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运动控制技术实验 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安全须知◆一旦遇到事故发生时,不要惊慌,立即按急停按钮。
◆工作时穿好工作服,长头发要纳人帽内,戴好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操作。
◆工件和刀具安装要牢固,以免飞出伤人。
卡盘扳手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取下,防止飞出。
◆换刀时,刀架应调整到合适位置,以防刀架碰撞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必须停车变换车床主轴转速,以防损坏车床。
◆开车前,检查工件、刀具、夹具的位置是否到位,确认正常后才准许开车。
◆开车后,人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工件,更不能用手触摸工件的表面,也不能用量具测量工件的尺寸,不能用手拉铁屑,关上防护门,以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机床工作时,密切注意机床状态,以便及时终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源,清除切屑,细擦机床,加油润滑,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多人共同使用一台机床时,每次只能一人操作,并注意他人的安全。
◆操作机床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目录实验一.数控车床控制面板及功能字的使用 (2)1.1实验目的 (2)1.2实验内容 (2)1.3数控车床概述 (2)1.3.1键盘的说明 (3)1.3.2功能按钮 (4)1.3.3数据输入键 (5)1.3.4机床操作面板 (6)1.4实验步骤 (7)1.4.1电源接通 (7)1.4.2关断电源 (7)1.4.3回参考点 (7)1.5实验记录 (8)1.6思考题 (8)实验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 (10)2.1实验目的 (10)2.2实验内容 (10)2.3实验步骤 (10)2.3.1手动操作机床 (10)2.3.2设定工件坐标系 (12)2.4实验记录 (13)2.5思考题 (14)实验三.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控制面板 (16)3.1实验目的 (16)3.2实验内容 (16)3.3数控加工中心概述 (16)3.4实验步骤 (18)3.4.1电源接通 (18)3.4.2关断电源 (19)3.4.3回参考点 (19)3.5实验记录 (19)3.6思考题 (19)实验四.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对刀操作 (21)4.1实验目的 (21)4.2实验内容 (21)4.3实验步骤 (21)4.3.1手动操作机床 (21)4.3.2设定工件坐标系 (22)4.4实验记录 (25)4.5思考题 (26)实验五.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 (28)实验一.数控车床控制面板及功能字的使用1.1实验目的掌握数控车床的开机、关机过程;结合功能字的介绍掌握控制面板的功用;了解控制面板上其他开关的作用及操作注意点。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2008.12.目录实验一数控铣削编程加工实验 (1)一、实验预习要求 (1)二、实验指导 (2)附一:数控铣床(配FANUC Series 0i Mate-MC数控系统)操作规程 (4)附二:数控铣床(配FANUC Series 0i Mate-MC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 (4)实验二数控车削编程加工实验 (6)一、实验预习要求 (6)二、实验指导 (7)附一:数控车床(配FANUC Series 0i Mate-TC数控系统)操作规程 (9)附二:数控车床(配FANUC Series 0i Mate-TC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 (9)实验三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实验 (11)一、实验预习要求 (11)二、实验指导 (12)实验一数控铣削编程加工实验一、实验预习要求1、每个同学在进行数控铣削编程加工实验之前,需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牢固树立安全操作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端正的实验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请思考下列问题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1)数控铣削加工操作的基本步骤应该怎样?(2)数控铣床坐标系如何确定的;什么是数控铣床参考点;什么是刀具半径补偿;什么是工件坐标系?(3)在对工件进行轮廓切削加工之前,如果需要首先将工件上表面铣削平整,应该采用什么刀具,怎样编程?(4)试按要求编写图示实验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二、实验指导1、实验目的(1)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2)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特征;(3)了解数控铣削加工所用铣刀的特征及其用途;(4)熟悉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5)熟悉数控铣床的指令系统和手工编程方法,掌握基本的G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2、实验仪器设备(1)数控铣床(配FANUC Series 0i Mate-MC数控系统)。
