研究和欣赏青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读《青瓷》让我对这种古老的陶瓷艺术更加痴迷,并深度理解了青瓷的精神内涵。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智慧和精湛工艺。

其中,青瓷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瓷器,历史悠久,制作精良,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之美。

阅读关于青瓷的资料,我深感这种古朴而纯粹的艺术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更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

青瓷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正是在这个时期,青瓷的技艺才逐渐成熟。

唐代的青瓷以其釉色独特,造型简洁大方而闻名。

无论是那种蓝灰色的釉彩,还是那种如柔石般光洁的质感,都令人陶醉。

阅读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我深受唐代青瓷的独特美感所打动,仿佛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繁盛而又充满诗意的时代。

青瓷之美还在于它那独有的古朴之感。

无需过多的雕饰和修饰,它自身所散发出的素雅之美足以让观者沉醉其中。

就如同一位淡泊的文人,他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虚饰,但他的内心深处却蕴含着世间最为纯粹的情感和思想。

青瓷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它以端庄自若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更深入地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我也被青瓷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青瓷的烧制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技巧,需要烧制师傅经过层层筛选、淘洗瓷土,制作出均匀细腻的陶瓷胎体,再施以釉料,通过高温烧制而成。

整个过程需要严密的控制温度、烧制时间等参数,并经历多次施釉、滋釉等环节的反复,方能制作出色彩艳丽、质地纯净的青瓷。

这种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瓷器工艺的神奇和艰辛。

正因为如此,青瓷才能够呈现出独特的韵味之美。

这种独特的美感令我不禁想起了古人对瓷器的赞美之词:“白者洁高明,青者质盈碧。

”这句诗语既赞美了瓷器质地的纯净和洁白,也赞叹了青瓷的高质感和碧绿色的釉彩。

青瓷独有的色泽和光洁,赋予了它一种高雅、纯净的美感,它在视觉上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受。

读完关于青瓷的资料,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瓷器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青瓷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更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青瓷的名词解释

青瓷的名词解释

青瓷的名词解释青瓷,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大类,以其深受世人喜爱的天然美态和独特魅力而蜚声中外。

本文将从青瓷的起源、特点、工艺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杰出的瓷器品类。

1. 青瓷的起源青瓷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唐代。

当时,青瓷的出现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因为它成功地实现了从白色瓷器向青色瓷器的转变。

此一突破性转变归功于远古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通过在釉中添加铁元素及釉层绿化剂等方法,最终使得瓷器焕发出青色的光彩。

这种色彩不仅为青瓷增添了独特的美感,还体现了青瓷独具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2. 青瓷的特点在众多瓷器中,青瓷以其鲜明特色而备受瞩目。

首先,它的釉色多样,不仅有墨绿、蛙绿、豆青等鲜明的颜色,还有清淡稀薄、如苔如蔓的绿色。

这一独特的釉色使得青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以其清新淡雅的气质征服人们的心灵。

其次,青瓷具有独特的瓷质特点。

它采用的瓷土经过高温烧制后,具有致密、细腻的质地,且胎质坚实。

青瓷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久性,在烧制时,瓷土中所含有的矿物质的熔化和结晶作用使得瓷中的开片纹和龟裂纹不再明显,进一步提高了青瓷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最后,青瓷的造型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青瓷的制作中,艺人们善于运用多种技法,如刻线、浮雕、贴花等,将青瓷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这种细腻的工艺技法使得青瓷的器型更加精致和独特,也更容易与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

3. 青瓷的工艺青瓷的制作采用的是瓷质的原料和特殊的烧制工艺。

首先,选取优质的瓷土,混合适量的助烧剂,经过粉碎、搅拌、过筛等步骤制成坯体。

然后,通过盘成、掐边、装饰等技法进行成形。

成形后,需进行干燥、控制温度烧制等一系列工序,才能最终制成成型美观的青瓷作品。

除了传统的手工工艺,近年来,一些工艺上的创新也为青瓷注入了新鲜活力。

例如,采用电子工艺及现代陶瓷科学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釉料对青瓷的化学染色,使得青瓷的釉色更加多样丰富。

这一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青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

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中国古代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瑰宝,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色泽、纹饰和工艺而闻名于世。

青瓷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中。

本文将从青瓷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代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盛于宋代。

宋代青瓷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饰风格成为当时瓷器中的佼佼者,被誉为“青瓷之冠”。

