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与维护方面的研究
高炉铁口泥套跑泥的原因和治理探讨

高炉铁口泥套跑泥的原因和治理探讨摘要:高炉堵铁口时泥套跑泥,高炉日常生产中泥炮堵铁口操作中,炮头与泥套的缝隙,铁口泥套裂纹,泥炮堵口时跑泥的原因分析,泥套使用寿命延长探讨。
关键词:高炉铁口;铁口泥套;泥套跑泥;泥套寿命1.前言山东钢铁日照有限公司炼铁厂1#5100高炉2017年12月开炉。
高炉容积为5100m3,高炉设有4个铁口,没有设渣口,出铁场为东西各一个双矩形出铁场,两个出铁场上各设有2个铁口2个铁口之间的夹角为81℃..正常生产执行3个铁口轮流出铁,每个铁口都设有一台液压泥炮,一台多功能开口机和一台起落移动式防喷溅罩。
铁口有负责人和助手两人配合操作.,高炉铁口泥套制作是检验炉前工铁口二人技术操作水平之一,合格的铁口泥套寿命长短,是检查铁口炉前工操作技术的最终结果.“善于动脑筋炉前工干活不累,.偷奸摸滑炉前工总会让你加倍偿还”,这就是高炉炉前工前辈经验,身为十几年工龄炉前工的我,在工作中泥套制作和维护中总结实践经验,得到了至今还在使用的操作方法。
1.高炉铁口泥套跑泥原因炉前液压泥炮嘴与铁口接触不严密,泥套没有产生密封炮头作用,而产生缝隙。
导致泥炮口泥炮打泥时,炮泥在液压炮压力作用下没有进入铁口孔道,而是从缝隙处流出现象,轻则造成下一炉,开口机钻铁口时难开,铁口深度变浅,放不净这炉渣铁.重则,铁口堵不上铁口,造成减风或休风堵铁口的重大事故,具体原因如下;(1)炉前工开铁口时,铁口眼不正,没有发现,,造成跑泥现象(2)泥炮堵口时,没有清理干净炮头上面残渣,造成缝隙跑泥(3)铁口出净渣铁前,没有及时清理好泥套内残渣,产生缝隙跑泥现象(4)开铁口前, 没有确认泥炮炮头与泥套严密性,造成跑泥现象(5)炉前工堵铁口时,液压泥炮油压不足,压力达不到,轻则跑泥,严重时烧坏炮头,堵不上铁口事故。
(6)炉前工堵铁口前清理残渣,破坏泥套密封性,造成跑泥现象3.高炉泥套制作工具首先,使用旧钻杆,炮头直径大10mm圆盘,五个钻头和丝头,旧钻杆焊接在圆盘中心,距离钻杆前端200mm.,,炮头直径为长度写十字,十字中心与圆盘中心重合,,十字中心和四个方向末端焊接好丝头,安装好钻头,组成泥套清理工具,保证人身安全,减少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清理时间.4泥套浇注步骤(1)提前检查泥套浇注料是否有板结,杂物,等,出现后禁止使用,更换新浇注料.(2)检查开口机和液压炮是否正对铁口中心(3)使用开口机和泥套角膜器,,钻铁口300----500mm.,抠成内大外小的喇叭状空腔,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禁止打水降温.(4)铁口泥套浇注料使用时,要搅拌均匀,水分控制在5-6%,手抓成团即可.入(5)将混合好浇注料填入掏好铁口孔道内, 料面略高于铁口保护板.(6)浇注料填好后,炮头安装泥套压试实模具,泥炮压实铁口泥套时膜具接触浇注料面要涂抹黄油,,有利于30-50分钟顺利退炮,拆卸泥套模具.保证泥套完整成型,密封良好.(7)拆卸模具完毕后,自然干燥20--30分钟.然后,用小火烘烤30分钟.防止水份急剧挥发,铁口泥套出现裂纹,蹦暴,产生缺埙现象.(8)在开铁口出铁前必须用大火加风烘烤30分钟以上,用开口机钻出铁口眼,确认泥炮与铁口泥套良好密封性.校正泥跑和铁口中心线位置,(9)泥套制作流程图1.铁口泥套日常维护铁口泥套在日常生产中,跑泥是泥套维护最难的障碍,铁口出铁时,渣铁侵蚀,喷溅,磨埙,以及泥炮堵铁口时,固体渣铁垫炮头,造成堵铁口跑泥.现象.总结以下治理措施;(1)随时保证铁口框整洁.禁止打水(2)开铁口前后,确任开口机,泥炮是否对正铁口中心线,及时校正机械偏差(3)确保泥套完好无缺和接触面密闭良好(4)开铁口前,泥掏周围铺垫好细沙,有利于清理残渣,保护泥套(5)堵铁口前,清理干净泥套周围残渣,杜绝垫炮现象出现(6)堵铁口时,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座炮和泥炮压不到位现象1.总结(1)泥套使用寿命长短,充分体现铁口工作炉前操作水平高低,及时校正机械偏差,操作时严谨,保持铁口区域清洁.及时调整机械操作方法,合理保养和维护泥套合格率.(2)泥套合格率增加,减少制作泥套频率,降低炉前工劳动强度,提高铁口合格率,有利于高炉顺行,稳产,节能,降耗。
大型高炉出铁口综合维护技术

大型高炉出铁口综合维护技术大型高炉铁口、风口采用稳定性好、密封性好,抗氧化的铝质大块异型组合砖砌筑。
铁口组合砖部位立砌,避免砖缝贯通,上下层垂直砖缝错开。