(2)游标卡尺3、实验要求数控铣削加工是实际生产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数控加工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能同时控制多个坐标轴运动,使多个坐标方向的运动之间保持预先确定的关系,从而把工件加工成某一特定形状的零件。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撰写人:校正:2016.2目录实验一认识数控机床坐标和换刀操作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使用和铣平面实险三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并加工一个零件实验四加工一个对称形零件实验五加工旋转凸台实验六加工一个外形稍微复杂的零件实验七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使用和对刀操作实验八车削一个简单柱形零件实验九车削一个带螺纹的零件实验十车削一个稍微复杂的柱形零件实验十一利用数控软件完成曲面加工1实验一认识数控机床坐标和换刀操作一、实验目的对照实物了解数控加工中心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并建立所学机构的感性认识。
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过程,能自己编写换刀程序。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数控加工中心三、实验内容1.认识数控机床的各组成部分。
如CNC装置,伺服单元,辅助装置,机床本身等2.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换刀装置(刀库和机械手)3.了解数控机床的坐标定义与方向,工作台的运动4.熟悉MDI档的操作,并进行换刀操作参考程序:O0007N10 G92 x0 y0 z0N20 G91 G01 x-10 F100 N30 M06 T01N40 x-30N50 M06 T02 N60 x10N70 M06 T07 N80 x20N90 M06 T04 N110 M30四、实验注意事项1.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2.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操作数控机床五、实验分组加工中心有两台,所以每班分为2组,同时操作.六、思考题1、比较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2 刀库的结构原理是什么?绘制机械手原理图(查阅图书馆资料)2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使用和铣平面一、实验目的了解数控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操作步骤;并能利用数控机床铣平面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数控加工中心三、实验内容1.认识和使用控制面板各个按钮。
2.掌握对刀方法3.自己编程铣平面,将图1的平面ABCD铣平。
图1参考对刀:将刀具调整到图1所示的位置P 对刀步骤: G92 X(X0) Y(Y0) Z(Z0)1.机床回参考点(回零);2.主轴正转,将刀具底平面移至D,并下降到低于腊模上表面处;3.手动将刀具从D移到A,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X坐标并纪录;4.手动将刀具从A移至B,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Y坐标并纪录;5.受动将刀具底部接触腊模上表面,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Z坐标并纪录;6.根据度取得X/Y/Z,计算出工件原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 Y’, Z’计算公式为X’=X+R, Y’=Y+R, Z’=Z R为刀具半径7.根据工件原点计算出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p, Yp, Zp. 计算公式为Xp=X’+Xo, Yp=Y’+Yo, Zp=Z’+Z0 Xo/Yo 分别为X/Y值;8.用MDI功能将刀具移至对刀点G53 G00 G90 Xp Yp Zp注:MDI方式是指可以单独执行一段程序参考程序:O1000(主程序)N01 G92 x-10 y-10 z10N05 G90 G01 z-3 F1000 M03 S800 N10 x0 y0N15 M98 P2000 L10N20 M30O2000 (子程序)N30 G91 G01 x210 F800 N35 Y10N40 x-210N45 y10N55 m99四、注意事项1.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2.不得随意操作数控机床五、实验分组同实验一六、思考题1、什么情况下使用急停开关?2、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区别3、对刀操作中为什么要考虑刀具半径?4、G01 和G00的区别,子程序的格式?实验三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并加工一个零件一、实验目的 4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及子程序的编程技巧。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吴兵编写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方向贵州大学2012年11月10日前言《数控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其以数控机床为对象,研究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及最新技术成就,为今后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验证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数控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及独立工作和动手的能力。
本指导书中所提及的需要注意的内容均指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与其他同类仪器、设备所不同的地方,同时涉及操作的安全事项,必须加以重视。