宋代青瓷的代表作品有汝窑青瓷、钧窑青瓷等,这些青瓷器物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也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制作工艺中国古代青瓷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主要包括原料选取、胎体制作、釉料配制、烧制工艺等环节。

青瓷的主要原料是瓷石和高岭土,经过精细的配比和研磨,制成坯料后进行成型、修坯、晾干等工序,然后施釉、装饰、烧制而成。

青瓷的烧制工艺尤为重要,需要控制好烧制温度和气氛,才能使青瓷呈现出独特的色泽和质地。

三、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青瓷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色泽、纹饰和造型上。

青瓷的色泽以青绿色为主,清新淡雅,给人以宁静、纯净之感。

青瓷的纹饰多样,有刻花、浮雕、彩绘等多种形式,纹饰精美细腻,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青瓷的造型则多样丰富,有瓶、罐、盘、碗等各种器型,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理念中的“中和”、“和谐”之美。

四、文化内涵中国古代青瓷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高雅之物,常被皇室贵族所喜爱。

青瓷的制作工艺和纹饰图案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如龙纹、凤纹、花鸟图案等,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五、对后世的影响中国古代青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为后世的陶瓷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许多当代陶艺家仍然深受青瓷的影响,将其精神融入到当代陶艺创作中。

青瓷读后感瓷器背后的智慧与文化

青瓷读后感瓷器背后的智慧与文化

青瓷读后感瓷器背后的智慧与文化在瓷器制作的历史长河中,青瓷无疑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中国瓷器历史上的瑰宝,青瓷承载了丰富的智慧和文化,让人不禁在阅读后对其深感敬佩。

青瓷,又称青釉瓷,是一种以青色陶瓷釉作为主要特点的瓷器。

它因其奇特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而备受赞誉,成为了中国古代陶瓷的代表之一。

青瓷的背后蕴含着极高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首先,青瓷的制作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青瓷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复杂的工序,其中包括原料的准备、成型、造型、烧制等等。

青瓷所使用的原料经过多次筛选和研磨,确保了釉料的细腻和均匀。

制作青瓷的陶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定型和修整,工匠们需要将自己的智慧和技艺融入其中,精益求精。

而青瓷的烧制则需要进行高温烘烤,工艺的温度和时间精确到了极致。

这些制作工艺和细节的考究,奠定了青瓷精美绝伦的质感和外观。

其次,青瓷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

青瓷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贸易上的宝贵物品,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明珠。

青瓷的造型多样,有的作品出自宫廷之手,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有的作品则来自于民间,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不论是青瓷器身上的图案、纹饰,还是青瓷所营造的朴实和谐氛围,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传承。

青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仅表现在其外观和形式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意义和象征上。

青瓷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其釉色韵味丰富、优雅典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青瓷所传递的,是一种对自然之美和人类情感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青瓷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和审美追求。

对于我个人而言,阅读青瓷的背后故事,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也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文化。

青瓷的精湛制作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古代智慧和艺术的辉煌成就,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欣赏。

总的来说,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在它看似朴实无华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文化。

浅谈青瓷与中国“青”文化

浅谈青瓷与中国“青”文化
在对商周时期的考古中发现了大量施有色釉的原始瓷器它们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都有一层似玻璃的釉层它或青或黄绿色质地坚硬经化学分析这是瓷而不是陶这种青釉器是我国最早的青瓷也是我国最早20062ceramicsscience的影响下形成了风格不同的窑系和瓷系五大名窑和六大窑系其中三大名窑汝官龙泉窑和三大窑系龙泉景德镇耀州窑均产青瓷龙泉哥窑自然开片的残缺美弟窑厚如堆脂莹润如玉的梅子青
青瓷,这一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的瓷器类型,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青瓷不仅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载体之一,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青色的审美情节。从原始青瓷的朴素自然,到东汉晚期青瓷的普遍生产与技术进步,再到唐宋时期青瓷的繁荣与创新,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见证了青瓷的辉煌与成就。青瓷之美,不仅仅在于其釉色之清澈透明、光泽之强,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民族审美心理。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等相互交融,使得其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稳定。同时,青瓷也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俗习惯与审美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缩影。因此,对中国青瓷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一种瓷器类型的认识,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审美心理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领悟。

青瓷深度解析

青瓷深度解析

青瓷深度解析
青瓷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瓷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青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陶瓷
之王”。

