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模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拉伸模经验

拉伸模经验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换一种材料再试。
2.毛坯尺寸的确定:
形状简单的旋转体拉伸件的毛坯直径在不变薄的拉伸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基本与原始厚度十分接近,可以根据毛坯面积与拉伸件面积(若有修边须加上修边余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出。
但是,往往拉伸件形状和过程比较复杂,有时还要变薄拉伸,虽然现在有许多三维软件可进行展开料计算,但其精确度不能100%达到要求。
2.将工件装在铁盒中焊封后再装炉。为消出氧化皮, 退火后要根据情况进行酸洗处理。
公司条件具备时,可采用氮炉退火,即光亮退火。不细看,几乎和没退火前颜色一样。
经验5: 对付冷作硬化强的金属或在试模中出现拉裂又无其它办法时,增加中间退火工序。
6.补充几点:
1.产品图上的尺寸应尽可能在一侧标注,让人明确是保证外部尺寸还是内腔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型尺寸。他人提供的图纸有此类问题应与其沟通,能统一则统一,不能统一时要知道该工件的与其它件的装配关系。
5."多则皱,少则裂”,按此原则调节材料的流动状况,方法有调整压边圈的压力、增加拉深筋、修整凸凹模圆角半径、工件上切工艺口等。
6.为保证耐磨性和防止拉伸划痕,凸凹模和压边圈必须淬火,必要时可镀硬铬。
退火一般采用低温退火,即再结晶退火。
退火时要注意的事项有两点:脱炭和氧化。这里主要讲讲氧化。工件氧化后有氧化皮,害处有二:使工件有效厚度变薄,增加模具磨损。
公司条件不具备时,一般采用普通退火,为减少氧化皮产生,退火时要尽可能将炉膛装满,我还用过土办法:
1.工件少时可与其他工件混装(前提:退火工艺参数应基本一致)
有关拉伸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祥之又祥,我也是按书选择,并无新鲜的东东,请看书。

拉伸模具的技巧

拉伸模具的技巧

拉伸模具的技巧
拉伸模具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 选用合适的材料:选择适合拉伸的材料,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铜、铝等。

2. 设计合理的几何形状:拉伸模具的几何形状应该合理,避免出现过度变形或断裂的情况。

应尽量避免尖锐的角度和突变的几何形状,以减少应力集中。

3. 控制拉伸速度:在拉伸过程中,应控制拉伸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速度,以保证材料的均匀延展。

4. 添加润滑剂:使用润滑剂可以减少模具与材料之间的摩擦,降低拉伸时的摩擦力,提高成型质量。

5. 使用合适的冷却系统:拉伸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适当的冷却系统可以控制材料的温度,减缓热应力的产生。

6. 注意模具的表面处理:模具的表面应平整光滑,避免表面缺陷和粗糙度过高,以防止应力集中和材料断裂。

7. 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拉伸模具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模具的强度、刚度和支
撑等方面,以满足拉伸过程中的各种力和应力的要求。

8. 合理设计模具的孔形和边界条件:拉伸模具的孔形和边界条件应合理设计,以使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均匀延展,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和断裂。