目录实验一: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及调试················································3 实验二: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及调试················································5 实验三: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及调试··························································7 实验四: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及调试················································5 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10实验报告格式·························································································11实验一: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2、了解数控车床的刀具系统;3、掌握数控车零件毛坯的装夹;4、掌握数控车对刀的基本方法;5、掌握数控车床坐标系的建立方法;6、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的基本功能。
数控运动控制技术实验 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科应用型研究生综合实验Ⅱ实验指导书(数控运动控制技术分册)富宏亚主编机电工程学院2014年3月目录实验一数控系统硬件连接与电机测试实验 (1)实验1.1 数控系统硬件连接实验 (1)实验1.2 数控系统电机测试实验 (5)实验二数控系统控制软件设计实验 (7)实验2.1 单轴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实验 (7)实验2.2 直线插补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实验 (13)实验一数控系统硬件连接与电机测试实验实验1.1 数控系统硬件连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控综合实验台的组成和电路连接。
2、掌握数控系统的构成原理。
二、实验所用单元计算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实验台控制面板、小型3轴立式铣床。
三、实验原理1、如图1-1所示,数控综合实验台由计算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实验台控制面板、小型3轴立式铣床组成。
运动控制卡安装在计算机的PCI插槽中;实验台控制面板上安装了电机驱动器、电源、继电器、空气开关、急停和接线板等元器件,小型3轴立铣床包括3个运动轴X、Y、Z和1个主轴。
图1-1硬件系统总体实物图2、以X轴运动控制电路为例,X轴伺服电机驱动器1与运动控制卡的电路如图1-2所示,各连线引脚定义如表1-1和表1-2所示。
Y轴伺服电机驱动器2、Z 轴伺服电机驱动器3与运动控制卡之间的电路可参考X轴运动控制电路进行接线。
图1-2 X轴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卡连接电路图3、DMC5480运动控制卡为每个轴配有两个限位信号、1个原点信号。
每路信号都加有滤波器可以过滤高频噪声,保证动作可靠。
各传感器与运动控制卡接线电路图如图1-3所示:图1-3 运动控制卡X1引脚与传感器的连接电路图4、图1-4为主轴变频电机与运动控制卡的电路连接图。
图1-4 变频电机与运动控制卡的电路连接图5、表1-1为37脚接线板各个引脚定义。
表1-1 37脚接线板引脚说明6、表1-2为68脚接线板各个引脚定义。
表1-2 68脚接线板引脚说明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2、表1-1、表1-2,进一步熟悉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卡接线板各引脚功能,并做记录。
#《机床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数控系统的认识实验目的1.掌握数控机床的特色和运用;2.认识认识数控加工机床的构成和构造;3.掌握数控加工的工作原理;4.掌握数控机床一般的操作步骤和基本编程;实验内容一、数控机床的构成、特色及分类1.数控机床的构成:现代数控机床都是 CNC机床,一般由数控操作系统和机床本体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1). CNC装置:计算机数控装置(即CNC装置)是 CNC系统的中心,由微办理器(C PU)、储存器、各I/ O接口及外头逻辑电路等构成。
2). 数控面板:数控面板是数控系统的控制面板,主要有显示器和键盘构成。
经过键盘和显示器实现系统管理和对数控程序及相关数据进行输入和编写改正。
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是一种以微办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达成数控机床的各样逻辑运算温次序控制。
比如:主轴的启停、刀具的改换、冷却液的开关等协助动作。
4). 机床操作面板:一般数控机床均部署一个机床操作面板,用于在手动方式下对机床进行一些必需的操作,以及在自动方式下对机床的运前进行必需的干涉。
上边部署有各样所需的按钮和开关。
5).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分为进给伺服系统和主轴伺服系统,进给伺服系统主要有进给伺服单元和伺服进给电机构成。
用于达成刀架和工作台的各项运动。
主轴伺服系统用于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一般由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
为知足某些加工要求,还要求主轴和进给驱动能同步控制。
6). 机床本体:机床本体的设计和制造,第一应知够数控加工的需要,拥有刚度大、精度高、能适应自动运转等特色,因为一般均采纳无级调速技术,使得机床进给运动和主传动的变速机构被大大简化甚至撤消,为知足高精度的传动要求,宽泛采纳滚珠丝杆、转动导轨等高精度传动件。
为提升生产率和知足自动加工的要求,还采纳自动刀架以及能自动改换工件的自动夹具等。
二、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是按编制好的程序进行加工,所以程序编制的利害,直接影响加工过程能否能正常进行,加工的部件能否能达到图纸要求。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数控技术是用数字控制系统实现物理运动的过程,它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编程控制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动作和输出等参数来实现加工过程。