宝钢高炉有4个铁口,布置不均匀,最小夹角只有40°,铁水频繁冲刷,使这个部位侵蚀加剧,一直是炉缸侧壁温度最高的部位,是高炉本体最薄弱环节之一,是监测维护的重点。
一、延长铁口砖寿命,控制铁口砖外凸现象宝钢一高炉铁口原设计用硅线石大块异型组合砖,寿命只有3个月左右。
并且出现逐渐向外突出的趋势,后来把铁口组合砖改为铝碳碳化硅砖,抗剥落性、热稳定性更好,同时铁口两侧、上方设置铜冷却板,以延长使用寿命,并在铁口两侧焊上筋板,卡住铁口砖,制止铁口砖的突出,寿命延长到一年。
宝钢2BF出铁口详图二、压入维修铁口组合砖不仅承受着开孔机和赌泥炮的压力,还受到渣铁的侵蚀,组合砖缝难免产生贯通管道,这就造成煤气泄漏窜火现象,铁口窜火为刚性火焰,若不及时处理将进一步恶化炉前操作环境、破坏铁口组合砖。
在高炉炉役的早期、中期、后期其内衬的检修集中在易损坏部位,铁口即是其中之一。
铁口检修方式为炉外压入,目的是充填砖缝、堵塞贯通的煤气通道,提高砖体的导热系数,降低铁口砖的热负荷。
三、更换铁口砖采用刚玉可塑料严密粘接如前所述,在出铁操作中,由于泥炮对出铁口的冲击和铁水频繁冲刷造成渗透蚀损,使铁口内衬砖严重破损、开裂,形成炉内煤气泄漏通道,必须进行维修。
采用高强抗冲刷的刚玉质可塑料在残存破损剥落的旧砖上充填找平,使更换的新砖能与旧砖充分吻合,粘接严密,气密性好,杜绝了煤气泄漏通道的形成,抑制了煤气泄漏。
宝钢高炉出铁口用刚玉可塑料修补四、延长泥套寿命,改善提高炉炮泥质量,确保铁口深度确保出铁口深度也是铁口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宝钢高炉产量的提高,增加泥量,减少环流对炉缸侧壁的冲刷。
同时,加强炉前设备的维护和炉前作业管理。
当泥炮的活塞环与炮筒间缝变大时,及时更换,避免返泥。
铁口维护的方法和意义

表6-21 不同顶压、铁种选用开口机钻头直径
炉顶压力 0.06 /MPa
铸造铁选 80~70 用钻头直 径/mm 炼钢铁选 70~60 用钻头直 径/mm
0.08
0.12~ 0.15
65~60
>0.15
70~65
60~50
65~60
60~50
50~40
例、鞍钢高炉开口作业时出铁口孔径变化
鞍钢高炉正常铁口深度为1.8~2.8m,标准钻头直 径为60mm,泥炮嘴内径(泥芯直径)150mm。
图1
生产时出铁口的构造
高炉生产一个时期以后,铁口区域的炉墙 砌砖由于渣铁水的侵蚀逐渐变薄,在整个 炉役期间铁口区域始终由泥包保护着。生 产过程中的铁口状况如图
生产时出铁口的构造
正常的铁口深度
根据铁口的构造,正常铁口的深度应稍大于铁口 区炉衬的厚度。不同炉容的高炉,要求的铁口深 度不同,表6-17是大中型高炉铁口深度 表6-17
出铁口处理方法 出铁口孔径变化
铁口深度/m 1.8~2.5 1.5~1.8 1.0~1.5 <1.0
开口机直接钻到赤热层, 孔径可大些 捅开 开口机直接钻到赤热层, 相应小些 捅开 开口机钻到赤热层(严 禁钻漏),捅开 钻到距赤热层150~ 200m,开口机退出 还要缩小 长钢钎捅开
铁口泥套的制作与维护
打泥量要适当、稳定
为了使炮泥克服炉内的阻力和铁口孔道的 摩擦阻力,全部进入铁口,形成泥包,堵 口不能跑泥,打泥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打 泥量以保持所需要的深度来确定,要适当 而稳定;此外,铁口泥套必须完整,深浅 适宜。打泥量过多过少均使铁口深浅度难 于掌握,维护困难。
保持适宜的铁口角度
铁口角度是指铁口孔道中心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开炉初期高炉死铁层还没有受到侵蚀时,铁口角度只要保 持0°~2°就可以了。随着炉底侵蚀深度的增加,出铁口 角度也相应增加,这是为了减少死铁层铁水量,这将利于 维护炉底。但增加铁口角度应该根据炉基温度上升及见下 渣后出铁量比正常时增多为前提条件。如果炉底未侵蚀, 而人为的加大铁口角度,这将使死铁层减薄,使高温区下 移,反而加快炉底侵蚀,这种情况必须避免。开炉后经过 一段时间,很多高炉炉底侵蚀基本减弱,炉底温度也基本 稳定下来,在这一阶段出铁口角度一般保持在7°~12° 为适当。只有在停炉前才将铁口角度加大到15°~17°。
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与维护

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与维护
王彤佶
【期刊名称】《黑龙江冶金》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通过长期的炉前操作实践,探究了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原理、打泥操作控制及合理打泥量计算方法,引导炉前操作人员做好铁口泥包及合理深度维护。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王彤佶