本文将对青瓷进行深度解析,探究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
以及现代演绎等方面。

青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商周时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直到唐宋时期才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青瓷的烧制主要采用高温
还原焰窑,这种烧制方式可以让青瓷表面形成独特的铁钴色釉,
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

青瓷釉色一般为深绿、浅绿、黄绿、黑绿等,花纹以抽象线条和简单的山水为主。

青瓷在艺术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器型和造型上。

青瓷器型上多
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尤以器壁薄、口沿直、底圆心微凸的形态最
为具有代表性。

造型方面,青瓷以朴实自然为主,形态端庄、简
洁大方。

青瓷还非常注重装饰,在器面上常见的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等,花纹多是自然景观、抽象图案等。

在现代,青瓷的继承和创新得到了蓬勃发展。

青瓷的制作技术
和装饰手法已经得到了现代化的改良,青瓷也被运用到了很多的
工艺品中。

具有代表性的有芝兰堂牌子、楚王台婚礼像、武当宝
剑、唐虞剑等等。

这些青瓷作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合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术,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青瓷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使其成为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时代和技术的变迁中,青瓷既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也融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创造性。

汉代青瓷的文化艺术意蕴

汉代青瓷的文化艺术意蕴

汉代青瓷的文化艺术意蕴瓷器的发明与烧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贡献。

从商代中期开始烧造出了原始青瓷,经过西周、春秋战国、秦代、西汉的发展,到东汉中晚期浙江地区的古越窑就生产出了具有现代瓷器基本要素的成熟青瓷,又历经六朝艺术青瓷阶段、唐代越窑秘色青瓷阶段、宋代龙泉窑青瓷阶段的不断发展演进,青瓷的发展跨越了3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在宋代以前青瓷一直在瓷器发展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说,青瓷在整个瓷器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

在青瓷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代青瓷又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发展转变的重要历史节点。

汉代,包括西汉、东汉,共计426年。

在整个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汉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至今还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汉代青瓷,是汉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意蕴,值得我们今天去发现、认识和研究。

朴拙典雅的造型。

瓷器造型在不同时代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往往会在一件瓷器的造型上留下制作这件瓷器的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印记。

汉代青瓷在四百多年的汉文化发展基础上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具有质朴、典雅、秀美和大气的特点。

汉代青瓷主要器型有鼎、盒、壶、钫、钟、瓿、碗、盘、盏、钵、洗等。

汉代青瓷造型一方面学习摹仿了商代、西周、春秋战国青铜礼器的造型风格和特点,另一方面又在瓷器的实用性和造型艺术的结合上有新的突破。

图1为西汉越窑青瓷三足蒜头瓶,图2为西汉越窑青瓷三足直颈瓶,图3为西汉越窑青瓷三足盖鼎,图4为西汉越窑青瓷瓿,这四件汉代青瓷在造型风格和艺术上更多的是摹仿了青铜礼器,但从每个单体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每件作品的造型是那么朴拙和典雅,器型外观线条是那样优美和流畅,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汉代青瓷造型从西汉初期到东汉结束,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汉代初期的青瓷造型一般在器型的底部都置有三足或高圈足,到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各种青瓷底部都基本上变为平底和矮圈足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瓷文化内涵
作者:吴利军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素净的龙泉青瓷,深深浅浅地印进凝如翠玉的瓷骨里,古典优雅,宁静悠远,简练丰厚,发出最古老而又最前卫色釉的纯粹气息,一如容貌秀美、身材苗条、表情镇定、举止雍容的少女,静静地坐在客厅的壁炉旁,望着墙上的斑点,任意识之流无拘无束地流淌,深邃明亮而蓝如海水的眼睛里发出自由纯净之光。

关键词:龙泉青瓷;文化内涵;艺术发展
龙泉窑是我国的著名青瓷窑系,早在新时期时代,牛门岗遗址就开启了龙泉的陶瓷文明发展史。

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时期,至迟在唐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征,北宋时期快速发展,在南宋乃至元代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盛期,经历过明朝的盛极而衰后,民国时期薪火传承,难能可贵。

龙泉青瓷历经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已故的国际陶协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说:“龙泉青瓷的唯美釉色是国际陶瓷的标杆。

”足以见得龙泉青瓷的造诣之高。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唯一入选世界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青瓷为什么能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且是陶瓷界的唯一入选者,这是因为龙泉青瓷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内涵。