在现代高科技制造产业中,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军工等众多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许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纷纷开设了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课程,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而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则是该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资料,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编写一份符合实际需求的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首先,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明确的实验内容:指导书应该准确详细地介绍每个实验步骤,尽可能提供完整的实验流程。
例如,如果学生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调试,指导书需要提供精细的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2.实验器材清单:指导书应该列出所有学生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名单及其数量,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因未备齐实验器材而无法正常进行实验的情况。
3.细致的安全预防措施:指导书应该详细地介绍实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鲜明的实验目的:指导书应该充分说明本次实验的实际意义和目标。
这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内容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转移和应用。
在制作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时,本着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具体操作过程:为了更好地编写指导书,我们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对相关的数控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实验起始前的准备,如实验器材布置、实验环境及安全措施等。
2.实验重点和难点:在编写指导书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于学生常见问题的归纳总结,根据实验难度大小明确划分各个实验步骤。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二

《数控技术》实 验 指 导 书(第二版)杨林初编写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实验中心2011年3月前言是一门机电工程类必修的专业技术课,对学生的机对学生的机《数控技术》是一门机电工程类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电基本知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
对于机械工程类学生掌握CNC基本理论与技术和实际编程与操作技能至关重要。
为了切实使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教学中相关知识点要真正掌握该技术,要求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增强学生实际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实验,可使学生掌握CNC机床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方面的基本技能及数控插补原理;这在实际制造工程应用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该课程共开设二个必做实验,分别是《数控编程实验》和《插补原理》。
该实验课程适用于江苏科技大学08教学大纲。
本实验指导书的特点是通俗易懂,难度适中,适合本科教育,学生在预习实验的前提下,可在2小时之内完成实验项目所规定的内容。
由于本指导书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错漏难免,请广大师生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目 录实验二 数控插补原理 (12)实验二:插补原理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设计实验类型:验证、设计实验要求:必修实验要求:必修本实验前要求学生了解如何基于VB 或者VC 编写插补原理仿真软件。
一 、实验目的1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查阅资料,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查阅资料,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2通过插补原理实验,能够自主用逐点比较法完成手工计算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轨迹。
通过插补原理实验,能够自主用逐点比较法完成手工计算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轨迹。
3了解其他数控插补算法。
了解其他数控插补算法。
二、实验内容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
、圆弧插补)验证。
2.其他插补算法(直线插补其他插补算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选做)。
