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检查法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硫酸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硫酸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硫酸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修订历史分发给: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部下一次审核时间:目录页码1. 目的 (03)2. 适用范围 (03)3. 责任 (03)4. 内容 (03)5. 参考文献 (04)6. 涉及的文件 (05)7. 附件 (05)1. 目的建立硫酸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硫酸盐检查法的正确操作。

硫酸盐检查法。

化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化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本规程正确执行。

4.1简述4.1.1微量硫酸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硫酸钡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在同一操作条件下生成的浑浊液比较,以检査供试品中硫酸盐的限量。

4.1.2本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B)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硫酸盐的限度检查。

4.2仪器与用具纳氏比色管50ml,应选玻璃质量好、配对、无色(尤其管底)、管的直径大小相等、管上的刻度高低一致的纳氏比色管进行实验。

4.3试药与试液标准硫酸钾溶液的配制称取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lml 相当于l00μg的SO4)。

4.4操作方法4.4.1供试品溶液的配制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约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遇pH试纸显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

4.4.2对照溶液的配制取该品种项下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

4.4.3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使成50ml,充分摇匀,放置l0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4.4.4供试品溶液如带颜色,除另有规定外,可取供试品溶液两份,分别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5ml,摇匀,放置l0min,如显浑浊,可反复滤过,至滤液完全澄清,再加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放置l0min,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5ml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放置l0min,按上述方法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2010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2010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和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共2册作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9-1册数:16开2册定价:665元优惠价:498元内容简介(一)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定价:285.00元《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主要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对于各项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各类制剂以及生物测定、中药等诸多方面检验操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

现已出版发行。

(二)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目录:片剂注射剂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眼用制剂丸剂植入剂糖浆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散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洗剂冲洗剂灌肠剂搽剂涂剂涂膜剂凝胶剂贴剂一般鉴别试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火焰光度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二部)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国内常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气相色谱法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排阻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凝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黏度测定法pH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氧瓶燃烧法氮测定法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甲氧基、乙氧基和羟丙氧基测定法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维生素A测定法维生素D测定法(第一法)氯化物检查法硫酸盐检查法硫化物检查法硒检查法氟检查法检查法铁盐检查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铵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费休氏水分测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易炭化物检查法残留溶剂测定法热分析法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溶液颜色检查法澄清度检查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晶性检查法粒度与粒度分布测定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可见异物检查法崩解时限检查法融变时限检查法溶出度测定法释放度测定法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最低装量检查法片剂脆碎度检查法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的雾滴(粒)分布测定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青霉素酶活力测定法β-内酰胺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异常毒性检查法热原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升压物质检查法升压素生物检定法降压物质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锥入度测定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离子色谱法细胞色素C活力测定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生物活性效价和生物活性限度测定的统计方法灭菌法抑菌剂效力检查法玻璃酸酶测定法肝素生物测定法绒促性素生物测定法缩宫素生物测定法胰岛素生物测定法精蛋白锌胰岛素延缓作用检查法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洋地黄生物测定法葡萄糖酸锑钠毒力检查法卵泡刺激素(FS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卵巢增重法黄体生成素(L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精囊增重法降钙素生物活性测定生长激素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滴定液分析天平使用与称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中药补充部分中药丸剂中药散剂中药颗粒剂中药片剂煎膏剂(膏滋)中药糖浆剂合剂中药胶囊剂酒剂膏药中药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中药眼用制剂贴膏剂凝胶剂药材和饮片取样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一部)薄层色谱扫描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水分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甲醇量检查法浸出物测定法鞣质含量测定法膏药软化点测定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酸败度测定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定价:380.00元收载的内容主要是各项仪器常规使用的基本的规范性操作。

一 般 杂 质 检 验 法

一 般 杂 质 检 验 法

测量仪器
光阻法不溶性微粒测定仪通常包括三部分: 定量取样器、 传感器 数据处理器 • 测量粒度范围为2---50 µm ,检测微粒浓度 为0---5000个/ml。 • 测定仪应定期校正与检定(至少每6 个月校 正一次),并符合规定
第二法 显微计数法
• 显微计数法是将一定体积的注射液滤过, 使所含外来不溶性微粒截留在微孔滤膜上, 在100 倍显微镜下,用经标定的目镜测微尺 分别计算其最长直径大于10 µm和大于25 µm 的微粒,根据过滤面积上的微粒总数, 计算出被检测的注射液每1ml(或每个容器) 中含不溶性微粒的数量。
铵盐检查法
原理: 是将供试品置蒸馏瓶中,加无氨蒸馏水 与氧化镁,加热蒸馏,馏出液导入酸性溶 液中。最后将溶液碱化,与碱性碘化汞钾 试液显色,并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0ml 同法 制得的对照液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
1、在整个实验中,一定要使用无氨蒸馏水。 2、所用器具应事先用无氨蒸馏水冲洗。 3、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空气中氨气的干扰。 4、若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放置时间过长,使用 前应进行检查,方法为:取碱性碘化汞钾 试液2ml,加入于标准氯化铵溶液5ml与无 氨水45ml 的混合溶液中,应即时显黄棕色。
一般杂质检验法
一、氯化物检查法
• (一)原理 氯化物与硝酸银溶液中的硝酸银作用,生成 氯化银的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 同 样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测定供试 品中氯化物的限量。 加入硝酸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 较好的乳浊,又可避免碳酸银、氧化银或磷酸银 沉 淀的形成,本法以50ml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酸度过大,所显浑浊度降低,结果也不一致。
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
1、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硅胶、五氧化二 磷或无水氯化钙。 2、恒温减压干燥箱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 二磷。 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 硅胶应显蓝色, 五氧化二磷应呈粉末状,如表面呈结皮 现象时应除去结皮物。 无水氯化钙应呈块状。