【作者单位】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首钢1,3号高炉出铁口维护和改进炮泥质量的生产实践 [J], 王自亭;王春生;余鸿林
2.首秦高炉加强出铁口维护的生产实践 [J], 侯春雪
3.高炉出铁口的操作与维护 [J], 严昌龙
4.铁水轨道衡在韶钢高炉出铁口称重\r的运用及维护技巧 [J], 李怀新;李国慧
5.武钢6号高炉出铁口维护技术的改进 [J], 舒文虎;孔小新;陈胜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炉出铁口炮泥的损毁机理和铁口的操作与维护

,
度将决定铁水 流 向出铁 口 的流 动方式 高 的铁
水 流量与传 递 到炉 壁 的 高热量 结合 起 来 将 对
,
。
地 粘结在 旧 炮泥 上
,
,
弥补喇 叭 口 形 成 完整坚
,
固 的炉墙 保 护 体 从而 保证 了正 常 的铁 口 孔道
深 度 如 出铁 不 净 打入 孔 道 的炮泥漂浮 四散
,
有利 于 孔道 的清 洁 使打 入 孔 道的炮泥 与孔道
良好粘结 成 为完整 的一 体 从而 保证 了适 宜
, ,
。
同时 随着 环 保要求的 日益 提 高 需要我们 这
些 炮泥 研 究人员研 究 出 新型环 保炮泥 来满 足
,
的孔 道 深 度和 泥 包 的完整 性
高炉大型化后 高风压 高风温 和 出铁次数 减少
。
该技术 可 使炮 泥 在 出 铁 口 内进 一 步 压 实
。
。
度 变化选择 适 宜 的打泥 量
量
,
。 。
,
不 得 随 意 增减 泥
,
任 何 不 希望 在 炉 内蘑 菇体 中 出现 的裂 缝 和 裂
口 也 可 以被炮泥 填上
造成得 不 偿 失 如铁 口 浅 也应 本着慢慢
,
该技术有助于 提 高 已 堵
进 行 修补
。
求更高质量 的无水 炮泥 来满 足 高炉 长 寿 顺行 的需要 国 内外炮泥 厂 家通过 提 高原 料 纯 度及 添 加不 同的外 加剂改善并提 高 了炮 泥 的质 量
, ,
。
,
同 时 又 要 在 新 的位 置 产 生 新 的泥
铁口泥套制做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铁口泥套制做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铁口泥是一种用于管道密封和维护安全的材料,制作和使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程。
以下是铁口泥套制作和维护安全的一般技术规程:
1. 材料准备:选择符合标准的铁口泥材料,并按照规定比例配制。
常见的铁口泥材料包括水泥、细砂、纤维等。
2.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搅拌设备和施工工具,如搅拌机、批刀等。
3. 预处理工作:清理管道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确保施工表面干净。
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打磨和修复。
4. 施工过程:将铁口泥按照规定比例倒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搅拌,直至泥浆均匀。
然后,用批刀将铁口泥均匀地涂抹在管道表面,并用手工或机械工具进行压实和整平。
确保铁口泥封闭口完整,无裂缝,表面光滑。
5. 干燥与固化:铁口泥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干燥和固化。
根据材料的不同,可能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铁口泥完全干燥和固化,以确保其密封性和强度。
6. 防止触摸和污染:在铁口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泥浆。
同时,还需要防止泥浆污染环境和水源,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7. 安全措施:在铁口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一般的铁口泥套制作和维护安全技术规程,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施工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高炉炼铁工艺分析与钢铁企业设备的维护措施