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的根基是以儒教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龙泉青瓷的最高境界是“类玉”。

而对于玉,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它独特的含义,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且最能体现其精髓的实物载体。

据《礼记·聘礼》载,儒学始创者孔子曾经“观物比德”,赋予“玉”以“仁、义、礼、知、信、乐、忠、天、地、德、道”的道德属性,并倡导“君子比德于玉”;此后“玉德”虽经管子、荀子、许慎等人删减,由十一项浓缩至五项,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如玉”的信念却始终不曾更变。

在某种意义上,尊玉、贵玉正是尊德、贵德的表现。

民国赵汝珍清醒地意识到作为道德的实物载体的“玉”的非比寻常的地位,曾云“古代视玉之重,几无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

追求“类玉”效果的龙泉青瓷,也因其“类玉”特征而具有了“比德”特性,从而具有了超乎纯粹艺术范围之外的道德、习俗、政治、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龙泉青瓷是青瓷家族的集大成者,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被誉为瓷苑的一颗明珠,曾多次被选为馈赠外宾的礼品。

龙泉青瓷艺人打造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致优雅的造型,在众多候选礼品中脱颖而出,作为大会贵宾礼品赠送给世界各国政要及全世界互联网企业领头人,彰显了龙泉青瓷的无限魅力。

从巅峰到低谷,再从低谷走向山巅,没有人怀疑,当代的龙泉青瓷已进入到了一个鼎盛期。

像年轮一圈一圈的积累,青瓷通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扬变得更加深厚。

过去在收藏圈说起龙泉青瓷,往往谈古者多,论今者少。

今昔何样,今不如古,今已胜古?这些有关当代龙泉青瓷的问题在很多人心里可能都是含糊难辨的。

青瓷作为陶瓷的一个特殊种类,以温润如玉的特点为世人所喜爱,典雅的身姿、醉人的釉色。

比起古代,当代龙泉青瓷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了,釉色更加纯净细腻了,各种装饰工艺也更加细致入微了。

青瓷端庄浑朴、温润如玉,是天造人设的艺术佳品。

走艺术之路,龙泉青瓷的价值将日益提高。

但孤芳自赏不是青瓷的本质,艺术青瓷又是实用化的,它更贴近百姓而融于市场,在现代社会里走一条有特色的,昭示着无限潜力的道路。

如今,“简单粗暴”式的审美已不是人们看待工艺美术品的主流。

而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深入,带有含蓄和东方内敛气质的美则愈加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而在瓷器中,龙泉青瓷无疑是这种美的代表。

有别于色彩图案对比较为强烈、直接的明清瓷器,青瓷所呈现的内在美,则强调了一种“秘而不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感受。

不论是哥窑“胎薄如纸、釉厚如玉,紫口铁足”的古朴典雅,还是弟窑的“胎白质细,釉如翡翠。

”的青翠欲滴。

这种如冰似玉的美感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宋朝是龙泉青瓷盛行之时,彼时道教中淡泊质朴、顺应自然的审美追求以及宋人对清幽隽永的文人气质的提倡,无不对龙泉青瓷的艺术美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宋人对釉色的反复执着,更是得以创造出粉青、梅子青这两种令后人惊叹的传世杰作。

青瓷中的这抹“青”也是让人如痴如醉,近似于绿,而又有着如玉的釉色,同“翠玉之色”一般,清静、委婉、恬淡、超脱、含而不露,是为“无为”之美,也是人与自然物我共融、天人合一的理想表达,恰恰契合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一贯内敛的审美意趣和民族心理。

虽然龙泉青瓷发展史可谓历经沧桑,但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龙泉青瓷艺术已在不断传承创新,融会贯通,承上启下,在当代的审美与古典元素不断碰撞之时,让龙泉青瓷在新时期,也能够焕发出更为动人的艺术之美。

龙泉青瓷能有今天的成就,也要得益于当今一代龙泉制瓷人承前启后的耕耘,同时引导龙泉广大陶工立足本土文化,艰苦创业,继续研究发展青瓷文化,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胡兆雄.略谈龙泉青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J].中国陶瓷,2014,50(09):100-102.
[2]廖张波.论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48(03):25-27.
[3]彭勃.龙泉青瓷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李德胜.龙泉青瓷艺术设计的审美意蕴[J].中国陶瓷,2016,52(02):106-111.
作者简介:吴利军,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中国优秀民间艺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庆元县工艺美术品协会会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