LSC-C-PG-028 L-苯丙氨酸生产企业 硫酸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LSC-C-PG-028  L-苯丙氨酸生产企业  硫酸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LSC-C-PG-028 1-2**集团氨基酸事业部目的:规范硫酸盐的检查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硫酸盐的检查。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品质部主任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内容:1.简述1.1微量硫酸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硫酸钡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在同一操作条件下生成的浑浊液比较,以检查供试品中硫酸盐的限量。

1.2本法(中国药典 2020 年版四部 0802 硫酸盐检查法)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硫酸盐的限度检查。

2.仪器与用具纳氏比色管 50ml,应选玻璃质量较好、配对、无色(尤其管底)、管的直径大小相等、管上的刻度高低一致的纳氏比色管进行实验。

3.试药与试液标准硫酸钾溶液的配制称取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0μg的SO4 )4.操作方法4.1供试溶液的配制除另有规定下,取规定量的供试品,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成约 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遇 PH 试纸显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加稀盐酸 2ml,摇匀,即为供试溶液。

4.2对照溶液的配制取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置另一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 40ml ,加稀盐酸 2ml,摇匀,即为对照溶液。

4.3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 25%氯化钡溶液 5ml,用水稀释成 50ml,充分摇匀,放置 10 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4.4供试溶液如带颜色,除另有规定外,可取供试溶液两份,分别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一份加 25%氯化钡溶液 5ml,摇匀,放置 10 分钟,如显浑浊,可反复滤过,至滤液完全澄清,再LSC-C-PG-028 **集团氨基酸事业部2-2 加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水适量使成 50ml,摇匀,放置 10 分钟,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与水适量使成 50ml,,摇匀,放置 10 分钟,按上述方法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制药公司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器具试剂汇总表

制药公司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器具试剂汇总表

制药公司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器具,试剂汇总表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器具、试剂一、物料取样SOP仪器:洁净采样车器具:取样器(固体:探子、不锈钢勺、镊子、铗子;液体:药用移液管、烧杯、勺子、粘度大液体用玻璃棒)、品盛装容器(烧杯、广口瓶、具塞锥形瓶、塑料袋、自封袋)、辅助工具(手套、剪刀、纸、笔、不干胶标签、酒精棉签等)二、工艺用水取样SOP取样工具:洁净的具塞锥形瓶(卫检取样用灭菌具塞锥形瓶、消毒酒精棉球)三、滴定液与标准液配制SOP仪器与用具: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1、硫酸滴定液【分析纯硫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2、盐酸滴定液【分析纯盐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玛瑙研钵、具盖磁坩埚】3、氢氧化钠滴定液【分析纯氢氧化钠、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液、聚乙烯塑料瓶(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玛瑙研钵,称量瓶】4、硝酸银滴定液【硝酸银、基准氯化钠、碳酸钙、糊精、荧光黄指示液、具玻璃塞的棕色玻瓶】5、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分析纯硫代硫酸钠、无水碳酸钠、基准重铬酸钾、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碘瓶】6、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基准氧化锌、0.025%甲基红的乙醇、氨试液、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铬黑T、玻璃塞瓶】7、高锰酸钾滴定液【分析纯高锰酸钾、基准草酸钠、硫酸、垂熔玻璃滤器、玻璃塞棕色玻瓶】8、碘滴定液【分析纯碘、基准三氧化二砷、碘化钾、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硫酸滴定液(0.5mol/L)、碳酸氢钠、甲基橙指示液、淀粉指示液、垂熔玻璃滤器、棕色细口瓶、玻璃塞的棕色玻瓶】9、高氯酸滴定液【无水冰醋酸、醋酐、高氯酸(70%~72%)、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晶紫指示液、棕色玻瓶】四、微生物检查SOP仪器及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电冰箱、超净工作台、生物显微镜、放大镜、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压力消毒器、药物天平。