高炉炼铁工艺分析与钢铁企业设备的维护措施一、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分析高炉炼铁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其设备包括了高炉本体以及上料系统、供料系统、装料系统、送风系统、煤气净化系统等辅助设备所组成。
一般而言,在建设投资上高炉本体约占15~20%,各类辅助系统则占据了80~85%左右。
在生产中,高炉本体和各个辅助系统被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相互配合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
(一)高炉本体高炉本体也是冶炼炼铁工艺的主体设备,它是由耐火材料所砌筑成的竖立式圆筒形炉体,并由炉基、炉壳、炉衬、冷却设备以及高炉框架等部分所组成。
其中,炉基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和耐热混凝土结构砌筑,炉衬采用的是耐火材料砌筑,其它设备则是金属构件制成。
在高炉的内部共分为5段,在高炉上部设置有炉料的装入口和煤气的导出口,在下部还设置由风口、渣口和铁口。
(二)供料系统供料系统的功能是准确、连续、均衡的将合格原料送入到装料系统中,保证高炉炼铁的原料需要。
它主要由贮矿槽、贮焦槽、给料机、振动筛以及称量装置等设备组成。
(三)上料系统上料系统功能是将料仓输出的原料、燃料以及熔剂进行系统筛分,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输入到装料系统当中,它主要由运料车、卷扬机、斜桥等设备组成。
(四)装料系统装料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炉料装入高炉中,使其在炉内合理分布,并具有防止炉顶煤气外泄的功能。
根据炉顶型式的不同,装料系统的设备也有所区别。
其中,钟式炉顶的装料系统主要由受料漏斗、旋转布料器、料钟、料斗等设备组成;而无料钟炉顶的装料系统,则主要由料罐、密封阀、溜槽等设备所组成。
(五)送风系统送风系统功能是为高炉炼铁提高充分、连续的热风,它主要由鼓风机、热风炉、管道、阀门等设备所组成。
(六)煤气净化系统煤气净化系统的功能是对高炉生产过程中煤气的回收利用,使车间内含尘量能低于10mg/m3,以满足生产和人体健康的要求。
它主要由重力除尘器(或者是静电除尘、布袋除尘器)、脱水器、洗涤塔等设备组成。
浅谈高炉出铁口用炮泥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编号:AQ-Lw-01464(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高炉出铁口用炮泥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temming for blast furnace taphole浅谈高炉出铁口用炮泥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随着高炉向长寿命、强化冶炼和大型化方向发展,作为高炉出铁口使用的耐火材料-炮泥在材质与质量方面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已从单纯的消耗性耐火材料转向功能性耐火材料。
炮泥的性能对于铁口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高炉安全生产的要求,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炮泥进行了多方面的攻关,如提高原材料的纯度以降低炮泥内杂质的含量,以不同的有机结合剂代替水拌和炮泥料以改善炮泥的结合性,在炮泥内添加新的功能材料以改善炮泥的抗渣铁侵蚀性和冲刷性等,所有这些都为改善炉前的作业环境、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大型高炉用炮泥始终存在较多的问题,但从2003年起,北京科技大学研制开发新型无水炮泥,通过使用北京科技大学自主开发的耐火原料-氮化硅铁,同时对炮泥的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解决了以往大型高炉用炮泥使用上的缺陷,使大型高炉用无水炮泥的使用性能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型高炉的冶炼要求和寿命要求,为延长高炉寿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炉出铁口用炮泥的损毁机理1热机械侵蚀出铁时铁口中心被钻头钻开,炽热的铁水和熔渣从铁口流出,使铁口炮泥承受1500℃以上高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与维护方面的研究高新运贾广顺杜敏庆李丙来肖海龙(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济南 