拉伸模的常见问题汇总只是分享

拉伸模的常见问题汇总只是分享
马到功成
原因及消除方法
马到功成
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大。 目前,圆筒、方筒深拉 深的极限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从而,在极限 附近进行拉深时,要用表面光洁、平整的材料, 综合模具配合和研磨,加工润滑油,缓冲压力, 压力机精度等现场条件,进行试验拉深。 ② 凸模半径(rp)过小。 a 将rp修正到适当 值。 b 图纸上的rp过小时,首先按适当值进 行拉深,然后再增加一道工序,成形所需尺寸。
马到功成
消除方法
(3)模具问题对策。 ① 拉深筋的形状和位 置不对。使用拉深筋虽然可以防止凸缘产生折 皱,但其副作用是阻碍了材料的流入,因此, 如果产生破裂的原因是材料流入阻力太大,那 末,为了材料容易流入,就需要与毛坯形状一 起综合分析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 ② 加工 不良.如果模面加工不良,往往不能提高压边 力。因此,需要用砂轮磨光。
如果间隙过大,拉深时材料不能贴紧rd,而是要
向上鼓起,从而产生折皱,折皱进入间隙后压成
一定形状,并成为产生破裂的原因。因此,加工
时压边圈侧壁要有一个合理的间隙,筒形件凸缘
压紧部分和方筒角部凸缘压紧部分,间隙必须设
计成小于rd。 ⑩ 压力机精度不良。压力机精度
不良,对于浅拉深影响不大。当使用曲柄压力机
马到功成
消除方法
① 拉深深度过大。 胀形超过极限而引起纵向裂 纹;另外,在精整时,纵向或横向胀形若超过极限, 也会引起破裂。总之,破裂的直接原因,与胀形超 限是一致的。因此,超过变形极限而产生破裂,从 形式上讲,就是拉深深度过深,如果降低拉深深度, 成形条件就会变好。
马到功成
② 凹模圆角半径(rd)过小。 由于是胀形 变形,如果超过材料所具有的变形极限,就会 产生破裂。因此,合理的rd既能防止凸缘部裂 纹的产生,又能补充材料。作为改善材料流入 条件的方法之一,是增大凹模圆角半径(rd)。 增大rd虽然防止了破裂产生,但这时的rd比图 纸尺寸大,为使rd达到图纸要求,应增加一道 精整工序。

拉伸试验的工作总结

拉伸试验的工作总结

拉伸试验的工作总结1.引言1.1 概述拉伸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力学试验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加载,观察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破裂行为,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强度特性。

该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等材料的材料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领域。

拉伸试验的概述将介绍该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材料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会讨论拉伸试验的应用范围和对材料性能评估的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为: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全文的指导。

正文部分包括了拉伸试验的定义和意义、方法和步骤以及应用领域的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对拉伸试验的全面了解。

结论部分总结了拉伸试验的重要性,展望了拉伸试验的未来发展,并给出了最终的结论,为读者提供了对拉伸试验的深入思考和展望。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拉伸试验的工作总结。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拉伸试验的工作总结,深入了解拉伸试验的定义、意义、方法和步骤,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拉伸试验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的测试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本文也旨在总结拉伸试验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2.正文2.1 拉伸试验的定义和意义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一种重要试验方法,用于测定材料在拉伸加载下的性能参数。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受到单向拉力作用,通过施加载荷,观察试样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得到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拉伸试验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测定材料在拉伸加载下的性能参数,评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拉伸试验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揭示材料的内在性能。

国产双向拉伸BOPP生产线拉膜成功经验总结

国产双向拉伸BOPP生产线拉膜成功经验总结

国产双向拉伸BOPP生产线拉膜成功经验总结一、设备技术概况我公司多年来始终以技术开发为宗旨,不断地进行技术积累,提高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含量,经过三年精心策划、精工制作。

于2002年12月份制造出整套与国际同类产品较接近的生产线设备,并一次试机成功。

远东的双轴定向平膜分步拉伸法的BOPP机组的成功标志着远东公司熊总决定由于与桂林电科所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BO薄膜生产领域的民族工业的决策是正确的。

值此之际,同时也感谢国内一大批支持BO薄膜生产线国产化的薄膜生产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国产双拉膜生产线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远东公司成功的BOPP机组上,我们可以看到了即将消化吸收了世界先进公司的特长,又充分考虑了我国制造技术的特点的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其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已接近了同类引进生产线的水平。

我公司生产队第一条BOPP生产线中,我们选用一套串联主机和二台辅机,构成一个可生产三层共挤薄膜的生产线,其品种包括:普通平膜、消光膜、珠光膜、单面热封膜、双面热封膜等。

