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渔家傲·秋思》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渔家傲·秋思》的词意,掌握词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

2. 学会有感情地吟诵并默写词作。

3. 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赏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描述,深入理解词中所描绘的边塞风光和作者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词意理解与感情吟诵。

2. 词中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联。

三、教学难点1. 词中难解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2.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唤起记忆,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回顾学生已学过的边塞诗词,如王之涣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唤起他们对边塞诗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风光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边塞的辽阔与壮美,激发他们对新课文的兴趣。

2. 作者介绍,背景铺垫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强调其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特别是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学生理解词中情感打下基础。

讲述《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即宋仁宗时期国家面临的边疆危机,以及范仲淹在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帮助学生理解词作背后的历史情境。

3.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教师首先有感情地朗读全词,让学生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注意教师的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投入。

接着,学生跟读,尝试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同时注意词句的停顿和情感的表达。

4. 问题引导,激活思维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你们认为‘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其思考的角度和深度,同时引入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牌由来】“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牌由来】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

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

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

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钗头凤·红酥手宋·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词牌由来】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多年后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

赞!12个经典词牌名,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典故,够孩子学了!

赞!12个经典词牌名,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典故,够孩子学了!

赞!12个经典词牌名,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典故,够孩子学
了!
关于古诗词的学习,贯穿了孩子的整个小学,初中乃至高中。

在我的公益课上,我也一直常常对孩子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知识对于孩子学习有很大帮助,很多家长从小就要求孩子背诵诗词。

的确,对诗词的积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在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孩子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但是,孩子对于积累诗词也只是基于简单的背诵,从来都没有深层次的去探索过。

就比如您的孩子对这12篇词的词牌名了解多少?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我在互联网课堂免费举办《最强大脑》公益课,教你不一样的学
习法,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

添加微信号:459700519。

如果你们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向我咨询。

12词四首PPT课件

12词四首PPT课件

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
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
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25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
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 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 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气势豪迈
27
读懂词意
明确:上阕描绘这样 盛大的出猎,目的是 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 表现了他英武的身 姿;进而又将自己 与孙权相比,表达 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 作了铺垫。
读书有明天、阅读无上止境
单击页面 即可演示
1
导入新课
渔江 家城 傲子
范 仲

淹轼
第一课时
2
渔家傲
范仲淹
3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 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 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请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 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和同学 们分享一下。
4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
18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学, 无比璀璨。说起中国文学,不得不 说古代文学;说起古代文学,不得 不说唐诗宋词元曲;说起宋词,不 得不说苏轼;说起苏轼,必说豪放 词;说起豪放词,就要说一说中国 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十二个经典词牌名由来

十二个经典词牌名由来

【文化】十二个经典词牌名由来2015-09-04壹号收藏壹号收藏2015.9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雨霖铃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

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

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

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钗头凤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多年后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

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pǐ)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

沁园春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

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

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

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水调歌头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

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

12个经典词牌,原来它们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12个经典词牌,原来它们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12个经典词牌,原来它们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词最开始都是伴曲而唱的,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词的曲调就是词牌。

后来,词完全脱离了曲,词牌就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

13个经典词牌,它们背后的故事,你都知道吗?01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牌由来“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她明艳美丽,善于歌唱。

在所有官妓中,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她。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让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于是将这首曲子定名为“念奴娇”。

02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牌由来因美人虞姬得名。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项羽兵败乌江,听到四面楚歌,知道难以突破重围,就劝虞姬另谋出路。

但虞姬执意追随项王,拔剑自刎,香消玉殒。

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便把这花称作“虞美人”。

人们钦佩虞姬,于是创制词曲,常用“虞美人”作为曲名,倾诉衷肠。

“虞美人”便逐渐演化为了词牌名。

03青玉案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牌由来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就拿青玉制就的几案吧!”04浣溪沙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2 词四首教案

12 词四首教案

12 词四首教案第12课词四首【教学目标】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3.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4.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渔家傲·秋思》【情境导入】同学们,婉约词比起豪放词来,则如小桥流水之于大江东去,如杨柳依依之于青松劲直,如曲径通幽之于通天大道,如和风细雨之于暴风骤雨。

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豪放词风。

【新课解读】一、整体感知——全词内容1.学生朗读这首词,概述全词大意。

明确:边塞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塞所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流下思乡之泪。

2.教师提问: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了什么?明确: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下阕抒发征人的思乡之情。

二、深入探究——写景抒情1.在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以“我看到了一幅图”的形式回答。

明确:落日归雁长烟落日孤城落日归雁孤城将士戍边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明确:异寒异声异势3.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悲凉寂寞孤独思乡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之情。

5.教师小结:三、拓展延伸——边塞诗句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请写出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明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大词牌名的由来(详解+注释+翻译)

12大词牌名的由来(详解+注释+翻译)

01词牌名•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空一作:崩云;拍岸一作: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注释:】¹大江:指长江。

²淘:冲洗,冲刷。

³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¹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²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¹雪:比喻浪花。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fā)。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ǔ)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

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注释:】¹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乔,本作“桥”。

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³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¹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²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¹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

华发:花白的头发。

¹一尊还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同“樽”,酒杯。

酹: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翻译:】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滔滔巨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

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儿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牌由来】“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牌由来】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

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

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

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词牌由来】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多年后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

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pǐ)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词牌由来】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

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

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

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牌由来】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

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

《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贺新郎·夏景
宋·苏轼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词牌由来】事实上,“贺新郎”最初名字是叫“贺新凉”。

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恚(huì)恨”。

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

苏轼为此赋“贺新凉”,即“乳燕飞华屋”也。

秀兰歌之,众人始息怒而乐。

以“贺新郎”为词牌的词大多感伤悲愤,和婚宴气氛不合。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牌由来】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

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

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

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词牌由来】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

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

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hóng)“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

“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莎”读shā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牌由来】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

”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牌由来】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牌由来】“青玉案”出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锦绣段”,即“锦缎”,丝织品,表面有彩色花纹。

“案”指放食物的小几,形状如有脚的托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牌由来】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

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

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

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