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合集下载

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完整版)

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完整版)

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完整版)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在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景创设方法:1.生活实例: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或者在学习压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书包带子要设计得宽一些。

2.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

例如,在学习电流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在学习磁场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磁铁的作用。

3.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的视频;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原子结构的动画。

4.故事:通过讲述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历史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牛顿是如何发现这个定律的。

5.互动: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电路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总之,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情景创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名师物理教学方法物理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课堂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名师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名师通常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2.注重实验和实践: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名师通常会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强调科学方法和思维:名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解释结果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1. 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情境创设。

2. 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2.1 真实性原则课堂情境创设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摩擦力的作用。

2.2 启发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如在讲解重力时,可以设置一个悬念: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都会掉下来?激发学生对重力本质的探究。

2.3 互动性原则课堂情境创设应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

如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4 趣味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3. 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3.1 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现象的微观过程,如原子结构、磁感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3.2 实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是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如在讲解速度时,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学途中的平均速度。

3.4 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讲述一个有关惯性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惯性的思考。

4. 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课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情境创设:4.1 生活情境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用力推一个物体时,你自己也会向后退?”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浅谈物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物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l 5, . 99 J
的信心和决心。例如我在讲《 一节时, 功》 首先利用多媒体 设备播放了一段“ 神七” 发射的视频, 指挥员发出“ 点火” 的
指令后 , 随着一声浑厚而低沉 的巨响 , 火箭在燃料燃烧 时
【 责任编辑 袍桂英 】
嫠 E熟o .立n e r ‰danPta sc —tari eh uil c R a / c鱼 .c d ae 煎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不断深入, 科学探究题已成为 考查学生科学素养水平 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进行“ 科 学探究” 专题复习教学时, 需要打破常规的授课方式 , 精心 创设真实的探究情境 ,在学生真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 感 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和快乐的同时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 学生】 表现出很熟知的表情, 争先恐后回答 : 向滴有 酚酞试液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当溶液刚好变
大量观察和实验 的基础上得 出来的, 如牛顿第一定律 ( 也 称惯性定律 )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创设 出许多生动而具有启发性
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 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
j u a in a壅 e an 窒 r f 墼 o al c i 墨 塑 s ch / 壹 宴 t d Re ea 、 ; Ed c t Pr c
过程中, 往往会凭主观经验或想象, 想当然的结论, 得出 从 而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产生会激发学生的认知需 要。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 : 认知需要是“ 要求知道和
理解( 事物 )要求掌握知识 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 , 需要”即学生通过学习会获得满足感和快乐。例如: , 在讲
投入到学 习当中。 总之 ,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 ,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能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针对这一教学策略,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以探讨情境创设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和方法。

一、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常常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理论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情境创设能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

在学习力学的课程中,通过模拟实际运动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理论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情境创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的学习动机。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情境创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设真实情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将物理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在学习光学的课程中,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观察现象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供真实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真实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物理理论进行解决。

比如在学习电学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设计电路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情境创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第1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发现物理规律。

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会烧开?为什么冬天的电灯会发出光亮?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等。

通过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它在什么条件下会停下来?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物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2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老师经常需要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这也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问题情境的定义及类型问题情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营造的不完整的信息环境,是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和追寻答案的教材形式。

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可以创设多种类别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境:1.疑问情境疑问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创设疑问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一种方式。

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2.实验情境实验情境是一种基于实验室实践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感受物理原理的实际应用。

3.图像情境图像情境是采用图形、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和解释图像,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并求解问题。

4.仿真情境仿真情境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形式。

通过仿真软件的虚拟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二、问题情境的优点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多方面的优点:1.提高学生兴趣问题情境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求解问题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情境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发掘知识。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反复思考、分析、检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将各种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问题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步骤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

这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性的策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了解学生的学科驱动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实验 ,验 证其 正 确性 。接 着 ,笔 者让学 生 思考 第三 个实
验 :磁 铁 与 线 圈 一 起 运 动 ,有 没 有 感 生 电流 产 生 ? 学 生 的
思 维 由于 受 到 第 二 个 实 验 的激 活 ,学 生 学 习 的 内 驱 力 会 逐
概 念 ,为 学 习 物 理 提 供 了心 理 上 的 准 备 。 这 种 “ 念 ” , 概
的 史 料 ,并 引 导 学 生 根 据 “ 冲 称 象 ” 揭 示 船 的 吃 水 深 度 曹 一 排水 量 一 船 与 石 头 的 重 量 关 系 之 间 的 联 系 ,从 而 为 阿 基 米 德 定 律 实 验 的展 开 奠定 了情 境 基 础 。
二 、应 用 学 生 的 “ 科 学 概 念 ” 设 置 情 境 前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激 活 学 生 已有 的 经 验 ,为 实 验 创 设 一 定 的 问 题 情 境 ,让 学 生 在 对 比 中 判 断 正 确 与 错 误 ,这 既 是
缕 的联 系 ,许多历史 传说蕴含着 一定 的科学道 理。在科学 发展 的历史长河 中 ,一代又一代科学 的传人为追求 科学 的
关。
于视觉形 象与特定意 义的有机结合 ,目的是使学生 进人预
定 的学 习状 态 ,有 效 地 引起 学 生 的 视 觉 追求 和 经 验 激 活 。