250101)摘 要本文通过长期的炉前操作实践,结合具体感受认识,着重进行了高炉铁口(即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原理以及打泥操作控制和合理打泥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但没有涉及炮泥质量和炮泥成分等问题,单纯旨在提高炉前操作人员基本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引导炉前操作人员在保证铁口合理深度前提下节约使用炮泥,降低炉前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 高炉铁口泥包打泥量Research of Maintenancing on the Clay Pack Used inIron Notch of BFGao Xinyun Jia Guangshun Du Minqing Li Binglai Xiao Hailong(Ironmaking plant of Jigang Group Co., Ltd., Jinan, 250101)Abstract The emphasis on the iron notch the clay pack in principle, operator control and a reasonable amount calculated in the field of study, does not involve the qualit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unmud,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personnel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improve the operating personnel to ensure the proper depth of the economy in the use of the gunmud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s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Key words iron notch, clay pack, the mud volume1 引言业内人士知道高炉铁口是高炉的关键部位,主导炼铁厂命运的产品——铁水都要从高炉铁口排出,铁口工作状态的好坏不仅决定炼铁厂指标和效益,而且还能够决定高炉一代炉役的长短。
因此,高炉铁口的操作与维护在整个炼铁系统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
济钢1750m3高炉投产初期,铁口曾一度较浅,并且打开困难,为此,厂领导曾多次指示从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尽快解决铁口问题。
其中有人研究泥炮质量问题,有人研究开口机问题,有人组织炉前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探索,考虑到高炉铁口操作、维护是一个长期的、需要许多人甚至许多专业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完成课题,因此,我们选择了“高炉铁口泥包形成原理、打泥操作控制和合理打泥量计算”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以配合实现高炉铁口的长治久安。
在开展“高炉铁口泥包形成原理、打泥操作控制和合理打泥量计算”研究方面,认为首先必须与铁口操作的人员和炉前技师进行沟通、交流,并通过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以便于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操作。