其厚度范围为15~50μm,宽度为4.2米,机械最大速度为180m/min,生产能力以厚度20μm为计算依据,其产量为5800t/y。

二、生产线总体选配特点:1、生产线的操作及控制全部由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

对挤出机组传动装置实行速度控制和压力控制,对主挤出机和冷鼓保证有极高的传动精度,以确保薄膜纵向公差的均匀性。

纵向拉伸采用小间隙单点拉伸,拉伸倍数由1:1到1:7之间任意设定和可调。

冷鼓和纵拉慢速辊和横拉之间,以及纵拉快速辊和横拉之间采用张力传感器进行速度协调。

从冷鼓开始至牵引机组的速度给定呈速度链关系,保证生产线的线速度是协调的。

为了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我们采用了西门子公司S7系列高等级可编程序控制器,所有传动系统均采用西门子SEMEREGKK6R24全数字调速装置,并配置有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卡、能直接联网与PLC控制器构成现场总线网络。

拉伸训练心得(精选5篇)

拉伸训练心得(精选5篇)

拉伸训练心得(精选5篇)拉伸训练心得篇1拉伸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健身方式,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轻肌肉疲劳感并预防运动损伤。

在过去几个月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些拉伸训练课程,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始,我被拉伸训练的理念所吸引。

传统上,我们在运动中更加注重力量和耐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身体的柔韧性进行训练。

拉伸训练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通过一系列的拉伸动作,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让身体更加灵活,这对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有益处。

我参加的第一个拉伸训练课程是一个集体课程,大家一同进行各种拉伸动作。

这种互动的氛围让我感到很舒适,也更加激发了我的参与欲望。

每次课程结束后,我都能感到身体的变化,尤其是肌肉的紧张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然而,拉伸训练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参加完课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需要保持对拉伸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

这意味着我需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拉伸方式。

比如,我可以在早上起床后进行一些拉伸,帮助舒展僵硬的身体。

此外,我也意识到了拉伸训练的长期效果。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能完成所有的拉伸动作,但我看到自己的柔韧性在逐渐提高,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进行拉伸训练的决心。

总的来说,拉伸训练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

我不仅提高了身体的柔韧性,还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

拉伸训练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丰富多彩。

我强烈推荐大家加入拉伸训练的行列,享受这种美好的体验。

拉伸训练心得篇2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

以下是一份拉伸训练心得:我的拉伸训练历程:自我开始关注健身和运动健康以来,我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拉伸训练。

最开始,我只是在健身房做些基本的拉伸,如伸展和瑜伽。

然后,我开始意识到拉伸对身体的重要性,并逐渐将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中。

拉伸训练的核心在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并帮助我更好地放松肌肉。

我选择拉伸训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曾经有过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经历,拉伸可以帮助我减轻这些不适。

拉伸实验心得与体会

拉伸实验心得与体会

拉伸实验心得与体会导言拉伸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实验方法,通过施加外力对材料进行拉伸,从而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次拉伸实验主要研究了不同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断裂行为,通过观察材料在不同拉伸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我们可以对材料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定量描述。

以下是本人在拉伸实验中的心得与体会。

实验目的拉伸实验主要通过观察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响应来研究材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的目的主要如下: 1. 了解拉伸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拉伸实验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研究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等。

实验仪器与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有拉伸试验机、数显式压力计等,所使用的材料为金属试样和塑料试样。

实验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进行试样的准备。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从金属和塑料材料中选择合适的试样,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加工和标记,以便后续的测量和分析。

2.试验装置的调试:接下来,我们需要调试拉伸试验机和压力计等仪器设备。

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校准压力计等测量仪器,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操作: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并在一定的拉伸速度下进行拉伸实验。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记录试验数据,如拉伸力、试样长度等,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4.实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并与已知的材料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拉伸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材料的试样进行测试,包括金属和塑料材料。

通过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一些结论:1.材料性能比较: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拉伸实验,我们发现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高的延伸率。

这是由于金属材料的晶格结构和化学键特性决定的。

2.应力应变曲线:在拉伸实验中,我们测量了试样的应力和应变,在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材料的变形特征。

拉伸试验工作总结

拉伸试验工作总结

拉伸试验工作总结
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加载,可
以得到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重要参数,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

