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与相关部门协调保障机制
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制度

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临床和护理配合水平。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和护理配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价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科室和护理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关爱患者。
三、临床和护理配合流程第七条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应遵循下列流程:(一)医生开写医嘱,护士接收并确认医嘱;(二)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三)护士执行护理计划,医生进行相应的临床操作;(四)医生和护士共同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五)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患者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
第八条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应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包括护理文件的记录、药品的管理、医疗设备和物品的准备及消毒、护理安全等。
四、培训与考核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的培训,提高医生和护士的配合能力。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开展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的考核,评估医生和护士的配合水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鼓励医生和护士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水平。
五、协调与沟通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建立医生和护士之间的良好关系。
第十三条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中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临床和护理配合工作中的问题。
医院护理部与相关部门协调关系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护理部与相关部门协调关
系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护理部与相关部门协调关系制度
为保障“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优质护理服务”、“三好一满意”、工作模式的顺利开展,有力推进中医护理工作,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临床护理工作高效运转。
特制订护理部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
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职责:
(1)负责收集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2)负责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协调会议,特殊情况及时召开。
(3)负责对协调问题解决进行跟踪。
二、会议组织形式
1、协调范围:
(1)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协助护理部解决的问题。
(2)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任务、新项目,护理部不能独立完成的工作。
(3)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职责划分不清,
需要医院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
2、参会人员范围:专项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涉及本次协调内容的相关部门负责人。
3、会议由主管护理的院领导主持,护理部主任提出本次协调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
4、各相关部门应在会议的1周内给予护理部回复。
三、保障措施
通过召开护理部与相关部门协调会议无法解决的问题,提请院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若仍然不能解决,提请院务会进行讨论。
医疗单位部门配合机制

医疗单位部门配合机制一、引言为了提高我国医疗单位的整体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各医疗单位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部门配合机制。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医疗单位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职责与配合要点。
二、部门职责与配合关系1. 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是医疗单位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接收和治疗患者。
临床科室的职责包括:- 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参与患者术前讨论和术后管理;- 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医技科室医技科室为临床科室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等。
医技科室的职责包括:- 按照临床科室的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关检查服务;- 负责检查结果的解读和报告;- 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 开展检验、影像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 行政管理科室行政管理科室负责医疗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医务科等。
行政管理科室的职责包括:- 制定和完善医疗单位管理制度;- 负责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 管理医疗单位的财务和物资;-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对外联络和宣传推广工作。
4. 护理部门护理部门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
护理部门的职责包括:- 执行临床科室的治疗方案,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参与患者术前讨论和术后管理;- 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开展护理科研和临床实践。
三、部门配合要点1. 临床科室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临床科室应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患者检查、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 临床科室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医技科室的技术支持和条件;- 临床科室与护理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全面的护理服务;- 临床科室应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
2. 行政管理科室的协调作用行政管理科室在医疗单位中起到协调和纽带的作用,具体要求如下:- 建立和完善医疗单位管理制度,确保各部门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工作;- 定期组织各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外联络和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医疗单位的社会影响力。
医院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制度(五篇)

医院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制度一、医疗质量安全涉及医院方方面面,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做到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后勤安全建设齐抓并管,确保患者安全。
二、各部门按质量检查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纠正、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并按要求进行汇总上报主管院长。
对重要安全问题在院周会上强调引起全院重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三、每季度进行一次联合检查(以内审形式)并记录,对全院医疗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审核报告。
四、每季度召开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会议(医护技联席会议),由业务院长主持,相关职能管理与医疗、护理、医技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参加,汇报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措施与协调的意见与措施。
多部门质量安全管理协调会制度一、由医务、护理、质控、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质量安全的管理协调工作。
二、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认真履行对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安全与质量危机管理,并进行督导、落实和检查。
三、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目标、指标、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护、技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五、督导和检查医、护、技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六、每季度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召开一次会议,对医护技质量进行信息分析与评价,做好工作记录。
七、针对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制定措施,通过运行机制与程序,协调解决,改进工作。
医院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制度(二)是为了统一医院各个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确保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管理和提升。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质量管理部门和负责人,负责医院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协调和监督。
2. 确定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包括质量指标的制定和监测、质量事件的处理和分析等。
3. 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各个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
医院多部门质量安全管理协调制度范文(4篇)

医院多部门质量安全管理协调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多部门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部的各个部门,包括医务科室、护理部门、药剂科室、检验科室等。
第三条多部门质量安全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1. 管理层领导: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全体成员的责任,管理层要提供领导、支持和资源,确保各部门质量安全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2. 综合协调:各部门要强化沟通合作,共同制定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协调解决质量安全问题。
3. 知识普及: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确保质量安全工作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支持。
4. 绩效评价: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对质量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纠正。
第二章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四条医院设立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组成人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组成。
第五条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 制定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协调解决各部门间的质量安全问题。
2. 监督和评估各部门的质量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定期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
4. 建立质量安全管理的档案系统,对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各部门应设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履行以下职责:1. 制定本部门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和计划。
2. 监督和评估本部门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
3. 提出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 参与质量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第七条医院多部门质量安全管理要遵循以下制度和要求:1. 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 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定期开展质量安全巡查和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制度范文(三篇)