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简述本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Ⅷ N)中的“炽灼残渣”系指将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加热灼烧至完全灰化,再加硫酸0.5~1.0ml 并炽灼(700~800℃)至恒重后遗留的金属氧化物或其硫酸盐。

2 仪器与用具2.1 高温炉。

2.2 坩埚瓷坩埚、铂坩埚、石英坩埚。

2.3坩埚钳普通坩埚钳、尖端包有铂层的铂坩埚钳。

2.4 通风柜。

2.5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 试药与试液硫酸分析纯。

4 操作方法4.1空坩埚恒重取洁净坩埚置高温炉内,将坩埚盖斜盖于坩埚上,经加热至700~800℃炽灼约30~60分钟,停止加热,待高温炉温度冷却至约300℃,取出坩埚,置适宜的干燥器内,盖好坩埚盖,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60分钟),精密称定坩埚重量(准确至0.1mg)。

再以同样条件重复操作,直至恒重,备用。

4.2 称取供试品取供试品1.0~2.0g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重量,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内,精密称定。

4.3 炭化将盛有供试品的坩埚置电炉上缓缓灼烧(应避免供试品受热骤然膨胀或燃烧而逸出),炽灼至供试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在冒烟,放冷至室温(以上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4.4 灰化除另有规定外,滴加硫酸0.5~1ml,使炭化物全部湿润,继续在电炉上加热至硫酸蒸汽除尽,白烟完全消失(以上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将坩埚置高温炉内,坩埚盖斜盖于坩埚上,在700~800℃炽灼约60分钟,使供试品完全灰化。

4.5 恒重按操作方法4.1自“停止加热,待高温炉…”起,依法操作,直至恒重。

5 注意事项5.1 炭化与灰化的前一段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供试品放入高温炉前,务必完全炭化并除尽硫酸蒸气。

必要时,高温炉应加装排气管道。

5.2 供试品的取用量,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1.0~2.0g(炽灼残渣限度为0.1%~0.2%)。

如有限度较高的品种,可调整供试品的取用量,使炽灼残渣的量为1~2mg。

5.3 坩埚应编码标记,盖子与坩埚应编码一致。

制药公司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

制药公司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

制药公司各检验项目所需仪器、器具、试剂汇总表一、物料取样SOP仪器:洁净采样车器具:取样器(固体:探子、不锈钢勺、镊子、铗子;液体:药用移液管、烧杯、勺子、粘度大液体用玻璃棒)、品盛装容器(烧杯、广口瓶、具塞锥形瓶、塑料袋、自封袋)、辅助工具(手套、剪刀、纸、笔、不干胶标签、酒精棉签等)二、工艺用水取样SOP取样工具:洁净的具塞锥形瓶(卫检取样用灭菌具塞锥形瓶、消毒酒精棉球)三、滴定液与标准液配制SOP仪器与用具: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1、硫酸滴定液【分析纯硫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2、盐酸滴定液【分析纯盐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玛瑙研钵、具盖磁坩埚】3、氢氧化钠滴定液【分析纯氢氧化钠、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液、聚乙烯塑料瓶(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玛瑙研钵,称量瓶】4、硝酸银滴定液【硝酸银、基准氯化钠、碳酸钙、糊精、荧光黄指示液、具玻璃塞的棕色玻瓶】5、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分析纯硫代硫酸钠、无水碳酸钠、基准重铬酸钾、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碘瓶】6、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基准氧化锌、0.025%甲基红的乙醇、氨试液、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铬黑T、玻璃塞瓶】7、高锰酸钾滴定液【分析纯高锰酸钾、基准草酸钠、硫酸、垂熔玻璃滤器、玻璃塞棕色玻瓶】8、碘滴定液【分析纯碘、基准三氧化二砷、碘化钾、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硫酸滴定液(0.5mol/L)、碳酸氢钠、甲基橙指示液、淀粉指示液、垂熔玻璃滤器、棕色细口瓶、玻璃塞的棕色玻瓶】9、高氯酸滴定液【无水冰醋酸、醋酐、高氯酸(70%~72%)、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晶紫指示液、棕色玻瓶】四、微生物检查SOP仪器及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电冰箱、超净工作台、生物显微镜、放大镜、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压力消毒器、药物天平。

盐酸检验操作规程

盐酸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盐酸辅料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范围:适用于盐酸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

规程:1.性状本品为无色发烟的澄清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呈强酸性。

1.1 相对密度取本品按相对密度测定(SOP-QC-308-00)测定,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约为1.18符合规定。

2.鉴别2.1 试剂与仪器2.1.1 硝酸 2.1.2 硝酸银试液2.1.3 氨试液 2.1.4 二氧化锰2.1.5 硫酸 2.1.6 碘化钾淀粉试纸2.1.7 烧杯 2.1.8 试管2.1.9 电炉 2.1.10 滴管2.2 项目与步骤2.2.1 氯化物的鉴别⑴取供试品溶液置烧杯中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为符合规定。

