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 电磁继电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规律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技术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让他们明白科技发展应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为核心,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设备为什么能自动工作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学生回答,总结出这些设备都利用了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来实现自动控制。
3.阐述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电磁铁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例如,通过展示磁悬浮列车、自动门等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技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运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磁性的产生和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规律。
3.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5.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带来的变革。
作业布置要求:
1.同学们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按时提交。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
4.教师将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究、动画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体验中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对于难点内容,教师应进行详细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安培环路定律在电磁铁磁场强度计算中的应用。同时,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电磁继电器设计原理的理解。
4.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让学生了解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6.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电磁铁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磁铁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过渡语:通过导入环节,我们了解到电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教师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如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材料等)。
2.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讨论问题:电磁继电器是如何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的?它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方法:教师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分析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等。
九年级物理《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电磁铁,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
(2)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什么是电磁继电器,能说出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过程。
(2)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3)知道会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举例说明电磁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能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磁铁的定义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难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用具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漆包线、规格相同的铁钉2根、电源、开关、导线、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等。
四、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视频《哇,真奇怪!》,在废品站里,巨大的电磁铁吸起几吨重的废钢铁,并把它们放到大型汽车上……“哇,真奇怪!它怎么能随意把钢铁吸住或放下呢?”原来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什么是电磁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磁铁的相关知识。
五、新课讲解(一)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1.什么是电磁铁?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有磁性,没有电流时电磁铁失去磁性。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性大大增强的原理工作的。
2.电磁铁磁性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讨论并做出猜想: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形状有关。
教师播放视频《演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线圈的匝数相同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数目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教师提问:电磁铁有哪些优点?学生讨论并回答:①可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②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电磁铁的极性。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7.4.电磁继电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7.4.电磁继电器我的教案:7.4.电磁继电器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并能够运用电磁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2. 学会使用电磁继电器进行简单的电路控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难点:如何运用电磁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继电器、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电磁继电器、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解电磁继电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3. 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电磁继电器,观察其工作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引导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作用。
5. 应用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利用电磁继电器实现开关控制灯泡的功能。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难点:如何运用电磁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能否运用电磁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电磁继电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交通信号灯、电动机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随堂练习1. 请简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 请画出利用电磁继电器实现开关控制灯泡的电路图。
3. 请举例说明电磁继电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案、教学设计

3.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阐述其工作原理,即利用电磁铁的磁性来实现电路的通断。
4.电路图绘制:指导学生如何绘制电磁继电器电路图,并分析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对于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容易混淆,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但对于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培养。
3.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沟通与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向学生展示一个有趣的实验——电磁铁吸引铁钉。通过这一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性?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流、磁场知识,提出问题:“电流与磁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九年级物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教学中,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2.学会使用安培环路定律计算电磁铁的磁感应强度,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磁继电器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方法。
2.教学过程: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两部分。
1. 电磁铁: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 电磁继电器:让学生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和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线圈、电池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锁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如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等。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如何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课堂练习:发放实验报告单,让学生设计一个电磁继电器,并进行实验验证。
六、板书设计电磁铁: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形成磁铁。
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利用电磁铁控制开关,实现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应用:自动化控制、远程控制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磁铁的原理和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2.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
我们将学习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我们将探讨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能够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其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极性的影响因素,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继电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极性变化。
4.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电磁继电器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应用。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七、作业设计1. 简述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2. 解释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电路,说明其工作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三节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三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
2.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作用。
4.掌握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场景和调试方法。
二、教学重点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3.1 电磁铁的基本原理电磁铁是一种由电流通过所产生的电磁力吸引铁质物体的装置。
它主要由铁芯、绕组和外壳三部分组成。
当电流通过绕组时,会在铁芯周围产生磁场,进而吸引铁质物体。
电磁铁应用广泛,如电磁吸盘、电磁泵等。
3.2 电磁铁的使用方法使用电磁铁时,需要将铁质物体放在电磁铁的磁场中,当电流通过绕组时,磁场会吸引铁质物体。
为了控制电磁铁的工作,通常使用开关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电流通过绕组时,电磁铁工作,铁质物体被吸引;当电流断开时,磁场消失,铁质物体被释放。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电磁铁的基本原理。
2.讲解:通过讲解电磁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的实验演示,观察电磁铁对铁质物体的吸引力和释放力。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电磁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向全班汇报。
5.引入电磁继电器:引入电磁继电器的概念,讲解其结构和作用。
6.实物展示:展示电磁继电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7.教师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让学生理解其使用场景和调试方法。
8.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电磁继电器的使用练习,互相观察和提出改进意见。
9.拓展延伸: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其他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10.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练习,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学生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场景和调试方法还存在一些困惑,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电磁继电器
新课引入
小华到河边游玩,在河中发现如题图甲所示的装置,顺着导线小华来到河边的一个小屋,在屋内发现了如题图乙所示的小装置.屋里的叔叔告诉小华,这两个装置组成了防汛报警器.小华却百思不得其解,阐明的你能够帮小华解释其中的物理奥秘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磁继电器
活动1:播放防汛报警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说出防汛报警器的其作用的主要部件。
自己试着说出它每一个构造的名称。
/v_show/id_XMzg0NDIwND g0.html?tpa=dW5pb25faWQ
9MTAyMjEzXzEwMDA wMl8wMV8wMQ
活动2:出示课件,展示电磁继电器,介绍它的构造。
总结:主要是衔铁、电磁铁、弹簧、触点
活动3:结合构造和对防汛报警器的工作过程的观察,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说出每一个部件的作用,不同意见的再适当的补充。
老师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
(2)实质: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引下来,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
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活动4:让学生走进生活,列举出在生活或生产中,你见到过的电磁继电器有哪些?它们都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5: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归纳出学生所列举的实例,以课件的形式展示。
马路路口的闯红灯系统
活动6:根据课件展示,让其他组的同学来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意见不同的,再予以补充说明。
归纳总结:电磁继电器的作用:①低压电路控制高压工作电路;②高温环境下的控制;③远距离控制;④电磁继电器在电铃、防盗报警、温度自动控制、空气开关自动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典例剖析车辆超载是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明为某大桥设计一个车辆超重的报警装置,当路面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就接通电路。
要求车辆超重时,信号灯就发光。
请你在图中为他连接好电路。
思路导引:这是一个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图,左侧与电磁铁连接的为控制电路,右侧与信号灯连接的为工作电路,再找准接线柱,分别连成闭合电路再进行检查即可。
参考答案: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电磁继电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生活联系紧密,故我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中走进物理,让学生体验物理的生活。
导课时,我从生活中的情景防汛报警器导入,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它可以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在讲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我充分利用视频,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来了解电磁继电器。
从中对讲解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做好了铺垫,顺其自然得出了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最后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电磁继电器,然后再利用所学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来讲述它的工作过程,使得学生对知识加以巩固应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