医院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多部门之间的医疗质量管理协调工作,确保医院内各部门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顺畅协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2. 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部的管理规定制定,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医院管理办法》等。
二、协调机构与职责1. 协调机构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构,由医院党委、医务处、护理部、药事管理部、质控科等部门共同组成。
协调机构每年确定1名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医务处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展。
2. 主要职责(1)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组织、协调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3)协调处理医疗质量事故,做好相关报告和追踪分析工作;(4)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各部门按计划开展工作;(5)定期组织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估与改进,提出改进建议;(6)收集、汇总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报告。
三、沟通与合作机制1. 协调会议协调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议,由协调机构的主任主持。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各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存在的问题讨论与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安排等。
2. 联席会议在医院重大医疗质量管理事项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时,协调机构会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
会议通过研究讨论,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工作计划,确保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四、信息共享与监督1. 信息共享协调机构负责收集、汇总医院各部门的医疗质量管理数据和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各部门应按时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及时更新。
2. 监督检查协调机构有权对医院各部门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检查发现问题的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各部门应主动配合协调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整改。
五、奖惩机制1. 奖励医院对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
护理部门与医生工作配合与合作制度

护理部门与医生工作搭配与合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了保障医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护理部门与医生的工作搭配与合作,订立本制度。
1.2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护理部门,医生工作搭配与合作事项。
2.2 护理部门包含但不限于住院部、急诊科、手术室、ICU等。
2.3 医生工作搭配与合作事项包含但不限于医护沟通、病情交接、护理操作与医疗执行等。
第二章护理部门与医生工作搭配要求第三条护士与医生的沟通与协作3.1 护士与医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3.2 护士应耐性倾听医生的叮嘱和建议,并按医嘱执行工作。
3.3 医生应及时供应病情、诊断和治疗计划等信息给护士,并回应护士提出的问题。
第四条护士对医嘱的处理4.1 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认真阅读医嘱内容,了解医嘱的目的和要求。
4.2 如遇疑问或不明确的医嘱,应及时向医生进行确认,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准确及时、规范地完成各项工作,并保持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第五条病情交接与信息传递5.1 护士在交班前应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认真记录,并及时向接班护士进行口头交接。
5.2 病情交接时,应重点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情变动、紧要医嘱、特殊要求等内容。
5.3 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认真记录病情、诊断、治疗计划等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工作流程与责任分工第六条医护搭配流程6.1 医生在订立治疗计划时,应充分听取护士的看法和建议,并考虑护士的实际操作本领和资源情况。
6.2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依照医生的要求和治疗计划进行,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6.3 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病例、疗效和工作流程等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第七条责任分工7.1 护士在照料病人时应负责察看病情变动、进行护理操作和记录相关信息。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一、保障制度(一)各部门要协同配合确保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开展。
(二)各部门要按照相应的职责及分工做好本科室人员的安排、制度的制定及其他相应的工作准备。
(三)各部门不定期收集整理各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整改措施。
(四)将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对于保障不力的部门要进行责任追究(部门负责人及当事者)。
二、职责及分工(一)人事科:负责护理人员的配备,规范人员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待遇。
(二)财务科:负责优质护理相关的资金及时到位。
(三)医务科:加强对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的管理,争取临床医生支持配合。
(四)党办:负责所需各种公示牌及温馨牌的制作,优质护理服务新闻宣传及报道。
(五)总务科:负责医院内、外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患者提供环境优美、病区洁净的良好场所,负责临床护理用具的及时供应。
保证电、气、电梯、空调、中心吸引、供气及供氧等正常使用和维修。
(六)器械科:负责临床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修,满足临床购置仪器设备的需求。
(七)保卫科:负责病区安全保障,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
(八)消毒供应室:负责临床所需消毒物品等的下收下送。
三、工作措施(一)人事科1、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按照护理部的进人计划,保证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配备。
2、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保障工作人员待遇。
3、协助护理部实施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同工同酬。