考虑到沟通、交流单纯采用口头形式很难表达圆满,因为有些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释清楚的,因为凡是表达不清楚的问题,都不容易被人们接受。
因此,认为要想在思想上、认识上取得一致,必须通过文字描述和图形描述的方法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使沟通和交流更便于理解,才能使沟通和交流的结果永久保留下来,才能成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的依据,才能实现这一领域认识上高新运,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炼铁技术研究。
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的突破和提高,才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高炉铁口逐渐受控于人,并且保持长期稳定运行。
由于我们对高炉铁口有一定的“感情”,加上平时比较关注有关铁口的信息和介绍,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比较详细的专门描述铁口维护,特别是“高炉铁口泥包形成原理、打泥操作控制和合理打泥量计算”方面的比较专业的文章资料,甚至有些资料的解释与我们的分析认识反向,甚至对炉前操作人员形成误导,本着对高炉负责,对高炉铁口负责的原则,认为必须开展“泥包形成原理、合理打泥量计算以及打泥操作控制”方面的研究。
以便于炉前操作人员更加了解和掌握有关高炉铁口的基本知识,以便于提高炉前操作人员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驾驭铁口操作,才能够在一定的操作基准上对炮泥质量作出正确评价,才能够根据铁口具体情况合理选用炮泥,才能够在保证高炉铁口合理深度前提下选择经济打泥量,才能够保证铁口在高水平地维护运行的情况下节约使用炮泥。
2 铁口泥包形成原理2.1 关于铁口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高炉铁口深度的维护与保持,不仅仅是及时补充炮泥这么简单,它还受到渣、铁是否排放干净、炉温高低、出铁量大小、出铁次数多少、炮泥质量、打泥量、打泥速度等因素影响,还受到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的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对铁口泥包形成原理搞不清楚,不会计算合理打泥量,就不可能对打泥操作进行有效控制,就不可能高水平维护好铁口。
因此,在研究高炉铁口泥包形成原理之前,必须对下面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一下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铁口泥包有统一的认识,才能够容易理解铁口泥包形成原理,才能够进行打泥量和打泥操作控制方面的研究。
(1)高炉铁口泥包——是指高炉堵铁口时用泥炮沿铁口孔道打入炉内的一团炮泥。
能够附着在高炉出铁口周围炉墙内侧,用于保护该部位炉墙。
铁口泥包可分为原始泥包和新生成泥包。
(2)原始泥包——指开炉以前进入炉内由人工堆砌炮泥形成的,该泥包在开炉后不久就会被侵蚀掉,以后的时间主要依靠新生成泥包保护铁口周围炉墙。
(3)新生成泥包——指每次出铁完毕堵铁口时,用泥炮通过铁口孔道新压入的一团炮泥。
由于高炉出铁时铁水对泥包的冲刷损耗,需要在每次出铁堵铁口时向炉内补充新炮泥以便形成新泥包。
(4)铁口深度——指铁口区域炉墙原始设计厚度加上原始泥包厚度。
正常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铁口深度和出铁过程铁流的稳定程度来评价铁口泥包好坏。
出铁稳定则说明铁口深度适宜、泥包完好,铁流突然变大,甚至造成铁口喷溅则说明铁口泥包损坏铁口变浅。
铁口浅时需要通过调整打泥量、打泥操作控制方法,甚至改善炮泥质量,使铁口深度尽快恢复正常。
(5)铁水“放净”——应该是指具体铁口部位炉缸内铁水的最低液面位置(由于大型高炉不是一个铁口,炉缸内铁水液面在高炉出铁时不会是水平的,因此,只能称“具体铁口部位炉缸内铁水的最低液面位置”),这样只能认为“具体铁口部位炉缸内铁水达到最低液面位置”时,是铁水“放净”。