⑵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为符合规定。

3.检查3.1 试剂与仪器3.1.1 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 3.1.2 碳酸钠试液3.1.3 标准硫酸钾溶液 3.1.4 碘化钾3.1.5 碘滴定液(0.01mol/L) 3.1.6 淀粉指示液3.1.7 硫酸 3.1.8 标准铁溶液3.1.9 醋酸盐缓冲液(PH3.5) 3.1.10 盐酸3.1.11 烧杯 3.1.12 刻度移液管3.1.13 滴管 3.1.14 坩埚3.1.15 茂福炉 3.1.16 小型三用水箱3.2 项目与步骤3.2.1 游离氯或溴量取本品8.5ml置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0ml,冷却,加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0.2ml,10分钟内溶液不得显蓝色。

3.2.2 硫酸盐量取本品21ml加碳酸钠试液2滴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后,按硫酸盐检查法(SOP-QC-319-00)测定,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2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为符合规定。

3.2.3 亚硫酸盐取新沸过的冷水50ml加碘化钾1g,碘滴定液(0.01mol/L)0.15ml与淀粉指示液1.5ml,摇匀;另取本品5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稀释后,加至上述溶液中,摇匀,溶液的蓝色不得完全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中硫酸盐的限量检查。

三、职责:
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
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
1.检查规则
1.1一般杂质检查所用的比色管必须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管上刻度高低一致,如有差别不应超过2mm。

使用前洗净,装入水或其他适当溶液,置白色背景上从上向下垂直观察色调应一致。

1.2供试品与标准管应同时操作,按顺序加入试药,试药量、操作条件应一致。

1.3称样前将供试品混匀。

1.4供试品称量1g或1g以下时,误差应不超过规定量的±2%;1g以上时,应不超过规定量的±1%。

1.5杂质检查记录应有供试品量和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1.6进行浑浊或溶液色泽比较时,必要时应反复调换供试管和标准管的位置,然后进行观察比较。

1.7一般情况下可取一份供试品进行检查,如结果不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边缘时,应对供试品和标准管各复检二份,方可判定。

1.8杂质检查所用标准溶液的贮备液,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标准溶液可每周稀释一次备用,但供试品不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边缘时,应重新稀释标准液再进行复检。

1.9一般杂质检查结果以“>”、“<”、“:”、“0.XX%”表示。

2.操作内容与方法
2.1原理
硫酸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硫酸钡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在同样操作条件下生成的硫酸钡浑浊液比较,检查供试品中硫酸盐的限量。

反应式:S042-+Ba2+→BaS04↓
2.2试剂和溶液
2.2.1稀盐酸(含HCl为9.5%~10.5%):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

2.2.2 25%氯化钡试液:取氯化钡25g,加水溶解使成100mL,如不澄清,应滤过。

2.2.3标准硫酸钾溶液
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其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lml相当于100ug的S042-)。

2.2.4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50mL纳氏比色管。

2.3 操作方法
2.3.1 供试溶液的配制: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的供试品,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遇pH试纸显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加稀盐酸2ml,摇匀,即为供试溶液。

2.3.2 对照溶液的配制取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为对照溶液。

2.3.3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使成50ml,充分振摇,放置10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垂直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2.3.4 供试溶液如带颜色,除另有规定外,可取供试溶液两份,分别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5ml,摇匀,放置10min,如显浑浊,可反复滤过,至滤液完全澄清,再加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放置10min,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5ml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放置10min,按上述方法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2.4注意事项
2.4.1供试溶液如需过滤,应先用盐酸使成酸性的水洗净滤纸中可能带来的硫酸盐,再滤过供试溶液,使其澄清。

2.4.2加入25%氯化钡溶液后,应充分振摇,以免影响浊度。

2.4.3 25%氯化钡溶液存放时间过久,如有沉淀析出,应取上清液使用。

2.4.4应将供试品管与对照管同置黑色台面上,自上而下垂直观察浊度,较易判断。

必要时,可变换供试品管和对照管的位置后观察。

2.4.5 纳氏比色管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应用毛刷刷洗,以免划出条痕损伤比色管。

2.5 记录:记录实验时室温、供试品的取样量、标准硫酸钾溶液的浓度和所取毫升数。

2.6结果与判定
2.6.1 供试品管的浑浊浅于对照管的浑浊,判为符合规定:如供试品管的浑浊浓于对照管,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2.6.2 计算:
式中: V·C ×100
L=
m×106
L——杂质含量,%;
V——标准溶液体积,ml;
C——标准溶液浓度,ug/ml;
m——供试品质量,g。

五、参考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2
六、相关文件:
N/A
七、相关记录:
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