三、数控机床插补原理机床数控系统依据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进而产生基本廓形曲线,如直线、圆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科应用型研究生综合实验Ⅱ实验指导书(数控运动控制技术分册)富宏亚主编机电工程学院2014年3月目录实验一数控系统硬件连接与电机测试实验 (1)实验1.1 数控系统硬件连接实验 (1)实验1.2 数控系统电机测试实验 (5)实验二数控系统控制软件设计实验 (7)实验2.1 单轴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实验 (7)实验2.2 直线插补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实验 (13)实验一数控系统硬件连接与电机测试实验实验1.1 数控系统硬件连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控综合实验台的组成和电路连接。
2、掌握数控系统的构成原理。
二、实验所用单元计算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实验台控制面板、小型3轴立式铣床。
三、实验原理1、如图1-1所示,数控综合实验台由计算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实验台控制面板、小型3轴立式铣床组成。
运动控制卡安装在计算机的PCI插槽中;实验台控制面板上安装了电机驱动器、电源、继电器、空气开关、急停和接线板等元器件,小型3轴立铣床包括3个运动轴X、Y、Z和1个主轴。
图1-1硬件系统总体实物图2、以X轴运动控制电路为例,X轴伺服电机驱动器1与运动控制卡的电路如图1-2所示,各连线引脚定义如表1-1和表1-2所示。
Y轴伺服电机驱动器2、Z 轴伺服电机驱动器3与运动控制卡之间的电路可参考X轴运动控制电路进行接线。
图1-2 X轴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卡连接电路图3、DMC5480运动控制卡为每个轴配有两个限位信号、1个原点信号。
每路信号都加有滤波器可以过滤高频噪声,保证动作可靠。
各传感器与运动控制卡接线电路图如图1-3所示:图1-3 运动控制卡X1引脚与传感器的连接电路图4、图1-4为主轴变频电机与运动控制卡的电路连接图。
图1-4 变频电机与运动控制卡的电路连接图5、表1-1为37脚接线板各个引脚定义。
表1-1 37脚接线板引脚说明6、表1-2为68脚接线板各个引脚定义。
表1-2 68脚接线板引脚说明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2、表1-1、表1-2,进一步熟悉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卡接线板各引脚功能,并做记录。
待检查运动模块控制面板线路无误后,将其电源线插入取电插座,将电源总开关合上;2、按下实验台控制面板上的急停按钮,然后依次合上QF1~QF7;3、合上空开之后,旋开急停按钮,交流220V电源进入实验台;此时要注意不要用手触摸实验台控制面板上的任何器件及接线端子,以免发生事故。
注意: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控制面板电源,故障排除后才能再次上电。
五、实验报告1、说明数控系统硬件部分由哪些部分组成。
2、作Y轴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卡的连接电路图。
实验1.2 数控系统电机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运动控制卡自带软件的电机测试功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计算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实验台控制面板、小型3轴立式铣床。
三、实验原理图1-5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自带软件电机测试界面,通过图中界面,可实现X轴、Y轴、Z轴和主轴使能及正、反向运动。
图1-5 控制卡自带软件电机测试界面四、实验步骤1、检查线路,确认连接无误后,将电源总开关合上,启动计算机;2、按下运动模块控制板上的急停按钮,然后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6、QF7;3、合上空开之后,旋开急停按钮,交流220V电源进入实验台;此时要注意不要用手触摸实验台控制面板上的任何器件及接线端子,以免发生事故。
4、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Motion5480,打开运动控制卡测试软件。
在菜单栏中选择“参数设置”,分别对各轴进行脉冲设置。
其中,0-3轴分别对应X轴、Y 轴、Z轴和主轴,X轴、Y轴、Z轴选择类型4,主轴选择类型0。
5、在菜单栏中选择“IO检测”,分别对各轴进行使能。
其中,SEVON1控制X轴、Y轴和Z轴使能,单击SEVON1前的按钮,SEVON1后指示灯变绿代表X 轴、Y轴和Z轴使能成功;SEVON4控制主轴使能,单击SEVON4前的按钮,SEVON4后指示灯变绿代表主轴使能成功。
6、在菜单栏中选择“运动测试”,将出现图1-5所示界面。
以X轴为例说明:“运动轴选择”中只选中“第0轴”,“运动方式”选择“连续运动”,在单轴运动参数设置中选择运动方向为正,其他保持默认参数即可。
单击启动按钮,观察X 轴的运动,当X轴运动到正方向极限位置时,正限位开关启动,电机停止运动;这时,更改运动方向为负,可使电机反向运动,当X轴运动到负方向极限位置时,负限位开关启动,电机停止运动。
根据X轴运动测试的说明,可对其它轴进行运动测试。
7、结束前将工作台移动到X-Y平面左上角、注意: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控制面板电源,故障排除后才能再次上电。
五、实验报告1、简述实现主轴运动,需进行哪些操作(从打开Motion5480开始)。
2、完成机床运行情况记录表。
实验二数控系统控制软件设计实验实验2.1 单轴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软件数控系统的功能和构成原理。
2、掌握单轴运动控制软件的开发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用单元计算机、雷泰DMC5480运动控制卡、实验台控制面板、小型3轴立式铣床。
三、实验原理1、以运动控制卡为控制设备的软件数控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1)操作员的操作信息通过操作界面(包括显示屏和键盘)传递给系统控制软件;(2)系统控制软件将操作信息转化为运动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调用DLL库中运动函数;(3)运动函数调用雷泰运动控制卡驱动程序发出控制指令给控制卡;(4)雷泰运动控制卡再根据控制指令发出相应的驱动信号(如脉冲、方向信号)给驱动器及电机、读取编码器数据、读/写通用输入/输出口。