由于人不可能进入炉内观察,因此,这里所说的具体铁口部位炉缸内铁水的最低液面位置,只能通过高炉放铁情况判断,即通过放铁过程中渣、铁溜大小来判断,在铁口没有被卡住的前提下,当渣溜达到铁流的两倍左右时,可以认为该铁口部位铁水“放净”,如果从图形上分析,可以认为铁水液面降低到铁口孔道炉内一侧中心线以下位置时为铁水“放净”(见图1、图2)。
对于大型高炉可能无法评价铁水是否“放净”,只能通过放铁时间和放铁数量确定该铁口是否需要停止放铁,改为其他铁口出铁。
(6)“涨铁口”——即铁口深度增加,指铁口在原有泥包基础上又生成“新泥包”。
当铁口深度低于规定水平时需要利用“涨铁口”的操作方法尽快使铁口深度恢复正常;当铁口深度超过规定深度时,需要通过操作控制打泥量避免继续“涨铁口”。
(7)铁口中间漏铁——指铁口泥包出现裂缝,铁水没有从铁口孔道正前方流出,而是从裂缝处流程,这时候预示着铁口泥包有可能从漏铁部位断掉。
(8)“断铁口”——指铁口泥包前端断掉或者泥包全部断掉。
当出铁过程发生“断铁口”和正在钻铁口时发现“断铁口”,突出表现就是铁口突然变浅,出铁时容易跑大流,影响高炉正常出铁,需要通过打泥操作控制逐步建立新泥包,逐渐恢复铁口深度。
关于高炉出铁口泥包形成与维护方面的研究2.2铁口泥包形成原理及其基本形状描述通过抽象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指炉温适中渣铁相对放净时),当泥炮将炮泥从铁口孔道打入炉缸内后,其“正前方”会遇到炉缸内焦炭的“阻挡”,会迅速以铁口为中心沿炉墙向四周扩散,同时也会向“正前方”推进(见图1),通过图1看出,铁口泥包纵断面类似“蘑菇状”。
通过分析认为,“蘑菇状”泥包形成的原理,应该是最初进入炉缸的“炮泥”遇到炽热焦炭后,其表面会迅速结成“硬壳”(水分或者挥发分在炽热焦炭“烧灼”下会迅速蒸发或者挥发),随着打泥量的增加,“硬壳”会逐渐向前推进,后面进入的炮泥会继续向“硬壳”四周扩散,使“硬壳”表面积逐渐增大,随着“硬壳”表面积的增大,泥炮的打泥压力也随之升高,当泥炮打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打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认为“泥包”基本形成。
通过分析认为,由于铁水比重较大,打泥初期“泥包”首先会向上和向前“增长”,当“泥包硬壳”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泥炮打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泥包”才会向下“增长”(指向铁水液面以下增长),“泥包”向下“增长”的深度会受到打泥量多少、炉缸“松弛”程度、打泥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打泥量少时,“泥包”向下“增长”就少;当炉缸相对较“松弛”,加上打泥操作方法不当时,“泥包”向下“增长”也会少。
通过分析认为,由于铁水密度较大(这里指不透气),因此,炮泥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挥发分蒸发或者挥发就慢,“泥包”直接接触铁水的部分比直接接触炽热焦炭的部分结成“硬壳”的速度相对要慢,也就是说在打泥后期“泥包”才能够被压入铁水向下“增长”,只有“泥包”能够向下“增长”,“泥包”才能够“生根”,才能够牢固。
图1 抽象分析一般情况下铁口新生成泥包形状图2 炉缸较“松弛”打泥速度快时的泥包形状2.3影响铁口泥包形成的主要因素2.3.1 炉缸“松弛”且打泥速度过快当高炉炉缸内比较“松弛”(指炉缸内焦炭挤压的不是很紧密)泥炮打泥速度又比较快时,可以想象打入炉内的炮泥向前推进的幅度就大,向四周扩散的幅度就小(如图2所示),由于“泥包”向前延伸的较长,在受到铁水漂浮力后,前端会向上翘,加上后面与炉墙接触面积很小,遇上这种情况,不仅“泥包”不容易巩固,而且还容易被铁水完全“漂浮”起来,甚至会发生“泥包”爆炸。
济钢2号350m3高炉1998年以前使用的电动泥炮,由于打泥速度过快,曾不止一次的发生过“泥包”被“漂浮”起来以后发生爆炸的现象,当时“泥包”爆炸产生的爆发力能够将炉内焦炭推入铁口上方的两个风口,致使铁口上方两个风口的直吹管内全部灌满焦炭。
遇上这种情况,铁口“泥包”肯定是不会生成的,铁口深度肯定无法保持的。
过去有些小炉子还曾经出现过炮泥“打穿”现象(指炮泥全都打到炉子里去,严重时铁口还没有被封住),分析其原因应该是炉缸特别“松弛”打泥速度又特别快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