作为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手段,拉伸试验工作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拉伸试验工作,通过总结和分析这些工作,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拉伸试验的工作总结。

首先,我们在拉伸试验中发现了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

在进行不同材料的
拉伸试验时,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表明不同材料在受力下的表现是不同的,这也为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我们在拉伸试验中观察到了材料的断裂行为。

通过对拉伸试验样品的断
裂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断裂形态,如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等。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理解材料的断裂机制和改善材料的断裂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在进行拉伸试验工作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例如,在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准备和安装、加载速率、环境温度等因素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通过对拉伸试验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对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因素,这有助于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总结,能够为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深模经验总结
许多人对拉深模望而却步,这是因为拉深模不仅仅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更主要的是在试模时往往不能一次成型,还要经过多次修模,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因此,在实践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这对拉深模的设计大有裨益。

一、材料
好的材料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拉深,万万不可忽视。

拉深用冷轧薄钢板主要有08Al、08、08F、10、15、20号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08号钢,分为沸腾钢和镇静钢,沸腾钢价格低,表面质量好,但偏析较严重,有“应变时效”倾向,不适用于对冲压性能要求高外观要求较严格的零件,镇静钢较好,性能均匀但价格较高,代表牌号为铝镇静钢08Al。

国外钢材用过日本SPCC-SD深冲压钢,其拉深性能优于08Al。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换一种材料再试。

二、毛坯尺寸的确定
形状简单的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直径在不变薄的拉深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基本与原始厚度十分接近,可以根据毛坯面积与拉深件面积(若有修边须加上修边余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出。

但是,往往拉深件形状和过程比较复杂,有时还要变薄拉深,虽然现在有许多三维软件可进行展开料计算,但其精确度不能100%达到要求。

解决办法:试料。

一个产件要经过多道工序,头道工序一般是落料工序。

首先要进行展开料计算,对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有个大概认识,以便确定落料模的总体尺寸。

在模具设计完成后不要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尺寸。

先用线切割加工毛坯(毛坯较大时可用铣床铣后再钳修),经过后续拉深工序的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毛坯尺寸,然后再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

经验2:倒排工序,先试拉深模,后加工毛坯的落料刃口尺寸,事倍功半。

三、拉深系数m
拉深系数是拉深工艺计算中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通常用它来决定拉深的顺序和次数。

影响拉深系数m的因数很多,包括材料性能、材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深次数、拉深速度、凸凹模圆角半径、润滑等。

有关拉深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确定拉深系数m需严格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经验3:材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深次数是不好在修模时调整的,一定要慎重!!最好在选择拉深系数m时找同事校一遍。

四、润滑
一般浅拉深可以不用考虑,但碰到正好在极限位置时用招就很管用了,也可以改变拉深的质量,减小拉深的痕迹。

同样拉深面贴膜也很有用,道理是一样的。

经验4:遇到拉深拉裂时,在凹模上涂润滑油(不要在凸模涂),工件靠凹模一面覆
0.013--0.018mm的塑料薄膜。

五、压边
在拉深模中,压边的均匀也很重要,尤其是矩形拉深件的四个拐角处一定要放顶杆,如果拐角处压边力不够,就很容易出现拐角处起皱,造成拐角拉深开裂。

经验5:拉深模中压边力要保持均匀,顶杆尽可能多排布,特别要注意矩形拉深模的拐角处顶出的平衡。

六、内外R角
理论上拉深模设计凹模r
,可按经验公式近似确定,见《冲模设计手册》190页,一般说
A
来,凹模圆角不宜小于式值,以免材料破裂。

但对于拉深性能良好的材料,凹模圆角可适当减小。

多道拉深的凸模圆角半径,第一道可取与凹模圆角半径相同值,以后各道可逐次减半。

经验6:一般设计拉深R角时先取小值,试模过程中可进行调整。

七、间隙
拉深时,一般凸模与凹模的单边间隙大于材料厚度,可根据公式计算或表格查询。

对于矩形拉深,由于材料在角落部分变厚较多,拐角部分的间隙应较直边部分大0.1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