图2-1 基于雷泰运动控制卡的设备控制系统结构2、一般情况下,运动控制卡生产厂商已经提供了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运动函数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开发操作界面和系统控制软件,用户编写的系统控制软件的典型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 系统控制软件的典型流程3、在本实验中用到的运动函数定义及说明如下:(1)初始化控制卡函数:WORD d5480_board_init(void)功能:为DMC5480控制卡分配系统资源并初始化控制卡参数:无返回值:卡数,0~8;其中0 表示没有卡,返回负数表示有卡传输不正常。
(2)关闭控制卡函数:void d5480_board_close(void)功能:释放控制卡占用的系统资源。
当程序结束时必须调用此函数,它与d5480_board_init 函数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参数:无返回值:无(3)脉冲输出方式的设置函数:WORD d5480_set_pulse_outmode(WORD axis,WORD outmode )功能:设置指定轴的脉冲输出方式参数:axis:轴号,0-X轴,1-Y轴,2-Z轴,下同;Outmode:脉冲输出方式选择,其值见表2-1。
表2-1 DMC5480脉冲输出方式返回值:错误代码。
(4)位移控制函数:DWORD d5480_ pmove(WORD axis, long Dist, WORD posi_mode)功能:使指定轴做定长位移运动参数:axis 轴号;Dist 位移值,用脉冲数表示posi_mode 位移模式设定:0-相对位移模式,1-绝对位移模式返回值:错误代码(5)指定轴的运动状态监测函数:int d5480_check_done(WORD axis)功能:检测指定轴的运动状态,停止或是在运行中。
参数:axis 轴号返回值:0-正在运行,1-已停止。
(6)SEVON驱动器使能函数:DWORD d5480_write_SEVON_PIN(WORD axis, WORD on_off)功能:输出对指定轴的伺服使能端子的控制参数:axis 轴号on_off 设定管脚电平状态:0-低,1-高。
返回值:错误代码四、实验步骤1、打开VC++ 6.0,创建一个新工程,工程类型为“MFC AppWizard (exe)”,工程位置设置为“D:\”,工程名称设为“*_DZ”(*代表实验者的学号,下同),然后点击“OK”按钮,程序类型选择“Dialog based”,点击“Finish”,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OK”生成工程。
2、删除对话框中的原有控件,然后在空白的对话框上绘制3个“Button”类型控件,打开控件属性对话框,将3个按钮控件的“ID”分别设置为“IDC_X_MOVE”、“IDC_Y_MOVE”和“IDC_BACK”,将3个按钮控件的“Caption”分别设置为“X轴运动”、“Y轴运动”和“回原点”。
3、依次双击3个按钮控件,建立3个消息响应函数,名称保持默认,然后在类视图中右键单击“CMy*_DZDlg”类,选择“Add Windows Message Handler”,在弹出的对话框左侧列表中找到“WM_CLOSE”和“WM_DESTROY”,分别双击将其添加到右侧列表中,点击“OK”生成函数“OnDestroy()”和“OnClose()”。
4、将桌面上的“DMC5480.dll”、“DMC5480.h”和“DMC5480.lib”三个文件复制到工程文件夹“D:\*_DZ”中,回到VC++ 6.0界面,在菜单中找到“Project->Add To Project->Files”,在弹出对话框中找到刚刚复制到工程文件夹中的文件“DMC5480.lib”,点击“打开”按钮将其添加至工程。
5、添加代码:(1)包含运动控制指令头文件,在“*_DZDlg.cpp”文件开头位置的“#ifdef _DEBUG”语句前一行添加代码:#include "DMC5480.h"(2)初始化运动控制环境,在OnInitDialog函数的“// TODO: Add extra initialization here”注释语句之后添加代码:if(d5480_board_init() <= 0) {MessageBox("Failed to initilize DMC5480!", "Error");return FALSE;}for(int i = 0; i <= 2; i++) {d5480_set_pulse_outmode(i,4);}d5480_write_SEVON_PIN(0,0);(3)在OnDestroy函数的“// TODO: Add your message handler code here”注释语句之后添加代码:d5480_board_close();(4)在OnClose函数的“// TODO: Add your message handler code here and/or call default”注释语句之后添加代码:d5480_write_SEVON_PIN(0,1);(5)在OnXMove函数的“//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注释语句之后添加代码:if((d5480_check_done(0)==0) || (d5480_check_done(1)==0) || (d5480_check_done(2)==0)) { return;}d5480_pmove(0, (long)250000, 0);(6)在OnYMove函数的“//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注释语句之后添加代码:if ((d5480_check_done(0) == 0) || (d5480_check_done(1) == 0) || (d5480_check_done(2) == 0)) { return;}d5480_pmove(1, (long)125000, 0);(7)在OnBack函数的“//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注释语句之后添加代码:if ((d5480_check_done(0) == 0) || (d5480_check_done(1) == 0) || (d5480_check_done(2) == 0)) { return;}d5480_pmove(0, (long)-250000, 0);while (d5480_check_done(0) == 0) { ; }d5480_pmove(1, (long)-125000, 0);6、按下运动模块控制板上的急停按钮,然后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6、QF7;确认无误后将电源总开关合上,并旋开急停按钮,此时要注意不要用手触摸实验台控制面板上的任何器件及接线端子,以免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