应 用 历 史 传 统 设 计 实 验情 境
物 理 学 中的 许 多 实 验 与 历 史 上 的 相 关 史 料 有 着 千 丝 万
大小 与受力物体 的一些属性有关 。然而 ,他们很难 猜想到 浮力 的大小与排开 的液体有关 。于是 ,笔者 引导学 生通过
实 验 ,让 学 生 自我 否 定 原 有 的种 种 不 确 切 的 猜 想 。从 而 , 产 生 正 确 的结 论 :浮 力 的大 小 与 排 开 液 体 的密 度 和体 积 有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o e h l me i my n lh在此 h l “ f n e s wt E gi . t p h s e p是 帮助 ” 的意 思; 而

个 落水 者大 声 叫喊“ ep ” “ H l 是 救命 ” ! 的意 思 5文 化性 .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英语 词汇 要注 意 了解 英美 国的文 化、 风俗 习惯和 文
学生 关注 词汇 学 习。 这 样学 生才 能够通 过语 境,有意 义、有
4依托语境, . 感知理解词汇
吕淑湘先 生 曾经 说过 “ 词语要 嵌在上 下文里才 有生命。 ” 词 汇 与语 境是 相互 依存 相辅 相 成 的。因此, 在词 汇 教学 过程 中, 教材 中缺 乏语 境支 持 的词汇 , 师应 为学 生创 设语 言 对 教 环境 , 帮助 学 生在语 境 中熟悉 词义, 握其用 法, 化对词 汇 掌 深
学外语教学,0 7( ) 20, 2 . [ 王宗迎‘ 料库与高中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J 中小 3 】 曙 [. ] 学英语教学与研 究, 09( 2 . 2 0, 1)
( 责任 编辑 郑 文)
述全班同学外貌特征为例, 通过身边的真实语境来呈现新词 汇, 完全不必要费时费力, 舍近求远地制作课件来设计语境。
衔接, 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使用的语言材料, 并作必要的指
导, 助他 们在 具体 语境 中进行 自然交 际。 帮
3真 实 性 .
语境的设置尽量地真实可信, 防止明知故问的伪语境的
出现 。如, 众 目睽睽 下把铅 笔放 到地 上, 后 问: Wh r— 在 然 “ ei e
s p n ” my e ?
对 d v lp d d v lpn , e eo me t的认知。 e eo e , e eo i d v l g p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要: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促进学习的动力;能激励学生的思维。

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基本方式有创设新课导入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课后探究情境。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方式
1问题的提出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科学家认识自然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要获取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都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并进行思维加工,对问题进行探索。

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传统教育把知识看作一种教育结果,它关心的是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现代教育则把知识看作一种过程,它除了关心所传授的知识数量外,更关心的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

因此,重视情境的创设,乃是现代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课堂是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

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实现这一转变的的重要环节就要合理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

2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物理教学情境是促进学习的动力。

物理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摆脱问题的困扰,将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给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的动力。

正如科学哲学家波普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

”其次,物理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能激励学生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起始于对困难或问题的认识,是围绕着解决问题而进行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此外,在教学中,问题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成功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3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基本方式
3.1创设新课导入情境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精心创设物理情境是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

在物理学习中,只有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深刻,更富有创造性。

新课的导入就是在学习者与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自然地进入新课。

一堂课如果导入的精彩,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迅速进入问题情境中,积极开动脑筋,进入课题思考,这对该堂课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上一定要多下功夫,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手段创设精彩的导入情境,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好必要的铺垫。

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提问、实验演示、相关物理
知识或物理学史介绍、习题解答等。

例如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通过“铁球碰鼻”实验引入新课,重铁球通过细线悬挂于天棚,组成一个摆,请一名学生握住铁球,拉到鼻尖处由静止释放,观看球摆回来时学生的反映(预期效果:学生躲避),接着教师演示小摆球实验:在竖直木板上,画一条水平线,让摆球从一侧水平线处释放,观察摆球摆动过程中在两侧达到的高度(实验现象:两侧高度相同)。

再请另外一名同学重复1中实验,观察该同学反映(预期效果:不再躲避)。

由该实验动能和势能间的相互转化,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讲述机械波时,可利用视频引课:几位同学一起踢球时,不慎将球踢进水中,同学们向水中投掷石头,想利用荡起的水波将球冲到岸边。

提出问题,球能被冲向岸边吗?引起同学间的辩论,导入新课。

讲述机械波概念和特点后,最后再继续播放视频,半个小时后,球还在水中,并没被冲到岸边,首尾呼应,可加深对“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质点并不随波逐流”这一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3.2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课程重点,设计一些符合教学实际,且具有一定探究性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发现、获取和理解知识。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组成,这些组成了物理教学的重点。

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

这些知识的联系往往也是以物理情境为载体。

难点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等。

物理教学要舍得在重难点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生长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这就给学生突破难点找到了“金钥匙”。

再如讲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的刹车问题时,可先创设习题情境,汽车在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行驶,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大小为15m/s的加速度减速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的位移为多少?学生求解汇报(预期:两种答案),按两种答案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正确思路、明确刹车问题关键,加深印象。

3.3创设课后探究情境
在物理新课程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思考与讨论》、《做一做》、《说一说》、《科学漫步》等课栏目,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去安排时间、准备器材和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课后认真阅读、操作实验和探究。

这对于巩固课堂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在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播放过山车视频,引导学生课后讨论安全通过最高点的条件。

再如讲述宇宙航行时,可播放黑洞视频,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教材中《科学漫步》,激发学生勇探索宇宙的兴趣。

当然也可根据课节特点,适当选取课后作业,起到及时
巩固升华的作用。

总之,教师应正确理解物理情境的真谛,努力创设适合物理教学的物理情境,通过趣意横生的物理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深入分析物理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唐飞.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