(二)财务科1、认真执行物价部门公布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不分解收费、不超标准收费。
2、保证优质护理相关的资金到位。
(三)医务科1、加强对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的管理,规范医嘱行为。
2、加强医生培训,严格落实《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开具护理级别医嘱。
3、加强医护协作和有效沟通。
(四)党办1、负责所需各种公示牌及温馨牌的制作。
2、负责优质护理服务新闻的及时宣传及报道。
(五)总务科1、负责管理院内保洁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洁净的病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部与相关部门
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得协调保障机制为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得扎实开展,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护理部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依据相关政策、原则与工作计划,运用恰当得方式方法,及时排除各种障碍,确保我院中医护理工作正常运转,因此,特制定此协调保障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医护理工作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由护理部统一协调负责全院中医护理工作。
二、护理部负责与相关部门之间得协调,护理部定期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关于开展中医护理工作会议,各部门针对护理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得问题进行沟通,提出相应得对策,保障中医护理工作得实施。
三、保障机制
(1)医务部: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得保障与指导,规范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得规范化管理。
(2)后勤科:及时供应与维修水、电、被服等物品。
增添相应得中医护理用具,为护士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提供保障.
(3)设备科:根据临床需要积极配合购置医疗设备、物品,并定期检修。
(4)药剂科:负责各病房得药品领取及配送。
(5)供应室:满足临床物资需要,及时供应各类诊疗物品,做到下
收下送。
(6)检验科:及时收取各种检验标本;急诊检验报告单检验科派专人送临床科室,或电话报告检验结果。
(7)财务科:保证中医护理工作购买各种设备、物质资金到位。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医务科
1、加强临床医生与医技科室得管理,规范医嘱行为。
2、加强医师培训,严格落实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与陪护制度,根据患者病情与生活能力开具护理级别医嘱.
3、加强医护协作与有效沟通,特殊情况下保证医嘱正确执行.
(二)后勤科
1.实行24小时值班,保持电话通畅,随叫随到。
2。
建立巡视机制,定时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
保证水、电、气得及时供应与维修。
4.根据医院计划增加与更新相关得护理用具设备,做好临床科室得物资配备,保证病区临床工作需求。
5。
常用办公用品满足病房工作要求送至病房有记录。
6。
加强保洁工得管理,保持病区临床工作需求。
7.做到“三下"(下送、下收、下修),为临床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服务;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及时处理“三
漏”(漏水、漏电、漏气)做到定期巡查,处理及时,保证安全使用,记录完善.
(三)设备科
1。
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科室需要采购合格得医疗用品,保障医疗安全。
2.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重点部门抢救设备运转良好随时待用
3。
接到维修电话,30分钟内到达现场查瞧维修。
4。
做好物品得下送工作。
(四)药剂科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配发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2。
严格执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发出药品准确无误。
3。
落实基本药物使用制度,临床药师定期查房,指导抗菌药物得合理应用。
(五)消毒供应室
1.严把质量关,保证消毒灭菌用品合格使用。
2.开展电话预约服务,及时下收下送,满足临床物质得需要。
3。
加强与科室得协调沟通,每月1次下临床争取科室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对提出得意见,建议及时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进行质量跟踪,有记录.
4.开展弹性排班,满足临床一线科室工作需求。
5、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得各项操作流程。
6。
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下收下送。
(六)医技部门(检验、输血科)
1、为临床各病区提供各种采集标本用物.
2、全天候提供抽血与接收标本,必要时提供床旁采血服务,以免延误病人得手术与治疗。
3.急症化验、医技检查,接到电话或报告单位应立即到床边采集标本与实施检查(如床边B超、床边X光、床边心电图等)4.各种化验、检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并有专人及时送至病房.
(七)财务科
1。
认真执行物价部门公布得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不分解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不超标准收费。
2。
主动为患者提供每日收费清单与出院总清单.对患者由于不理解所提出得问题,给予耐心解释;若发现收错费用,应及时给予办理退费手续.
3.节假日照常办理出入院手续。
4、保证示范病房购买物品得资金供应.
护理部
2013年3月12日
2013年护理与医务、药剂、等相关部门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协调机
制会议纪要:
时间:2013年3月12日5Pm
地点:中医院三楼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院长:汤学全,总护士长:李小晴,院长助理:邹伟,药剂科科长:成小梅,院感科科长:刘小洪,财务科长:宿君,后勤:杨先进。
内科护士长:冯永琴,外科护士长:赵加玲,妇科护士长:徐丽莉,骨科护士长:刘彦梅。
会议内容:
一、确定了中医护理工作得重要性,同时确定了中医护理工作得顺利
开展与各科室支持密切相关.
二、听取收集各科领导成员给予中医护理工作开展得意见与建议。
细
化了相关科室协调保障机制,得到各科领导成员认可。
三、与各科护士长协调中医护理工作得具体开展与实施,通过此会议
护理部更明确了实施工作中,如遇相关问题可以直接联系协调保障科室。
更好地保障了中医护理工作得扎实开展。
会议记录:
院长讲话:本次会议得主要讨论一下,各相关科室做好中医护理工作得保障措施。
保证临床护士有多余充足得时间,开展中医方面:关于中医护理技术得开展,各科优势病种得中医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突显我院得中医特色优势,体现中医药文化得精髓。
具体工作安排:
各科在做好本职工作得同时,要尽量减少护士工作量。
洗桨工要做好
下收、下送。
保证衣物、被服清洁整齐,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如遇特殊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
分类要细致。
后勤部门要做好24小时巡查,尽量不要等出现问题才解决.另外后期部门要负责落实专人完成医疗废物回收、存储、销毁等一系列工作,便于管理又可以节约护士时间。
其她科室具体工作参照护理部制定得保障措施内容配合执行.
李小晴:本次会议主要希望各部门多支持中医护理工作,能更好地突显我院得中医特色。
如果各部门有需要护理部门协助得工作。
也随时支持。
各部门科室表示同意保障机制得实施,极力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